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水灾2017年6月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年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a)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ai)虎作伥 ....
B.惬(qi^a)意 觊(jì)觎 蒙(měng)蒙亮 扺(zhǐ)掌而谈 ....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门揖(yī)盗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
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
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
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
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
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
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
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
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
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
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
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
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
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4分)
(1)陈璋,字□□。说明:□□□□□□□□□□□□□□□□□□□□□□□□□(2分)
(2)孙冠群,字□□。说明:□□□□□□□□□□□□□□□□□□□□□□□□□(2分)
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臵。水灾2017年6月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
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8.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词的雨点落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10.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
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5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水灾2017年6月
太平州学记
宋 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臵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
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 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
C.侯下车 下车:读到任 ..
D.力不赡耳 瞻:足,狗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 将有以为也 ..
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 ..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 ..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
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
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第二篇 水灾2017年6月
《2017年春小学六年级品社毕业质检卷及答案》
二〇一七年春季毕业考试质量检测
六年级 品德与社会
考生注意:本卷共道大题,满分50分,时量45分钟
一、填空题(10分,1空1分)
1、 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
诗人。”
2、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人类居住。
3、 古时候,人们靠(烽火)、(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
4、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5、同学之间交往,我们要学会( 发 现 )别人的长处,( 体 谅 )别人的难处,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6、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二、选择题(10分)
1、斗牛是( B )国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
A、 巴西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 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发明电灯的科学家爱迪生,他是( A )的人。
A、 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4、与造成土地沙化没有关系的是( C )。
、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土地荒废 D、滥采滥挖
5、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 ( D )。 小浪底水电站 B 葛洲坝水电站 C 二滩水电站 D 三峡水电站
6、下列组织中,不属于和平组织的是 ( D )。
A 联合国 B 国际奥委会 C 国际红十字会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7、美国最大的海港也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是( B )。
A、 华盛顿 B、纽约 C、洛杉矶 D、芝加哥 A A A
8、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B )。
A、江泽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周恩来
9、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 B )亿,人们惊呼:地球太挤了!
A、55。 B、60。 C、65 D、46
10、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 D )。
A.陈景润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三、判断题(10分)
( × )1、只要是可再生资源,就可以无节制的使用。
( √ )2、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 × )3、地震、洪水、台风、瘟疫、战争等都是自然灾害。
( × )4、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海南。
( × )5、“南水北调”工程将要花费5000亿元,这是劳民伤财,太不合算了。
( × )6、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如果战胜对手,就不能与竞争对手合作。
( √ )7、儿童不会发动战争,然而每次战争爆发,带给儿童的伤害却是最深的。
( × )8、联合国有六个常任理事国,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
( × )9、地震、洪水、台风、瘟疫、战争等都是自然灾害。
( √ )10、世界上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而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
四、连线题。(10分)
富尔顿
第一艘汽船中国
张衡蒸汽机美国
瓦特火车英国
爱迪生地动仪英国
斯蒂芬逊
五、简答题(10分)
1、简述一下“温室效应”的危害?
答:1、冰川、冰山融化,使海平面上升。2、有的地方越来越干旱,而有的地方水灾越来越频繁 。3、一些动物不适应高温而灭绝。4、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5、传染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危害人类健康。
2、谈谈你对上网的看法?
