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今年广东高考状元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状元经验 2017高考各省状元经验汇总

状元秘籍 2017高考各省状元经验汇总

2017高考状元陆续出炉,万朋教育根据2017年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共性的经验,以下9点总结分为了学生学习篇和父母学习篇,希望家长和同学们能共同进步,希望对你们都有所帮助。

学生学习篇

1.不以学习为最终目的,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我们就尽可

2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阅读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阅读的许多好处不言而喻:能增长见识,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也会练就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

3.状元必备一本错题集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4.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势必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以下场景大概是中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每天早上特别是第一、二节课上课时,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们在台下呼呼大睡;一到课间时间,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还有一些同学屡屡因睡过头而迟到,不光影响教学进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父母学习篇

5.学霸的父母都像朋友一样

“宽

6.父母基本言传身教,而不是只说不做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7.父母培养孩子“自小独立”

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得多。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8.批评式教育

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9.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看了这么多共同点,相信家长们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反思和庆幸,万朋教育提醒大家,其实无论孩子是否为高考状元,我们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而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到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第二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历届高考状元录

1977-1998年我国部分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表

1977 重庆 董运庭 西南大学 中文 重庆42中(老师)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1977 北京 郭方 北京大学 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 1977 四川 胡小钉 北京大学 新闻 –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1977 四川 黄宗瑜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成都五中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77 吉林 李沛然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977 北京 刘学红 北京大学 新闻 和平街二中 中青在线总经理

1977 浙江 宋安澜 清华大学 自动化 杭州市清河中学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

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1977 江苏 童星 南京大学 哲学 南京一中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77 海南 韦坚 中国科技大学 – 文昌中学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

1977 上海 袁均英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 – 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1977 黑龙江 袁启鸿 哈尔滨工业大学 热能工程 上海62中学 黑龙江省政协常 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

1978 四川 高贤均 北京大学 中文 –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当代》主编,现去世 1978 陕西 韦成枢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 西安高级中学 陕西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1978 江苏 萧柏春 南京大学 数学 南京一中 美国长岛大学教授

1979 江西 陈通文 清华大学 自动化 南昌十中 IEEE Fellow,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

1979 四川 霍永忠 北京大学 物理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 1979 河南 宋新宇 北京大学 数学 – 易中创业董事长 openBC中国 区总经理 1979 山西 吴滢 中国科技大学 – 太原五中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79 江西 周南平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 – 美国遗赛国际公司创始人

1980 浙江 蔡申瓯 北京大学 物理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1980 江西 邓勋明 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十九中 美国Toledo大学教授 1980 山西 马晓光 北京大学 中文 太原成成中学 国台办某局副局长

1980 山东 戚学勇 北京大学 法学 – 山东省外经贸厅某处处长

1980 广东 吴欣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汕头一中 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

1980 陕西 许仁 北京大学 化学 西安市第85中学 美国尤他州立大学教授 1980 陕西 于彦智 北京大学 哲学 铁道部建厂局宝鸡铁中 北京某公司总经理 1981 重庆 敖刚 复旦大学 新闻 重庆市育才中学 《重庆晚报》编辑

1981 黑龙江 陈俊生 北京大学 法学 佳木斯一中 中国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副司长 1981 海南 符策虎 北京大学 中文 文昌中学 房地产公司工作

1981 湖北 黄明 北京大学 物理 武汉六中 康奈尔大学担任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1981 云南 赖松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1 山西 李晓英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太原五中 法国第戎大学教授

1981 江西 王勇 – – 南昌十中 美国某公司高级科学家

1981 海南 韦文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 文昌中学 美国Netscreen公司工作 1981 海南 张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海南中学 上海某国际公司法律顾问

1982 陕西 程迈越 复旦大学 行政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国内投资行业工作 1982 黑龙江 李贤玉 北京大学 通信 牡丹江机车中学 某研究所工作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2 湖北 刘向耘 北京大学 – 黄陂一中 中国人民银行职员

