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有文采的句子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我有方法,我文采飞扬——浅谈如何激活高中生作文语言(网友来稿)

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 孙秀红

一.高中作文语言的要求

对作文语言的要求,《高中语文大纲》是这样表述的: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参照《2000年高考语文命题五人谈》,“简明”,即简洁明白,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强调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语气通畅顺达,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得体”,就是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今年的高考作文,提出了“要有文采”的要求。这是可喜的一步。

作文富有文采的标志是:准确、流畅、简洁、生动。

1. 准确是最起码的要求。它指表情达意、遣词造句贴切、精当,恰到好处。好诗文往往因一个或几个词语特别准确而通语文教学应当首先过好识字关。

苏联作家斐定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

本人的意见是: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重要抓语言。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必须正本清源,快速构建以词汇为中心的母语教学新体系。把学生是否能在习作中比较经常、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词语,作为教学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激活作文词语的方法

方法之一:以课堂为基础,做好积累,集腋成裘。

既然词语贫乏是由于教学思想的误导所致,那么亡羊补牢,对症下药,要改变这种贫乏状况就应该从教学思想的拨乱反正开始,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语言教学,使字词教学落到实处?以为应牢牢把住课本,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做好词语的积累。

1. 积累词语。

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大大增加每(1)课本提示、注解和练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2)课文的重点词语;(3)典雅优美或文言味浓的书面语汇;(4)常见常用而又常写错的词语。

一般的说,要求学生每天抄写一定量的词语是必要的。

2.辨析词义。

要求:(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了解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的语义联系;(2)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理解词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3)能辨析常用同义词,恰当运用常用同义词和反义词;(4)能理解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做到用词得体;(5)能掌握常用成语,并恰当地使用成语。

辨析词义的方法,有替换比较法、指称筛选法、修辞品味法、矛盾破解法、分析综合法等。比较常用的是替换比较法,如:北京、安徽2000年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试题第三题:

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流逝(流泻)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是“流逝的江水”好呢,还是“流泻的江水”?我们知道,“流泻”指液体、光线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除非在长江的上游,落差很大,才可以说“流泻”;“流逝”指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的是“逝去”。这样一分析,孰好孰坏就显而易见了。

辨析词义的训练,是分项做专题练习,如成语攻略,近义词辨析。把“权利”和“权力”、“违反”和“违犯”、“盈利”和“营利”这些容易用混的词集中区分,分类指导,教给学生辨析方法,帮助学生重点突破,难点分解,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对词语运用的判别能力。有兴趣的话,还可把这些专题做成课件。

3.咬文嚼字

记得在学习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时,有个学生指出:“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中的“工夫”用错了,应作“功夫”( “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造诣)。当时,我表扬了他,表扬他善于发现,表扬他不迷信权威。想不到,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从此,他们对课文中的用词字斟句酌,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其投入的程度简直可以用“一发而不可收”来形容。

语文课本“遭了殃”,历史课本也“脱不了”。如“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学生就说:“这里的‘由于’应该去掉,否则这句话就有语病。”

今年的高考题也给他们抓出了“小辫子”。原文是这样的: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学生认为,“曾几何时”这个词语用错了。“曾几何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而本文要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时间”。显然,作者是把它当作“曾经”误用了——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可以说,这样的错误俯拾即是。

以上所举的都是学生找出来的“碴”。我想,老师应该有意的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大胆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不屈从于传统,敢想,敢说,敢做,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勇于亮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以自己的绝对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而是作为教学的“向导”,在和悦的民主教学气氛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大家共同探讨的“群言堂”。

4.改错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我有计划的开展了改错小练习。方法是:从高一第一节课开始,每堂课前让一名学生(按学号轮)在黑板上写出十个易错的词语,这个学生分别叫一名或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改错,其他学生在笔记上做。为了找出十个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词语,完成好自己的那次任务,学生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在书本上翻了又翻,找了又找,因不许重复,所以十几个学生以后,就已经把书上易错的字词找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学生们就广泛涉猎课外的书本及各种练习册,尽量找出那些常用的又极易错的字。每人每学期可轮到两次,那就是二十个;以每班五十个学生计,就可以纠错一千个,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很快地脱离了“简陋和寒伧”,提高了驾驽语言的能力。而每堂课只需三五分钟,可谓花时少而得益丰,又获得了无穷乐趣,真乃一箭三雕。

方法之二:设计用武小练习,培养学生语言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曾调查过中小学生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他说:“大量已学过的词语还没有进入学生的意识,还未能在思维和语言中投入周转,他们还不会用词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

怎样改变学生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思路闭塞的现状?

背字典?不行。

单纯的大抄优美词语?也不行!

“语言的功夫,从写作的实践上修养。语言从写作实践上丰富起来。”大作家如是说,“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怎样锤炼,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用武小练习”。

1.为字作注解。

首先声明,给字作注解,不是让学生查字典来解释字义,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独立地根据字形来解释一个字的含义。如:

甲:日上三竿,如日中天,正是一天中最辉煌的时刻。

巳:蛇的象形字。故巳时即蛇时,巳年即蛇年。

会:人云集到一块儿。

远:“元”是人民币主单位,即“钱”。钱没有了,什么都远去了。

看这些有趣的注解,多么具有新意和创造性!这些解释不一定是准确的,有的直解,有的曲解,有的纯粹是凭想象作出的。但应该承认,有很多解释令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说实话,这一步,也许对学生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引起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他们发现了文字中蕴涵的诗意,这种发现,这种重新命名,使学生建立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也使他们明白,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这种诗意,就是发掘生活中的、隐藏在自己心灵中的诗意,“我手写我心”,如此而已。

这个练习,我只搞了一个学期。但现在还有学生在不自觉的做注解。稍稍留心,在学生的随笔里你经常会发现一些“掉书袋子”的现象。可见,其对学生的影响之大。

2.由字而词,建立魔鬼词典。如:

好奇:渴望窥视或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残酷无情:你没有大学文凭却取得巨大成功,这时就有人骂你残酷无情。

沉默:谈话的中途,哑口无言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美德。

谦让:当确信自己放弃后别人不可能接受时的一种举动。

裙子:一种花,以前一般在炎热气候下开放,现在则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且花冠越来越小。

孙犁说得好:“中国的文字装进‘字典’,也是很丰富的。如果一个作家把这些字,和生活结合起来,用思想连串起来,他就会翻江倒海,写下无尽休的作品,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3.联词组段。

使学生对学过的词语会用、善用、活用,还有一个办法——遣词造句。这种陌生的“撮合”,对学生求异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往往更具挑战性和益处。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请看学生的造句:

(1) 纸·天空

他将纸撕得粉碎,“哗”的撒向天空。洁白的纸片如同雪花般随风飘舞。他抬头,茫然地望着。是的,他的心开始下雪……好冷……

一纸家书翻越万水千山传递着平安。一串电波回荡在蓝色天空传达着温情。(陈烨)

上面:蔚蓝的天空中飞过几架用纸叠成的飞机;下面:一群孩子正欢呼雀跃着。(邵红)

(2)雕塑·玫瑰

我不是你手中敲凿的那一尊雕塑,任由你的意志来创造我的人生;我也不是你随手摘下的那一朵玫瑰,在你不需要的时候将我轻易的抛弃。(刘燕

他拿一朵玫瑰,无言的等待,一天一天,像一座钟情的雕塑。(贝锐)

动人的歌曲唱给她,精湛的雕塑送给她,高雅的玫瑰献给她,今生今世为了她。(张丁)

(3) 网络·咖啡

在网络上,我的名字叫“咖啡”。(章超)

咖啡和网络本无多大联系,但加在一起就成了当今的时尚。(刘舒)

网络是虚拟的 ,却恰恰反映了最真实的生活;咖啡是苦涩的,却给予了最浓郁的回味。(费菲)

一个个毫不关联的词语,通过巧妙的勾联,通过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组合成如此生动形象的语段,这词语的学习,哪里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障碍物,分明是阅读和写作的拐杖、酵母和跳板!

为什么词汇对于写作思维的训练具有如此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两个毫无牵涉的词能演化出如此千变万化的句式模样与语段格局?

(1)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词语在人脑中的贮存与提取都不是随机的,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的相互关系(内在的活习惯的搭配组合关系)组成了某种网络系统的“关系网”,这种“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效应”。

(2) 中外语言学家特别指出,汉语言是更重词汇的,联想丰富,组合自由,可以随意堆叠和聚散。

(3) 词义的分析理解,词与词之间的逻辑组合,实质上也是思维上“分”与“合”的反映。

(4) 语言学家维戈茨基说:“言语,绝不仅仅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思想的生产方式;不仅仅是思想的无知外壳,还是促成思想的操作手段和催化剂。”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仿词对举、变类活用、词语拆用,易色、曲解、仿句等语言的变异技巧练习,提高学生娴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妙笔生花,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

方法之三:挖掘文化宝库,古为今用。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其中有些名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

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上,鲁迅和毛泽东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不但大力提倡“拿来主义”,而且身体力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光辉的精神财富。

1. 赏析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的来源:《孟子》、《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古文观止》等。

赏析方法:(1)诵读;(2)品境析理;(3)化用。

这个训练可以放在高二的课前五分钟演讲里进行。每节课背诵一句名言。每次演讲要求讲明名言警句的出处、作者以及对人的启发,要分析它好在哪里,再举例讲讲怎么化用。

这里顺便讲讲化用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引用”,如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第二个境界,“熔铸”,在写作文时,能自觉地化用古诗文的意境,使自己的古诗文修养就像盐溶于汤一样,虽然看不见,却感受得到。就像郁达夫和余秋雨的散文。第三种境界,“创新”,将古人的意境和技法作求异思维。如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对陆词的反其意而用之,令人耳目一新。

多读一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写作的含金量。学生书读得多了,胸中列书万卷,下笔就能左右逢源,才思敏捷,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汩汩滔滔,不择地而出”。

2.对对子。

对联虽小,却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最有效的表现手法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心声。我想,大家都记得这几副对联吧:

(1)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2)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3)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对联,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知识,意境深远,享受无限,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鉴赏并积累一些名联,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大有裨益。

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大胆引入对联。

(1)将对联作引题,如邓拓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事事关心》一文。

(2)将对联作主线,串起整唐弢用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拉线写《琐忆》。

(3)将对联充当论据,如毛泽东引用明解缙“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活画不学无术的主观主义者,使文章生色不少。

平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来对对子,锤炼学生用语的精练。给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如:

(1) 食堂门口的一副上联:浪费一个饭团,丢掉了父母苦心农民汗水;

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上联,让学生来对,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兴趣,又加深课文理解,可谓一石三鸟。如:

(2) 周瑜设谋舞剑作歌一代风流,

蒋干中计盗书窃听千古笑柄。(《蒋干中计》)

(3) 隐隐约约,山石鼓上水声阵阵

重重叠叠,塔松伞下日影斑斑。(《天山景物记》)

3. 学写诗歌

高中学生最喜欢写诗,无论花季还是雨季。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这一兴趣,让学生学写绝句、律诗,简短的文言形式的段落,寓教于乐,善莫大焉。有个特级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曾要求学生用精练、深化的语言对《药》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评述,收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有学生这样写:

驼背五少爷:也许/太多的苦难/在这里凝固/是身体的伛偻/是人性的麻木/更是灵魂的扭曲

华老栓:用一包包含血泪的洋钱/换来更沉重的/鲜血/收获的不是幸福/而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悲哀

我在儿子身上搞试验。那晚,风雨交加,他在看了《沙漠之狐隆美尔》后,作词一曲,名为《南国夜》:

萧声悠悠,凄绝陈家桥头。近夜了,秋风清清冷冷。似也为人愁。想当年,一声“气吞万里如虎”,看今日,唯有羌笛依旧,怎不悲,悲煞人。

明月当空,渔火零零星星。故国太多情,哪堪那,渔阳鼙鼓重惊!吴楚遗恨,江南最销魂。歌舞升平,繁华苏杭,怎敌那万马奔腾动天来!

