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常见的天气谚语》
常见的天气谚语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东虹日头西虹雨。 瓦块云,晒死人。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
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这种云孤立地出现,一般说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夜星繁,大晴天。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交云,雨淋淋。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蜘蛛结网天放晴。 昼雾阴,夜雾晴。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明高空比较稳定;如果云不是系统地增多变厚,一般预示天气继续晴朗。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即气象上的钩卷云。钩卷云出现后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要下雨了。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是高气压控制下的征兆。故一般短期内天气仍晴好。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往往出现在低压槽的前部,表示空气不稳定,要下雨。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指太阳下山时,西边天空的乌云接住太阳,并且乌云自西向东移动,预示当天夜里要下雨。
“西北开天锁,明朝太阳大”:在下雨或阴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有一块蓝天出现,称“开天锁”。它预示很快就要雨止云消。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两层云或者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或者春夏过渡时期在下雨的日子里,中午云层一度裂开,太阳露一露,但不久云层又聚积变厚。这通常是对流日变化所造成的暂时现象,阴雨天气仍将继续维持。类似的谚语还有“太阳笑,淋破庙”、“太阳现,三天不见面”、“亮一亮,下一丈”等。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指云系又不稳定,扰动性大,上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
“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 “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
“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从云的走向来预示晴雨。云向东、向北移动,一般不会下雨;云向南、向西移动,预兆要下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故兆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兆未来要下雨。
“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天上赶羊”指碎积云。这种云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是很小的雨,一扫而过。
“悬球云,雷雨不停”:夏天,在乌黑的雷雨云的底部有时是波浪形状,出现象悬球状的云,预示雷雨大而强,常伴有短时间的偏北大风。
“东虹口头,西虹雨”:虹出现在东方,预兆天晴;虹出现在西面,则预兆要下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早晨太阳初升时,天空中出现胭脂一样红的颜色,说明水汽增多,预兆风雨要来了。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不同颜色光轮来预兆晴雨。月亮周围红色光轮表示空气中水汽丰沛,黄色次之,蓝色、黑色更少。{天气谚语作文}.
“大华晴,小华雨”:月亮周围的华在增大,说明大气逐渐稳定,云中水滴或冰晶变小,兆晴;相反,华越小,则预兆下雨。
“星光含水,雨将临”:晴天的夜晚,有时会看到星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称“星光含水”。这现象预兆要下雨了。
篇二:《验证天气谚语作文300字》
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这句天气谚语让我起了疑心,我准备瞅机会验证验证。 一天下午放学,我正在玩耍,突然在一棵大白杨树上爬着一大群蚂蚁,它们都在往下走,领头蚂蚁急急忙忙地跑回洞穴,接着,其它蚂蚁们也一溜烟地跑回了洞穴。这时,我想起了天气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蚂蚁们一定是怕水淹到自己了吧!所有的蚂蚁进洞没多久,天上便乌云密布,我赶紧往家跑,过了一会,真的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停了,我还没验证完呢!于是我在屋外的各个墙角搜寻起来。在那高高的房檐上,我发现一只小蜘蛛正在吐丝结网,吐丝没多久,原先阴暗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阳光也逐渐明亮了,风清气爽。 这谚语可真灵!动物这么聪明,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们,该向它们好好学习呀。甘肃张掖临泽县五三小学三年级:陈佳慧
篇三:《作文素材—气象谚语和天气谚语》
气象谚语和天气谚语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13:03气象谚语或天气谚语,是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
关于云的谚语,有“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日出东边白,雨停云消散”等等。作者解释说,早晨东南方灰黑云层势如海潮汹涌而来,或大清早就有对流云出现,都是坏天气;如果东南云层起托或开裂,天脚白里透光,天顶开,有雾气,都是天气晴好的征兆。
关于风的谚语特别多,分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及其他几大块。作者分析说,和平县山高谷深,风的走向往往受山脉的摆布。各地处于山脉背向不同,因此,在同一天气条件下,各个地方风向会有差异。风从山谷来,故夏季多吹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东南风势弱,带阵性;北风干冷,来势凶猛。他举例说,“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大南风时只要下几滴雨,就杀住;北风在晴朗无云光照强烈时,气温迅速升高,其力量就要减弱,正是“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关于雨的谚语有:“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大水无雷,浸崩屋”等等。作者以1964年的和平大洪灾为例,加以说明:三月中旬至夏至,艳艳延延无大水的天气是难转好的。柔柔和和的小雨落久了,就将酝酿一场大水。大雨的前一天,从早到晚雨连续的下,时大时小,云天显得愈来愈沉,茫茫一片,接着就是一场连夜倾泻的大雨。连续性的降水,终于泛滥成灾。
