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复旦投毒案始末》
复旦投毒案始末:被毒死的青春
新闻背景:
在毒死室友黄洋7个月后,今天上午,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站在了被告席上。
法庭上,林森浩一身灰色囚服,神情冷静,首次公开讲述这桩离奇案件的具体动机和细节。而在距上海约两千公里的四川自贡,28岁的黄洋仍躺在冰冷的殡仪馆里。黄父称,只有在凶手受到应有惩罚后,才会让
孩子入土为安。
这个在下岗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曾是黄家最大的骄傲:20岁考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5岁转临床医
学并获直研机会,去世前,他还在读博、就业、创业中纠结,并最终选择了前者。
家贫不掩志,业精不倨傲。他曾在获得直研资格后吐露心声:
“我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体弱多病,家里欠下了大笔钱。我动过放弃直研出去工作
的念头。是老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让我决定继续在医学道路上走下去。”
但他无法再走下去了。2013年4月16日15时23分,被室友投毒的黄洋,在经过15天的抢救后,终因
多脏器衰竭而遗憾离世。
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
他喝了一口饮水机里的水
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感觉味道有些古怪,自然以为是过期了。心性善良
的他,担心同学和他一样误喝了过期水,便把水倒掉并清洗干净了饮水机。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口水里,隐藏着致命毒药。
除了林森浩。在11月27日的庭审中,林森浩回忆,当时听到黄洋用勺子清洗水杯的声音,知道黄倒
水了。此前,他已经把毒物放进了这台饮水机的水槽里。
林森浩担心被发现。毒物为黄色液体,气味也比较浓。他甚至听到了黄呕吐咳嗽的声音。害怕黄发现
异常,他选择继续躺在床上,一个同学的电话“拯救”了他,他随即离开宿舍,避免和黄洋对话。{复旦投毒事件始末}.
当日晚10点多,黄洋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及发烧症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初步诊断以为他吃坏了{复旦投毒事件始末}.
东西,便按照胃肠炎的处理方式进行输液治疗。
4月2日,黄洋症状却并未好转,手和脸都肿了起来。医学专业的同学见此情景都感觉到,这肯定非
吃坏了肠胃那么简单。
当晚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再去急诊,此时,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
情况变得危急起来,一小时后,黄洋的导师携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到医院,协调安排黄洋住院治疗。 3日,黄洋病情继续恶化,血小板开始减少,并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
成了肝功能的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难以判断、无法确定,因此更无法及时对症下药。 得知儿子患病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黄洋的父亲马上飞到上海:“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4月5日
左右,还流着鼻血,再往后就处于昏迷状态了。”
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而他对医院进行的治疗没有任何反应。
8日,陷入了昏迷的黄洋,让其父亲、导师和同学们格外揪心,因为昏迷以后,其病因仍然未明。 据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称,从黄洋发现不适到诊断中毒,学校一方面组织全市医生进行多方会诊,想
寻找病因。“但是迟迟没有找到病因,所以才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中毒事件开始变得复杂而诡异。
9日,黄洋的师兄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至此,黄洋的中毒终于被确定毒源。
随即,针对毒源,医院尽一切努力进行抢救,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12日,医院发出了黄洋的病危通知书。
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
14日下午,脑电图停止,肺部纤维化,黄洋再无法自主呼吸。
16日下午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3时30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门打
开;4时18分左右,黄洋的遗体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由医院工作人员抬进了太平间。
守候在外的黄洋的同学们,终难抑悲痛,抱在一起哭出声来。
复旦大学通报:“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
示沉痛的哀悼!”
17日,黄洋父母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配合警方调查,还儿子一个公道”。
如今,黄洋身前所住的宿舍——西20号楼303室,室门紧锁、空空荡荡。而在宿舍楼正对的基础医学
13号楼的7层实验室公告栏里,多了一张A4纸,其上打印的,是一位医学院老师的悲愤: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愚人节整人?
正如这位老师的悲愤,太多的追问集中于一点:投毒者对黄洋究竟怀有多大的恨?