帘儿半卷,鹦鹉轻叫夜深。该睡了,只不忘,彻骨萧声,烟水冥冥。算了,算了,窗外更声连敲,何必再思忖。

我叫学生写诗。有个学生诗兴大发,一下子交上来6首诗,有一首《交叉》写道:

梦醒的时候/总觉一场空/偏偏知道结果/却还要执迷不悟/就象孤独的风/没有目的的飞

是游戏人生/就不必在意/是执著一生/痛苦也会美丽/风轻云淡/不会永远宁静/波涛汹涌/不会永远喧泄

所有的所有/不会永恒的平行/交叉的直线/只会分离得越来越远/直到无法看清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文章,为师的也只能自叹不如。

方法之四:引进时代活水,丰富学生语言。

“死海”不死,但一池死水时间长了终究是要腐烂发臭的。所以,必须往水池里不断注入新鲜活水,并开沟通渠,才能保证“水长流”,“清如许”。我们的作文语言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引进新词汇,常换血,才能使我们的语言永葆青春,生动活泼,新鲜有力。

1.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汉语

社会日新月异,电影、电视、网络、广播如潮水一般涌来。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新词汇新语言不断涌现。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语言教学怎能故步自封?

不过你用不着慌。现在的学生——这些新新人类感受新词汇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他们脱口而出的都是APEC,酷毙,秀,美眉,E-meil,WTO……

为了让学生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了解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理解新鲜的进步的思想,及时把握时代脉搏,我有意识的开了一节当代汉语课。

(1) 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外阅读搜集当代汉语中的新鲜陌生词汇。如知本主义,MBA,注意力经济,内容产业,软着陆。

(2) 记录出处,考察渊源。

(3) 解释词义,分析使用语境。

(4) 学习新修辞,如置换、倒置、分解、喻代、语音英语化(MBA、NBA、CBA;TQ、CQ、EQ)。

(5) 新语病会诊。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认识到当代汉语的巨大表现力,初步了解了当代汉语发展的语言规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也使他们认识到汉语的某些弊端,促使学生为建设健康、新鲜、充满活力的当代汉语作应有贡献。

2. 广告冲击语文

广告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就像网络和爱情。我们不能拒绝广告,因为我们拒绝了广告,就意味着被生活遗忘。

广告虽然是商业工作的一种促销手段,但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开了堂广告词欣赏课,让人大开眼界。

他从“个性”切入,以崇尚“个性自我”为例,让学生赏析广告语言:

耐克通过以 just do 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 ,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但后来耐克把广告词改为“I dream”,效果就不怎么样了。“为什么‘Just do it’比‘I dream ’好?”他问学生。显然,他的用意是要启发学生思考:物质都有它的特殊性,我们应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它的特性。

然后他再要求学生:举出带有“弘扬个性、展现自我”色彩的广告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十分踊跃:

(1)雪碧广告:“晶晶亮,透心凉——雪碧”

——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青春的活力,一种扔掉面具展现真我的行为,一种彼此靠近实现交流与沟通的渴望。

(2)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

(3)非常可乐广告:亮出你自己。

(4) “菲安妮”服装广告:我是我。

(5) 佳得乐广告:我有,我可以。

“ 你还能举出与‘我有,我可以’相同句式的广告吗?”这位老师发出一连串的提问,“你说,‘足下生光’这句广告语用了什么修辞格?”

“反弹琵琶,你能为我们学校制作一则广告吗?”

“你说,‘彩霸’、‘凉霸’、‘声霸’这些称王称霸的广告语反映了社会的什么心态?”

“结合自己,你想做你自己吗?”

“联系到语文学习,你能背一些关于‘真我个性’的名言、诗句吗?”

“讲到作文,你有自己的风格吗?你有自己的文采吗?你有自己的语言吗?你想怎样锤炼自己的语言?”

有人说,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是很丰富的,是写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我想说,广告语言富有音乐性,文字简练,形象优美,通俗易懂又好记。如果学生真正认识了这些语言,充分掌握了这些语言,再注意那不断产生的新的词句、语法,那就等于拥有了马良的神笔、写作的神通。

3。流行歌曲演绎情感

流行歌曲在校园里似乎永远流行。前天是《真情人》,昨天是《梦醒了》,今天是《什么都可以忘记》。那平易的曲调旋律,个性化的抒情唱词,加上现代电子音像技术的震撼,或Blues或爵士或庞克,再夹杂着偶像崇拜的浪漫冲动,总是蒸发成心中永远的感动,弥漫在校园里,温柔地穿透少男少女的心,成为他们自娱娱人自感感人的手段,成为他们爱说爱听一听就懂无须解释的情感。

可别小觑这情感成语,当你不堪重负的时候,“再也不能忍住胸口的哽咽”的时候,哼上几句就会感到些许轻松;当你痛苦的时候,唱一句“很受伤,很受伤”就会感到释然;当你烦恼的时候,一句“最近比较烦”就什么都不烦了;而当你写作的时候,流行歌曲的旋律不知怎么又会冒出来……

我们的写作教学正需要这种“冒出来”的词语。而且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冒出来”的资源,让“流行歌曲”变废为宝,由俗而雅,为我所用。让流行歌曲成为学生有限的写作积累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写作中应该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财富,一个优势,一套独门功夫。

用于标题,可以眉目传神,如《给我一双慧眼吧》,顾盼万分;

用于开头,“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当所有思绪都一点一点沉甸”,如蒙太奇,淡淡的色调,一个全景式镜头,奠定了全文抒情基调;

用于起始转承处,如“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味,一波三折,既揭示了矛盾的心情,又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用于结尾处,又能够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不仅可以使主题升华,而且可以克服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疲软的不足,取得自然贴切的表达效果。

何乐而不为呢?

方法之五:建立文学社团,在实践中提高文采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 ——熟练运用工具的技能训练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刘国正说:“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去学习。课内,主要从书本上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课外,带着课堂上学习所得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的实际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内忽视课外,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是跛脚的,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特别是失掉这一头,就失掉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课内规定的写作外,我们学生每人备有一本“练笔本”,每周一练笔,以“选材真、情感诚、构思活、语言实”为写作要求,记载生活、学习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给自己的每

1.《2000年高考语文命题五人谈》(唐建新)

2.《“揣摩语言”教学浅论》(耿寿轩)

3.《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孙犁)

4.《理想号》(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新知杂志社)

作者邮箱: sunny20991@hotmail.com

.

【篇二】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高三作文训练教案(教师中心稿)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夏永

前言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地方,本人认为,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应该从高二分科就开始进行专门的训练,故此,写下此教案,以作教学参考。

作文教学指导思路

(依据2001年高考考纲要求拟定并且将依据2002年2003年考纲修正)

一、【考纲说明】要求: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④结构完整,语句通顺;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彻

(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③生动形象

(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二、复习指导思想

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只考一

一)、1999年考纲规定写作内容有”整

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没有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

二)。学生进人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绝非危言耸听。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创新。

第一、二课时

【议论文审题训练】

一、审题立论的要求

首先,根据题目确立论点要准确。

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

第三,确立的论点要新颖。即立论要有时代感,要敢于求异思维。

二、根据命题立论

写命题议论文要注意区别题目与论点,凡题目是疑问句的,需要作者作出正确的回答,回答的内容就是论点。凡题目是修饰句的,需要作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修饰句内容具有相似点的生活道理,都可作为论点。凡单概念型命题或多概念型命题,都要把题目补充为完整的判断。比如《漫话入迷》可以补充为“在事业上入迷,才活得更有意义”;《谈友谊》可以补充为“友谊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上”。其中多概念型命题首先要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关系补充为完整的判断作为论点。例如《汗水和灵感》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可以补充为“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灵感”。

三、根据材料立论

根据材料作文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议论的角度”一节中所说的“准、实、新”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下面举例说明:。

1、要”全”不要”漏”

作文题:情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要”准”不要”偏”

作文题:后汉时期,有人曾怀着十斤金子,向杨震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保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所知?”使行贿者碰了一鼻子灰。山东省曾有座“四知庙”,就是纪念这个杨震的。请根据这个材料写一《说说“眼见为实”》、《说“争”》、《发光与沾光》《小议“代沟”》、《说“风度”》《谈嫉妒》、《谈韧》、《“热”论》、《得与失》、《压力与动力》、《压力与潜力》、《荣与辱》、《红灯与绿灯》、《自卑、自负、自强》、《自责、自励、自强》、《小溪、大河、大海》、《护短、避短、补短》、《河、船、桥》

要求:l、给以上题目各确立一个论点,要求联系实际进行立论且立论新颖。2、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作文: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边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

“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

根据以上文字,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四课时

【记叙文审题训练】

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构思方法。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

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老师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新世纪畅想曲》

五、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将发生在“今e的课堂上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为广义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时期的课堂上的事。

六、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迁移训练】

作文题:《灯光》、《_的憾事》、《心灵深处》、《不能没有你》、《掌声》、《新生》《考验》、《桥》、《理想》、《心愿》。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给以上题目拟出简明的提纲。

2.任选一题写一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具体指导】

1.运用总分式,或递进式写一《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写作要求: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一节课完卷。不满600字者在下节课里重写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心里暗示自己;考场即战场,现在战斗开始。(以后每次写作都如此。)

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勤写者,何也?勤写,顾名思义,就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看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那些大文豪无不是靠勤写蜚声文坛,流传千古的。

勤写到底有哪些益处呢?

首先,勤写才能勤读。作文一写得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精彩的语句写不出来,这样,就会不自觉地驱使自己去翻开一部部“大部头”,去钻研、揣摩乃至模仿前人的语言,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勤写才能勤看。作文里写的无不是一些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事情事物。需以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为前提,文章作多了,终会有文思断绝的时候,这时就不得不搁下笔来,到生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新的发现来填补脑子里的空白。其三,勤写才能勤思。勤写当然不是机械地重复“爬格子”,也不是将有用的无用的材料一古脑儿堆砌起来,这就要求作者开动脑筋,将其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算作成了一勤练随笔。最好随身自带一本笔记本,当有某种写作冲动或“灵感”时,就可以「即时」记下来。字数多可上千,少则不到一二十来字,均可作为随笔。法二:勤作摘抄。有人误认为摘抄只是单纯的“抄”,这是错的。抄不是目的,抄好之后,随时拿出来“玩赏”、诵记,便可成为自己的东西。摘抄对象,也不仅限于名言警句,名章名本文先从“为什么”角度进行横向开拓,阐述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即勤读、勤看、勤思是善写的前提与基础,然后从“怎么样”的角度介绍勤写的方法,纵横结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较准确。

作者之所以能将勤写分解为勤读、勤看、勤思,他在下笔之前首先明确了善写的前提,即要解决作文材料、生动的语言与思维能力问题,所以先阐述勤写与读看思的关系,再说明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因此,本文思维显得较严密。

【课后练习】作文题:《请表现你的才能》

第四课时

二、【议论文】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卜文,在分析问题部分先阐述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及危害性,然后论述马列主义学风的表现及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写法指导】

作文题:功夫在课外

要求:l、运用对照式;2、语言讲求变化;3、不少于字;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其他要求同前。

功夫在课外

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

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上面两段从“是什么”角度摆现象。)

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一笑之余,是否能看出点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只能是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I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骚》这样的旷世名本文特点:结构符合写作要求;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有引证,有喻证;语言比较流畅,能追求整散结合,有反问,有对偶,有对比。

【课外训练】

作文题:抗拒诱惑

要求同前。

第五课时

三、【议论文】启感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

这里主要谈先叙材料后发感想的写法,因为这是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先说常式写法:(如下表)

步骤内容或要求

引引材料、亮观点

议发议论

联联现实

结做结论

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

l、”联”-”引”一”议”一”结”:

2、”引”-”联”一”议”一”结”。

【具体指导】

一、阅读下面材料,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写一①题目自拟;②议论时要有针对性;③不少于600字。

