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满分作文创新杯 关于创新高考满分作文

初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0评论

【 – 初中作文】

篇一:《第一届创新杯作文集 作品11》

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满分作文创新杯}.

赞皇县第二中学

赞皇县第二中学

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

优秀作品集

总 策 划:焦立杰

主 编:谷向红

副 主 编:韩军升

封面设计:鲁进宝

排 版:鲁进宝

校 对:李国荣

张娇品

主 办:赞皇县第二中学教务处

印 刷:赞皇县第二中学办公室

版 次:2012年12月第一版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5日

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优秀作品集

赞皇县第二中学

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发奖稿(代序)

教务主任 韩军升

2012.11月底赞皇县第二中学组织了首届“创新杯”作文竞赛在经过精心的组织、写作、辅导、挑选、评比、于上周圆满结束。

本次竞赛共分为:六年级组、七年级组、八年级组、九年级组四个组,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8名,为同学们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展示才能、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了学校的写作氛围,对于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动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还会将这一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把获奖作品放在展示栏里展示并印制成册作为第一期《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优秀作品集》,在每个班级、办公室交流传阅,使之成为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练笔,多写作,争取在下次竞赛中写出更多的佳作。

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优秀作品集

赞皇县第二中学

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

获奖学生及教师名单

获奖学生:

六年级(11人)

一等奖:六2班 王张雨

二等奖:六2班 杜 莎、吕向玉、郝月荷

三等奖:六2班 李博坤 六1班 栗梦苑 六1班 李佳欣

六1班 冯星一 六3班 常天苗 六3班 马炳坤 六1班 王泽鑫

七年级(30人)

一等奖:20班 张子怡 23班 顾紫娇 19班 郝笑佳

二等奖:26班 陈思雨 16班 郭志红 15班 王亚青

16班 韩月磊 19班 王慧鹏 20班 穆仕科

23班 蔡佳欣 24班 吕世帅 24班 王泽鹏

三等奖:15班 丁一丹 17班 苗慧娟 21班 郭红敏

28班 佟丽媛 15班 王学博 21班 张 伟

25班 王泽淞 26班 韩 雨 26班 岳静思

20班 谷彤彤 17班 郭思远 20班 张紫菲{满分作文创新杯}.

18班 郭培聪、时旭慧、张慧敏、谷傲寒

22班 张诗苑 21班 杜依璠

八年级(13人)

一等奖: 9班 曹雨彤

二等奖:11班 牛子怡 9班 吕苗芳 12班 李芬玲、王倩 11班 冯欣然

三等奖:12班 李可欣 12班 杨 静 9班 李欣雨、巩晓煜

10班 王世仙 13班 张耀心 14班 刘慧娇

九年级(10人)

一等奖:8班 翟丛婵

二等奖:7班 栗树欢 6班 赵一涵 8班 李嘉欣

三等奖:5班 刑柳畅 8班 于 鑫 5班 刘艺娜

6班 李海芳 7班 栗向阳 5班 张晓瀚

获奖教师:

一等奖:杜肖杉、张淑红、何彩筝、李 静、蔡淑芬

二等奖:侯彦江、张颖芳、张翠玲、穆志敏

三等奖:王 莉、李翠艳、刘晓翠、安红杰、韩占录、陈新娟

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优秀作品集

目 录

赞皇县第二中学第一届“创新杯”作文竞赛优秀作品

六年级 一等奖 …………………………………………………………………………………………. 1

成长的足迹 ………………………………………………………………. 六(2)班 王张雨 1

二等奖 ……………………………………………………………………………………………………… 2 “樱桃”的风波 ……………………………………………………….. 六(2)班 杜 莎 2 成 长 ……………………………………………………………………. 六(2)班 吕向玉 3 列车——成长的感悟 ………………………………………………… 六(2)班 郝月荷 4

三等奖 ……………………………………………………………………………………………………… 5 朋友 …………………………………………………………………………. 六(2)班 李博坤 5 成长的经历 ………………………………………………………………. 六(1)班 栗梦苑 6 成长的经历 ………………………………………………………………. 六(1)班 李佳欣 7 小树的成长 ………………………………………………………………. 六(1)班 冯星一 8 成长的经历 ………………………………………………………………. 六(3)班 常天苗 9 成长的经历 ………………………………………………………………. 六(3)班 马炳坤 10 童 年 ……………………………………………………………………. 六(1)班 王泽鑫 11

七年级 一等奖 ……………………………………………………………………………………….. 12

妈妈,其实我也理解您 …………………………………………………….. 20班 张子怡 12 爸爸,其实我也理解您 …………………………………………………….. 23班 顾紫娇 14 妈妈,其实我也理解您 …………………………………………………….. 19班 郝笑佳 16

