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春暖花开》
龙源期刊网 .cn
春暖花开
作者:张雯
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5年第01期
“噼里啪啦”的大雨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成绩单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已使我心痛,但更惊心动魄的“暴风雨”又紧随而至——我收到了调班的通知。
周末,我一直窝在家里闷闷不乐,直到雨终于在人们日夜不断的埋怨声中不情不愿地停住了。中午,外出归来的奶奶告诉我,庄稼变得可漂亮了,让我出去看看。我不相信——庄稼有什么好看的,何况下了这么久的雨,田里肯定一片狼藉。可拗不过奶奶的坚持,我还是出了门。
很快就走到了田边。一条小溪缓缓流过,水是那么清澈透明,平日里不显眼的石头,被润湿后竟显露出美丽的纹路来。溪边的草儿,绿油油的,虽然溪水将它们的身躯压弯,但它们并没有倒下,而是随着水的流向摆动,摇曳生姿。有些即使被水覆盖,沉入了水底下,也依然没被湍急的水流冲翻,反而在冲刷中显露出晶莹的色彩来。
更漂亮的景象还在前边呢。看!顺着笔直的田埂向前望去,种着荷的池塘里,虽然有些荷叶已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但它们仍昂首对着天空,骄傲地挺立着,如同炫耀自己的胜利一般。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荷叶,不也同青松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吗?你瞧那叶面上,一闪一闪、晶莹剔透的水珠,不正是它不屈不挠地抵抗风雨,才收获的美丽吗?
再看那边,那一大片绿油油的是什么?是稻苗!经受了那么大的风雨,这些才刚长成不久的稻苗竟然都还顽强地挺立着,虽然有些稻叶被吹得七零八落,但它们并没有被风雨掀翻;即使身体已经倾斜,但它们仍顽强地生长着。这真是一个奇迹!这么多天的风雨侵袭,它们居然还存活了下来。到底是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它们才坚持到了今天?
定定地望着眼前的这些风景,我突然恍然大悟——是信念,是永不屈服的信念。
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在暴风雨的侵袭、击打下顽强不屈地站立着,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只要我也抱着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也以勇敢的心不屈不挠地前行,我相信,我也可以安然度过“暴风雨”。
这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点评:
文章写感悟,通过三处细节着笔:溪边的草儿被溪水压弯却并没倒下,荷叶变得破烂但仍昂首挺立,稻苗即使身体已经倾斜但仍顽强地生长着,层层渲染,让“永不屈服”的感悟自然而
篇二:《春暖花开》
龙源期刊网 .cn
春暖花开
作者:王湉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2年第03期
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柳树叶摇来摇去,欢迎春天的到来。两只燕子在天上飞来飞去,告诉每个好朋友,春天已经来到!小鸭子游来游去,对妈妈说:“春天的湖水可真温暖啊,我要去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庆祝春天的到来。”
篇三:《春暖花开阅读答案》
春暖花开阅读答案{作者春暖花开}.
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③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
④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异乎寻常地简单,朴素真切的感悟花开花落中,蕴藏着淡淡哀伤和悠远的哲思我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好笑的因由是,这位田园山水诗人的落花留给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间,至少没有像史青那样直接咏梅——我不喜欢梅,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⑤春分过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走出梦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满耳是鸟儿的欢鸣那鸟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单调叽喳,而是戴胜、黄喉、红胁蓝尾鸲的婉转悠扬睁开双眼,灿烂的阳光射过玻璃窗,好像太阳雨落在脸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几天前的一场细雨,润绿了后园子的杏树枝,淋透了墙角的桃树干这个早晨,杏花率先开了深红、浅红、粉红、粉白,一树云霞,满园生辉杏花开时,绿叶尚未被春风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绽放之时,桃叶已经舒展成绿箭,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杏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原来杏花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她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天气对于叶芽来说,还稍显凉意,因此她仍然蛰伏着,待气温逐渐升高,她才肯萌发桃花的花芽、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相差无几,春风拂过,花和叶就会几乎同时与我们会面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一再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
⑥我现在生活的远郊有杏花山、梨花沟,那里漫山遍野,千树万树,繁花如海,蝶飞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赏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欢这样的宏大与张扬,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园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们甘于寂寞,自我绽放,馨香如故,唐朝这样,宋朝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我还知道,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也是这样灿烂而又无人问津地绽放的由此说来,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我们是多情的,有时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不是吗?
⑦春暖花开是有关季节的词汇,更是有关生命的词汇23年前的春天,海子走了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都隐隐作痛他向往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喜欢行走在人群的边缘,保持一颗独立而圣洁的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宁静与美好的诗人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们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想想挺惭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选自2012年4月20日《辽宁日报》
1.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分)
2.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作者春暖花开}.