学校放了暑假,读高二的李明想到假期有两个月,天天在家里呆着又实在无聊,刚好他了解到父亲的单位光华食品厂大门口的冰柜需要承包出去,单位可提供一个冰柜并供应电力,每月只上缴400元人民币。李明想到这个地方正处于繁华地段,冷饮生意一定红火,打算承包这个冰柜,既可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假期作业,又能学到课本以外不少东西,还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他连忙去征询食品厂经理的意见,经理只说不太放心,不过还是要他问问家里的意见,李明回家后,兴冲冲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没想到他们听后非常生气。父亲认为家里又不缺钱花,不如多看点书;母亲觉得沿街哈喝,生怕儿子受了委屈,坚决不让去。一腔热情得不到理解,李明越想越伤心,连夜写了一封信给父母就离家出走了。

可以填平的鸿沟

(题目形象、简练,能使阅卷者眼睛为之一亮。“填平鸿沟”是双方的事,可见本文是针对父母与子女双方立论。)

某校高二一学生暑假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学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但良好的想法、一腔的热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而伤心已极,离家出走。(首句能概括引述材料,好。)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现象揭示本质。)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人之间应互相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推出论点。首段要言不烦,纲举目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的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从子女一方揭示形成“鸿沟”的客观原因。)他们的想法、做法都与上一代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时父母不应该一概否定他们甚至责骂他们。时代不同了,我们怎能要求孩子一成不变呢?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让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形成一道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求父母理解子女。)

(第二段劝诫父母应理解子女:从时代发展角度揭示孩子与上一代的观念不同,言之成理,令家长信服。——因父母理亏,故晓之以理。)

同样,作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同样”“也”两个关联词语用得好,紧缩上段。)也许他们是有点守旧,不大能接受全新的东西,但他们是出于一片关心。(“也许”、“有点”、“不大”,措辞委婉,议中有情。言孩子应认识到父母的动机。)记得报载一初中女学生成绩不好,常受父母责打,终因厌世而自杀,她死后,父母哭得死去活来。着她的父母真的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之伤心呢?(举例证明。)因此,多与父母沟通,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两代人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举例后用“因此”领起下文,加以论证,要求子女理解父母。)

(第三段劝诫子女应理解父母;从父母行为动机角度,指出父母是出于关心,并举例证之,语言委婉,可令子女接受。因子女虽得理但少了情份,故动之以情。)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差距,这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为此而离家出走,弃世自杀的孩子时有所闻。(联系现实。指出“鸿沟”现象普遍,可见本文为匡时救弊之文。)唯今之计,父母所该做的是少一点严厉的批评、打骂,多一点真诚的关怀,而孩子则该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切不可轻易悲观厌世。(从父母与子女两个角度缩合二、三段段意。)

(本段联系现实,并照应题目与观点。)

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再让那条“沟”扩大下去,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末段照应材料;题目与观点。)

总评:本文为典型的“引一议一联一结”的结构形式。引材料,简明扼要;明观点,要言不繁;发议论,情理相生;联现实,有的放矢;作结论,善于照应。

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标题形象,语言准确,是本文主要特点。

【迁移训练】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味道的。”撇开母女亲情不说,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为什么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第六课时

【记叙文物联式】

由于高考作文中不能透露出真实地名、人名,所以要求写真人真事的文章以及游记等不会考。因此考生在作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虚构,使内容符合艺术的真实。

“物联式”的基本套路有两种:一、睹物思人一联想回忆一睹物议人,总结全以一本书作为文章的线索,虚构一个故事。要求:不能透露出考生所在地及考生本人、他人的真实姓名。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范文】就是那本书

“当当当……”随着铃声的响起,他第一个冲出教室,向家里赶去,一到家就扔下书包,拿起了前几天向同学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这时老师的话又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同学们,明天考英语,请大家今天晚上好好复习……”管他的,考英语有啥了不起,反正我平时英语不差,大不了关键时刻“掺点水分”不就成了吗?他这样想着,思想又回到了书中的武打场面中去了。嘿,真过痛。这晚,他十二点才睡。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踏进了教室,却不禁傻了眼,原来老师把座位移动了,每两人之间距离拉大了许多。罢了罢了,只好靠自己了。谁知,试卷一发下来,他又傻了眼,只见满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单词默写,中英互译,而他昨晚却没有朝单词表上望上半眼。糟了糟了,他想,这回全完了。

“当当当……”随着铃声响起,他又是一马当先地冲向家里。这次没考好,那也没办法,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何况人呢?一两次没考好不算什么,下次再努力就是了。他这么想着,手中又捧起了那本武侠小说。嘿,这本书真好看,里面描述的功夫真厉害,要是我会就好了,那就可以在大家面前好好亮一手了,看谁以后还敢小看我,说我是弱者。他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书上写着:“这招‘劈金断玉手’只要每天练习以手劈砖,练到后面再日渐加强所劈物体硬度,月有所累,半年有小成,两年可大成也……”他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高兴得翻了个跟头,从床上跳了下来。嘿,这么好的方法要早让我知道就好了。对,马上去练。他这么想着,一边找来砖头摆好,猛吸一口气,对准砖头用手猛劈下去,只听“咋巴”一声,他抱着右手倒在了地下直打滚。

他被送进了医院,粉碎性骨折使他要住院半年,出院后还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唉,就是那本书!(照应标题。)他这么想着……

总评:本文以一本武侠小说为线索,夸张地描叙了一个由于沉溺于武侠小说而使其身心受到损害的学生。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其构思的主要特点是将武侠小说作为主人公倾注思想感情的对象,并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本来“他”应该责怪自己不该沉迷于武侠小说,但文章结尾却感叹道:“唉,就是那本书!”这种把文章的所有材料及思想感情“聚集”于某种物品的写法,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文题:《就是那_》(在空白处填写某物品,如书包。钢笔等。700字以上。)

第七课时

【记叙文】领悟式

领悟就是对所叙写的人、事、景、物有深刻的感受,进而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历史时,有道题考某一事件的年代,他忘了,又想起曾在课桌上写了这一事件的年代,于是慢慢移动试卷,在移动试卷的过程中、他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快下考时,他大着胆子移开试卷,一看,没有,才恍然大悟源来坐的是别人的课桌!失望之际,心情一下子倒觉轻松起来。结尾他写道:“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无疑,作者对这件事的感受是深刻的,但我们是否可从中悟出更具普遍性的道理呢?比如,我们可以加上这样一句:“——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如果不加这一句,只能使人感到,做为学生,应该遵守考场纪律,做人要光明正大等等。加了这一句,就会使人更领悟到: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之外,在对待他人、社会、自然等方面,不也同样要懂得珍惜你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吗?

由此可见,感悟,可以使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从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迁移训练】

作文题:以《感悟_》为题,在空白处填上你认为有所感悟的事物名称,写一”我,我没带,你能借我吗?”我说着低下了头,声音小得连自己也听不到了。”OK。”一个响亮而悦耳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我一下弹了起来,问道:”真的?””这还假!”他说着掏出了钱……

终于结束了,我压抑的心终于得到了一丝放松。我这才感到全身已经湿透了。我忙欠了欠身子走到走廊上,这时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我深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到自己正处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有许多同学将会成为我的朋友。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对!朋友多了路好走,想到这里我感到眼前仿佛有条大道正向远方延伸,等着我去走。

总评:本文对友谊的深刻感悟来自于作者经历了一次非常难堪的经历,可见此类题应写感受最深之事。

【课后练习】

以《感悟_》为题写一1999年高考题(题略)

儿子的信

丁博士从诺贝尔授奖会上回来,就感到一种不安。当他走进实验室时,这种感觉就被证实了,那架“单程超时空飞船”不翼而飞,而电脑被打开了,丁博士的目光在蓝色屏幕上搜索,是儿子留给他的。

丁博士:

我恨你,是你逼我的。

是的。我现在是一种绝顶的高智能生物,但我不是人了,只是一台九八六电脑,除对你有一种恨的感觉和对妈妈有短促的记忆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感觉。

我有时候想,我是你的儿子,还是你的实验品?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在意过我的感受?妈妈在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多快乐,自从妈妈死于车祸,你就对我不闻不问,你答应母亲要让我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但也没想到你竟然用这种方法来达到目的。

在我的脑袋里有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的记忆因子。我什么都知道,正因为这种先知先觉,‘使我对世界失去了兴趣,感到空虚与绝望。同时又无法使这些优秀的记忆碍以发挥,因为这并不是我扎扎实实学到的东西而是“偷”来的。

这些我都可以忍受,但你为什么在我没有允许的情况下给我洗脑。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讲这样能使大脑的空白容量增大。但字典再厚也只能满足别人的翻阅,又能有什么别的太大的意义呢?

更让我难受的是,在洗脑时并没有除去你和妈妈的信息,使我依稀还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情,要是再狠一些,那也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我走了,将永远离开你,我把“单程飞船”的目的地设在无穷远处,你很有本事,但这次我赢了。

你的实验品

丁博士无力地躺在工作椅上,想了很多,拿出相片,是一张全家福,妻子很贤慧的笑,儿子好天真的笑,然而现在……

“我错了,我要毁掉这台该死的机器。”他的手摸到一只按纽,红色的。

“等等我,老婆,孩子,我来了。”

“轰”,一声彻底毁灭的轰鸣响彻天际。

总评:这1999年高考作文题(略)

移植记忆一获取能力

湖南某考生

“唉!”我“啪”的一声关上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连接之物)。“真难背!”我边揉揉太阳穴,边闭上眼睛想着,“如果记忆能移植该多好,那我便可一瞬间就满腹诗书,下笔有神了。”,

“对,不是刚有科学家宣称给动物移植记忆成功了吗?那人类的记忆移植不是也指日可待了吗?”我兴奋地遐想着。(由读书而展开联想。)

假如真的可以给我移植记忆,我便先移植文学家的脑中物质。于是,我便可看大漠孤烟江南风物;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尽览人间万象,百姓生活;这尝世事沉浮,天地沧桑我便可不翻书页,不动笔墨,数秒之内接受他人一生汲取的无穷文史营养。于是,无需时③流,我便可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无需程门立雪,便可聆听名师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于是,我也可“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以上为“镜头”一。)

假如真的这样,我还想移植政治家、军事家的“记忆库”。从此,我可以指点江山,评论天下,挥洒笔墨,笑对政治风云,或者,我便可亲领雄兵百万,作一回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以上为“镜头”二。)

“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了,下意识攥紧了拳头仿佛真已成了一代英豪可赈世济民,造福苍生。我不由摸出《三国演义》(物件连接),翻出关于诸葛亮的几章嘲笑最终落得五丈原一夜秋风的他。“你不是知天文地理、晓阴阳奇门吗?看我日后移植记忆,强你百倍!”(回到现实。)

忽然,我翻到舌战群儒一段,见到孔明斥责儒生的一句:‘妆辈专工翰墨,惟务雕虫。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下笔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我猛然惊醒了。(文笔定转,乐中生悲。由赞美移植记忆之功,转而批评移植记忆之弊。)

是啊,我得到的是他人记忆的知识,却没有获取实践的能力。我背了唐诗宋词,就真能比肩李杜,力扛苏辛吗?我背了《孙子兵法》,就不会如赵括一般只知纸上谈兵吗?我记忆历史兴衰,成败得失,便能在治国治军时游刃有余吗?移植记忆真能让我获取能力吗?

不!不可能!即使记忆真可移植,我也只能获得他人的知识,而无法增益自己的能力,只会像诸葛亮蔑视的满脑知识却无法运用的迂腐儒生一般,胸无一策,而即便靠记忆我日后混过了考试,也不可能提高素质!我懂了。知识,可以记忆,或许还可移植。能力,只可实践培养,不要妄想凭空“嫁接”!

