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乡的年味例文 家乡的年味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年味儿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都忙于各自的工作,觉得年味儿也越来越淡。其实年没变,味儿没变,一切都没变,只是你成熟了。回想一下是不是记忆中儿时的年最有味?下面就让我带你回忆一下儿时的年味。

一进腊月年味就渐渐浓厚起来,腊月二十三迎来了年味儿的一个爆发点。腊月二十三我们这边也叫“小年”。在这一天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祭灶王爷,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祭拜完后把灶王爷的画像用火烧掉。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喊“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然后一群人拿着糖瓜、芝麻糖吃。送完灶王爷,吃过糖瓜,腊月二十四扫房子。那时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拿着扫把、抹布、水桶,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最有意思的是爸爸在这时会给我们用报纸做一顶帽子,特像济公帽。我们两个小济公,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的帮妈妈打扫房间。打扫完房间接下来就是赶集买年货,这个时候集市再也不是

一般的集市了,而被乡人称为“年集”。从这开始,一直到年三十的中午,集市上摆的也不再是普通货,而全部与过年有关的,新衣服,新茶、酒、烟,新花炮。俗话说“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一顶新棉帽”,说的就是我们那里人们赶集的情景。我们全家一起出动,妈妈负责买过年的蔬菜、水果。爸爸就带着我和弟弟去炮市买鞭炮,这里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吓的我和弟弟紧紧的拉着爸爸的手,那感觉真幸福。

买完年货,三十这天上午要贴对联,爷爷带着我们把家院子里的大门,进屋的小门都贴上对联。我们负责贴,爷爷在远处指挥,“高了、低了、左边在高点”。红纸黑字贴完以后过年的喜气氛围就更浓啦!中午吃饭前要现放炮,我和弟弟争着抢着要去放。没办法,爷爷只能给我俩一人分点鞭炮,一个在院子东头,一个在院子西头,在爷爷的监督下燃放起来。然后,妈妈准备的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美的吃一顿。晚饭后, 春节联欢玩会就开始了,奶奶和妈妈就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要把初一一天的饺子都包出来。但春晚不是我们的菜,我们还有一群小伙伴等着熬夜呢。我们一群人走街串巷的嬉闹,说好的一起熬三十,过了十二点就累了,一个个都各自回家睡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穿上枕边放的新衣服,新鞋子,起来吃饺子。这一锅饺子只有一个饺子里有奶奶包饺子时放的花生米,谁要是吃到花生就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最有福。我和弟弟就抢着吃,拼命吃,都想吃到花生炫耀一下。吃过饺子,接下来就是“拜

年”。我们这边的拜年阵势比较大,加上我们家族在村子里边人比较多,我们是事先商量好在哪家集合,一起去拜年。等伯伯、叔叔、大娘、婶子、哥哥、姐姐们都到齐了,有二十几号人。然后挨家挨户的给本家族的长辈们拜年。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拜年是真叩头,现在不兴那个了,都是说点吉祥话,吃点瓜子坐一会就出来继续去下一家。街道上到处是拜年的人群,走街串巷的走过大半个村子。大年初二,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姥姥家,给姥姥拜年。大年初三,我们这是祭拜的日子。也是天不亮起床,吃过早饭。早上只能是男人们去祭拜,带上祭品、烧纸、鞭炮,家族的男丁们集合,一起去墓地祭拜。先把祭品放好,鞭炮放完后,家族的男丁们按辈分的大小依次排好跪拜。大年初四,我们这边也没什么特定的说法,现在我回家一般都是去参加同学聚会,或找几个儿时的小伙伴打打牌享受一下惬意的时光。大年初五,我们这叫“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吃饺子,打扫卫生,也是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了,年就算过完了。接下来人们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

这就是我儿时对年味的记忆,感谢农村让体验到了地地道道的年味儿。现在工作了,一年中很少回家,越临近过年越按捺不住游子的归心。

愿一切安好。

篇二:《寻访家乡年味》

寻访家乡年味

杭州市富阳区实验小学鹳山校区四(2)班 王泽庸

今天,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寻访家乡年味”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我们要寻找的美食就是场口的纯正美味——花糕。

