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毕业生德育实践总结报告 大学毕业生德育总结

节日作文 zuowen 3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德育实践报告总结》

2015届毕业生德育答辩材

线

料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四年三月

庚珊珊同学德育实践总结分析报告

——奋力拼搏 永致青春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是大四下学期了,将近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以下便是我结合八项工程对自己各方面的总结。

一、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思想上坚持四项根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参加团支部组织的每次学习与讨论,深刻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和责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因此被评为“优秀党员”,闲余时间我会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利用它不断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的地方,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不仅如此,还给同学们宣传一些重要信息,让同学们关注国家大事。并经常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交流想法,学习他们好的思考方式,相互学到好的知识。

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刻苦专研,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每个学期,我都制定出各科的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周密地安排时间,各科成绩都很优秀。

通过我的刻苦努力,综合测评名次均名列前茅,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二、三等奖学金,并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学风建设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作为班级的前几名,我发挥自己学习上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使班级的挂科率更低。

在工作上,我担任控制11-2班的团支书和院学生会心健部部长,一直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为同学们带头做表率,能顾全大局,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效率高,能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始终以班级的利益为重,以每位同学的利益为重,与同学们关系融洽,很好地起到沟通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不仅能积极完成好部门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树立起一个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大学生的典范,尽好当团支书的职责,因此被评为“优秀团干部”所在团支部被评为“五四红旗优秀团支部”,在自己成绩好的同时不忘带动班级其他同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控制11-2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四级通过率达学年最高,挂科率和其他班相比更低,同时班级也被评为"优良学风班"。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生活上,积极乐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每一天的挑战,也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的同学。乐于助人,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平时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努力实践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并努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交际面。我也十

分俭朴,注重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从不乱花一分钱。

我深知蜗居温室的雏鸡永远不能领略蓝天的清澈与纯净,只有志存高远的雄鹰才能振翅翱翔鹰击长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胸怀博大,视野开阔,始终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理想,并坚韧不拔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只有在这种为了实现远大理想的不懈奋斗中,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生命价值才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

篇二:《毕业生德育实践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惑与高校德育建设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学什么”“活着为什么”“信仰什么”等价值困惑。我们应该注重德育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以帮助他们重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德育体系建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就业形势的严

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一)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 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少中国大学生对上大学的付出与获益比例表达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过多的 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但“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 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中国青年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万名受访者中,占34% 。的人后悔读大学,后悔就读大学的人中,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表示:“所谓的专业

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 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另外,这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包括,“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占 39.2%。老实说,既然有那么多人后悔上大学,我就劝告年轻人上大学要慎重。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算的是投入产出。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精神行为,追求的是人生理想。对前一种人来说,问题很简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不合算就不应 该上大学。对后一种人来说,中国的大学也远不是一个精神机构。学校、教授、学生,大部分怕是都围着钱转,能安心下来“坐而论道”的已经很少。大学未必能提供你所需 要的精神资源。但是,大部分学生还要在大学中读下去。他们没有别的求学选择,不可能等到大学变好了以后再接受高等教育。 毕竟,大学里还是集中了年轻一代的精英。

(二)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 。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 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 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因为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就得为许多关系而活着:首先为带你到这个世界来的父母活着。你要让他们快乐,这是给他们的回报;其次要为你的亲朋好友活着,也要让他们感到快乐,这也是给他们,同时给自己的回报;然后要为你的爱人活着,

这是你学会接受爱以后,再学会付出爱的时候;这以后你就得为你孩子活着吧。当然,我们也要为自己活着。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要再哭着回去吧?为自己活着、为爱你和你爱的 人活着。人活着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理想和追求,为了体现人生自我的价值。

(三)做人标准“是什么”?{毕业生德育实践总结报告}.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 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做人最基本的标准:要懂得自尊、自爱、自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懂自尊,开口闭口就是“他妈的”之类的粗话。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他人。只有你尊重别人,不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无论为人处事 你同样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爱。遵守自己的言行。有的人不懂自爱,看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方设法顺手牵羊。比如:别人放到冲凉房里面的洗发水、沐浴露、香水以及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就有人起小人之心,乘别人没注意时顺手牵羊,如此不道德的行为竟然是德生人所为。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充分的自信。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不会因小小挫折而选择放弃。就像你投稿一样,一次不行,两次、三次…… 总之,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二)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 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 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