1982 山西 聂红 北京大学 – 太原五中 北京钢铁学院从事外事工作

1982 海南 王竞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 澄迈中学 加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2 广东 王铮 中山大学 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2 江西 徐立微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 洪都中学 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

1982 山西 赵惠林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太原五中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3 上海 车晓东 复旦大学 物理 上海市建设中学 美国硅谷CONNER公司科研组经理

1983 山东 李建光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牟平第一中学 IDGVC副总裁兼合伙人 1983 湖北 潘敏 武汉大学 经济管理 鄂城二中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3 山西 宋晓红 北京大学 法学 太原市成成中学 现美国工作

1983 四川 徐永恒 北京大学 中文 万源高中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曾任重庆青年报社社长

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1983 湖南 杨君武 北京大学 中文 邵东三中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3 江苏 张明 南京大学 中文 无锡一中 海军指挥学院工作

1984 福建 陈伟鸿 上海交通大学 – 厦门双十中学 移居美国

1984 湖北 何立强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武汉三中 深圳国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4 福建 李锦明 北京大学 法学 厦门双十中学 厦门市公证员

1984 湖北 刘向东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黄陂一中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

1984 江苏 王溯舸 复旦大学 经济管理 海安高级中学 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

1984 四川 叶顶峰 中国科技大学 – 隆昌一中 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1984 江西 郑彤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九江第一中学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4 山西 周开让 北京大学 – 康杰中学 北京宣武区常委、政法委书记

1985 广东 陈权 – – 湛江市第一中学 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外交人员

1985 山西 葛允斌 清华大学 建筑 太原五中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5 陕西 郭宝发 北京大学 考古 宝鸡中学 陕西秦俑馆某部主任

1985 广东 李朱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湛江市第一中学 启德教育集团董事长 1985 湖南 龙赞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 – 现代教育工程院高级研究员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1985 陕西 王晓朝 复旦大学 经济管理 宝鸡中学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6 广东 黄国力 清华大学 – 连平忠信中学 合生创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监 1986 江西 聂开文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九江第一中学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986 山西 彭涛 上海交通大学 – 太原五中 上海UT斯达康部门经理

1986 安徽 徐琼 中国科技大学 – – 留学耶鲁大学,现留美工作

1986 湖北 余庆 武汉大学 经济管理 武汉六中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工作 1986 海南 张琼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海南中学 香港某国际银行董事

1986 山西 张咏梅 北京大学 计算机 太钢一中 中北大学教授

1986 海南 邹姬 北京大学 法学 海南中学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博士生

1987 广东 黄辉龙 复旦大学 法学 汕头一中 汕头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1987 甘肃 唐文挺 清华大学 计算机 孟坝中学 美国惠普公司

师 师 1987 山东 王桂星 中国科技大学 物理 五莲一中 美国纽约大学博士毕业 1987 海南 郑孔栋 北京大学 – 海南中学 美国某银行职员 1988 海南 李博白 北京大学 – 文昌中学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任教 1988 山西 杨今强 清华大学 – 平遥中学 美国某网络公司工作 1989 陕西 毛新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管理 中铁一局子校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89 江西 谭小强 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二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 1989 甘肃 吴小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 – 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1989 海南 肖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 琼山中学 海南烟草公司工作 1989 广西 张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管理 – 哈佛商学院MBA硕士生 1990 湖北 肖欲晓 清华大学 计算机 荆州中学 美国某IT公司软件设计师 1990 江苏 叶蕾 南京大学 中文 南京三中 《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 1992 浙江 陈天奇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 现留新加坡工作 1992 安徽 程海泳 – – 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 华夏基金项目经理 1992 重庆 丁春霞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重庆市育才中学 北京大学硕士生,职业未知 1993 海南 李文德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文昌中学 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某部副经理 1993 广东 刘之焱 清华大学 计算机 深圳实验高中 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高级工程1993 陕西 倪婷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管理 陕建二中 北京某集团财务公司工作 1993 江苏 徐少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 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 复旦大学内科主治医1993 陕西 薛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 西安中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1994 陕西 楚怀湘 清华大学 电机 西安中学 上海某企业电子工程师 1994 江苏 王劲松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 海安高级中学 中国国情研究会某处处长

【第三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广东省高考历史状元

广东省高考历史状元

根据我们历史风云网最新内部消息:2008年广东历史单科最高分139,茂名考生,姓名暂时未知!全省历史单科平均分91-91!

