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古代高考 古代高考落榜的笑话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古代高考

古汉语语法 高考复习

古汉语语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而言的,是区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规律。

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2、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句子是主语发出动作,使动句是主语使(让)宾语而发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形容词的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的状态。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名词的使动:谓语是名词。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谓语)例如:尔欲王我乎?

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

②名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为动用法:翻译格式——主语给宾语发出动作。例如:文赢请三帅。

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例如:等死,死国可乎?

主语对宾语发出动作。例如:泣之三日。(“之”代病梅)

动词作状语:

区别:①状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还在进行。例如:立而饮之。

②连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早已结束。例如:切而啖之。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根据上下文翻译作适当的动词。例如:安敢轻吾射?

4、数词

①活用作动词: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先秦文学没有量词。例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用“再”,不用“二”。

例如: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④“三”“九”和它们的倍数是表示虚指的多数。例如:虽九死其犹未悔。

⑤数的表示方法:两个相邻的数表约数。例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两个数相连表相乘。例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分子和分母相连,中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例如:死者十六七。

中间用“有”“又”连接两个数表示相加。例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代词

①人称代词:

常见第一人称代词——吾余予我朕(先秦时是一个大众性的,秦始皇据为己有)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而若乃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古汉的“他”是旁指代词,如“他日”“此无他”)

②指示代词:近指代词:常见的有——此是兹斯然尔

远指代词:常见的有——彼夫其

③疑问代词:常见的有——谁何曷安焉奚恶胡孰

6、副词:(加粗的是现代汉语常用词)

程度副词:常见的——最极甚殊至尤良大颇很非常特别十分(程度很深)

愈益弥更加越发(表示更进一层)

略少稍稍微略微(表示程度浅)

范围副词:常见的——悉皆尽咸毕备俱举全都(范围大)

但徒止直特唯独只仅(范围小)

时间副词:常见的——尝既既已已已经(已经,……后)——过去时

方适会正在(正在,正碰上)——现在时

将且行将欲将来(将要,将近)——将来时

敬谦副词:常见的——请谨敬幸敢窃——没有实词意义。

语气副词:常见的——表肯定——必诚信固果(一定实在果真)

表否定——弗勿毋无莫未非不否靡亡未尝(不没有)

表反问——“岂宁独庸其”,它们后边有“乎邪哉”搭配

表推测——其殆盖庶或其得无无乃庶几

7、介词:

放在名、代、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方向、对象等。

常见的有——于以为与

8、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句子的词。

常见的有——而以则且虽然与及

结构、逻辑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9、助词:①结构助词——之者所

②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焉耳

疑问语气——乎与(欤)邪(耶)

感叹语气——哉夫矣

句首语气——唯夫盖

10、兼词:①诸(之于,之乎)②盍(何不)③焉(于此,于之,于是)

11、叹词:常见的有——嗟乎呜呼哀哉呜呼嘻唉

12、特殊副词“相”“见”:

相:①互相。例如:四人相视而笑。

②递相,只能一对一、上对下、大对小等。

例如: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③起指代作用,在某种程度等于一个代词。

相当于第一人称。例如:本是同根生,相煎(煎我)何太急。

相当于第二人称。例如: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负你)。

相当于第三人称。例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救济他们)?

见:①相当于第一人称。例如:府吏见叮咛(叮咛我),结誓不别离。

有何见教(有什么教导我的吗?)

13、特别指示代词“者”“所”(一般语法认为是助词):

者:不能单独使用。“者字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①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的“者字短语”表示“……的人”“……的事”

“……的情况”例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放在数词后组成“者字短语”。例如:此三者皆人杰也。

③“似……者”“如……者”“若……者”:译作“象……样子”

例如: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fú)者。

④放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的“者”:除了表示判断以外,还表示因果或停顿。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不能单独使用。“所+动词(形容词)=所字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所:指示或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后面有宾语就是指示,无宾语就是代替。

①所+及物动词+宾语:所字短语+宾语=定语+中心词。例如:取武阳所持图。(指示)

②所+及物动词+者:例如:所言者,国之大事。(指示)

③所+及物动词:例如:可汗问所欲。(指代,代替)

④所+形容词:例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⑤所+介词:介词也不能单独使用,其实是“所+介词(名词、代词不出现)+动词”

例如:是吾剑之所从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以:A、译作“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译作“……原因”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例如:强秦所以不敢加于兵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⑥无(有)+所+及物动词=动词+名词短语=动宾短语。例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⑦何+所+及物动词=疑问句宾语前置。例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说明:《考纲》规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句法

