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考人数趋势 河南高考人数趋势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高考人数趋势

1977-2014全国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

1977-2014历年全国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

【第二篇】高考人数趋势

2016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最新统计

2016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最新统计

根据高考直通车5月31日最新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包括北京、江苏、陕西、浙江、新疆、湖北、内蒙古、辽宁等23个省份公布了本省高考报名情况。从报名人数来看,相较于去年,一些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地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详见下表。

多省高考报名人数减少

近日,辽宁省公布了今年该省高考报名人数为21.8万人,据媒体统计,辽宁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四年下降,今年也成为该省近12年来高考报名人数最少的一年。

根据公开消息,今年,北京有6.1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10年下降,记者发现,相较2006年的12.6万人,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在10年间缩减了一半。

再如,江苏省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相比去年减少了3.25万人,只有36.04万人,这也是自2010年该省首次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后,连续第7年下降。相比2010年的52.7万人,江苏高考报名人数6年间减少超过16万人。

相比于一些省份高考报名人数的连年下降,今年,河南、江西、贵州、内蒙古等省份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长。其中,贵州增加了4.3万人,达到37.38万;江西则继续保持近年来的增长势头,今年增加至36.06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今年有82万高考生,将继续领跑全国。从2009年起,河南省高考生源人数开始走“下坡路”,连续6年下降,到2014年,河南全省高招报名考生下降到了72.4万人。从2015年起,河南省考生人数止跌回升。

多地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原因何在?

近十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均在900万以上。其中,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曾达到历史峰值1050万;2008年后,报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到2013年,报考人数只有912万人;2013年后,报考人数再度出现增长,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939万、942万。

近些年,高考生人数再难达到2008年的峰值已成现实。2014年由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就曾分析称,高考生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是适龄学生人口的下降,而这一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前后。

以北京为例,北京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了6000多人。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10年下降。

针对近年来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降的原因,此前有专家分析,北京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主要取决于适龄学生的出生率。从北京市的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除了宏观的适龄人口变化,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程平源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近年来,多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还与高中生人数减少有关,当前,很多学生初中过后就选择到职业学校就读。此外,如今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出路更为多元,出国留学、提前就业也成了很多高中生的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参加高考这一年龄段的生源减少;

二是高中毕业去国外读大学的情况越来越多;

三是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导致有些学生在高二之后,觉得考不上大学,选择放弃参加高考; 同时,还有一部分初二学生考不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就分流去打工或进入职业院校。

相关消息:这六省市表态今年不减少本省招生计划,有你们省吗?

2016高考全国共招本科生374万

2016年高考招生计划公布,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3253900人,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划招生486356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本科14万人。普通高校本科总共计划招生374万人。高考人数趋势

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是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相关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包括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方案以及 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

据文件,2016年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3253900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地招生计划超过20万,成招生大省。中央各部门所属高校本科计划招生486356人,其中教育部属高校招生344120人。

相关消息:2016全国高考招生计划公布,本科共招374万人

高考人数减少背后 各省分化严重不均衡加剧

长期人口拐点造成的人才总量萎缩趋势已经来临,人口红利渐行渐远。我国在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蓄水池”的枯竭。

尽管学生总量下降,但各地高考报名趋势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格局。在各地的高考录取率被逐步拉平的表象下,一本录取率正随着人口的流动发生着较大变化。各地一、二、三本的组成结构也相应存在分化的趋势。

各地之间相对固定的人才输出和输入格局已经形成。人才输出的地区不得不面临更加严重的“未富先老”和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人才约束对各省发展的制约将在未来变得愈加显著。

一、高等教育后备人才总量萎缩

作为高等教育的源头活水,在校高中生人数已经跨过30年长期的最高点,正在逐步萎缩。图1展示了1986年以来全国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同比变化率。增长率峰值出现在2002年,并在2002-2007年期间逐步将高中在校生人数推至30年来的顶峰,之后便开始下降。换言之,从“70后”到“90后”人群中,“80后”学生需要承受最多来自同龄者的竞争压力。

