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 (河大版九年级下册)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主题: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
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题解】:《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
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的七月
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主题: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全文
▲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早莺_、新燕_、浅草等。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初、早、新、渐、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概括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
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
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绘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
其妙处。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
“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
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您奔赴迢迢远方。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风格豪放、想象丰
富,音律和谐,
而且有时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
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漂泊无定的杨花、啼鸣凄历的子规的描写塑造了悲伤的气势。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答: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
▲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杨花在旧体诗中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
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
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
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此诗“子规”一词,作者融情与景,借景抒情,愁一词表达了作者真切的关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象蓬草飘出汉塞,象归雁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齐名,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后世称其为“诗佛”。苏轼说:“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副美丽的图画。开元二十五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
情景。
主旨:通过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景,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
●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
幅塞外风光图)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
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
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
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_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
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
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
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
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
长河地区的平旷。)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
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
下回味的余地。
5、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疯狂,左手牵黄狗,右臂举苍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为了酬报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
亲射虎,看孙郎。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召我奔赴战场)
会挽雕弓如满月,(到那时,)我定将手中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
西北望,射天狼。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主旨: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的描写,表达作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
1.背景。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时任密州知州,写下了这首出猎词。
2.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全文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数众多、气氛热闹的狩猎场面。
虽鬓已微霜却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
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希望朝廷有朝一日能
够再次重用自己。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壮志。
▲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答:《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
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阙描绘的心态、举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
下阙刻画的胸怀、气概(遣冯唐、射天狼)无不由“狂”生发开来。(只要从“外在形象”和“内在
感情”两方面回答即可。)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
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
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报国,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的英雄的形象,英武豪迈,气
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酒醉里,我挑亮灯光观赏宝剑,
梦回吹角连营。梦醒后只听得军营中号角声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各种乐器一起奏出边塞雄壮的乐曲,
沙场秋点兵。战场上正进行着秋季大阅兵。
马作的卢飞快,骏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嘶鸣,
弓如霹雳弦惊。弓弦紧绷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了却君王天下事,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
嬴得生前身后名。得到我生前死后的英名。
可怜白发生!只可惜自己已经白发丛生!
一、背景: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
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
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中心:词中形象地描写了抗金部队的壮观军容,豪迈的意气,道出了爱国英雄的一片爱国之心。
这首词把梦境和现实相结合,来抒发抗金救国的远大理想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抒发了现实中的壮
志难酬的悲愤。
●全文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
马,挽强弓。这些都极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
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
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通过“醉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感
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7、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西下,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一、主题: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赏析:它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达到
了高度的统一。前三行全是写景,十八字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
这“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宁、
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古道西风
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这与归巢的昏鸦与团聚的人
家真可谓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三、作者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他的散曲被推崇为“元代第一大家”。
●全文
▲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深秋晚景图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答:悲凉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
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
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
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杨清慧
【篇二】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古典诗词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复习目标:
1、了解古诗文默写的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2、教会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提高学生默写古诗词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重点:古诗文默写应考策略的掌握
难点:古诗文默写解题技巧的运用
复习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
近几年我们黄冈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默写一般要占8分的比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文默写的复习。
