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广东,高考 广东高考报名

高中作文 zuowen 4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广东,高考

[精美版]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逐题详解)

2015 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逐题详解

详解提供: 广东佛山市南海中学 钱耀周

1 é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 x , x , x ,…, x 的方差 s=x-x1 2 3 n

"e1n ê

2

( ) +( x

2

2

-x

) +( x-x) +L +( x

2

2

3

n

– x ù ,

ú ^u

)

2

其中x表示样本均值.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M=x( x+4)( x +1) = 0 , N=x( x-4)( x -1) = 0 ,则MI N = ( )

A.{ 1,4}

B.{ -1,- 4}

C.{ 0}

D.AE

{ }

{ }

【解析】D; M ={ -4,- 1} , N = { 1,4} ,所以MI N = AE,选 D. 2.若复数 z =i( 3- 2i ) (i是虚数单位),则z =( )

A.2- 3i

B.2+ 3i

C.3+ 2i

D.3- 2i

【解析】A;因为 z =2+ 3i ,所以z = 2- 3i ,选 A. 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y=B. y=x +1

x

C. y =2 +x

1 x 2

D. y=x + e

x

1 1 都是偶函数, y=x 是奇函数,选D. x 2 x

4.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

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 )

5 1011A.B.C.D.1

21 21 21

x

【解析】D; y= y =2 11

C10C 105

【解析】B;所求概率为2 = ,选 B.

C15 27

2

5.平行于直线2x+y +1= 0 且与圆 x2+y = 5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2x-y += 0 或2x-y = 0 B.2x+y += 0 或2x+y = 0

线 y=-

3 z 423 ae4 "o

x 过 A c÷ 时,z 取得最小值 z '= ,选 C. min =3'1+2 22 55 è5 o

x2y 2 5

7.已知双曲线C :2-2 = 1 的离心率 e= ,且其右焦点为 F 5,0 )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2 ( ab 4 x2y 2 x2y 2 x2y 2

B.-= 1 C.-= 1 D.-= 1

169 916 34 c 5 2 2

【解析】B;依题意 c= 5 ,= ,所以 a= 4 , a = 16 , b2=c2-a = 9 ,选 B.

a 4

8.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 )

A.大于5 B.等于5 C.至多等于4 D.至多等于3 【解析】C ; 由正四面体知道至少有4个点!下证明不可能有5个点:假设空间中里可以有5个点两两距离都

相等,不妨设距离都等于a,则五个点 A,B,C,D, E中的三个点 A,B, C 距离彼此相等,那么它们就构成

一个正三角形,点 D, E 要与前三个点距离相等,它就必定在过正 D ABC 中心且垂直于平面 ABC 的直线 上,因此DABC 与EABC 各自为正四面体,但D与E 不重合,他们必定分别在平面 ABC 的两侧,但此 时DE 的距离不可能等于DA的距离,矛盾!故正整数n的取值至多等于4,选 C.

x2y 2 A.-= 1

43

二、填空题:本大共 7 小题,考生作答 6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30

分) (一)必做题(9~13 题)

9.在

1 的展开式中,xk

4

)

4

k

k

k 4

解析】6 ;通项 Tk + 1=C

2

= 6 . ( -1) 2 C 4

4 – k

C( -1) =( – 1)

x4 – k

2

,令

4 – k

= 1 ,解得 k = 2 ,此时 x 的系数为 2

10.在等差数列{ a 中,若 a3+a4+a5+a6+a ,则 a2+a8 =_____. n } 7 = 25 【解析】10;依题意 5a5 = 25 ,所以 a5 = 5 , a2+a8=2a5 = 10 .

11. 设 D ABC 的内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

c,若 a sin B = , C = 【解析】1;因为 C = 则 CH =1

2

p

6

,则b=_____.

p

6

,所以 0 <B <

5 p 1 p

,又 sin B = ,所以 B = ,画出 D ABC ,作 AH^

BC 于H , 6 2 6

=bcos C ,所以 b= 1 . 12.某高三毕业班有40 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____条毕业留

言.(用数字作答) 【解析】1560;这是一道排列问题: A40 =40'39= 1560 .

13.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 B( n, p ) ,若 E( X ) = 30 , D( X ) = 20 ,则 p =_____. 【解析】;依题意 np= 30 , np( 1-p ) = 20 ,所以 1 -p = ,故 p= .