答:上网时,正确选择内容,节制上网时间,在网上查资料,看新闻,和朋友交流时有益的。我从不浏览不良信息,很少玩游戏,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第三篇 水灾2017年6月
《2017年防汛应急预案》
巫溪县红池坝
引水隧洞工程(二标段)
防
汛
应
急
预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金河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4月25日
目 录
1、 工程概况""""""""""""""""""""""02
2、 编制依据""""""""""""""""""""""02
3、 编制目的""""""""""""""""""""""02
4、 工作原则""""""""""""""""""""""02
5、 水文气象""""""""""""""""""""""02
6、 防汛目标""""""""""""""""""""""03
7、 防洪度汛方案""""""""""""""""""""03
8、 防洪度汛保证措施""""""""""""""""""05
9、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08
10、 应急响应""""""""""""""""""""""09
11、 防汛应急保障""""""""""""""""""""10
12、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和专业处置组人员名册和通讯录""""11
13、 救援车辆""""""""""""""""""""""12
14、 应急设备、物资清单"""""""""""""""""12
15、 2017年汛期值班表 """""""""""""""""13
1、工程概况
红池坝引水隧洞工程(二标段)位于渝东边陲红池坝境内,居大巴山东段南侧长江干流支流大宁河、梅溪河上游,东临湖北竹溪、竹山、神龙架景区,西靠开州、云阳,南靠奉节、巫山,北傍城口和陕西镇平县,距巫溪县城91km,属于北亚热带暖温季风气候区,本标段施工隧洞全长3341.56m,为无压隧洞。
2、编制依据
⑴《红池坝引水隧洞工程(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⑵红池坝引水隧洞工程(二标段)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 ⑶防洪度汛技术要求;
⑷国家、行业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技术标准。
3、编制目的
为加强红池坝引水工程二标段施工现场防汛工作,便于配合上级单位及当地政府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降低灾害损失。
4、工作原则
根据巫溪县阳公溪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防洪度汛的通知要求,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抗险”的十六字方针,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5、水文气象
设计流域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低山冬暖夏热,高山夏凉冬冷。年平均气温随地势差异变化较大。
据流域邻近的巫溪县城厢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
雨量为1174.1mm。每年4~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雨量的86.7%,尤以5、7月份最多,其中7月约占17.1%,1月份最少,约占1.15%。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7.3℃;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1m/s(1988年8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4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553.3h;多年平均雾日11.2d;多年平均无霜期304d。
6、防汛目标
本标段主要建筑物为隧洞工程。隧洞主要是对施工工作面进行排水防护,弃渣场防水土流失。本标段2017年汛期开工项目有隧洞开挖、隧洞支护等工程施工,汛期主要解决隧洞开挖抽排水问题,需加大防洪度汛力度,同时做好防洪度汛物资储备工,要采取安全、有效的度汛保障措施。
在度汛过程中,项目部将采取组织保障措施、经济保障措施和工程保障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坚持“抢进度不忘防汛”和“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理念,提前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集中人力、物力,随时准备抗大洪、防大汛。本标段防汛目标:确保在标准内洪水,工程安全、人员无伤亡,遇超标准洪水将竭尽全力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7、防洪度汛方案
⑴、隧洞
下游隧洞内修建集水坑,集水坑容量应满足隧洞排水要求,将积水引入集水坑,再由水泵将集水坑中的水抽出洞外排入排水沟;上游隧洞疏通并深挖沿线所有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⑵、支洞洞口
为防止因降雨产生的洪水倒灌隧洞内,确保隧洞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安全,我部已在施工支洞洞顶冲沟处沿左侧山坡坡脚修建一条排水沟,将降雨形成的洪水沿弃渣场左侧排水沟顺畅引排至挡渣墙下游原冲沟,在坡脚处原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墙加高,防止滑坡渣体和坠石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损坏。在施工支洞洞口堆筑高度为0.5m的粘土草袋,防止洞口的地表水倒灌隧洞内,堆筑体内外两侧应为缓坡,保证车辆及机械设备能顺利通过。
