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华东理工优势专业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_高考年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二○一四年十二月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学校简介…………………………………………………………(1)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2) 1.1.1 学历结构………………………………………………(2) 1.1.2 性别结构………………………………………………(2) 1.2 毕业生就业率………………………………………………(3) 1.3 毕业生就业流向……………………………………………(3) 1.3.1 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3) 1.4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7) 1.4.1 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7) 1.4.2 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比较……………………………(7) 1.3.2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5)

2.1 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8) 2.1.1 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体趋势……………………………(8) 2.1.2 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8) 2.1.3 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趋势……………………………(9) 2.1.4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趋势……………………(9) 2.1.5 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趋势……………………………(10)2.2 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11) 2.2.1 毕业研究生就业总体趋势……………………………(11) 2.2.2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11)2.2.4 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趋势……………………………(12)

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2.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3. 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

3.1 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13)

2.2.3 毕业研究生国内外升学或深造趋势…………………(12)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目 录

1. 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1.1 本科毕业生就业优先考虑因素………………………(13) 3.1.2 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望值…………………………(14) 3.1.3 本科毕业生理想就业单位性质………………………(14) 3.1.4 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大获益因素………………………(15) 3.1.5 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扰因素…………………………(15) 3.2 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16)3.2.1 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16) 3.2.2 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17) 3.2.3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月薪………………………………(17)3.2.4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18) 3.2.5 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19)3.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反馈………………………(20) 3.3.2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人才培养需改进的内容…………(20) 3.3.3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选择意愿…………………(21) 3.4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22) 3.4.1 本科毕业生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22) 3.4.2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22)

4.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特点

4.1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形成就业工作合力…………………(23)4.2 全程贯穿,紧跟前沿,提高就业指导水平…………………(23) 4.3 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4) 4.4 以人为本,创新方法,提升就业服务质量…………………(25)

5. 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3.3.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总体评价………(20)

5.1 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27) 5.2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8) 5.3 加强非专业素养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29)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已有117年办学历史。学校下设16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31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6个独立设臵的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并可授予6类硕士专业学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84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24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共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30余人;另聘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100余人。

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培养了一大批各类型的高素质人才。

厚德致远 博学敦行

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 1 –

学校积极践行培育“模范公民”的育人理念,着力构建与高水平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一n.co件m事

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n.com学校简介

1. 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本部分将从毕业生规模与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方面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10日。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1.1 学历结构

考这一n.co件m事

我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4916人,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表1.1 毕业生学历结构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高w考w年w,关.gao注ka高on考ia这n.com

1.1.2 性别结构

表1.2 毕业生性别结构

高w考w年w,关.gaokao- 2 –

厚德致远 博学敦行

【第二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浙江高校特色专业

杭州高校特色专业盘点

特色专业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而设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高校的师资水平,所以,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浙大的就不说了,这里对杭州其他几所高校的特色专业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盘点,供考生参考一下。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该专业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优势和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等资源优势,形成多模块(化学工程模块、化工工艺模块、精细化工模块、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和专业复合(化工+自动化、化工+贸易、化工+计算机)的专业体系,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从事相关行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的高级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业面广,可在化工、石油、制药、生化、食品、环境、能源、资源、材料、微电子等领域的产业部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政府机关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经济分析、对外贸易、安全管理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校依托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等平台,以培育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经贸特色明显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体现鲜明地方特色,服务浙江经济,以国际视野引领国内外贸专业发展方向,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外贸企事业单位、银行、政府主管部门、高校、海关及驻外商务机构等领域,部分学生进入花旗银行、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工作,从事国际经贸管理、国际经贸业务运作及国际经贸调研、宣传、策划等工作,同时考研录取率、出国留学比率较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时代到来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通信系统的安全,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教学、研发、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生需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硬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等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重点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能力。

该专业就业方向为金融、商业、企业、政府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一个宽口径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系统、电子通信系统、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能力,能从事以上相关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应用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此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应用电子专业方向、信号处理专业方向、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方向。