长期人口拐点是高中学生数量减少的根本原因。尽管高校不断扩招能够维持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但一定程度上却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逐渐枯竭的“人才蓄水池”将是未来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高考人数趋势

图1: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同比变化率

二、各省高考人数变化趋势分化严重

各省高考报名趋势呈现两极分化。图2揭示了2009-2015年期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的年均变化情况。虽然全国范围的高中学生总量在逐步下降,但各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变化速度差异显著,且部分省份报名人数呈逆行而上的趋势。

2:高考报考人数年均变化率(2009-2015)

图3:各省一本录取率年均变化率(2013-2015)

简单地拉平各省高考录取率很难解决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表1和表2列出了2009到2015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年均增长最快和下降最快的五个省市。可以看出,增长最快的省市中既包括西藏、贵州等欠发达地区,也包括了广东等发达地区;下降最快的省市既包括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也包括了内蒙古、湖北等欠发达地区。因此,高考人数变化趋势的深层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很难用经济和教育发达程度来做简单划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详情:《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各省高考录取率的差距正在被有计划地缩小。但是,各省一本录取率正随着人口的流动发生着较大变化(图3)。高考录取率均化的背后,是各省一、二、三本录取率的结构性转变。这种趋势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表1

表2

三、各省的人才失衡状况将会加剧

人才约束对各省发展的制约将在未来愈加显著,地区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差异也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根据索洛的增长模型,维持长期经济增长需要依赖技术发展水平、资本、人力资源的共同配合。其中人力资源与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有关系。为此,我们统计了2004-2014年期间各省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的合计变化情况(如图4)。小学及中学在校生是一个地区原生性的人才储备,是当地未来发展的基石。

据图4,各省在校生总数的变化和占比变化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表3)。第一种,在校生总数变化率大幅高于在校生占比数量变化率,表明该地区尽管在校生占比降低,存在老龄化趋势,但有不断补充的外来人口可以对冲这一趋势。第二种,在校生总数变化率大幅低于在校生占比数量变化率,说明该地区老龄化趋势不足以解释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人口流失(尤其是青年人口)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种,在校生总数变化率与在校生占比数量变化率均下降较快,尽管二者差异不大,也同样说明该地区面临严重的人口外流。

【第三篇】高考人数趋势

2016高考趋势分析(全国I卷)

【第四篇】高考人数趋势

历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率

历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率

2011-05-31 10: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由图1-1-1可以看到,从1999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1999年正是中国高考扩招元年。自1998年起,高考录取人数同步走高,至今已连续13年快速增长,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 675 万人,较 2010 年再度增长 2.7%。

自2008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滑,高考录取率近两年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201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高达69.5%。如果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保持5%~10%的降幅,2011高考录取率甚至可能突破 80%

2010年高考录取率居前的地区分析

2010 年,录取率超过 80% 的省份达到 10 个,而 2006 – 2009 年中,每年超过 80% 录取率的地区最多仅为 4 个。

根据黑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数据,2010年黑龙江省高招录取率高达90.77%,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招录取率突破 90% 的地区。

2011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普遍下降:安徽下降10%、北京下降6%、上海下降12%……但各地招生规模变化不大,预计2011年会有更多地区高考录取率超过80%。而海南、辽宁、北京、上海四地非常可能在 2011 年进入“90% 俱乐部”。

注:以上数据来并非本网观点,如有变动请以权威资料为准高考人数趋势

数据分析

高考报名人生下降,实际只是教育系统生源下降的一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最近10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总数从2.7亿下降了2亿左右。

小学在校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13953.8万人缩减到2009年的10071.5万人,幅度达30%。小学在校生总量最近10几年在持续下降,但入学率却在稳步提高,并已经逼近极致,达到99.54%,这就意味着,小学生总总量已经达到了增长极限,没有任何潜在生源。小学生源的急速减少也令我国小学数量在11年内减少了54%。

全国初中在校学生近年总数变动接近20%,相比小学在校学生变化略好,但招生数量从2001年起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2009 年的初中入学率也达到了 99%。