二等奖 ……………………………………………………………………………………………………. 17 爸爸,其实我也理解你 …………………………………………………….. 26班 陈思雨 17 爸爸妈妈,其实我也理解您 ………………………………………………. 16班 郭志红19 妈妈,其实我也理解您 …………………………………………………….. 15班 王雅青 20

妈妈,其实我也理解您 …………………………………………………………………………… 22

16班 韩月磊 ………………………………………………………………………………………….. 22

爸爸,其实我也理解您 …………………………………………………………………………… 23

篇二:《创新杯征文全国一等奖作文《树枝》》

创新杯征文全国一等奖作文《树枝》

{满分作文创新杯}.

树枝

大兴安岭总有灵精般的生命在律动着。

律动的灵精总有大半年的时间都伴着粹白的雪。

雪的下面呀,无声无息地生长着肥厚可爱的木耳、猴头、松茸、还有和雪色一样洁白的野生百合。

雪的上面呀,漫山遍野地奔跑着獐狍、狼熊、小鹿和小兔。对了,还有小兽般的少年——洛卓。

(一)

爷爷总会给洛卓讲着回忆里的旧事。

“爷爷年轻的时候,咱们鄂伦春族人还没有定居呢。”爷爷用火钳拨动着炉子里的炭火,“那时候,我们族人一起,到处游猎。只要是在这林子里,我们就走到哪算到哪儿。那些年头呦,獐狍野兔,满山都是,多到你打也打不完!”

“现在不也一样么?”,洛卓抬起看着爷爷,“狍子啦,小鹿啦,兔子啦,只要你出门去找,满山满林子都可以见得着。”

“不一样咯!不一样喽!现在和那时候比,真的是少多了!”,爷爷垂下眼皮,停下拨弄火钳的手,“真的是少多了啊!”

洛卓抿着小嘴不说话,静静的听着炉子里的火烧地噼里啪啦的。

坐在对面的爷爷,佝偻着身子,烤着火。老猎人年轻时的锋利和棱角,已经被几十年的的风雪打磨的圆滑而温润,矫健的身手也已大不如前。老人脸上留下的,只有岁月的沟壑纵横和脉脉的温情。

咕嘟咕嘟——炉子上水壶里的水开了。

爷爷站起来,提起水壶,想往开水瓶里上水。

“我来”,洛卓接过爷爷手里的水壶,哗啦啦地往开水瓶里灌水。

“那时候,人们一大早就出门打猎,”爷爷慢慢地坐回炉火旁边,“带小孩的人就先把孩子挂在树枝上,然后再去打猎。打猎回来了,就把孩子抱回去。爷爷呀,小时候就是在树杈杈上长大的呢!”

“爷爷,你也有这样把我挂在树枝上过吗?”,洛卓把瓶塞盖回开水瓶口上。

“没有”,爷爷一把揽过洛卓,“现在我们族人早都已经定居了。建国后,国家把房子都给我们建好了,政府的森林铁路也一寸一寸地修进来,我们缺的物资呀,都由火车拉进我们这林子里。从前天天作伴的动物们,也都陆陆续续都变成了保护动物。现在呀,不再需要打猎了,也不再能够打猎了。也就不用把你挂在树杈上喽!”

“要是还能打猎就好了!挂在树枝上长大肯定比现在这样有趣些。”,洛卓失落地这样想。

爷爷站起身,披上皮袄,走到门口。

“我去院子里看看那几头鹿”,爷爷推开门,“你自己坐会儿”。

洛卓知道,鹿是爷爷的命根子,每年割鹿茸的时候,总会有几个陌生人来收购。爷爷说,那是政府派来的人。

每次出去看鹿,爷爷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洛卓可不想这样傻坐着。 洛卓披上皮袄,一溜小跑,穿过自家的院子,跑到林子里去。

身后远远的传来爷爷的声音,“喂,你到哪里去呦!”。

(二)

漫山森海的小山头,明朗敞亮的天空。

棕褐色的皮袄裹着少年十一、二岁发育着的的身体。洛卓就这样,奔跑在雪地里,穿梭在林木间。

初春的天气真冷——呵气成霜。

“应该跑的够远了”,洛卓停下脚步,轻轻的喘着气。

常年在雪地里养着,洛卓的小脸在阳光下显得白皙而干燥。他明亮而倔强的眼睛像是扑闪的冰晶一样,折射着莹莹的光。

洛卓走到一颗大大的松树前。

“树!”,洛卓指着大松树,“你看我怎么把我自己挂到你上面去!” 连助跑都省去了,洛卓就像一个小松鼠,三下两下毫不费力地就上了树。 洛卓坐上一个枝头,自豪地摇晃着双腿,高高远远地望着身下的一切。

然而,除了成片的树和树顶头覆着的白皑皑的雪,洛卓什么也没看见。 忽然,洛卓看见远远的那边,结冻的小溪旁,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是什么呢?洛卓坐在树枝上,伸出脑袋,顺着那个方向望去。

是鹿!是在森林里生活着的小野鹿!

