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6年中考物理题】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 2016物理中考试题汇编

初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0评论

【 – 初中作文】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简称物理。今天,范文网www.zhuodaoren.com 小编是为大家分享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范文,欢迎参考!

  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1)

  物态的变化

  一.选择 题(共20小题)

  1.(2016•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2016•德州)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

  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

  铁水浇铸成零件

  3.(2016•河北)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4.(2016•岳阳);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5.(2016•泰安)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6•重庆)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7.(2016•湖北)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青草上形成的;露珠”

  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

  8.(2016•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白雾弥漫 D.

  冬天,霜满枝头

  9.(2016•巴中)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固现象 D.凝华现象

  10.(2016•孝感)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11.(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12.(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13.(2016•郴州)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14.(2016•潍坊)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溶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15.(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6.(2016•长沙)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低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7.(2016•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18.(2016•菏泽)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冰雪熔化了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19.(2016•福州)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熔化

  20.(2016•泰安)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3章 物态的变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A、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2016•德州)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 北 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

  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

  铁水浇铸成零件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A、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体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过程,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铁水浇铸成零件,铁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

  3.(2016•河北)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分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

  【解答】解: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A、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在冷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量变大.符合题意;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由固态熔化成为水.不符合题意;

  D、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4.(2016•岳阳);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条件是放热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条件是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条件是放热.霜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

  【解答】解: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于物态变化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各物态变化是解题关键.

  5.(2016•泰 安)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故选C.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6.(2016•重庆)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 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

  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7.(2016•湖北)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青草上形成的;露珠”

  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

  【分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冰花”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

  【解答】解:

  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青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 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

  C、严冬,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

  D、白雾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只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就能正确判断.

  8.(2016•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白雾弥漫 D.

  冬天,霜满枝头

  【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A、春天,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夏天,露珠晶莹,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秋天,白雾弥漫,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D、冬天,霜满枝头,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9.(2016•巴中)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固现象 D.凝华现象

  【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

  北方冬季,房顶出现的霜、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选D.

  【点评】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物体先 后都是以什么状态出现,然后结合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来判断物态变化过程,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不可盲目判断.

  10.(2016•孝感)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 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B、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C、;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D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弄清物态的相变过程,根据选项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进行判断分析.

  11.(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冰棍是固体,吃在嘴里变成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故C正确;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

  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化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液化的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

  13.(2016•郴州)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解答】解: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变成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熔化、凝固、汽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情况很重要.

  14.(2016•潍坊)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溶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A、冬天的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夏天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错误;

  D、深秋的早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就是 我们常见到的霜,这是物质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15.(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分析】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是吸热过程;

  ②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③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解答】解:

  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

  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极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情况,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

  16.(2016•长沙)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低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B、吃雪糕解 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故AB错误;

  CD、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2016•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放热的;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

  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

  为了避免水蒸气的液化,防雾镜在背面装有电热丝,浴后的化妆、剃须、整发和装扮自己的仪容时,只要接通其电路,提高镜面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不能放热液化,所以能避免发生结雾现象,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使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8.(2016•菏泽)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冰雪熔化了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升华现象,不合题意;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凝华现象,不合题意;

  C、冰雪熔化了,是从固态变为液态,属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9.(2016•福州)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熔化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雾的形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解答】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的判断能力.

  20.(2016•泰安)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 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眼镜的温度很低,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糊.

  故选D.

  【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液化过程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2)

  一、选择题

  10.(2015•岳阳)下列设备与应用知识相符合的是(  )D

  A. 电磁继电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 发电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C. 电动机——电磁感应

  D. 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5. (2015•哈尔滨)电饭锅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组成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 B.工作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C.工作时,通过热传递使食物温度升高 D.与其它家用电器是串联连接的

  7.(3分)(2015•广元)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甲图中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如果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将消失

  B. 乙图中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 丙图中闭合开关,保持电流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N、S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

  D. 丁图中绝缘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

  4.•沈阳)如图1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

  9•镇江)下列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不需要控制电流一定的是( )A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

  D.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3.(2分)(2015•呼和浩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B.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C. 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应安装在用电器与零线之间   D. 安全用电原则之一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2.•常州)小明家的常热牌足浴盆额定功率为750W.某次正常工作20in,将10L、20的水加热至40℃,此过程中足浴盆消耗电能J,水吸收热量J,消耗电能转化为水吸收热量的效率为%.(c水=42×103J/(kg·℃)

  12.(2015•梅州)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其能量由电能转变为 和 。若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流经电流为I,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可表示为η= 。

