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欢迎您到天台山来》
欢迎您到天台山来——浙江天台山旅游之优秀导游词! 欢迎您到天台山来 浙江天台山旅游之优秀导游词! 浙江天台山旅游之优秀导游词 大家好!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是大诗人李白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诗句, 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而后又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慨!于公元 727 年,终于来到了天台山,在主峰华顶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台晓望》 。从此,天台山名声 大震,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梦想之地。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1988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1992 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00 年被评为国家首批 AAAA 旅游区。 那,天台山到底在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一、先讲讲天台山在哪里? 先讲讲天台山在哪里? 天台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台州市的北大门。东临东海,居于宁波、温州之间,总面 积 1432 平方公里。 境内有 104 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形成了省内各大城市到天台 2 小时的交通圈。特别是沿海高速铁路开通,来天台只需 3 小时,在三门站下,半个小时即 可到达。因此,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说法。 二、再讲讲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再讲讲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1、历史文化 、 天台历史悠久,其得名源自道教茅山宗开山祖师陶弘景在《真诰》中说:“天台山高一 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女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 名天台。”台州也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得天台山成为汇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山。 天台宗发祥地 天台山是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祥地,祖庭国清寺,具有 1400 多年的历史。 是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创立的。在唐代,国清寺有“丛林四绝”之称。 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络驿不绝,国清寺成为日、朝、韩天 台宗的祖庭。寺内有 1400 多年的隋梅,全国独一无二的释加牟尼佛娃娃脸造像,元代用楠 木所雕的十八罗汉,王羲之、柳公权等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等。 活佛济公出生地 活佛济公,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天台人。他一生浪迹天涯,济世为公,深 得百姓崇拜。济公老家济公故居,为南宋天台“三台九明堂”建筑,内聚佛国之灵所,外撷仙山 之精华。2006 年, 《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徐霞客开游地 明代大旅行家
徐霞客足迹遍布全国 16 个省,写下 17 篇游记,而对天台山情有独钟, 三次来天台山,并写下二篇游记,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置于《徐霞客游记》开篇,现已 列入《大学新篇语文》教材中。可见其地位之高了! 唐诗之路目的地 天台山是名扬天下的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在唐代,以李白为首的 400 多位诗人,从扬 州出发,沿着运河,经杭州钱塘江,过曹娥江,由剡溪溯流而上,到天台的石梁飞瀑,直登 天台山主峰华顶。 寒山子隐居地 寒山子,隐居天台 70 余年,在美国被称“跨掉一代”的鼻祖和“嬉皮士”心目中的英雄, 成为风糜几个世纪的世界“寒山热”。他留下 300 多首诗,录入《寒山子诗集》 。 和合文化发源地 寒山、拾得被雍正皇帝称封为“和合二圣”,在民间称为“和合二仙”。这里就成为了和合 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尤以寒山问拾得而著称于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 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 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刘阮遇仙地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结为伉俪的故事,在南朝刘义庆写的素有“中国志怪小 说”之经典的《搜神记》?《幽明录》中有记载,这个故事成为中国三大爱情故事之一。他们 所采之药就是素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天台乌药。而唐朝的刘三姐就是天台刘晨的后裔。 王乔升天地 西周周灵王太子晋,即王乔,弃官从道,在天台跨鹤升天,封为右弼真人,治理金庭 洞天。天台山寺观普遍供奉他为山神土地。唐时,传至日本,形成“山王——实神道”,在朝 野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道教南宗发祥地 北宋,天台人张伯端从道专研,著《悟真篇》 ,创立中国道教南宗,被称为紫阳真人。 其丹经地位超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祖庭在桐柏宫。 天台仙派发源地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天台隐居 40 多年,开创道教天台仙派。武则天、唐睿宗、玄宗 先后四次迎请至宫中问道。李白也是因探望挚友司马承祯来天台的,并留下大量诗文,成了 “唐诗之路”的开拓者。 五百罗汉应真地天台山方广寺是五百罗汉道场。 禅宗祖庭发祥地 天台山万年寺是日本曹洞宗和临济宗的祖庭。 天台山万年寺是日本曹洞宗和临济宗的祖庭。 干漆夹苎技艺发源地 “干漆夹苎”,佛教造像技艺,经 48 道工序,168 道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佛像能历经 风雨而不变色、不开裂、不变形,保存时间可长达千年之久。2006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保护遗产名录。 养生休闲目的地 张伯端所创的《悟
