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8高考复读 2018年高考复读政策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2018高考复读

学校欢迎2018届新生

【第二篇】2018高考复读

2016年全国高考改革 本科合并批次

2016年全国高考改革 本科合并批次

合并录取批次、直接招录到专业、一档多投、参考“素质评价”……近期,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一些省(区市)的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作出较大调整。

高考招录变化能给考生带来哪些利好?能否让更多考生就读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又能否让高校招录到更多合适的人才?

录取批次调整能否给考生更多实惠?

记者梳理已公布的各省(区市)高考改革方案发现,不少地方提出了合并或取消录取批次。浙江改革方案提出,录取不分批次;从2016年起,上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一些省(区市)提出合并二、三批次:河北自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辽宁从2016年起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江西从2016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

与此同时,四川、吉林、天津、青海、宁夏、黑龙江、广东等地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专家观点】辽宁大学副教授姜海峰表示,根据国家要求,未来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取消批次后,考生心理上不再有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碍,所有高校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招生,更有利于高校的优质专业招录到优质生源。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鹤认为,录取方式改革改变了以往部分高校“一些专业扛旗、部分专业搭顺风车”的现象,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质量、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有促进意义,鼓励各类大学办出特色。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表示,取消一、二本批次差别,对考生而言是利好,“过去分数档比较高的学生关注点就在一本的学校,在一本的学校中纠结,选择余地少,现在选择更宽更广,是看得到的实惠”。

但这项招录改革也让一些高校招办人员感到担忧。武昌工学院招办相关负责人分析,二三本合并后,最直接影响是今年二本批次分数线会下降,在增加学生选择余地的同时,难度实则更大,应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科学性。

探索“一档多投”能否让学校、学生实现“双向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目前大部分省(区市)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基础上,在今年的招录政策中,湖北、福建、天津、海南等地提出,实行“一档多投”“多次选择”“按专业投档”,力求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山东提出探索实行考生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重庆提出,加快研究“按专业投档、一档多投”的投档录取模式并适时推行。这意味着,未来考生将可能向多所学校投档,自己决定选择哪所学校。

【专家观点】一些教育专家表示,“一档多投”把选择的主动权交回考生手里,考生根据学校

水平、院系和专业的质量作出选择,将倒逼高校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以更高的学术水平和更强的教学能力来吸引考生。

东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李海雄表示,实行一档多投、双向选择对考生有利,对高校招办等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招办应该与高校充分沟通,就投档的标准、方式等细节商议好。

“目前一般院校招办人数少、力量薄弱,应及时增派力量,应对未来录取方式改变带来的

挑战。”李海雄说。

参考“素质评价”多元录取能否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今年的招生政策中,广东、辽宁、黑龙江等大部分省(区市)提到,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

四川提出,高校招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择优录取。

记者了解到,去年复旦、上海交大率先试行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已经传递出积极导向,今年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数量扩大到了9所。

【专家观点】专家认为,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

同济二附中校长刘友霞说,改革进一步拓宽了特色化发展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成长需要,创建本校特色;也有助于缓解应试压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兰娟表示,实施综合评价录取,可扭转“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广为诟病的问题,通过采取“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学业考成绩”的录取方式,促进高校公平、科学选材。

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

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

“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

“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

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

扭转“唯分数论” 需要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高考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多家长认为还有大学作为工作的过渡期,就业似乎遥不可及。但是现实是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少部分学生因为成绩或者多方面因素未能被理想大学录取,甚至落榜。虽然如今教育的多元化,使得落榜生可以选择复读,但“最难就业季”年年发生,如何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才是家长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能够金榜题名那是最好的结果,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个性特长成为主流趋势。

从社会就业情况分析,用人企业更注重能够掌握多方面技术才能,有企业管理能力以及有强烈责任心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学术型大学重理论轻实践,已经脱离培养企业及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普通毕业生年年工作难寻,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传统大学已经偏离社会太远,将学生禁锢在象牙塔内。所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考生倾向于报考注重实际专业培养和未来就业发展的“技能型大学”。大部分省市3+3高考模式,就是鼓励学生们从自己的专长选专业,家长们更应该擦亮眼睛,根据社会前景和孩子的意愿为孩子谋划未来发展。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培养一技之能

从报考志愿角度分析,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选择报考专业,每年毕业季,因为选择专业失误影响孩子发展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没有就读于喜欢的专业造成未来就业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些遗憾对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着多年教学、就业经验的老师告诫家长,与其让孩子选择热门专业,不如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很多来上课的同学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后就来就读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清楚自己的梦想以及自己的需求;另外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大学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发现IT互联网大热,才想到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工作之后才发现大学的知识根本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工作需求,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培养一技之能,才能在社会立足。深入了解职场需求才能对症下药,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未来职业生涯负责任。

高考改革打开了一个新风口,带来了教育新生态。总的来看比以前内涵更丰富,更加多元化,这也是适应当下多元化社会的一种尝试,更是在朝着国家推动职业教育的方向迈进。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做好未来发展的 “选择题”,自主掌握命运,未来定能成为当初你最希望自己变成的样子。

【第三篇】2018高考复读

2018届班级收费标准

2018届班级收费标准

厚一学堂自2014年创办以来历年成绩不断刷新:

2014级学员在2015年校考中斩获10名校考状元,30张九大美院前20名合格证!创造鲁迅美院油画、版画全国第一名;四川美院设计第一名(江西)、造型第二名(广东);中国美院设计类全国第三名,图媒第九名;广州美院全国第三名,清华美院造型全国第四名;湖北美院绘画设计类优录等好成绩!