2

1

3 2 3 1 3

(二)选做题(14~15 题,考生只需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2rsincq –

aeè

p "o

÷ ,点 A 的极坐标为 4 o

7 p "o ae

A c÷ ,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________.

4 o è

【解析】;直线l: x-y +1= 0 ,点 A ( 2,

2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已知 AB 是

圆O的直径,

AB = 4 ,EC 是圆O的切线, 切点为C , BC = 1 .过圆心O作BC 的平

行线,分别交EC 和 AC 于点D和点P ,则 OD =_____.

【解析】8;因为 DDCP=D

B=D AOP , D

所以 DDCP: D AOP ,所以代入(*)可得 PD =

PDCP 1

= (*),又 CP= OP = , PA=CP PAOP 2 15

,所以 OD=

PD+PO = 8 . [原卷上的图形画得不准确!这很不应该!]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 12分)

aep "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 m =, n = ( sinx,cos x , x ^I c÷ . ) è2 o èo

p

(1) 若 m^ n,求tan

x的值; (2) 若m 与n

的夹角为,求x的值.

广东,高考

3

【解析】(1) 因为 m^ n,所以 m×n = 0 sin x xx = 0 ,从而 tanx == 1 .

cos x

p p 1 1

=

xx ,

3 32 2

p "o 1 paepp "o aeaep "o

方法一:即 sin cx -÷ = ,又 x ^I c÷ ,所以 x -^Ic÷ ,

4o 2 4è44 o èè2 o

pp

pp5 p

所以 x -= ,所以

x =+= .

(2) 因为m== 1 ,m 与n的夹角为,所以 m×n=m46 6412

方法二xx = 1 ,两边平方整理得 sin2 x = ,又

x ^I c÷ ,所以 2x ^I ( 0, p ) , 所以2 x =

1

2

aep "o è2

o

p

6 5 p

所以 x = .

12

5 p p 5 p p ,即 x = 或

xx =1> 0 ,即sinx> cos x ,故 x > , 6 12 12 4

方法三xx = 1 ,结合 sin2x+cos2 x = 1 ,可解得 cos x 所以 cos2x=2cosx -1 =2

, 5 p 5 p aep "o

x ^I c÷ ,所以 2x ^I ( 0, p ) ,所以 2 x = ,即 x = .6 12 è2 o

17.(本小题满分 12分)

某工厂36名工人的年龄数据如下表.

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

(2) 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x和方差 s 2 ;

(3) 36名工人中年龄在x- s 与x+ s 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 【解析】(1)抽样分段间隔 k =

36

= 4 ,依题意,抽到的编号分别为2,6,10,14,18,22,26,30,34, 9

从而样本的年龄数据为:44,40,36,43,36,37 ,44,43,37 .

1

(2)样本的均值 x=( 44+40+36+43+36+37+44+43+37) = 40 ,

9

1 1002

方差 s 2=( 42+02+42+32+42+32+42+32+ 3 . ) 9 9

10 10110 10130

(3)由(2)可知 s = , x-s =40 -= , x+s =40 += ,

3 33 33

年龄在x- s 与x+ s 之间有:40,40,41,40,42,43,38,39,43,39,38,43,41,37 ,42,37 ,

23

42,39,43,38,42,37 ,39,共23人,所占的百分比为>> 63.89% .

36

18.(本小题满分 14分)

如图2,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 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 PD=PC = 4 , AB = 6 , BC = 3 . 点E 是CD边的中点,点F ,G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且

AF= 2 FB , CG= 2GB .

(1) 证明:PE^ FG ;

(2) 求二面角P-AD- C 的正切值; (3) 求直线PA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1)因为PD= PC ,E 是CD边的中点,所以PE^ CD ,

又平面PDC ^平面ABCD,平面PDCI ABCD = CD ,

A

E

C G

F

图2

B

PE `I 平面PDC ,所以PE ^平面 ABCD, 又FG `I平面 ABCD,所以PE^ FG .

