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我的祖父母》
我的祖父母
我的祖父、祖母有很多特色和专长,让我介绍给大家认识吧! 祖父的头中间滑滑亮亮的,好像装了许多知识一样,祖父已经七十几岁了,每天还会早起到学校运动,他都会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觉得祖父一定很喜欢早晨,难怪大家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跟祖父相处的美好时光在晚上,记得我小时候,晚上吃完饭,就会跑去跟祖父聊天,有时,祖父会教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他也会每天写日记,祖父的日记本有好几本,他说写日记,可以把一天有趣的事记下来,每次翻以前的日记,就会觉得很充实。 我的祖母在家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为什么呢?因为祖母酿的酒最好喝了,而且还很养生喔!祖母的招牌酒是葡萄酒,大家都说祖母的酒保有原味,因为我家种葡萄,祖母会采收优质的葡萄来酿葡萄酒,难怪祖母的葡萄酒人气这么旺。 我的祖父、祖母已经七十几岁了,可是他们白天还是努力工作,休息时,也会拿书起来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的祖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祖父在我的心中是文武双全的,他曾经教我写书法,因为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而且还会种好多菜给我们吃,还能种出香甜好吃的葡萄。 祖父母除了是我的好模范,也是他们同辈的好楷模。祖父告诉我:小时候努力读书,长大努力工作,
老了要认真运动。祖父都做到了,所以我也要像祖父一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第二篇:《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祖父祖母
混混沌沌兮兮,吾不知吾始祖何许人也,正如吾始祖不知吾为何许人也一样。
明洪武年间,人口大迁徙,吾先人弟兄三个,从山西长子县(洪洞县大槐树下)出发,来到河南,一个落户于河南孟津县,一个落户于郏县,一个落户于宝丰县翟集镇。落户于翟集镇的先人,在翟集取妻生子。不知过了多少代,而有吾曾祖父。曾祖父弟兄四人。
曾祖父取妻袁氏,生吾祖父; 我的祖父取妻李氏,生我父亲;我父取我妈妈,而生我。
我的祖父姓谢,名会。祖母姓李名联。在我两岁多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先后去世,关于他们的故事,都是父亲告诉我的。
我的祖母
据父亲讲,在妈妈生我的时候,是祖母和父亲守在产房外。当听到我的第一声哭叫的时候,祖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接着对我的父亲说,是个女孩儿。在祖母出的这长长的一口气里,究竟是包含着对妈妈生我而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或是对妈妈生我这个女孩儿而失望?我不知道。不过,当医生把我包裹好,除了妈妈外,祖母可是第一个把我抱在怀里,并且轻轻的用手圆圆我的小脑壳,捏捏我的小鼻梁。祖母告诉父亲,孩子生下来,头骨是软的,圆圆脑壳以避免头变形,长大了好看,捏捏鼻梁,防止长大了变成塌鼻。父亲告诉我,面对着小小的我,他心里除了高兴,什么也不会做,任由祖母“所为”。在医院里祖母伴我一个星期。
我的这个所谓的家,是父亲在单位分的一间约15平米的平房。这是爸爸
妈妈结婚的新房。在这个新房里,祖母又照顾了我一个星期。因祖父身体不好,也需要照顾,就回老家了。在以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与祖母是离多聚少,因此对祖母基本上没什么印象.
祖母一生只认识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她的名字“李联”。父亲说这个“联”字过去读(luan)音。
生在旧社会的祖母,她的命是很苦的。祖母的娘家就在翟集镇南边的一个叫李庄的小镇上。李庄距离翟集一里多。解放前,祖母一家四分五裂。因为祖母的妈妈有点资色,而被地主霸占;祖母的爸爸被迫到叶县做长工;祖母的姐姐被送到姨娘家寄养;祖母的哥哥被送到舅父家寄养;祖母则被当作童养媳被
送了出去。解放后,祖母的一家才得以团圆,所以,祖母从心眼儿里感谢党的恩德。
祖母17岁嫁给祖父。
祖母很孝顺。父亲告诉我,小时候,祖母常常带他去看他外婆。那时候,他的外婆在李庄村外地里看庄稼,地里搭一个草棚,就住在里面。每每去看外婆,祖母总是花两毛钱买一个白面烧饼,带去。要知道,在那个年月,白面烧饼可不是随便可以吃的。祖母带着烧饼给她的妈妈,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吃了才放心。祖母从来不吃,在祖母看来,这是好东西,是要孝敬母亲的。而父亲的外婆呢,也不会吃完,总是掰开一半给父亲吃。所以,父亲印象很深刻。觉得外婆对他很好。