我们乘车来到场口红星村,那儿有一个做花糕的小屋子。我刚走进去,就闻到了浓浓的糕点香味。我禁不住拿了一块,然后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啊,真糯,真香呀!”我心想。品尝完花糕之后,叔叔告诉我们花糕的制作过程。我仔细地听着,并目不转睛。

首先,把各类米经过处理一下,然后,把处理好的米放在盆子里淘米,一定要把米洗得越干净越好。接着,将淘好的米慢慢地放在机器中,变成粉末状。于是,用这些米粉放进过筛机器中经过进一步的加工,这时就要戴上手套,用手快速地搅匀,叠起一座座小山。我自己也试着尝试了一下。戴上手套后,我开始动手了,那机器转十分快,我的手也跟着加快,叠起一座小山。最后,放在蒸桶里面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先在下面铺玉米粉,中间铺大米粉,上面就铺黑米粉。这样,就可以拿去蒸成香喷喷的花糕了。

这一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寻找到了年味儿,品尝了场口人民的特色——花糕。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从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体验让我收获繁多。

篇三:《贾炫炫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合阳中学2013级1班 贾炫炫

指导老师:车志华

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开,火花瞬间照亮了大地,包括那地面上的雪花, 蜷伏在房檐下的小狗,还有那冒着热气的烟囱,融在了周围的雪 小小的村庄没有高楼,不需要放太多的烟火,房子里的人们拉开窗帘便可以看到谁家放的烟花。小小的烟花在空中和雪花一起落下,没有留下半分踪迹,空中依旧雪花飞舞,但不会有人伤感。有家人的陪伴,浓香的年夜饭使得其他一切都成了陪衬。烟花易冷,但依旧闪耀在村子上空,装饰了村里的笑声。

这里的人们很朴实,一大早上会很早起来忙活,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些寻常的食物,可这里的人精心地制作,他们只希望客人能吃得开心,他们的热情溢于言表,幸福不言而喻,在他们面前,再平常的食物也能做出丰盛美味的大餐,让客人吃得很尽兴。

雪厚厚地下了一层又一层,挨着地面的化成水结成冰,雪稍稍停了一会儿,家家户户都带着扫雪的工具出来了,人们高兴地问着年好,又一边忙着扫雪,生怕打扫迟了雪一会儿又下了。于是,走街串巷的人没有一个

摔倒,门前光秃秃的柏油路将村子在白雪中深深地刻出了模子,自然不似故宫格局那般井然有序,却另有着一份情谊在其中。

红对联,红灯笼,红纸包的压岁钱,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一声声的鞭炮声在空中炸开,孩子的笑脸映着村子里的喜气,在万物寂静的冬天,这里的人借着过年的喜气唤醒了春天。

如果你不会去闻这里的年味,你可以用眼去看,用心去听,这里的过年很传统,不会创新,年年岁岁过着相同的“年”,人们好心也永远还都不会变,真挚的心让即使远在他方的游子也会感到温暖。家乡的年味,浓浓的,留在心里;家乡的年味,淡淡的,写在纸上;家乡的年味,轻轻的,飘在梦里。

四季轮回,下一次盛大的“雪花宴”又将在这小小的村庄里上演,但无论何时,这里年味永远不会消失。

篇四:《杨静文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合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七班 杨静文{家乡的年味例文}.

万家灯火,久违的幸福;一家团圆,心中的梦想;团圆的年夜饭,家乡浓浓的味道。{家乡的年味例文}.

一种传承于冥冥的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味道”。是久久不散的中国味道。每一个冬天过后,“年味”就窜入鼻腔。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地方习俗也是风味万千。我们这里的年却是有滋有味。

到年三十的时候,我们的家就焕然一新,家家户户等儿女回来迎新的一年。腊月二十三,我们就摆好八仙桌,放上一对“花馍”,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上天了,下来米面多带上,别叫屋里人饿了,好吃好喝请上天,到初一迎下来。”村里人都很虔诚的祭拜灶王爷,祈盼来年能大丰收,到了二十五,我们全家都去柏树山上砍,到二十九的时候燃着,这代表了“多子多福,香火药味旺盛。”

全村人到了二十八蒸完花馍,馄饨,一切就绪。二十九时就热闹了。村里有八个组,一组都由上了年纪的老人“防yāyā”我们小朋友们就给yāyā叩头,因为yāyā能保佑我们一生平安,对了,我们还会给yāyā穿漂亮的新衣服,把yāy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传说她们就会和其他各组互相比美,谁收的香火{家乡的年味例文}.