(2)因为平面PDC ^平面 ABCD,平面PDCI ABCD = CD , AD^ CD , AD`I平面ABCD,

所以AD ^ 平面PDC ,所以 AD^ CD , AD^ PD , 所以 D PDC 为二面角P-AD- C 的平面角, 在 D PCD 中, PD=PC = 4 , DE=CE = 3 , PE=

PE ,即二面角P-AD- C

. DE BF1 BG

(3)连结 AC ,因为== ,所以 FG// AC ,

BA3 BC

所以 D PAC 为直线PA与直线FG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所以 tan DPDC =

连结AE ,在Rt

D PAE 中, AE =

,

PE, PA=在 D PAC 中, PA= 5 ,

PC = 4 ,

AC =

2

2

= 5 ,

2

= ,

2

由余弦定理得

cos DPAC =

PA+AC- PC

=

2PA× AC

5+2

– 4 2

所以直线

PA与直线FG 19.(本小题满分 14分)

设 a> 1 ,函数 f( x) =1+x(1) 求 f( x ) 的单调区间;

. (

2

) e – a .

x

(2) 证明: f( x ) 在( -yen, +yen ) 上仅有一个零点;

(3) 若曲线 y= f( x )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且在点 M( m, n ) 处的切线与直线OP

平行(O是坐 标原点).证明: mlb

– 1 . x

【解析】(1) fc ( x) =2xe+1+x

(

2

) e

x

=ex( x2 +2x+1) =ex ( x + 1) ,

2

因为 fc ( x ) ^3 0 恒成立,所以 f( x ) 在R 上递增,即 f( x ) 的递增区间为( -yen, +yen ) ,无递减区间. (2)因为 f( 0) =1-a < 0 , f( a) =1+a

(

2

) e

a

>1+a 2 > 0 ,即 f( 0) f( a ) < 0 ,

所以 f( x ) 在( 0,a ) 上存在零点,由(1)知 f( x ) 在( -yen, +yen ) 上递增, 所以 f( x ) 在( -yen, +yen ) 上仅有一个零点. (3)由(1)可知 fc ( x) =e

x

2 ae ,令 fc ( x ) = 0 得 x=- 1 ,故 Pc-( x + 1)

è

2 "o

– a ÷ , e o

2 , e

曲线 f( x ) 在点 M( m, n ) 处的切线的斜率 k=e依题意可知 e

m

m广东,高考

2

,又直线OP 的斜率 kOP =a ( m + 1)

( m+1 )

2

2 "o 2 3

广东,高考

=a ,所以( m+1) =e- m ( m+1 a ) aec÷ (*),

e e èo

m + 1 m+ 1 m

c ,则 gm ==, ( ) mm m

e ee

令 g( m) =e- m ( m +1 ) =

当 m< 0 时, gc ( m ) > 0 , g( m ) 在( -yen ,0 ) 上递增,当 m> 0 时, gc ( m ) < 0 , g( m ) 在( 0,+yen ) 上递减,

– m

所以 g( m) =g 0= 1 ,故 gm=e) lbca ÷

, ( ) ( m +1) lb 1 ,所以由(*)可得( m+1 ( ) min 即 m+1 lb

,即 mlb- 1 ,不等式得证!

3

ae

è2 "o e o

【第二篇】广东,高考

2015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试卷及答案(word完整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N=

A.

{1,4}

B.

{-1,-4}

C.

{0}

D.

2.若复数z=i(3-2i)(i是虚数单位),则=

A.2-3i

B.2+3i

C.3+2i

D.3-2i

3. 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A.yB.y=x+

1 x

C.y=2x+

1 2x

D.y=x+ex

4. 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好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

A.

5 21

B.

10 21

C.

11 21

D.1

5. 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A.2x+y+5=0或

2x+y-5=0 C.2x-y+5=0或

2x-y-5=0

B.2x+y=0或2x+y0 D.2x-y0或2x-y0

4x+5y≥8

6.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3,则z=3x+2y的最小值为

0≤y≤2

A.4

B.

23 5

C.6 D.

31 5

5x2y2

7. 已知双曲线C:2-2=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4ab

A.

x2y2

-=1 43

B.

x2y2

-=1 916

C.

x2y2

-=1 169

D.

x2y2

-=1 34

8. 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

A.至多等于3

B.至多等于4

C.等于5

D.大于5

1

二、填空题:本大题 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

4

)9.