1、判断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古汉语里判断句多数都不用“是”,特点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①“……者,……也”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君者,舟也(比喻性判断)。

它的变形“……,……也”“……者,……”“……,……”也表示判断:

例如:a、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b、天下者,高祖天下。c、刘备,天下枭雄。

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用副词“乃、亦、即、皆、必、非、则、”等帮助判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这里的名词作谓语了。这些副词本身不当“是”讲,只是帮助判断。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环村皆猎户。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注意:1、代词“是”作主语时,不应和判断句混淆。例如:是(这)吾剑之所从坠。

2、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例如:问今是何世?

2、被动句:相对于主动句而言。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受事者,叫主动句。

主语是受事者,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叫被动句。

①动词前加“被”“见”“为”“受”:

例如——(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动词后加“于”: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③“见……于……”: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为……所……”:例如——为仲卿母所遣。

⑤“为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施(主动)受(被动)同辞:和主动句的形式相同。例如——帝感其诚。屈原放逐。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乃入见,问:“何以战?”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用“是”、“之”、“唯(惟)……是……”、“唯(惟)……之……”、“唯(惟)……

之为……”作前置标志。

例如:将虢guó是灭,何爱于虞?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惟余马首是瞻。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奕秋之为听。

④一般叙述句宾语前置:例如:夜以继日。一言以蔽之。余是以记之。

⑤方位词作宾语前置: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之﹢定语: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中心词﹢定语﹢者(助词):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③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

④中心词﹢而﹢定语﹢者:例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介词结构(介宾短语、状语)后置:

例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赵氏求救于齐。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于)东西,隳突乎(于)南北。

③何不试之以足。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主谓倒装:例如:①谁与(欤),哭者?②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慧)!

4、省略句:(括号里的词是省略的)

A、主语的省略:

①对话省: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②承前省: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③蒙后省:例如——(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

B、谓语的省略:较少

①承前省: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斯可矣。”

②蒙后省:例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③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知。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更不可除)。

七八个星(在)天外,两三点雨(在)山前。

C、宾语的省略:

①动词的宾语省略:例如——交戟之士欲止(哙),不内(哙)。

②介词的宾语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之)谋。

             衣食所安,不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D、兼语的省略:例如——①公为我呼(他)入,我得兄事之。

(使令让请)②以相如功大,拜(他)为上卿。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扶苏)外将兵。

E、介词的省略:

①省略“于”:例如——沛公军(于)霸上。舍相如(于)广成传舍。

②省略“以”“自”:例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F、定语的中心词的省略:例如——①左右(的人)欲刃相如。

②多行不义(之事)必自毙。

③伐无道(之君),诛暴秦。

5、凝固结构(习惯说法、固定结构):

①奈何、若何、如何;奈……何、若……何、如……何;奈之何、若之何、如之何

译作——怎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对付、怎么处理、怎么安排。

②孰与……、何如……。

用在比较句中,译作——谁(什么)与谁(什么)相比,哪一个更……。

用在选择句中,译作——哪里比得上,哪如。

③不亦……乎?译作——不也……吗?难道不……吗?岂不是……吗?

④“何以……为”、“何……为”;“何以为”、“何为”:

译作——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⑤无乃……乎、得无……乎、得无……邪

译作——恐怕……吧?莫非……吧?大概……吧!

 ⑥“无以”或“有以”:译作——没有(有)用来……的办法。

⑦“有所”或“无所”:译作——有(没有)……(人、事、物)

⑧“何……为”:译作——还要……干什么?

⑨“其……之谓也(乎)”或“……之谓也”:译作——(大概)说的就是……吧。

⑩“有……者”:译作——有个……人。

赵晋林

【篇二】古代高考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讲义(教师中心稿)

2005.3.20

第一讲总说

1,考大纲要求: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2,2004年全国15套试题诗歌鉴赏题分析统计:

⑴来源:唐代7首,五代1首,宋代7首。

⑵体裁:诗10首,词5首。

⑶内容:写景4首,思乡怀人5首,怀古2首,咏物1首,叙事2首,边塞1首。

可以看出,集中在唐宋诗词,涉及各种内容的诗歌。

3,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⑴把握整体,鉴赏局部。

⑵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鉴赏表达技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⑶联系背景进行鉴赏。

⑷知人论诗。

4,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

⑴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⑶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⑷意象、意境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

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⑸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⑹通常指的“作用”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⑺常见的内容:

