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教案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张雁超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课外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1、语言描写

(1)“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动作描写

(1)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

(四)小结

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练习。

2、阅读所发的资料。

板书设计

李逵负荆

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

1伸张正义、嫉恶如仇。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一、导入

二、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

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七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二)《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

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

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

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第三十八回)

1、性格之“纯义”

(1)重义气。

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场救朋友。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第四十回)

(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第七十三回)

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第四十三回)

(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

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

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

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

2、性格之“至蛮”

(1)粗蛮鲁莽

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

如:“原来这寿张县贴着梁山泊最近,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今日亲身到来,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

再如:在酒楼因误会了酒保欺负自己,便“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第三十八回)

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

如:滥打滥杀,切法场时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连晁盖都叫不住。(第四十回)

再如:三打祝家庄时,“他杀的顺手,提着双斧直入已经投降的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却回来献纳。”(第五十回)

(2)李逵形象中的细心、机智、天真、风雅等特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从而使他的粗心鲁莽的性格更为凸显。

“细心”小说中并不多见。

如:“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放在床上。大哥归来见了,必然不赶来。’”(第四十三回)

“机智”就更是少见。书中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施展计谋的内容,相反倒是有些他对机智反感的描写。

如:他看不起细作(间谍)工作。打祝家庄时,宋江要派细作,他笑道:“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只兄弟自带三二百个孩儿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何须要人先去打听。”宋江喝道:“你这厮休胡说!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李逵走开去了,自说道:“打死几个苍蝇,也何须大惊小怪。”(第四十七回)

“天真”也所剩无几。

如:在寿张县乔坐衙,算是他最表现出“天真”的个性了。但是在断案中,他竟说:“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第七十四回)

3、小结

梁山好汉没有粗鲁野蛮超过李逵的人。其实他性格的“至蛮”是与“纯义”紧密相连的,相互映衬的。一方面,重义者必直爽,直爽者多性急,性急者多粗鲁,粗鲁者多野蛮。一方面,粗鲁者必性急,性急者多直爽,直爽这多重义。所以义越纯,蛮性就越烈。这就是《水浒传》中李逵丰富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研究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1、相同点:粗鲁、豪爽、讲义气。

2、不同点:鲁智深的“粗”是性急,但粗中有细,有谋略;而李逵的“粗”是蛮,有勇无谋,甚至不讲道理。

四、《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水浒传》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对既真实又带有强烈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小说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每个人的面目都很清晰,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

1、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这里的人物大都是草莽英雄,他们又多带有传奇色彩,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冈打虎,石秀跳楼救人,花荣箭无虚发等等。但作者在写这些时,又将传奇行为置于真实的基础之上,不给人以虚假之感。比如写武松打虎,先写他因醉酒而壮着胆子上冈,又写他得知有虎后碍着面子硬着头皮上山,再写他发现老虎后慌乱中打折哨棒而不得不徒手搏虎,最后写他打死老虎后用尽力气而又遇两虎时失声惊叫等等,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2、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

《水浒传》将许多人物统合在“忠”与“义”的矛盾统一体中,同时又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增加了性格的立体感,使人物更富于个性化。

比如宋江本是郓城县押司,家庭富足,受父亲的封建传统思想熏陶极深,因此他虽然仗义疏财,结识不少江湖好汉,但并不主张造反。他的性格中既有忠孝的成分,又有对江湖义气的追求。在上梁山前,他为了江湖义气,私自将官府缉捕生辰纲要犯的消息通报给晁盖等人;在杀死阎婆惜后,又因为要尽孝于父亲,便到处躲藏不愿落草为寇。但他最终还是受到造反者的“牵连”,处在激烈的思想矛盾之中,直到报效朝廷无望,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上山后,他一面用义来投合李逵、武松等江湖好汉的野性,一面又用忠来满足朝廷降将的心理平衡,从而使他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领袖人物。但是他又始终不能与封建正统思想决裂,一旦有了适宜的气候,又念念不忘朝廷招安,如此等等,都充分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除了宋江,整部小说中,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描写得最为突出的。