浙江工商大学

这个学院第二批招生的数量比第一批的还要多,而且学校在省内的声誉很好,二本专业能上一本院校,这对考生是很大的诱惑。

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是浙江工商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之一,属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培养适合市场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统计人才。毕业生既能胜任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日常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信息分析、计划决策及其它经济管理工作。并具备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的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依托于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旨在培养具有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专业基础知识,接受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食品加工、贮藏和食品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能胜任新产品开发,食品原辅料和成品的质量管理和检验、食品市场营销;能从事食品研究和教学单位的工作,也能胜任工商管理、标准计量、商品检验和卫生防疫等领域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或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

提示:学生应具有较好的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

浙江理工大学

这个学校是原来的丝绸工学院,有关于服装类、服装设计类、等方向的专业很有优势,而且浙江是大力发展杭派女装,这个学校的类似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纺织工程

此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具有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办学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专业的前列,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有长期的交流与合作,纺织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本专业设四个方向培养:纺织品设计与贸易方向,针织服装与CAD应用方向;非织造布方向,纺织品与艺术设计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在校内有相应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程硕士授予权,所依托的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是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纺织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市唯一师范类院校,这几年一直向着杭州大学的方向努力,而且获得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专业类别较多。师范类学生就业质量相对较高,对考生吸引力大。

浙江林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专业

培养具备良好的管理学、文化学基础,掌握茶文化、茶栽培与加工、茶贸易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素养与能力的茶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传播学、管理学概论、消费者行为学、文化产业概论、中国传统音乐、茶学概论、茶文化通论、茶的制作与分类、评茶与品茶、茶艺理论与表演、茶业企业管理、茶叶贸易、茶保健学等。

就业方向:可在茶叶加工与贸易、茶文化教育、旅游、茶艺馆与专业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

林学专业

该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林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林业人才。

毕业生适合在农业、林业、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检疫、科研、教育等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城市绿化与养护,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种子品质检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加工利用,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与检疫等方面的生产、行政管理、教育或科研工作。

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并设有硕士点,旨在培养从事室内与家具设计、设计管理、展示设计、家具贸易、家具企业生产管理、家具及装饰材料营销和采购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适应于各类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木材加工等企业以及教育、科研等单位,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家具设计与制造、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国际贸易等工作。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轮机工程技术

该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符合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能胜任现代化船舶机电管理的高级船员。

学生可获得以下专业证书:主推进动力300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轮适任证书、值班机工适任证书、熟悉和基本安全专项训练证书、高级消防专项训练证书、精通急救专项训练证书、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证书等。

提示:该专业限招收男生。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投资与理财专业

投资与理财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面向浙江省企业和居民(家庭)理财的市场需求,培养服务于银行、证券、期货、保险、房地产公司及其它相关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就业的目标岗位群主要包括:银行初级管理、零柜和客户开发,证券和期货公司初级管理、零柜和经纪,房地产公司初级管理与经纪,保险公司初级管理与客户开发,企业财务等。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

该专业属现代制造工程系,是省级重点专业。专业面向现代制造业,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控技术及自动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数控实践操作技能及CAD/CAM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学生可从事数控机床设备及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工作;从事应用

CAD/CAM技术进行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及管理等工作。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保险实务专业

保险实务专业是学院的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保险业发展需要,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能从事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各商业银行、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等实用性人才。

学生需掌握专业岗位工作和社会活动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掌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及保险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类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它各类金融机构的一线岗位,能胜任保险企业内外勤、保险代理与保险经纪、保险公估、保险营销经理、主管、组训师、风险管理等岗位需要的高等实用型人才。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刑事执行(监狱管理)专业

刑事执行(监狱管理)专业,是省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培养具有专科(高职)文化程度,掌握监狱刑事执行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胜任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三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优势学科

看其前身,大概就能知道该校的一个优势学科

企业一般喜欢到跟自己有历史渊源的学校招生

目的很明确 见见同学,和老师,另外到自己母校 以后想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最好就报对口的学校。

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的大浪淘沙和分化重组情况:

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大浪淘沙,9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0所(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2所,2001年划归教育部直属6所,2003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73所,其中69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其他部委直属高校39所,其中12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立高校一共112所,其中81所“211工程”大学。有215所高校划归省(区)市直属。有41所高校并入国立大学。 教育部:

共35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航天部:

共11所,归国防科工委直属4所:1、哈尔滨工业大学(“211工程”)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 3、西北工业大学(“211工程”)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划归省市直属7所:1、南昌航空学院2、沈阳航空学院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华北航天工业学院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7、西安航空技术专科学校

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民用航空总局:

部委直属3所:1、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2、中国民用飞行学院 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兵器总公司:

共8所:归国防科工委2所:1、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 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划归省市直属5所: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 3、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4、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5、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业部:

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3所:1、杭州电子工业大学 2、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地质部:

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

1、长春地质学院(入吉林大学)2、西安地质学院(入长安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2、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纺织部:

共9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东华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8所:1、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2、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 3、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4、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5、北京服装学院 6、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 7、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 8、南通工学院(原南通纺织学院,现合并入南通大学)

水利电力部:

共1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

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入武汉大学)2、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入华北电力大学)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北京交通大学)。归省市直属12所:1、东北电力大学 2、葛州坝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 3、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 4、上海电力学院 5、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6、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7、长春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8、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9、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0、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水利部:

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河海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入河海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3、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石油部:

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石油大学(211工程)。部委直属1所:新疆石油学院。归省市直属10所:1、大庆石油学院 2、西安石油大学 3、江汉石油学院(现合并入长江大学) 4、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5、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7、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8、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9、顺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10、西南石油大学

化工部:

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南京化工大学(现合并入南京工业大学) 2、郑州工学院(现合并入郑州大学) 3、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 4、沈阳化工学院 5、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6、吉林化工学院 7、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8、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煤炭部:

共1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4所:1、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3、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4、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 5、山西矿业学院(现合并入太原理工大学) 6、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7、华北煤炭医学院 8、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河北工程学院) 9、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10、湘潭矿业学院(合并入湘潭科技大学) 11、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 1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13、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14、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部:

共14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2、东北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沈阳黄金学院(入东北大学)。归省市直属11所:1、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3、鞍山钢铁学院(鞍山科技大学)4、江西矿冶学院(先后更名马鞍山钢铁学院、先后更名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工业大学)、5、包头钢铁学院(合并入内蒙古科技大学)、6、青岛建筑工

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7、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8、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长春工业大学)9、沈阳钢铁高等专科学校 10、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11、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公司:

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南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2、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3、长春师范学院 4、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5、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6、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华大学)7、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8、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 9、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部: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共2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 1、湖南大学(211工程) 2、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吉林工业大学(入吉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归省市直属16所:1、江苏理工大学(原镇江农机学院,现并入江苏大学)

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 3、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4、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5、沈阳工业大学 6、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工学院与哈尔滨科技大学合并)7、甘肃工业大学(并入兰州交通大学)8、洛阳工学院(原洛阳农机学院,现合并入河南科技大学)9、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10、北京机械学院(现合并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2、沈阳理工大学 13、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14、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5、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1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交通部:

共10所:部委直属1所: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入长安大学)2、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3、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入东南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海运学院 2、长沙交通学院(现合并于长沙理工大学)3、南通医学院(现合并于南通大学)4、重庆交通学院 5、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6、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轻工部:

共8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江南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入清华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

2、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3、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景德镇陶瓷学院 5、郑州轻工业学院 6、大连轻工业学院

铁道部:

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 2、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长沙铁道学院(入中南大学)2、上海铁道大学(入同济大学)3、南京铁道医学院(入东南大学)。归省市直属5所:1、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2、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3、华东交通大学 4、石家庄铁道学院 5、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

建设部:

共8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1、重庆建筑大学(入重庆大学)2、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入长安大学)3、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入华中科技大学)4、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入重庆大学)并入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1所: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2、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于南京工业大学)3、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

建材局:

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上海建材学院(入同济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西南工学院(现合并于西南科技大学)

2、山东建材工业学院 3、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农业部:

共13所:归教育部直属4所:1、中国农业大学(211工程) 2、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 4、华中农业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沈阳农业大学 2、华南农业大学 3、东北农业大学 4、西南农业大学 5、华南热带作物农业大学 6、上海水产大学 7、石河子大学 8、大连水产学院 9、塔里木农垦大学 林业部:

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 2、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西北林学院(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委直属1所:南京森林公安专科学校。归省市直属3所:1、南京林业大学 2、中南林学院 3、西南林学院