总评:本文运用“镜头式”的方法是既有物件连接,也有行为连接。即以看书时的通想来贯串一些想像中的“镜头”。当然这些镜头不是一般的生活画面,但也可看作概括描叙的想像中的生活情景。

作文题:《中学生活散忆》或《二十年后回母校》要求:任选一题,运用“镜头式”结构文章,不少于600字。

第十课时

【记叙文的直抒式】

广义的记叙文包含散文,而散文又包含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有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缘情)和直接抒情。考借景抒情的散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要涉及到景物所在地,有可能让阅卷者知道考生的籍贯。因事缘情与托物言志的散文同学们比较熟悉,而直接抒情的散文写得比较少,这里专门练习一次。写直接抒情的散文,同样要围绕一个中心选材组织,而且特别要讲究语言的形象生动、音调和谐。在修辞上常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语言功夫非一日之力,平时要多加练习。要加强比喻与排比句的仿造。这样既可为大作文打下语言基本功,又可为考卷上第五大题的语言表述题打好基础。

【习作评点】

作文题:写一我景仰你啊!你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延续,坚守着这方清贫而富有的校园。

你的智商高,已经把它用在讲坛;假如把它用在官场,你肯定是个好官;假如把它用在商海,你也定然能够赚钱。不平则鸣,牢骚由此而生。但我仍然敬佩敢发牢骚的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真诚质朴,而是因为你一登讲坛,满面乌云就变成阳光灿烂。面对几十双真诚而渴求的目光,几十朵鲜花在阳光下绽开笑颜。物质的贫乏,分配的不公使你痛苦,讲坛上下心的交流又使你感到做人的尊严。黑格尔说过,心灵能从矛盾对立中挣扎出来,仍然坚持自己的性格,就更能显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尊敬的教师啊,你已跳出物欲的任格,将灵魂升华到了最高境界,叫我怎能不含着热泪将你高声赞颂:我景仰你啊!你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z使中华文明的圣火代代相传。

夜钟在墙上缓缓地抒情,这平静的滴答声正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知道此刻正有人在娱乐城狂欢,正有人在夜总会豪饮,更知道一群播火者正佝偻着身躯在案前,用生命的浆汁去描绘祖国的明天。尊敬的老师啊,我对你实在再也说不出什么,只能道一声:多多保重!今天之后还有无数个明天……

(本文发表于1998年第11期(作文通讯》)

总评:本文由教师夜晚备课。改作业产生联想,以教师的辛勤劳动与晚上看电视、打麻将的一般人,以及在娱乐城狂欢、在夜总会豪饮的醉生梦死的人进行对比,满怀激情地沤歌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写法上,多处运用了对比、反衬、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句子整散结合,语言音韵和谐。

作文题:《春风赞》、《火柴颂》、《我心中的歌》、《啊,母亲》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

1、典型性

关于孩子的讨论

2010年的一个夏夜,妈妈把三岁的儿子哄睡,就来到来到凉台,准备和孩子的爸爸展开一场讨论,关于要不要给儿子做记忆移植。

“王博士过世有一个星期了,今天我们一定要决定要不要移植,很多家长都等着呢。”爸爸催促妈妈。

“我们还是不能接受,我认为这事不妥当。”

“怎么会不妥当呢?把王博士的一部分记忆给儿子,这有什么不好,人家可是中科院的老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孩子接受他的部分记忆,一定成才,机会难得,你还犹豫什么!”爸爸说。

“移植成功,我们的儿子不成了——成了王博士?”妈妈说出心中的顾虑。

“不会的,我们只移植他的物理学那一部分。”

“孩子能承受吗?他的脑子里塞满了物理,还会像现在这样活泼吗?他会不会不像他自己了?”

“不会,你应该知道人类记忆功能绝大部分尚未开发,这些知识绝不会是负担。”

“那要是孩子将来不喜欢物理呢?”

“有了王博士那些记忆,他不喜欢物理才怪,你呀,就等着做物理学家的妈妈吧。”

爸爸显得很兴奋,仿佛儿子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觉得很恐怖,我们好像在定做一个儿子,太不尊重孩子了。而且这样做也不尊重王博士,我觉得我们偷走了他的知识。”

“他可是自愿捐献的。我想他一定希望有人能继续他的研究。孩子有了他的记忆,就不必像我们那时从牛顿三定律学起,这不是让他站在巨人的肩上?”

“孩子只有王博士的知识就够了么?他能拥有王博士那样的责任心、进取心、坚忍不拔的性格么?你也知道王博士的为人,他的人生不止是物理那样简单吧。”

“其余的那些我们可以教他嘛!”

“教,教得会吗?孩子轻而易举就获得那么多不属于他的知识,他不会懂得珍惜的。我看记忆移植无异于拔苗助长。”妈妈显得坚决起来。

“那么照你说这记忆移植完全是多余的发明?”

妈妈笑了,“当然不是,但不是供孩子投机取巧的,将来他或许会接受移植,但不是为了成为物理学家。”

夜深了,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酣睡,明天他还会到幼儿园去,和伙伴们拍皮球,捉迷藏。

【读了上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内容方面充实在什么地方?】

感悟美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每当看到笔记本上的这句话时,我的心都仿佛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因为它总是能激发出我心中一种对美德的崇敬。

我们知道的美德有很多很多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一种清廉的美德;“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是一种忠贞的美德;“一日行一善”是小的美德;“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大的美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文人不屈的美德,“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武人宁折不弯的美德。

然而什么是美德呢?古今无数的圣人犹如在空中闪亮的星,为我们竖立了“德”的榜样。然而也就像星一样,他们被世人万代传颂的美德和伟业散发着灿烂的光芒,照耀着后人,却总让我感觉那样遥远,尽管我对他们满心崇敬,却不知道渺小的自己能否与那样的美德有任何关联。

有一天我看了一本杂志,上面有一封父亲写给未出生孩子的信,文章很短,里面却有一句让我忘不了的话;“爸爸只希望你作一个好人……”

从此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同时也慢慢化解了我心中的迷茫,我渐渐意识到所有的美德都有同一个来源,就是良心。美德就是要凭良心做该做的事,为正确的东西付出努力,为每一个爱你的人认认真真的活下去。

尽管简单,尽管质朴,但这却绝不是凡夫庸人的道德。能够真正把握住良心的人,就会不难理解屈原的刚毅,关羽的忠义,鲁迅、朱自清的铮铮铁骨,因为他们和许许多多其它伟人一样,也是凭着一种良心,一种精神在特殊的时候作出了特殊的选择。

因此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所有普遍的好人在这一点上和圣人们有了可通之处,即使凡人们遇不到那种要他做出生死抉择的情况,也应该凭着道德良心,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去生活。

佛语有云:“一人一如来,一树一菩提。”那些一生能够遵循这一原则去生活的人,应该也就可以称圣了吧?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许多种人,有站着的人,有躺着的人,有跑着的人,有醒着的人,有醉着的人,有奴颜婢膝的人,有刚正不阿的人……。

而道德却是值得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和追求的,因此,我只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着的人。凭着良知,走过每一个无愧于心的日子。

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错!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他每时每刻的不确定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经安排好的戏剧,正是标准的多样性,答案的千变万化才构成了我们真实而不可预知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与我们最密切的莫过于二十余年前关于“改革”的决策了。那时,文革制造的混乱局面还未得以控制,人们又面对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活下去?”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和以前一样”。正是这种答案的唯一性使人们茫然。恰在这时,改革的风潮掀起了。这个正确决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多么迅速的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封闭的国家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机会,它还给人民提出另一个答案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答案的丰富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型以及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是丰富的,那么标准的存在还有价值吗?这样的疑问听上去蛮有道理,但仔细推敲,漏洞便显而易见了。试问,失去了衡量行为的对错的标准――法律,秩序二字从何谈起?失去了衡量善恶的标准――道德,我们的精神家园又该到何处寻觅?不可否认,这个社会的标准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标准的保守与思想的开放、答案多样之间的矛盾压抑了太多创新的想法,甚至阻碍了社会前进的道路。然而解决这样的矛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完善标准、丰富标准,对标准在深度与广度上加以拓宽,使之与社会的开放相吻合,而且决不是为了迎合答案的丰富便“砍”去标准,使每一种答案都成了正确答案;过分的自由对于社会而言,才是致命的伤害。

其实,改革“标准”,允许更多的“答案”出现,对于未来中国的意义不亚于保持8%的经济增长度。改革的步伐或许该从现在开始迈起,当我们正在经历的高考可以多一些宽容,不再用一份标准答案来限制所有思想的时候,那艰难的一步便已经迈出。

3、新颖度

感悟人生

人生是什么?是一杯烈酒,是一碗清茶,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还是一条流水滔滔的大河?不知道,这的确是一道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许只有真正读懂人生真谛的人才会明白人生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叹息,不要因为身处逆境而丧失勇气,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哀叹命运不公。张海迪面对自己高位截瘫的躯体,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放弃理想,依然满面微笑地把握着自己的生命之舵,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航线。没有人听到她的叹息怨恨之声,没有人看到她为自己的不幸而落泪,听到的是她那充满希望的话语,看到的是她洋溢着自信的笑脸。

生命原本是惨烈的,你赤手空拳而来,背负着伤痛和遗憾走完孤独的人生之旅,再空拳赤手而去。然而,生活仍然必须去奋斗,悲惨才会变成悲壮,才会搏击出生命的美丽。只有善待人生,热爱生命,才不会站在春花灿漫的枝头狂妄自大,虚度时光。才不会身处寒冷黑暗的荒原自暴自弃,走向绝望。唯有加倍珍爱才能让我们原本忧伤的生命变得悲壮而美丽。

有的人一生默默无闻地奉献,从书生意气到两鬓斑白,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生命在他一生的奉献中成就了永恒。就像我们的老师,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他们没有辉煌的瞬间,但谁又能说老师在我们心中没有留下永恒的辉煌呢?

有的人生命虽然短暂,但就是那瞬间的辉煌,一样铸就了人们心中的永恒。大地的儿了雷锋,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二十三个春秋,与大多数人相比,可以说是太短太短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谁又能说他的生命只有二十三年呢?谁又能说他的生命不是永恒的呢?

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声号角,人生是进军的战鼓。酒是醇厚的,号角是嘹亮的,战鼓是积极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人生缺少激情,游戏三昧、超脱五行的人生更是消极。人生是一块礁石,虽然海浪无情地摧残,它依然屹立。而且,长年累月的冲击使它更加坚强。我们在汹涌澎湃的大潮中,应该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支点,这样才会在岁月的洪流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附录:(一)要持之以恒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业的成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花费人的劳动,消耗人的精力。无论是社会规律还是自然规律,它们都是隐藏在客观物质世界内部。发现它们,掌握它们,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苦干到底、坚持不懈地精神,否则,再聪明也一事无成。

(二)

中央人名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近日披露了北京鲁迅故居可能被拆除和西安古旧书店几十万册古书、碑帖和名人字画将不得已塞进四面浸水的地下室的消息,编辑部此起彼伏的电话中传来一大片惊愕和叹息,人们问:真的没有地方容一个鲁迅故居吗,真的没钱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摩?

又据报载,不少地方盲目大建豪华公寓,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套,大款人数毕竟有限,工薪阶层又买不起,于是整幢整幢的闲置在那里,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的浪费现象。

如果说名人故居和古籍字画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真的是因为财力有限而无法保护的话,那么投在豪华厅堂馆所和那些华屋豪宅的钱又是哪来的呢?据统计,真正属于外资和私人投入的很少,绝大部分是公款投入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是珍贵古籍处在“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是华屋豪宅“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一无一有、一陋一豪之间,我们不难看出某些决策严重扭曲的价值观。

(三)

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肩并肩,一般高矮,一般衣着,一般形态,就连那羊角辫上的蝴蝶结也是一样的鲜艳,一样的漂亮,活脱脱就是一个模板造出来的。但仔细看时,就可看出她们那不显眼的差异了:那左边的小姑娘两道淡淡的眉下,是一双叫人怜爱的眼睛,总有那么一点发愁的样儿;而右边的小姑娘却是两道浓眉,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儿总是活泼泼的在转,那红润的圆脸上,总印着一对小酒窝儿,人见人爱。

(四)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绘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望听到消逝已久的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压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五)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毫不犹豫地移植钱钟书先生的思想。平日闭上眼睛便可以畅游于智者的天国,感受布泽于周身的书卷气息。从柏拉图到里尔克,从周庄到王夫之,我将一一扣问他们的心理,整理他们岁月留下的思绪。我将像屈原那样仰天呼唤真理的回报,以充盈的智慧和学识关爱每一个人。当然,我的记忆可以淌过时间的界河,去探访七十年前的清华园,想象那份槛外山光,那片窗中云影,来去澹荡。独自回味颂读诗卷、挥毫疾书的潇洒与恬适。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装上独行者余纯顺的记忆。跟着时间奔跑,回到那沟壑丛生的黄土地,回到那风沙刺骨的戈壁滩,去观看草原的牧马,去寻找沙漠中的驼铃,去欣赏暗红色的夕照,去拥抱狂哮曲折的雅鲁藏布。夜阑人静,我可以提着孤灯,凭栏前瞻:罗布泊的神秘,你竟在何方?

