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闻一多葬歌 闻一多葬歌赏析

高中作文 zuowen 4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闻一多葬歌

现代诗歌二首 (《也许》《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现代诗歌二首

(一)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闻家铺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和南开等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随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民主周刊》社社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同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1946年7月15日,昆明各界为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举行追悼大会。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痛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后期的杂文创作,充满了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于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三、品读诗歌。

1.题目下面的括号里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葬歌,这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为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女儿,以最隆重的方式——诗歌来祭奠女儿的亡灵。这就是《也许》的创作背景。

2.诗人以“也许”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也许”,结合具体诗句思考“也许”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1)“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

(2)“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更加明确了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内心痛苦的体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女儿睡了来安慰自己。

(3)“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儿歌式的语言,童话般的世界,诗人宁愿相信女儿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美好的,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4)“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活着,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要活着就好,但闻一多不这样想,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污浊不堪,就像他在《死水》里写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污浊的社会不要也罢,离开这样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幸福的,侧面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的深恶痛绝。

3.除了“也许”之外,诗人还用了“不许”一词,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语气强烈,不可以,禁止。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庇护。

4.“夜鹰”“蛙”“蝙蝠”这些事物是不美好的,诗人“不要”它们去打扰女儿,但对于“阳光”“清风”这样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许出现呢?

“阳光”“清风”这些温柔的事物,“拨”和“刷”这样轻柔的动作也有可能打扰到女儿的“睡眠”,作为父亲是绝不允许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达到了极点。

5.“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从“松荫”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像伞一样地全面保护着女儿。

6.女儿其实并不是“睡着了”,而是永远离开了父亲,诗中哪几句诗是写实?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7.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是什么?

悲痛到了极点的父亲,轻轻,缓缓,有无限的悲痛,也有深沉的父爱。

四、小结。

让人心碎的字字句句,让人动容的父女深情。我们用朗读去体会这位一团火一样的诗人为人父的柔情一面。

五、朗读与背诵。

当堂背诵。

六、课外扩展《死水》《一句话》。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

2.积累扩展诗歌。

板书设计:

课前教师将诗歌全文默写在黑板上作为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再别康桥》,走进他的内心。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附照片和图片[幻灯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解题。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再别:指的是又一次,别而又别,体现的自然是无限眷恋。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教师首先配乐背诵。)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提示: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记得哪些比较熟悉的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以“柳”作意象,它与“留”谐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诗经》中常出现这样的意象,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4.“夕阳中的新娘”,为何不是朝阳中的呢?

夕阳照射下的金柳像披着金纱,是羞涩、美丽的,柳枝弯坠,随风摆动,有种独特的美。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5.可为什么“我不能放歌”呢?

从梦境回归现实,不忍心惊扰康桥的宁静。回忆的感受是幸福温馨的,现实的感受是伤感惆怅的。

六、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美

     自由

  爱

(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美。

2.通过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如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诗的意境及诗中蕴涵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在对比鉴赏中领会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这是1925年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所作的《七子之歌》的首“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他的诗注意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和折射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因为那年头,正是军阀割据、内战频繁的时代,政治、社会极其昏暗腐败,诗人对此十分愤慨,感到女儿虽然去世太早,但既然离开这个浑浊的人世,日夜与夜鹰、蝙蝠等为伴倒也罢了,在松荫庇护下安睡,听“蚯蚓翻泥”、听小草的“根须吸水”,也乐得清静,总比听那人世的咒骂声要美妙一些。这虽然只是诗人一时的自我宽慰,但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同时也反衬了爱女心灵的纯洁无瑕。

5.全诗以虚写实,以睡眠表现死亡,全文只有最后两句才给予直接的描写。在复杂的情感,深沉凝重的爱女之情中,作者的情感如奔涌欲出的火山,平静之中蓄积巨大的内涵。你能体会诗歌主副标题之间暗含的关系吗?

主标题“也许”是虚写。诗歌开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他的诗歌中往往体现了这一主张。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押韵、节奏等,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1)从押韵上看:全诗一韵。韵脚为:累、睡、飞、眉、睡、水、美、睡、飞。

(2)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节奏相同,韵脚一致。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1)从字数上看:《也许》共四节,每节两句,每句都是9个字。

(2)从排列上看:全诗排列整齐划一,单行排列停顿有序。

所以,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是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1)全诗中选用了“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词语,表现自然景物;通过鹰唳、蛙鸣、蝙蝠飞翔、蚯蚓翻土给读者听觉视觉上的动态想象。

(2)诗歌的画面不是静止的,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特定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拨”“刷”等。