高中在校生数量在2007年达到顶峰,但其招生数量量从2005年开始缓慢下滑。综合图1-3-1 和图 1-3-2,可以清晰看到,当前的生源减少是刚性减少,即绝对人口的减少。

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 2000 年。由此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 2018 年。

据南京财经大学程瑶、章冬斌教授根据我国《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出生率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今后即使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会自然增长。

【第五篇】高考人数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应对_邓锐

No.36,2015GeneralNo.448

(总第448期)2015年12月36期

近十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情况的

统计分析及应对

(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本文首先对近十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进行了纵向统计分析:高考报名人数总体呈下降

趋势;绝大部分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在下降;少数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其次,对高考报名人数进行地域统计分析:高考报名人数东中部多,西部少;高考报名人数东中部降幅较大,西部降幅较小;西部高考报名人数增长趋势强于东中部。最后,提出了高校在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打造高校专业特色与品牌;明确自身定位;实现生源结构多样化。

[关键词]高考;地域;生源结构[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04X(2015)12-026-04

高考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公平的考试,每一次考试都会吸引国内外民众的高度关注,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引发全民大讨论。2008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随后一路走低,本文拟通过近十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的统计分析,希冀能把握高考报名人数的规律及发展趋势。

如图一所示,2008年至2013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直线下降,由2008年的1050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912万人,降幅达到15%左右。虽然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近27万人,增幅达2.9%,但是高考报名人数总体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1]此外,出国留学学生增加,弃考学生增多,复读生减少,多元择业观念的形成也是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重要推手。

(二)绝大部分省市高考报名人数下降

由表1可知,2008年至2014年,我国绝大部分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省市之间下降的幅度不尽相同,同一省市在不同年度下降幅度也不均衡。例如,青海省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1万,2014年为3.97万,减少0.13万人,降幅仅约3.3%。然而,上海市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8万,2014年为5.2万,减少5.6万人,降幅高达107%,为各省市中降幅最大的。

(三)少数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

由表1可知,2008年至2014年,我国少数省市高

一、高考报名人数纵向统计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进行的纵向统计分析,可以把握高考报名人数增减情况,总结其发展规律。

(一)高考报名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一:2008~2014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情况

[收稿日期]2015-05-25

[作者简介]邓锐,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总第448期)2015年12月36期

No.36,2015

GeneralNo.448

(表1)

省/市广东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苏河北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江西广西浙江甘肃贵州福建重庆辽宁云南

2008~2014年我国各省市高考报名人数情况统计表

2014年75.6万↑55.8万↑57.17万↑52.7万↑

2013年72.7万↑50万↓54万↑51.1万↑

2012年69.2万↑51万↓53.8万↑50.6万↓47.4万↓45.7万↓35.2万↓36.1万↑28.5万↓31.6万↑29.6万↓25万↓23万↑25.6万↑21万↓21万↑

2011年65.5万↑58.7万↓54万↓50万↓48.5万↓37.2万↓33.9万↓29.2万↓30万↓29.7万↑

2010年61.5万↓65.6万↓56.2万↓52.7万↓50.3万↓41.3万↓36.2万↓29.9万↓30.08万↓29.1万↑

2009年64.4万↑95.9万↑70.1万↓50万↓57.2↓54.6万↑55.9万↓51.95万↓50.7万↓40.5万↓36万↓35万↓30.2万↓34.85万↓28.6万↓24万30.5万↓19.6万↑28万↓22万↓23万↑24.6万↓16.45万↓19.7万↓10.1万↓7.65万↓5.8万5.78万8.3万↓3.9万↓1.36万↓

2008年61.4万90.5万78.1万51.76万61万50.8万57.48万52.5万54万41.4万37万38.44万30.4万36.44万29万24万31.2万18.6万30万26万22.8万27万17万20.8万10.37万8.85万5.8万–10.8万4.1万1.5万

