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第一篇:《第一次体验孤独》
第一次体验孤独
人生第一次的体验有很多,比如:第一次体验喜悦,第一次体验心酸不同的体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欢快、兴奋、紧张、激动、好奇。所以第一次体验便成为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上次暑假,我独自乘车到天津舅舅家做了一次为期七天的旅行。8月14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车站,妈妈、爸爸送我上了大巴车。一走进车内,我就有一种紧张,害怕的感觉,心跳加速,发出“咚咚”的声音。我放好行李,爸爸妈妈在车上陪了我一会儿,嘱咐了几句话,匆匆下车了。他们走了,车还没有起动,仍然有不少人上车,我看着他们,心里十分害怕。
握紧妈妈给我的车票和钱,因为是一个人,所以格外小心。 一个大姐姐坐在了我身旁,因为陌生,我对她有戒备之心。她主动和我说话了:“小妹妹,你自己一个人去天津啊?是上学吗?”我抬头看了看她,从她说话的语气里感到她很友善,便回答说:“我去舅舅家玩。”就这样,我们俩个认识了,还相谈甚欢。
车子缓缓起动,有了这个大姐姐的陪伴,我安心了许多,闭上了眼睛,很快进入了梦乡。
车上的人乱嚷嚷,把正在做着美梦的我吵醒了,我揉揉惺松的睡眼,感觉肯定已经很长时间啦!可是,并没有如我所愿,此时的时间像上了年纪,走路蹒跚的老爷爷一样,才走了一个小时。我顿感失望,扭头看看一旁的姐姐,还在睡梦中。好没意思,没有人陪我说话。就这样,随着摇篮般的大巴车的摇晃我又渐渐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到有人拍我,便打了个哈欠,醒了,是那大姐姐,她说,她要在半路下车了。我看了看表,还有3个小时。怎么办?就只有我自己了,那个叫害怕的淘气包又来到了我的心里。我
不断的安慰自己,就只有3个小时了,不用害怕。
姐姐下车的地方是一个服务区,司机要求所有人都下车休息一下,我不想下去,可是又没有办法。我找了个离车最近的地方坐了下来,生怕自己一会儿被落下。
要出发了,我第一个跑上车去。可是时间一分一分的走,还不紧不慢的。3个小时在平时上学看来,简直是白驹过隙,可现在像老牛拉破车,半天走不了一米,急死人了。看见别人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我到真有点儿想家,想妈妈的唠叨,想与爸爸一起解题时的样子此时,在这短暂而漫长的3个小时中,我才更深刻的感到家的温暖,家的温馨,家的可贵。此时才明白,亲情是多么重要啊!
马上要下车了,想着马上就可以见到舅舅了,就可以不再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了,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可我又想,万一找不到舅舅怎么办?顿时我刚放松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股股烦恼迅速萦绕在心头,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
不过事实总与人的想象相反,一下车我就看到了舅舅在向我招手,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一路的疲惫,不安,忐忑刹那间全抛到了九霄云外,孤独的感觉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第一次独自坐车,让我明白了,独自一人的孤独,寂寞与无助,使我明白了人生最可怕的是孤独,是没有朋友,没有亲情。只要有朋友、亲人在,一切都不是问题!让我们珍惜自己的友情和亲情吧!
第二篇:《第一次体验孤独的滋味》
第一次体验孤独的滋味
昨天早上,妈妈就跟姐姐去了潍坊,妈妈要去送姐姐上大学。
我是让邻居送我上学的。去了学校我趴在课桌上想念姐姐、妈妈、爸爸。忘了告诉你们,我的爸爸出差去了湖南。我在心里想:唉,爸爸、妈妈、姐姐,都去了别的地方,我就只能和奶奶在家了,可奶奶也经常出去玩。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响了,一节课我没有听,没有家人,唉
两节课、三节课我都一一没有认真听,只听进一两句话吧!