二、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熟练地掌握《课标》推荐的50首课内古诗词、60首课外古诗词、2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四、各类型试题浅析及方法归纳
(一)直接填充型
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如: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方法总结:这是古诗文默写中最容易的一种,只要平时认真背诵所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即可。但答题时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理解默写型
采用提示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塞外景象的诗句是:,。
2、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
,。
方法总结: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这种题型比较灵活,做题时先要认真审题理解意思,再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诗人和课题回忆联系,即可答出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三)情境运用型
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1、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2、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方法总结:做此类题,首先要理解题干内容,然后在对所考的名言名句熟练背诵默写的基础上,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把握名言名句的深层意蕴,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学会学以致用。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同学相聚时,“,不亦乐乎(《论语》)”的情形历历在目;学习中,合作探究攻克疑难后,“,
。(陆游《游山西村》)”的体验还在心中;分别在即,相互赠言,用苏轼“但愿人长久,。”固然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意,不如用李白《行路难》中“,。”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
(四)归类积累型
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默写,答案多样化。如:
1、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2、大海额浩瀚无边,曾经引起我国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留下无数优美的诗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联有关大海的名句:,。
方法总结: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型分类整理,熟读成诵。解答此题,一要审清题意,分析语境;二要把握关键词,搜索相关名句;三要正确书写,不错字漏字,字迹工整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具有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人,总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酒振奋精神的“,”;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借酒表达功业未就、思乡愁绪的句子“,”;苏轼在《江城子》中借酒抒发不服老的豪情的句子是“,,”。
五,巩固训练。
(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
6.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8.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同上)
10.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学之
【篇三】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古诗词复习教案
古诗词鉴赏复习(一)
【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古典诗词鉴赏常见考点。
2.学会鉴赏古典诗词语言中的“炼字”。
3.学会作答中考诗词鉴赏的“炼字”题型。
【重点难点】1.学会鉴赏“炼字”。
2.学会作答中考诗词鉴赏的“炼字”题。
【教学过程】
一、 真题分析,依案自学
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来聊聊古诗词鉴赏的那些事儿。课前要求大家试着做了前三
年泰州中考古诗词鉴赏的真题,那么就请大家在认真完成中考真题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三年来诗词鉴赏题型不断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你觉得中考诗词鉴赏具体考查我们
哪些内容?(屏显)
考查我们
大家伙儿说的真是不错,老师把大家所说的概括了一下,其实古诗词鉴赏考咱们的无非是以
下三点:(屏显)语言的赏析 形象的感知 情感的揣摩
二、 回归真题,明确重点
古诗词鉴赏的考点是不是就这三点呢?我们可以检验一下,采用数学上的验证法。带
着我们刚刚概括的结论回归到中考题目里去,验证题目所考查的是不是就围绕这三个点。所
有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小组讨论验证。然后我们开火车形式请代表发言。
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完成第七题。(6分)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
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④⑤①②③
【注】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②叠:皱眉头。③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④花:花簪⑤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⑥罗襦:
丝绸短袄。 7.(1
A.闺怨 B.梳妆 C.相思
D.送别
(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3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A.李清照 B.李贺 C.李白 D.李绅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刘禹锡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7.(1)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D.
好了,验证结束,检验结果充分说明我们概括出的这三点基本上就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
考点啊!在刚刚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三个考点在题目里面基本上不是单独
呈现的,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在做题时割裂开来分析。所以我们在完成题目时要有“一盘
棋”的理念,要将这三点融会贯通。
语言的赏析考查三个题型:(板书)“炼字”,“炼句”和“语言特色”。无论是“吟安一
个字,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充分说明了古代文人对遣词造句的
精益求精。既然他们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了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
或表情达意,那么需要我们拥就一双慧眼来将这些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找出来,然后体会其
形象生动的效果以及深藏着的情感。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诗词中的“炼字”。(点击屏幕)
三、 互学展示,点拨导学
课前九个小组长分别给了老师一首诗词,下面我们进行抽签,每组抽一首共同研究,然
后推举代表说说你们组找出的最富表现力的字词,简述原因。
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
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
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
有了飞动之势。
【篇四】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
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 ,中考里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
既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的兴趣以及运用名句的能力。所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趣味练习。
教学用具
黑板、白板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时间颇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炫目的奇葩。古诗词之美,美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它就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除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像秋月,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活动来感受一下:回忆回忆,所学过的古诗词。
二、课前小测验:听写8句古诗。小组互相评改,找出丢分的原因,作出归纳。
三、中考考点展现:(考什么);
课标规定必背7至9年级课内古诗词(6分)和文言文(2分)段落
1、名句 2、主旨句 3、优美句
注意三个意识:
1、 名言佳句意识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名句,要重点理解背诵。
2、 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
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
3、规范的默写意识
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因此,在平时复习中,在背诵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规范地把它默写出来。
三、展示中考题型及答题技巧策略:(怎么考)
1
1.续写型默写:(识记型默写)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平时要熟记熟背,答题时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
2、理解型默写:
复习时应准确把握诗文的意思,做题时应审清题意,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应的语句,正确默写。
3 、情境运用型默写:
审清题意,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答题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答非所问。
4、综合归纳型默写:
平时多注意积累诗句,并认真归纳整理积累的诗文;做题时要看清题意,写出符合要求的诗句。
每人原创两个题目,搭档合作。
四、题型训练:(小试牛刀)
(一)、读诗句,找错误。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
、、、、、、、、、、、、、
五、小组合作完成趣味练习,探究归纳与积累展示:
1、 A组,情感类
2、B组,自然风物类
3,C组,植物动物实物类
全班合作,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制作自己的复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要点:
背 诵
理 解
归 纳
书 写
补充:
古诗文识记小窍门:
熟记作者标题及首句,熟记名篇名句,分类整理记忆,采用联想法、对比法、意向记忆法。 不扣分原则:
审题——写对——不丢字落句,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写错别字,
