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考对联题 高考对联题汇编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对联题

高考对联题命题方式前瞻(网友来稿)

刘金华 江西省玉山一中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份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对联题在2005年的高考中肯定会在多份试卷中保留,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

一、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二、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三、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话题:

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组合式

题型示例4: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对联:

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答案为: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五、调整式

题型示例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针对训练]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青史千秋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①对联:

②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参考答案]

1、①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②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2、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3、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4、上海刘翔勇“跨”雅典好手;世界体坛劲刮中国旋风。

作者邮箱: ljh9159@sina.com

【篇二】高考对联题

备战高考作文

肖保全

下面是我前几年给学生辅导高考作文时的一份讲义,是实用主义的产物,与最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有助纣为虐的嫌疑。但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有其功利的一面。今上传来,请各位指教。

备战高考作文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

1977年高考是各省、市、自治区自己命题。实际上,高考统一命题是从1978年开始,从恢复高考后,到目前为止,统一命题有20年的时间。

20年的高考统一命题,从作文题目的变化看,年年题不同,岁岁法相似。乍看起来,20年的高考作文,20个高考作文题目,神出鬼没,变化不定,让人难以捉摸,难以把握,好像是一个的“潘多拉盒子”,给考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潘多拉(Pandora),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图谋报复,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粘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里面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们因此充满各种灾祸。“潘多拉的盒子”常用来比喻灾祸的来源。

当我们弄明白了“潘多拉盒子”的秘密后,不但不必恐惧,反而应该鼓足勇气,进入“潘多拉的盒子”,探索这神秘魔盒的规律,去寻找、捕获那盒底的希望,取得人与“神”斗争的胜利。

我们下面来谈谈如何备战高考作文。

一、高考作文的规律与特点

1、高考作文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高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它的作文题目离不开主流,离不开我们的政治,我们的社会,大多与当前或一个时期以来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关,且这些焦点、热点问题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中进行过研讨、争论或阐述,不外乎歌颂祖国、人民和伟大的党、阐述哲学道理、反映时代精神、宣传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学习和处世方法,表达中学生的生活、思想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高考命题是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要求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照顾全局,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就显得明白、易懂,人人看了,都觉得题目清楚、主题明白,绝少闷题、晕题,让人不知所云的现象。

但是,正因为高考作文题明白、易懂,人人都知道写什么,可写好却不易。就如萝卜、白菜谁都会炒,但炒好,炒得色、香、味俱全,炒得适合人的口味却难。

3、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读后感、评论、议论、书信、简讯、记人叙事、情景、外貌、动作、人物肖像描写、说明、规则、广播稿、演讲稿以及续写、改写、缩写……等等,但实质上不外乎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

纵观2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有17次是材料作文,占85%的比率。而且从发展趋势看,以后的高考作文,仍将以材料作文为主。因为这种方法能够综合考查出学生在阅读、分析、思维、判断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能较好地避免猜题、押宝现象的出现。同时,它增强了考生作文的可比性,给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参考依据,作到公平、公正判卷。

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中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个考生在考试前外出游玩,在路边见到过两棵槐树之间一口井这样一种普通的景象,不知怎么就记住了。临到考试,他怨恨自己肚子里典故太少,写出文章来容易被人觉得自己没有学问,便决定杜撰出几个来,灵机一动写出“自两槐夹井以来”,如此等等。他写得那么从容,阅卷的考官紧张了,心想一定是我没读到的典故,为了掩饰,给予佳评,这位考生竟被评为解元。

无独有偶,我在平时的阅读中,曾看到一则名为《灯右观书》的笑话:

乾隆皇帝听很多人称彭元瑞为才子,就老想找个办法难倒他。

乾隆四十年(1775年)会试,钦定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各位阅卷大臣都不知题目出自何处,于是请教皇上。恰巧彭元瑞在皇帝身后,乾隆的目光投向彭大学士,意思是让他回答。大学士连忙叩头答:“臣学识荒陋,亦不知诗题何出。”

乾隆立刻哈哈大笑,说:“那天晚上朕正在灯右看书,因此随口而出,实无出处。”