2008年广东选考历史状元陈诗玥

一身粉色套裙,头上插上两根红木筷子,陈诗玥这个状元看起来很可爱。

陈诗玥和班主任张凤华老师在一起。

【历史类总分状元陈诗玥】

状元档案

毕业学校:珠海市一中

历史类总分:674

心水志愿:香港大学国际关系专业

身高169cm,一身粉色的套裙,长长的秀发用一双日本红木筷子盘了起来,刘海上还别着一个精致的发夹,高考历史类总分状元、广东省文科总分第二名的学生陈诗玥让人“惊艳”。

陈诗玥是珠海市一中高三(6)班的学生,在长达1个钟的采访中,美食、花草、电影、舞蹈、时事、旅游等等,侃侃而谈。她把学习变成一种兴趣,兴趣让她的弱项也变成强项,除了这次夺得历史类状元外,她还曾经是中考状元。

把学习当成兴趣

“我从来都不作课前预习,保持对新的东西有好奇心。这是我的学习秘诀之一。”陈诗玥说,她跟别人最不同的一点就是从来不预习。“预习了,你会以为自己都懂了,上课就不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了。”她笑着说:“所以我从来不预习,那么我上课时就会对新的知识抱有好奇心,听起课来就会更起劲了。”

“数学很可爱,数学很有用……”数学是陈诗玥的“弱项”,时常让她“头疼”。她在今年高考中数学分数是130多分,但她说她最差的时候数学只有90多分。于是,她经常给自己灌输一种理念,从中发现数学的好处,让自己“爱”上数学。“我觉得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只有你喜欢它,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陈诗玥笑着说:“很多人说高考是炼狱,是谁说得这么恐怖啊?只要你有兴趣,真正投入,高考就是一种享受,压力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

“我在高三时就过了雅思,分数是7.5分,但是我很不满意,我一定要考到8.5分。”她还透露说她自学了日语和阿拉伯语,现在正在练习用左手写阿拉伯语,还准备在暑假自学德语。在韶关出生的她,在家里都是说普通话,但是粤语也说得很好。

平时喜欢和宠物在一起

“3条狗、4只兔子、1只荷兰猪、2只仓鼠……”数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宠物,陈诗玥笑得很开心,她说养宠物是她的爱好。被问到养宠物会不会妨碍学习,她笑着说不会。“我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

说起兴趣,陈诗玥还给记者罗列了她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看电影、美食、花草等等,她已经环游了欧洲和半个中国,在中考后就出版了2本书,她还是学校合唱团团长和红十字会急救队队长。“我也有想过去

四川,我很想去。”身为学校红十字会急救队的队长,她告诉记者:“我有想过到四川去当志愿者,帮助灾区人民,也想多去献血。”

“感兴趣的东西太多了,我什么都喜欢。所以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去哪所学校。”她苦恼地问记者:“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哪所大学更好啊?”她正准备香港大学的面试,意向专业是PPA(政治与行政管理)的国际关系方向。“但是清华大学我也喜欢,只是北京的气候不是很好,让我很犹豫。”她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我选择香港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美食很多,呵呵。”她笑着说。

班主任张凤华:人际要加强

“像她这样的孩子难免会让人担心。她在人际关系方面还需多加强。”陈诗玥的班主任、历史老师张凤华说:“这个孩子能力很强。为人很热情很大方,但是不拘小节,性格大大咧咧的,还有点骄傲,所以有时候难免会跟同学有点磕碰。”

“她知识面很广,兴趣很多,但是什么都想弄一下,一下子弄这个,一下子弄那个,很让人操心。”张老师说,陈诗玥申请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在高三上学期,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上面,学习成绩一下子从名列前茅滑落到了第十名左右。“一下课就不见了人影,拎着一大袋申请资料跑了,真是让人操心啊。”张老师笑着说:“她常对我说"老师,你放心,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我有分寸。"我相信她。我期待她往后的路能够走得更好!”