在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

10.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a4+a5+a6+a7=25,则a2+a8=11.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asinB=

,C=,则. 26

12. 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业留言。(用数字作答)

13.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E(X)=30,D(X)=20,则p=.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π

1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

为2ρsin(θ-)=,点A的极坐标

4A7π

),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 . 4

15.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点D和点P,则OD=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m=

((1)若m⊥n,求tanx的值; (2)若m与n的夹角为,求x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工厂36名工人的年龄数据如下表:

π,

-),n=(sinx,cosx),x∈(0,).

222

2

(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

(2)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

和方差s;

(3)36名工人中年龄在-s与+s之间有着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2,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 BC=3,点E是CD边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B,CG=2GB, (1)证明:PE⊥FG;

(2)求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 (3)求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1,函数f(x)=(1+x)e-a. (1)求f(x)的单调区间;

3

2

x

2

(2)证明:f(x)在(-∞,+∞)上仅有一个零点;

(3)若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且在点M(m,a)的切线与直线OP平行(O是坐标原点),证明: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与圆C1:x2+y2-6x+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1)求圆C1的圆心坐标;

(2)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C的方程;

(3)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数列{an}满足:a1+2a2+(1)求a3的值;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 (3)令b1=a1,bn=

+nan=4-

n+2∈*

,n N. n-1

2

Tn-111

+(1+++n231

+)an(n ≥2),证明: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n

Sn<2+2lnn.

4

参考答案

1-5 DADBA 6-8 BCB

9、6 10、10 11、1 12、1560 13、16、解:

521

3 14、2 15、8

17、解: (1)

由题意得,通过系统抽样分别抽取编号为2,6,10,14,18,22,26,30,34的年龄数据

为样本。

则样本的年龄数据为:44,40,36,43,36,37,44,43,37

(2)

由(1)中的样本年龄数据可得,

x=

则有

1

(44+40+36+43+36+37+44+43+37)=40 9

1(44-40)2+(40-40)2+(36-40)2+(43-40)2+(36-40)2+(37-40)2+(44-40)2+(43-40)2+(37-40)2

9

100

9

s2=

=

(3)

由题意知年龄在40-

100100

43]之间, 之间,即年龄在[37,,40+

99

5

【第三篇】广东,高考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部分 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部分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14.如图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15. 图5为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

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 C )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1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和质子(1H )做匀速圆周运动,若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

子和质子( B )

A. 运动半径之比是2:1 B. 运动周期之比是2:1

C. 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 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图6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

A. 内能增大

B. 压强增大

C.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 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

18. 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43234X+Y→2He+1H+4.9MeV和1H+1H→2H+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X是中子 B. 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19.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 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 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 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0. 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为2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

21. 图8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N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 )

A. M的带电量比N的大

B.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C. 静止时M受到的合力比N的大

D. 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

34.(1)(8分)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14(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 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 ,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②图14(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 (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 。

图14

(2)(10分)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定值电阻等。

图15

①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15(a)所示,读数为 Ω。据此应该选择图15中的 (填“b”或“c”)的电路进行实验。广东,高考

②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 ( 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Y,重复实验。

③如图(a)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 (填“X”或“Y”)是非线性元件。 ④该小组还借助X和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16(b)所示所示,闭合S1和S2,电压表读数为3.00V;断开S2,读数为1.00V。利用图16(a)可算得E=,r=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视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广东,高考

35.(18分)如图17(a)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L=0.4m。导轨右端接有阻值R=1Ω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d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L从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17(b)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1s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v=1m/s做直线运动,求:

(1)棒进入磁场前,回路中的电动势E;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F,以及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36.(18分)如图18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素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2)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3)求碰后AB滑至第n个 (n<k) 光滑段上的速度Vn与n的关系式。

【第四篇】广东,高考

2015广东高考理综卷(word解析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A. 液泡和核糖体 B. 中心体和叶绿体

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 内质网和线粒体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细胞结构中细胞器的内容,难度容易。核糖体无膜,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双层膜,选C。

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③ 促进肝糖原分解 ④ 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等内容,难度中等。

①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错误。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为紫色 ③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促进肝糖原合成 ④正确。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所以正确答案为B广东,高考

3. 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

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 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溶后生成蓝色产物

D. 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DNA的提取和鉴定、PCR技术的内容,难度中等,B、D为易错选项,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审题不清。

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无法提取DNA B错误,考察PCR反应的三个步骤,应为变性——复性——延伸 C 正确