放学了,还是那个邻居接了他的孙女又在门口等我。那个邻居把我送到了家。一回家,我就打开电脑,听着伤感的歌,看着姐姐的床,心想:我的姐姐真的走了吗?我不相信。我在QQ的个性签名上写了这句话:“姐姐,我非常地想念你,如果没有你,我们的家就没有快乐姐姐,希望你能早回来。”
晚上八点多,妈妈回来了,给我买了最爱吃的汉堡、可乐,我吃完了这些东西,就准备睡了。
我在睡前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姐姐上高中时我不想念她呢?”妈妈回答:“大概是你姐姐暑假在家呆得太长的时间吧!”听了这句话,我上了床,紧紧闭着眼睛,眼泪顺
着两颊慢慢地滑下来
第一次体验孤独的滋味,一点儿也不好受!
第三篇:《第一次感到孤独》
第一次感到孤独(女儿的作文) 五年级 王尉卓 前些日子,我们班因为腮腺炎放假了,我闷闷不乐的回了家。
第二 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呆呆地坐在床上,翻翻漫画,看看作文,闷的甚至想哭,抓了抓头发,望着镜子,一向点子多的我竟然不知道干些什么。起了床,换好衣服,吃了早饭,走出家门,仰望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滋味,看着一群群上学的小学生,心里泛起了一丝苦涩。
虽然不用上学,但我竟然想念起上学的日子了——读书声,回答问题声,老师批评人声,同学们的笑声………..不是该高兴吗?不用上学,不用读书,不用听老师唠叨了。可如今,我真想那样快乐吗?
站在温暖的阳光下,心里落寞,低头走出大门 ,想起老师和同学,想起在学校的快乐时光。我,泪眼朦胧,看看大街,往日熟悉的大街,好像变得陌生起来,周围的人好像一点点走远,直到看不见………我心里,像下了一场雨,湿湿的,很难受,孤独,包围了我,让我不禁又想起昔日的好友们……………
第四篇:《《感悟孤独》研究性学习设计》
研究性学习设计
第五篇:《百年孤独论文之孤独需要体验与平衡》
孤独需要体验与平衡
陈思华 1005010013 10汉语言文学01班
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向世人展示了马孔多镇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宿命式和轮回式的孤独悲剧,但绝对不是为了让世人绝望于孤独中。面对孤独,人需要主动体验孤独与平衡孤独。主动体验孤独为的是认识自我,而非去惧怕孤独来妄自菲薄。而平衡孤独的有效方法是适当地释放与积极地面对孤独。
关键词:百年孤独;孤独;体验;平衡;释放
谈《百年孤独》的孤独,就必然要先谈其孤独的特征——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悲剧是宿命式和轮回式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向世人展示了马孔多镇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悲剧。但是,这个孤独之所以被称为悲剧,并非是因为孤独的深或浅,而是因为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不断地轮回与不断地被注定的。
以名字为例,从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庭成员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作者赋予布恩迪亚家族的轮回命运,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雷梅黛丝、这三个名字不断地出现在每一代的家族成员里。这样的轮回式命运连文本中的长寿女子、第一代成员的女家长乌尔苏拉都察觉到了,当她的曾孙子奥雷里亚诺第二毫不犹豫地为“没有丝毫布恩迪亚家人的样子”的孩子取名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时候,她有着“无法掩饰的隐隐的不祥预感”。因为乌尔苏拉从布恩蒂亚家族漫长历史上重复命名的传统中得出了在她看来无可争辩的结论: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正如文本中的另一个长寿女子庇拉尔.特尔内拉认为的那样,“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
孤独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人需要做的是——去体验孤独和平衡孤独。笔者不止一次地认为,孤独的命运是可以打破的。但是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对于《百年孤独》的赏析与解读,基本都认为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是无法打破的。从书中跳跃而出,不少的研究者都把《百年孤独》的孤独放大到拉美的文化孤独、政治孤独。时至今日,笔者仍然对“孤独不能打破”与“孤独乃命中注定”两个观点持保留态度。笔者承认,在文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作者写的就是孤独。但孤独是不是就真的因此无法打破了呢?笔者相信,作者并非为孤独而书写孤独,而是为了让世人体验孤独而书写孤独。笔者也相信,作者让世人体验孤独并非让世人绝望,而是让世人从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孤独的方法,从而努力地活下去。
布恩迪亚家族的长寿女子、大家长乌尔苏拉便是体验孤独与平衡孤独的代表者。乌尔苏拉是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的守护神,她以神圣的母爱不断地为这个家族输入元气,企图以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家族得以维持。