3、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

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这句评语点明白话对于语言个性化的重要性。

五、讨论《水浒传》的小说主题。

1、“忠义”说

2、“农民起义”说

小说在客观上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尽管领导这支义军的主要领袖并不出身于农民,且在思想上打着“忠义”的烙印,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些领袖出身于“庄稼田户”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他们有一种“兀自要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的气概和“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梁山义军的基本队伍是一大批庄客佃户、农民渔夫。他们在官逼民反,组织武装队伍,提出政治口号,开展军事斗争,以与封建的国家机器相对抗。这就清楚地规定了梁山义军的基本性质是农民起义。

小说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沿着“乱自上作”“造反有理”的思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

3、“市民的意识与追求”说

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水浒》中的不少英雄都是“力”和“勇”的象征。他们空手打虎,倒拔杨柳,杀贪官污吏,拒千军万马,一往无前,“敢于大弄”。他们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神机妙算,出奇制胜。特别是当这种勇力和智谋表现在为百姓抱不平、申正义时,更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鲁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说“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都由于建筑在保护弱者的基础上而更加激动人心。小说中的李逵、阮小七、鲁智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绝假纯真”的“童心”,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学”“大头巾”的虚伪做作、心胸狭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水浒》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带有一定的市民意识,与后来涌动的个性思潮息息相通。至于小说反对钱财的积聚与贪求,强调“疏财”以成“义士”;追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向往兄弟间“交情浑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市民的思想和感情,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的气息。

六、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练习。

2、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四大粗人”形象:《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岳飞传》中的牛皋。他们都是“粗”人,但每个人的“粗”又是各不相同。请大家试着做些简单的探讨。

3、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一、李逵之形象

1、性格之“纯义”

(1)重义气(2)伸张正义、嫉恶如仇(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

2、性格之“至蛮”

(1)粗鲁野蛮(2)有勇无谋(3)

二、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1、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2、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

3、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

三、《水浒传》的小说主题。

1、“忠义”说

2、“农民起义”说

3、“市民的意识与追求”说

张雁超

【篇二】李逵负荆

文学常识荟萃(高三必修)

“文房四宝”及别称

我国汉代已经用毛笔蘸墨写字,在书写用纸尚未发明以前,人们是把字写在木条或竹惩上,每格简牍上可书写20多个字,然后用牛皮绳或麻绳串编成册。从西汉及东汉初期出土的文房用具,有木简、削刀、毛笔、墨、砚五种,可说汉代是“文房五宝”。时至东汉,蔡伦改革造纸工作,“蔡侯纸”问世,从此结束了使用木简、竹简的时代,“文房五宝”自此改为纸、笔、墨、砚“文房四宝”了。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文房四宝”非常钟常钟爱和讲究,给它起了许多有趣的别称。纸的别称有:楮先生、楮知白、好、侯、楮待制、剡溪遗老、楮国公、尺二冤家、文庙、云舫等。笔的别称有:聿、不律、弗。墨的别称有:麋丸;砚的别称有:陶泓、墨器、墨海、石虚中、即墨侯、石端明、岩屋上人、离石乡侯、铁面尚书、润色先生、壁龙、石灰、石泓、宝泓、玉带生等。

“文房四宝”的精品是宣纸、湖笔、徽墨、端砚。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唐朝时,喜养白鹿自娱的李渤任江州刺史期间,在其隐居旧址建台,称白鹿洞。宋初扩建为书院,以后屡经兴废,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曾在此建院或讲学。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所修,其中碑廊有脾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名人书法。

岳麓书院:在湖南省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谭州太守朱洞创建,天禧二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存有朱熹“忠孝廉节”四字石刻。

石鼓书院:在湖南海上衡阳市北面的石鼓山。唐明李宽筑庐读书于此,宋至道三年建立书院,柳宗元、韩愈、范成大、朱熹、张载、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今存明、清碑刻等文物,已辟为公园。

应天府书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城。院址属应天府管辖,因此为名。应称睢阳书院。最初为戚同文讲学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就其地筑学会蚕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余卷,广招学生,范仲淹曾来此任教。自五代以后,院址荒废。

代表中国文化的四十种书

文学十种:《诗经》、《楚辞》、《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白香山诗集》、《韩昌黎文集》、《宋元戏曲史》、《水浒》、《红楼梦》、《鲁迅杂感选集》。

史学六种:《左传》、《史记》、《史通》、《徐霞客游记》、《二十二史札记》、《帝王春秋》。

哲学思想二十种:《论语》、《墨子》、《孙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论衡》、《金钢经》、《化书》、《李氏焚书》、《明夷待访录》、《续四书大全说》、《四百《梦溪笔谈》、《农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二十四史》来历