彭大学士这才松了口气,庆幸这次总算没有出丑。乾隆见他面有喜色,掉头跟左右大臣说:“今天,总算难倒了彭元瑞。”

正是这种原因,高考作文多采用命题或材料作文,以框定考生的写作范围及使用材料的范围,避免无法评比、评判的可能。

我们在弄清楚了高考作文题目的规律、特点之后,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指导我们的学习,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练就适应高考作文的本领。

二、高考作文的应试对策

语文,具体地说,包含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要求具有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目前,英语言文学中,已经将听力、口语列入了考试范围,而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尚未将听、说两项能力列入考察测试范围,只是对读、写两项进行考察、考核。而作文考试,不仅仅是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考察了考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我们在准备高考作文时,就不应该将作文,也就是语文课中文字、写作的一部分同语言、阅读部分分割开来,而应该对语言、阅读和文字、写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进行语言学习、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写作方法、行文方式,为写作打下基础,作好准备;在写作时,要运用自己在学习语言、广泛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精心安排,巧于布置,写出辞彩文理兼俱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准备作文呢?

首先,应把学习语文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来看,全身心地投入,以愉快、享受的心情去学习。

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当我们在父母的膝下时,就已经开始了汉语言的学习。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学习,我们学不好汉语言,运用不好汉语言,就无颜见列祖列宗。无论你的托福考多少分,GRE考多少分,那是别人的语言。

既然非要学好汉语言文学不可,我们就要以极大的热情,极大的乐趣投入进去,全心全意去学习,快快乐乐去学习。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人要适应环境,而不能要环境适应人。我们只能付出努力,学好汉语言文学,而不能要求汉语言文学变得简单、容易,让我们不学就会。所以我们应当以愉快的心情来学习汉语言文学,把学习当成快事和乐事。

当我们以学习汉语言文学为乐事、为快事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就变得不那么难了。爱因斯坦在解释《相对论》时说:你坐在一个烧得正热的炉子上时,觉得度日如年,时间过得那么慢;而当你坐在一美貌的姑娘旁边,又觉得时间过得那么快,简直如飞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宵苦短。

那么,大家会问,我们如何能把学习当成快事、乐事呢?事实上,世间的许多事,它快乐轻松与否,关键看我们,看我们的心情、心态。

我们平时说:心静自然凉,心安即是家。便如此。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乍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鲜花、鸟鸣在常人看来,都是美好的事物啊:鲜花,赏心悦目;鸟鸣,婉转动人,何以会溅泪惊心呢?事实上,杜甫从相反的角度给我们揭示了人心理、心态的作用。人心情变了,所处的环境、时代变了,带露的鲜花瞬间变得流泪哭泣,婉转的鸟鸣刹那惊人心魄。而唐朝金昌绪的诗:“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醒妾梦,不得到辽西”,说得更明白,让人容易懂一些。

而同样是布谷鸟“布谷、布谷”的鸣叫,给人的感觉也绝然不同。在江南的乡下,有这样的民谣:“布谷、布谷,光棍好苦!”抒发了王老五的怨苦:“年过二十五,衣服破了没人补。”而著名的《春天圆舞曲》同样是采用了布谷鸟的叫声起兴,却表达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人们欢乐”的快活心情。

通过以上的事例,说明同样的东西,因人的心情,它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苦的。我们何不以愉快的心情来处理所有的事情,来学习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呢?

当我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反而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而当我们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汉语言文学中去,又会发现,汉语言文学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乐趣和奥秘。宏我讲话吞吞吐吐的,像……像……像羊拉屎!也不知道合……合……合……合不合大家的口味?”

面对如此的礼貌话,你能领情吗?