⑶、弃渣场
为确保弃渣场下方大河村村民的安全,我部已在弃渣场下边线处修建挡土墙,并在弃渣场内设置排水沟,便于弃渣内上方水降顺畅排出,避免出现泥石流。汛期加强对弃渣场的安全巡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消除隐患。在弃渣场挡墙上设置位移观测点,每日观测一次,如发现情况及时向业主及监理单位报告。
⑷、进场施工道路
施工临时道路的路基应碾压坚实,开挖或清理、疏通排水沟,确保雨期道路循环通畅,不淹不冲、不陷不滑。
⑸生活区
① 生活区及施工仓库:及时检查清理附近的排水沟,防止雨水进
入宿舍及仓库。
② 模板、钢筋等按要求进行架高,及时覆盖防雨布,避免雨淋水
泡生锈变形。
③施工机械选择在高处停放,停放坚硬地带,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第四篇 水灾2017年6月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第六次模拟》
2017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水灾2017年6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余华笔下的世界是躁动不安的,暴力、死亡、癫狂、欲望、宿命等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永恒的母题。然而,余华的叙述方式却是极为冷漠的,以至于余华被广泛地认为“血管里流的不是热血,而是冰渣子”。
布斯在其论著《小说修辞学》中,根据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将小说的叙事方式分为人格化的叙述和非人格化的叙述两种。人格化的叙述指的是作者或叙述人经常介入故事,在故事叙述中直接现身说法的叙述方式。与余华同时期或较早的中国当代作家采用的大多为人格化的叙述方式——伤痕和反思作家经常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主观评价或政治宣言。非人格化的叙述者则一般不介入故事,而是隐藏在幕后。现代作家尊崇的,是后一种叙述方式,他们认为加强逼真感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减少作者干预,隐藏叙述行为。正如布斯所言:“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直接向读者说话,避免写任何会提醒他是在读小说的语句。”巴赫金也说:“小说语言在不事模拟讽刺、不表讥笑的情况下,它也宁愿完全不带任何情绪,只是冷静地叙述。” 这种颠覆传统叙事,冷静、抽离的非人格化叙述被余华所继承并推向极致。余华在创作谈中写到:我喜欢这样一种叙述态度,通俗的说法便是将别人的事告诉人,而努力避免另一种叙述态度,即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即使是我个人的事,一旦进入叙述我也将其转化为别人的事。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个人经验转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余华所指的无我的叙述方式便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叙述模式。作者退出了作品,作者与作品之间设臵了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在讲故事时,永远“保持着那种冷静、客观、自制,对大痛苦与大悲哀无动于衷的外表,一副绝不悲天悯人的旁观者逍遥姿态”。这个第三者自作陈述,而排除任何一种价值判断,甚至除去一切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这种叙述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显然是非主流的,余华正是通过这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向人们认可的传统叙事手法进行挑战。
余华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和冷漠性等明显特征,无论所讲述的事件是如何的残酷血腥,他始终是平静而沉着的。他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切的残忍冷静地刻画出来。在《现实一种》中,叙述者细致地展示了山岗的遗体被医生解剖的过程。在《古典爱情》中,叙述者绘声绘影地叙写了菜人被肢解的惨状。残酷的迫害几乎成了余华小说的顽念,细节的冷静描绘更加加重了残酷的压力。叙述者由始至终扮演的是一个臵身事外、不动声色的“局外人”,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个不寒而栗的细节。他用一种很从容的节奏来正面叙述,没有夸张,没有渲染,一切似乎笼罩在一种祥和之中,但实际上却发生了一个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余华的叙述的语言是平静安宁的,但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和事件是暴烈而混乱的。无我
叙述方式的使用造成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严重剥离和断裂,构成了小说内部的张力,而这种张力正是读者在阅读余华小说时感到极为不安的主要因素之一。余华正是通过叙述方式的革新颠覆传统的叙述模式,同时也瓦解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读者在阅读中对自己深信不疑的种种信念产生疑问,与作者共同面对这些困惑。