2015级学员在2016年校考中疯狂式的斩获842张九大美院合格证,354人(不重复)过线,震撼全国!同时斩获北京服装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17名状元。

九大美院合格证同比2014级数量增长233%,仅中国美院合格人数同比增长74%!(2015年中国美院发证总数5800+,2016年年中国美院发证总数5400+.发证数量减少约6.8%)。2016级学员在2016年联考中取得新疆联考:全省第1、2名;甘肃联考:全省第1、3名;广西联考:全省第2名;辽宁联考:全国第3名(按一分一档排名);安徽联考:全省第8名;山东联考:290分。

2016级学员在2017年校考中取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8人过线,其中造型专业15人过线,前100名8人过线。中央美术学院26人过线,造型艺术类专业24人过线,前100名5人过线。中国美术学院421张合格证,第一名2人前三名5人

前50名35人次前100名64人次其中单科高分卷数量:

素描:88分以上(含)73张色彩:88分以上(含)82张速写:52.8分以上(含)103张

短短三年的厚一,辉煌在一年年地更迭,承载了全体师生的奋斗与拼搏,感谢一年来

所有的朋友的鼓励和同行的激励,我们只会越来越好。

美院校考综合班(全国班)

开课时间:5月-7月(提前班)、7月-2月中针对学员:升高三集训学员

班型介绍:50-60人每班配备班主任,分组教学,25-30人一组,每组配备各科一名专业教师(素描、速写、色彩),以九大美院及各类综合大学为主设置美术高考特训课程及美术综合拓展课程,确保学员应对各类学校考试,同时开设1-2个月联考课程,为学员扫除后顾之忧。教师分学科教研,强调学习绘画氛围及教学目的,专职班主任管理,针对各类基础学员进行培优补差,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成绩有质的飞跃。计划招生:10个班

2017年美院校考综合班(全国班)月份7月-8月底7月-12月中7月-12月底7月-1月中8月-12月底9月-12月底10月-12月底11月12月底7月-2月中8月-2月中9月-2月中10月-2月中11月-2月中12月-2月中1月-2月中7月前

单月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55003000

一起交10000237002400026000215001720015000100002980026000237001940017500125008300

月数两个月五个半月六个月六个半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七个半月六个半月五个半月四个半月三个半月两个半月一个半月每月

提前生全期缴费全期分段费用联考全期缴费联考分段费用缴费类型暑期缴费

备注

(1)学费连续交满6个月,4000/月收取。

(2)学费连续交满4个月,4300/月收取。

(3)学费连续交满2个月,5000/月收取。

(4)单月按5500/月收取。

(5)暑期收费15号之前按整月收取,15号之后按半月收取。(6)7月份之前每月按3000收取学费。

美院校考加强班(全国班)

开课时间:5月-7月(提前班)、7月-2月中针对学员:升高三集训学员

班型介绍:45人左右每班配备班主任,分组教学,22人左右一组,每组配备各科一名专业

教师(素描、速写、色彩),以九大美院及各类综合大学为主设置美术高考特训课程及美术综合拓展课程,确保学员应对各类学校考试,同时开设1-2个月联考课程,为学员扫除后顾之忧。教师分学科教研,强调学习绘画氛围及教学目的,专职班主任管理,针对各类基础学员进行培优补差,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成绩有质的飞跃。加强班名师密度较比综合班更大,教师多为厚一学堂骨干教师及状元导师,优势生源集中,班级管理严格,学习竞争氛围更浓。计划招生:8个班

2017年美院校考加强班(全国班)月份7月-8月底7月-12月中7月-12月底7月-1月中8月-12月底9月-12月底10月-12月底11月12月底7月-2月中8月-2月中9月-2月中10月-2月中11月-2月中12月-2月中1月-2月中7月前

单月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68003000

一起交128003190032100348002900023200192001280039800348003190026100224001600010200

月数两个月五个半月六个月

联考整期缴费类型暑期缴费

备注

(1)学费连续交满6个月,5350/月收取。

(2)学费连续交满4个月,5800/月收取。

(3)学费连续交满2个月,6400/月收取。

(4)单月按6800/月收取。(5)暑期收费15号之前按整月收取,15号后按半月收取。

(6)7月份之前按每月3000收取学费。

六个半联考分月段费用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

七个半全期缴月费六个半全期分月段费用五个半月四个半月三个半月两个半月一个半月每月

提前生费用

美院校考加强班(浙江班)开课时间:4月中-2月中针对学员:升高三集训学员

班型介绍:45人左右每班配备班主任,分组教学,22人左右一组,每组配备各科一名专业

教师(素描、速写、色彩),前期以浙江省联考为主开设课程,以确保学员在浙江联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联考后以九大美院及各类综合大学为主设置美术高考特训课程。教师分学科教研,强调学习绘画氛围及教学目的,专职班主任管理,针对各类基础学员进行培优补差,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成绩有质的飞跃。厚一学堂2017年正式成立金华博艺校区,与原金华博艺画室强力打造杭州、金华校区浙江省联考、美院优势成绩。金华博艺画室自1999年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浙江美术联考和美术校考研究与教育,近十年的浙江美术联考中平均分稳定85分左右,最高分保持在95分及95分以上,保持每年都有各科的状元。在2016届的浙江美术联考中收获状元一名、榜眼一名、探花二名,平均分86.2分。计划招生:2个班

2017年美院校考加强班(浙江班)月份

4月中-8月底+11月-12月中4月中-8月底+11月-2月中

单月6800

一起交31200

月数6个月8个月3个半月

缴费类型联考班

备注

(1)学费连续交满8个月,5000/月收取。(2)学费连续交满6个月,5200/月收取。(3)学费连续交满4个月,5800/月收取。(4)学费连续交满2个月,6400/月收取。