(3)全诗共四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六、体验反思。

阅读下面的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氏的《死水》象征了他那个时代的中国。死水里也有所谓美,便是人家乱扔的破铜烂铁,破铜上能锈出翡翠,铁罐上能锈出桃花,臭水酵成一池绿茵茵的酒,泡沫便成了珍珠,还有青蛙唱歌,好像替这池臭水谱赞美曲。生在那时代的旧式文人诗人,并不知置身这种环境之可悲可厌,反而陶陶然满足,自得其乐。只有像闻一多那类诗人,看出这池臭水是绝望的,带着无比憎恶与愤怒的心情,写出这首好歌、奇歌。

板书设计:

也 许

闻一多

音乐美:押韵、节奏、回环复沓    

建筑美:字数上、句式上       

绘画美:动态画面、静态画面、多重画面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格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遇难后,他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课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他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段,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荇(xEUR靚g) 斓(lEUR醤) 畔(pEUR鄋) 溯(sEUR「荩╣ o)

语气: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1)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夏虫也为我沉默。

(2)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为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夏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在古典诗歌中,彩云、金柳、青荇、天上虹等意象具有怎样的文化传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形容美丽而倔强的晴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柔顺飘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贤淑的女子。《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

(4)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3.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理想破灭的伤感等等。

四、对比赏析与结构重组。

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感伤,也充满了依恋,更让许多东西变得美好。离别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这首诗里,(1)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3)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2.这首诗中,引用最多的诗句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学过的唐诗中,有没有见过“挥手”?请把有“挥手”的唐诗背诵出来。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现在请仿照《送友人》,把《再别康桥》改写成一首五言律诗。

示例:

再别康桥

康桥夕阳中,晚云红似火。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板书设计:

(说明: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而含蓄。“爱”和“美”既是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也是《再别康桥》一诗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徐志摩对康桥的爱体现在再聚康桥之时的喜悦与再别时的依恋,而本诗的意象、语言均给人极美的享受。而萦绕在诗人心头和诗句行间的是挥不去的离愁和别不了的旧梦。)

资料卡片:

1.关于徐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其他名诗。

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王云

【篇二】闻一多葬歌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现代诗歌阅读(一)

[方法索引]

1、从意象入手进入意境

2、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结合关键诗句(抒情句、哲理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入情入境分析

4、分析具体意象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

[分步解析]

1、感知主题:

 对曾卓《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分析:这首诗从两个阶段展示人生体验,一个是年轻的时候,一个是年老的时候,而这两种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2、把握意象:

  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渴望火的到来,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准确解读诗歌,就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失去了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等语不是”煤”的意象特征。

3、体味意境: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分析:所谓意境,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心态不一,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不同的追求”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误理解。

4、体会情感:

  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1941年12月8日)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第一节连用四个“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正是对于“少男少女”含义的注脚。“少男少女”就是“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这四种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积极向上,给人希望,也是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

5、理解象征意义: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分析:这是一首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现代诗歌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迷途》按”追寻一被阻一归宿”的思路展开。”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作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6、对诗句含义的揣摩:

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本诗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

[迁移拓展]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飘树   B、弄吹片   C、拨刷伞   D、射掠团

  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

(2)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补:赏析《也许》的表达效果:

  用诗开头的词语作诗题,是我国诗歌的传统。“也许”用一种不肯定的语气渲染出一种气氛,加强了对爱女夭折的悲痛和爱怜的情感,写出了诗人内心不愿相信、不愿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的心理。

2、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3、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1956年),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表现夏天的到来,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后写蜜蜂的歌唱,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配合得非常和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偷”看,牵牛花的‘爬”,以及蜜蜂的“飞进小屋’等,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4、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即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5、阅读《火与冰》,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并不是只有火/才会燃烧/才释放出热能/才给人欢笑/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热情/只不过,一般人/识不透它表面的寒冷

A.诗中的“火”是热情的象征,但是作者所要讴歌的不是火,而是冰。

B.“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热情”,这两句可以理解成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冷漠,其实他们是把情感藏在心底,而这种情感往往更真切,更热烈。

C.这首诗中“火”与“冰”形成对比,火的热情与冰的冷漠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形象鲜明的表现了主题。

D.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蕴籍,含义深远,哲理味较浓。通读全诗,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多义的。

6、阅读艾青的《树》,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A.诗中的“树”象征着革命工作者。

B.“风与空气”象征着来自各方面的消息。

C.“看不见的深处”象征着革命工作者的秘密活动不易被发现。

D.“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这是诗人写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一首诗,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地下工作者的活动情况。结合全诗看,“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应是他们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象征。

