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家乡的年俗》
家乡的春节
八(3)班 刘佩霖
空气中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新年带来欢聚,欢聚带来笑语。 我家乡是江西赣州,我虽是在园洲长大,但是我对家乡的春节却并不陌生。
江西过年分大年小年,农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会给小孩红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园洲与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园洲,红包大多数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个红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几百元,最常见的是102元。整钱加零钱,表示年年有余。
在除夕,大家会吃荤菜,鸡鸭猪鱼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斋饭,不吃肉。在园洲,凡是春节,大家通常有肉有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乡正月初一,不能洗头,不能洗衣服,不能扫地,因为人们认为一洗就会把财气洗去,一扫就会把财气扫去。
还记得年初一,我穿着一身红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乐!”一进门我便大喊。屋里十分整齐,干净。奶奶迎声而来,看见我们,十分高兴,说:“好!真乖!”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来,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经掉色的红大衣,黑色的长裤,洁白的牙齿十分显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没钱?“给!”奶奶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给我。妈妈连忙说:“不用了!妈!”“没事!给孩子的!”最终,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强大”的奶奶。我大喜:“谢谢奶奶!”奶奶也很高兴。外面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像是春节的笑声。
篇二:《有趣的年俗(4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有趣的年俗(400字)作文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每年到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腊月里的每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老人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但它最害怕声音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重庆开县汉丰一校一年级:周晏齐
篇一:有趣的年俗文化节
有趣的年俗文化节 六(3)班 彭洁清 上个星期五,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年俗文化节。“咚咚咚”,忽然我们听到了一阵锣鼓声。向校门口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头栩栩如生的醒狮向我们走来。伴着锣鼓的敲打声,醒狮如愿以偿地吃到了青菜。大家看到后,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随着醒狮表演的结束,我们的年俗文化节活动,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年俗文化节正式开始后,同学们有的去相应会场猜灯谜,有的在班里的展区里,为参观的同学进行解说,有的则在欣赏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插花比赛。
在每班的展区里,都摆放着许多作品:有剪纸,手抄报,关于春节的工艺品,精美的图画……这些作品都来自与同学们的巧手。有些同学在欣赏作品,不禁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同学在品尝别班同学带来的各地特色食品。在吃到食品的同时,还能听到解说员给我们介绍这些食品相应的文化知识,真好!
在猜灯谜的现场,有的同学为了猜到灯谜的正确答案而手舞足蹈起来,有的却为了猜错了答案而十分沮丧。不过,不要紧,我们重在参与嘛!
在插花比赛的现场,同学们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和一双灵巧的手完成了一份份成功的插画作品。博得了在场同学和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这次年俗文化节,举办的非常成功。当天的场景会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却!
篇二:年俗 过年
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因为姥姥怕我生病每年春节都留我在城市度过。记得那是2006春节,我
一声,牙被咯了一下,我赶紧吐出嘴里硬物,居然是一个一角的硬币,这就更奇怪了。“这孩子真有福,肯定
今年会交好运,能考出好成绩了”奶奶在一边笑呵呵的说着,原来如此呀,这时我这才明白刚才奶奶神神秘秘的去西屋的目的了。
这个春节,我是一家的福星,我最高兴,我们一家也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篇三:各地年俗特点 各地年俗特点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
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
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南宁年俗作文3000}.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南宁年俗作文3000}.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
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
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 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篇四:民谚里的年俗 民谚里的年俗
1、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尘——陈,辞旧迎新、破旧立新,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2、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吃豆腐渣的习惯,是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3、 腊月二十六,杀
猪割年肉。
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4、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市。
杀家禽,买年货。年货如鞭炮、春联、香烛、纸钱、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头花饰物等。
5、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马。
6
坟请祖上大供。
7
初三初四拜街坊。
初二去岳母家过年,初三初四是亲戚朋友间相互走动拜年。贴花花就是张贴年、 腊月二十九,上、 初一崽,初二郎,初一在丈夫家过年,
篇三:《家乡年俗》{南宁年俗作文3000}.
年俗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当人们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预示着新年又来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准备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动便是杀过年猪。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猪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腊肉也是家家户户必做。猪血丸子更是我们邵阳的一大特色。这些原料都在养了大半年的猪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户都是最忙的,每家每户都需要他们的帮忙。一般在这天我们都会请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在过年之前热闹热闹。小时候最喜欢这样到亲戚家轮流吃饭了,气氛热烈,开开心心的。
新年除了年夜饭,另一个重头戏便是拜年。我们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处拜年的,另一个便是这天不要花钱。据说是初一花钱,这一年就很难进财了。对于小朋友来说,拜年就意味着存钱罐又多了压岁钱,只希望亲戚朋友们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那儿有些地方对拜年的亲戚都会有回礼。比如扯一根红布条再加上苹果。红布条寓意着这年红红火火,苹果则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这些年俗,介绍一个我们邵阳的特色菜 – 猪血丸子。顾名思义,猪血丸子是用猪血、豆腐、碎猪肉揉成丸子,随后用炭火烘干。别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腊肉,这也是家家必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习俗并未改变,却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环境并未改变,只是身边的人少了,随之心态也变了吧。
篇四:《年味﹒年俗﹒年风》
年味﹒年俗﹒年风
沙洋县实验小学六(一)班 吴骐潇 指导老师:张琼 “银蛇狂舞寒冬去,金马踏雪暖春来。”转眼间,2013年已去,美好的2014在“嗒嗒”的马蹄声中奔来。
人们最欢喜的,莫过于过年了。各式各样的年味年俗年风,看着就觉得乐趣无限。现在,就让我这匹“小马”来带你游历吧!