  内能;机械能;

  (2015·菏泽中考)11.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的 再生能源(填;可”或;不可”)。;阳光动力2号”飞机运行中的全部能耗都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其提供的,为确保;阳光动力2号”飞机着陆时的能见度,飞机上安装了16盏LED着陆灯,每盏着陆灯的功率只有10 W(其光照强度相当于200 W的白炽灯)。如果着陆过程需要10分钟,则每盏LED着陆灯着陆过程消耗的电功是 J.可 6000

  12.(2分)(2015•重庆)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对一只标有;0.8A”字样的小灯泡L进行了测试,电源电压恒为9V,电阻箱R0的阻值可在0﹣9999Ω之间调节,根据所测数据作出了灯丝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0 Ω;如果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为10Ω,通电10s电流通过R0所做的功为 36 J.

  14•德州)图甲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人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带上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捕获,其原理是_________.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额定电压为12V,正常工作电流为0.4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8

  19.(3分)(2015•扬州)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 5 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0.9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2:1 .

  12、•上海)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焦,该导体的电阻为欧。

  (2015江西)1.走进物理世界,基本概念和规律非常重要、请你写出电学中两大定律的名称: 和 .【答案】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可互换位置)

  14.(4分)(2015•荆州)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 正 电;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V;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电视机、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的;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9.(2015•南昌)走进物理世界,基本概念和规律非常重要,请你写出电学中两个定律的名称:      和      。 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23.(3分)(2015•茂名)如图所示是电动机结构的示意图,F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 使线圈在平衡位置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闭合开关S,线圈缓慢转动,现要使线圈转动加快,可以 增大线圈中电流 .小明用图乙所示的电子式电能表测额定电压为220V洗衣机的功率,当电路中只有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 min内闪烁30次,则该洗衣机的额定功率是 200 W.(3000imp/kW•h表示消耗1千瓦时电能指示灯闪烁3000次)

  三、实验探究题

  27.(6分)(2015•常德)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单位是T)表示,B越大,磁场越强调B=0,表示没有磁场.如图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

  (1)图甲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出的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根据此图象分析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同学将该磁敏电阻R放在磁场外(磁感应强度B=0),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流过磁敏电阻R的电流为 40 mA,此时磁敏电阻R两端电压表为 4 V.

  (3)只要在图乙中再连入一个电压表,就可测量磁敏电阻的阻值,利用图甲,可知道相应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在图上将电压表连入电路.

  (4)小明同学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R置于磁场中的A点,然后接通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7V和20mA,则A事业的磁感应强度B= 0.8 T.改变磁敏电阻R在A处放置的方向,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28.(9分)(2015•扬州)微波炉是人们用来加热食品的常用灶具.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它能穿透陶瓷、玻璃、耐熟塑胶等材料.微波炉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

  (1)为了用电安全,微波炉应该使用 三脚 (两脚/三脚)插头.

  (2)用微波炉加热饭菜时,应选用 玻璃 (不锈钢/铁/玻璃)容器来加热,加热过程中是将 电 能转化为内能.

  (3)小明想知道微波炉的热效率,他用电能表(表头如图所示)、温度计等工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A.在杯中装有质量为m的冷水,测出水的初温为t0;

  B.把杯子放进微波炉,并选择高温档;

  C.将微波炉定时器旋转到两分钟的位置,同时记录电能表指示灯在这个时间内闪烁的次数;

  D.加热结束后,迅速测出水的末温t.

  ①以上实验中,还缺少一个步骤,请你补上这个步骤: E.分别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和消耗的电能,根据η=求出效率 .

  ②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一次,用电器消耗的电能E0= 1125 J.(保留一位小数)

  ③微波炉热效率的表达式η=  .(用字母表示)

  (4)请你利用身边的器材,检验家里的微波炉是否有微波泄漏.

  器材: 手机 ;

  检验方法: 先用手机拨通家里的固定电话,当固定电话的铃声响起时,将手机放入微波炉内,并关上炉门,观察家里的固定电话的铃声有无发生变化;

  若铃声减弱直至无声,说明微波炉的防泄漏功能较强(手机发射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出来);

  若仍能听到铃声,说明微波炉的防泄漏功能存在问题(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能够传播出来). .