《二十四史》之称有一段逐步演变的过程。晋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到了唐代,又出现了《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因此,加上原来四史,称为十三史。到了宋代,又增加了《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连原来的十三史,称为十七史。到清代,新添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再加了原来的十七史,称为二十二史。后又把宋朝人民的《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加进去,一并叫做《二十四史》。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梦:南柯记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金瓶梅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十才子书:三国演义好逑转玉娇梨平山冷燕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白圭志斩鬼传驻春园小史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古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我国十大古典悲剧和喜剧

十大古典悲剧是:《窦娥冤》(杂剧),元代关流卿作;《赵氏孤儿》(杂剧),元代纪君祥作;《精忠旗》(传奇),明代冯梦龙作;《清忠谱》(传奇),清代李玉作;《桃花扇》(传奇),清初孔尚传作;《汉宫秋》(杂剧),元代马致远作;《琵琶记》(南戏),元末高则诚作;《娇红记》(杂剧),明代孟称舜作;《长生殿》(传奇),清初洪升作;《雷峰塔》(传奇),清代方成培作。

十大古典喜剧是:《救风尘》(杂剧),元代关汉卿作;《西厢记》(杂剧),元代王实甫作;《看钱奴》(杂剧),元代郑廷玉作;《墙头马上》(杂剧),元代白朴作;《李逵负荆(杂剧),元代康进之作;《绿牡丹》(传奇),明代吴炳作;《幽闺记》(传记),元代施君美作;《中山狼》(杂剧),明代康海作;《玉簪记》(传奇),明代高濂作;《风筝误》(传奇),清代李渔作。

我国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广陵散:它的题材源于《聂政刺韩王曲》,讲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其子聂远以泥瓦匠身份刺韩王失败,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练成绝技,再次入宫利用弹琴之机刺死韩王,以了心愿,但他也因此而被杀。

平沙落雁:曲高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梅花三弄: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药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时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面埋伏: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字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了楚军,项羽自刎乌江。

夕阳箫鼓: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渔樵问答: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茄十八拍: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它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原为琴曲,唐代显庆二年,吕才以此曲配上了歌调。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阳春”取万物取春、和风澹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篇三】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主备人:李艳举审核人:马占龙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给加点字注音

攧()尪()羸()掳()

二.文学常识填空。

《水浒》是的经典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为题材的章回体优秀长“因到渭州投亲无着,状元桥肉铺的郑屠乘人之危,要强娶小女为妾,今被赶出,那郑屠反要我父女给他银钱。”鲁达听后大怒,决心惩治郑屠。次日早上,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先叫郑屠亲自操刀切肉,戏弄这恶棍一番之后,三拳结果了他的性命。随即离了渭州。半月后由赵员外出面,把鲁达送往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鲁智深离了五台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理菜园。一日,鲁智深在菜园习武,当众连根拔起垂杨树,被陪同夫人到岳庙进香的林冲瞧见,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正在高兴之际,丫环来报,说有人调戏夫人。林冲赶往岳庙,见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只好忍气将他放了,告别鲁智深回家。

  高衙内见林冲妻子美丽,一心要谋占林冲妻子。爪牙富安向高俅献计,骗林冲带宝刀入白虎堂,林冲被捉,以行刺罪发配沧州。高俅又派人买通公人,要他们在野猪林杀死林冲。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才得以幸免。到了沧州,高俅又派爪牙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爪牙,要夜投奔梁山泊。

  山寨首领王伦嫉妒林冲,要他下山打劫。林冲下山等了三天,才见有一人经过此地。此人乃青面兽杨志,林冲同他拼杀多时,未见胜负。王伦劝住二人,邀杨志上山。林冲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杨志不愿入伙,下山去了东京。杨志在东京投靠无门,只好卖祖传宝刀,凑一点盘缠。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欲夺宝刀,被杨志杀死。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蔡京祝寿。此事被赤发鬼刘唐打听到后,劝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晁盖请智多星吴用想办法。吴用请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7人,决定在黄泥岗劫取这批生辰纲。