规范书写。
2
【篇五】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初三语文古诗鉴赏复习教案
初三语文古诗鉴赏复习教案
古诗文鉴赏分主要为赏析诗歌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四个方面。
一 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了解这类题目的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模式
这一部分的答题要根据所问回答,有几个问要答出几点来。
答题模式:
1、问题:这首诗有人这样评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赏析。
回答:第一步先要回答同不同意,第二步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自己的观点正确性。
2、问题:请归纳出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首先回答出你理解出来的诗歌内容(逐句理解,相同的归并),然后回答具体思想感情的类别。
当然还有其他的问法。
(四)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二 评价诗歌的形象(意象)和意境
(一)熟悉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开阔苍凉等。
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一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二)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1、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
(1)斑竹 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 传说中鹣
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3)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6)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17)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8)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9)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21)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22)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23)桑榆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 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o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26)黍离 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28)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
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29)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2、常用意象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悲伤凄恻、凄凉、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猴猿 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细雨 潜移默化的教化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雪 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露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暴雨 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春风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 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 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晴天 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 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 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 指代书信 吴钩 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 珍珠 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船 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红色 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色 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 绿色 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 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 蓝色 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 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 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 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西楼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南园 泛指花草园林 落日 惆怅 冬雪 冷峻 秋雨 忧愁 流水 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 失意、伤感 丁香 指愁思或爱恋情结 大漠 苍凉 旷野 凄清 美酒 壮行 红豆 相思 竹林 闲趣、隐逸 孤灯 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秋虫 凄凉 故园 乡愁 烛 相思、别愁枯藤 萧瑟、荒凉 古琴 知音 古道 荒凉 飞鸟 空远 长亭 送别 楼兰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 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阳关 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莲 “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栏)干 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孤雁 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 悲凉、离愁别绪 梅子 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三)了解一些有关形象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1、人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景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意境类——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和模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
例如: 1、.对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
2、.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四)典型题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三)。
三 评价诗歌的语言
(一)明确古诗中常见语言的风格特点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二)了解一些常规问法和答题模式
1、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运用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析关键词句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应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模式: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典型题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篇六】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熟悉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2、明确中考考点。
3、掌握答题技巧。
【重难点】掌握答题技巧。
【课型】复习课
【方法】点拨法、典例解析法、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课题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知识储备
四、中考常见考点:
1、体悟感情
2、品味字词
3、赏析名句
4、描绘画面
五、直击中考
考点一:体悟感情
天净沙·秋思 (2010 南充)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 你读懂诗歌题目了吗?
秋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凄苦惆怅之情。
2、你能找出体现感情的关键词句(诗眼)吗?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是漂泊未归的天涯沦落人,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及思乡之情。
3、你能找出这首小令里的意象吗?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托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只有领悟“意象”的内涵,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结合诗人的遭遇和背景,体会情感。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得到朝廷重用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 1、从诗歌题目上去辨析。
2、从关键词上寻找答案。
3、注意分析诗词中意象的内涵。
4、关注作者遭遇和时代背景。
小试身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感情?
(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考点2:品味字词
典例解析:2012襄阳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 ”字用得好,妙在 ( “卷”字用得好,“卷”是动词, 极言行走之快,描绘出将军打猎的壮观场面,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温馨提示: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技巧:1、明确词性,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2、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颈联哪两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六、学以致用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垂”“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创造一种阔大雄浑、寂寞空旷的意境,反衬诗人的孤独。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怀才不遇的苦闷,漂泊无依的感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有两个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词好在何处?
