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上周听了内蒙教研室杨华老师对一完小老师讲授的两节作文课的点评,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杨华老师说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先谈谈传统作文在教学中的弊端是什么。
一、传统作文教学弊端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积存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效,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不合理的一面又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重知识、轻感受
小学作文教学一般都以写作知识为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严密的作文知识体系。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以传授作文知识、作文技法为己任,把本来应该是学生再现生活、充分交流互动的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教条的作文技法传授课。结果是传授的技法越多,学生写作时所受的框框就越多,使写作活动变成一种艰难痛苦的事情。
2、重指导、轻自主
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几乎主导了学生作文全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受到压制。作文课以教师传授作文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为主;作文训练以模仿范文为主,很少从语言交流的内在动机和鲜活的学生生活入手;教学结构上以“教师讲——学生写——教师评”为经典模式,以文字操作为主要活动,教学活动平面、单一、僵化。
3、重形式、轻内容
但凡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无不是按照书本的范围,考试的要求,教师的指导完成的。要求写记叙文就不能写成应用文,而且还必须做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生动感人。作文内容的单调,写作格式的刻板,作文要求的成人化、文学化,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厌烦。结果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的苦,写的累;文章内容不具体,满纸空话;没有真情实感,满纸假话;千篇一律,满纸套话;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瞎编乱造,要么抄袭范文,以至草草写完,交差了事。
4、重结果、轻过程
当我们收上来厚厚一叠作文本,并花上一、两周时间批改完毕后,才会如释重负般地认为这次作文教学总算完成了。其实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多元的活动过程。在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应该是先有生活,再有作文,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生活再现于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在充分的口语交流、书面交流活动中,享受到交流沟通的愉悦。
那么我们都知道写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小学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写作方面为学生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深入生活,克服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作文是无处不在的。要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选择真实的材料,打开思路,不要总是写捡钱包、上车让座、帮老大爷背包袱之类的陈旧话题;奇思妙想是作文,烦恼忧愁是作文,爸爸妈妈是作文,游山玩水是作文""当我们认清了作文,捅破了那个让我们感觉高高在上的、很神秘的窗户纸时,作文就不再可怕了,作文太难,思想压力大,未写先怵的情绪就会相应减轻了。
深入生活,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写作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让我写写不出来,可是你让我说,我能说”。在课余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凑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什么新闻、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等,可一到写作文就“哑口无言”了。这就要求学生变“我要说”为“我要写”,用笔来畅所欲言;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讲,“我将来也不当作家、文学家,学习作文没用”。其实,无论从事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写作的。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
关心的、相信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了。
第二,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这一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简单的答出,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老师不用做任何的评价,可以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小男孩”和“高尔基”,将课文内容表演一遍。这样,同学们对两人的表演就会饶有兴趣,老师可以在当旁白的同时,相机插入引问。如高尔基收到纸团时,老师问:“小男孩再来时还扔纸团吗?”在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向高尔基问好时,老师问:“再来时,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时会说些什么?怎么说?”""两位同学表演完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所插入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表演和引导,第二次小男孩去高尔基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会把小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活灵活现了。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的说发展到“主动”的写,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作文训练。
第三,读写相结合,让学生融入阅读。
如果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再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和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
结果定会造成“读写分离”;如果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激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趣;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书中吸取营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激发创作灵感,孔子曾警示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第五,期望要适度。
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
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首先分年龄阶段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如下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述,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
【篇二】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1、通过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词写句,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2、根据具体情境,会说写疑问句和感叹句。并对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写话教学,我认为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会说一句完整和通顺的说话,然后加强指导与训练.,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其中最基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而进行的“听说一句话”的训练。因此,抓好一年级学生的说写训练是关键。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我每一堂课多设计一个说话训练的环节。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自己写话,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鼓励学生动笔写“自己的话”,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字词或拼音写通顺、完整的句子,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每日一句话的写话训练。刚开始的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自己想、动笔就可以了,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到了期中阶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写一句比较完整的话
了。这时,我又向他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重点进行语段训练。
总之,写话、习作目标序列的安排在日常教学与评价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评价,随机的评价较多,需要教师变成 自觉的评价行为——即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关注学生有新意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等。对这些表现与结果及时作出诊断,使用“激励、调整、引导、示范”等各种方式,促其发展。同时教师只有把握住低段写话训练起步的要求。遵循“学词写词——学写句子——写小片段”的基本序列。在