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个人情志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

⑻常见的创作风格: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5,完成古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

⑴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或所叙的事中。

如:2004全国卷(山西…)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此诗属第一种,用“秋风”点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⑵审题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就诗的整体要求呢,还是就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要求的呢。但是,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如上例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此题虽然涉及到艺术技巧–“细节描写”,但并未要求对此进行鉴赏评价,而只是要求判断,其难度较低。其次要求对这个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分析,这就要求以理解全诗为前提进行分析。

第一问只要能判断出“行人临发又开封”属典型的细节描写即可。

第二问只要整体知道此诗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就容易设置答案了。

⑶组织答案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必须简洁,点到为止,切忌罗里罗嗦。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以诗化的语言答诗歌鉴赏题。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鉴赏示例2004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鉴赏要求:

①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知人论诗”

②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

③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④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

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⑤审题。

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

答案为:“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第二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必须有理有据,必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①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②同意第二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孤月”“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医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第二讲咏物诗的鉴赏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鉴赏示例2004年北京卷12-13题

12、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啊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是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的要点是,写红梅、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而《红梅》诗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的要点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其精神品格。)

练习。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第三讲思乡怀人类诗歌的鉴赏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鉴赏示例

1,20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2,2004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3,2004年浙江省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练习。读下面的诗,完成练习。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1,写猛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想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第四讲,送别诗的鉴赏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赠汪伦》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王昌龄的《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重在抒发离愁别恨。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鉴赏示例

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上阕前两句用的手法,三四句用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⑵这是一首送别诗。“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⑴比喻设问或双关惜别对友人的美好祝愿。⑵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一指有着眉眼盈盈的那个人。

练习: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⑴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⑵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第五讲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鉴赏示例

2004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答案:(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练习: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⑴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⑵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⑶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⑴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⑵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⑶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第五讲边塞诗的鉴赏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鉴赏示例

2004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 中 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练习: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

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第六讲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鉴赏示例

2004年青海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 城 子

五代•欧阳炯16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练习:读下面的上诗,完成题目。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一二句先从听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篇三】古代高考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

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

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古代职官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古代高考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

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

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

【篇四】古代高考

2013-2015高考真题古代史汇编

2013——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 古代史汇编(必修)

2015年全国卷1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

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答案】A 【解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

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答案】

C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和 B项“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不符合史实;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说法错误,朝廷只是认可,不能说明一致。 27.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答案】B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项“侧重听取

图6

证人证言”和D项“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不符合“双眼蒙布”的内涵。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答案】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古代高考

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

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

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 “不同之处”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儒学和孔孟儒学的主张角度进行比较,孔孟思想注重仁政、民本、教化等,而汉代儒学则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发展”可从宋代理学的主张中进行思考,如更加重视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等。

2015年全国卷2

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C正确。A、B、D三个选项都不能反映出事件的本质。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A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解析】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响。A选项说法错误,靖难之变本就是由北往南进行的,北方此时已经足够稳固;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

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

【篇五】古代高考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最好资料)

①“汗青”代 ②“须眉”代 ③“巾帼”代

④“桑梓”代 ⑤“轩辕”代 ⑥“三尺”代 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使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使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 可作为成年女子的谦称。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7,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古代高考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9,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古代高考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10,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古代高考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万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11,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令的名称。

①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②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刊悲

③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④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答:① ② ③ ④

12,古人文集题名(A)或称作者的字或号,(B)或称其谥号,(C)或称其官职,(D)或称其籍贯。分别指出下边六种文集属哪一类。(

18,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1996年全国高考题)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2)"文房四宝"是对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四种文具的统称。

(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___ 和_______ 。

(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 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________ 年。

19,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2分)(1997年全国高考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南岳衡山、西岳 、北岳恒山、中岳 。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 、 、 、 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 、 、 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参考答案

1,(1)户、礼、兵、刑(2)竹、梅;兰、菊(3)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2,(1)下车、视事、拜或除、乞骸骨(2)加冠或弱冠、而立、不惑、花甲(3)姑苏、维扬、临安或武林、东京

3,B

4,C

5,①史册②男子③妇女④故乡⑤祖国⑥法律

6,C

7,A 以“神器”喻老师,错

8,D 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这些词语虽都表明有交情,但不一定很深。

9,A

10,D ④元宵②寒食③七夕(乞巧)①中秋

11,①七夕(乞巧)②寒食③清明④重阳

12,①D、②B、③A、④D、⑤C、⑥D

13,年份有:改元景炎(单答“景炎”不算对)、淳熙丙申(单答“淳熙”或“丙申”都不算对)