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动词,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七、小结
引导学生从考点、答题技巧谈本节课的收获。
理解句意,揣摩内容。
推敲字词,领会感情。
结合意境,紧扣诗意。
文从字顺,准确简练。
八、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课的两个考点,赏析诗歌《春望》。
【篇七】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九(上)诗词鉴赏复习教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诗歌本体,
指导学生准确表达答案要点
复习步骤:
一、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诗歌鉴赏(ppt1)部分的复习。
二、 知识回顾:
1、我们先来轻松过渡一下,来个热身运动,请看大屏幕。根据上句背下句。(齐背) (ppt4)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t5)下面这个有点难,根据下句说下句。(指名、开火车)
6、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学们的记忆力很好,逆向思维的能力也强。但是,对诗歌的考查绝不仅仅是背诵默写,还考什么呢?——诗歌鉴赏。(怎么考?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中考题型,明确常见考点:1、品味思想内涵2、赏析经典语言3、描绘画面意境)想拿满分也不难,只要你能做到两点。即正确解读诗歌本体,准确表达答案要点(ppt);也就是能读明白,写清楚(板书1)。前者是关键,后者是重点,读明白了才能写清楚。
这两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说:“汝果欲满分,关键在方法。”否则,老师一讲你就明白,可自己一读诗,依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自己一做题,还会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那么,怎么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
三、 指导如何品味思想感情:
解答这类题的套路是:(ppt10)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
(通过词人的登楼所见,抒发了词人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和离乡去国的悲伤痛苦。
【篇八】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初三语文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读懂背诵古诗词,首先能品味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哲理,能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古诗词默写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又较大,因此,掌握好的背诵方法,对能条分缕析地掌握好古诗词,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了解有关作者的一些常识,探讨记忆古诗词的方法,理解重要诗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归纳运用技巧背诵古诗词,深入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能流利背诵《中考说明》中的每一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会面对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超然物外的宽广胸襟。
教学设想: 1、激情导入后,先介绍背古诗词的方法之一,用现代音乐唱古诗,先播放李煜的《鱼美人》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演唱片断,再由学生试唱《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等古诗。
2、指导学生制作卡片,以用于坐车、走路、课间休息等背诵之用,指导学生用软笔书写张贴于室内,或用小黑板书写放在班级,便于学生看,便于学生记。
3,将古诗词按其表达的感情分类,抓住各首诗的名句来背诵。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4,教师设计练习强化记忆。
5,学生互相提问,激发兴趣,强化记忆。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导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积淀中,诗词更是其中夺目的珍珠,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名家辈出名片浩繁,他们或赞美祖国风光,或抒发个人情感,或叙述事件人物,读之,能让我们感受到古来文化之优美,从而得到美的陶冶。
一个人文学素养的高低与他掌握的古诗词的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升学考试中,古诗词默写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
学 习 内 容 激情导入
渲染情境
教 师 活 动 认真聆听
感受情境
学 生 活 动么今天就来探讨如何掌握古诗词
方法步骤
一、巧借歌曲唱古诗
二,制作卡片、书写张贴
随身携带的诗词卡片
软笔书写张贴古诗
利用小黑板写诗挂于教室
三、分门别类记古诗
1、表达思乡怀人情感的
诗词。
2、表达送别情感的
3、表达建功立业思想的。
学 习 内 容
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今人为古诗普的曲子,如李煜的《虞美人》、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播放这两首曲子的录音),二是让一些现代曲谱与古诗联姻,例如用《忘情水》的曲调唱里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
讲述并展示
制作卡片随身携带或贴在课桌上
展示软笔书写的古诗词
利用小黑板写古诗挂于教室
建议学生:大课间、坐车、走路时可利用卡片来背古诗。
根据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分类。
请同学们从今年中考基本篇目中举出相关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这一感情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惜别感情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建功立业思想的诗句。
教 师 活 动
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曲子任选下列几首诗词中的一首来唱:《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等,(唱出詩的作者和朝代)。
学生认真听讲,并跟着老师背卡片上的诗、宣纸上的诗和小黑板上的诗。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 生 活 动
4、表现哲理的
5、寄情自然的诗句
6、表达愁怨的情感
7、表达爱情的
8、忧国忧民的
9、珍惜时间的
10、表达美好愿望的
请举出表达哲理的诗句。
同请学找出表达这一感情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愁怨感情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两清相许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这一感情的诗句。
请举出表达这一感情的诗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会当凌决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
高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样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九年级诗词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