  杨志一行人来到黄泥岗,晁盖等扮作贩枣商人,趁杨志手下买酒喝的当口,投下了蒙汗药,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纲。杨志醒来,发现生辰纲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二龙山做了强盗。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济州府尹派何涛负责此案,经查知是晁盖等人所为,何涛带人到郓城县捉拿晁盖。县中押司宋江是晁盖好友,闻讯后立即给晁盖报信。晁盖烧了自己的庄园。大败何涛,率领众人投奔梁山泊。

  王伦存心刁难,不肯收留。林冲大怒,杀了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泊首领。晁盖在挫败官军,稳住梁山泊之后,派刘唐带上书信、金银去答谢宋江。宋江退了金银,怍了书信。返回住处中途被阎婆拦住,将宋江强拉至家中,欲将女儿许配给宋江,以答谢他多年接济之恩。宋江不重女色,勉强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谁知书信被阎婆惜发现,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山泊,要报官。宋江苦苦哀求无效,一气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回宋家村。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他们却有意将宋江放走,让宋江躲进了柴进庄上。宋江在那遇见了逃难到此的武松,二人拜为兄弟。

  武松病愈,告别宋江去寻找哥哥武大郎。武松路过景阳岗时打死了猛虎,被阳谷知县任命为步兵都头。一日,武松在阳谷县城碰到了哥哥。武大郎非常高兴,将武松引回家中。嫂子潘金莲见武松相貌魁梧,顿生邪念,存心勾引,遭武松申斥。

  不久,武松为知县押运财物去了东京。武松走后,潘金莲同开生药铺的本地一霸西门庆勾搭成奸,用药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县得知此事,向知县告状不准,盛怒之下,去酒楼杀了西门庆,又杀了潘金莲,被判罪发配孟州。孟州小管营施恩厚待武松,求武松帮助夺回被蒋门神抢占去的快活林的店铺。武松酒醉后痛打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这蒋门神通过张团练买通张都临,诬陷武松偷盗宝物,判武松充军。武松被押上路,在飞云浦折断枷锁,杀死了想害他的4个公人,折回孟州城,杀死了正在设宴庆贺除掉武松的蒋门神、张团练和张都临,逃出孟州。在十字坡孙二娘将他扮为行者,让他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

  武松又在白虎山孙家庄遇见了宋江,宋江是去投奔花荣的,二人结伴而行,在瑞龙镇分手,宋江去往清风寨。清风寨有两个知寨,正知寨刘高是个文官,他嫉恨副知寨花荣。宋江一到就被刘高捉住,说宋江私通清风山草寇,花荣也因此受牵连。清风山头领燕顺、王英等人闻讯后下山救了宋江、花荣,大家决定去投奔晁盖。快到梁山泊,石勇捎来宋江父亲假托病故要他回家的家书,宋江赶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顾。但因酒醉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儿子蔡九判处死刑。正准备行刑时,梁山泊英雄前来劫走了宋江。事后,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龙庙聚会,浩浩荡荡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

  上山不久,宋江接来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亲上山,行至途中,遇一李逵打劫,捉住之后,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说他有90岁老母无人奉养,李逵送他10两银子,劝他改恶从善。后来李逵发觉上当,杀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却溜掉了。回到家中,母亲已双目失明,李逵哄母亲说:我做了官,接娘去享福。背着母亲上了路。一日,行至沂岭,李逵为母取水,回来后发现母亲被虎吃掉。李逵大怒,连杀了4只老虎,被猎户迎进曹太公庄上。这时,逃来此处的李鬼妻子认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准备暗算李逵,幸亏梁山泊派来朱贵等人帮助,李逵才脱险回了山寨。

  前来投梁山泊的杨雄、石秀、时迁被祝家庄酒店欺侮,双方打了起来,时迁被捉。为救时迁,晁盖、宋江发兵3次攻打祝家庄,荡平了祝家庄,附近与祝家庄结盟的李家庄、扈家庄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远扬,四处好汉纷纷投奔。

  不久,李逵下山来到柴进庄上,正遇上柴进收到叔父寄来的信,说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要夺占柴家的花园。于是柴进同李逵火速赶往高唐州,见花园已被夺去,李逵大闹高唐州,打死殷天锡。知府高廉点兵捉拿,柴进被擒,柴进叔父被抄家。李逵逃回山寨报信,晁盖令宋江率领22名头领攻打高唐州,杀了高廉,救了柴进。

