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宁乡洪灾2017 2017年日历表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宁乡洪灾2017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1考点4 自然灾害 (含解析)》

考点四 自然灾害

1 概念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 主要特征

①复杂性;②周期性;③突发性;④多因性;⑤群发性;⑥潜在性。

3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1)气象灾害

续表

(2)地质灾害

1.自然灾害的形成也可能有人类参与

虽然自然灾害是自然事件,但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跟人类活动有关。如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人类活动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和破坏植被,会加剧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2.洪水≠洪灾

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

某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C.泥石流 答案 C

解析 因暴雨引发的出现在山谷中的灾害应该是泥石流灾害。 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 A.暴雨 C.山高谷深 答案 D

解析 火山喷发与该自然灾害的形成无关。

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预警、预报 C.植树造林 答案 B

解析 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该立即抢修道路以保障救援人员、物资的顺利到达,从而减少损失。

如表是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单位:万人),如图为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读表和图,回答4~5题。

B.抢修道路 D.修护坡工程 B.植被破坏 D.火山喷发 B.地震 D.暴雨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

4.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火山 地震 C.洪涝 地震 答案 D

解析 读表可知,干旱在四种自然灾害中造成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所以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进一步读图可知,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其突发性最强。

5.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C.洪涝 答案 B

解析 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可成为肥沃的土壤资源等。

[考法综述] 自然灾害是与人类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有关自然灾害的考查往往渗透于其它知识的考查中。关键是理解不同灾害的成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命题法 自然灾害成因与应对措施 典例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B.火山 D.干旱 B.洪涝 火山 D.干旱 地震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 建设引排工程说明该地旱涝灾害多发,要从气候中的降水以及地形、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方面作答。

[答案] 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解题法】 我国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2.空间分布规律

第二篇 宁乡洪灾2017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

第三篇 宁乡洪灾2017
《2016-2017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巴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问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011年6月13日下午发生强烈余震,震级为里氏6级。该座城市曾在2011年2月发生强烈地震。据材料完成1~2题。 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宁乡洪灾2017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2011年5月10日,受到强热带风暴“艾利”的影响,菲律宾部分地区遭受洪灾,并已造成数人死亡。据此回答5~6题。

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采石场突发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截至11日,已确认19人死亡,3人失踪,1人获救。据此回答10~11题。宁乡洪灾2017

10.广西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连日的暴雨 ②植被的破坏 ③没有预警系统 ④火山的喷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 )

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 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 ④火山喷发可能诱发森林大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4~15

题。宁乡洪灾2017

6.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台风是一种在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台风有百害无一利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强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8.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5月9日13时30分许,由于连降暴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

14.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15.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16.如果左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17~19

题。

17.右上图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宁乡洪灾2017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18.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沙尘暴盛行 D.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19.该问题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山崩 D.地面沉降 20.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

A.种类多 B.频率高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小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21~22题。 21.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交汇处 2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多变C.自然灾害多发 D.人口密集 23.下表为我国近50年来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的气象灾害,据 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 B.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C.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频率高 D.说明我国自然灾害低于世界平均值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24~25题。 24.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影响地区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 )

A.旱涝灾害 B.地震灾害 C.台风灾害 D.蝗虫灾害 25.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6.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并不表现在(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27.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

A.西部—畜牧业—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 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 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29.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

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

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30~31题。

30.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宁乡洪灾2017

31.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32~33

题。

32.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 B.1989年、1999年C.1954年、1983年 D.1967年、1971年 33.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34.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5.我国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变率大,集中在7、8月份 B.冬季风通道 C.植被覆盖率低,蒸发强烈 D.临近沙源地 2009年4月,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读图,完成36~37题。

36.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冷锋 B.气旋、暖锋 C.反气旋、暖锋 D.反气旋、冷锋

37.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什么矛盾。( )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利益 39.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40.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 无关的(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二、综合题(共40分)

41.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8

分)

(2)说明图中A、B两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43.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描述1950年~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材料三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4分)

⑴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哪类?(2分) ⑵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⑶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8分)

⑷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第四篇 宁乡洪灾2017
《宁乡县滨江公园园林绿化景观工程A标防洪应急预案》

宁乡县滨江公园园林绿化景观工程A标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批 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湘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3年4月28日

目 录

1、总则…………………………………………3

2、项目概况……………………………………4

3、防洪措施……………………………………5

4、组织机构与职责……………………………9

5、附件:防洪小组通讯录……………………13

第一章 总 则

宁乡洪灾2017

1.编制目的

为保证本工程2013年安全度汛,确保施工期间沩江河道泄洪通道畅通,保证沩江河两岸人民群众不受洪水、滑坡等影响,确保项目施工人员、物资、机械设备安全,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工程设计规范》B50286-9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洞庭湖区防汛管理条例》

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县防指挥部下达的其他文件精件。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所在地区汛期来临时,施工期间因河水水位上涨影响河道泄洪能力、骤降暴雨等不良天气因素等影响,引发的危及周边人民群众、工程建设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及项目施工安全等情况下,进行洪水、滑坡等灾害事故的监测、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

4.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1)以防为主 常备不懈

防汛抗洪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办法,积极制订并实施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加强

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2)科学调度 全力抢险

发生险情后,各级救援队伍及相关救援力量迅速到位,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抢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全力保护工程建设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 项目概况

1.项目简况

宁乡县滨江公园园林绿化景观工程A标段位于宁乡县城城区东南部,北临319国道,南接二环南路,东临滨江大道,西侧为沩江河。

由于该工程位于沩江河岸,夏季洪水较为频繁,为建好滨江公园,根据设计及现场施工需挖除原有防洪堤,做好防洪景观带设计。

2.水文情况

项目所在地宁乡县位于湘中偏东北,湘江下游西侧,洞庭湖南缘,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全县各地平均降雨量为1284.8~1614.4mm。雨季为4~7月,三个月中平均降水664.2mm,占全年降水量的49%,7月以后降水明显减少。

3.总体情况及思路

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及项目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我项目部把这次防汛做为当前施工的首要任务。预计汛期到来时,可能遇到和出现的问题,我项目部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防汛制度,调配和采购专用的机械和材料等防汛物资,作为紧急防护救灾使用。与县水利局防汛办、河道管理处等单位建立联系

机制,有险情及时上报,遇上险情及时分析排除,防汛物资及时调派、合理使用。

本标段工程施工段桩号为K1+090~K1+700,把该段作为重点防汛区域。

第三章 防洪措施

1.主要方案

汛期前防洪范围为K1+090~K1+700段扩挖原有防洪堤施工区域,防洪工程重点为疏通河道、围堰。

施工段处于沩江河河道,目前已进入沩江主汛期,洪水下泄期间,需确保堆放的材料、开挖的现场及现场的机械人员的安全,防止出现河道滑坡。

2.防汛抗洪响应分级情况

(1)设防洪水位

当河水位达到防洪水位时,防洪领导小组开始做好防洪准备,全体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岗位,对水情进行全天候观测,同时与水文部门密切联系,时刻注视并预测水情发展,并积极向上级主管单位、水利部门作好汇报工作,以便统一决策。此外加强对濒水地段施工的管理,视情况可暂停濒水地段施工作业,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并做好设备、物资搬迁准备工作。

(2)警戒水位

当洪水达到警戒水位时,防洪领导小组人员立即进行防汛动员,调动防洪抢险人员待命。及时安排日程巡查,必须立即停止濒水施工和电力供应,机械设备全部撤至高地,并调集部分防洪抢险物资以防局部险情出现,随时观测水情变化等。

(3)危险水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宁乡洪灾2017 2017年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