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2015学年初三作文审题》
2015学年初三(下)语文学与教方案书·作文审题
一、知识梳理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很重要的一环。审题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 所谓审题,我们要审些什么呢?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传统上,审题要看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个个不同,但实际上,各种审题方法都可以归纳成以下“四看”:
1、看文题的类型——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
2、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
3、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4、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二、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
如文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作文题目—— (1)特殊的礼物(2)再见_ ____,二选一。
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二题,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这里一共四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三、方法归纳
中考作文题目有些文题的形式特别,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细细琢磨一番的。
(一)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雨露”、“起跑线”,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花与刺”就是并列关系,在写作时就应当二者兼顾;“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则应当在做行文中体现“思考”和“精彩”二者的因果关系; “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_
___”这一则标题就是一个明显的因果句式,行文时,就需要既具体描述“不一样的态度”,也写出不一样的结果和作者的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二)情感
最近几年中考作文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体味生活中的各种情感的能力。你看这些题目,“____ ,我对你说”“有你相伴”“谢谢你”,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抵达自己的梦想”“收获快乐”“我还是有潜力的”,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笔触里。
(三)副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依然”“真”“也”“最”“更”“原来”等。
如“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 ” “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如 “原来”包含一种忽然发现的意思,原先没有发现,后来才忽然发现。 “更”包含一种程度加深的意思,原来本来就怎样了,现在程度更深了。
(四)关键词
1、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我眼中的色彩”
2、要死盯着这些关键词,慢慢咂摸他们的“色香味”。
(1)“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春暖花开”也就是温暖、美丽的意思,因为什么而温暖美丽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了”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红色跟温暖、热情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遭受挫折时,人们不屈的精神,可以写周围的热情温暖的人和事。
(五)注意:(阐述)
近两年,比喻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一朵美丽的浪花”
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随堂练习】
1、请以《当微风吹过》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树木的生长要靠雨露,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我们在成长的同时也要把雨露传递给别人。请以《雨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第一题,写作范围较宽泛,关键在于对题中"微风"的理解。“微风”可以是具有比喻意义的,如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可以是幸福的感受;可以是正确地理解某一事物之后的欣悦,可以是有独到发现之后的快乐等等。也可以处理成具有寓言色彩或童话色彩的文
章。
不论写实还是比喻,微风吹过是一个特殊的情景,写的是此时此景此情,要的是你的真心体验与感悟。
第二题,题目表述仅一个两字词语,简明直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阳光雨露、雨露润心田”的理解,有实有虚,虚实结合,看似简单,但写好不易。从命题风格来看,题目也不乏文学色彩,有诗情画意之感,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文采的写作意境。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考场上展示出往日的生活,在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的写作中展现出自己的真实,彰显个性,抒写独特的生活感悟。
