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你是人间惆怅客》
你是人间惆怅客
—–读《纳兰词》有感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
他可悲但他完美。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自叹“别有根牙,不是人间富贵花”。阳羡赌茶,西泠醉酒,秦淮听橹,梁溪赏画,这才是纳兰该有的生活,却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其实纳兰还有很多很美的诗篇,只是这几首最让我难忘而已。有的人把心情挂在嘴上,纳兰的心情在笔下。我始终相信,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相信纳兰他也是这样认为。纳兰,你将永远闪耀在空中,虽然回忆会变得暗淡,但经典却将永恒,这便是纳兰容若,永远经典的纳兰词!
历史的洪流摧毁了一个时代,却留下这样一位浊世白衣佳公子,忧伤的笑容,一如其名,忧如兰,形容若。
篇二:《若是人间惆怅客,何须往事泪纵横》
若是人间惆怅客,何须往事泪纵横 文/破小孩
如若不曾伤悲,心为何会如此疼痛,如若不曾相爱,又为何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是不是生命中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早已带走了那份执着的心,是不是爱过之后,只留下了伤悲?
提起笔,故事的帷幕徐徐拉开,那些有关于你的日子,有关于我们的点滴回忆又涌上心头。我知道,你脚步轻轻,早已踏痛了忧伤,我知道,你口边细语,蹂躏出岁月的沧桑,我知道我们的爱都以随这一缕春风而飘散,我亦知道,有你的青春是我不变的留恋。
夜已深,风微凉,今夜的你早就入眠了吧!寂寞的风拂过了笔尖,掠过了心头,吹走了眼泪,触痛了人心,勾起了悲伤。停下笔,突然很想你很想你,这种感觉,那么真实,那么亲切,仿佛我们都还是最初的样子,仿佛都没有过离别,仿佛所有的一切没有借口没有理由,剩下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属于我们的幸福。
还记得那时的雨,还记得那年的你,雨下的那么深,我们爱的那么真。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挥手说不出别离。而今,笙歌夜舞,不销红烛,月入阑角,人在门后。残春晓梦,黄楼夜景,西风流年,暗中偷换。襟袖空惹啼痕,登临,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在那么没心没肺,开始学会渐渐的长大。一场名和利,传说过后的轻屑,绿荫对坐茶,你才是我天下的誓言也消散无影。也许,一个人守着一座城,定会一生心疼,一个人走着一段路,定会一世孤独。
夜越来越深,不忍打破周围的寂静。耳畔依旧是周杰伦的《烟花易冷》,那个遥远的洛阳城里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句“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城郊的牧笛声,落在那座古城,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有人说,多情的人会悲伤,也有人说,悲伤的人会多情。其实,多情与悲伤无多大的关联,所有的所有,都只是自己的心脆弱而已。就如同曾经问过很多人,难过的时候怎么办,有人觉得难过的时候,应该吹吹风,也有人觉得难过的时候,应该写写诗。
留不住的感情,无疾而终的归途,到最后累的,只是爱过的那颗心吧。朋友说,我们不可以活在悲伤逆流成何的日子里,不可以活在回忆里。也许,我早已走出了回忆,也许,我早已忘记了那些人,只是,当初的那种感觉,想起时,依旧有些酸涩,有些无奈,如同纸张上泛黄的诗句,记不起留下的是什么,但还是看到了淡淡的墨迹。
曲终人散,伤心的人才会懂,我本人间惆怅客,何须往事泪纵横。谁是谁的过客,都已不重要,曾经拥有过,便好。
篇三:《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間惆悵客—
想起一好友曾发表了一句话: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 红尘中,又有多少人如是?懵懂的岁月,无奈的人生,染指间让人不得
不迷失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我是人间惆怅客”简简单单几个字却让人感觉到说此话的人当时心境有多么的落寞。
很多时候真的觉得把自己惯坏了,变得很随意也很随性。开心便笑,委
屈便哭;明明不可以使性子,却老是在极度不开心的时候乱发脾气,暴饮暴食来虐待自己;明明过得不好,还要拼命地笑着对爸妈说很好;明明就是不愿意做的事,还要逼着自己去做;有时候明明就是错了,还要掩饰不愿去承认…懦弱的表现,任性的行为,不是么?夜,混沌一片。月未央,星如亮。
总感觉存在是一种错误…
自己一生追寻,一直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现在就是希望身边在乎的人都能过得好,尤其是爸爸妈妈。一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一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若你们安好,便是晴天,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守候。 外表坚强的我根本看不出过得好还是坏,除非真的病了。不是我真的很坚强,只是已经过了那个不懂事的阶段。其实每个人的心都一样,极柔极弱也易碎,但也可以坚如松。亲情,爱情,友情是我们生命中必须的…还没有遇到爱情的我没资格谈论它,但是我懂得友情,好朋友吵吵闹闹也不会分开,在心里一直骂但还是会处处为对方着想的,不管分隔多远多久但一见面还是会嘻嘻哈哈,手牵手,秉烛夜谈,分享彼此间的快乐与忧伤;我懂得亲情,爸爸妈妈的爱是我用此生都偿还不了的债,因为那是无价的!老爸常常对我大声疾呼,稍有一点小错就要挨骂挨鞭子,不努力学习就不准上网看电视聊天,成绩不好就等着受罚;老妈常常在耳边叨叨唠唠,要注意这样要注意那样…年少轻狂,不懂事,总是以为爸爸不爱我,老是在背后默默地哭诉,却忽略了他的爱虽然不比妈
妈表露在外,但是他对我的爱一直埋在心里,深深的,淡淡的,细水长{你是人间惆怅客}.