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 2、神秀山水 、 “南国山水天台奇”! 东晋文学家孙绰称赞它为“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天台山风景区总面积达 187.1 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就有“大八景, 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 下面我把天台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景区作一下介绍: (1)石梁景区 天下独绝——石梁飞瀑!世界上有瀑无梁,有梁无瀑的景观很多,唯独石梁的瀑布是 由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与瀑布结合的“上梁下瀑”景观——石梁飞瀑;周边很多的瀑布,构成 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群;还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济公新 、 、 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2)华顶景区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 1094.5 米,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佳的养生和 避暑胜地。这里“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公园内 14 种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 树种。最珍奇的要数云锦杜鹃了,堪称华夏奇观,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有千年古茶——天台山云雾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在中国名茶排名 第六。三国时,葛玄来此炼丹、植茶养身,具有 1700 多年的历史。此茶经传福建转至杭州, 成为国际名茶西湖龙井茶,还东传日本、韩国,经同工酶分析考证,有“江南茶祖,日韩茶 源”之说。 还有千年古寺——华顶讲寺;千秋茅蓬——养生别墅。还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学习书法之地,是兰亭书法文化的源头,有李太白读书堂等。 (3)赤城山景区 赤城山,是天台山标志,与世界遗产的四川青城山齐名。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 地拔千仞”之美誉。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济公少年读书地悟月楼、济公院等。赤 城山是一座全国也不多见的佛道双栖名山。 其中济公院由中国社科院院士齐康设计, 被评为 浙江省旅游风景优秀建筑,并荣获全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这是非常不易的。 (4)琼台仙谷景区 有“游黄山天下无山,游琼台仙谷天下无谷”之说。景区内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有王 乔、葛玄、司马承祯、吕洞宾、张伯端等高道的仙迹;有孙绰、李白、孟浩然、陆游等名家 的佳作。还有投资 42 个亿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景色可与桂林山水相蓖美! (5)龙穿峡景区 “周旋天纲以虚无为场,跨蹑地络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写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网 络游戏公司之一的盛大网络公司旗下,
“永恒之塔”游戏的实景所在地。内有游戏用户家园、 永恒之塔、“天龙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台四万八千丈,一领龙穿秀江东”之气势! (6)天湖景区 天湖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之地。最大的特色是在相对高度不大 的山上居然有连续的上、中、下三个湖泊组成。环境清幽,风光秀丽,是最佳的休闲圣地。 如此山水,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赞叹:“台山能有诸山之美, 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 3、参禅问道 、 (1)参禅 天台山地处北纬 30 度线附近,为华夏三龙东南一大结局,数万里“所有灵粹之气,莫 不毕集于此”,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温度适宜,生态环境好,负离子含量高,是理想的 参禅之地。 (2)问道 张伯端所创的《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其丹经地位超出魏 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有经典的指导,是修道的捷径。 (3)养生 天台“弥山药草,满谷丹材”。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乌药,“救命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 “金丹神液”之誉的黄精,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的天台山云雾茶等。这些都是养生 上等药材。三、最后讲讲来天台山的天堂享受。 最后讲讲来天台山的天堂享受。 天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神秀的山水,养生的天堂,还怡人的接待环境。全县 现有各档旅游宾馆 100 多家,以及农家乐旅舍等,完全能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来 天台,既可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又可参加农事活动,吃到纯生态的绿色健康食品,购到地 道的养生纪念品。 总之,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首选的养生天堂。说不尽,道不完, 当一回李白,来一趟天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欢迎大家来天台山参禅、 问道、养生! !