  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呼延灼被宋江军队打得大败,逃往青州,又去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的起义军效力。鲁智深聚合三山人马,往梁山泊求援。宋江率军与三山义军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杀,三山头领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此后,少华山史进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带兵大闹华山,杀了太守。没过几天,凌州曾头市普家五虎拦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汉,并恶言中伤梁山泊。晁盖大怒,亲点5000人马攻打曾头市。在战斗中,晁盖被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宋江被推为山寨之主,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报晁盖遇难之仇,宋江记起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知他武艺超群,棍棒天下无双,想请他上山入伙,共报大仇。于是宋江派军师吴用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给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百日之内必有身首异处之灾,将户俊义骗至梁山泊,被张顺擒拿上山。宋江劝卢俊义入伙,卢俊义不肯,两个月后,宋江送卢俊义下了山。

  卢俊义离家后,管家李固与卢妻勾搭成奸,当卢俊义回到家时,他们竟设下埋伏,将卢俊义捆送到梁中书处,梁中书判了卢俊义死刑。在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出卢俊义,但因单枪匹马,寡不敌众,二人被擒。为救卢俊义和石秀,宋江发兵攻打北京。梁中书向太师蔡京告急,蔡京采纳了关胜所献围魏救赵之坟,率领1500人马直攻梁山泊。宋江闻讯,退后回山,以计俘获关胜,击溃了官军。随即宋江任命关胜为先锋再次攻打北京城,战斗相持数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梁中书从南门夺路而逃,卢俊义、石秀被救出。

  不久,蔡京又派单廷桂、魏定国攻打梁山泊,皆被击溃。宋江与卢俊义一道领兵攻打曾头市,杀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盖之灵。接着又乘胜攻破了东平、东昌二府,大军凯旋而归。此时,梁山泊大小头领正好108位,合了当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王之数。众人会聚忠义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山寨兴旺之后,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打算,武松、李逵、鲁智深都坚决反对。到了年底,宋江要往东京去观赏明年元宵的灯火,柴进、李逵陪宋江到了东京。很偶然宋江进了李师师的府邸,徽宗皇帝也在场,正当宋江要向徽宗讨招安诏书的时候,李逵在外边打人放火,城内顿时大乱。宋江三人逃出,李逵单独行至荆门镇投宿时,听庄主刘太公说宋江抢了她女儿上山,李逵万分愤怒,跑回梁山泊,砍倒了杏黄旗,要拿宋江问罪。后来经过对证,乃是牛头山贼人冒名干的坏事。李逵负刑请罪,去牛头山杀了贼人,救回了刘太公的女儿。

  梁山泊的壮大,震惊了朝野上下。徽宗派殿前太尉陈善保前往招安,李逵接过招安诏书,一把撕得粉碎。朝廷又派童贯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败了童贯的两次进攻。童贯逃回东京,高俅又调遣十节度兵力来攻梁山泊。宋江三败高俅,并将他活捉上山,以礼相待,要高俅转达渴望朝廷招安之意。高俅去后,宋江又派燕青去东京,燕青通过李师师求得徽宗下诏,没过几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来宣读诏书,宋江领着众山好汉接受了招安,打着“顺天”“护国”旗帜,到东京接受徽宗检阅。

梁山泊义军接受招安后,正遇辽兵侵犯,宋江受诏破辽。于是大军北进,攻下檀州,夺回蓟州,智取霸州,占领幽州,兵围燕京,辽主请罪投降。宋江班师回国,遵照徽宗旨意,将所夺州县仍退还给了辽邦。

回到京师,徽宗下诏,令宋江去平定淮西王庆,随后又调去平定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腊。在平定方腊军的过程中,义军损失惨重,虽然最后擒获了方腊,大功告成,但却阵亡72条好汉。回军途中,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盘膝打坐安然而死),残废的武松不愿回京,就在这里出了家。离开杭州后,林冲瘫痪,杨雄、时迁、杨志病死,燕青又悄然离去。到了苏州,李俊、童威、童猛又离去。等到大军回京驻扎陈桥驿时,只剩下20余名头领。蔡京、童贯、高俅、杨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设计用水银害了卢俊义,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死了宋江和李逵。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在悲剧中结束。

四..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⒈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⒉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⒊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⒋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⒌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⒍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

 ⒎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⒏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⒐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⒑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⒒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⒓血溅鸳鸯楼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水浒》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施耐庵1296—1370之间,名耳,祖籍苏州。明初著名小说家。35岁中进士,后弃官退居故乡,从事创作。传说他同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的联系。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施耐庵)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扯作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作一团,那里说得出。

(1)李逵在听说宋江强夺民女后,为什么在忠义堂上“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扯作粉碎”?