四、例文评析
悄悄地提醒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构思提点】
审题的时候应当关注两点,一是“悄悄地”主要体现在提醒的方式,需要更加艺术一点,是在不知不觉中,而不要误解为声音轻重,写作时需要一点艺术,二是“提醒”是在行为不当的时候,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提示、一种启迪、一份关爱,可以是你提醒别人,也可以是别人提醒自己。
非常适合记叙文写作,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可以从对方的角度来写你,也可以从自我角度来写,把心里话说出来,与个人成长非常密切的,说说知心话。
【例文1】 悄悄地提醒
看着房间一角摆放的曾经在我腿上缠裹的石膏,我慢慢地将它拾起来,想起了它对我的提醒,和父亲那时对我的提醒。
我从小就十分自立,小学起就学会做各种家务,我常为自己比别的同学自理能力强和能够不依靠父母生活而自豪。但也因此我的脾气有些倔,遇到困难也从来不寻求任何人的帮助,甚至有时还因为别人的帮助感到气愤。
一次打篮球时,我弹跳之后一个不小心外脚背着地,自己像刚学步的婴儿一样,一个趔趄,重重地摔个四脚朝天。那时右脚剧烈疼痛,如灼烧一般。可要强的我咬了咬牙,继续坚持打球,并以胜利结束比赛,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可第二天起床之后,脚一着地就像扎了针一样剧痛,父亲见状带我到了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我的右脚原本只是骨裂,可是继续打球严重恶化了伤情,右脚成了骨折,医生建议打上石膏,进行静养来恢复,当然要得到伤员的同意方可打上石膏。这时我想到自己自由的羽翼即将被束缚,要强自理的自己要被像残疾人一样照顾,心里很是不甘心。 我拿起笔,正要签上 “不同意”时,看了看父亲,父亲背身过去,用手托了托下巴,摇了摇头。看着父亲若有所思,我犹豫了。想到若恢复不好,会拖累他人一辈子,于是我签下了“同意”。
绑上石膏的一个月里,我多次想要尝试着行走,父亲什么也不说,只是扶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我多次想要尝试自己扶着进教室,父亲什么也不说,只是把车开到了教学楼下才停。我多次想要尝试着自己洗澡,父亲什么也不说,只是浴缸旁多出了一个扶手。 一个月过去了,我终于将石膏割了下来,我重新迈起了大步。我又看了看父亲,他又背过身去,用手托了托下巴,但这次他点了点头,我把石膏的壳子带了回去,放在房间的一角。石膏不会说话,它在我受伤时绑到我的脚上,痊愈之后又被拆离了脚,它在悄悄
地提醒我,受伤时我会默默地保护你,痊愈后我会默默离开你,站在你身后,依然默默地看着你。
我想我的父亲也如石膏一样,在悄悄地提醒着。
【评析】作者通过打球受伤绑上石膏这一件小事,表现父亲对孩子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本文语言朴实而含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父子之间的一种亲情,默契而温暖,无声而动人,很好地体现了“悄悄”二字,辞短情深,耐人寻味。此外,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结尾又再一次点题,整个文章结构也很完整。
【随堂练习】
1、请以《美丽的错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2、周围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有的人不能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但有的人能理解,有时候能理解。 请以《我能理解》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思路点拨】
第一题,命题作文审题时要紧扣字眼,本题中心词是“错误”,限制语是“美丽”。错误是人人所不乐意发生的,那错误为什么会美丽呢?因为错误所产生的结局,或者说影响是美丽的!所以选材要围绕结局或者影响的美丽来写。
第二题,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看问题的角度,一是看问题的态度。应该仔细揣摩题干中的提示,为什么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能够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想一想其中的原因,进而从"角度"和"态度"入手,使文章写出新意和深意。
【随堂练习】
1、请以《__ _也是一种享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2、请以《其实__ __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3.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第一题,审题时要扣住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暗示我们,前面横线出填的词语应当是本来人们不认为是一种享受的,那为什么又说是享受呢?那么前面填的这个事情应当是看似吃苦受累,实则是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第二题,审题时要扣住一个“其实”,这个词暗示我们,横线处填的应当是我们平常认为需要寻找,不在我们身边的。这个题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事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课后检测
1、请以“我改变了___ _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等)
2、以《原来你也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3.字数不少于600字。
篇二:《原来希望一直在心里,不曾离开》