提到气象谚语,不能不想到竺可桢。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气象日记,终于创立了物候学,为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物候学,我们对民间口耳相传的物象谚语、天象谚语、雷雾露霜谚语有了科学的了解。例如“泥鳅跳,风雨到”,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原来,晴天泥鳅潜伏在水底的泥浆里,呼吸水中的少许氧气生活。如果天气反常,气压变低,温度增高,水中氧气减少,泥鳅只好升到水面上吸取氧气;它长时间移动,暴躁不安,甚至跳出水面,预示不久将下雨。又如“东虹日头,西虹雨”,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反射后形成的。虹在西方,说明西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并随着天气系统的运动,自西向东移来,未来本地会下雨。虹在东方,说明东边的大气里有大量雨滴存在,但是东边的雨滴已随着天气系统东移过去,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其他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等等,无不隐含科学道理在其中。
据了解,唐朝的《相雨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气歌谚集,收罗了169条气象谚语,至今全国各地流传的气象谚语,大概像河里的沙,天上的星一样多,数也数不尽了。气象谚语一般都口语化,押韵上口,多用方言词语。
农事谚语中的气象知识(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温州第四中学高一段
金李明 何小雪 陈洋洋 吴震星 朱速 李情剑 毛超璇 刘佳
指导老师:沈冬萌
背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人们在平常的交谈过程中会说一些成语,谒后语以及一些谚语.而随着中学地理学科的学习,我们对民间谚语中的一些有关气象的谚语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学科知识和兴趣爱好兼顾”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目的及意义:熟悉一些气象知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加强小组合作能力,拓展知识面.与当地农民进行交谈,验证这些知识的科学性.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查阅资料<全体>
活动记录<金李明> 具体计划制定<金李明>
实验步骤:
阶 段 主要任务
资料的查阅,筛选,整理 查找与气象知识有关的农事谚语资料,并进行学习,筛选 进行验证性调查 取一些较常见,较科学的谚语,到当地的农村中与农民交谈调查,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科学性的验证,并进行再一次筛选
研究过程:
一、资料的查阅,筛选,整理:
在这个阶段中,本小组的任务是通过网络查找农事谚语,进行具体的分类。查找的同时,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这个阶段是一个工作量比较大的阶段,最后通过小组中成员的讨论和整理,我们把所得的资料大致分成两类:
第一类:24节气的名称和日期
因为很多的农事谚语中都有节气的名称,我们虽然学习了地球公转的时间,平面但对24节气却不甚了解,因此,24节气的名称和日期对我们知识的科学性具有较强的科学验证。 一)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有人还写成七言诗。
春季
立 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2月3日-5日交节 2月18日-20日交节 3月5日-7日交节 3月20日-22日交节 4月4日-6日交节 4月19日-21日交节{天气谚语作文}.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天气谚语作文}.
5月5日-7日交节 5月20日-22日交节 6月5日-7日交节 6月20日-22日交节 7月6日-8日交节 7月22日-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天气谚语作文}.
8月7日-9日交节 8月22日-24日交节 9月7日-9日交节 9月22日-24日交节 10月8日-9日交节 10月23日-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11月7日-8日交节 11月22日-23日交节 12月6日-8日交节 12月21日-23日交节 1月5日-7日交节 1月20日-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 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天气谚语作文}.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 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 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 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24节气于我国功同“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人正是依靠了24节气和72候(每个节气分3候,候指候应,用物候反映农时),基本解决了吃饭和穿衣问题,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24节气对我国的功绩,毫不亚于指南针,火药,纸张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称之为“第五大发明”也不为过。只是24节气的地域适用性极强,不能像“四大发明”那样推广到全世界去应用罢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如果没有24节气,人们吃不饱饭,“四大发明”就会推迟,并进一步推迟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所以24节气正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来对付中国特殊的农业气候条件,保证获得一定农业收成的方法。这正像中医(养生)学也是针对中国特殊气候条件致病因子,解决中国人治病养生的方法一样,它们都是历史上中国古人在生存斗争中逼出来的伟大创造。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三)24节气既在消失又在发展
前几年,有的媒体报道过,有位研究物候的老先生说“24节气过时了”。作者以为,这话虽没有错,但并没有说完全,或者说只说对了一半。
当然,应该承认,24节气之于中华民族,毕竟主要是历史功绩,在这一点上和“四大发明”是一样的。但24节气仍并未完全过时消失,尽管现代农民已主要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气象预报来种地。这又是和“四大发明”的不同之处。我们且不说24节气仍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24节气能大体反映一年中冷暖,雨旱,物候,民俗和农事等的季节变化,24节气的名称仍然家喻户晓。
主要是,24节气以及和它在历史上衍生出来的,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杂节气(如九九,三伏,梅,时等),和许多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当然,目前外国人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