  20.(5分)(2015•济宁)在学习电学时,小夏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做了不少实验,其中电阻R可选用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

  (1)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小夏先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把电流表的读数填在表格中,然后把10Ω电阻分别换成20Ω、30Ω电阻,将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电阻R/Ω 10 20 30 电流I/A 0.3 0.2 0.15 小夏的错误做法是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2)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小夏根据电路图连接的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实验中小夏测得的结果如下表.由此可以判断,小夏同学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10 Ω.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1 1.5 0.16 2 2.5 0.25 3 3.5 0.34 (3)在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夏用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代替电路图中的电阻R,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0.24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2 W.

  22.(2015•遂宁)(12分)小丽同学手里有一个标有;3.8V”字样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甲 乙

  (1)(1分)小丽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I=U/R 。

  (2)(4分)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灯

  泡变亮),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3)(1分)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她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电压表无示数 ,其故障原因是 小灯泡短路 。

  (4)(2分)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示数为 0.38 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10 Ω。

  (5)(4分)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丽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

  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 2

  (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8 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 1 (选

  填;1”或;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丙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3.8V×(U-3.8V)/R0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30.(9分)(2015•福州)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

  (1)他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A,则R的阻值是 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2)他想设计一个电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器材是:图22所示的三个插有温度计的相同玻璃瓶(瓶内装有质量、温度相同的煤油,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关系为:R甲=R乙>R丙),还有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符号 ),电源以及若干导线。

  ①本实验中通过观察 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②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不能拆装且合理的实验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出选择的电阻。

  (1)①用笔画线连接电压表3V接线柱到R右接线柱

  ②断开 B

  ③0.3 5 减小误差

  (2)①温度计的示数

  ②如图5 或图6 所示(合理即可)

  33.(2015•宁波)如图所示是某规格的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

  (1)图中表示小灯泡U-I图象的是 (填序号)。

  (2)若它们串联、并联时总电阻的值分别为R串和R并,请在答题卷对应的图上坐标区域内画出它们的U-I图象(R串、R并得 U—I图象分别用③和④表示)。

  (3)当它们分别以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稳压电源(已知电源电压不高于10V)两端时,从电源流出的电流变化了O.45A。求该稳压电源的电压及并联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1) ② (2)如图 (3)5V、3W

  31.(7分)•常州)2015年1月,;蛟龙”号深潜器在印度洋下潜,游弋于海底高温热液区,为避免过高温度的热液对器材造成损坏,技术人员按照两种方法设计;高温自动报警电路”,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电路设计并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法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方法一

  器材:恒为12V的蓄电池,开关S,定值电阻R,热敏电阻Rx(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A时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V的红灯和绿灯.

  功能:闭合开关,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Ω.

  (3)电压表示数为36V时,热液温度为

  ℃.

  方法二

  器材:恒为12V的蓄电池,开关,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x(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A时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V的红灯和绿灯.

  功能: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Ω.

  (3)电压表示数为96V时,热液温度为

  ℃.

  21.(2015•广东汕尾)(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

  ③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10 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 、b 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11 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 、b 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 ;

  (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 来判断;

  (3)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11 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 应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 两图所示位置;

  (4)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11乙、丁所示位置,若I乙 ≠ 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1)断开 保护电路;(2)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或电流大小);

  (3)① 甲、丙;(4)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23. (2015•安徽)(1)如图甲,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其总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R’表示(如图乙),请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推证:R’=R/n.

  (2)如图丙,A、B之间的电压U=220V,通过导线为远处的M、N之间的用电器供电,由于距离很远,导线AM和BN的电阻不可忽略,他们的总电阻用图中的r表示,r=4Ω,若M、N之间并联10个阻值为R=400Ω的相同电阻,求通过导线AM的电流大小。

  (3)试分析说明:在图丙的电路中,M、N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多,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越小。

  解析:(1)n个电阻R并联,则I1=U1/R1,I2=U2/R2,······,In=Un/Rn,I=U/R,

  I=I1+I2+······+In

  U=U1=U2=······=Un

  R=R1=R2=······=Rn

  推得R,=R/n

  (2)MN间接入的电阻R,=40Ω,R,与r是串联,则串联后的总电阻R串=44Ω

  流过电路中电流为:I=U/R串=220V/44Ω=5A

  (3)当MN间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则MN间的等效电阻越小,r两端分去的电压多,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电压少,从而用电器实际功率小。

  12.(2015•温州)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指示灯模型,亮暗交替闪烁发光V 3W”,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1)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转向开关应与触点 ▲ 接通。(选填;和”、;和”、;和”或;和”)

  当转向开关与触点;和”接通时,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知当右转指示灯微弱发光时两端实际电压为Ux,消耗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求右转闪烁交替工作秒

  ②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4.(9分)(2015•福州)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位为特斯拉(T)。小华设计了磁感应强度测量仪,图14为其原理图。该仪器显示计由电流表改装,电源电压6V,定值电阻R。为40Ω,磁敏电阻RB在常温下的阻值随外加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求:

  磁感应强度B/T 0 0.04 0.08 0.12 0.16 0. 20 磁敏电阻/Ω 160 180 200 230 260 290 (1)当待测磁感应强度为0T时,磁敏电阻RB是多少?