当乌尔苏拉的丈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醉心于吉卜赛人带来的新发明与新科技,并把家庭职责完全抛在脑后的时候,乌尔苏拉带领着孩子们在菜园里日夜辛劳。此时的乌尔苏拉是第一次体验孤独,丈夫不再是从前带领大家开辟家园的典范男人,却变成一个不切实际、企图超越物质生活进行科技飞跃的孤僻疯子。她除了要日夜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还要为家里的生计奔波,在生活上,没有任何人支持与帮助她,在心理上,她的生活伴侣陷入了不正常的状态,没有办法给予她心理支持;无私的乌尔苏拉能把丽贝卡啃泥土的孤独怪癖治好,能在脑袋里搜罗出无数种治疗疾病的土方与偏方,她是传统劳动妇女的智慧化身,却只
是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支撑着布恩迪亚家的生计;战争的硝烟笼罩马孔多的时候, 老年痴呆症的丈夫无法帮助乌尔苏拉解决生存问题,同时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则虚荣地发动战争、长孙阿尔卡蒂奥成为暴君, 养女儿与亲生女儿为同一个男人变成仇人,布恩迪亚家族在第三代的时候几乎要在这狂风暴雨中垮掉,是乌尔苏拉孤独地以一个人的力量来挽救着这个家;她会对成为暴君的孙子暴鞭挥打,挺力反对小儿子——备受尊重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枪毙将军和马尔克斯上校,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沦落的时候,乌尔苏拉永远是家族里第一个、唯一一个对这些成员进行道德教育的孤独的大家长。
从上述的例子可知,乌尔苏拉的大半生都在布恩蒂亚家族中孤独地支撑着这个大家庭。但乌尔苏拉从来没有放弃过生活的希望,即便她的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要被枪决了,她仍然以自己的母爱与决绝送去救命的手枪,并为他治疗身上的病痛;即便丽贝卡因孤独而啃泥土的怪癖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发,乌尔苏拉从来都没有因此放弃过她,就算后来丽贝卡因与乌尔苏拉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构筑乱伦爱巢被赶出布恩迪亚家门,乌尔苏拉仍然惦记着孤独的丽贝卡;当费尔南达成为布恩蒂亚家族后期的女王的时候,乌尔苏拉退居无用的角落却仍发挥着无人能敌的作用,失明的她活得比家族里的任何人都要正常健康,甚至至死都无人知道她仅仅是靠气味来代替失明的双目;获得了横财的乌尔苏拉从来没有想过据为己有,她至死都不断地寻找着横财的主人,即便是她神智混乱的时候,仍然能用智慧来击退冒充主人的傀儡;她知道自己已然超过一百二十岁,她知道自己是要跟随死神的人,但她没有任何一刻是放弃活着的。乌尔苏拉体验过布恩迪亚家族式的孤独,她明白这种孤独的痛苦,她一生都在以“勤劳”来平衡活着的孤独、活在这个家的孤独。她老年的时候总是“忙来忙去”,即便她更多的时候会帮倒忙,但她仍然以充满活力的身躯来散发正能量。所以,体验过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乌尔苏拉一生都在平衡孤独,她的长寿见证着其他成员抗争孤独的失败与尝试,而她也是唯一一个幸福地死去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者。
布恩迪亚家族中其他的孤独者因为孤独命运被作者注定,所以经历着孤独地出生、生活与死亡,但除了伟大与长寿的乌尔苏拉外,并非所有家族成员都在这种不自知或自觉的重复中不作为的,布恩迪亚家族中也有与乌尔苏拉一样例外的女性。虽然被作者赋予了轮回的命运,但是她们却不甘心坐以待毙,想方设法地帮这个不断地重复着过去悲剧命运的家族寻找解救之路。家族里的女性并没有很明确地直指“打破轮回”,她们仅仅是希望能有一个与家族的过去截然不同的开端。
同样以名字为例子,母女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和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想要摆脱这种重复命名的轮回悲剧的心思是显而易见的。母亲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在生下第一个女儿梅梅后,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决定——要用她母亲的名字取名。但是不论经过多少次的紧张争执,众人还是无视她取的雷纳塔,而是使用梅梅(雷梅黛丝的昵称)这个称呼。而小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在生下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一个孩子前,她就已经在求学期间发誓“生下两个野性十足的儿子分别叫罗德里戈和贡萨洛,绝不叫奥雷里亚诺和何塞.阿尔卡蒂奥,还要养育一个女儿名叫维吉尼娅,绝不叫雷梅黛丝。”可是,她的孩子出生后,她的罗德里戈称呼被丈夫奥雷里亚诺坚决反对,她的孩子被丈夫命名为奥雷里亚诺。虽然,母亲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与小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企图为有着轮回悲剧的布恩迪亚家族进行一番涤荡的革命性行动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但是至少这对母女在百年孤独的家族中生活却有着让这个家族走出孤独轮回悲剧的想法。