一、二年级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写话,那么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轻松了。
【篇三】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小学语文作文是素质教育中的重头戏,作文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背景及深层次的文化修养,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小学就得抓好语文写作。【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难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讲究自尊,喜好表现。他们虽然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的圈子中,但信息社会使他们的头脑充满了新奇的思想。有许多“情绪”需要向社会、向他人宣泄、表达。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如每学期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的征文比赛,我及时给予鼓励、支持、点拨,帮助他们踊跃撰稿,不少学生获奖了,大家写作的兴致有了很大提高。“情郁于内而必要发之于外”,我们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引导,让他们将内心的感受用激扬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达到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主人”地位显现了,教与学自然就协调一体了。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为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平时我还组织了“优秀作品赏析”、“办班报”等活动,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对这类活动
【篇四】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
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篇五】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
法
作文是学生认识事物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的过程,是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认识,用恰当的书面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可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收获,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对作文有厌烦的心里。
他们怕写作文,因为作文时心里没什么话可写。故而作文成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是认识事物、表达情感的工具。
(二)积累少,言语平淡。
字词句是写作的基础,识字多,词汇积累就会丰富,遣词造句就能顺利进行。平时读书少,词语积累贫乏,就会出现无话可说,或者只能写出平淡的句子,甚至不能连词成句。写出的文章如同一棵干枯无叶的大树。
(三)内容不真实,抄袭他人作文。
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也想写点儿什么,可是又写不出什么内容。其原因就是观察少,胸无积蓄。写又不会,不写又不行,于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学生就不是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选内容写作文,而是去翻作文书,看看上面是否有类似的文章,如果有就抄
一篇,或者稍作改动了事。因此学生作文就出现了假话、空话、套话满篇,无创意,不新颖,没有真情实感。
(四)训练少,引导方法欠妥。
一方面由于缺少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及训练方法的欠妥,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老师引导方法欠妥。学生习作时又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致使学生感到作文写起来困难,于是逐渐失去了写作兴趣。
(五)作文写不长,逻辑不清,不会分段。
有的学生习作只写一段或者不该分段时分段;有的句子读不通,不知其所云;有的语序混乱,条理不清;有的篇幅太短。
(六)标点不会用。
标点符号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老大难”。部分学生在作文中不会恰当使用标点符号,要么是通篇只有逗号,最后加一个句号,要么是各种符号乱用一气,还有的错用或不用标点。
二、解决方法及实效。
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美文体验,改变认识。
通过美文阅读与赏析、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习作并不难,关键是要让学生深入感知作文、让学生喜欢习作,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能带给他们很多的快乐。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注重词句积累、激发写作欲望。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对于学生学过的生字、新词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并在写作过程中引导他们能够应用。课本中有一些文章语言优美,要求学生把这些词句积累下来,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展现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要注重课文后面的“小练笔”。如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穷人》后的小练笔:“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就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去写,由于学生平时想象力局限,写出的效果并不怎么好,有些同学是生搬硬套。为此,我给同学们介绍写作背景,引导他们想象穷人的生活。果然,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小练笔写的非常好。第三,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工具书帮助。阅读时充分体味文章的内容,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书中人物想一想,体会他们的处境,并动笔写写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观察,体现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这句话指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实践证明,生活是作文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也就没有一切言语活动。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农村的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所以遇到写景的文章时,我就组织学生亲身观察、体会大自然。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观察对象的某些特点和情景刺激和触动,诱发和萌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促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调动生活积累,迅速进入写作的构思。写出的文章
才能有真情实感。另外,我还引导学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积累写作素材,在观察体会中才能触动情感,产生写作的欲望,完成文章。
(四)积极创新,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首先,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心理学家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改变命题模式,创设作文情境,然后根据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学生的想象一旦调动起来,就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现力。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创新,经常设计“续写课文”、“谁与谁的对话”、“谁谁我想对你说”等这样的练笔。能使学生对生命有一次全新的体验,使学生的作文从小就有一个独特的见解跃然纸上。
其次,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叶圣陶先生说:“改与写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加强学生作文的自我修改训练,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先引导学生如何去修改,然后让学生再去修改。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由字词到句子,先自己认真修改,同桌修改,小组内修改。最后自己再一次修改后,完成作文,从而达到修改的目的。
(五)落实句段训练。
采取先说一个词、一句话,把它说清楚,说明白,并把它记录下来;再进行长句和段的练习,从说到写;最后把它连成一篇,就成了
一篇文章。可先让学生列好提纲,全文分几段,每一段各写什么,先让学生交代清楚。
总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们还要需要在引导、训练、评讲、评改中还应注意一些方法。要做到“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
当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这其中需要慢慢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形式及多样的表达方式,还需要有一种表达的激情与欲望,才能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与激发下一吐心胸,写出精彩文章来。
【篇六】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彭元新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虽然各类作文书多如牛毛,但没有专门的统编作文教材。造成习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学生怕写作文,自然作文水平低,作文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在此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策略,特别是老师们要明确“教什么”和“怎样教”。自己要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体系,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习作教学、训练体系、策略、实效