(2)这段文字中,哪几个动词用得最好?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征?

(3)文中写五虎将拦住李逵有什么作用?

5.《李逵负荆》是如何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试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6.对于《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明末清初的金人瑞曾评说:“水浒所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个性化的语言是《水浒》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以下面几段语言为例比较人物性格的异同。

(1)李逵道:“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正是酒色之徒,

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李逵道:“只是我性急做错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3)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4)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相关练习: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容。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3、《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4、《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她们的绰号是什么?①扈三娘、一丈青②孙二娘、母夜叉③顾大嫂、母大虫

4、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5、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水浒传》。

6、“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林冲。

7、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8、“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9、《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10、“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11、《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

李艳举

【篇四】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资料

李逵负荆(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课外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李逵负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3、小说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

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

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

4、故事梗概(《世纪金榜》第7页)

5、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世纪金榜》第9页)

三、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李逵、燕青回山寨路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李逵大闹山寨,发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对证。结果是假松江所为,李逵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

(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

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

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1、语言描写

(1) “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动作描写

(1)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

(四)小结

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李逵负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练习。

2、阅读所发的资料。

板书设计

李逵负荆

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

1伸张正义、嫉恶如仇。 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第二课时李逵负荆

教学要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一、导入

二、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二)《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

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

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

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第三十八回)

1、性格之“纯义”

(1)重义气。

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场救朋友。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第四十回)

(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第七十三回)

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第四十三回)

(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李逵负荆

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

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

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

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

2、性格之“至蛮”

(1)粗蛮鲁莽

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

如:“原来这寿张县贴着梁山泊最近,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今日亲身到来,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李逵负荆

再如:在酒楼因误会了酒保欺负自己,便“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第三十八回)

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

如:滥打滥杀,切法场时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连晁盖都叫不住。(第四十回)

再如:三打祝家庄时,“他杀的顺手,提着双斧直入已经投降的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却回来献纳。”(第五十回)

(2)李逵形象中的细心、机智、天真、风雅等特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从而使他的粗心鲁莽的性格更为凸显。

“细心”小说中并不多见。

如:“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放在床上。大哥归来见了,必然不赶来。’”(第四十三回)

“机智”就更是少见。书中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施展计谋的内容,相反倒是有些他对机智反感的描写。

如:他看不起细作(间谍)工作。打祝家庄时,宋江要派细作,他笑道:“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只兄弟自带三二百个孩儿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何须要人先去打听。”宋江喝道:“你这厮休胡说!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李逵走开去了,自说道:“打死几个苍蝇,也何须大惊小怪。”(第四十七回)

“天真”也所剩无几。

如:在寿张县乔坐衙,算是他最表现出“天真”的个性了。但是在断案中,他竟说:“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第七十四回)

3、小结

梁山好汉没有粗鲁野蛮超过李逵的人。其实他性格的“至蛮”是与“纯义”紧密相连的,相互映衬的。一方面,重义者必直爽,直爽者多性急,性急者多粗鲁,粗鲁者多野蛮。一方面,粗鲁者必性急,性急者多直爽,直爽这多重义。所以义越纯,蛮性就越烈。这就是《水浒传》中李逵丰富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研究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1、相同点:粗鲁、豪爽、讲义气。

2、不同点:鲁智深的“粗”是性急,但粗中有细,有谋略;而李逵的“粗”是蛮,有勇无谋,甚至不讲道理。

四、《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水浒传》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对既真实又带有强烈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小说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每个人的面目都很清晰,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

【篇五】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作业

李逵负荆

(1)1、注音:朴刀( ) 筵宴( ) 蹊跷 ( ) 哽咽 ( ) 尪羸 ( ) 攧翻( ) 绾头发( ) 丫髻( )

(2)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

②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李逵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 )

③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跷蹊。”( ) ④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 )

⑤小人只是这里剪径,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

(3)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⒈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⒉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⒊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⒋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⒌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⒍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

⒎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⒏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⒐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

⒑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⒒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⒓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

(3)1.鲁智深2.林冲3.林冲4.鲁智深5.武松6.宋江7.花荣8.李逵9.吴用10.李逵11.宋江12、武松

四、自学质疑

高二(上)自助餐式语文作业

课题:《李逵负荆》——施耐庵

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卖官鬻爵 2封妻荫子 3有条不紊 4哽咽 5 水....