广东07年历史单科状元:跑题老师让我爱上历史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07广东高考历史单科状元 肖鸣川

历史单科状元 肖鸣川 142分

保送:清华大学

毕业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

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深圳外国语学校毕业生肖鸣川,来自于广东梅州。肖鸣川这次高考取得了661分的总分,其中历史(142分),成为省高考历史单科状元。

由于在学校平时成绩优秀,肖鸣川已经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并已经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本来想学经济,后来调剂到了外语系。”肖鸣川实话实说。

肖鸣川说,对于历史的爱好,“是骨子里就有的。”从小就喜欢看历史故事。不过到了高中,除了上学,电视连续剧基本没时间看,历史剧也很少看。“

整个高中阶段,从小喜欢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肖鸣川,遇到了一位“上历史课老跑题的老师”。“历史老师的个人魅力使我更加迷恋这门课程。”老师常常在课堂上讲丰富的野史,培养了肖鸣川对历史更加浓厚的兴趣。

“高考让我学会了感恩,更加明事理,更加懂得人活在世界上要帮助他人,感恩生活,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

【第四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1999年-2006年广东高考状元就读中学情况

1999年-2006年广东高考状元就读中学情况 1999年-2006年

广东高考状元就读中学情况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状元人数

1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

8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

8

3

广州市第二中学

广州

5

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

5

5

汕头金山中学

汕头

4

6

深圳实验学校

广州

3

茂名市第一中学

茂名

3

8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佛山

2

广雅中学

广州

2

惠州市第一中学

惠州

2

珠海市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68位高考状元的10个惊人共同点,惊醒了多少家长!

68位高考状元的10个惊人共同点,惊醒了多少家长!

各地的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出炉,各地的高考状元真面目也浮出水面,大家都在大肆追问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之前,很少有人关注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有什么不同。诚然,我们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培养出一个状元孩子,但我想,这些高考状元的家长的培养方式,应当也是适用于所有希望培养出一个优秀孩子的家庭的。 6月23日,让人忐忑不安的高考成绩出炉了,令人惊喜的是表弟考取了650分的好成绩,我连忙向舅舅舅妈打探起培养学霸的小秘密。

这几天,网上顿时也布满了各种“状元”采访实录,丹妈一连看了好几夜,省状元、市状元、单科状元""基本把这几年所有的状元都研究了一遍,68个状元,68个家庭,68个故事。

采访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夜苦读,更多的却是孩子们的单纯阳光、青春朝气,以及高分背后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与缜密的思维,即使卸掉状元的身份,这依然是群值得父母骄傲的孩子。

丹妈从这68个状元身上总结了值得父母借鉴的10大教育启示:

01 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

“妈妈与备考中的儿子约定,每晚睡前都要“爱的抱抱”,互道“晚安”。 “在大洋彼岸的我,依然会常常怀念全家人围桌吃饭的情景,在那种朋友式的交谈中,我可以畅所欲言地把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和父母分享,那是每天最轻松最温馨的时刻。”

采访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而在校园中,爱也一直都在,今年贵州的文科状元林中文在进入高中时本是班上中考分数倒数第二的学生,整个高一混混度日,老师发现从发掘文文的优点开始,耐心开导,才让孩子慢慢恢复了学习兴趣,毕业时,她给老师的信中写道“谢谢您让我发觉自己的才华,我必将以真善美回报社会”。

? 启示: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够的宽容,允许不良;足够的坚定,纠正不良。”

