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节日作文 zuowen 4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

时间如同一个沙漏在流动着。转眼间,我们的祖国已度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如一阵阵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 俗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听奶奶说,三十年前有的人穿颜色单调布料粗糙的衣服,也有的人身上套的是打满补丁的破布烂麻,而且还破烂不堪的!这里破个洞,那里破个洞,衣服色彩也很单调,一件衣服兄妹几个轮着穿,这些都没有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来得舒服、暖和!虽然以前的衣服只需要十几元就能买到,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每件衣服都得用很多价格才能买起。而且现在的衣服五颜六色,款式新颖,世界品牌、国际品牌都有,真是一应俱全啊!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听妈妈说,她们一周能够见到肉就很不错了。把吃一顿饺子就叫改善生活。米面很少。有时还要吃些棒子面的窝头、白薯等当主食。菜都是自己家的院子里种的,自给自足。奶油冰棍5分钱,糖1分钱1块,白菜2分一斤,西瓜是2角钱一个。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只要你装着钱,在市场上就会采购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让你一饱口福呢! 俗话说得好: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过去家里是很简陋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面要下小雨。住的都是那种茅草屋,好点的也只是砖墙小平房,而现在却住高楼大厦、别墅,多豪华啊!既外观好看,而且住得还舒适呢!以前人们做饭时,屋里到处都是烟,现在有了排气扇,全把烟给吸了进去,屋里就不会乌烟瘴气的!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以前的交通工具,可能都是一些马车,要靠人力来走动的!现在这时代啊!都是一些摩托车、电动车,有的还有小汽车、大卡车。人们想上哪儿,就上哪儿!现在的公路很宽敞,而且还有斑马线,有红路灯,让行人走得方便。来来往往的车辆是川流不息啊!以前的路都很狭窄,大家你推我挤的,烦死了!

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生活用品!现在这年代啊!电视变了,风扇变了,电话变了变得更崭新了,变得更高科技了!三十年前的电视或许是黑白屏的,难看极了!现在可好,彩屏的,而且有大有小。风扇也变化了不少,以前只有一把扇子在那里费力地挥动,现在有这电风扇就不用费力了

三十年来,厦门改变了许多,在这美丽的城市里,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也能常常看到厦门的成就。

篇二:《改革开放三十年发言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忆往昔,三十年铸辉煌

——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经济

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30年的风雨历程,伟大的祖国走得艰辛;30年的沧桑巨变,大江南北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成长在新时期的我们沐浴着改革的阳光,让我们一起忆往昔,享受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为我们的祖国创造了很好的契机,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祖国旧貌换新颜,这不得不提的还是深圳这个小渔村的巨变。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彼时穷破的渔村早已变身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国际化的大都市;花鼓喧天,作为包干到户的先行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公路通达千万户;若干年前最繁华的小城镇与当今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的大都市一比,更显了改革开放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直至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美元,25年增长约60倍,年均增长率为18.6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五位。并且最新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关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世界第三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GDP的增长,扩大就业,为协调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沧桑巨变。在群星闪耀的30年进程中,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皆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中国梦”也正一步步地实现中!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取得了骄傲的成绩,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53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近年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新兴交通工具动车组的运行,“蛟龙号”深潜潜水器的成功试用以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科技、军事成就。

三十年的筑梦之旅,祖国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繁荣富强,改革开放送来的春风将带领我们继续筑梦,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篇三:《改革开放 三十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niu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古国正在崛起,中国 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富强。 当下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 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巨型工程; 青藏铁路, 世界屋脊铺铁桥。 中华民族完成了niu一个又一个壮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 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 三十年。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niu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我 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 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 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而且也使中国日益 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 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niu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从 回归祖国那一刻起, 香港, 澳门就进入了新的时代、 开启了新的航程。 回归十几年来的一切充分证明, “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是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 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也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 佳制度安排;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符合香港,澳门同胞利益和愿望, 也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澳门 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将在祖国的南疆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也为祖国 的最终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二、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 明,1978 年至 2006 年的 28 年间,中国的 GDP 年均增长 9.67%,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 已成为niu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 超过十亿美元,

二 00 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二 00 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 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截止到去年, 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 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三、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 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niu活水平的项目为例, 从 1978 年到 2006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 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 30 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 2.5 亿下降到 2148 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 30%下降到 2.3%。中国是目 前全球唯一提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 家。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 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niu,并以此克 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 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 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 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 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 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 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 提高。尤其是加入 WTO 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 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niu

niu结合实际谈谈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 择。从 1978 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 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niu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 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 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 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 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niu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 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改革开放niu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 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niu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 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 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 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十七大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 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抓住机遇,应对挑niu战,“绝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 自大”。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面,无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而深化改革开放无 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 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 论。 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 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niu要坚持这niu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 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 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 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从建国之初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学 习的“一边倒”,到“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niu “反对修正主义防止修正主义”,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经历了艰难、曲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才成功开辟 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这探索的过程、实践的历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实 现了思想解放的历niu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 和完善社会主义

篇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陆学艺

20世纪初,中国末代王朝晚期著名的变法维新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指出,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变局”。梁先生预见到了中国将发生大变局,而真正实现了这个变局的,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