一只小鹿机警地探出头,环视小溪边的状况。

一切平静,小鹿开始试探地舔开小溪边的雪,然后嚼了嚼了雪下的新草。 洛卓往前挺了挺身子,抓紧了树枝,看呆了。

新草好像很鲜嫩美味的样子,小鹿大嚼几口,抬起头呦呦地唤了几声,然后四、五只小鹿就从四周的木丛里窜了出来,雪地上不一会就印满了小鹿们的小蹄印。

“林子里鹿多机灵啊!”,洛卓咕哝着,“可不像家里面爷爷养的鹿,木呆呆的。”

说着,洛卓又把身子往前伸了伸,树枝也开始随着洛卓一起颤颤晃动。 小鹿们窃窃私语般的把头凑在一起,享用着这初春新生的小草。

前面交错的树干挡住了洛卓的视线,洛卓往旁边移了移。

树枝随着洛卓的移动而摇摆的更加剧烈,几乎被压弯了腰,雪纷纷从摇摆的树枝上坠落下来。

有些不堪重负的树枝看起来岌岌可危。

洛卓挺了挺身子。

咔嚓——

洛卓又往前挪了挪。

咔嚓咔嚓——树枝断掉了。

洛卓从树枝上掉了下来,摔在了松软的雪地上,把雪地砸出了一个坑。 被压垮的大松枝也垂下来,像一把斜放的大扫把,一端连着树枝,另一端则耷拉地落在雪地上。

洛卓从那被自己砸出的雪坑中爬了起来,拍拍屁股,看着自己的“杰作”,呵呵的傻笑起来。

兀的,洛卓好像想起了什么,他头也不回地就往小溪的方向跑去。 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洛卓已经离家的方向,越跑越远。

(三)

结冻的小溪,安静的躺着。像时间停滞了一样,甚至忘记了流淌。

小溪周围的雪地上布满了小鹿的脚印,可酒足饭饱的小鹿们却早已无影无踪。

洛卓有些失望,远远地跑过来却没见着小鹿。

他看了看天色,估计已经下午三点多钟了。

“时间不早了,我还是回去吧。”洛卓很清楚,初春的大兴安岭,夜幕总是早早的就降临。

有些疲惫的洛卓跑不动了,他开始慢慢往回走。

远远的,洛卓看见洁白的雪地上有一团火红的东西在动着。

是什么?洛卓来了精神,一溜小跑地朝那方向奔去。

快靠近的时候,洛卓看清楚那是一个穿着红色棉袄的人,坐着雪地里,好像受了伤。

“你是谁?”洛卓朝他走去。

那个穿着棉袄的人回过头,像看见救星般地看着洛卓。

“记者,”他答道,“我被这倒下的松枝挂伤了脚,你能帮帮我吗?”。 他的声音有一点颤抖,像是冻僵了。

“行。”洛卓在他的身边蹲下。

“严重吗?”洛卓抬起头看他的脸——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脸冻的红紫僵硬,嘴唇哆哆嗦嗦地颤动着。

“不严重,”他嘴里呼出白白的汽,“只是迷路了,冻僵了,动不了了。” “得赶紧送他到就近的地方歇息才是!”,洛卓想着。

洛卓知道,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一旦冻僵时间过长,是很危险的。 洛卓环顾四周,突然看到了那个绊倒记者叔叔的树枝。

那不正是被自己折断的树枝么?——树枝边的雪地上还有自己摔下来砸的大雪坑。

洛卓看了看记者叔叔,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在烧。

“有办法帮我吗?”,叔叔翕动着嘴唇问道。

“额”,洛卓回过神来,“有!”

洛卓抬起他的手,搭在自己肩上,“我带你去姚大伯家吧,他家离这近,还有热酒喝。”洛卓搀起那个叔叔,“本来想带你去我家的,可是我家离这太远了!”

“谢谢你啦”,记者叔叔的胳膊僵僵地搭在洛卓身上。

洛卓这时只觉瘦瘦的叔叔压在自己肩头,仿佛有千斤重!