02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而教育的本质是教会我们思考。 采访中,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做个生化实验像是他们眼中的游戏;而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我想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们就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而孙萌表示在后来的学习中,她也习惯先在脑海里勾勒出相应的“场景”,这样不仅让解题的“逻辑性”更强,对知识的记忆也比较深刻,这都得益于爸妈从小“有感而发的”教育。

在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方面,北京理科状元施沁汝的妈妈说道:“四岁多那会儿,她的外号就叫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基本上是有问必答,答不上来也鼓励她自己探索,并没刻意培养,只是单纯地想保护孩子求知的欲望,前段时间她突然跟我说,在她四岁多的时候,她就知道真理是无穷无尽的了”。

? 启示:我们无法逼孩子学习,却可以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 03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他们爱学习,也爱生活

生活中,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己的小爱好。

而在校园里,他们也不是只出现在课桌前的“好学生”,班级活动组织者、社团红人、校园歌手、班服设计人""他们说“考分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学校收获知识以外的东西,会更美好”。

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采访中一个状元说到自己从小爱看漫画,老师在一次家长会后与母亲面谈,提醒看漫画会影响孩子学习,母亲感谢了老师的关心,表示会多多关注,但同时也解释道“漫画是他的爱好,这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对于如何处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母亲一直对他表示出尊重与信任。

他说妈妈的作法让他认识到“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但在搞好它的前提下,参与一些其他的活动,也是我们的幸福。” ? 启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04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采访中,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广东状元张恒说:“我爸是个比我更爱学习的人,从记事起,半夜里就经常有人叫爸爸回单位处理电气故障,他总是‘手到病除’,我读大学时,爸爸作为培训班里年龄最大的同学,顶着颈椎病还每天学习,通过了中级绘图员的考试,爸爸用他的实际行动教给我:知识无尽头,活到老,学到老。”

? 启示: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05 学会放手

在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回忆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五岁的时,天气很热,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妈妈就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二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回顾这一路,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 启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孩子才能不断长大,独立,超越父母。

06 因材施教

在采访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从他的赞美中获取自信,所以就义不容辞的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也许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教育专家推崇的“赞美式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却觉得很适合我。”

另一个故事则来自广东数学单科状元吴子维,现在的教育常常反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他的妈妈就是幼儿园开始,每天吃饭前都出一道加减法给他,以至于小学前他就掌握了三位数的运算。

回顾童年,他说自己当时并不感到痛苦,可能是天生对数学的喜爱,反而觉得一切很好玩,但他也留意到当今许多孩子被父母过早逼迫学习造成的痛苦,他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找到适合的才重要。

? 启示: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07 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腹有诗书气自华,龙应台、莫言、毛姆、费曼""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不可否认,阅读确实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而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正如《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

? 启示: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更是理解人生的途径。 08 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除了总结能力,归纳联系能力也能让学习事半功倍,浙江状元傅睿在谈到学习方法时,就表示自己十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习惯将各章知识点连成网状记忆,而且这种联系不是仅限于同一科目中,当今高考考的往往是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目与科目间知识点的串连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 启示:比起死读书,傻做题,善于总结,找到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09 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这点虽然很简单,但我却觉得特别重要,也许正是由于学习中并不崇尚“题海战术”,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学习是场持久战,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能撑过12年。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 启示: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运动习惯,将令孩子受益终生。 10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

除了是非道德问题,家长们对孩子其他一切选择都基本为尊重为主: “高考前半个月,我还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剧《心术》”;

“备考以来,孩子回家,我们从不过问成绩,只问近来状态可好,想吃什么”; “从上初中开始,只要有同学约洋洋出去玩,我从不反对,反而会在玩耍结束后去接女儿,再把女儿的小伙伴一一送回家”""

比起分数,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也许这些状元们最终不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但学生时代养成的思维习惯必将令他们终身受用:譬如独立思考的能力,神采飞扬的自信,破釜沉舟的执着,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在奋斗过程中一刻也不敢停歇的毅力等,高考验的是孩子的脑,其实更是孩子的心。