第十二课时是非类供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据报道,山东济宁城区师范专科学校岗区执勤交警李自强,因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青年遇红灯越线停车,为了纠正违章,一连向她行了102个礼;但这名违章者竟不为之所动,在群众的指责中弃车而去。事后,李自强晕倒在岗亭下,被送往医院。

看了这则报道,人们对李自强的行为,有赞扬的,有不以为然的,也有批评的。你对他的行为有何看法?请以此材料,自拟题目写一

考题二

在日本国曾发生这样一件有戏剧性的事:某生报考某大公司因落榜愤而自杀,不料自杀技术欠佳,只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标记。正当此生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已被录用的喜讯。原来此生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导致他名落孙山。就在他准备把这个喜讯告知亲朋好友时,又传来消息: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的老板评价道,此人连如此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又怎能建功立业呢?失去此人,乃公司之大幸,使公司避免将来可能发生更大的悲剧。

对这件事,有人认为此人情感脆弱,心理素质差;有人认为造成此人自杀的原因在“某公司”,统计出差错是草菅人命;也有人认为公司太苛刻,没有宽恕之心。你认为呢?请自选角度写一

第十三课时现象对比型材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

现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了学或者辍学,全国上下都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以使这些孩子重新走进课堂;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争相兴办贵族学校,学费动辄数万元,学生在这些学校里享受极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请你给教育报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字数8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第十四课时故事类给材料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古代有个说客去东方游说诸侯,过河时落进水里不会游泳,船夫把他救起来后,说:“你自己都救不了,还有本领去游说诸侯?”说客反驳:“我虽不会游泳,你怎么知道我便不能游说诸侯?你知道吗,晏子驾车也许不如他的车夫,但他出使楚国,舌战楚国群臣,充分显示了他的雄辩之才。”

审题提示:

考题二

大山忧心忡忡地对卵石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孙,我的骨肉,怎么越长约不像我呢?你们看我:峥嵘峻峭,岩石嶙峋,岿然不动。再看你们:无根无基,没棱没角,到处乱滚,成个什么样子?”

卵石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们这样子有什么不好?我们是无根无基,但我们却多了活动的自由。我们是没棱没角,可那是流水对我们磨砺的痕迹。我们也的确在到处乱滚,但可以去看一看别处的风景。而你呢?只能固守在一方天地对你的赐予。”

审题提示:

考题三

古代希腊神话中有一海妖塞壬,专以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她们的上身都是美丽的少女,胸部以下是鸟的形状。塞壬共有三个,也有的说四人,忒勒斯、赖德涅、帕耳忒诺帕和忒耳克西俄帕。她们住在一个海岛上,遇到过往船只就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受了诱惑的水手会投到海里去,或者留下来被她们害死,因此,她们居住的岛上到处都是白骨。英雄俄底修斯在海上漂流时,女巫喀耳刻事先警告过他,因此,当他们的船快靠近塞壬的海岛时,俄底修斯用蜡把同伴的耳朵都封起来,然后让同伴把自己绑在船桅上。在听到海妖们的美妙的歌声时,俄底修斯实在经受不住诱惑,几次要求同伴把他从船桅上放下来,但同伴把他绑得更紧。传说塞壬因为自己的歌声失去作用而投入大海,变成了岩石。

审题提示:

考题四

安徒生写过一“梦见老上帝死了,安琪儿们都随他进了坟墓。”丈夫惊讶的说:“别胡思乱想,上帝怎么会死呢?”妻子马上问:“那么上帝还活着?”丈夫说:“当然活着。”就在这时,妻子偎着他说:“既然上帝还活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依赖他呢?上帝不是让我们不要为衣食忧虑吗?上帝让野地里长出百合花,让麻雀也能活命,让乌鸦有东西可抓,何况人呢?”妻子的妙计终于解除了丈夫心灵的负担,他恢复了信心,开始积极愉快的创造新生活。

审题提示:

第十五课时辩论稿类文题审题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名师出高徒

审题提示:

考题二

名师未必出高徒

审题提示:

考题三

应该表现自己

审题提示:

考题四

不应该表现自己

审题提示:

第十六课时寓言类文题审题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审题提示:

考题二

算盘总是挖空心思的填满自己的空缺位置。它埋怨主人说:“我有13根小棍,每根尚有3个空缺,还能容纳39个算盘珠,潜力还很大嘛,为什么不给我填满呢?”主人依“计”而行,把39个空位统统安上算珠。算盘上已座无虚席,可是算盘珠一个也拨不动了。

审题提示:

考题三乙妻缝袴

郑县人乙子,使其妻为袴。其妻问曰:“今袴如何?”夫曰:“像吾故袴。”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袴。《韩非子·外储说又上》

审题提示:

考题四列子学射

子列子常射中也。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也。”关尹子曰:“可也,守而勿失。”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似。《吕氏春秋·审己》

审题提示:

考题五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韩非子·说林下》

审题提示:

考题六枯梧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以为薪。其人不悦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梧树之善与不善也。《吕氏春秋·去宥》

审题提示:

考题七新妇

卫人迎新妇。

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入室见臼,曰:“徙之蒲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也,皆要言也。然而不免好笑者,蚤晚之失时也。《战国策·宋卫策》

审题提示:

考题八

海之鲗,其出由也,吐墨以蔽其身,自以为智矣。渔人将设罗,非其墨不得也。

是故设机以拒祸首,祸之标的也。宋`催敦礼《刍言》

审题提示:

考题九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与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坦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审题提示:

第十七课时学习修养类作文审题讲解

考题一

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家与当地叶姓争地界不休,家人要他出面干预。可是张英却给家中寄诗一首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这种豁达大度教育了家人,家人当即遵命拆墙退让三尺。叶姓人家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于是桐城西后街便有了“六尺巷”,流传至今。

审题提示:

考题二

从前,有个秀才下乡,一条小沟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掏出书本来寻找过沟的办法而未得。有一个农夫叫他跳过去,他双脚一蹬,往上一跳,落在沟中。农夫说,不是这种眺法,说罢,单脚一跳,一跃而过。而秀才却埋怨农夫说:“书上说,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错了。”农夫掩口而笑。

审题提示:

考题三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条狗都栓不住。

审题提示:

第十八课时给材料写记叙、描写类考题练习

考题一

按下面的要求和情景写作文:

教室里灯光明亮,突然,教室里漆黑一片。

要求:1、写出“教室里漆黑一片”后发生的事。2、重在语言和环境描写。3、不超过250字。

审题提示:

考题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后面的要求写作文:

沙滩上,很多被潮水卷上来的海星在阳光下暴晒着。一个青年沿着海岸,把一只只海星抛回大海。

“海岸这么长,海星这么多,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另一个青年问。

“但,对这只却有用!”第一个青年说着,把手里的海星远远地抛回了大海。

要求:自拟题目,记叙一件小事,使它的主题切合材料的寓意,3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考题三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题:

去年夏天出差经过某地,见一乡村小学的围墙上写着这么一条醒目而流行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那时围墙将倾,我的心好一阵紧。

今夏出差又经过此地,却不见了那围墙、那标语,但见校旁的水杉林里,孩子们正伏案苦读,和我二十年前一模一样。原来,标语墙倒了,我的心好一阵颤抖。

标语墙倒了,人们不会在水杉树林上扯起大布再豪书那样的标语了。那么,人们该作些什么呢?

要求:合理想像,写出这一乡村小学标语墙倒塌前后发生的事,400字左右。

审题提示:

附录:

范文一

“乌拉——”有人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漆黑一片,给人一种掉进墨水桶的感觉。怎么停电了?我的作业还有一大半呢!“有人焦急起来。抱怨声、谈笑声从各个角落响起。”请大家保持安静!有火柴的同学快把蜡烛点上,不要下位,不要吵闹!”班长用严肃的语气喊道。可是伸手不见五指,随也看不见谁,班长的话也没有起多大作用。一片黑暗中搅进了无数杂乱的声音。

“班主任来了!”教室右前方一个女生尖声“报警”。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接着一支支蜡烛亮了,可是谁也没看见班主任。

范文二至少今天很漂亮

烈日炎炎,我心不在焉地擦洗着马路上的交通护栏,其他同学,有的做着,跟我一样的工作,有的将果皮、纸屑拾起扔进垃圾桶。

“唉!这么长的路,这么多需要清洗的东西,就我们这几个‘志愿者’······更重要的是,人们心里的污渍能被我们擦掉吗?”我不停地嘟哝着。

“大姐姐,你们让这马路漂亮多了,神气多了,我也要擦!”

“小妹妹,你还小,别累着了。瞧这马路多长啊,一人擦,很多人又会把它弄脏,多你一个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小姑娘显然不满意我的话:“我都八岁了,老师说多一人就多一份力量。再说,谁会破坏这么干净的东西?即使弄脏了,但它至少今天很漂亮······”

是啊,或许这些工作看起来是徒劳的,但这环境至少“今天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的心灵因此受到触动,也许还会找回些什么呢!

范文三标语墙倒了

乡村小学的围墙倒了,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十四字标语也坍塌在残砖乱泥之中。

人们愕然:他们知道,孩子已无处可去了;孩子们茫然:他们知道,他们再也无学可上了。

村里经费紧张,针对是先盖办公楼、还是先维修学校的问题,村委会作出了决议:先盖办公楼——办公楼是村子的面子,要改革开放、吸引人家投资,哪能没有一个好的脸面?于是,孩子们只好在家自习。有了问题,便到老师家里去问。跑来跑去,孩子们可够辛苦的了。

“老师,以前那围墙上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什么意思?”一个眨着大眼睛的小男孩问老师。

老师的心头像被什么东西骤然刺了一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啊,可是······

“同学们,从明天起,我们上学,好么?”

“可是,我们没有学校了呀!”十几双眼睛好像在问老师。

“同学们,校旁的水杉林不是很好么?你们说,我们可不可以在那儿上课?”

“可以!”孩子们都乐了。老师也笑了,只是笑得很苦涩,很凄凉。

【篇三】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中考作文复习训练提纲第五到八讲(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审题”与“拟题”、文章修改、稳定发挥,注意“四美”)

第五讲: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训练目的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

记叙,所用材料是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有时还包括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场所;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说明,所用材料是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及事理;目的是使读者明了这些事物的特征(包括性质、状态、功能等等)

议论,所用材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目的是使读者相信作者观点的正确。

抒情,所用材料是作者的感情;目的是使读者产生共呜。文章不能单独使用一种表达方式。而要经常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或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显得绚丽多彩,对读者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注意:

1:要用得自然。兼用的表达方式之于主要表达方式,如同枝叶之于树干,都是自然的从它上面生长出来的,不能为兼用而兼用。

2:要用得灵活。主要的表达方式跟其他表达方式的结合是要有灵活性,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要根据内容要求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该叙述时娓娓道来,该写人时细致描绘,该抒情时发自肺腑,该议论时发人深省。

3:要用得巧妙。所谓巧妙,就妙在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的意图上。这种情况在抒情文中比较常见,因为作者的感情不能靠用“喜”、“怒”、“哀”、“乐”一类字眼来表示,还必须借助于对人、事、物的表述,才能把这样的感情具体化,这就意味着记叙、说明、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都能在抒情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在读者这一面,每到这些地方往往觉得作者是在谈天说地,读得津津有味,却不知在情绪上早已受到感染,待到读完全文,才醒悟到原来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各种表达方式的交错使用。叙事写人饱含激情,字里行间流露深情,写景状物注入真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议中有叙,叙中有议,夹叙夹议。力求用得自然、灵活、巧妙,给文章增加一点光彩。

三:作文提示

作文题目:我向往2008年

提示: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一年,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将在中国北京召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你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你心目中朝思暮想的奥运会,也可以假想你作为一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工作者或其他后勤人员参与这场奥运会,你将怎样开展工作的,要写出个性特征或独特的风采。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最少写700字。

2:题目:我们班

提示:写班集体,可写的事很多,要先想想这个班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写法上要选好角度,从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特别的事件入手,展示这个集体的特点。要有生动而又令人回味的细节,表现出你对这个班集体的感情。写800字左右。

【例文】难忘的深情

初三是分手的季节。当我即将告别班级的时候,望着一张张熟悉的脸,眼眶不禁湿润了。忘不了三年同窗的点点滴滴,忘不了最后毕业那一天。

哟,大脸猫,你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吗?你一进教室,沉闷的气氛全没了,只有你爽朗的笑声在飘荡。相识的,不相识的,都能和你聊起来。初中三年,无论什么时候你总是一张笑脸,大家都叫你“大脸猫”。可今天怎么泪眼汪汪的呢?