多,谁就会赐福多。

年味最深时候就是初一了,大年初一,我们都穿好新衣服,据说,原来的时候,村里的大年初一可是一片“红色海洋”,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不穿红衣服,我们拿了“银子” 就买“响炮”,女生也玩的很起劲,中年的时候,奶奶就炸好小肉丸和红薯条,一锅色彩鲜丽的大烩菜摆在中央,我们这里的讲究“七碟碟,八碗碗”,一大家子人就开吃了!初二的时候,我们都早早起床,给祖先叩头,我会撑着竹竿放鞭炮,爸爸烧纸钱,让祖先看到子孙幸福平安,他们就会安心,早饭我们吃“福饺”,只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就会在新的一年里福气多多。因此,我会迫不及待的“大展身手”,可每年都被奶奶咯到牙。

今年啊,村里有钱了,就请来电视台的人到村里来拍摄,因为不论男女老少,都准备了节目,“打花棍,扭秧歌,唱大戏”这些都是老年人的拿手好戏,年轻就舞起来,给年味曾了不少色。

对了,村里的有钱人会放烟花,我们就会一起看,璀灿的烟火震得夜空格外灼亮,“年”也随着一声声巨响被带到星空。

同样的心情,一样的期待,浓浓的年味久久不能散去,丝丝的想念远远不能忘记。

年——璀灿的笑容,温暖了心房,美丽了家乡,未来的明天会更精彩。

篇五:《季宇欣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家乡的年味例文}.

合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一班 季宇欣

年,像冬天的雪梢梢地来到你身边,一眨眼,一年又过去了,今年的新年又来到了。年,像雪漫不经心随手撒落的小花瓣,无声无息地来到你、我、他的身边,为人们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真好!我由衷赞叹!恰恰的思想化作晶莹的雪片,飘向了我家乡的年味。 ——题记 我家在洽川,抬头便是天住山,低头便是处女泉和黄河母亲!在我家乡那里,年味就像浓浓的奶茶香,甜甜的麦芽糖。 腊月三十那天,一大早,爸爸就把我早早的叫起来,说是要迎接新的一年,把去年那些不好的习惯、事等等,都要在今天全部扫出家门,我的任务是把院子里扫干净,弟弟的任务是提水,妈妈是把墙壁擦干净,爸爸呢?他是家里的主人,所以他的任务最大。下午时,爸爸贴对联,妈妈买年菜、酒、肉,我和弟弟当然是在旁边瞎搅和呢!

除夕夜时,爸爸妈妈失给我们发压岁钱,然吃团圆饭,吃完饭,我们就出门了,只留我和弟弟,弟弟看电视,我呢?我当然在玩电脑向柔朋友们问好,问候,祸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我和我的朋友们去处女泉玩了,爸妈也玩去了,反正是各玩各的,弟弟也到处溜达去了。初二、初三,我和弟弟

当然收红包。

正月十五,爸爸去买来元宵,我那天吃了许多,到了晚上还是消化不了。

一瞬间,一眨眼,一年又随风飘走了,等待着明年的到来,大人们也投入到劳动中去了。小孩子们有的遗憾的说,今年怎么过得这快呢?还没玩够,年就又过去了。是啊!家乡的年俗就是这样,一眨眼就又过去了。我的思想也随风飘到学习中了。

——后记

篇六:《董莹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合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三班 董莹{家乡的年味例文}.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想每个地方都会过年,但过年的方法可能就大同小异了吧!我家乡的年是这样过的: 除夕夜前一天,大人们可就帮了。他们打扫房子,收拾屋子,忙的不亦乐乎。当然我们也不很轻松了,我们会被家长指挥着做些简单的事,例如扫个地啦!倒个水啦!总之,大人小孩全家都动起来迎接新年。