中国自周秦建立封建社会以后,一直是个农业国家,社会结构是以农民和地主阶级两大阶级为主体,2500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开始变化。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工人阶级和新的资产阶级。由于国内外环境和原因,近代工业发展得很缓慢,到1949年,中国的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89.4%,还是个农业国家的社会结构。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同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初步建立了工业国家的基础。但是,直到1978年,农业劳动力仍占70.5%,农村人口仍占82.1%,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家的社会结构。

中国的社会结构真正并实现历史性的大变局,是在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以来,大大加快了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果断地实施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极大地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成功,反过来又推进体制改革和转轨的深化和持续进行。这种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同时进行,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而这也是中国当前产生了诸多经济、社

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原因。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路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四个“深刻”,是对中国空前的社会变革的全面概括。本文就“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说明。

一、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一个现代化国家(或地区)不仅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而且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两者互相协调、相辅相成。

社会结构是由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文化结构等多个方面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这里就几个主要方面的变化,说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情况。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2005年中国的总人口突破13亿。2007年底的总人口是132129万人,比1978年的96259万增加35870万人口。2007年出生1591万人,出生率是12.1‰,死亡910万人,死亡率为6.93‰。 净增 68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17‰。与1978年18.25‰的出生率,6.25‰的死亡率12‰的自然增长率相比,中国已经由一个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三高”国家,转变为“三低”的国家,呈现出现代化国家的人口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972年以来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国策的结果,当然,这也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的推进,相当多人的生育观念改变了的结果。

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很快。1990年全国65岁以上的人,还只占总人口的

5.6%,2000年已达到7%,2007年为8.1%,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有意义的是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得很快,1990年在总人口中高中程度的占8%,大专以上的只有1.4%,2007年,高中程度的占12.6%,大专以上的占6.2%。后者增加了四倍多,这就是说现在全国有8192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标志着我国正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

(二)就业结构的变化。直到1978年,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家,在40153万就业劳动力中,农业劳力28318万人,占70.5%,二产6945万人,占17.3%,三产4890万人,占12.2%。2007年总就业劳动力增加到76900万人,农业劳力31444万人,占40.8%,二产就业劳力20629万人,占26.8%,三产就业劳力24917万人,占32.4%,二三产业的职工已经占到总劳力的59.2%,接近60%,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特别要指出的是近三十年来,新增的3亿多职工中,约有60%是从农业以各种形式转移出来的。数以亿计的农业劳力,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部门向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转移,这既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的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表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三)城乡结构的变化。一个国家要现代化,不仅要指工业化,而且还一定要指城市化。一般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有的城市化还超前于工业化。中国因为有过1958年的大跃进,和后来的自然灾难。虽然工业化一直坚持着进行,而城市化从1960年代初期以后就停滞了。直到1978年,城市化率才17.9%,已经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发展很快,但户籍制度未改,农民只好在农村搞乡镇企业,出现大批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1984年后,城市改革开始,经济发展了,城市需要劳力,户口制度还没有改,农民进城打工,但身份不变,当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1990年代初,出现了“民工潮”。十余年来,年年潮来潮去,成为交通、民政、公安部门的心病。

1990年中后期,政府部门调整了户口体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加上国家统计局2000年改变了统计指标,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业户口人员统计为城镇常住户口,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4.94%,接近达到工业化国家50%的标准。2007年的GDP中,二产业占48.6%,三产占40.1%,二三产业占88.7%,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这就出现了一个异常的现象,所有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农民是越来越少,有的降到30%~20%,乃至10%以下。中国不同,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1952年的农村人口是54704万人。2007年的乡村人口为72750万人(如以农业户口的人员计,则为94900万)。但是,尽管有这些问题,三十年来中国城镇化也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2007年在城镇居住、工作、生产、生活的人员共有59379万人,而1978年只有17245万人。29年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53万人,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这么庞大的社会流动,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新增加的4亿多城镇人口中,60%以上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接受城市化、社会化的洗礼,正在逐渐转变为市民,由此改变中国的城乡结构。

(四)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195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1950年代中期通过城乡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形成了主要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也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阶级分化了,工人阶级变化了,并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一个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初步形成,还正在发展之中。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工人阶级队伍空前壮大。1978年,中国二三产业的职工共有11835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9.5%;2007年,二三产业的职工共为45546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的59.2%。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数都扩大了。29年间,工人阶层的总数增加了371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62.5万人;其中有约60%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在有45546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工,这是当今世界一支最大的工人阶级的队伍,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人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个方面的伟大成就。 第二,新产生了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1981年在中国的广东省和安徽省产生了最早的几个私营企业主。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主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据国家工商局统计,2007年,全国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有551.3万户,投资人也就是私营企业主有1396.5万人,注册资金97873亿元,雇工5856.6万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1956年公私合营时的私营工商业者只有60万人)。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以来,私营企业主每年增加约80万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还将继续发展。这是个应运而生的社会阶层。

据中国私(民)营经济研究会长期追踪调查,这个私营企业主阶层有一下几个特点:其一,这个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新产生的,他们同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等形式改造消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血缘继承的关系,他们是从农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复转军人、归国人员中,通过自身创业、转化涌现出来的。其二,这些私营企业主绝大多数在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过,他们都认为是改革开放成就了自己,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们创业和成功的机会。其三,据私营经济研究会多次抽样调查证实,私营企业主中约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