【第六篇】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高考状元谈高考

高考状元高尚毓:美丽六月 丰翼翔天

高尚毓:2009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状元

母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

现就读: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高考成绩:总分633分,其中语文122分,英语136分,数学137分,文科综合218分,加分20分。

高尚毓,这三个字走入大家的视野,也许是因为我的种种身份:访德交换生、学生会主席、奥运青年营营员、学生党员""而让这三个字突增分量的还是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的殊荣,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我感到身上沉沉的责任,觉得应该与你们分享我高中三年的生活,三年的成长。

高一,重新寻找自我定位

初进高中,老师们总强调一句话:“昨天,你是普通学校的优秀学生,今天,你是优秀学校的普通学生。”高一,我们要学会重新寻找自我定位。回忆起来,这份差事对我来说是万分痛苦的,因为那时的我是顶着“中考一模状元”的光环走进老师视野的。而那时的现实是,因为自己的浮躁、骄傲,在中考中我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入学年级144名,那是自己第一次尝到了从云端跌入谷底的痛苦。后来虽然我的成绩一直在向前迈进,可总感觉到自己还有更大的潜力尚未发挥。诚实地说,那时自己对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多多少少有点不服气,总觉得自己可以和他们一样优秀。

不过现在想想,那时我在学习上付出真的还不够,可我并不后悔,因为那段时间分散到其他地方了,比如担任班长,加入学校学生会,准备访德资料,担任内蒙古自治区60年大庆小教练""可想而知,那时的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多么有限,但是正是这份经历让我明白了“效率”的重要。因为你不能和同学比学习时间的长短,你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出更多的活。每天放学回家路上想想当晚的规划,为学习的内容设定时间限制都是不错的提高效率的方法。“玩就撒开丫子疯狂玩,学就心无旁骛专心学”这是我从小信奉的“真理”。

当然,我在这里大谈特谈“效率至上”的前提,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因为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天才,学习时间的长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效率只起到优化作用。

高二,养成文科思维,厚积薄发

高二刚一开学,迎着无数人诧异的目光,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文科班。因为学校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鄙视文科生的,但我暗自窃喜自己选择了一条轻松的路,幻想着我的成绩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可是结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的年级排名仅为年级11名。还记得那时和我的班主任赵建清老师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主席啊,你的成绩是不是该往前努努?”

“太后啊,我这叫厚积薄发!”

“主席啊,可您厚积半天倒是给咱发一个力哇!”

就这样,我尴尬地“厚积”了半个学期,却就像一只受了潮的二踢脚,怎么也发不起力来""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文科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尽管学习高效进行,可是时间却没有用在最刀刃的地方。比如说:数学要学会多做题的同时将题目合理分类,既保持考试感觉,又能将经典例题吃透,在脑中形成标准化的模型;英语和语文要不断巩固和夯实基础,对基本题型有一套合理的答题思路;政治与历史必须重视课本,不要盲目做题背题;地理要学会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思维上的转化""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还记得高考后有个学弟问我要不要机械式记忆,因为很多自视智商甚高的人很鄙视机械式学习,我记得我给的答复是“需要”。你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多少次在考试中花了很多时间拿下了一道难题,却发现因为自己所谓的粗心,许多不该出错的地方错得稀里糊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基础不够扎实。作为“过来人”我对此深有体会,也吃过不少亏。所以我特别要在这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而夯实基础的主要途径就是在保持大脑活力的同时“机械式记忆”,因为只有当东西都吃透时,才能保证活学活用。

高二走得踏实一点,高三才能走得稳当、安心,这点我从不怀疑。

高三,认准目标,丰翼翔天

高三应该怎么度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我高考后回答得最多的问题,当然也是这阶段感触最深的问题之一。

还记得那时班里总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豪言壮语,比如说“在高三,我要有一颗肥厚的心脏和一张无边无际的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清华,再搞对象”“现在睡觉你可以做梦,此刻学习你却会圆梦”""当然公认最绝的是“人生何必贪睡,死后自会长眠”。