1.从原文看,下列对‘无我的叙述方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让作者退出了作品,在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一个第三者。
B.让第三者来讲故事,不作任何一种价值判断,除去一些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
C.是一种非人格化叙述模式,叙述者隐藏在幕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D.是一种非主流的叙述方式,写作者冷漠、残酷、自私,距离的控制上较冷静客观。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阐述距离控制在余华作品中的表现,接着总结余华笔下的世界及其作品母
题的特点,最后指出余华作品的叙述方式是极为冷漠的。
B.第二段从布斯对现代小说叙述分类入手,进而介绍了人格化与非人格化这两种叙述
方式,并引用相关言论对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加以阐释。
C.第三段先指出余华是怎样继承并发展非人格化现代小说叙述模式,接着对这种叙述
模式的内涵加以阐释。
D.第四段先概括余华先锋小说中叙述者呈现的特征,接着引述事例对其作品叙述方式
革新所带来的作用如构成小说内部张力等方面加以阐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政治宣言是人格化叙述方式的最主要手段,这种叙述方式要求
作者和叙述人常常介入故事。
B.现代作家大多数认为,减少作者的干预,隐藏叙述行为是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用来
加强作品真实感的唯一策略。
C.余华笔下躁动不安的世界与第三者没有夸张、没有渲染的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形
成了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
D.革新传统的人格化叙述方式,能瓦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对自己坚信不疑的信
念生发疑问,从容面对困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一片赤心在丹青
韩小蕙
①吴冠中的艺术生涯是一支射向靶心的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箭,一辈子不偏不
倚地、就奔着这一个目标的箭。
②他和绘画的关系,可说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缘的关系——绘画不是他的专业、职
业、事业,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义。有三个细节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是抗战时期在昆明,敌机来轰炸,全校师生都上山去躲避,只有吴冠中苦苦恳求图书馆管理员,让他将自己反锁在馆内,临摹古人画册。那独自对话经典的自在滋味,一辈子都在他心头畅快地荡漾着。二是上世纪60年代,一次南下广东写生回京,吴冠中将他画的一包画立在座位上,自己则站在旁边以手相扶。站了三天三夜,下火车时腿、脚都肿了,可是他心里高兴,庆幸作品们终于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纪70年代,吴冠中的岳母在贵阳病危,他好不容易请下假来,携妻前往探视。途经阳朔时,他太想画桂林了,遂中途下车,盘桓一天。谁知天雨不停,他叫夫人打伞遮住画板,俩人则淋在雨中,任雨丝打湿衣衫。后来刮起大风,画架实在支不住了,怎么努力也画不成了,极度失望之下,吴冠中竟哭了起来!我理解,当时他浑身的血液已被艺术的激情点燃,陷入了‘不能画,毋宁死'的冲动中,这种欲罢不能,连他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了。
③吴冠中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他说:‘不能创新,我的
生命就停止了。'‘我绝不能侮辱过去的作品,一定要超过过去,给后人新的启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只能往前走,停下来不好活,后退更没余地。'有关风格的问题,他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④2009年2月26日是一个卓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展'
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先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知凡几,专题的吴冠中个
展也有过数次。但意义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180多幅作品,全部是吴先生的无偿捐赠之作,囊括了这位为艺术辛勤了一生的绘画大师所有的重要作品。换句话说,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吴冠中说:‘作品是艺术品,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不属于个人。'‘艺术是珍贵的,了不起的,一定要把艺术留下,留给将来人们再认识。'在他的晚年,吴冠中开始捐出自己的画作,大批量捐献给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而在此前的捐献,已包括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还有国内的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重要场所,更为赈济水灾、救助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捐献过多幅作品,前后捐出的共有300来幅。