【希望一直在心里】人活在世上,不能对事事都漠视,人活在世上,不能对事事都灰心丧气。因为心里一直有希望在。你说凡事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但人不能没有希望。是的,人一生不能对事事有冷漠的态度,都要对事事抱有希望,而且去争取实现它。希望如灯,照亮前行的路,希望实现,需要付出,希望实现,需要艰辛的劳动,即使有一天希望破灭,也是命中注定,也是心里永远的渴望与追求。希望无外乎有两种结局,一种实现,另一种破灭,实现与破灭在指尖上流走,心里却永远有希望的明灯,生活在烟火,食人间烟火,因为生活在阳光里,渴望着阳光,渴望着被希望包围着。即使明灯只不过是心里的夙愿,这一来一去,需要多少时日,再次照亮自己的心灵。这希望如鱼,在水里欢乐畅游,这希望如鹰,展翅高飞,这希望如田野,在田野里辛勤的耕作着。这希望如雁,如雁自由飞翔。【陌上花开如景如画】寒风卷卷,花落花谢开满天,凝望一季的清欢,留下独醉的清香,花香如粉黛,花香如饴糖,等待着伊人,望着伊人,眼眸迷离。守候着花开,花开如景,花美如画,人在画中游。爱在心里开花结果。世事繁华,红尘若梦,梦里有你,只是月老的一厢情愿。花开在寂寞的夜里,花期终有时,花有凋零日。花如月夜明,月光无声,爱亦无度,把自己立成月下的一枝剪影,心里有种淡定,月光惨淡如心思冷。花开花落终有时,亦梦,亦变幻,亦真实,生活在迷离里,诉说着一种柔情。阳光明媚,我们微笑。阴雨绵绵,我们也微笑,我们生活自己的世界里,总能开出别样的花来。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纵有别离,也有希冀。纵有别离,心里也有依偎。天地之间,容几多情。天地之间,容几多痴情。看鸟儿在树梢上呢喃,看树在风的吹拂下飘逸。我们,爱,在心间,红尘有爱,情之若花。【别样的情,别样的人生】一生情,一辈子的累人为什么而活,人为什么而苦,生活,事业,爱情,林林种种,成了人身上的枷锁,无法解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愫在心,情意深深。百花丛中,有别样的风景,这种风景尽收眼底,人生是苦涩的、人生是短暂的,人生美而多彩,或许更彰显着人的善良、睿智和远见。这种情,就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人生如海,浩瀚无垠。人生还一尊明月。一生情,只为爱,一生情,只为生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不诉离愁】人生短暂,得到的,害怕失去。爱在一瞬,害怕离别,害怕伤痛,所以,不想再提及,失去了是永远,失去了永远是抹不去的伤痛,所以,不想再拥有。有人说幸福如列车,匆匆驶过,己不知方向在何处,幸福来的太快,幸福去的也匆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怕失去再也无法拾回。于是,心里有了不和谐的音符。哪怕前面有再深再陡的岩石,也想把幸福留下。不希望,不失望。不失望,不退缩,不迷茫。不轻易敞开心扉。在那道心墙里,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曾经的世界有过希望,有过憧憬。不管人生也好,还是人生也罢,幸福和希望都在自己的心里,从未离开过。
篇三:《新课标Ⅱ第一辑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Ⅱ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其“特色”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因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特色”和“优势”,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彼此都有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处。
这样说是否抹煞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不是的。这个问题国际学术界讨论了很久,结论是:所谓民族文化的优劣或先进与落后之分,只应以民族主体自己的生存发展为尺度,看其是否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而不能用一个民族的尺度去衡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区分文化的“优势”与“强势”两个概念:“优势”是指主体自身的条件,“强势”则指对其他主体的态度。人类历史证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文化“强势”,总是以侵
犯其他民族主体的权利为目标的。从长远看来,这种“强势”所代表的未必是某种先进文化的“优质”成份,相反倒常常是人类文化中的“劣质”成份。这一点正在为今天的人类所觉悟。
总之,离开了文化的主体性特质和尺度,就不能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长短和优劣得失。主体性的立场和思想方法,是我们在看待任何文化现象时都不能忽视的。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凝聚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
B、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凝结着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积淀着这个民族主体生命的历史。
C、民族文化既有“共色”,也有“特色”,“共色”表现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特色”则表现为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
D、民族文化的“特色”,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它代表着民族的个性,因此,它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就是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这种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B、民族与民族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可谓存亡与共,荣辱相依。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
C、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虽然看上去似乎是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D、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因此,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