流,别人无从知晓,却又刻骨铭心…
无论如何,长大了,就得好好照顾自己不用他们担心,要让他们过得开
心…
喜欢一个人四处走走,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静静地思考,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就这样庸庸碌碌就过了,不停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喜欢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慢慢地看着天空一点点的变化,喜欢一个人在路灯下看着自己的影子慢慢的走着,喜欢边走边抬头看看四周,看着天空,去寻找那抹挂在天边孤独的月影,偶而看看身边擦肩而过的人,突然觉得同是寄若浮萍的人,可能同样有着不同的苦难挣扎的经历,同样会有很多惊才艳绝的人潜伏在身边…可会不会有和我一样早已深入骨髓寂寞的人呢?
于是很想喟叹一句:我是人间惆怅客……
不停的在人群穿梭,没有定点,没有方向,不停的寻找理想,没有动力,没有标记,不停的努力生活着,没有终点,没有尽头…靠着自己心中的一点点希望,看着天空不停的微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人间能有几回少年时,独自一人也要潇洒过,难得做个惆怅客,冷看世态炎凉,笑看人间冷暖…
篇四:《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生05 陶欣 2010030038
一、纳兰印象
最开始关注纳兰容若是在初中时,那时看了一部叫《烟花三月》的电视剧,被纳兰的才情和他词里流露出的凄清哀婉的情绪所感染,便从此喜欢上了纳兰词。高中时又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关于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的书,今天终于有这个契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看了好多研究纳兰的资料后,却越发发现自己学识的浅陋,发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写这篇论文只是凭着自己的喜欢,把自己那些不成调的想法说一说。
在我的印象里,早期的纳兰该是“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他是八旗子弟,进士出身,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身后是显赫一时的纳兰世家,谁不说这是一个天之骄子。他显赫的家世,出众的才情造就了流传至今的词人纳兰性德,也正是这样,才使得纳兰在31岁就去世了,令人扼腕叹息。可以说,他的聪慧让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说出别人所说不出的,他的丰富的情感使得他的词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世间的所有事物放佛都在配合这他的意境、他的情绪:“西风吹老丹枫树”、“深山夕照深秋雨”、“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即使是十分平常的自然景色只要在纳兰的词里就格外透出一种清丽和惆怅;“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几乎被诗人写烂了的月圆月缺在纳兰的笔下也格外凄清,并且几乎所有的景物,自然规律都可以成为纳兰表达情感的载体,如此自然而情意真切。“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看那树影,那明月,那西风,无不是他的思念,他的凄楚。 但这位“乌衣门第”的词人却写道“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世人所羡慕的荣华富贵在他看来只是“冷笑置之而已”。谁说御前侍卫不是康熙对他的变相监视,谁说显赫的家世不是对他自由的束缚。“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间、到此凄凉否。”便是这位词人一生的写照。他活得太过通透,因此,一直置身于一种清冷的氛围里。同样是“月”和“梅”,在林逋那里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温暖而宁静。在词人眼里却是“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让他有了一种人间惆怅客的知觉,或是“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似乎纳兰的一生都是在无尽的愁思、忧伤中度过的,他把他的所有浓烈的情感,不论是欣喜还是惆怅,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注入到了他的词里,他是用生命在写词!因此,我们一读到他的词,他的忧伤、他的孤独、他的清冷气息便扑面而来,此刻,我们看不到他的身份地位,看不到他的相貌身材,只感觉到他的真真切切的愁绪或是深入骨髓的思念,仿佛感受到那些情绪的不是词人,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的忧愁。纳兰的好友顾贞观就说过:“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这就是纳兰,这就是纳兰词。
二、纳兰生平(这部分大多来自网络,经加工整理而成,为了结合词人背景来对词进行赏析,才加了这一段)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
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如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他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三、纳兰词赏析
1. 爱情