新华网评论援引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的话评论道:“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
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11月27日,关于投毒动机的答案终于在庭审中揭晓,却简单到不免让人愕然:林森浩称,这只
是愚人节整人想法。
林森浩在法庭上回忆,愚人节前夕,黄洋称自己有一个整人计划,林森浩觉得,自己可能会成为被整
对象,“好,那我就来整你一下”。
医院实验室里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成为他的“整人”工具。这是一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有毒化学物。 在林森浩的讲述中,他与黄洋关系一般,互相有些看不惯,可能黄洋觉得林没有情调,而他觉得黄洋
有点自以为是,但两人并无较大的个人恩怨,“投毒只是想要黄洋难受,并不是想要他的命。”
复旦大学认识林、黄二人的学生此前也有表示,担任过学生会副主席,与黄洋同样成绩优异,且与黄
洋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从事着不同方向研究的林森浩,与黄洋并无公开矛盾。
然而,眼看室友一步步走向死亡,林森浩并没有及时说出真相,“我以为所放的剂量是很少的”,此外,
“实验中的大多数老鼠并没有死亡”。
4月5日、6日、8日,他甚至去重症监护室看望黄洋,"从玻璃窗外看见,黄洋表情还是比较自然的。”
但这位投毒者仍然不敢跟自己的室友说话。
据此前媒体报道,林森浩被警方快速锁定为投毒嫌疑人,是因为一条神秘短信。
在黄洋于中山医院抢救但难以确定病因的9日,黄洋的师兄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醒其注
意一种化学药物,这种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
收到短信后,黄洋师兄马上将这一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中毒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
林森浩。
此短信从何发出,至今未知。
但林森浩很快被警方锁定。4月11日,林森浩被警方刑事传唤,次日,被依法刑事拘留。16日,黄{复旦投毒事件始末}.
洋去世后尸检,尸检结果最终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
2013年4月25日,林森浩被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不把负担落在家里”
查看林森浩的微博,最后的更新时间为4月8日,文字间满是对医学行业的困惑与不安:
“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
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好比带一个问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说,你找别人帮忙吧。”
他也在微博中提到过黄洋。2012年11月27日,他这样写道:“上海的冬夜,开着电脑,在小台灯的光照下,看着各种图文,听着电脑的沙沙声,还有黄屌丝的呼噜声,头脑里偶尔闪过各种念头,随即如云
烟随风飘散。”其中提及的“黄屌丝”被多猜测为黄洋。
而一个真实的黄洋,在公众的关注与哀悼中,被清晰还原。
据好友讲述,黄洋一直纠结于读博、工作、创业等不同道路的选择困境。
生前刚以第一名考上博士的黄洋,本获得了直博机会,但为了早日改善家里的环境,他放弃了直升,但就业并不太顺利后,黄洋选择再回校读博,“其实他的纠结,归根结底还就是为了照顾父母,为了经济上
的考虑。{复旦投毒事件始末}.
198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的黄洋,是家中的独子。现年57岁的父亲黄国强是荣县盐厂的下岗职工,
55岁的母亲杨国华是供销社的下岗职工,且常年患病。
黄洋离开后,其家所在的荣县古城街北街农贸市场,亦弥漫着悲伤。
当地人告知,黄洋的母亲杨国华因为肝病曾在重庆做过大型手术,医疗费、药费等共用去30多万,“这30多万的费用基本上全部是黄洋用奖学金和打工挣的钱来偿还的”;而黄洋的姑妈黄资蓉则对媒体说道: “黄洋曾被复旦派去香港交流两次,本来还准备去澳大利亚公派留学一年,一直是家族兄弟姐妹间的佼佼者,大学七年的学费生活费都没让家里出过。”;“黄洋进入大学时就申请了3万元的助学贷款,大学一
年级时就拿到了导游证,此后做过导游、家教,还卖过服装,为的就是不把负担落到家里。”
对逝去的孩子,母亲的回忆则格外温柔但刺痛。
在《东方早报》的报道中,杨国华回忆起儿子幼时的种种故事,泣不成声。她说儿子2岁就会洗袜子,自己身体不好,可儿子很孝顺,懂得关心照顾父母。自小起,黄洋放学回家后就主动做家务,打扫卫生、
做饭炒菜样样都干,还炒得一手好菜,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洗袜子、洗鞋子。
对母亲格外关心的黄洋,孝顺得则格外细心,在其书房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被黄洋细心地用相框装起,而在大学期间,他还和母亲保持最原始的通信,黄洋的姨夫说道:“他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发短信,
所以他才选择写信。”
而在友人眼中,黄洋则不仅成绩优异,也乐于奉献。通过致力于西藏墨脱支教的复旦慈善社团“圆梦墨
脱”,黄洋于2010年前往西藏墨脱为当地小学支教,其支教经历还包括安徽颖上。
据其社团好友高翔,黄洋本计划今年7月带队再次前往西藏墨脱支教,4月3日,高翔曾接到黄洋电
话,说自己“生病了”,担心会耽误支教工作。
如今,这位28岁的年轻人却只能孤独躺在殡仪馆里,黄父称,只有在凶手受到应有惩罚之后,才会让黄洋入土为安。对于赔偿,他们目前还没有过多地考虑。"我现在想的就是逞凶追责,还黄洋一个公道",
他说。
“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重读这句以希腊医生
希波克拉底命名的行医誓言,再想起19年前中毒至今,仍悬而不知结果的朱令案——
黄洋的死,格外悲。
注:综合中国新闻网、《东方早报》、《天府早报》、《京华时报》等媒体报道
篇二:《关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因大学生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的矛盾没有很好地化解。出现了比如马加爵杀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室友;南航学霸玩游戏不愿开门引发口角 ,一刀捅死室友……现在网络上也掀起发“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帖子的小浪潮。 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由此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提前预防。大学生自身要学会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各界需要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字:同学矛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此时,复旦大学医学院西苑20号楼421室里没有其他人。林取出试剂瓶,里边是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这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高毒、无味,易溶于水。这瓶致命的毒药,林储藏已久。