(5)单月按6800/月收取。

680039800

校考班

7月-8月底+116800月-12月中

22400

联考班

7月中-8月底+11月-2月中

680029000

5个月

校考班

美院精品班(全国、浙江)

开课时间:5月-7月(提前班)、7月-2月中针对学员:升高三集训学员

班型介绍:30人每班配备班主任,分组教学,15人一组,每组配备各科一名专业教师(素描、速写、色彩),以九大美院及各类综合大学为主设置美术高考特训课程及美术综合拓展课程,确保学员应对各类学校考试,同时开设1-2个月联考课程,为学员扫除后顾之忧。精英教师小班家教式授课,授课主要教师均为学科组长、校长级别,专职班主任加辅导员严格管理,因材施教,步步为营,阶段考核,查缺补漏,针对性强化训练,严格的考勤及上课纪律要求,班主任一对一制定联考,校考计划,全程跟踪辅导,辅导员全程跟家长保持联络,确保家长有效了解学员的在校情况。独立配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室,实行高端、高科技教学方式,更快提升教学效率。计划招生:3个班

2017年美院精品(全国班)月份7月-8月底

单月11800

一起交21600

月数

缴费类型

备注

(1)学费连续交满6个月,9300/月收取。

两个暑期缴月费

7月-12月中7月-12月底7月-1月中8月-12月底9月-12月底10月-12月底11月12月底7月-2月中8月-2月中9月-2月中10月-2月中11月-2月中12月-2月中1月-2月中7月前

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118003000

5500055800604505000040000324002160069800604505500045000378002700017700

五个半月

六个联考整月期六个联考分半月段费用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

七个全期缴半月费六个全期分半月段费用五个半月四个半月三个半月两个半月一个半月每月

提前生费用

(2)学费连续交满4个月,10000/月收取。

(3)学费连续交满2个月,10800/月收取。

(4)单月按11800/月收取。(5)暑期收费15号之前按整月收取,15号后按半月收取。(6)7月份之前按每月3000收取学费。

2017年美院精品(浙江班)月份

4月中-8月底+11月-12月中4月中-8月底+11月-2月中

单月10600

一起交55200

月数6个月

10600

69800

8个月

缴费类型联考班校考班

备注

(1)学费连续交满8个月,8800/月收取。

(2)学费连续交满6个月,9200/月收取。

(3)学费连续交满4个月,9600/月收取。

【第四篇】2018高考复读

2018考研学校与专业选择的重要性比较

2018考研学校与专业选择的重要性比较

很多考生对于选学校与选专业孰轻孰重,一直举棋不定,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下面有请凯程考研集训营的老师和大家详细介绍。

正方:选学校更重要

很多时候,报考研究生时,你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学校、专业只能选择其一。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呢?我认为,选择一所好学校更重要。2018高考复读

你也许会说,专业是自己一辈子要从事的职业、事业,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只要好好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但是,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并不在于一纸学历,而在于资源。

先说教育资源。小学语文课文中描述的爱迪生自己筹集器材做实验的情况,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的科研工作都是由国家经费支持完成的。学校地位意味着大量的国家投资,大量资金购买大量高端设备,大量资金建设大量高端设施,高端设施吸引高端人才。 一连串连锁反应意味着,你在名校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硬件资源,可以被更有实力的导师教导。资源有多重要?当你太多太多的理想,或者太多太多的想法需要实现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掌握的资源少得可怜,而你身边“985”“211”院校的同学会跳出来说,哦,这些东西我们挺多的。这个时候,你会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除了教育资源,人脉资源也至关重要。去年媒体曝出广西有家长花数万元送孩子进名小学、名中学,以便让孩子能够认识名校里的同学,以后办事有强硬的关系网。这种现在在国外也有发生。这种作风虽不可取,但也可窥见人脉在当今之重要性。

人是环境动物,名校学术思想环境好,周围优秀的人多,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的互动中。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或者是从事研究等领域或者是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你会发现有着越来越多的校友在帮助你的成长。你会发现,无意之间你被你的母校呵护了许多许多。你会发现,你的身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校友有意无意的伴随着你的成功和失败。

此外,不得不功利地说,在应聘的时候,“985”“211”高校毕业生具有明显优势。尽管2013年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第五条明确说明“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禁得了招聘启事,禁不了人心。

部分单位(尤其是名企)仍然在筛选简历时执行其自身的标准,仍然优先给名校毕业生面试的机会。身在普通高校学习热门专业的你,若是无法敲开面试官把守的第一扇门,就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相当于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

反方:选专业更重要

“本科选大学,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这句流传很多年的话被考研人奉为箴言,自有其道理。

所谓研究生,在中国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的深造阶段;而“深造”指的是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深的程度。众所周知,研究生阶段较本科生阶段眉毛胡子一把抓粗放式的培养不同,它要求学生专注地研究某个学科的细分方向,将精力集中于一点做到极致,这方是“研究”,才是“深造”。而这“一点”,便是专业。若是考研不顾专业只顾院校,岂不是本末倒置? 往深了说,专业代表着你个人的职业兴趣。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这并不是套话。硕士期间任务比较重,学习内容也相对单调,如果你的专业是你喜欢的,才会有热情有动力去为

之倾注心血,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许多成功人士回顾自己一生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幸运地从事了自己喜好的工作”。一旦你选择的专业不适合,学起来痛苦异常,即使你能勉强去接受它,也很难获得好成绩,甚至不能如期毕业。如今“名校在读研究生退学重新换专业”“北大本科大二女生因不喜欢专业退学复读”等报道屡见不鲜。

如果说本科生刚入学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硕士的年龄段和心境以及客观原因决定其选择重考的压力更大,难度也更大。在中国,资源固然重要,但名校的资源能帮你一辈子?校友虽好,他们会愿意提携一个连本专业都不热爱不精通的人么?