日子有:至日、戊申、晦(答“戊申晦”也算对)

时辰有:五鼓

评分标准:

答对一至二个不给分,答对三至四个给1分,答对五或六个给2分。答错两个扣1分,扣完2分止。

14,B

15,C

16,C

17,D

18,(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笔 墨 纸 砚 (3)榜眼 探花 (4)乙亥 丁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如内容残缺或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19,(1)泰山 华山 嵩山 (2)经 史 子 集 (3)旦 净 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如内容残缺或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20,C

【篇六】古代高考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考点100例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 (2016-03-14 05:46:46)转载▼

标签: 复习备考 踩点答题 时代特征 教育 时尚 分类: 资料荟萃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答案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 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10.【答案】D。【解析】皇帝的庙号。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2 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13.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1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4. 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

1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5. B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 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1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16. 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十二时辰制

子时 ( 23时至01时) 丑时 ( 01时至03时) 寅时 ( 03时至05时) 卯时 ( 05时至07时) 辰时 ( 07时至09时) 巳时 ( 09 时至11时) 午时 ( 11时至13时) 未时 ( 13时至15时)

申时 ( 15时至17时) 酉时 ( 17时至19时) 戌时 ( 19时至21时) 亥时 ( 21时至23时)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7.(3分)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

“百越”或“越族”

18、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9.(3分)A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20.D (“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21.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 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 “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21 答案C。“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22.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23、【答案】C【解析】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篇七】古代高考

古代中国制度高考真题集锦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练习

1.(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 (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4.(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6.(2009年山东文综9)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7.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8.(2009年江苏历史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9.(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10.(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11.(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0)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12.(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3.(2010年江苏卷历史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B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14.(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15.(07广东文基)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6.(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7.(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8.(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19.(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0. (07广东单)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2. (2010年海南卷历史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23.(2010年福建卷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24.(2010年广东卷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5. (2010年山东卷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6. (2012年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7.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28.(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9.(2009广东文科基础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汉 D.秦

30. (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1. (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32. (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33. (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34.(2010年江苏卷历史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5.(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6.(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3题)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37.(07全国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38.(08海南历史,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39.(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40. (2009年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二.非

(2012高考综全国大纲卷39)(20分)图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 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2012高考综广东A卷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古代高考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 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1)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7)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篇八】古代高考

高考世界古代史高考题集锦(详解)

雅典民主政治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古代高考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故A项错误;注意题干信息?申请??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也就说题干的主旨在于强调公民的行为需要得到批准,而不在于强调行为本身,这说明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故B项错误,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旨在说明在在古代雅典实行公民政治,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演说能力,才能获得公民大会大多数公民的认可。这一现象是雅典民主制这一政治体制的产物。故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答案】A

3(2014年全国新课标1)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c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5\.“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d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6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d

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已维护民主

7\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d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8\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b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9\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10\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b

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

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试题分析: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即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决策权的转变是政体变化的主要特征,B是为最佳选项。

帝国时期版图不断扩大,管辖范围越来越广,适应形势的需要,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公民大会名存实亡。

1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

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c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12\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1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 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c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试题分析:本题反映的是雅典陶片放逐法对反民主势力的制约问题,所以答案选择D项,只有这项内容表明了某个雅典公民威胁到了民主制度 14\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体中的公民大会的一个重要程序相关,雅典的公民大会有一项最重要的程序,即是就某项方案展开辩论,这种辩证使得雅典成为了大演说家辈出的国家,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以学者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句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希腊的演说家是民主制的产物,那些政治上活跃、经常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讲的人,他们通过演讲获得民众的支持,而成为政治家。演说与社会矛盾缓和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B项;频繁改革促进雅典民主制度的完善发展,包含在A项内,故排除C项;思想文化繁荣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D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故排除

15\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

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由材料可知,辩护人打动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的支持。雅典民主政治下设立陪审法庭,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该女子获无罪符合民主、法律程序,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都无从提现。

16\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b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17\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审判官或仲裁官……接受金钱贿赂……处以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注意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以避免司法不公,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D

1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审判官或仲裁官……接受金钱贿赂……处以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注意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以避免司法不公,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D

19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题干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提供确凿证据的原告却因辩论口误而败诉,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这说明当时罗马法缺乏灵活性,过于注重形式,故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只是对案例的表象认识。

【答案】B

20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古代高考 古代高考落榜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