最可亲,也最可爱的班长,你的能力确实不差,组织了数不清的班会、联欢会,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你的学习很好,我们全班哪位同学没有得到过你的鼓舞!你辅导我们时讲得那样透彻,那样生动。可今天,伶俐的口齿怎么变得迟钝了呢?

小百灵,再为我们唱一曲吧,你的歌声从来都十分欢快。记得吗?我们参加了好多次学校的歌咏比赛,每次都拿了名次,其中你的功劳最大。为了纠正我们的音调错误,你反复唱给我们听,那百灵般清脆的声音都唱哑了。可今天你的歌声怎么这样伤感?

你们这帮男子汉,怎么和以前一点也不一样呢?上次开校运会,你们暗暗发誓,成绩上未能替班级争光,运动会可不能亚于别的同学。你们奋力拼搏,我们呐喊助威,最后获得了年级总分第一名。你们欢呼了,你们雀跃了。可今天,你们那股男子汉气概哪里去了呢?

我们最敬最爱的班主任,在临别时,您叫我们不要难过,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欢呼,欢呼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更懂事更成熟了。可您说这话时,眼里分明闪着泪花!您对学习好的和差的同学都一样地爱。那次班上一个最调皮的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不慎被玻璃划伤,您不顾自己体弱,背他上车去医院。等他缝完伤口,已是晚上八点多钟,您把他送回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敬爱的班主任,您说过“我们应告别昨天,走向明天,让我们互相祝福吧!”

是啊,昨天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走向幸福的明天。我们击掌相约,再过20年,母校再相聚。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

祝福您,尊敬的老师!

【简评】本文用第二人称,如叙家常,向读者介绍了作者的班集体,在特定的时间——初三分手的季节.所展示的团结友爱,力争向上,尊师爱生的精神。作者选取了爽朗乐观的“大脸猫”,聪明能干的班长,歌声优美的小百灵,替班级争光的男子汉,最敬最爱的班主任……这些典型人物,描绘班集体的全貌,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表现师生之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得感人。

第六讲再说“审题”与“拟题”

例1: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山那样既有长处、也有缺点的同学,请你以《我最了解他(她)》为题,把他(她)写出来。”

要求:1:要适当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2:不少于800字。

由于审题不周密,可能出现的跑题情况:严重跑题——写父母、老师;基本跑题——只写优点,未写缺点;一般跑题——没写出“了解”(与我的关系);“马大哈”式的跑题——没有抒情和议论、没有用第三人称写。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拿到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伸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题。

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要注意开题目规定先搞清,没规定要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和环境。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例文:一片落叶

秋风飒飒,秋叶悬挂在树枝上索索发抖,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就在这时,一阵更大的风刮过来,有几片叶子支持不住了,在树上挣扎了几下,便颤微微地从空中飘落到地上,躺在那儿不动了。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令人惬意的响声。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正当我出神地望着这些落叶的时候,爸爸从后面走了上来。也许是见我盯着落叶,便说:“你看,这些叶子大多数是背面朝着天的。”我不由地再一次把目光移向落叶,果然,绝大多数的落叶都是面朝地,背朝天,成为一个小小的拱形。

这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继续往前走去,发现不论哪儿都是这样,而我以前却未曾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却不急于回答,反而问我:“你们学校初一已经上过植物课了吧。叶的结构难道没有讲过吗?”我点点头表示已经学过。

爸爸又说:“难怪你的《植物》学得那么差。”说着,他指着一片落叶比划道:“树叶的面与背的构造是不同的。叶面表皮下的细胞结构紧,而叶背的细胞排列得比较疏松。这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树叶‘背’、‘面’不同的比重,在树叶飘落的时候,自然是结构紧而重的一面先落地了。”

听了这段话,我才想起老师上课时讲的栅栏细胞与海绵细胞,我越发佩服爸爸了。我问他:“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呢?”他笑了笑说:“谁像你只看见树叶掉下来,却不看它掉下来之后的样子呢!”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爸爸说得不错,我不仅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而且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所蕴含的道理!

《我和爸爸在一起》——(不新颖、内容反映不明朗)《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不生动、缺少文采)《一件小事》——(空泛、“题”“文”扣得不严)……而《一片落叶》既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显得生动、新颖、有文采,醒目而不俗,能够吸引读者往下读。

拟定题目的要求:一要贴切,恰如其分,做到“题不跑文”;二要简洁概括;三要通俗易懂;四要清新不俗;五要富有吸引力,令人难忘。要做到这些,开始作文的时候,应该练习一文章修改

一:训练目的:

文章写成以后,应该多看几遍,修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文章不厌百回改”,许多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历来写文章的人大都有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鲁迅先生就是这个方面的典范。我们写文章也要字斟句酌,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修改文章要兼顾“意”和“言”:“意”,就是意思、内容;“言”,就是文辞、语言。

从“意”来看,要修改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考虑意思是否正确;另一种是随手写出,不考虑内容的层次;再一种是不讲究分寸,不考虑说话的效果。

从“言”来看,要改正错别字,病句和“辞不达意”的毛病。“意”和“言”二者要吻合起来,达到没有分界的地步,并尽可能地减少疏漏。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既要注意原稿的意思是否清晰、妥当,又要看它的语言是否用得准确。发现文章中失误的办法是读和听,可以自读自听,也可以请别人读给自己听。——后一种效果尤其显著。

如何修改作文:

1:把词语运用不妥的地方改正过来。在文句中出现的词语毛病,情况往往很复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选择恰当的词语加以修改。有的增添,有的删除,有的改动,有的调整,一切都要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力求表达得准确。明白。如把容易产生歧义的改准确,把笼统的改具体,把累赘的改简洁,把晦涩的改明晰,把花哨的改朴实,把冷僻的改通俗,把残缺的改完整等等。

2:推敲词语,把语言表达得更生动,感人,增强表达效果。它是对作文的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讲究修辞。修辞包括谴词造句时修辞方法的选择,作文提示

作文题目:谈谈我们班

写作提示:这个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总写我的写作中遇到哪些困难和困惑,取得哪些经验和教训,有哪些突破和成就,写出原因和解决方法或今后努力方向;也可以集中地写某一点,某一乐趣

提示:生活中到处都有乐趣,学习中也有乐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人,其乐趣又往往不同,家庭和学校里的乐趣也不相同,但不管写什么乐趣,都要注意写得有意义,写出高尚的情操,而不要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写乐趣,可以谈论乐趣,可以记有趣的事,也可以借题发挥,抒写热爱生活的感情。也要求有初稿和修改稿,写800字左右。

【例文】霞姐(原稿)

清晨,带着她独特的清新与娇媚,飘然来到这一片宁静的世界中。天边涌起一团红色的霞云,太阳也宠爱地用巧手为它镶上一道金边。那霞云里显得更加娇美、鲜艳,仿佛少女羞红的脸庞。渐渐地那红霞朦胧了,而一少女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了。大院中,她是我最喜欢的人,和我姐姐年龄一般大。可姐姐总不愿和我在一起,说什么“没有共同语言”却不同。我去找她,她总给我讲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向我介绍一些优秀书籍。每次我都从她那里得到不少收益。

也许是她叫“霞”的缘故,她非常喜爱云霞。每当彩霞满天时,她的眼里便充满了喜悦。她曾对我说:“那彩霞,象征着两代人。那晚霞,好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正努力为人类发出最后一点光和热;而那朝霞则是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旺盛的活力。”每当这时我总是想,霞姐,你多像那朝霞,那样美丽而鲜艳,每天伴着太阳升起,拥有那火一样的生命。

霞姐最心爱的衣服便是那条红裙子,平时总穿在身上。为此,院里的老人总爱会叨:“大姑娘家,打扮得花哩唿哨的,干嘛?”“哎哟哟,整天大红大绿的。”对此我很生气,可霞姐却说:“唉,别埋怨了,人的审美观不一样。我喜欢这裙子火一般的颜色,它象征着热烈的青春活力,穿上它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只是他们不理解,不过你猜我最欣赏的格言是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瞧,这就是我的霞姐。

三伏的下午是酷暑难当的,知了也不耐烦地鸣叫着,像是要唤来点凉风。我和霞姐兴致勃勃地准备去游泳。刚走到四楼,便听到一个小女孩的鸣咽声夹杂着哗哗的流水声。下到三楼,才看见王奶奶的孙女小倩坐在门旁哭,腮边还挂着几颗泪珠,眼底充满了惊慌。

“小倩,怎么了?”霞姐温和地问。

“水管堵了,水从浴盆里溢出来,屋里全是水。小倩抽泣着。看着小倩害怕的样子,我不禁想:“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你总说霞姐娇艳,这回是报应。“彬彬,帮一下忙。”霞姐递给我一把笤帚,自己也拿起了一个水盆,然后走到了浴盆前。霞姐麻利地淘着,可污水却不见少。霞姐仔细一看,原来漏水孔还在涌着污水,只一会就溢了出来,还溅在霞姐美丽的裙子上。她似乎并不在意,费力地用手指去捅漏水孔。霞姐的身子不停地往下探,红裙子的裙摆浸在污水中,尽管那红色已经被玷污了,我却更觉得它红得像火、像霞。当霞姐倒掉最后一盆水,擦干额上的汗水时,已是晚霞满天,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给房间蒙上一层金纱,依稀勾勒出霞姐红色的身影,那么美。渐渐地,霞姐身影模糊了,而一片艳丽的彩霞飘浮在我眼前。

霞姐(修改稿)

清晨,带着她独特的清新与娇媚,飘然来到了这一片宁静的世界。天边涌起一团红色霞云,太阳也宠爱地为她镶上一道金边,那霞云显得更加娇美、鲜艳,仿佛少女羞红的脸庞。渐渐地那霞云变得朦胧了,而一个少女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是她,霞姐!

(第一段:原文没有明确少女是谁。修改稿加上“是她,霞姐”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且将她与云霞自然联系起来,其象征意义也有了最初的展现)

大院中,她是我最喜欢的人,年龄和我的姐姐一般大,可姐姐总不愿和我在一起,说什么“没有共同语言”,霞姐却不同,我去找她,每次都会得到不少收益。

[第二段,原文中介绍的“她总给我讲一些历史名人,向我介绍一些优秀书籍,与后面的叙事没有直接关系,而“每次我都从她那里得到不少收益”的内涵已完全将此包容进去了。修改中作者把前两句删去,使文章显得更简洁,也为后文的记叙作了一个总的提示]

许是因为她叫霞的缘故,她非常喜爱云霞,每当彩霞满天的时候,她的眼里便充满了喜悦。她曾对我说:“那彩霞象征着两代人,晚霞,好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正努力为人类发出最后一缕光和热;而那朝霞则是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旺盛的活力。每当这时,我总想: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

[三段,作者主要借霞姐的语言,说明她爱霞的原因。原稿在结尾处直接赞美霞姐像朝霞一般的活力,而前面的文字还体现不出这层意思。修改稿中,改为“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一个问句所包含的内在感情远胜于直接的赞美,它给人的联想更丰富]

霞姐最心爱的衣服便是那条红裙子,平时总穿着。为此,院里的老人总爱唠叨:“大姑娘家,打扮得花哩唿哨,干嘛呢?”我常替霞姐不平,可霞姐却说:“这有什么?人的审美观不同。我喜欢这裙子火一般的颜色,她象征着热烈的青春活力,穿上它会感到精神振奋。瞧,这就是我的霞姐。

[第四段,对院里老人不满言论的描写做了改动。将“对这我很生气”改成“我很替霞姐不平”,这样,使文意表达得更准确。霞姐的反映还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的,修改稿有了几处改动。“唉,别埋怨了”改为“这有什么呢”,“穿上它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改为“穿上它会觉得精神振奋”;而且删掉了后一句。修改后人物的语言更简洁,个性也更突出,这一改动,使青年人那种泼辣、洒脱和自信的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伏天的下午酷暑难当,人们都躲在屋里,知了却在兴高采烈地叫着。我和霞姐拎着游泳衣正准备去游泳,刚走到四楼,便听见一个小女孩的呜咽声,夹杂着哗哗的流水声。下到三楼,原来是王奶奶的引女小倩在哭,浑身浸湿。“小倩,怎么了?“水管堵了,奶奶又不在家,水都流出来了”看着浴盆里不断溢出的污水,我得意地对霞姐说:“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王老太太那么说你!这回,活该!”

