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学信网]学习胡锦涛同志6.25重要讲话的体会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理解
—-学习胡锦涛同志6.25重要讲话的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自始至终贯穿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主旋律。讲话的核心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意义作了进一步的概括、阐明和提升。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和结论的提出,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一种根本性的把握和应答,同时,还是对中国未来走向和发展目标的坚定重申和再次确认。胡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什么?究竟“特”在哪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特”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学说的流派很多。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在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基础上勾画出的一个崭新的未来社会形态。通过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现工人阶级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在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同时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获得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在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必须承认差别,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制度;至于消灭社会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则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也不愿意对未来社会的细节作更多的描述。因此,他们一再反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实际上就是为后人的探索和深化认识留下了广阔空间。

 第二,“特”在对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的新把握。我国的国情、革命道路和历史环境,是塑造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主要因素。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农业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未完成。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将中国卷入“世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也随之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由此也产生了如何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共性与个性、“世界历史”与“国别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追求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实践中,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新鲜血液。其中,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政治前提。这条革命道路,既与西方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有区别,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大规模建设活动。这一进程,尽管或多或少地沿袭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做法,但在对私有制改造的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上,具有许多中国自己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健全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一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社会;而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达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发展程度,仍以国家的形式存在,因此需要切实发扬民主,健全法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此外,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经济危机、世界大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交错影响下,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结构和经济社会状况,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明显变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与其他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并存。

 第三,“特”在对社会制度的新构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别于传统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和其他改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体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改革,我们党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且不平衡、多层次的特点,逐渐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个制度基础上,用市场经济的方式配置资源、组织生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是“中国特色”。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在我国是有机统一的。就政党制度而言,既不是前苏联的“一党制”,也不是西方的多党制,而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此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特殊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争取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和发展的内涵。这些内容,都体现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文化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国家“软实力”,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特别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又继承传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包容多样。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所有这些这些“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越走越宽的生命力源泉。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人类文明的新贡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就必定产生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只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定越走越宽广。

 作者:刘桔 来源:强国论坛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学信网]学习胡锦涛同志6.25重要讲话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