习作是小学生萌芽起始状态,就像接受新鲜事物一样新奇,然而三分钟热度后,一切都改变了,变成困扰和纠缠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学生不会写、讨厌写、写不好;老师不知怎么教、教什么,出现“老虎吃天—无从下仄”的局面;
怎样改变习作难这一局面呢?下面就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性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习作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对习作训练有浓厚了兴趣才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
(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不单是课内阅读,更重要的是课外延伸。这就存在与家长沟通,因为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籍,在他们眼里这为“不务正业”。他们要孩子丢下语文就看数学、学英语,把孩子改造成一个满意的“小乖乖”。季美林老先生的“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在他们眼里恐怕是一文不值的了。这种家庭观念反
而造成孩子厌学、怕学。那么,不妨让家长再次学习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让季老先生给他们上堂教育课。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好记性,不如贴笔头。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阅读课内课外书籍时的好词好句归类记录下来。每天所见的事情的概况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自然也就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2、生活处处皆文章。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老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玩”,甚至可参加他们的活动。使他们身心放松,劳逸结合,增加习作素村积累。我镇近年来快乐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潜能、陶冶情操、自得其乐、乐中习作。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了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光碟情景动画,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炫耀权力和地位的女了—王熙凤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女子的举手投足,丹唇未启笑先闻,穿着打扮已经映入孩子们的脑海。因此让他们续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可谓是一挥而就,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确保习作课的质量
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可往往大多数学生却做不到“恰当”这一点要求“颇高”。语文老师们为此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习作课堂,训练学生“多观察”、“勤动口”、“勤动手”
1、多观察,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形式,它靠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生的事物所吸引,而对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流于形式,收到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 ,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造村方面的启发、引导。
2、勤动口。写前进行口语训练,也就是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说”的训练,要求老师首先根据习作要求复习本单元的课本或相关章节,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对所观察的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注和事物的认识,命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语文老师切不可撇开口语交际直接进入习作训练,这种要葫芦,不管叶子的事,最终会“瞎子点灯—白费蜡”。
3、勤动手,即勤练笔。语文老师公局限指导学生写课本上的单元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习作教学上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习作;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除了两周进行一次大习作外,每周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但不能片面要求数量,而不讲求质量,做无用功,避免出现记流水帐。如,我起床刷牙、吃早餐,然后坐着校车来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了。
写随笔,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可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抒情、记叙、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字数多少不界定,不刻意去凑字数。这样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简单,在练习中渐渐地视野扩大,从身边小事写到社会,写到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习作教学定位适当
1、要求适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没有一个天生就是文学家。老师和家长不要开口就是“这么差”、“记流水帐”等语气来挖苦、打击。不妨学习一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文中的妈妈,先给孩子一个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对习作感兴趣、有自信。试想,当孩子牙之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呢?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父母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这和学写习作是一个道理,要求要适当。
2、目标适当,由于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习作教学有极大的灵活性,造成习作训练目标的不明确,有着重“信马由缰”的倾向,或者以应试为目的。在老师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造成学生的恐慌。学生手上的《同步作文》、《作文大全》、《分类作文》等书满天飞,结果抄袭范文、套用小范文、空话、大话、假话满篇。 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也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抒了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小学生习作是老师的指导下,克服自身的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要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獐表达无禁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习作教学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语言才会充满灵性。
三、注重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总结,也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作评价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心灵情感的纽带。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学生拿到作文本时都十分关注,看看老师写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的评价。怎样评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下面说说我的做法。
(一)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准确的标点,一个优美的句子,我们都应以饱含激情和希
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懈努力。作家不是天生的,孩子们中有可能出现一个“鲁迅”、“巴金”、“古龙”,甚至“莎士比亚”。
(二)多肯定,少否定。小学生学写作文,用词不当,语句不能很正常,我们不能同文学标准去衡量学生。学生每次写完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如果再次映入眼帘的都是“语句不能”、“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句子不错”这都可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写作热情。
(三)评语幽默。幽默的语言往往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化解尴尬、引人开怀大笑。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还可以达到“买过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例如,对习作有语病的学生,老师评语是:“给你作文看病的医生真是忙啊!你能让医生休息一下吗?”这句幽默的话语既指出了作文中的不是,又没有评语生硬。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应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都会孩子正确观察,积累和写作的方法,重视孩子的写作意愿,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充分享受交流,从心底喜欢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