篇二:《天台山华顶,石梁景区导游词》
华顶石梁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下面呢我先简单介绍下我们天台山。天台山位于浙东中部,境内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貌。主要景区有八个,其中天台山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今天我们要去的呢,就是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游程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待会呢大家跟着小许游览,一路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找我,我会尽可能的帮助大家。下午饭后呢我们游览天下第一奇观石梁飞瀑,我先在这里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概况】华顶景区距县城26公里,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华顶景区更以“古、清、奇、幽”而著称。华顶山为天台山主峰,海拔1098米,为巨大的花岗岩侵入体,山体巍峨,尽显雄伟。身临绝顶向四周眺望,能看到八重山峰,层层相裹,状如八叶莲花,而华顶正当花之顶,故称华(花)顶,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为:“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华顶景区以它变幻无穷的云海奇观、清香甘洌的云雾茶、历史悠久的“葛仙茗圃”、宏伟古朴的佛国名胜而闻名,更以其灿若云霞的云锦杜鹃名扬海内外,同时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茅蓬】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呢,是华顶西茅棚。主要呢是修禅者居栖及香客歇息处。茅蓬形式各有千秋,多半是在屋顶盖上尺把厚的箬竹,四壁是坚厚的石墙,冬暖夏凉,建筑造型别致。最盛时达120处,清乾隆时学者潘耒有诗吟咏:“天台六十五茅蓬,总在悬崖绝涧中,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前半句主要说明了茅棚很多和大致的建筑位置。后半句的意思呢,主要是指:华顶山地势高寒,古时候的僧人就编茅为屋。到了冬天大雪的时候呢,吃饭都成了问题。当时在华顶山上饿死的僧人不计其数,也说明了僧人们参悟佛法的虔诚。到了宋朝,得韶国师修建了圆觉道场,也就是现在的华顶讲寺,供僧人们用餐和修行。每日钟声响起的时候,僧人们都赶过去吃饭,非常形象和富有意境。
【华顶云雾茶】由于华顶山独特的气候,白天气温高茶叶张开,晚上气温低叶子紧缩,早就了云雾茶华顶云雾茶针形细紧,色泽翠绿,芽香浓厚,滋味甘醇,被列为《中国名茶》第六种。天台山僧侣历来有饮茶的传统,称为“一饮涤昏迷、二饮畅我神、三饮便得道”。相传三国时间,孙权头痛,葛玄给孙权带了三件礼物,天台山乌药,华顶云雾茶还有自己炼制的丹药。孙权嫌乌药太丑丹药太苦,于是喝了云雾茶。喝了第一口觉得头晕目眩,第二口神智清明,第三口喝下去就仿佛悟到了佛法道义。
【云锦杜鹃】云锦杜鹃古称娑罗,红踯躅,原名千目杜鹃,属杜鹃花科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成片成林面积近300亩,且树龄在200年以上并形成古树群,则唯天台华顶独有,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
华顶云锦杜鹃,是一种常绿大灌木,高约四、五米,树冠浑圆,主干分明,旁枝逸出、叶片革质、形似枇杷叶,正面墨绿油亮,背有鹅黄色茸毛。花朵盛开时,有碗口大,由6—12朵小花簇聚而成,一树有花上千朵,故又称“千花杜鹃”。一般花期在7到15天左右,花色有大红、紫红、粉红、到白色慢慢淡去,清初台州知府张联元这首《杜鹃花》诗。“翠岫从容出,名花次第逢。最怜红踯躅,高映碧芙蓉。琪树应同种,桃源许并。无人移上苑,空置白云封”。将别名红踯躅的云锦杜鹃与仙界琪树、碧桃芙蓉相比,既感慨它没有收入皇家花园,同时也认为只有在白云缭绕的环境中观花,才有一种超脱凡尘之感。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8米,四周群山拱秀,峰岗重叠,这里云雾和绚丽多彩的花丛,就构成了华顶峰上特有的云中花景。立身在峰顶俯瞰,展现在眼前的竟是瞬息
万变的奇妙景象。花在云中开,雾在花间飘,云雾与花海交映成趣,真是一时一景,全无雷同之处。
【华顶归云、归云洞】