其实高三简单就在于你的任务被单一化了,一切为了高考而服务,你只需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为之拼搏。当然,只有一个目标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在拼搏中让自己更加接近目标的要求,这种接近不单单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体

现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丝毫不夸张地说,高三真的很苦,但高三却又异常满足快乐。我是一个从不赞成拼时间的人,但从高三那个10月开始,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1点钟才睡,早晨7点准时到校背英语,中午放学后留在学校学语文。

在高三,最重要的是学会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就是知识的发散和聚合,这一点在数学和文综上的体现最明显。拿出一道数学题,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题本身,还要明白它包含的知识点以及这类知识点的其他经典题目,这就是举一反三;而反三归一在于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题目归结出一个类型。至于文综,高三上半学期一定要夯实基础,做到课本心中有数,更要在心中形成网络,牵一发便可统筹知识的全局。

另外,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在高三一年的学习生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一定要处变不惊。因为这个时候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变化,比如:每次考试成绩的浮动,曾经不如你的同学突飞猛进而你却在原地踏步;自主招生考试中有的同学拿上了名校的认证而你一无所获""这就需要你能无视周边扰人的环境。

另外,高考绝不是一次简单靠突击就可以考好的普通测试,需要的是我们绝对认真的备考,相对轻松的应考。千万不要被高考中一门科目的难而影响了考试的心情,要知道“你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易我易,我不大意”,你的成绩在交上卷的那一瞬间就已定格,而你要做的就只有全力备战下一科,然后享受你美好的假期。

总之,期待你们在美丽的六月,丰翼翔天。

高考状元:从693到900分并不遥远

那天,我的微笑因努力而生,我知道是这样的。2006年6月28日,是高考成绩放榜的日子。下午,班主任打电话来,说我成为了广东省其中的一名状元。当时我确实有点兴奋。我对自己说,我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我的高中生涯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尾。

回想高三那一年我都是怎么过的,现在也不能很完整地说出来了。不过是抱着为自己负责的念头,我觉得我一直都是很努力的。虽然我的一个老师说过,在我们学校,没有一个人能称得上真正的勤奋。这是因为别的省或者是省内的其他地方,有比我们勤奋十倍的学生。而我们觉得这样的学习已经够刻苦了,我们真的很难想像比我们还刻苦十倍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同时我也明白,努力永远没有限度。

上路序:跟迷茫告别

高三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蛮有壮志的。我想,只要我非常的勤奋努力,说不定我能打破几年的僵局,考上清华北大呢。但是现实总是跟理想差得很远。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我努力过了,但是进步不是很大,这让我很懊恼。作为一名学生,能

够使得我感到快慰的莫过于学习的进步了。而尽管我还能够保持在全年级的前十名范围内,我仍然对不能继续超越自己感到很沮丧。况且我很清楚自己还有很大进步的余地。处于这样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我真有点茫然,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是怎么了?但是学习和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所以有时候我简直是有点被拖着学习的感觉。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什么好征兆。再加上,高三的学习本身就是很累人的,而我还有这样的心理压力,所以到了后段时间我觉得有点难过了。甚至可以说,我开始厌学了!那段时间我总是难过地徘徊在进与退之间看不清将走的路。

所幸的是我记起了一个关于摆钟的故事。一个新摆钟跟两个老摆钟在对话。新钟说,我要摆十分钟是不是很辛苦?其中一个老钟就说,的确很辛苦,你要摆600下啊!但是另一个老钟却说,一点也不辛苦,你只要每次都以摆好下一次为目标就行了,别想着还有多少下没摆,那这还有什么辛苦的呢?