“要不要告诉这个叔叔,那条绊倒他的树枝是自己弄断的呢?”,洛卓咬着下唇想。

“不,不”,洛卓在心里摇着头,“如果这个城里来的叔叔知道这事儿的话,一定会怪我的。”

“可是。。。。。。”,洛卓搀着叔叔一步一步往前走。

“明天,”洛卓想着,“明天一定要告诉叔叔,告诉他关于那个绊倒他的树枝的故事!”。

就这样,一段时间里,记者叔叔和洛卓,就这样沉默地,走着走着。 远远望去,在天色渐黑的森林里,一高一矮的两个背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上,渐行渐远。

身后,是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

(四)

姚大伯家的暖黄色的灯亮着,映着周围的雪,格外温暖,却又格外的朦胧。 洛卓上前去敲了敲门。

篇三:《2013创新杯作文《幸福成长》》

幸福成长

——巧克力味的幸福 踏过如歌的花季,走过如诗的雨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个人都在慢慢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扰和障碍。

巧克力想必大家都吃过,那味道,可谓极品,可是如果你认真去品味的话,会发现,在那甜蜜的味道之前,会有几丝苦涩。可成长何又不是这样的呢?

幸福地成长是每个人所渴望的。成长中的幸福,可能是你获得胜利时的喜悦,也可能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还有可能是父母给你的床头一吻。幸福时短时长,就向天空中的彩虹,时隐时显,虽然并不长留,但总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感觉幸福吗?反正我是有幸福的时刻。

很多人会问:“怎样才能幸福的成长?”其实这一切都很简单……

“邵阳赛区,二等奖,吴宇琨!”听到了我的名字,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了领奖台。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嘿嘿,让我来给你们说说吧。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好天气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上课了,数学老师面带微笑跨进教室,站在讲台中央,这一时刻显得无比庄严,几秒钟后,老师说:“各位同学,我们全市新一届

的智力七巧板比赛又开始了,大家自愿报名。”话音刚落,同学们先是嘴角浮起几丝微笑,然后十分兴奋地发出欢呼声呐喊声,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一回到家,我兴冲冲地抛掉书包,向妈妈汇报了这个好消息。此后,我便每天在家反复的练习智力七巧板,争取获奖。

终于,比赛的日子到来了,可惜我还有几个图案尚未准备好,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先看看别人的,再记下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比赛开始了,我每道题都认真地拼,反复的实验,终于做完了,正好时间到。几天后,结果出来了,我是市里的二等奖,当我站上领奖台时,我心里无比的光荣与自豪。那一刻,我比喝了蜜还甜,那一刻,我无比幸福。 是啊,幸福不仅需要外界的关爱,也需要自己的努力,需要我们付出汗水追求幸福,需要我们学会方法创造幸福,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认识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开辟一条“幸福成长之路”,让我们一起也来品味这个成长的巧克力吧!

篇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高中组)》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高中组)

珍惜心底的不安

姓名:劳怡楠

学校名称: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指导教师:彭玉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珍惜心底的不安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你浸润在舒适之中。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醒来之时,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你心里便有一块区域教你明明白白地记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蒙受着饥恶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有一群人因着战争暴动颠肺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在酝酿着恶的阴谋。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们始终留在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室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你带来不安与忧惧,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一定是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一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从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任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只有多少的区别。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一点带着正义色彩的善。

面对着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它们不辞千辛万苦的寻找,不逾万水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者,远赴硝烟民满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遥远并非空间概念,而只在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遥远的。在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所说的话:“我虽年届八十,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止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及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若论不安,如能直面,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有几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对不安,物理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稀释自己的不安,平坦自己的责任。此时若无人又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而被告知知者亦可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释这不安,几释,不安便越来越淡,只成为心底上无关痛痒的一绕,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随着牵扯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愤起,也可仰仗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是”,“善”的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所以依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恶与灾难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可舒适也仍在延续。而当着惰性加倍,我们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之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的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暗中队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地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抑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的善的灵光,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不安事实上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抑可激起小小的火烛。用行舍藏,便是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鲁迅说:“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芸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太难的力量,已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以在置身事内的事件中又向善的勇气。纵使疯狂,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一位德国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心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们抓我时,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平淡的话

中透出一股凄凉。我们或许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若没有当初一次次地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选择争取最初的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造就善的故事。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便是正义的希望!

愿得心安

姓名:李子卓

学校名称:北京四中

指导教师:袁海萍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打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每出海都昏昏沉沉,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就来那人,但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可奇异的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显隐约的微笑。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那么现在我可以说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是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但我绝么有戏弄您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

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无用功。但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救,可他求了心安。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一堆顾虑。最后的最后,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满分作文创新杯 关于创新高考满分作文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