浒 6蹊跷 7瓮中捉鳖 8朴刀 9绰了杆棒 10弓.....

弩 11箭疮 12这厮 13无名蟊贼 ....

二、选出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粗卤 鲁莽 梗咽 黑厮 B封妻阴子 树阴 翻来覆去 鞍辔

C请君入翁 瓮中捉鳖 消耗D影影绰绰 阔绰 带罪立功 筵席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水浒传》全称为( ),是( )描写中国封建社会( )和农民战争的( )长篇小说,产生于( ),其作者一般认为是( )。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2. 《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3、梁山好汉中,有三位女将,分别写出她们的绰号和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三、1.《忠义水浒传》 第一部 农民起义 章回体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宋

江 2.108 36 72 3. “母大虫”顾大嫂_、“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

4. 蔡京、高俅 、童贯 、杨戬 5. 林冲 、秦明 、 呼延灼

4《水浒传》中的四大奸臣:( )、( )、( )、( ). 5《水浒传》中的五虎将:关胜、( )、( )、( )、董平。 6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四大粗人”形象:《水浒传》中的( )、《三国演义》中的( )、《隋唐演义》中的( )、《说岳全传》中的( )。

四、文段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问请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什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乌!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1这段语言与《三国演义》的语言相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逵和戴宗各自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逵负荆》部分答案(1)pō yán qī qiāo gěng yè wāng léi diān wǎn jì

(2)1.仍旧,还是2.冒充 追究,弄明白 随意,没有约束3.奇怪,可疑4.消息

5.拦路抢劫(3)1.鲁智深2.林冲3.林冲4.鲁智深5.武松6.宋江7.花荣8.李逵9.吴用10.李逵11.宋江12、武松

《李逵负荆》自助餐一、略 二、A 三、1.《忠义水浒传》 第一部 农民起义 章回体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宋江 2.108 36 72 3. “母大虫”顾大嫂_、“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4. 蔡京、高俅 、童贯 、杨戬 5. 林冲 、秦明 、 呼延灼

6.李逵、张飞、程咬金、牛皋 四、1.《三国演义》语言为浅易的文言文,《水浒》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2.李逵:爽快粗鲁,不拘礼节,不会客套。他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戴宗:习惯于官场的礼数,讲究客套,敬上。他多年混迹于官场,见过世面。

【篇六】李逵负荆

高二语文水浒传之李逵负荆

《中国小说鉴赏》讲学稿

课题: 水浒传之李逵负荆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课外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

李逵负荆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一、预习感知

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3、小说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

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

4、故事梗概(《世纪金榜》第7页)

5、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世纪金榜》第9页)

二、发现:

三、互动

理清文章思路 分组讨论完成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李逵、燕青回山寨路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李逵大闹山寨,发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对证结果是假松江所为,李逵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训练提升

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分组讨论完成

李逵负荆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

(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 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

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1、语言描写

(1) “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动作描写

(1)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

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

(四)小结

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练习

2、阅读所发的资料

板书设计

李逵负荆

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

1伸张正义、嫉恶如仇 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一、预习感知

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二、发现

三、互动

分组讨论《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

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

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

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第三十八回)

1、性格之“纯义”

(1)重义气

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场救朋友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第四十回)

(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第七十三回)

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第四十三回)

(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

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

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 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

2、性格之“至蛮”

(1)粗蛮鲁莽

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

如:“原来这寿张县贴着梁山泊最近,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今日亲身到来,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

再如:在酒楼因误会了酒保欺负自己,便“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第三十八回)

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

如:滥打滥杀,切法场时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连晁盖都叫不住(第四十回)

再如:三打祝家庄时,“他杀的顺手,提着双斧直入已经投降的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却回来献纳”(第五十回)

(2)李逵形象中的细心、机智、天真、风雅等特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从而使他的粗心鲁莽的性格更为凸显

“细心”小说中并不多见

如:“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放在床上大哥归来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