我想说的是,往往拖累我们的是我们自己。这是个想法问题。如果每天都以完成一个小任务为目标,这样自然会觉得轻松很多吧。而总是想着要在短时间内把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完善,未免有点过急了。事实上,我的问题还有很多,根本不可能都解决得很好。可以说,是我打击了自己,而迷茫也在我明白这一切之后开始消失了。

拐弯力:与意志同行

由于感觉自己实力不够,所以我就打心里放弃了报考清华北大。不过心里还是难免有点不服气的。于是我迎来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复读。

广州一模考完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在全省的大概位置了。我的分数在760分左右。我思量着,以这个分数考浙江大学还是有点可能的。于是我又打破了原来的计划,把第一志愿改成了浙江大学。报志愿结束之后,我还真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动力。我感觉自己比之前更有干劲了。我经常对自己说“我要考上浙江大学,我能考上”这样的心理暗示。可惜的是,那时候才打算加把劲搞好学习已经太迟了,因为离高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可是我一直都很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月里我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也曾担心过自己“亡羊补牢”补得太晚了,但是既然确定了目标,就得努力去实现它。尽管最后我没能力挽狂澜,我还是很佩服自己这种意志的。并且这一心理历程让我渐渐明白过来,目标定得太低或者目标不明确的话,我能得到的只有失败。 高考完了当然就是暑假了。尽管我已经预感到自己成绩不会太好,我还是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情,认为即使情况再坏也不会太离谱吧。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我真有点茫然。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要复读。我复读并不是因为自己考不好而不服气,或者还想着考清华北大,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当时我被一所农业大学录取了。我不能想像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学校里面。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涌满了全身,在高考路上,我遇上了最大的一次挫折,而拐弯需要很大的勇气。

放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采取了逃避的态度,不去看高中的书,不看高考试题的答案。不过,谁都知道,如果不找出失败的原因,要重新站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错误会一直延续下去。

经历了一阵心理波动之后,我找回了努力的力量。其实我很清楚自己没有哪一科可以说是很强的,尤其是语文,连基础的东西都还没过关。于是在暑假的时候,我就买了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开始给自己“补课了”。当然我不能只补一门,因为并不是除了语文我就天下无敌了;就算是这样,如果我长期不看书复习一下的话,到了上课的时候怎么能保证不掉队呢?

下一站:为飞跃整装

新学期的补课很早就开始了,就在八月初。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突破,但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管结果是怎样,我都要自己无怨无悔。对于我的学习而言,决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认为,人总是有惰性的,我也会时不时想偷懒。每当我想放松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地对自己说,要是我一时的松懈导致我最后的失败,那么我就罪该万死了。当然只是一时的松懈应该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也是很自然的吧。这段时期,我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虽然偶尔会觉得很累,可是我仍然在尽力保持良好的斗志,慢慢地使其变成一种习惯。

与第一年相比,我确实改变了许多。我再也不像上一年那样有什么厌学情绪了,不管学习有多枯燥,我都要熬过去。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样的意志,他才有可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如果有人向我请教什么学习方法的话,我当然可以讲一大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终身学习的心,一颗不惧艰辛的心,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而不要总是围绕着学习方法去讨论。即使有再好的方法,学习也还是苦的,这点是不会改变的。没有坚定的意志,也无法完全发掘自己的潜力。因为当你不愿意去积极适应周围的学习环境,你就没有尽到义务。有潜力而不利用,这是一种浪费。 话说回来,由于有了第一年的基础,我在第二年就可以多放点时间加强各科了。而基础的均衡为我的成绩飞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首先,我再也不能让语文拖我的后腿了。不过,我感觉从新学期开始,老师们对我的语文就特别的关心。大概因为我的分数比较高吧。开侨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跟我原来的学校有点不一样,而且教我的语文老师是刚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教学也别具一格。我感觉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他们不会单纯地停留在练习上。以前,我们每复习完一个知识点,就要做很多练习来巩固它。但是做完了之后,自己觉得掌握得仍然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把各个知识点割裂开来了。在开侨中学,尽管也会定期做一些练习,但是重点似乎并不放在这。老师们鼓励我们多看一些散文或者素材,甚至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读一下这些材料。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当你遇到一道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考广东状元到长沙 今年广东高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