第一站: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到了,人们都会拿一炷香,摆上糖果,祭拜灶神。相传,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就会升天,并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然后进行奖罚。祭灶神是祈望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第二站:倒贴“福”字
春节到了,人们都希望听到吉祥话,看到吉利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贴“福”字。不过人们都喜欢倒贴“福”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啊,“倒”与“到”同音,贴“倒”福,寓意“福到了”,是人们美好的心愿。
第三站:上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或“春帖”。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家家户户贴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三春播喜气,万马荡雄风。”“鲲鹏展翅乾坤大,桃李争春天地宽。”“大道扬鞭驰骏马,高天阔地展雄才。”“月圆花好鸟飞鱼跃,风调雨顺马壮人强。”
第四站:除夕守岁
过年前的一天晚上,人们通常整晚不睡,这就叫守岁。守岁也叫“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直守到第二天清晨。一般是全家人一起守岁,共同辞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新的美好一年。
第五站:压岁钱{南宁年俗作文3000}.
压岁钱,都是孩子们最爱的。家长发压岁钱,是因为“岁”与“祟”同音,家长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还有一种说法,压岁,压岁,压掉孩子一岁,让孩子变回童年。 好了,游玩了半天,我也该回家过年了,走喽!
篇五:《年俗》
过年
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因为姥姥怕我生病每年春节都留我在城市度过。记得那是2006春节,我第一次跟随爸爸妈妈去天津远郊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年,乡下那特别的年俗至今还历历在目。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个家庭都必须要吃一顿年夜饭,我爷爷家也不例外。那天晚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都坐在桌子旁边包饺子,妈妈和面、奶奶剁菜,爷爷不善于做饭,只是在一边笑呵呵的看着,都齐备了,爸爸擀皮儿,妈妈和奶奶包饺子,我在一旁也学着擀皮儿,不过我擀的皮尔都是异形的,像狗舌头……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干着自己的工作。忽然,奶奶像忘了拿什么东西似的,急匆匆的走进西屋,后来听到几声水声,不一会儿,奶奶手里捏着什么东西,神秘秘的走过来,然后我也没太注意。大家一边看着春季晚会一边干着,不多时就包完了,最后我发现还剩了一块面,奶奶说:“剩面好,一家都心整,剩馅不好,象征心碎”我心里想,这个还有这么多讲究呀! 午夜子时,爷爷几乎分秒不差的煮熟了饺子,同时在那一刻,窗外的鞭炮响如爆豆,爷爷准备了很多小小的盘子,我不解的问,怎么用这个吃饺子呢?爷爷笑笑说:“这个先要供奉祖先和灶王,他们会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哦,我帮您,很快摆好贡品,爷爷恭恭敬敬的上了一柱香,并且磕了3个头。“好了大家都来吃饺子吧,但是要面对西南方向,因为这一年喜神来自西南。”爷爷大声喊道。讲究真是多呀。我们都按爷爷所说面向西南端着碗吃饺子,忽然我“哎呀”
一声,牙被咯了一下,我赶紧吐出嘴里硬物,居然是一个一角的硬币,这就更奇怪了。“这孩子真有福,肯定今年会交好运,能考出好成绩了”奶奶在一边笑呵呵的说着,原来如此呀,这时我这才明白刚才奶奶神神秘秘的去西屋的目的了。
这个春节,我是一家的福星,我最高兴,我们一家也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篇六:《殷雪丽:家乡的年俗》
家乡的年俗{南宁年俗作文3000}.
八(4)班 殷雪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就符。” ——题记
(一)团圆饭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闻到了厨房飘来诱人的香味!原来是奶奶她们在厨房里忙活,我想,很快我就能尝到美味的团圆饭了。
到了中午十二点整,爸爸放完鞭炮后,我们一家人就围在大桌上吃饭! 桌上的菜看起来丰富又美味。特别是那腊鸭腊肠,是绝对少不了的!我们每人在开吃前,都要吃一样小菜——红葱头、腊猪肝、腊肠三样叠起来,一口吃尽。此外,还要吃粉丝和鱼!鸭肝鹅肝同粉丝一齐炒,叫做长长久久。鱼呢,我们用的是多宝鱼,把鱼剖开两面,在上面姜、蒜,有时会加些青或红的辣椒,这道菜代表年年有余!
(二)茶花会
饭后,男人们一般会在大厅喝喝茶,看看电视,女人们则要开始她们的茶花会。茶花会很简单,一张桌子,几张小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