华顶归云通常是泛指华顶山海拔900米以上区域。因其山高林密,群峰叠翠,常有彩云缭绕,朝暮云气盘结,出没于此而得名。远远望去,那高高的山峰,即使是晴空万里,也还总是会有那么几朵或几挂云彩在山巅飘绕悠悠,久久才归,大有凡云所归之意。归云洞位于华顶讲寺北,临峰贴崖,洞口朝南,因常有云雾在此出没,似凡云所归而得名。洞高六尺,宽三尺,深仅容数人。该处地形独特,极易留云逗雾。北有东西向一陌山脊所挡,南一泻斜坡。归云处背峰朝阳,并列两个半环浅贝形的半封闭平缓地,地势高爽,视野开阔,现新建归云亭,是观落日,赏彩霞,望归云的极佳之处。凭栏远眺,山色翠秀,风光迷人,尤以植被景观为最。高挺的柳杉、苍凝的松林、婀娜的云锦杜鹃、茵茵的茶园,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前有寺角稍露,后有云洞半开。常有白云萦绕,薄雾清纱,云雾飘忽,那洁白、那清丽、那悠悠、那飘然、那朦胧,使人扑塑迷离,犹入仙境,漫步天上人间,进入一派青白超然的世界。这就是华顶归云的神、灵、仙之意境。
【葛仙茗圃】
据《天台山志》记载,三国吴赤乌年间葛玄曾在此劈园植茶,以茶修禅养身,创茶道,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先仅流于道家佛门,后广传于民间并传入日本、朝鲜。隋僧智岂页曾将它献给隋炀帝治病。唐代茶圣陆羽也曾到华顶考察。日本遣唐高僧最澄来天台学法,归时曾把华顶茶籽和茶道首次带回日本,播种于比睿山麓。198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王家扬会长率领茶文化资源考察组来华顶,通过与日本、韩国茶树的基因分析、对比,确认为进化型古茶树,日、韩茶的先祖。
【华顶讲寺】始建于公元936年,由法眼宗二祖德韶法师所建,初名华顶圆觉道场。宋治平三年(1066年)改称善兴寺。曹洞宗僧人前来参拜问法者络绎不绝。明洪武初毁于火,僧宗济重兴。今存殿宇为僧兴慈 1931年重建,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有数百间房子,现经全面整修,1999年5月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妙域庄严。巨匾“大雄宝殿”为马一浮写,苍劲洒脱,气势恢宏;“华藏世界”为赵朴初书,秀美灵颖,别有风韵;中间楹联为沈定庵所书;两侧楹联:“智祖开首刹几经桑田几沧海,名山第一峰半是青松半白云”,为天台书法家齐明武书。跨过泰安桥进入大殿,浙江省书协主席朱关田的名联:“华顶讲寺六度万行妙道凝玄幽赞法华秘典,圆觉道场一心三观法流湛寂恢弘智者法门”。笔力千钧,恣纵自如。
大殿内佛像造型、组合均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佛祖莲座在精湛浮雕艺术中透出禅意,与佛慈祥从容融为一体。排列二边的壁雕造像为十六尊者,采用摩崖石刻与壁画形式,水乳交融,古朴古风,极富浓郁的魏晋风韵。壁雕上方为千佛殿,千佛列座形象逼真,两者合一系全国罕见的。
大殿再上去有法堂、藏经阁、般若泉等。寺前数株大柳杉,东晋末年种植的,高达28米,树龄有数百年,胸径三人合围,这也是极为少见的。
【王羲之墨池】王羲之墨池位于华顶寺右侧。王羲之年青时曾居华顶寺习练书法。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在此池洗笔洗砚,竟把澄清的池水也染黑了,后人称为“王羲之墨池”。池畔竖立大型的大理石石碑,上镌“白云先生书诀”。《白云先生书诀》是王羲之在写《兰亭序》时为纪念其在华顶跟白云先生学书这一段历史所书,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书法论文,它雄辩地证明了王羲之在华顶随白云先生学书的历史事实。据传,王羲之当年居此时,其书法即已少有名气。一天,他正在对自己潜心揣摩后所写的“永”字自我赞赏时,不料一个道士来到他身边,边看边摇头,并随手拿起王羲之搁在旁边的笔,在王羲之已经写好的“永”字旁又写了个“永”字。王羲之仔细把两个“永”字一比,不由大吃一惊,道士
的“永”字要比自己写的好得多,这才知遇上了高人。于是转怒为喜,诚心向道士讨教。道士以“永字八法”剖示书法之秘,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天地万物皆合乎阴阳生克,字之神韵气度亦然。”王羲之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都体现在这“永”字上。这个道士就是东晋时天台山高道,字紫真,号白云,人称“白云先生”,隐居于华顶山南麓的道教第十四福地灵墟,精通书道。于是王羲之就拜白云先生为师,跟随白云先生学习书法。学成后回绍兴兰亭,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兰亭序》,成为人人敬仰的书圣。王羲之曾书有“独笔鹅字碑”留在华顶寺,明初寺毁,碑也不知去向。至清时,曹抡选在院子中挖掘出半边残碑,经七年苦练将“鹅”字补全,现镶嵌在天台山国清寺三圣殿东首的莲船室墙壁上。
石梁景区
【概况】