卫生部:

共11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1、北京医科大学(入北京大学)2、上海医科大学(入于复旦大学)3、中山医科大学(入中山大学)4、华西医科大学 (入四川大学)5、同济医科大学(入华中科技大学)6、湖南医科大学(入中南大学)7、白求恩医科大学(入吉林大学)8、山东医科大学(入山东大学)9、西安医科大学(入西安交通大学)。部委直属1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医科大学

药监局:

共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沈阳药科大学

中医药管理局:

共3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广州中医药大学 外经贸部:

共4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天津外贸学院(入南开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上海外贸学院 2、广州外贸学院(现并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财政部:

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2、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中南财经大学(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央财经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东北财经大学 2、江西财经大学 3、山东财政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

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1、中国金融学院(入对外经贸大学)2、湖南财经学院(入湖南大学)3、陕西财经学院(入西安交通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3、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4、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5、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6、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7、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8、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部:

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1、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 2、中央美术学院 3、中央戏剧学院。归省市直属7所:1、中国美术学院 2、上海音乐学院 3、上海戏剧学院 4、北京电影学院 5、中国音乐学院 6、中国戏曲学院 7、北京舞蹈学院

商业部:

归省市直属11所:1、所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3、北京商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天津商学院 5、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6、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工业学院)7、北京物资学院 8、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9、重庆商学院(合并于重庆工商大学)10、兰州商学院 1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体委:

共7所:部委直属1所:北京体育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体育学院 2、成都体育学院 3、武汉体育学院 4、广州体育学院 5、沈阳体育学院 6、西安体育学院 司法部:

共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

1、中南政法学院(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国政法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西南政法大学 2、华东政法学院 3、西北政法学院

气象局:

归省市直属3所:1、北京气象学院 2、南京气象学院 (前二合并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劳动部:

共2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劳动人事学院(入中国人民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国家测绘局: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邮电部:

共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邮电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长春邮电学院(入吉林大学)。归省市直属4所:1、南京邮电大学 2、重庆邮电学院 3、西安邮电学院 4、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船舶总公司:

共3所:归国防科工委1所。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1、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归省市直属3所:1、中南工学院(现在是南华大学)2、华东地质学院 3、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国家审计署:

归省市直属1所:南京审计学院

国家税务局:

归省市直属1所:长春税务学院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四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最受理科生青睐的十大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最受理科生青睐的十大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可选报的专业可谓百花齐放,门类众多,粗粗一算,就可以划出五大类理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工科专业,如机械、材料、工程、电子;农林专业,如农学、林学、园艺、水产;医学专业,如临床、检验、麻醉;经管专业,如经济、工商、工程管理。

“天上星星数不清,个个都是我的梦”。在这数以百计的专业里,最受理科生青睐的大致有以下10个专业。

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100000人以上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在不同批次院校中录取分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大量学校盲目上马此类专业,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良莠不齐,如果选报学校不当,毕业后只能去从事卖电脑或维修电脑的一般工作。就目前社会的需求情况来看,以下四类计算机人才比较吃香:软件编程人才,网络工程人才,信息安全人才,电脑动画人才。

这个专业设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异常惊人。全国各级各类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成为招收理工科考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率的急剧下降,有的排行榜统计甚至把该专业就业率归入倒数之列。

就业目标

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软件公司设计开发各种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人员: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维护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硬件开发设计人员:在电脑公司设计开发各种信息硬件产品。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湘潭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般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山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肥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太原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昌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邯郸学院、潍坊学院、上海建桥学院。

提示

1.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需要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它最适合数学成绩好的考生报考。

2.该专业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年轻人的事业”,从事此类工作着实累人,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而且淘汰率极高。

NO.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80000—100000人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机械行业是个老行业,人才需求一直是不冷不热。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复苏,制造业发展正面临高级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工业制成品的自主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且能耗、物耗高,浪费、污染严重,庞大的工程技术队伍不能有效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正成为制约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业内专家介绍,制造业高级人才大致可以分成研发、设计、工艺、装配四种。目前这四种人才都严重短缺,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趋势。同时,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也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由于涉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门类,为跨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专业在许多院校的就业率统计中,已经连续多年达到90%以上。