⑥吴先生早就告诉家人:‘搞艺术不赚钱,爸爸如果单为了供养你们就不搞画了。房产、
现金,可以留给你们,但爸爸的画是社会公产,应该还给社会。'
⑦凡是跟吴冠中接触的人都会强烈地感觉到,他的血液里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叫做‘不
安宁粒子'。他当了一辈子美术教师,从第一天做助教开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后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一上讲台就激动,越讲越兴奋,就像陷在恋爱中,不能自拔。多少年养成的习惯一直持续了一辈子,他作画,往往早餐后即开始,一直画到下午、傍晚、
深夜,其间不间歇,不休息,也不吃饭喝水,何时画完何时才回到‘人间烟火'。艺术是他永远的新娘,初恋的狂热一直持续到黄昏恋,始终恋不够。
⑧91个春秋飞渡,吴冠中早就做成了国际知名的大画家,他已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举办
个展数十次,还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头衔。但他认为,做成‘家'不是目的,做成‘大家'也不是人生理想。他说:‘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吴冠中也不是一个耽于昨天的人。他甚至说过:‘明年怎么样?顺其自然。'这意思是说,艺海无涯,长征无尽头,个人只管一心一意地探索下去,其他都无须计较——是非曲直,功劳功绩,由别人去说吧。他是艺术的赤子,他的心中只有艺术。装不下别的了。
(节选自《一片赤心在丹青:追念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
4.下面是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水灾2017年6月
A.本文多处引用吴冠中的话,展示了他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这样的写法能够更
真切生动地表现人物,比单纯的记叙和纯粹的评议更令人信服。
B.吴冠中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到',是在强调画家的风格是自己的艺术
实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创作实践就会形成相应的风格,画家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不必计较成败得失,功过是非由别人去评价。
C.吴冠中晚年举办的捐赠作品展,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他将自己一
辈子的耕耘成果全部奉献给了社会。
D.吴冠中热爱艺术,为艺术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认为艺术不能沾染上金钱的气息,
不能和金钱有任何关系,所以他捐出的画作不会带来任何利益。
5.本文第二段记述了吴冠中视绘画为身家性命的三件事,请分别概括。(4分)
6.结合全文,请分析吴冠中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5分)
(三)文本类阅读(14分)
老子的地盘
韦如辉
同学们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起自己的爸爸,马小明总是将自己的脑袋弄得一低再低。
在这个拼爹时代,同学们优秀的爸爸们,无疑幻化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
马小明的爸爸是个摆摊修鞋的,自然不是所谓的优秀,甚至是十分低下卑贱的。可是,
马小明的爸爸却将自己吹得神乎其神,比优秀还无比优秀。
那一年寒假,爸爸带马小明去乡下省亲。爸爸掏着上等的香烟,见人就前言不搭后语地
嚷嚷,你知道现在城里的房价涨多少了吗?
乡亲们猜来猜去,眼珠子瞪得快蹦出来了,仍然猜不准。
马小明的爸爸大手一挥,满脸得意地说,六千,每平方米六千块呐!
一片唏嘘声之后,有人问马小明的爸爸,您老在城里有地点?
马小明的爸爸此时显得极不耐烦,反问道,你知道百货大楼那地点吗?
百货大楼那地点,市中心,黄金地段,傻子都知道!
马小明的爸爸突然间哈哈大笑,那是老子的地盘,寸土寸金的地盘。
乡亲们重新睁大眼睛,乖乖,得值多少钱?
马小明的爸爸伸出一双粗糙的大手,一反一正,再一反一正,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去,嘴
里说,无可奉告。
马小明心想,爸爸真能吹。马小明心里亮如明镜,爸爸所说的地盘,是百货大楼对面一
棵法国梧桐树下,那里有他的修鞋摊。那个如巴掌大的地点,爸爸每月要向市容局交三百元的占道费,外加打折赠送无数个点头哈腰。
爸爸不着边际地神吹海侃,莫明其妙地让马小明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虚荣和满足。
那一次,郑小莉突如其来的恶语相向,才让马小明刚刚得到的自尊灰飞烟灭。
课间休息时,一向直言快语的郑小莉,像新闻发言人一样对一大堆同学说,大家知道百
货大楼对面那个修鞋的老头吗?同学们说,知道知道,我们找他修过鞋。郑小莉故意压低嗓音绘声绘色地再说,小人,标准的市侩小人!我去那里修鞋,只钉一颗钉,就要了十块钱。同学们知道郑小莉的鞋很贵,不是韩国货就是日本牌。照郑小莉这一说,一颗钉十块钱,的确黑了点。
马小明恨不得上去扇郑小莉的大嘴巴,而马小明没有这个勇气。如果马小明真扇郑小莉
的大嘴巴,马小明爸爸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吗?所以,马小明选择了忍气吞声,选择了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