高考人数趋势

6万,增加到2014年的25.06万,增加6.46万人,增幅

达到约34.7%。其次是广东省,由2008年的61.4万,增加到2014年的75.6万,增加14.2万人,增幅达到约

72.4万↑71.63万↓80.5万↑69.2万↓95.24万↓51.4万↑51.15万↑

23%。高考报名人数增加最

慢的是甘肃省,由2008年的29万,增加到2014年的

42.57万↓45.1万↓40.27万↓43.8万↓37.8万↑

37.3万↑

41.82万↓44.98万↓45.93万↓

48.47万↓49.2万↓

29.7万,增加0.7万人,增幅

达到约2.4%。

35.3万↓36.65万↓37.53万↓38.39万↑37.85万↓34.16万↓35.8万↓31.5万↑29.7万↑25.5万23.9万↓

29.8万↑28.3万↓25.5万↑25.4万↓20.8万↓

32.5万↑27.43万↑26.9万↓30.86万↓31.3万↓

28.86万↓31.2万↓

二、高考报名人数地域统计分析

高考报名人数不仅在纵向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特征。2008年至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情况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如表2所示。

高考人数趋势

(一)高考报名人数东中部多,西部少

由表2可知,东部、中部高考报名人数基本差距不大,两者报考人数差距最大是在2011年,东部报考人数比中部多20.53万人,两者报考人数差距最小是在2009年,东部报考人数比中部多0.73万人。东中部每年高考报考人数均在300万以上,而西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每年均未超过300

29.27万↑24.78万↓24.8万↑25.06万↑23.5万↑25.59万↑23.6万↑

24.31万↑23.4万↓26.70万↓29.2万↓21.64万↑19.67万↑24.5万↑24.35万↓23万↑20.8万↑

超22万↑

黑龙江20.4万↓内蒙古18.8万↓新疆吉林北京天津宁夏海南上海青海西藏

19.5万↓

19.3万↑18.95万↓20.56万↓21.9万↓

16.2万↓7.3万↓6.4万↓6.02万↑5.5万↓5.5万↓3.8万↓1.9万↑

16.5万↓7.6万↓6.46万↓6.01万↑5.4万↓6.1万↓4.06万↑1.8万

16.9万↓8.1万↓7.1万↓5.7万↓5.47万↓6.7万↓3.8万↓1.8万↑

16.26万↑15.87万↑15.47万↑14.77万↓16.42万↓16.02万↑15.9万↓7.05万↓约6万

7.27万↓6.3万↓5.87万↓5.6万↑5.3万↓4.06万↑1.89万↓

6.4万↑6.1万↑5.2万↓3.97万↓1.96万↑

(表2)

地域东部中部西部

2008~2014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情况地域分布统计表

2014年320.4万306.25万280.98万

2013年319.45万303.76万267.62万

2012年320.43万312.2万264.37万

2011年329.46万308.93万264.84万

2010年341.1万345.74万262.69万

2009年370.18万369.45万267.01万

2008年375.44万377.04万276.56万

万。

(二)高考报名人数东中部降幅较大,西部降幅较小

由表2可知,高考报名

考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省市之间上升的幅度并不均衡,同一省市在不同年度上升幅度也不均衡。高考报名人数增加最快的是重庆市,由2008年的18.

人数东部降幅最大为2010年,减少29.08万人,下降约7.9%,中部降幅最大为2011年,减少36.81万人,下降约10.6%,而西部降幅最大为2009年,减少9.55

No.36,2015GeneralNo.448

(总第448期)2015年12月36期

万人,下降约3.4%,由此可见,高考报名人数西部降幅比东中部小。

(三)西部高考报名人数增长趋势强于东中部

于劣势。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

行分类管理”。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既不能缺位,又不能越位。具体来讲就是,专科高校要致力于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以本科高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本科高校要重点开展好教学工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型高校则要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学术创新创造的能力。

2008年是高考报名人数的最高峰,也被认为是高

考报名人数由增转降的分水岭。由表2可知,2014年,东中部高考报名人数均远远低于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而西部2014年报考人数却高于2008年。此外,