3.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2)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4.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3分)
5.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4分)
答案:
1.①“春暖花开”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欢欣,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②“春暖花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行文的线索。③“春暖花开”是作者热爱生活、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4分,答出二点意思接近即可)
2.因为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普通百姓爱的是能充饥的杏桃之类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风光,所以作者这样猜想(2分)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心,对普通百姓生活质量低的不满(2分,意思接近即可)
3.(1)“桃叶舒展成绿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初绽时桃叶的形态;“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美丽动人的情态借助两种修辞,表达了作者的欢喜之情以及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2分)
(2)因为桃花花和叶几乎同时与我们见面,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杏花先开花后长叶,有卖弄之嫌而作者不喜欢宏大与张扬,喜欢像桃花一样谦逊,所以作者将杏花、桃花进行对比,用“更加娇艳妩媚”表明作者对桃花的喜爱(2分)
4.虽然花儿不是为我们绽放,不需要我们赞美和过度的欣赏,好像与我们并无瓜葛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对它“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3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5. ①要结合文章内容;(2分)②引用(化用)诗词,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审美性)(2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篇四:《“书”写春暖花开》
龙源期刊网 .cn
“书”写春暖花开
作者:川子
来源:《中华家教》2013年第04期
春节时曾去看望久违的老师,在老师的书房里有一个特别的书柜,书柜上下七层码满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旧书,书不但陈旧且有些脏。在我看来,这些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设计上都没有收藏的价值。老师却深情地说,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留下的,老师的父亲曾做过废品收购工作,每次收回带字的物品后,都要让儿女把能读的书刊挑出来,闲余时,让孩子们轮流读给他听。老师和他的四个弟妹就是在给父亲的读书声中度过了童年,直到他们纷纷离家到各地读大学、工作后,老人家一直留着这些书直到去世。老师说他现在已有了孙子,他想把老父亲对书的敬畏与热爱传下去。
老师的父亲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母亲。上世纪六十年代,作家梁晓声的母亲月工资虽只有二十七元,但她毫不犹豫地为儿子出巨资“一元五角”钱去买来《青年近卫军》一书。对此,梁晓声在他《一元五角钱》一文中有深情地记述。
老师的父亲和梁晓声的母亲虽都是最普通的人,但他们对书的态度和行为却深深地影响了子女的人生。
还在三月初时,一位朋友说他正忙着为四月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和世界读书日做筹备。在春暖花开之季,他们要在山区举办以“放飞孩子读书梦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他的话触动了我,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今天的时代已不同往昔,孩子们拥有极丰富的图书,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电影、电视、网络等,因此,父母对书的态度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时下的形势还要求父母们应发展出更多的引导能力来,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和享受阅读。于是,我们精心安排了:唤醒阅读的力量 、有趣入手,选择小学生爱看的书、做“有协助能力”的家长 、我家的个性亲子“悦”读 等内容,以期和你一起让孩子爱上读书,使孩子能实现他未来“春暖花开”的人生。
篇五:《中考语文阅读春暖花开2》{作者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邸玉超
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③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作者春暖花开}.
④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异乎寻常地简单,朴素真切的感悟。花开花落中,蕴藏着淡淡哀伤和悠远的哲思。我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好笑的因由是,这位田园山水诗人的落花留给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间,至少没有像史青那样直接咏梅——我不喜欢梅,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⑤春分过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走出梦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满耳是鸟儿的欢鸣。那鸟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单调叽喳,而是戴胜、黄喉、红胁蓝尾鸲的婉转悠扬。睁开双眼,灿烂的阳光射过玻璃窗,好像太阳雨落在脸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几天前的一场细雨,润绿了后园子的杏树枝,淋透了墙角的桃树干。这个早晨,杏花率先开了。深红、浅红、粉红、粉白,一树云霞,满园生辉。杏花开时,绿叶尚未被春风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绽放之时,桃叶已经舒展成绿箭,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杏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原来杏花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她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天气对于叶芽来说,还稍显凉意,因此她仍然蛰伏着,待气温逐渐升高,她才肯萌发。桃花的花芽、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相差无几,春风拂过,花和叶就会几乎同时与
我们会面。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一再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
⑥我现在生活的远郊有杏花山、梨花沟,那里漫山遍野,千树万树,繁花如海,蝶飞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赏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欢这样的宏大与张扬,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园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们甘于寂寞,自我绽放,馨香如故,唐朝这样,宋朝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我还知道,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也是这样灿烂而又无人问津地绽放的。由此说来,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我们是多情的,有时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不是吗?
⑦春暖花开是有关季节的词汇,更是有关生命的词汇。23年前的春天,海子走了。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都隐隐作痛。他向往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喜欢行走在人群的边缘,保持一颗独立而圣洁的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宁静与美好的诗人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们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想想挺惭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选自2012年4月20日《辽宁日报》
22.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
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3分){作者春暖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四)22.①“春暖花开”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欢欣,能激起 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②“春暖花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③“春暖花开”是作者热爱生活、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4分,答出二
点
意思接近即可)
23.因为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普通百姓爱的是能充饥的杏桃之类。孟浩然
是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风光,所以作者这样猜想。(2分) 体现了作者
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心,对普通百姓生活质量低的不满。(2分,意思接近即可)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王琦
①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情怀想表达。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奇。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②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穿的一件连衣裙。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③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④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忽然,总理向我这边招手。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车队缓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⑤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
⑥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⑦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河
之波》。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跳着、笑着、闹着,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⑧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走在前面的人神采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千真万确是周总理!“周总理好!”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了。“同学们好!”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小同学,你会演奏拉美风格的舞曲吗?”“会。我会拉《鸽子》。”“好,就拉一曲《鸽子》。”
⑨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欢乐。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⑩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