到除夕夜的时候,可谓是一家团圆的最好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的亲人,都会在这一天赶回来,陪家人吃一次最开心的饭。吃完饭后,便开始了祭祖,焚香送祝福。祭祖是为了纪念祖宗,是为了表明对逝去的亲人无比怀念的心情。焚香送祝福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会有幸福。一排排的仪式过后,便是我们的乐园了。无论是男是女,每个人都在忘我的玩。

接下来就是守岁了。其实我们的守岁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到累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就倒头睡觉,也不管什么守岁不守岁的了。其实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守岁守到天亮。总是守着守着就睡着了。

潮汕俗语说:“有心拜年一二,无心拜年在三四。”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去拜年。拜年是我们最喜欢的事了。随着大人去拜年,进门之后,向主人说声:“新年好”之美的话。红包就会到

手了。拿到红包之后,便可以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初二初三,便是回娘家的日子了。嫁出去的女儿便会在这两天回来看望父母。回娘家的女儿,每个人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但礼轻情意重。每个回来看望父母的女儿都向自己的父母送去了最美好的祝福。

元霄节是春节的尾声了。我们这里最有特色的是扭秧歌,村里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妇女们便自发组织起来排练扭秧歌。年龄比较大的男人便开始排练打鼓等一些乐器组织的训练。

当元霄节的这一天时,扭秧歌的队伍便会从村子这头扭到村子那头。那场面好不热闹,后面还有带着娃娃脸向人们问好的人们呢!到了晚上,把元霄一吃,这年就算是过完了!

虽然节日的年过完了,但是大家心中的“年”却一点儿也没有消失,因为大家心中的年是永远也过不完的。时时刻刻都充荡着年的味道。

篇七:《杨妍家乡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

合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十三班 杨妍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百良。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福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了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儿,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啊,但受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

了笑:“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受到直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时里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家乡的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哟。

初八,村里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县城(合阳)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篇八:《美丽中国 家乡年味 假期实践报告》

美丽中国〃家乡年味主题摄影实践活动报告

临泉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三面和河南县界接壤,县城因滨临泉河而得名。临泉古称沈丘国,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皖西北重要的农业大县,农业发达,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其独特的传统优秀春节文化。

一.春节祭祖 从进

入腊月开始,伴随着务工

人员返乡,祭祖活动便开

始了。人们拿着火纸、香

火、鞭炮或烟花到自家已

逝去的先人的祖坟旁进

行祭祖活动。通常是同一

门第的三五人带着孩子一同前往。孩子在大人的指引下给先人磕头跪拜,希望先人多多眷恋自己,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好未来。大人在先人坟头为先人烧冥币和火纸,希望先人能在另一世界过得好一些。与先人谈话,多是希望先人能保佑在世家人来年平平安安或是能有好收成。即通过祭祖活动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活动有利于人们对先人的敬畏和虔诚的心态的形成和对家中长辈的孝敬美德的传承。教会后人不忘本真,无论自己将来怎样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出身。

二.上庙拜佛 过年烧

香虽然有一些迷信色彩,

但是却表达了人们的美好

期望。临泉人过年除了要

在自家烧几炷香外,人们

还要去附近的寺庙烧香拜

佛。人们往功德箱捐一些

钱,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有钱人多捐,人们或多或少的捐赠来表达对佛祖的虔诚。,捐来的钱一部分用于庙宇的维护修缮,

另一部分用来帮助贫苦农户,救人于危难之中。另外,头香是人们争

抢的要点,有人甚至熬夜等到深夜十二点,争上第一炷香。因为第一炷香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好运。庙宇附近的经济得以发展,募捐的钱也帮助了很多处于最困难最低层的人们。

三.扫房掸尘 扫房子是

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扫

房古称扫年,起源于古代汉

族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

教仪式。腊月二十四“扫房”

的习俗在临泉一带也确实

盛行,人们纷纷拿起扫帚、

抹布、长鸡毛掸子把家里一年内难以打扫的死角、屋顶彻彻底底的打扫一番。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乡的年味例文 家乡的年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