再观另一线索人物——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他是奥雷里亚诺必然性格孤僻定律的始祖。自己的法定妻子雷梅黛丝生前生后,他都是一如既往地孤傲,面对孤独,他从来没有思考过。笔者认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孤独的本体。他出生时候的样子、他出生后的预知能力、他前期因自由而发起的战争、他中期因虚荣而继续的战争、他后期因愤慨拯救而想发起战争、与他度日的小金鱼制作过程这些种种都散发着属于奥雷里亚诺.布
恩迪亚上校的孤独气味。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融入家中,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鲜活的生命力注入布恩迪亚家,仿佛家不过是他吃喝拉撒睡的旅馆。关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文段,笔者最深刻的是:“自从那个遥远的午后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他唯一的快乐时光就是在金银器作坊打里打造小金鱼的时刻。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并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最后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马孔多人们心中的传奇式人物,但他对于孤独,从来都是无言地承受,就让自己滑入孤独的深渊,他享受着孤独的快感。他与让自己后半生都孤独无依地生活的丽贝卡是同类,他们都认为身体内部的孤独无法消除,他们选择把孤独维持,选择用孤独把自己缠绕起来,以此来获得生存的安全感。
其次,笔者认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与丽贝卡这种对待孤独的方式是完全不适用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因为现代社会的繁华重压下,每个人都只能在特定的时候卸下外壳来审视自己的孤独。如果明知道自己的身上存在着孤独的因子却故意把它夸大化、稳定化,这样又怎么能活得下去,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终日制作小金鱼就能生存的马孔多。所以,在孤独深种体内的时候,人就需要平衡体内的孤独,以此来让自己得到适当的释放,从而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就像抑郁症患者,体内的抑郁因子无法得到释放而庞大地积累起来,对于他们而言,努力地活着是最痛苦的事,他们需要释放自我的治疗才能重新焕然地活下去。 平衡孤独的有效方法是适当地释放与积极地面对孤独。人需要超越功利,卸下一切,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孤独。面对孤独,人需要明白孤独是有存在的必然性的,但它并不可怕。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来适当地释放自我,从而让体内的正能量不断地中和孤独因子,如运动、交友、阅读、吃东西、听歌、跳舞、画画、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每个人都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我释放之法。当人意识到孤独的存在的必然性,会产生低落情绪与宿命论情绪——何必与必然的孤独进行抗争或孤独乃注定无法打破的命运。但笔者认为,孤独的存在并非是为了告知人类怯懦、沮丧与不抗争,而是为了让人更能认清自我——人只有认清自己的弱点与孤独才会会得更强大。个体必然是弱小的、孤独的,但多个个体的联结,就必然不再是弱小与孤独。一如“人”字,乃两边相互扶持才成人,而非一边独撑面对孤独和害怕孤独就能活得更好。个体之间的沟通与关怀则是对抗孤独的最好的添加剂,从而让整个民族、人类世界都获得更强的能量来继续存在。
最后,加西亚.马尔克斯让布恩迪亚家族随着羊皮卷而消逝,但这并不代表作者让人顺从孤独、放弃挣扎、听任孤独的摆布。面对既定的孤独命运,不能把孤独的存在的必然性放大为宿命。因为每一次对孤独的宿命性存在的承认,都是自找借口的怯懦。人能够把发生之事认为是命运的使然,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命运就此决定了一切而放弃,并为自己寻找安慰的借口——这是我无力改变的宿命。正如一个民族在遭受巨大创伤的时候,不能把一切归结为宿命,反而是应该看清自我,然后是使自身强大起来,从而再次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百年孤独》中有一句话,“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这句话正是告诉所有的阅读者此时不与孤独抗争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更待何时。引用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的孤独》演说中的两句话: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馑、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这两句话也肯定了笔者在前面的观点——作者之所以把既定的轮回孤独赋予布恩迪亚家族,并非是让人绝望,是让世人明白孤独的存在,以勇气对抗之而不惧怕,以积极的态度体验之而不封闭,并从布恩迪亚家族的悲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孤独的方法,从而更加充满希望地努力地活下去与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6.