霞姐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把游泳衣往我手里一塞,抄起水盆麻利地淘起水来。

“霞姐,你不去游泳了?”

她却只回答了我一个微笑,一个朝霞般美丽的微笑,我不由得也拿起了水盆。

[第五段改动最大。第一处是把“知了也不耐烦地鸣叫着,像是要唤来点凉风”,改作“知了却在兴高采烈地叫着”,感觉和情绪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对酷暑带来的游泳乐趣的喜悦,下句的“兴致勃勃”也就不必说了。第二处是对小倩的描写,原文只写了神情,改后删去了重复的意思,增加了外貌特点:“浑身浸湿”,照应了前后文描写的漏水事实。第三处删去了“温和地问”,并将小情的回答做了修改,简化了语言,又将小倩的惊慌无措做了更形象的描绘。第四处删去了“看着小倩害怕的样子”,改为“看着浴盆里不断渗出的污水”,这有助于证明事实;同时,“让王老太太那么说你!这回,活该!”的改动,把原文中的指代不明修正了,使“我”的得意之情也得到了更明确的表现。第五处是对霞姐的行动描写,略去了不必要的交待,突出她的毫不犹豫和像朝霞般的美丽微笑。至此霞的喻意已很自然、鲜明了]

终于把浴盆里的污水掏净了,收拾完,已是晚霞满天。“霞姐,你的裙子!”望着那湿漉漉而且变得肮脏不堪的红裙子,我不禁惊叫起来。

“哟,都变成大抹布了,哈哈……不过这也不错,看看这块污迹像什么?像不像满天云霞下的褐色山峰?啊,这湿漉漉的裙子穿起来还真凉快呢!”

霞姐,你真行!

[第六段以“霞姐,你的裙子!”再次提及红裙,引出霞姐的语言描写,这是原文中没有的。前两年事的记叙都刻画了人物的语言,这样改动,结构显得更整齐;内容则更多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一句“霞姐,你真行!”与前面的“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和“瞧,这就是我的霞姐!”相联系,清楚地显示出“我”对霞姐认识、理解的过程]

天边的晚霞渐渐消褪了,明天早晨会有一片更美的朝霞。望着霞姐的身影,望着那飘动的大红裙子,我觉得眼前的一切渐渐模糊了,慢慢地,幻化出一片艳丽、纯美的朝霞。

[最后一段也作了一些改动,由实到虚,将霞姐的身影“幻化成一片艳丽、纯美的朝霞”,扣题,点明中心。比原文意境加深了,而且更好地呼应了开头。]

第八讲:稳定发挥,注意“四美”

考场作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和紧张的气氛下成文的,这就要求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面对考场作文题,多数考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按照要求作文,然而却鲜见上乘之作。怎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立意美

一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文章的品位,使平板的行文变得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在确保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前提下,还要讲究文采。要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准确自如地使用各种词语反映客观事物。如,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见到了说话人,听到了他的说话声。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简而情深。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就是简练传神、神情毕现的典型之笔。其次,同学们还要恰当地选用各种修辞方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选用对偶句可使文章整齐典雅;选用排比句可使文章气势磅礴;选用拟人句可使语句真切形象;选用比喻句可使语言生动易懂……。

三:头尾美

开头、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等级评定。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考场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四:文面美

文面,犹如人的脸面。引人注目,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文章得到“心理印象分”。可以想象,在众多的试卷中,书写格式规范、标点正确、字迹端正且文体优美、卷面清晰整洁、没有或少有错别字的文章会给评卷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且难以辨认、错别字太多、书写格式不规范,就会使评卷老师产生厌恶感,从而从严扣分。因此,规范的书写是考场作文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飞扬

【篇四】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作文指导材料 有文采

厦门一中高三作文考前必读材料

高考作文四步法——2012上海高考“心灵的微光”高分作文分析之《让微光永驻》

这些年高考作文总是特别青睐那些用了欧美系素材、文艺范儿十足或是故作姿态针砭时事的文章,甚至达到盲目追捧的地步。这一类的文章非常像南方周末的文风,网上大家都称之为南方系,但这一类文章其实细细追究起来并没有什么意思。我从来不排斥任何一种文风,也从来没有固定喜欢过哪一类文体,但既然是议论文,切中问题的关键是第一位的,不可能摆了很久造型,却对讨论问题没有帮助。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可在这种追捧之下,一些老老实实作文的反而没得高分,甚至因为一些记忆错误,而大量丢分,我们写文章到底是追求某几个特别漂亮的人名书名还是在追求一种真正的作文能力?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为他制作辩论词时,漂亮词汇一定会有,但大量的翔实的美国民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对方政党的漏洞所在才会是他们准备的重中之重。

不过我还是要给出一个建议,既然大背景如此,你也要准备一手欧美系文艺范名录,有书有人名有事迹。。。

高考作文对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和无边的未知。造成这种畏惧情绪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第一,没有明确清晰的作文步骤。 第二,对高考作文分数抱有投机侥幸心理,总认为存在套构等捷径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分比平时作文分高上十几分甚至几十分。

关于第二点,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我们目标就是要让自己的高考作文提高分数,甚至十分乃至更多分,但是心态要平,不要投机不要侥幸,但不投机不侥幸并不等于不要考场作文技巧,“技巧”也分两种,一种是经过很多人总结提炼的有效方法,一种是忽悠人的噱头,自己注意区分。有时候我还真在教学过程中无奈地发现,那些只要捷径的孩子最后没有得到捷径,愿意多看看多走走的小朋友还真走出了让人羡慕的道路。道路可以规划避免盲目,但没有不需要付出的成功。

之所以到高三了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作文步骤,首先当然是自己的原因。毕竟中国这么多考生,也有很多考生找到了写作文的方法,更有很多考生孜孜不倦地为写作努力付出并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其次也有学校老师的原因。我们十二年的语文教育,作文教学没有体系,没有教材,大家往往只是布置一道题目,就让学生写。遇上好的老师,老师会细细批改,帮助你提高作文能力。遇上没那么好的老师,或者不愿意占用自己课外时间的老师,那十二年的作文生活就过得非常莫名其妙,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到了高考的门口。

说起来,这中间的原因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小学初中课文任务那么重,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辛苦,又哪里能抽出专门时间精心发展同学的作文能力,于是顾此失彼,无法全面发展。

到了高三,再抱怨也没有用,只能立足现实现有的。如果你作文有方法有能力,恭喜你,你的高考语文会很有把握。倘若你恰好是作文生活莫名其妙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立足当下,找到对的方法,适当找一些捷径,大量做一些训练,把作文提高到一个必须到达的程度。

那高考作文究竟有什么样的步骤可以遵循?我认真思考了很久,大致总结了这些步骤 第一步:以大学论文提要的方式来立意。 第二步:搭建推敲文章结构,写出作文提纲。 第三步:寻找素材、寻找论据

第四步:文字连缀、文字润色

这四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之下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位同学也都应该拿着自己的作文和这四项作文能力一一比对,看自己欠缺的是哪个部分,然后再做针对性训练。比如一个每次都能出口成章的同学,为了应对高考,结果买了一堆练习辞藻的书籍,我不是反对继续训练文笔,因为文章永无止境,但是如果只买了这一种书,不就丢失了其他三块内容吗?只不过在四大步骤里训练了最后一个步骤罢了。大致就是这个道理。高三补课,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查缺补漏!补课老师就必须告诉你,你的长项是什么,你的短板又是什么。

对作文50分以上的同学来说(高考作文满分70分),三、四步骤很简单,不构成障碍。所需要做的不过是建立一个更深刻更生僻的素材库和用一种更具文学性的语言风格的问题。第二步结构,也不是大问题,因为我对学生写考场作文,在结构方面一贯比较保守,总是主张总分总。说实话,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也不过时间顺序、总分总,最后讲了几个小故事结尾,只要不是一心要特立独行并真能给时代震撼的,用个总分总就可以了。但是第一步“立意”,却是这一类考生非常大的考验。

立意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立什么意;第二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个“立意”。因为有时候因为文题限制,立意已经被限定在范围之内,所以无法在立意上巧作文章,但却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学表达,文学感染力也截然不同。所以,对50分以上的同学来说,巩固自己的语言基础,加强控制全篇文章的能力,多做立意练习、多做全文提要练习,多阅读多做素材摘记。

这一个分数的学生尤其需要重视作文训练,一旦成功,就是十分、十几分的提高!

45分到50分的同学,基本上是50分以上同学的一个微缩版,仍然是同样的步骤,只不过由于文字能力不同,各方面要求会相应有所下降。而且凡事都有例外,平时分数有时候无法概括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就见过很多平时不被看重,但在高考大有作为的考生,学校老师有时候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高考,换了阅卷老师,整体评审水平有保证,只要不在字迹上给老师制造阅卷难度,获得一个公正的作文评分并不是难事。但话又说回来,我之所以认真分析《蓦然回首,莫要放手》也就是想让同学明白,高考高分作文也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是大问题,但高考阅卷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45分以下同学,我认为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最为关键,一句一句一段一段过关,不要贪图快,慢慢来,理解作文的每一步,并落实到自己的笔头上,比什么都重要。

以2012年上海高分高考作文为例来解析: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上海高考高分作文文汇报系列之第三篇《让微光永驻》

之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余下三篇文章中的这一篇来做分析,是因为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结构简单的考场文章(议论文),而且这一篇文章的立论点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可以想到。

高考作文四步法 写作步骤一:形成“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灵感、思想和机遇总是转瞬即逝,我们要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才能让微光永驻!”这个思路。

一定要形成这个论点思路,否则写作的时候就没有围绕的中心,这个思路是最关键的,因为一它涉及到审题,稍有不慎,审题就出问题。第二,直接关系如何写文章。

这个思路类似于大学学术论文的提要!也就是说在中学阶段写高考作文,也应该学习大学论文写提要的方法,并且这个提要最应该放在第一步骤。

这一部分可以平时多训练,但需要临场发挥,非常考验功力!!!也是套构等的最大障碍。

写作步骤二:组织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

首先:提出问题——很多人都会放弃微光,但那是不对的,因为重要的灵感、思想和机遇总是转瞬即逝,要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让微光永驻。

接着:分析问题、用提问的方法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微光有三类,有消逝的有留驻的,那我们如何才能留驻微光呢?

