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数学证明题 中考数学证明题

初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初中作文】

第一篇:《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证明(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 △ABC中,∠A∠B120,∠C∠A,则△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5. 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120°、150°,则∠C( ). (A)120°

(B)150°

(C)60°

(D)90°

6.如图1,l1∥l2,∠1=50°, 则∠2的度数是( ) (A)135° (B)130° (C)50° (D)40° 7.如图2所示,不能推出AD∥BC的是( ) (A)∠DAB∠ABC180 (B)∠2∠4 (C)∠1∠3 (D)∠CBE∠DAE

1130,则∠2等于( ) 8. 如图3,a∥b,ca,∠

(A)30°

9. 如图4,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 有( ) (A)1个

(B)40° (C)50° (D)60°

(B)2个 (C)3个 (D)4个

10.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 ,那么 .

12.如图5所示,如果BD平分∠ABC,补上 一个条件 作为已知,就能推出AB∥CD.

1120,则13.如图6,AB∥CD,AF交AB、CD于A,C,CE平分∠DCF,∠2.

14. 如图7,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

∠1∠2.

15.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2,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外角为 .

三、解答题

16. 如图8,直线AB、CD相交与点O,∠AOD =70o,OE平分∠BOC,求∠DOE的度数。

C

B

17.已知:如图9,BE∥DF,∠B=∠D.

求证:AD∥BC.

18. 如图10,AC//DE,若∠ABC70,∠E50,∠D75,求∠A,∠ABD的度数.

19.如图11,已知AE⊥BC,FD⊥BC,∠1=∠2,求证:AB∥CD。

A

F B

3 1 H 2 C D

20.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生产了一种如图12所示的零件,工人师傅告诉他:AB∥CD,∠A40,∠AEC70,小明马上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得出了

∠C的度数,聪明的你一定知道∠C的度数.

证明(二)

一、选择题

1.如图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配.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2.如图2,P在AB上,AE=AG,BE=BG,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 (A)1 (B)2 (C)3 (D)4

A

E P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 (A)形状相同 (B) 周长相等 (C) 面积相等 (D) 全等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这腰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图2

5.△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最长边AB的长是( ) (A)5cm

(B)6cm (C)cm

(D)8cm

6.如图3,P是∠BAC的平分线AP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

,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PEPF (B)AEAF (C)△APE≌△APF (D)APPEPF

图3

F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3 (B)41 (C)3或 (D)3或41

8.如图4,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 ) (A)∠M=∠N (B)AB=CD (C)AM=CN (D)AM∥CN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两边分别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o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两角和一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5所示,在绿地旁边B处 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处树 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 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 (A)23米

(B)24米 (C)25米

(D)26米

图4

二、填空题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则其顶角为 .

12.在△ABC中,已知∠A=80°,则∠B、∠C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 13.边长为2cm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cm

2

14.如图6, △ABC中, ∠C=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若∠CAD=20°,则 ∠B= .

15.如图7,底边长为B E

图7 图6

第二篇:《中考数学证明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数学证明题精选

1.如图,两相交圆的公共弦AB为23,在⊙O1中为内接正三角形的一边,在⊙O2中为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求这两圆的面积之比。

O2O1

B

例1图

2.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弧长为20,求扇形的面积。

3.如图,已知PA、PB切⊙O于A、B两点,PO=4cm,∠APB=60,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例3图

4.如图,已知直角扇形AOB,半径OA=2cm,以OB为直径在扇形内作半圆M,过M引MP∥AO交AB于P,求AB与半圆弧及MP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S阴。

5.如图,⊙O内切于△ABC,切点分别为D、E、F,若∠C=900,AD=4,BD=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B

O

A

例4图{数学证明题}.

第1题图

C

A

O

6.如图,在Rt△ABC中,∠C=900,O点在AB上,半圆O切AC于D,切BC于E,AO=15cm,BO=20cm,求DE的长。

B

第2题图

7.如图,有一个直径是1米圆形铁皮,要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心角为900的扇形ABC,求:

(1)被剪掉(阴影)部分的面积;

(2)用所留的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8.如图,⊙O与⊙O外切于M,AB、CD是它们的外公切线,A、B、C、D为切点,OE⊥OA于E,且∠AOC=1200。

(1)求证:⊙O的周长等于AMC的弧长;

C

第3题图

(2)若⊙O的半径为1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9.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 第4题图

(1) 求证:DC=BC;

(2) 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条件下,当BE:CE=1:2,∠BEC=135°时,求sin∠

BFE的值. AB

F

DC

10.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求证:△ADE≌△CBF;

(2)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1.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

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

明理由.

A( B( E )

12.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E,连结AD、BD、OC、OD,且OD=5。

(1)若sin∠BAD

3

,求CD的长; 5

(2)若 ∠ADO:∠EDO=4:1,求扇形OAC(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13.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 (1)求证:点F是BD中点; (2)求证:CG是⊙O的切线; (3)若FB=FE=2,求⊙O的半径.

14.如图,已知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4,3),

⊙A的半径为2.过A作直线l平行于x轴,点P在直线l上运动. (1)当点P在⊙O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P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5.如图,延长⊙O的半径OA到B,使OA=AB,

DE是圆的一条切线,E是切点,过点B作DE的垂线,

垂足为点C. 求证:∠ACB=

1

∠OAC. 3

O

A

B

16.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壁ON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60. ⑴求AO与BO的长;

⑵若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同时底端B沿OM向右滑行.

①如图2,设A点下滑到C点,B点向右滑行到D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多少米; ②如图3,当A点下滑到A’点,B点向右滑行到B’点时,梯子AB的中点P也随之运动到P’点.若∠POP’= 15,试求AA’的长.

17.如图⊙O的直径DF与弦AB交于点E,C为⊙O外一点,CB⊥AB,Go是直线CD上一点,∠ADG=∠ABD,求证:AD·CE=DE·DF. 说明:(1)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推导过程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过说明(1)的过程之后,o可以从下列①、②、③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

①∠CDB=∠CEB;②AD∥EC;③∠DEC=∠ADF,且∠CDE=90°.

G

18.已知,如图,在半径为4的⊙O中,AB、CD是两条直径,M为OB的中点,CM的延长线交⊙O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数学证明题 中考数学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