有时候,家里要做好吃的,比如,中午做白面捞面条。白面捞面条在今天可能是最平常不过的饭食,我们几乎天天都可以吃;但那时对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家来说,一顿白面面条就如同过年一样,所以都很珍惜。祖母总是让父亲给外曾祖母送去一碗。尽管外曾祖母住的很远,也有其他儿子照顾,但是,祖母还是坚持要送。
祖母教子很严。嘴边常挂的一句话就是“娇养忤逆子,棍头出孝子”,所以,父亲从小挨了祖母好几次打。一次是父亲独自下河洗澡,回来后,祖母狠狠地打了一顿, 但父亲仍不思悔改。直到父亲在一次偷偷洗澡中差一点淹死才有所改悔。还有一次,父亲半夜里正睡觉,被祖母唤醒,让父亲跪在床下,暴打一顿,父亲终生难忘。父亲说这是祖母听了邻居家一个女人这样教子后才这样做的。其实,邻居家的那个女人又何尝这样暴打他们的孩子呢!只是祖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罢了,她只相信“打”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法宝。
祖母不识字,但他却坚持让我的父亲读书。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儿,祖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听父亲说,小时候念书,在煤油灯下,祖母总是陪到深夜。
祖母爱劳动。从早到晚,喜欢干农活。人民公社时,她喜欢下地干活挣工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她常陪祖父到田间地头劳作。祖母祖父出双入对。现在想来,羡煞人也。
祖母有毅力。父亲说,有一年,秋庄稼玉米大旱,急需灌溉,整个村里就一个小水库。天气炎热,头顶烈日,跑来跑去,从水库到玉米地,祖母带着父亲排队等水,等到轮到浇灌了,被霸道的人抢走了,祖母在气愤失望之余,一边教育父亲好好读书,长大后不要当农民,一边继续排队等水。一连等了三天,我的祖父母作文。
才终于从等待和争夺中,得到了水源,浇灌了自家的几亩玉米地。那一年,收成还不算坏。父亲说,从这次浇地中,从祖母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的祖父
我的曾祖父是个厨师,年过半百而逝,时年祖父7岁,正在外边跑着玩。曾祖母叫住祖父说:“孩子,你爹死了!”祖父说了句“死了还会活”就又跑着玩去了。后曾祖母嫁人,那是曾祖母为了保护自己而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不嫁人,就会被卖到外地,族中已有女人夫死被卖到鲁山山里、有子不能养的先例。曾祖母就地改嫁,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就近照顾祖父,祖父上了几年高小,就弃学当了木匠学徒工。
父亲说,祖父会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老师越打越不干。﹍﹍” “下边呢?”我问。下边的祖父从来没有背过,父亲也不知道。
祖父比较守旧。联产承包制第一年,祖父在家里承包的几亩田里种上了西瓜。当时父亲已经上了高中,建议祖父买优良品种并买书学习如何种西瓜。祖父不同意,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祖父按照村里老瓜农传授的方法,用传统品种,按照五尺行距,三尺株距种西瓜,还上了许多农家肥。不料,当年天旱,瓜秧出的稀稀落落,结的瓜很少,瓜的口味也不好。而邻家地种的西瓜,由于采用了新品种,按科学方法种植,收成很好,收入也可观。
祖父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年种萝卜,祖父骑车翻山越岭到城里买了新品种。种到地里后,祖父告诉父亲,这萝卜是新品种,产量应该可以。没有想到,祖父种下的萝卜出苗后,全部开花,根本不出萝卜。当年又没有收成。父亲告诉祖父,他受骗了。祖父说,卖萝卜种子的也许不是故意的。祖父很善良! 第三年,祖父又到城里去买萝卜种子,这一次,祖父多了个心眼,他找了一家国营种子公司,并记下了公司的电话号码.随时向公司反馈萝卜的长势。结果,那一年,祖父种的萝卜是村里最好的,萝卜很大、高产。收获季节,引来很多村民的围观,村民赞不绝口。当年,祖父把剩下的萝卜埋到地里做种子,结果种子长好后,还没有收获,就被别人偷走了。祖父辛辛苦苦留下的萝卜种被人偷偷收割。后来,祖父知道了是谁偷了萝卜种.他也没有找人家理论。
祖父信命。他告诉父亲,人的命,都是书本里写好的。当然,父亲没有相信祖父的话,因为,祖父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
祖父在生产队干了三十多年的队长,因积劳成疾,三十九岁患上了偏瘫,治好后,四十九岁又犯,好后,留下左胳膊左腿不灵便的毛病,到五十九岁旧病又发,六十二岁离开人世。
祖父在住院时,父亲带我去看他。当时我两岁多。父亲说,当时祖父不会说话,祖父企图用手拉我到他跟前,但是,我害怕,没有过去。1998年,在我祖母去世后二十天,祖父也撒手人寰。
父亲说,要是现在,祖父祖母不会去世的那么早,因为现在农村有大病医疗保险,农民生了病,可以住院报销一部分。当时,国家没有这个条件。 父亲问我:“孩子,你还记得爷爷奶奶的样子吗?”
我回答:不记得了。
我问父亲,你还记得他们吗?
父亲说:“我总是在梦里见到他们!我告诉你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儿孙们生活都很好。”——父亲说这话时,眼里含着泪。
我问父亲还记得他的祖父祖母吗?