第三: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善于把握,一路耕耘才能让微光永驻。

第四:总结全文——现代人啊,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利了,多拿出时间来呵护自己心灵中的微光,那样才能培养自己的美好。

这一部分可以平时多训练,但需要临场发挥。 写作步骤三:寻找能论证自己观点的素材和名言等论据。这位作者非常成功,大获全胜!说实在的,没有百度没有资料,能写出这么完美的作文真是很了得的!让我当场写,也想不到这位作者举的两个例子。

这一部分可以精心准备,而且必须好好准备。因为现在高考作文阅卷有一个很让人不知道如何评价的倾向,就是喜欢看学生运用冷僻又孤傲的素材,有点文艺小众倾向,就好像满场的人都在讨论米其林三星餐厅和少年派,你却来一句我觉得煎饼卷大葱最管饱最实惠,杨家将真好看,那毫无疑问,肯定会被鄙视。

这些年高考作文总是特别青睐那些用了欧美系文艺范儿或是故作姿态针砭时事的文章,甚至是盲目地追捧,这一类的文章非常像南方周末的文风,但其实细细追究起来并没有什么意思。在这种追捧之下,一些老老实实作文的反而没得高分,甚至因为一些记忆错误,而大量丢分,我们写文章到底是追求某几个特别漂亮的人名书名还是在追求一种真正的作文能力?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肯定知道,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为他制作辩论词的时候,那些花架子的漂亮词汇一定会有,但大量的翔实的美国民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才是他们准备的重中之重。 写作步骤四:运用语言组织全文。

作者并没有刻意炫耀文采,作者的文笔还是比较平实的,但是也会注意运用一些词汇、运用对话、运用对比等方法来让文章生动形象。比如开头“痛哭流涕”一词虽然简单却异常鲜活,让文章在开头就具备了画面感,吸引人。

这一部分可以精心准备。

原文点评:让微光永驻

①早年曾举办的一次画展上,一位画家站在一幅备受好评的作品面前痛哭流涕,当人们上前询问缘由时,这位画家答道:“这幅作品中的灵感曾经我也有过,只是我当时将它舍弃没有运用。”

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②正如画家一样,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而将之舍弃,那就大错特错了!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思想和机遇一样,这些生命中的微光总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从而让微光永驻!

文章①②自然段为第一部分,通过一个故事提出问题——许多人对脑海中闪过的微光不屑一顾,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灵感、思想和机遇总是转瞬即逝,我们要及时把握并精心耕耘,才能让微光永驻!

③微光可以被分为三类。其一便是如同那画家一般逝去且并未被把握的;其二是被把握且最终付诸实现的;最后莫过于那被把握却未实现的。既然微光是如此易碎且易逝,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它停留,才能让它散发无限的光芒呢?

第③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可以看成是分析问题,作者把微光分为了三类,并借着第3自然段承上启下,用一个问句引出文章接下来的解决问题部分。

④用善于把握的双手,让微光永驻。虽然微光是如此短暂,但只有把握了它,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芒。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就在微光闪过的一刹那,天才抓住了,所以他的生命光彩夺目,而大多数人未抓住,所以他们碌碌无为。如果想让人生得以升华,就要善于把握微光。

⑤化学家李比希在检验一瓶工厂送来的试剂时,脑中闪过“这可能是个新元素”的灵感,但他未能把握住。最终,瑞士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发现了这种新的元素,将其命名为碘。

⑥一念之差的错过,对于李比希而言是无可挽回的。生活中与灵感的错失亦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想要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升华就需要有善于把握的双手,让细小的微光在心间永驻。

第④—⑧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三部分又分为两个分论点,④到⑥自然段是化学家李比希的故事,是第一个分论点,说明我们要善于把握才能让微光永驻。第⑦到⑧自然段是第二个分论点,德国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的故事,说明要用汗水不停耕耘才能让微光永驻。

⑦用一路耕耘的汗水,让微光永驻。微光乍现,灵感涌起,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付诸作品。将灵感实现还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让微光停留,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⑧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德国纳粹时期的一位女导演。撇开其政治背景及她为希特勒工作过的经历不谈,莱妮对于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她在八十岁高龄时,突然有了进行水下拍摄的灵感,于是她隐瞒了二十岁去报考潜水执照。其间发生了许多波折,莱妮险些因此丧命,然而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大难不死的女艺术家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灵感,致使那片草地上花开熠熠。

第⑦到⑧自然段是第二个分论点,德国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的故事,说明要用汗水不停耕耘才能让微光永驻。

⑨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失于对名利的追逐而遗忘自己心中的那些微光。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从繁冗的工作中抬起自己的那颗真心?你那美好的微光又遗失在哪个角落了呢?

⑩本雅明说:“灵光的消失,就是水的消失。”让我们带着那善于把握的双手和一路耕耘的汗水去寻找那东逝的水,让微光永驻心间!

第⑨至第⑩自然段为第四部分,也就是总结全文。作者在总结全文的时候并没有仅限于上文,而是更递进了一层,指出当下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遗忘了自己的微光是因为过多地追逐名利。这也呼应了开头。

最后,本雅明的名言言简意赅却又异常有力,水是生命之源,灵光和水等价,灵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句名言我没有考证过,但如果是真的,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呼应标题。全文结构非常传统,利于学习模仿操作。但是作者积累的素材,也就是作者平时看书的视野却不是一天可以学习到的。 议论文写作——阐释的有效性与充分性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从段落行文中落实逻辑思路

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全文的结构思路(好比是盖房子设计好了图纸,形成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下一步就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分解任务,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表达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就是段落行文逻辑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强,是高二学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路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要学生掌握段内逻辑层次安排的方法。

(1) 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彻殿壁,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贼篡位”我何留。 (议论分析)哎,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烈焰正气歌,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 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为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是成功者最明智的选择。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议论分析)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抛弃昔日的远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议论文写作——语言的逻辑性与简洁

语言是思想传递与情感表达的载体,为了强化议论文文体的特征、为了使说理生动且思维深广,要注意语言必须与文章内容、风格、特色相统一。

议论文语言特点主要体现为:①准确、严密,即是富逻辑性。议论文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论证说明问题的,因而它必须具备各种逻辑因素,概念、判断、推理。词语是概念的表达形式,要把一个概念准确地表达出来,就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如韩愈的《师说》里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就极为简洁地对“师”的概念作了解释。②概括性和简洁性。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的,故要求语言要有概括性。它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逼真形象地描绘取胜,但也不是说就一味地不要形象。不过,议论文的形象描写同时又具备着概括。如《师说》中就有对话描写,但是寄寓在说理的概括和文字之中。我们说,形象化的语音有助于说明抽象化的道理,运用得好可以使读者于感受中加深对深奥道理的理解。③生动性。好的议论文,力求在逻辑性、概括性的基础上,写得生动、富有文采,增强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生动性常用的方法是恰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如比喻、拟人、反语、对偶、排笔、设问、反问等,除此还可以适当应用一些俗语、歇后语、群众的口语来说明事理。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故在议论文的阐释上,一般说来,理论性的材料,需要辅之以阐释;事实性的材料,需要辅之以分析。究其原因,不论是理论性的材料还是事实性的材料,辨释时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必然推出不同的结论。现在不少议论文存在“观点+例子”、“以叙代议”、“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式的阐释性缺陷。因此,升格时应该在学习、反思中进一步认识建立起以“理”为中心、为根本的议论文写作观,紧扣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且有效的辨释,同时也应该注意说理的充分性,形成强有力的说服论证。

【理论性材料】

[升格前]

例1:《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可见,一切贵在“始”。 (结论句)

例2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可见,成功贵在“积累”。 (结论句)

【篇五】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如何让你的作文更有文采

如何让你的作文更有文采?彩线串珠 【训练项目】围绕一个分论点,列举大量的细节材料展开论证。

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典范例段】对于我的朋友,我很重要。

相处多年,知面知心,有时言语都显得多余。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一眼呆呆的凝望,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一个眼神,让彼此宁静;一句问 候,让彼此感怀;一次紧握,能给我信心;一声歌唱,能给她感动。我会因她的感动而鼓舞;她会因我重拾信心而雀跃。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揿了几个电话键码后, 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贺卡。轮到写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 件,胶卷里翻出了一张没有图像的底片,她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然后,她 一个人恍如走入茫茫沙漠面对这般友情,能说我不重要吗?(《我很重要》)

【简 要评析】有时用来证明分论点的材料不必惊天动地,列举身边的琐屑小事即可。这些“小事”宛如散落一地的珍珠,主旨句(分论点)就是一条彩线,只要能够发挥 彩线的作用,就能串成精美的项链。“彩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分论点,恰当地组织大量的琐碎的细节材料来展开论证的方法。关键是如何组织,使材料有情,有 理,有序。 上面的例段,材料非常丰富,它是怎样展开并组织的呢?首先明 确分论点“对于我们的朋友,我很重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呢?从最细微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说起,列举我们相

知的程度,说明我离 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这里全部用的是整句,句式整齐对称,有时还有对比。接下来用散句,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后面的“假如我不在了”和“许久之 后”是作者用想象中的情景来拓展充实。这些琐屑的材料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本段文字,在评卷教师看来不仅是理性的感受,也是对他自己生活的一种 体悟。怎么不会给高分呢?文段收到这样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情动人。

【参考阅读】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

历史的碎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我们读出无尽的感怀。 春风吹化了冬雪,时间黯淡了日月。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让人目不暇接,百感交集。也许是一幢宫殿,一角飞檐,一道画廊,诉说着颤悠悠的往事;也许是一方 壁画,一块残碑,一幅法帖,浸润了苦辣辣的岁月;也许是一枚古钱,一砾陶片,一条竹简,凝结成一片桑田沧海;也许是一句唐诗,一曲羌笛,一声琵琶,幻化成 一段离合悲欢尽管你所见者不过是一些文化碎片,可正是握着这些碎片,我们读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汇成了宽阔的河流,我们就被这样的河流裹挟 着,驾一叶小舟,凭一枝瘦桨,追逐着远去的时光,仰望天边的彩霞。

反复对比

【典范例段】

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训练项目】反复对比,剖析事理。

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 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 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 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让乐观的旗帜高高飘扬》)

【简要评析】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不少同学在选择论证方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例证法,有的同学甚至除了例证法,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展开一个段落。例 证法固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事例,或者即使能找到,但篇篇如此,段段如此,每次作文,都是一段举一个例子了事,也难以改变平 庸单调的作文面貌。只有熟练掌握引证、喻证、假设、对比等常用技法,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强烈意识,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左右逢源。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上面这个例段,分论点是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没有列举苏轼屡遭贬谪,依然高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事例,而是把乐观和悲观联系起 来,正反对比,双管齐下,反复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抽象说理的方法运用得当,不但没有空泛议论的毛病,反而能充分表现 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机智,以精彩的警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参考阅读】

宽容、理解是人间最好的“润滑剂”。宽容是长者式的,刻薄是小人式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的出发点是无 私,刻薄的出发点是自私。宽容的人宽容的总是别人,对自己却从不宽容,他们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薄的人只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己却很宽容,他们是宽以律 己,严于待人。宽容和刻薄都是缘于一种爱,刻薄的人爱的仅是自己,宽容的人爱自己时也爱别人。总是宽容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迁就,使其无法成熟。总是刻薄 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不满,使其走向完善。在宽容和刻薄二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诗文增色【训练项目】古诗文在作文中的引用与化用

【典范例段】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 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 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 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简要评析】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

提升文章档次。而化用古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例段中,作者运用“化用法”把曹操的《短歌行》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哪一句都没有直接引用,但每一句都可引起我们 对某一句诗词和某个诗人的联想,眼前浮现出某种诗情的意境,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作者又运用排比的手法直接引用诗句,进一步论证“看风景就是看 自己”。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的妙用。

【参考阅读】

1.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化用)

2.我喜欢忧郁的人,一如喜欢孤独者。孤独者只身面对来自庞大的实体或虚无的挑战,所以是勇敢的。忧郁却是无奈的。“思念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情思的 无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哲思的无奈。李商隐守护烛火,陆游骑驴远游,龚定庵把箫而吹,都是一种无奈。忧郁是伤感的姊妹。哈代,黑塞, 契诃夫和蒲宁,一生都在诉说着忧郁。哈代在上流社会中隐瞒了乡下人的身份,确乎令人遗憾,但是我知道,虚伪不是他的灵魂所固有的。谎言是环境的产儿。他早 已赤身裸体站在自己的字行里了。我看得见,他的灵魂不在“麦克门”——瞧他怎样深情地凝视德伯家的苔丝吧!(引用)

巧用判断句【训练项目】阐述题旨;化虚为实。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怎么有文采的引材料 有文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