纳兰性德17(不确定)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婚后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传言纳兰而立之年,在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又是夕阳西下时候,那女子独自登上斜晖半掩下的红楼,金钩斜控朱帘,日暮阑干独倚,她满腹愁思,却不知从何处开始诉说。看那黄昏的街道,她盈盈地打马而过,薄妆浅黛下,风姿绰约。见着生人羞羞涩涩,却忍不住回头。
这首词寥寥数语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怀春而羞涩地闺中女子形象。首先,“盈盈”一词让人看到一个体态轻盈、姿态美好的少女。而这一句“见人羞涩却回头”真真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羞涩而又调皮的少女,如果你我从那天的街道上经过,如果你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请不要揭穿,也应该不忍嘲笑,看见她这幅欲说还休的模样,必不会责怪她“回头”这一不符合古代礼节的动作,只会觉得可爱至极。这与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句中的“人”更是让人遐想联翩,这人或许是女子倾慕已久的心上人,又或只是今日偶遇的一个俊俏风流的公子,让她忍不住回头。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
从此簟纹灯影。
正是深庭豪门,辘轳金井,落花层层,铺满庭前清冷的石阶。你我就这么蓦地相遇在这清冷的暮春时节,你闪躲的眼里我看不清你的心意。谁知道?谁知道?从此以后,簟纹灯影你又多了我孤枕难眠的身影。
“正是”强调了相遇的地点,说明这次相遇在“我”而言影响深刻。“蓦地”表明相遇之巧,也写出了相遇的惊喜。只是你的眼波流转,我始终看不清你的心意。看相遇时的“落花红冷”,便知这又该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终是天各一方,只剩我日日伴灯影。古代的爱情,多是不得善终,封建礼教下地男女,表达感情的方式太过含蓄,再加上门户之见,父母之言,相爱的人总是不能在一起。或许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必定是个悲剧,果真,“从此簟纹灯影”。读这首词只感觉的彻骨的寒冷,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清冷基调,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等着最后结果的宣判,并且我们知道,这条路必定不通向幸福,这样的无望等待,只有冷到骨子里的相似和寂寞。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大雨淅淅沥沥,摧折了井栏便的那株梧桐,粉屧和蟋蟀也已不复存在。今日我一个人再游我们一起玩耍过的地方,连钱草已铺满香径,偶然拾得当时你无意落下的一只翡翠翘头,心里多少思念和悲痛无处诉说。
回廊里,寸寸都是我成灰的思念,清冷的月华下,只剩我一人独倚栏杆。背灯和月就花阴,你已离开已经很久了。
词人用了很多典故:
采香行处蹙连钱:采香,据范成大《吴郡志》云:吴王夫差于香山种香,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之。本篇谓采香系喻指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 连钱,连钱马,又名连钱骢。即毛皮色有深浅,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这里应是指连钱草。
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宋范成大《吴郡志》:“响履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履,廊虚而响,故名。”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此处借指与所爱之人曾有过恋情的地方。
整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莫过于“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故地重游,翠翘还在,人已亡故。我们共同拥有的那些温暖的回忆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在怀念,无人诉说,也无人能懂,更不知从何处说起。我对你的思念寸寸成灰,只有你能懂,也只好向你倾诉,但你我却天人永隔。如今,只有我,孤独地守着我们的回忆。“一寸相思地”,联想到李清照的“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得多深的思念才成了灰,纳兰或是很平常地经过“采香行处”,却看到故人落下的那只翠翘,于是,刻骨的相思迎面而来,要是你当初没有落下那只翠翘就好了,要是我没有来这个地方拾到这只翠翘就好了,要是你不曾离开或是我从不曾相遇就好了,那样就不会有我这般孤独入骨,相思不绝。
2.友情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你是人间惆怅客}.
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兹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 须记。{你是人间惆怅客}.
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出身在京城的乌衣门第,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并非我所愿。我只想像平原君那样,用美酒广招天下贤士,可谁又能理会我的这一片心意呢?不成想,今天遇到了你这个知己。那就趁着我们都英雄未老,把酒高歌,把一怀愁绪寄托在这一樽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