2011年、2013年、2014年,西部高考报名人数均处于

增长状态,且增长的趋势强于东中部。

三、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情况下高校的应对措施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导致许多高校招生计划难以完成,有的高校甚至出现零投档,这对于那些严重依靠生源维持运行的高校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未来一些高校将面临破产的危险境地。

[2]

3.实现生源结构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报考,高考人数趋势

高校可以优化生源结构,实现生源结构多样化,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做好自身职责的基础上转变经营方式,使高校向社会开放,向工农开放,开办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短期培训等等,扩大生源;另一方面,吸引留学生报考。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世界著名大学都注重吸收留学生报考,这样不仅解决了高校自身办学经费的问题,还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纵向和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报考人数总体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高校只有未雨绸缪,整装待发,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在未来生源竞争

中取得主动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应对:

1.打造高校专业特色与品牌。一所高校要想在生

高考人数趋势

源竞争激烈的争夺战中取得胜利,必须着力打造该校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着力打造专业特色。高校要挖掘自身的专业特色,注重突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侧重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并不遗余力地将其做大做强,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效果;另一方面,塑造专业品牌形象。高校要具有品牌意识,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对于那些无市场前景的专业要淘汰,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品牌专业,创立品牌,使其成为该专业或该领域的龙头老大。

[参考文献]

[1]佚名.高考报名数缩水,好事还是坏事?[N].燕

赵晚报,2010-04-28.

[2]罗家国,邱庚香,刘立刚.高考生源减少对高校教

育改革的影响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2.明确自身定位。当前,我国高校同质化比较严

重,一些高校纷纷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看齐,追求升格、更名,打造大而全的学科体系,导致自身特色泯灭,形成千校一面的局面,最终导致在生源竞争中处

[3]邓锐.关于我国高校近十年更改校名的统计及SWOT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2(1).

[责任编辑:陈晓红]

(总第448期)2015年12月36期

No.36,2015

GeneralNo.448

StatisticalAnalysisofNumberofGaokaoExamineesinRecentTenYearsinChina

andtheCountermeasures

DengRui

(PhysicsandInformationCollege,JianghanUniversity,Wuhan,Hubei430056,China)

Abstract:Firstly,thisarticlemakesalongitudinalanalysisofthenumberofgaokaoexamineesinrecenttenyearsinChina.Thenumberisgenerallyinadownwardtrendinmostprovincesdespiteanupwardtrendinrestofonlyafewprovinces.Secondly,thisarticlemakesaregionalanalysisofthenumberofgaokaoexaminees.TherearemoregaokaoexamineesinEastandCentralChinathanWestChina;ThedropofthenumberinEastandcentralChinaisfasterthanthatinWestChina;ThegrowthtrendinWestChinaisstrongerthanthatinEastandCentralchina.Thirdly,thisarticle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gainsttheproblemofdecreaseofgaokaoexaminees:creatingthespe-cialtyfeaturesandprofessionalbrand,clarifyinguniversitypositioningandincreasingthevarietyofstudentstructure.

Keywords:gaokao;region;studentstructure

(上接第25页)

LiteratureReviewofHighSchoolProficiencyTest

ShenZhenfeng,HuYangbin

(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China)

Abstract:Highschoolproficiencytest,anewexamformatmatchedwiththenewcurriculumreform,haslaidfoundationforimplementationofgaokaowithfeaturesof"classifiedtest,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pluralisticenrollment"afteryearsofpractice.Thisarticlereviewstherelevantresearchliteraturesonhighschoolproficiencytest.Withtheanalysisofthebackgroundinformationandstatusquooftheaca-demicproficiencytest,aswellasitsdefectsindiversemanagementandevaluation,thisarticlepresentssomesuggestionsforhighschoolproficiencytestinHubeiprovince.

Keywords:highschool;schoolproficiencytest;gaokao;statusquo;insights

【第六篇】高考人数趋势

数学建模 高考人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考人数趋势 河南高考人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