另外,像“做女人挺好”,“挺起胸,才能昂起头”,“咳不容缓”,“有口皆杯”,“有痔之士”都是小把戏、小九九。

外语中也有双关语。像英语中的“贝德先生”、“格林先生”,意译或硬译过来,即“鸟先生”、“绿先生”,只不过语种不同,双关之处不同罢了。

尽管西语中也有双关语,但翻译时对中国的双关语尤其头痛。例如翻译《红楼梦》的“贾宝玉”、“甄宝玉”、“贾雨村”、“甄士隐”、“元迎探惜”四姊妹、“琴棋书画”四丫头……等等,而刚刚上演的43集电视剧《水浒传》,英译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

董桥在《不是书话(之二)》中也讲过,一个英国人问他:你知道一本名叫《绿色波浪上的回忆》吗?董桥摇摇头。后来才悟出这应该是中国的《清波杂记》。他说出,两人都不禁大笑。

双关语大多时候又表现为谐音。用得巧妙,让人感到趣味无穷。

汉语言不同于西语的地方是由一个个方块字组成,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而许多字组织在一起,有时只能是一个词组。

比如:谁。是一个字,又是一个词。

谁?

我!

咋(干啥?)

尿!

一个字就是一个句子。

又如:“在这个教室里,所有的,来自各个学校的,大大小小的,男女同学”,尽管长,也只能是一个短语,或叫词组。

从上面例子看,一个“咋”(干啥)字,又说明汉语言中的急切,即两个字注一个音,反切,两个字音急促地碰在一起,读出另一字的语音。

又如:不用,甭;之于、之乎,诸。等等。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言文字的文字符号,它具有一音一字,一字一意的特点,因此在汉语言文字中存在着特有的文字方式——对联。

众所周知,世界共有八大语族:印支语族、阿尔泰语族、马来语族、印欧语族、闪含语族、中非洲语族、印南语族、亚美利亚语族。

汉语属于印支语族。

在所有的语族中,除了汉语言,都是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连缀而成的。在拼音文字中,只有字母、单词,而没有单字。每个单词的字母多少、发音长短都不相同,因此,不能构成两个字形、字义、字音都完全相同、相关、整齐优美的对偶句。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对联极为工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偏旁都一一相对,可谓妙极了。英文中也有Couplet,虽然也有人把它译为“对句”、“对联”,但英文的Couplet与汉文的对联不同,只是两行谐韵的诗句。

对联起源,一般都认为始自五代十国。后蜀国王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第一幅春联。春联、门联(楹联)到明清盛行起来,至今不衰。

对联因其短小,技巧性强,所以会对对子被看作是有学问的标志。也因其短小,朗朗上口,用在口语中很有气势。在对联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典故,今举其一,以娱各位:

清代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1665-1714),名起渭,号桐野,贵阳青岩人,年轻时常在某寺挑灯苦读,有时彻夜不眠。此处长老很喜爱他,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一天,长老想试他胸中才学,便以腊梅含苞未放为题出了一联: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周渔璜会心而笑,立即对到:

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更加看重渔璜。

一天,周渔璜任浙江主考初到杭州。一群考生听说他是贵州“蛮子”,认为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将他围住,借“狂欢”为名,故意为难他。其中一位考生高声问道:

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渔璜凛然答到: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这群考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为他们莽撞的行为后悔不迭。

周渔璜奉旨阅兵江淮,来到江苏镇江。一日闲瑕,便往古刹金山寺游览。金山寺长老听说他生于“蛮荒之邦”,就有点鄙夷他。这时暴雨骤至淋打着江边沙滩,长老故作谦逊地道:贫僧偶尔想到一副对子的上联,苦于不知下联如何对,请大人赐教。上联是: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周洞察其意,指着祭坛上摇曳的烛光答到: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长老十分惊异,连声称赞周渔璜“奇才”!