D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实验中,要用甲基绿与吡罗红同时染色

4. 图1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内竞争到时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种群密度特征和调查方法的内容,难度中等,A初始阶段导致增产缓慢的原

B. 可用数学模型 Nt=N0λt 表示

D. K值约为120 000个

因不是种内斗争,是种群初始数量较少导致的B错误,这是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C取样器取样为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应用显微技术法D 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在坐标轴中,曲线纵坐标的最大值即为K值

5. 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右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A. 0、2、3、4、5、6

B. 0、4、5、6、7、8 D. 0、3、6、9、12、15

C. 0、6、7、8、9、10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难度中等偏难。本题考查设计实验能力。

由表可知,当秋水仙素浓度为6g/L时,四倍体植株的数量达到最大值11。所以正式实验进行时,要设臵秋水仙素的浓度大于6g/L的组。当秋水仙素浓度为10g/L时,四倍体植株的数量较少,所以在正式试验中不需要设臵秋水仙素浓度为10g/L或者大于10g/L的组,所以正确答案为B 6.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酶的高效性、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内容。 A正确。改变酶的浓度不会影响产物量,加酶一般会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B错误。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图中胚芽鞘的背光侧和向光侧都表现为生长。但因为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向光侧生长较慢,因此植物表现出向光生长

C错误。菠菜为高等植物,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

D错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此图没有同源染色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4分)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答案】B

【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A选项,木材纤维遇碘水不能变蓝色,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食用花生油属于酯,鸡蛋清属于蛋白质,两者都可发生水解反应,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中,聚氯乙烯不属于烃,故错误;D选项对二甲苯中含有苯环,属于不饱和烃,所以也错误。 8.(4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 、Ba2+、Br-、CO32- C.K+、Na+、SO42-、MnO4- 【答案】C

【解析】考察离子共存问题,A选项,Ba2+,CO32-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SO32-,H+不能大量共存;

B.Cl-、SO32-、Fe2+、H+ D. Na+、H+、NO3-、HCO3-

C选项中离子均可以共存;D选项中H+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 9.(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答案】A

【解析】A选项,1-己醇和己烷是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因此可以通过蒸馏进行初步分离,故A选项正确。B选项,原电池工作时不需要外接电源,故B选项错误;C选项,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是由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故C选项错误。D选项,叙述Ⅱ中NaCl固体不能导电,故D选项错误。

10.(4分)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选项,2Na~H2,故23gNa与足量H2O反应可生成0.5nA个H2分子,A选项错误;B选项,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SO2而不是SO3,故B选项错误;C选项,N2和H2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标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2nA个原子,故C选项错误;D选项,3mol铁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3×8/3nA(即8nA)个电子,故D选项正确。

【第五篇】广东,高考

2016年广东高考(全国I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

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广东,高考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

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

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

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o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o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六篇】广东,高考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因书写不方便,被隶书所取代。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如果诏令不是出自中书省,就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以限制王权。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的特征之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政府所在地在广州,而且还有“勾联俄国”、“广东共产”。结合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广州政府奉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此可知为国民革命时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据“1961年”、“父子队”“兄弟队”判断答案为D。A项三大改造后土地所有制一直为土地公有制;B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C国民经济调整的是农轻重的比例,与材料无关。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数字信息可知:中苏贸易不断增加,而中美贸易急剧减少。可知当时中苏关系密切,中美关系紧张,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答案】C

【解析】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平民获得了立法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A、C、D三项与材料无关。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发现及其之后的殖民扩张,拉大了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差距。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C应是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D项错误,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其次该会议应该不仅讨论发现美洲的意义,还关注了消极影响。

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

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答案】D

【解析】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A项《大抗议书》是164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B项适用于君主立宪制,C项适用于民主共和制。

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

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A

【解析】由“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分析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革命的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

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A出现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之后;B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D出现在斯大林时期。

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

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答案】D

【解析】由“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造学校特别

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思潮:人文主义;(2分)

背景:政治:中世纪教会神学统治,政治黑暗;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的兴起;

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任意两点得4分)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学派:儒家。(2分)

原因:政治:统治者重视,儒家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思想: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变迁:近代教育的发展。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从重视和伦理道德,到逐步取消经学课程;再到引入公民课。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民权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8分)

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2分)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和完善,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加快;(2分)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分)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

国际: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

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材料: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三点得10分)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

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注意:需要注意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广东,高考 广东高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