父亲回答:“我见过活着的奶奶,没有见过活着的爷爷。我见过死去的爷爷,没有见过死去的奶奶。”
我问父亲,他讲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父亲告诉我,1985年我曾祖母去世时,父亲已经上了高二。他当然见过,并且还给曾祖母洗过脚。曾祖父去世时,父亲还没有出生,他当然没有见过活着的曾祖父。
2000年,扩修公路迁祖坟,父亲扒开曾祖母的墓,棺材没有了,曾祖母也没有了,曾祖母已经变成了土,只有脊椎模糊的存在,实际上也已经变成土了。在扒开曾祖父的墓时,棺材已经没有了,但曾祖父的骨骼很完整的保留下来,牙齿、手指完好无损。曾祖父静静的躺在地上,似乎是要见孙子一面 。 人从哪里来呢?我问父亲。
父亲给我背起了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要回到哪里去呢?
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是啊, 人从土里来,最终还要回到土里去。
但不管现在和将来怎样,都要有先辈的做事认真和做人的宽厚仁慈的品质。 祖先的得与失不需要我去评价,我只知道作为他们的后辈要秉承他们的优秀品质,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采访记录整理:
女儿:爸爸,您能给我讲讲我们的家史吗?我的祖父母作文。
爸爸:好吧!从哪讲起呢?
爸爸:明洪武年间,人口大迁徙,我们的先人弟兄三个,从山西长子县就是现在的洪洞县大槐树下出发,来到河南,一个落户在河南孟津县,一个落户在郏县,一个落户在宝丰县翟集镇。落户于翟集镇的先人,在翟集取妻生子。不知过了多少代,有了你的曾祖父。他们共弟兄四人。我知道的就这些。不过爸爸可以给你讲讲你爷爷奶奶的事。他们身上有我们这个家族所拥有的好品质。 女儿:我对我奶奶已没什么印象,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爸爸:她命很苦,17岁嫁给你爷爷。当过童养媳。
女儿:什么是童养媳?
爸爸:旧社会,因家里穷,就把没有成人的女孩送给富裕人家做儿媳妇,等男方长大了再结婚。这都是被逼无奈的。我的祖父母作文。
女儿:解放前,我奶奶家一定很穷吧!
爸爸:不是一般的穷。我外婆长得好看,被地主霸占;我外公被迫到叶县做长工;我姨和舅被送到别家寄养;你奶奶则被当作童养媳被送了出去。解放后,你奶奶的一家才得以团圆,所以,你奶奶从心眼儿里感谢党的恩德。 女儿:奶奶好命苦!
爸爸:你奶奶人很勤劳,她很希望我出人头地,小时候常陪我在煤油灯下学习。 记得有一年,天大旱,秋庄稼玉米急需灌溉,整个村里就一个小水库。天气炎热,头顶烈日,跑来跑去,从水库到玉米地,你奶奶带着我排队等水,等到轮到浇灌了,被霸道的人抢走了,你奶奶非常生气,说好好读书,长大后不要干活。一连等了三天才等到水。人活着要争气。我的祖父母作文。
爸爸:你奶奶也很孝顺。小时候,你奶奶常常带我去看我外婆。那时候,我的外婆在李庄村外地里看庄稼,地里搭一个草棚,就住在里面。每每去看外婆,你奶奶总是花两毛钱买一个白面烧饼带去。那时候最大面值是10块。要知道,在那个年月,白面烧饼可不是随便可以吃的。你奶奶带着烧饼给她的妈妈,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吃了才放心。你奶奶从来不吃,在她看来,这是好东西,是要孝敬母亲的。而我的外婆呢,也不会吃完,总是掰开一半给我吃。
有时候,家里要做好吃的,比如,中午做白面捞面条。白面捞面条在今天可能是最平常不过的饭食,我们几乎天天都可以吃;但那时对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家来说,一顿白面面条就如同过年一样,所以都很稀罕。你奶奶总是让我
第三篇:《祖父与我》
《祖父和我》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2-11-17 浏览:248 人次
《祖父和我》 萧红
蔡百超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择的都是和“家”有关的各类文章,本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表现得趣味盎然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那童真的世界和温馨的亲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朗读课文
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三、朗读指导
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板书:感情基调
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
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 板书:朗读语气
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 (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 )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
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
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
四、深入品读
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
(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 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
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
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
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
3. 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
3、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
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
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
1、 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 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
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
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梳理材料
1、快速抢答: ppt2
1)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
2)写了我的什么阶段的事情?时间:童年
3)地点在哪里?地点:呼兰河边
4)我童年的生活怎么样?自由、快乐
5)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浓浓的祖孙情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2、 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Ppt3
1、 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 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
3、 “我”在祖父叫我干农活时尽捣乱
4、 祖父叫我认庄稼时,“我”错把狗尾巴草当谷穗
5、 祖父教“我”人谷穗与狗尾草的区别时,“我”却去吃黄瓜了
6、 “我”在吃黄瓜时看见了蜻蜓,就去追蜻蜓了
7、 “我”在园子里晚青蚂蚱
8、 “我”在学祖父浇菜时往空中浇水
9、 太阳在园子里是健康的、漂亮的
10、 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