总之,汉语言中,有趣的东西很多。

态度端正了,问题明白了,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学习汉语言文字,如何准备高考作文。

【篇三】高考对联题

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

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

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有三个字的上联:孙行者,真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仅有一个考生对上了下联:胡适之。

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答案是:柳絮池塘淡淡风。

1991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填作者(邓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填作者(毛泽东)。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填作者(曹雪芹)。 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填作者(屈原)。

1993年北京等六省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诗词名句的下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满招损,(谦受益。)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004年高考全国卷、福建卷、浙江卷等,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上有了新突破,即采用了对联(主要是春联)的形式——当然,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春联,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形式上看,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等特点;从内容上看,春联集中地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时代风貌。除春联外,励志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对仗工整外,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福建卷)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5.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6.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参考答案。:

1.才识贯中西 思想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2.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笔者另拟:第一题 ①树世纪新风②神州大地新 百姓衣食丰。第二题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草长莺飞一枝杏花带雨红。

3.第一题 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第一题 ①夏虹映

长空 瑞雪满乾坤 喜气满神州②诚信能纳财。第二题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

4.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5.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燕山长白昆仑 全为塞北名山。

6.第一题 例: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第一题 ①春光处处新②九州气象新。第二题 春雷滚滚新气象新风尚伴新年到来。

高考对联题

7.第一题 例:①家家气象新②九州桃李荣。第二题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第一题 ①岁岁风物新②遍地桃李芳。第二题 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05福建】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答案】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2008年高考重庆卷】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篇四】高考对联题

高考对联题集锦

高考对联题集锦

1、(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

2、(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扫千年旧习,

(2)祖国江山好,

示例:(1)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2)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示例:(1)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2)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3、(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春晖盈大地,

(2)科学能致富,

示例:(1)夏虹映长空、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2)勤劳可兴家、诚信能纳财。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示例:(1)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2)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4、(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5、(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示例:(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3)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4)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6)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7)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8)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

6、(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示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篇五】高考对联题

2015-高考对联类型训练

高考对联类型训练高考对联题

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名联:

1.王夫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2.顾炎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3.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喜欢的对联:

1、高考对联题

2、

3、

高考对联题: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

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

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

理由:

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

答案:【 】

理由:

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高考对联题

答案:【 】

理由:

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

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

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万山金 座凝香

新春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 上联:

下联:

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

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高考对联题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7.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答案:【 】

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 】

四、律诗排序。

9.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

, 。

高考对联题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四句分别是:①入郭僧寻尘里去 ②小艇归时闻草声

③过桥人似鉴中行 ④浮萍破处见山影

请你根据律诗常识进行排序,能还原成正文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答案:【 】

理由:

10.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次序正确:

①调角断清秋 ②征人倚戍楼 ③春风对青冢 ④白日落梁州 ⑤蕃情似此水 ⑥长愿向南流 ⑦大漠无兵阻 ⑧穷边有客游

A、①②⑤⑥⑦⑧③④ B、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D、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答案:【 】

理由:

五、根据对联知识修改对联

11.有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此联总体不错,但从工对的角度看,上联的“天下”二字改为 更妙。

12.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你修改。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 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 ”修改“ ”

13.据对联的特点,修改下面一副对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山间竹笋,尖尖的嘴厚厚的皮空空的腹。

下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14.下列对联,任选一副,把你认为不妥之处请修改过来。

要求:这是《状元之路》丛书的两副对联,修改时必须把丛书名字《《状元之路》镶嵌在对联中。

(1)上联:承日月精华出人间好书;下联:《状元之路》越走路越宽。

宜修改 联,此联修改为:

(2)上联: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分外妖娆;

下联:圆一个梦想,借状元之路千帆竞发。

此联应修改为:

六、作对联

1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①扫千年旧习

②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16.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参考答案

1.C

2.B

3.C

4.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陶陶 碧波竞舟十里欢

5.春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6.分别是⑤③①

7.B

8.B

9.D

10.D

11.把“天下”改为“中外”

12.把“稻麦”改为“五谷”

13.第一上下联,调换位置;第二改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4⑴,依下联改:日月精华愈出书愈好.依上联改“走状元之路铺大学坦途”,并把上联稍改为:“承日月精华创人间书典”。

⑵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百花齐放;

15.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迎十里春风,展千秋新颜;②大地气象新,人民志气高,

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16.才识贯中西

17.第一题①梅花朵朵香,生活步步高②神州面貌新,一枝杏花娇

第二题:春光融融新气象新风貌伴新年到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考对联题 高考对联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