就业目标

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钢铁、汽车等相关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与维护、计算机控制以及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长安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

一般高校:北方工业大学、北华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大学、淮阴工学院、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韶关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

安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兰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盐城工业学院、长江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邵阳学院、西京学院。

提示

1.数学、物理成绩较好,喜欢动手操作的考生适宜报考。

2.几乎所有的理工类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堪称“招生大户”。不过,不同类型的理工院校研究的专业方向都有很大差别,比如交通类院校研究的重点可能是起重运输机械方向,电子类院校研究的重点可能是电子制造技术方向,而传统的工科院校研究的重点则多是智能机电控制方向或模具设计制造方向等等。

NO.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30000—50000人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化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等。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适应范围非常广,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专业人才的工作。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五大发电公司——大唐、华能、国电、华电以及中电投。这些公司应该是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但这些名企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竞争相当激烈。省、地市一级的供电公司或供电局则是电气专业毕业生比较现实的选择,待遇也不错。

第二类是工程局。工程局主要负责电厂建设的相关工作和变电站建设,相对于其他单位来说,工程局的工作比较艰苦,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不断转移,一般电厂建设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上班,但是待遇还是非常可观的。

第三类是电气设备公司和电力制造行业。据统计,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电气专业毕业生都将从事与电力系统有关的工作,他们大多选择进入一些大、中型的电气设备公司、自动化公司。同时,像用电设备、汽车、铁道、照明、通讯、化工等行业也需要电气人才。

另外,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对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到目前为止,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突破48000公里,跃升为世界第一位。随之而来的,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由于国外在电气专业方向的研究领先于我国,毕业生如果希望在专业研究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出国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业目标

工程技术人员:在大型企业如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讯、国防、机械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苏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新疆大学。 一般高校:沈阳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北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福州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许昌学院。

提示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其他专业方向高许多。

2.考生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NO.4 通信工程

青睐指数:★★★★★

【第五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各大学特色专业

中国各大学特色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工程、材料学、能源与动力、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工委院校,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兵器工业第一牛。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行业

长安大学:公路,桥梁,车辆

重庆大学:机电、能源、信息、生物、机械,经管学科有优势, 但地处西南内陆, 生源一般。

大连理工大学:原来的船舶工程,港口海岸, 精密仪器, 电机电路, 物理学等有优势,

东南大学:原民国中央大学分支,电子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东华大学 纺织 服装 染整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类学科异军突起,较牛!但地处北疆,生源一般。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行业非常牛,但离开国防口后,发展底气不足。 国防科技大学: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土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航空航天,焊接、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土木工程、但地处北疆,

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水声工程、自动化、核工程与核技术、动力与能源工程,哈军工

河海大学:国内水文水利很牛,这就够了。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测控,车辆

华南理工:工学学科齐全,冶金,机械,制糖,造纸突出,工学学科实力还不错。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器类实力较强,光电也不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类学科超牛,其它一般。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车辆工程和工业设计不错,建筑,土木,车辆工程,国际贸易,会计

吉林大学:化学、车辆工程、医学、数学、法律、地质、机械工程,北疆。 特色不明显。

暨南大学:生物,汉语言

江南大学:食品,生物,艺术设计

兰州大学:化学、核物理很厉害,可惜地处西北内陆,生源不好. 文学院、草业科学

宁波大学:水产学,法学

南京理工大学:出身哈军工,国防科工委的大学。光电技术,自动化,计算机,通信 武汉大学:只是规模超大。生命科学 测绘 遥感,工商管理、水利水电、印刷与包装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轮机工程, 车辆工程不错,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特色不太明显, 皮革工程, 口腔医科和高分子科学。 生源一般。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气、航海,信息安全,造船最强。力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

山东大学:无明显特色, 文学、历史、数学、物理等有些优势。材料,生物。 苏州大学:档案,汉语言,纺织

天津大学:化工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 化工电气 厦门大学:理论化学超牛,经济金融也很好;应用化学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比较牛、航海也不错。

西北大学:新闻,中文,地质和经济专业突出,历史考古类、经济管理学、生命科学、数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离开国防口发展受影响、电子行业非常牛。