也有人会怀疑,专业真有那么重要?现在就业专业对口的人能有多少,诚然,由于学生高考后择专业的不成熟、高校“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方式,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程度不高。但高考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应在读完研后仍存在,本科毕业生就业不对口也就罢了,读完研究生仍然就业不对口,空有一纸名校文凭,这三年“研究”的意义何在?

【第五篇】2018高考复读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观察与思考

GUANCHAYUSIKAO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文田笪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呈现出量变剧增质变复杂的变化趋向,频频引发关于教育资源使用、高考制度改革、公民受教育权利等问题的争论。实际上这种现状,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反映,又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欠缺的揭示。随着我国学龄人口逐年减少、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用人环境逐步规范,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量变趋小质变趋简的态势。

〔关键词〕高考复读群体

现状影响

变化分析

发展趋势

体,具体包括:高考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被录取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并收到录取通知书但拒绝被录取的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并在被录取学校就读但中途辍学参加来年高考的学生,这些考生参加复读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其高考考分都达到了当年的高考录取线,因而属于高分复读。“三校毕业生”群体,近年来,中专、高职、中技毕业生所组成的“三校毕业生”复读群体,也逐渐成为复读群体的新生力量。[4]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变化趋向完全取决于这三类群体的数量增减。其中,落榜生群体是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其数量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数量变化趋向。近年来,高分复读生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人数的增加,首先是对高考复读群体的整体数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种量变改变了习惯上对于高考复读群体人员构成的界定,造成了高考复读群体在人员构成上的质变。

(二)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现状的影响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近年来所呈现的量变剧增质变复杂的变化趋向,频频引发对许多相关问题的争论。就教育资源而言,许多高中为了提高本校的高考升学率和学校的经济收益,常常聚集学校的优质资源,开设高考复读班。有些学校复读生的招生规模,甚至超过了本校高三应届生的招生规模,由此引发了关于高中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之争和公一、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及影响(一)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

每年高考结束以后,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选择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继续复习高考考试的内容,准备再次参加高考,这类考生常被称为高考复读生,这类考生所构成的群体被称为高考复读群体。近年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构成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趋向。

高考复读群体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变化趋向主要表现为高考复读生的数量持续快速增加,高考复读群体的规模日益庞大。从全国范围看,据资料统计,2002~2006年,全国总共有1000万复读生,平均每年有21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1]在2007年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万人中,有289万人为往届生,占28.6%。[2]在这些往届生中,社会生仅占有极小比例,绝大部分人都属于复读生,三读除了大量首次参加复读的考生外,还有二读、甚至四读的考生。

高考复读群体在质量构成方面的变化趋向主要表现为高考复读生这一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不断扩大。就外延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的“同等学力考生”到80年代出现的“落榜生”再到90年代后期的“往届生”,高考复读生的概念发展得越来越宽泛。[3]就内涵而言,高考复读群体主要构成包括三类群体:高考落榜生群体,即高考成绩未达录取分数线而没有被高校录取的考生群体。高分复读生群

GUANCHAYUSIKAO

立高中教育资源的公平享用之争。就高考制度而言,高考复读群体规模的日益增大和高分复读生的大量涌现不断引发人们对目前作为我国从基础教——高考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制度的科学性的疑问。就教育权利而言,随着每年报名参加高考的复读生人数的快速增加,特别是高分复读生的增加,逐渐引发了关于往届生受教育选择权的争论以及往届生和应届生在高考平台上的竞争是否公平的争论。此类问题很多,此处不便一一列举。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5]2007年8月,教育部又重申了这一禁令,指出公立高中开设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6]几年之内,教育部就同一问题发布两次禁令,这更是激起了人们对高考复读群体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构成方面变化的广泛关注。

二、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目前所呈现出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高考复读群体的量变主要取决于每年高考落榜生群体的数量增减。高考复读群体的质变主要取决于高分复读生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的数量变化。

(一)我国高考复读群体量变分析

落榜生群体是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其数量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数量变化趋向。众所周知,高考报名人数和高考录取人数的差额就是高考落榜生的人数,分析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量变,就必须从分析这三个因素着手。

1.从高考报名情况分析

我国每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年高中阶段的毕业人数,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毕业人数。高中阶段每年的毕业人数则主要取决于该届毕业生的新生招收数。因此,要对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不仅需要分析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际毕业人数的变化情况,同时需要分析高中新生

年份

人数

观察与思考

招收的实际情况。

从表1能看出,自1998年以来,我国小学新生招生数在持续减少,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我国初中毕业生的人数却在持续增加。同时,这一时期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各类教育,使得我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由1998年的50.7%迅速提高到了2006年的75.7%。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我国高中阶段的招生面临着“双增”的趋势,一是高中阶段的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二是高中阶段的录取比率不断增加。高中招生的持续增加必然导致高中阶段的毕业人数持续增加,如表1所示,在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727万,是1998年高中毕业生人数的2.9倍。高中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带动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正如表2所示,在2007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从2002年的527万人迅速增加到了1010万人,年均增长18.4%。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增加实际上是近年来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必然结果。

表1

近年来我国小学新生招生、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毕业

人数统计表①(人数单位:万人)

小学新生招生

年增加

人数

初中毕业年增加升学率%

75.769.6863.859.658.352.951.15050.7

普通高中毕业人数727.07546.94458.12383.76340.46301.51262.91251.78

年增加年增长%65.5088.8274.3643.338.9538.611.1330.12

9.920.9619.3919.3812.7212.9214.684.4211.96

20061729.3657.612071.58-51.85

20051671.74-75.272123.4336.1320041747.01-82.382087.3068.8420031829.39-123.412018.46114.7720021952.80