  (2)用该测量仪测得某处的磁感应强度是0.08 T,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磁敏电阻RB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若把该测量仪放在某处,闭合开关,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12W,则该处磁感应强度是多少?

  (1)160Ω (2)0.025A 5V (3)0.16T

  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2.(2016•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4.(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5.(2016•湖北)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6.(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7.(2016•舟山)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8.(2016•郴州)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9.(2016•成都)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

  10.(2016•孝感)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11.(2016•福州)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

  A. B. C. D.

  12.(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13.(2016•绍兴)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6•益阳)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15.(2016•威海)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16.(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

  17.(2016•宜昌)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 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8.(2016•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 B.10cm C.15cm D.18cm

  19.(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20.(2016•临夏州)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 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分析】(1)远视眼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答】解:A、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远视眼要戴一个凸透镜来矫正.故A正确;

  B、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在一定范围内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因此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C正确;

  D、因为当f<u<2f时,像距v>2f,所以蜡烛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从1.1f匀速运动到1. 9f(f为焦距)的过程中,由于像距移动的范围大,因此v′>v,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规律的应用,记熟成像规律是关键,并搞清成像特 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2016•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分析】(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根据照相机是 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3)显微 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3.(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15cm.

  U=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C.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的特点;

  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时,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而得出光屏移动的方向.

  【解答】解:(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将凸透镜换成焦距f为5cm的,由图可知,此时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难度稍大.

  5.(2016•湖北)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6.(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分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 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

  【解答】解:由图知,u>2f时,f<v<2f,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选C.

  【点评】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7.(2016•舟山)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景物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u>2f.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故AB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举一反三.

  8.(2016•郴州)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其次是知道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圆柱形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所以温度计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

  A、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是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9.(2016•成都)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

  【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u=25cm,v=40cm,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此时物距u=40cm,由光路可逆可以 知道v=25cm,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像距v>2f,2f>u>f,所以20cm>f>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10cm<f,焦点内不成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能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2016•孝感)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①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凹透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

  【解答】解: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缩小、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

  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掌握凹透镜的成像情况.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眼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2016•福州)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

  A. B. C. D.

  【分析】凸透镜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12.(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分析】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据此判断.

  【解答】解: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是正立、放大的,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尤其是放大镜的原理,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3.( 2016•绍兴)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最重要两句话是:①物距(u)减小,像距(v)增大,像变大(应用于实像),

  ②物距(u)减小,像距(v)减小,像变小(应用于虚像).

  (2)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u) 成像特点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解答】解:

  ①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u>2f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f<u<2f时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所以光屏移动距离是先小于后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所以①错误.

  ②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所以②错误.

  ③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像会更前面会聚所以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所以③正确.

  ④根据光路可逆的保持物体和透镜位置不变,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同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所以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距、像距的变化,焦距改变成像特点,光路可逆等知识,是凸透镜成像的综合应用题.

  14.(2016•益阳)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1)观察图示可知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A、C错误,B正确;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今后学习光学,研究光现象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并注意加以区分,不能混淆.

  15.(2016•威海)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u) 成像特点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3)结合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通过透镜会聚而成像和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

  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

  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 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

  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常规题目,考查了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透镜成像的原因,近视眼镜.

  16.(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18cm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结果.

  【解答】解: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

  解得:9cm<f<16cm,只有B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要熟记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

  17.(2016•宜昌)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分析】当将凸透镜的部分挡住后,光屏上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数量比原来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解答】解: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 的像要暗一些.

  故选D.

  【点评】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

  如果 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18.(2016•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 B.10cm C.15cm D.18cm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f<30cm<2f,则15cm<f<30cm;

  四个选项中在15cm到30cm之间的只有18cm;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确定物距的范围,从而可以得出焦距的范围.

  19.(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分析】(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

  (3)望远镜是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

  (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

  【解答】解:A、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B错误;

  C、望远镜是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0.(2016•临夏州)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B错误;

  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故C错误;

  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6年中考物理题】2016年中考物理汇编 2016物理中考试题汇编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