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能源工程、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机械、桥梁,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但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机电,动能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

郑州大学:物理,水利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工程。 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公共关系. 遗传学、眼科学、肿

东营15理女 水 2015-2-16 9:59:15

根据《2015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有20所非211工程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前100名~看有没有你们学校哦

61.首都医科大学

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特色专业主要是: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国家重点专业分别是:预防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63.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高校,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首批“卓越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69.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可以算是百年老校与后起之秀的结合体,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学、体育教育、历史学、化学、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护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生物工程、教育学、生物工程类,以上专业算是河南大学最好的专业了。

70.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省部共建和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品牌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71.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重点学科主要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77.华南农业大

华南农业大学(SCAU),是广东省和农业部“九五”、“十五”共建广东省“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

79.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简称“燕大”,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机械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学。燕山大学的优势学科多集中于机械方面,工科男的首选。

80.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拥有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美学、社会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经济学、非洲研究、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图与网络优化、数学、生态学、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

81.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曾入选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83.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85.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光学、科学技术哲学;山西省重点学科:无机化学、理论物理、环境科学、基础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近现代史、原子与分子物理、动物学。

88.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

89.黑龙江大学

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全国具有本科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院校之一。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十二五”省部级重点学科群:化学材料与传感技术学科群;

“十二五”省部级重点学科: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公共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90.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的重点学科比较多,研报们有中意的吗?省重中之重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应用非线性科学与技术;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民商经济法学;省重点学科A类: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国际贸易学、材料学。

9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是国家“2011计划”参与高校[2]

,是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国现当代文学福建省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含培育)海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工业微生物育种与发酵代谢调控技术、信息及能源新材料工程与技术。

92.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国家“千人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学。

92.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以及国家“千人计划”引进高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学;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

95.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最重要的是青岛大学主办四种国家核心期刊,研苞们可以想象是什么概念,最起码发个论文的话,应该有点门道了~~

97.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门:环境工程;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4个: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10:37:27

【第六篇】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二本院校里最具优势的专业

“二本”,指的是执行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我国的二本院校有600多所,每年6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中,二本院校学生占了40%。比起“一本”学生来,“二本”学生显得底气不足,因为 学校名称不响,在考研、就业竞争中吃亏很大。因此,有人将“一本选学校,二本选专业”改为“一本靠学校,二本靠专业”。意思是说二本学生不能靠学校牌子, 只能靠学校专业,将来才能有立足之地。话说的很精辟,可就不知道好专业到哪里去找?寻找二本院校里的优势专业有三条捷径可走,现一一介绍给2016年的考 生们:

一、追本溯源,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

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有368所。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有215所高校划给地方,归省市(区)直属, 其中的大部分进入了“一本”,少部分成为了“二本”。这些二本院校,由于投入早,办学久,底子厚,基础扎实,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有很强的实力。部分二本院校 的过去情况见下表:

部分二本院校的前世今生情况一览表

从上表可以发现,更名后的院校,千人一面,很难从名称上得知其办学实力。

通过追本溯源,了解大学的历史渊源后,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其发展脉络,知道其强势专业是哪些了。然后就可以开始查询学校专业往年的录取情况,估测考生本年被录取的可能性了。

二、穷根究底,了解“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它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

1986年至1988年、2001年至2002年、2006年至2007年,中国教育部开展了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在第三轮评选中,全国 高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含覆盖)达到了1833个,其中一本院校拥有1725个,占全国的95.6%;二本院校拥有81个,占全国的4.4%。部 分二本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见下表:

部分二本院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览表

从上表可以发现,尽管有的学校名不见经传,有的学校地域比较偏僻,有的学校还是“六类院校”,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如能考取这些学校,读到重点学科涵盖下的专业,四年之后你将笑傲江湖。在考研或就业的残酷竞争中,别人举步维艰,你却可以左右逢源,平步青云。

三、按图索骥,了解“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安排情况

目前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总共为1987所。虽然学校与学校之间师资、硬件差别很大,但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当家专业。能被教育部公布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应该是学校最好(或者是目前重点建设)的专业。

教育部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先后公布了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部分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见下表: 部分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浙江理工优势专业 华东理工优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