8.59

1903.69172.191731.5

98.0519.51

20011944.21-2.26

661.57114.63

20001946.47-83.061633.45

19992029.53-171.851613.9410.8419982201.38-260.661603.1139.79

2.从高考录取情况分析

从我国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如表2所示,从2002年到2007年,我国高校的年录取人数从2002年的321万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67万人,招生规模以年平均15.4%的速度快速增长,充分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15.4%)明显慢于同期高校报名人数的增长速度(18.4%),所以在该时期内虽然我国高考录生的绝对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高考录取的实际比率却呈

观察与思考

GUANCHAYUSIKAO

读群体的数量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现状。

(二)我国高考复读群体质变分析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质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高分复读生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的数量变化。近年来造成这两类群体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有:

1.高校招生规模扩充的放大效应

在高分复读群体所包括的三类人员中,由于高考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被录取的人员,多属于被动复读,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高考录取制度所存在的某些缺陷;由于中途辍学而参加复读的学生则是既有被动复读如被取消学籍时又有主动复读如不喜欢所学专业时;拒绝被录取而选择复读的考生,在动机上完全属于主动复读。这三种情形在高校扩招被动复读考生以前就一直存在。在高校扩招以后,

所占比例与以往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其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在于近年来我国高考录取人数基数增大所产生的放大效应,这类考生实际上不是高分复读群体的主流。

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社会用人观念偏差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每年进入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我国人才培养供不符需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也更加突显。[8]最终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家长社会用人观念存在的偏差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和考生对于学历和名校的追捧,催生了所谓的“学

落榜率

年增年增

百分比速%速%设为139.0912347699115

37.6838.1741.8742.5343.86

设为1-1.41-0.922.783.444.77

现出渐趋下降的态势。正如表2中所示,从2002年到2007年,我国高校的录生率年均下降达到了0.95%,既说明了近几年来我国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持续增加,高考的难度呈现出渐趋增大的趋势,也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需求旺盛但发展不足,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依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从高考落榜情况分析

正如表2所示,随着我国高考录生率的持续下降,高考落榜率则逐年升高,高考落榜人数从2002年的206万人迅速增加到了2007年的443万人,远远高于同期高考报名人数的年均增速高达23%,

年均增长率(18.4%)和高考录取人数的增长率(15.4%),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该时期我国高考报考人数的增加幅度远远快于高校扩招的增加幅度。

根据陕西省招办提供的数据,陕西省从2005到2008年往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占当年高考统考生报考总人数的比例平均为25%[7],据此可以估算出2007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往届生人数是252.5万人,占到了2006年高考落榜人数410万的62%。在忽略高分复读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可以说我国每年高考落榜生群体中大约有62%的人会走上复读之路。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数量迅速增加的基本根源所在。

表22002年至2007年我国高考报考、录取和落榜数据

(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②

报考

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人数5276137238679501010

年增

速%设为11637658092

录取人数321382447504546567

录取率

落榜人数206231276363410443

年增年增

百分比速%速%设为160.911939577077

62.3261.8358.1357.4756.14

设为11.410.92—2.78-3.44-4.77

历崇拜”“名校情结”、。

3.高等教育产品质量差异性的牵引作用不同层次的高校向社会提供的高等教育这一公共产品在质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心理上会牵引着考生去树立更高的期望值。不同的考生,往往会追求层次不同的高等教育机会,只要已经获得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层次没有达到考生的期望值,考生就有可能放弃这种就学的权利转而通过再次高考去竞争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考生所具有的这种对更优质教育资源追求的心理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高低和招生规模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同时,我国法律也赋予了公民这样做的权利。

近年来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用人观念存在的偏差,更是从外部强化了高等教育质量差异性备注年均增速18.4年均增速15.4年均增速-0.95年均增速23年均增速0.95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成果显著,造成高考报名人数的快速增加。虽然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但是由于高考报考人数的增加幅度远远快于高校扩招的增加幅度,从而导致高考落榜人数的持续增加。在这些落榜生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选择了复读,最终造成近年来我国高考复

GUANCHAYUSIKAO

的这种牵引作用,使坚守自己高考目标的考生越来越多,如果第一次高考未能实现目标,就会通过复读再次参加高考,这是高分复读生产生的内在原因。

三、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取决于影响高考复读群体量变和质变的诸种客观因素的变化。从前文分析可知,影响高考复读群体量变的主要客观因素就是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和高考录取人数的比率变化,而影响高考复读群体质变的主要客观因素就是我国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社会用人环境以及高考制度的变化。

(一)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量变趋势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虽然高校招生的绝对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每年新增加的招生名额量却日趋减小,招生幅度的增加已逐渐趋于平缓。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复读群体数量的迅速扩大主要源于高考报名人数的迅速增加。因此,未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量变趋势主要取决于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趋势。

从表1能看出,自1998年以来,我国小学适龄人口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减少,如果以1998年作为我国学龄人口开始减少的拐点,那么这个拐点在九年后即2007年才会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的数量上,在十二年后即2010年才会体现在高中毕业生的数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在全面普及九量上。同时,

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会继续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因而即使我国高中的报考人数开始下降,但是由于高中录生率的提高,高中的在学人数依然会在长时期内持续增长。这就决定了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增加。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高中毕业人数的变化将逐渐取决于高中学龄人口的数量变化,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会随着高中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小而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向。

在我国高考招生人数渐趋稳定的情况下,高考落榜人数会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减而增减,我国高考复读群体也会呈现出与此极其相似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从增到减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数量变化并不会出现一个猝然减少的拐点,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量变趋势为:在