接下来我们游玩石梁飞瀑景区,石梁景区是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瀑布和天生桥巧妙结合的石梁飞瀑,有举世闻名的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又响彻着“浙东唐诗之路”最华彩的乐章。来自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宾客,慕名来此观光考察。1987年与国清寺一起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底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千古石梁,天下奇观,瀑以梁奇,梁以瀑险,山、石、水奇妙结合,历来被誉为天台山风景之“眉目”。1997年以来,风景旅游部门精心规划和组织施工,成功地对石梁景区进行了全面扩容。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他们匠心独运、刻意追求、极力塑造的品位意识和精品意识。
【神龙掉尾】
石梁瀑布群之一。其底为斜躺的花岗岩巨石,由于长年水蚀,淌水面呈凹槽形,出口处尤其明显。上游之水到此速滑,骤然上抛,然后陡降。水流大时如喷飞雪,如龙甩尾。
【中方广寺】
古时,石梁桥头有一昙华(花)亭,昙花亭原是贾似道为其父亲建的一个纪念亭,后来因为喝茶时茶沫上出现了“大士应供”字样,但一会儿就不见了,所以叫昙花亭。亭中有一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贝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登上昙华(花)亭,眺望四周,你就能感受到这种情景。
古方广寺中还有一宝物——铜亭,明代时九门提督太监徐贵亲自负责铸造而成,内刻有五百罗汉。你想想,在如此小的铜亭中把五百罗汉刻得栩栩如生,确实不简单。
【石梁飞瀑】
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石桥中,属于“天生桥”景观,这是一种两端与地面连接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地形,为天台山八景之一。两崖对峙,一石如屋梁横在其间,长约7米,厚达3米,脊面隆起,窄外宽不盈尺。梁西端突起一石,称为“蒸饼岩”。梁底空洞高逾2米,金溪自西南而来,与大兴坑水在瞻风桥下会合,三折穿梁洞而出,从高30多米的峭壁上,直捣湛蓝深沓的惠泽潭,势若雷霆,色如霜雪,故古人有联“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名之为“雪瀑”。倘遇连日滂沱大雨,瀑水越梁而过,更似银河倒泻,狮吼虎啸,山鸣谷应。宋米芾为之题刻“第一奇观”;明地理学家徐霞客六观石梁“几不欲卧”;当代著名学者侯仁之、朱畅中、汪国瑜击掌惊吧:天下第一、天下唯一、天下独绝;而“月瀑更较雨瀑谧,千山万水唯一音”(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更点出了她的多姿多彩。
【花岗岩天生桥的形成】
石梁是花岗岩天生桥。世界各地天生桥很多,多属石灰岩或砂砾岩地貌,而像石梁这
样的花岗岩天生桥,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志法等的考察,在世界上迄今尚属首次发现。考察其形成与花岗岩具有上游“梯级式瀑布”的水力和其本身具有的三组几乎互相竖直的节理有关。石梁本是金潭潭底中整块花岗岩的一部分,水从上面流过成为瀑面。其岩石中存在竖直和水平裂缝。起初是少量不渗入竖直裂逢,再经过水平裂缝流出岩壁,后来两组裂缝被水流冲开而增大,在这独特的地质和岩石力学条件的作用下,久而久之,一条高山水面的“天生桥”就形成了。(观音五百罗汉斗法典故)
【观瀑亭】
循级而上,我们就看到一座石亭,这便是观瀑亭。这里是远观石梁飞瀑最好的地方,远观石梁,其气势宏伟,令人赞叹。站在这里,仿佛看见一股洪流从天而降,堪称天下第一奇观。
【徐霞客观瀑处】
这里就明代大旅游家徐宏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日记>中所写所“循(方广)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生观石梁”的地主,是观赏石梁飞瀑的佳处。为了纪念徐霞客三次游石梁,特在次地雕刻了徐霞客石像,旁边刻有一碑文,记录了徐霞客游览的一些事迹。
【摩岩石刻】
石梁上下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著名的有宋代米芾行书“第一奇观”、“前度又来”、“万山关键”、康有为的“石梁飞瀑”等。
【下方广寺—五百罗汉】
下方广寺有东晋时期保存下来的五百罗汉像(楠木制作),文化大革命时部分被毁坏,有一部分保留下来,被毁部分已重新制作。
所谓五百罗汉,就是五百位修成;阿罗汉果位”的僧人。按照佛教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