[2]李祝亚.女人与孤独——试析《百年孤独》中几位女性形象[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9.
(4).
[3]杨晓莲.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文化批判意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
[4]苏耀丽,朱丽艳.因为孤独渴望爱情 因为无爱变得孤独——浅谈《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情结[J].科技信息.2010.(33).
[5]周笑盈.灵魂深处的孤独——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
[6]彭文忠.《百年孤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魔幻叙事[J].文史博览.2006.(1).
[7]黄俊祥.简论《百年孤独》的跨文化风骨[J].国外文学.2002.(85).
第六篇:《感悟不要因为寂寞爱错一个人》
不要因为寂寞爱错一个人,更不要因为爱错一个人而寂寞一生;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
离开了,心里却越来越慌了。真不知道离开了这里,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有些时候,真的很怀疑,自己的付出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不知道这应该是一句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走过了那么长的路,每一段路都有人陪我一同走过,每一段路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痕迹,但是那些痕迹在下个路口处便会戛然而止。每一个路口都会看到还来不及告别便匆匆离去的背影,每一个路口都会愀然出现新的足迹,在经历了路途中的风吹雨打之后,到了下个路口便又隐隐的逝去。旅途中也许我并不寂寞,旅途结束了,也许我一无所有。
如果给自己一个定义,我会将自己比喻成一个过客。这个过客很残忍,残忍到不假思索的闯入别人的世界,末了又执意离开,不待告别,甚至将别人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将别人的心灵摔的支离破碎的时候,决然离去,听不进挽留,看不到痛楚,似乎这是一个轻易告别的时代,一次次牵手都像置身事外,一声声再见不停在倒带,没有人能陪这个过客走到最后,天长地久在这个过客面前变得如此无力,友情、爱情,统统做了退却。无所谓鄙视,痛骂,冷落,也许我笑得牵强,也许我言辞倔强,但是没有人能看到我心底里深深的自卑,没有人能感受到路口处我的孤独。只是,有些事情,没必要拆穿!
对于友情,在一起肩并肩,手携手共同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情同手足,这一刻我相信兄弟情,我们拥有罄石般的兄弟情,任何困难,我们一起解决,任何阻碍,我们一起踏过。还记得相处时兄弟常常说的“这还叫个事”,也许是句玩笑话,但是听了从心底里感到欣慰,感到温暖。我们都有各自的理想,一起走的路终究要分开。路口处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没有再多的话语,只是眼神里透露出珍重,我离开了有你们的世界。新的路摆在面前,一切都事过境迁,物事人非,伴随着这些我又进入另一些人的世界。新的路途中,路渐渐远了,时间渐渐远了,兄弟间也渐渐疏远了。也许还有那么点刻意,电话时常换号,QQ经常隐身,联系少了,牵挂也少了,兄弟情也渐渐淡了。尽头,发现自己知心的友谊没有几个了,或许会更少,这时我竟会静静的品尝自己亲手酿造的孤独。
对于爱情,放弃了那么多快乐时光和那么多的付出,丛刻骨变的无所谓。我相信誓言与承诺,但是又一次次的违背了。曾经的在一起仿佛就是为了给告别彩排,爱最终离去了,就算强撑眼帘,也绝不眨眼。我就是这样一个过客,终究不会留下,留下的也是留在别人世界里的伤痛。
过客注定要离开,这次,却一点也不悲哀!在这个新的路口,明白了,想通了,这一刻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