观察与思考

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增加,然后在一定的数量规模上稳定下来,最终会自发的逐渐下降。

(二)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质变趋势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质变趋势主要取决“三校毕业生”群体的数量变于高分复读生群体和

化趋势。而这两类群体的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我国社会用人环境以及高考制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

度的变化。事实上,与过去相比,这三方面的因素近年来已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具体表现在:

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方面:近年来,我国不断采取措施加快教育类型与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大为改观;另一方面普通教育也经历着重大变这些举措必将革,专业设置更加科学。从长远来看,促进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在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上趋向合理,并最终满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实现我国就业市场中人才供需的平衡。

社会用人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社会用人方面的法规制度如就业促进法的颁布,社会用人环境日渐趋向规范。就观念变化而言,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迫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而非学历文凭,社会用人观念的偏差正在得到矫正。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却供应充足,就业形势非常乐观,这种鲜明的现实对比促使考生和家长“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职业观念正在趋向正确。

高考制度方面:近年来,我国高考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与完善中,已经在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方式和录取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9]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由于高考制度缺陷而造成的高分复读现象将会大幅减少。例如近两年来,许多省份实行的知分填报志愿制度和平行志愿制度,就有效减少了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被录取的考生的数量。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的渐趋平衡、社会用人环境的逐步规范以及高考制度的变革完善,导致高分复读生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数量增加的内部因素即高等教育产品(下转第17页)

GUANCHAYUSIKAO

同程度的能力,同样可以达到择优的目的。我们认为可以进行面谈录取基于二个原因:一是市教委有关规定中,对公办学校招生中明确规定不得笔试、面试和面谈,而对民办招生的规定中只谈到不得笔试和面试。二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因此通过面谈择优录取是合乎规定的。在使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再考虑电脑派位等方法。

3.民办高中的招生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全市高中阶段生源减少的重要影响,在确保公民办优质教育资源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整招生力度。

受整体高中阶段生源减少的影响,民办高中面临的压力更为巨大。考虑到应当优先保证一批公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生源,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享有自主招生的权限的实际情况,建议政府也适当考虑到民办高中在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民办高中以适当的发展规模。

有住宿条件的或条件许可的民办学校可以跨区县招生,尤其是位于区县交界处的民办高中招生,相关区县应允许和支持。或可以考虑由市教委下拨跨区招生的名额,由市教委协调后各区县分配。同时,应当适当控制公办高中学校的跨区县招生。

民办高中也应该借生源减少的机会进行整合(上接第13页)

质量差异性的牵引作用和外部因素即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放大效应以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推动作用都将大大减弱。随着这种内外因素的弱化,我国高分复读群体和“三校毕业生”群体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小。因此,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质变趋势为: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用人环境的渐趋规范,高考复读群体的人员构成将不再变得复杂化,而是会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向。

[附注:①②1998~2006年的数据均取自于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的基本数据取自于《中国青年(2007-8-5)。]报》

观察与思考

保证最优秀的民办高中每年招生清理。在招生上,

不低于4个班级(3个年级只有6个班的成本非常高)。当然,评估工作要提前做好,对级别不达标的市教委、区县教民办学校可以进行规模限制。另外,

育行政部门、民办中小学协会应充分提供信息平台,做好各区县高中生源的预测工作。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的高平、金兵等人为本文提供了参考材料,特此致谢!)

注释:

①200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颁《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专项督导的实施意布了

见》(沪教委督〔2006〕5号),对当年招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督导。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对以任何形式的选拔或测试方法招收新生的;报名数超过学校招生数没有采取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不录取符合就近入学要求的学生的、举办学科类实验班,未经批的、

准举办体育、艺术特色班的;或以各种名义举办各类提高班和特色班民办学校招生入学方案未经申报备案且擅自招生的,或要求报名的、

者家长提供学科化考试成绩或竞赛证书的;或者要求报名者家长提“学科学习特长生”证明的。供幼儿园

各个学校如有违规考试或变相考试行为,一经查实,将对公办学校校长等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等处分;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选拔测试和面试方式招收录用学生的,或不按规定要求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经查实,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核减该校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

〔方建锋20110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2007-8-5.[2]雷宇.应届生几成弱势群体[N].中国青年报,

[3]张克新,朱成.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J].当代2007,(6):30~31.教育论坛,

2007,(11A):[4]田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9~33.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编基础教育文件汇编(1999-2003)[Z].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庞皎明.教育体制缺陷下的中国式复读[J],科学决策月刊,2007,(10):48.

[7]我省高考复读市场酝酿大变动.

[8]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45~48.

[9]孙志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招生制度改革[J].理论学习,2007,(4):33~34.

参考文献:

[1]米红,徐益能.高考复读:中国教育的沉重话题[J].学习月刊,2006,(8上):37~38.

〔田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10062〕

【第六篇】2018高考复读

高考复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范化管理研究

。::叠纂羹‘羞_二。一臻熟÷j

、■熹薹,。i鬻笔

…’_*

一誊蠢;鏊

j警。…

。囊i■

。‘■≮鬻嚣≤_-冀一鬻囊鼍

.麓尊■

寰嚣

i,

黼j。

㈦崩i誊

曩餐

_‘。iR

’-

j,囊夔*u教毒理论研究

。2018高考复读

:j毫藜

-纛i

『}萎

jj

高考复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范化管理研究

李凌燕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

要:一方面,受适龄考生减少、高考录取率攀升、高中毕业后留学及社会成才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考复读

人数正逐步减少;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减少趋势还将持续。另一方面。复读人数减少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严峻的高考竞争及由复读引发的社会机构办学混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以特色缩小差距,实现各类型、各层次高等院校的良性发展;以规范促进管理,实现社会办学与政府办学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改革化解矛盾,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考生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高考复读