7、阅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一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篇三】闻一多葬歌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篇四】闻一多葬歌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式(高一必修)

一、 教学目标及重点:

闻一多的这首《也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前面教师在讲《现代诗三首》前,可引导学生学习“泛读导引”《中国新诗发展概述》,使学生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学生朗诵闻一多的诗歌,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以及他的“三美”主张是如何在《也许》中实践的,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

闻一多葬歌

2、 了解背景知识

学习《也许》前,要求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可由学生先介绍,教师再明确。闻一多葬歌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3、 诵读本诗,品味诗情

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表达对这首诗的真实感触)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

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那么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好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少女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还撑一伞松荫庇护她,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依依不舍之意,哀婉之情尽在其中。 ④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次),使作者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作者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4、 感受艺术魅力。

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5、 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歌《死水》,使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分析这首诗。

6、 个性化学习的指导(任选其一做答)。

①根据《也许》这首诗提供的内容,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改写一篇文章(可参看课后练习

三)。

②读完《也许》我们被闻一多深挚的感情所打动,有感于他对女儿的无限怜爱,试着给闻一多也写一首诗吧,表达对这位悲痛不已的父亲的深深理解。

关于课后的信息化教学的课外拓展:

《也许》让人想起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同样是痛失幼女,同样是深沉细腻、痛彻心肺父爱,请简评这两篇作品的异同。

【篇五】闻一多葬歌

《也许——葬歌》教案

《也许——葬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夭亡的女儿深挚的情感。

2、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特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深挚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的民族的英雄气概。然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以无情的打击,所以,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写下了《也许》这首诗。唱出了内心的悲愤、孤苦、企盼之情,今天我们一同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走进性情中人——闻一多的心灵世界。

(二)简介作者。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闻一多全集》。新月派代表诗人。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集《红烛》、《死水》。学者:《唐诗杂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相关资料《最后一次讲演》)

(三)写作背景。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并于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四)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五)问题探究。闻一多葬歌

1、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次是永世长眠,但他不原意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作为父亲,他有着育儿常识,小孩生病哭闹,常常哭着昏睡过去,所以,前两个“也许”,他宁愿假想孩子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整首诗的构思也就建立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关键词,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女儿的离去对诗人来说是永远地睡着了,用“也许”真切地表达父母对痛失骨肉的难以言传的悲痛

诗人以怎样的想象表达对亡女的感情?

【点拨】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女深切的安慰和爱抚。诗人从两个方面写“睡眠”环境。

一是要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第二

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口气更加重了,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孩子的安睡在父亲心里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是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所以“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草根吸水”。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同时他用一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

3、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次),使作者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作者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闻一多葬歌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六)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

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2、“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3、“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七)朗读闻一多诗歌两首《忘掉她》《我要回来》

(结束语)拍案而起怒视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炽热滚烫的岩浆被表面板结的地壳束缚了,只能在地下运动着,这就是闻一多的精神世界。因此对真挚情爱的表达,感情潜能的突发和沉着的自持的统一,就形成了闻一多的凝重、沉郁、略带一些苦涩味的诗风,因为“诗是用生命来写的”。

【篇六】闻一多葬歌

《也许——葬歌》精编教案

《也许——葬歌》教案

教学参考

1001 1406

《也许——葬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

闻一多的这首《也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前面教师在讲《现代诗三首》前,可引导学生学习“泛读导引”《中国新诗发展概述》,使学生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学生朗诵闻一多的诗歌,感受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以及他的“三美”主张是如何在《也许》中实践的,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

2、了解背景知识

闻一多葬歌

学习《也许》前,要求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可由学生先介绍,教师再明确。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3、 诵读本诗,品味诗情

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表达对这首诗的真实感触)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闻一多葬歌

③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对亡女怎样的情怀? 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那么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好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少女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还撑一伞松荫庇护她,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依依不舍之意,哀婉之情尽在其中。

④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闻一多葬歌

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

次),使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4、感受艺术魅力。

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5、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歌《死水》,使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分析这首诗。

6、个性化学习的指导(任选其一做答)。

①根据《也许》这首诗提供的内容,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改写一篇文章(可参看课后练习三)。

②读完《也许》我们被闻一多深挚的感情所打动,有感于他对女儿的无限怜爱,试着给闻一多也写一首诗吧,表达对这位悲痛不已的父亲的深深理解。

关于课后的信息化教学的课外拓展:

《也许》让人想起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同样是痛失幼女,同样是深沉细腻、痛彻心肺父爱,请简评这两篇作品的异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闻一多葬歌 闻一多葬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