毒药被注入寝室门边饮水机的水槽,致死的将不再是大鼠。
直至今日,在与林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黄洋病发入院后,作为实习医师,林还给黄洋做了B超;黄洋的父亲赶到上海后,在寝室留宿,与林共处一晚,他回忆,林神色自若。
其实连警方也一直困惑于林投毒的动机。在被警察带走后,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
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
还有一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
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
南方周末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南方周末记者查证,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两个共处一室的室友,自此不在对方的网络联系人之中。
葛林也回忆不起当时两人为什么网络“绝交”,但从另外的消息渠道能够确认,林从实验室偷出致命试剂,正是在随后的半年中。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上午,黄洋喝了口水,感觉味道不对,据说还特意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他很快开始呕吐、发烧,第二天去了林所在的中山医院挂急诊。{复旦投毒事件始末}.
同学高科(化名)记得,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化验结果还显示肝损伤,导师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来,安排他住院。4月3日,黄洋依旧呕吐不止,脸也好像又肿了些,验血结果直接把他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血小板只有40×109/升。
全面检查后,黄洋的状况令人惊讶,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1000,而正常指标应小于75;肝功能指标全线异常。医院认定他的肝出了毛病,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情恶化非常快,几天里血小板就跌到了1到2,血氨、胆红素超标好多倍。”高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专业地看,医院的诊断治疗没有问题,毕竟谁都想不到是中毒,在常规治疗中,中山医院已进行了最高质量的施救。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于4月3日赶到上海,还与林在寝室共处了一晚,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天晚上,林很“淡定”。
这也是黄洋一位师妹的看法。黄洋入院后,她曾与林一起翻找寝室里各种杂物,为医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次日中午,有同学在医学院看到被警方带回的林,他是来指认现场的。
同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4月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死亡。 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诚然,室友之间存在矛盾是难免的,因为大家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层次等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要同住一个屋檐下,容易因打呼噜、晚睡等小事引发宿舍矛盾,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多依赖于电子产品,上完课之后多沉迷于网络,这使得“室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室友之间要学会沟通。我觉得,学校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室友”存在的问题不该熟视无睹,更不该任其“自生自灭”,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扰”,让矛盾尽快消失。
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如何管住这个“魔鬼”。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受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倡情绪的科学管理;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第三,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提倡每个学生找知心朋友,这样,任何一个人在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都可以得到关心和帮助。”
篇三:《复旦投毒案视频观后感》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教学·观后感
读书报告题目: 有容乃大,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观《复旦投毒案》影片有感
小组 代 表人: 刘化一 院系专业班级: 药学院中药学一班 联 系 电 话: 15609933480 指 导 教 师: 张慧 填 表 日 期: 2014年4月7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
2014年2月20日
有容乃大,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摘要: 复旦投毒案是一个教训。两个年纪轻轻的名校大学生就这样一个被毒逝世,一个因投毒而被诉于公堂之上。而林某的动机仅仅是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悲剧本不应该发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林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同时在此之中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该有所觉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一颗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