变化趋势

成因

规范化管理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由于种种原因未被大学录取或未去已录取学校报到.而是选择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继续复习,准备来年参加高考,这类学生被称为高考复读生,由他们所构成的群体被称为高考复读群体。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三十多年,其中复读生的人数有涨有落。21世纪,尤其是近5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高考复读生的人数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所反映出的新问题十分值得关注。可以说,复读生人数的变化是透视复读现象、高考现象乃至教育问题的一面镜子,对研究今后的高考制度改革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近五年来复读生人数总体变化趋势(以安徽、湖北、浙江为例)

1.安徽省情况。

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应届生及往届生人数都高于全国很多省份。据统计,2008年安徽省高考往届生人数高达188600余人,2009年人数有所下降,高考后选择复读的学生为142000人,到了2010年人数有所回升.为157000余人,2叭1年复读人数达到161000人,2012年复读生人数则大幅下滑,为113000人;2013年继续回落,为104000人。

2.浙江省情况。

据浙江省教育厅的相关数据和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2008年浙江省高考复读生人数仅4万人左右,2009年下降为3万人。2010年这一人数下降到18048人。2012年.复读生人数为16000人左右,2012年、2013年继续下滑,分别为13000人、10000人左右。

3.湖北省情况。

湖北省的官方资料显示,2008年参加高考的复读生约有83700人,2009年人数稍微上扬,达到87000人,2010年亦略有上扬,为87800人。2011年人数开始下滑,跌破8万,降至75700人。2012年继续下滑,仅有57800人,2013年则降至

50000人左右。以下是三省高考复读人数变化趋势图:

二、复读人数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虽然安徽、浙江、湖北三省的高考复读人数各有差异.但近年来整体都呈现出下滑趋势.只是下滑的速度因地因时而异,个别省市个别年份急剧下滑,但是个别年份仍偶有上涨势头。因此,我们可以将复读生人数变化粗略地概括为:“在波动中减少,全国复读正逐步降温”。2018高考复读

1.复读生人数总体下滑的原因。

复读人数整体下滑是与当前中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密切相关的。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我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从2008年至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累计下降135万。其中单2010年就同比下降74万人。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录取率为75%。综合各方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继续下降。

笔者认为。造成高考人数减少的原因有四:一是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适龄人口的减少。计划生育政策下,新生儿逐渐减少,每届学生人数也在减少。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大学入学年龄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的10年里将逐年下滑,至2018年达到最低谷,仅为2008年的50%左右。适龄人口减少.自然意味着高考报考人数的回落。2010年后的高考人数比2l世纪初的高考人数减少了很多,致使复读人数相应出现了下滑。

一l】4一

¨¨

:=2014年第4期(总第636期)文教贽料凹圉凹吩哑邳n购

二是高招录取率持续攀升使复读生人数逐渐减少。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平均录取率逐步攀升,2000全国高考录取率为59%,至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则迈人“8时代”,其中福建省2013年高招录取率近九成,达到89%;山东高考本专科录取率达到88.95%;江苏省高招录取率达84.3%。像河南、陕西等录取率较低的省份.高招录取率分别达到了78.2%和76.2%。录取率高,复读生人数自然就减少了。

三是放弃高考留学国外人数持续走高。当前国内高等教育重量不重质,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出国留学。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因出国留学而选择放弃高考者为39.96万人。与此同时,一些成绩较差,在国内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考生通过不同渠道选择海外留学,参加国内高考已不再是高中毕业生的唯一选择。2018高考复读

四是社会成才观正在转变。当前,高考虽仍可称作全社会最关注的考试。但人们对高考的看法渐趋理性。原先“一考定终生”的思想正逐渐被“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打破。部分落榜考生及家庭能更加清晰理性地定位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

2.个别年份复读人数急剧下滑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三大主要原因在起作用:一是高考政策的变化。近年来高考政策的变化对于落榜生是否选择复读有直接影响。据北京一家高考复读机构的负责人介绍,全国经历过新旧高考转型的省份都曾出现复读市场的滑坡,且市场的缩减比例大都在20%到30%左右。例如,2009年是安徽省课改后新高考的第一年,2008年高考后选择复读重新参加2009年高考的学生由此前的188600人下降到了142000人。二是录取率的上升。某些年份高校在该省的录取人数增加,或以前不在该省招生的高校开始向该省投放招生计划,使该省高考录取率提高,落榜生减少。复读人数自然也随之减少。三是考生人数急剧减少。据查,2010年高考人数较前一年猛降了74万,之后下降速度开始趋缓。以安徽为例,该省2011年、2012年考生人数达到近十年问的最低值。与此相应的,复读生人数亦降到最低点。

3.个别年份复读人数仍有上涨的原因。

一是对高考转型后第一年复读人数急剧下降的反弹。如前所述,全国各地都经历过新课改,课改后第一年复读人数会大幅减少.第二年或第三年复读人数则比第一年显著增多,这是因为课改前的落榜生为熟悉新的高考政策,选择了推迟一年高考;加上课改后的第一批复读生,两届复读生挤在同一年参加高考,导致高考复读人数增多。二是虽然高考出题都经过专家的反复斟酌及严格论证,力争做到每年的难度值大致相等,但仍然会存在难度的“大小年”,有些年份高考试卷难度相对较大,考生们抱着下一年试卷会简单些的心理,在落榜之后或者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复读。因而会迎来下一个复读的高峰期。

三、复读人数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呈现出急剧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复读生人数也显现出下降趋势。综

合各方面信息,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复读人数仍将稳步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1.适龄人口减少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复读生人数减少的重要原因是高考生源在减少.高考生源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学龄人口持续减少。近十几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小学入学新生开始大幅度减少,自1990年以来。在校中小学生人数下降了近l亿。虽然近些年来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在提高,因此高中在校人数未出现明显减少,但从长期来看,生源下降的大趋势无法改变。

2.生源外流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创下了历史纪录.根据美国开放报告.20“.2012年赴美国就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为3l%.同期留美的国际学生总量仅增长了6%。与此同时,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正在加剧,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支付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会选择出国留学这条道路。

四、关于高考复读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高考制度恢复已有三十余年了。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教育资源仍然是相对有限的。复读生的大量存在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变得更紧张。也使本来激烈的高考竞争变得更激烈。虽然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复读生正在逐步减少,且减少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这一趋势并未使高考竞争尤其是考名校的竞争趋于平缓,因为复读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奔着名校去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复读衍生出的社会办学中不规范收费等问题正在加剧,如何有效规范复读管理.妥善解决复读所引发的系列问题,是当下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在不损害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贯彻有教无类的原则,既保障复读生个体接受教育的权利,又不影响应届高考生升学,实现社会办学与政府办学优势互补,需从以下方面着力:

1.以特色缩小差距.实现各类型、各层次高等院校良性发展。

高考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随着近年来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攀升,这一竞争已逐步升级为名校之间的竞争。名校不仅能提供更好的育人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在出国、就业、考研等发展路径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为此,才会让众多考生趋之若鹜。很多考生甚至在被普通高校录取后放弃就读机会,只为通过复读圆名校梦。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不理性择校问题,就要以政策为抓手,推动高等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缩小院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各类型、各层次高校的良性发展。特色既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特色,比如不少职业技术学院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学生毕业后不需岗前培训,就能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因而在高招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竞争力,又指在专业上出特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科门类并不齐全.却先后培养出了7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世界理工科大学之最”,原因就在于它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当前中国的大学过于追求大而全,都想办综

一115一

教育理论研究

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设置同一化,培养模式类同化,缺乏特色的普通院校,在高招面前自然缺乏竞争力。高校只有树立品牌化意识,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走差异化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发挥优势。教育部门应谋划在前,主动调整高校的规模和结构布局,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

2.以规范促进管理。实现社会办学与政府办学之间的优势互补。

复读孳生了大量社会办学机构,由于准入门槛低、管理松散,导致机构办学带有较强的随意性,部分机构恶劣的办学条件、非人性化的管理,严重损害复读生的身心健康。另外,机构自身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机构之间抢拉生源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切实担负起办学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及时摸排高考复读生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规范与引导复读市场正常发展。首先,对复读举办机构的资格做出严格规定,提高其准人条件,规范其权利、责任、义务与行为;其次,制定复读班管理及监督制度,由当地教育主观部门定期检查落实;最后,规范复读班收费行为,促使其收费公开透明化。此外,为保障应届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杜绝公办学校教师到社会办学机构兼课的行为,严禁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变相举办复读班,倡导社会力量成为复读班举办主体.并由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实现社会办学和政府办学的优势互补。

3.以改革化解矛盾,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考生利益最大化。

部分复读生平时成绩很好,考试时由于突发情况导致发挥失常而与意向高校失之交臂;有些复读生考分很高。却因各种原因未被自己中意的高校录取,寄希望于来年的高考。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当前高招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急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次数、招生对象、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符合考生实际、照顾考生利益的改革。当前可行的思路是按

照市场经济思路改革高考体制.借鉴国外GRE、托福等考试模式,增加考生的考试次数、录取机会,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保护考生的利益。力争实现“人人都有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机会.人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于丽琴,邹帆,邹本杰.对目前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J].Advancestelligence,2叭1(1):485_491.

[2]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R,oL].[2013一10一10].http://hww.e01.crl/html/g/report/2013/index.shtIIll.

[3]田虎.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9(1).

[4]陈益林,韦宁.复读现象剖析及对策[J].晋学参考,

2010(3).

inArtificialIn—

[5]王倩,武静.安徽08年60.8万人报名高考历届生占三

成[N/oL].安徽商报,[2013一l睢10].

[6]考试院.安徽省2012年高考考生人数为50.6万人[N/0L].[2013一lo-10].

[7]考试院.湖北08年52.43万人报名高考往届生约占16%[N幻L].楚天都市报,[2013—10—10].http:,/edu.qq.conl,a/20080

424/000043.htm.

[8]人民网.2013年高考今起报名湖北报考人数预计减少2万[N/0L].[2013—10_10].

[9]百度教育.浙江省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5万[DB,oL].[2013—10-11].

[10]考试吧.2013年浙江高考报名人数31.3万人[N/OL].[2013—10一11].http:/^^n^nⅣ.exam8.conl/gaokao/2636538.html.

本文为2012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中国高考制度下复读现象的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12

0712112。

一116—

高考复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范化管理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凌燕, 黄民, 陈涵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620文教资料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2014(4)

参考文献(10条)

1.于丽琴;邹帆;邹本杰 对目前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2011(01)2.中国教育在线 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 2013

3.田虎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2009(01)4.陈益林;韦宁 复读现象剖析及对策 2010(03)

5.王倩;武静 安徽08年60.8万人报名高考历届生占三成 20136.考试院 安徽省2012年高考考生人数为50.6万人 20137.考试院 湖北08年52.43万人报名高考往届生约占16% 20138.人民网 2013年高考今起报名湖北报考人数预计减少2万 20139.百度教育 浙江省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5万 201310.考试吧 2013年浙江高考报名人数31.3万人 2013

引用本文格式:李凌燕.黄民.陈涵 高考复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范化管理研究[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4(4)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8高考复读 2018年高考复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