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 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 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 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篇三:《大学生德育实践报告》

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述{毕业生德育实践总结报告}.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会主

义新农村才能成为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

上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调查对象概述

暑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对我们周边地区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走访,为避免地方

共性和特殊性,调查了不同的自然村。近年来家乡建设发展变化很大,衣食住行

各方面皆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实实在在对老百姓的实惠政策。过去

都说农村穷,现在可不是了:土地收入稳定且有增加;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

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足不出户用上互联网了;

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但不可否认,不容乐观的现

象仍然存在:乱占土地、农业设施不完善、农业污染、金融信贷不方便、农民(工)

素质低、精神享受不够丰富,尤其是农村脏、乱、差的不文明现状最值得深思

本次调研采取了调查问卷形式与实地走访相结合,共分发了150份问卷,收回

138份问卷。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走访村子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是我的出生地—— 。该村常住人口2000余人,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与成效

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一批批卫生村相

继出现。基本完成各个村庄的改水、改厕、完成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逐步配备了篮球场、健身器材、村民娱乐室等,丰富村民娱乐生活。二是农民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

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

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

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

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不少村干部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特别提出的是,在调研 时,发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数个“亮点”。

对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000多村民的个人资料、家庭简况、就

业情况等全部登记造册,一一建起“民情档案”,使原来分散在各自然村的民情

信息得以及时汇总反馈,让村“两委”和相关部门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基层动态。

例如,各村适合发展什么经济项目,村民经济收入到底如何,某户村民家庭出现

特殊情况,相关部门需要联系什么人员等等,打开“民情档案”可谓一目了然,

清楚明白。通过民情档案发现了一些生活贫困、身体长期患病的困难群众,实施

党员干部挂钩帮扶。例如,“民情档案”反映, 老人朱爱娣由于年事已高又

老年丧子,成了孤寡老人,晚年生活比较困难 干部了解情况后,每逢节假日

即为其送上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并购买医疗保险,解决后顾之忧。

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推动农民增收。沙糖桔、大芥菜、油茶树等特色鲜明的

致富产业随处可见。去年秋收结束不久, 的农民继续忙活。村委通过资金扶

持和发放肥料、种子,发动群众冬种蔬菜。去年,村前洞田地种植大芥菜、菜心、

油菜等共30亩无公害蔬菜,为农民增收6万多元。利用冬闲田巧做蔬菜文章,是赛洞村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的举措之一,也是该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行动。

除了在短期计划中引导农民冬种增收外,赛洞村还建起一个临时沙糖桔交易市场,以方便周边群众销售沙糖桔。在中期计划里,村委利用山冲地建厂房,通过出租厂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今已在 口山冲地建设了约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出租给私营商家作仓库。而在长期的谋划中,村委计划在全村发展龙须菜种植基地,发动群众种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副产品。其中, 开展种植油茶树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白花油茶,使白花油茶成为该镇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目前该镇新种植面积达600 多亩,预计白花油茶种植4年见成效,亩产值每年约2000元。

据了解, 最早建成的以科技信息服务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正是夏收、夏种农忙时节,来到广宁县南街镇赛洞村委会信息服务中心。看到在一排电脑前,几位农民正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上网浏览,察看和了解有关农业商品流通方面的信息和市场价格情况。信息服务中心墙上,“农民要想富,先上信息路”这样的宣传图画特别醒目。村民们可以在信息网上发布有关农业产品销售信息,了解市场,农业走向信息化。

四、主要困难与突出问题

1.接受调查的村名以中老年为主,占全部收调查人数的65%左右,大部分青年劳动人口在外打工。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所有的随即抽取村名有一半以上都是中老年,而且在收入主要来源一项中,外出打工收入占到了35%左右,和农产品收入相差不大,而这两项就几乎占了80%左右。由此我们可知,大部分的青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到了农耕季节才会回家种地。深入剖析可知这个村的劳动力是过剩的,生产方式也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2.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尚且不够。当问起村民是否了解“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时,只有60%多的村民了解一点,而非常了解的却只有11名,对138这个数字而言是比较小的。于此同时,却有近38%的人是一点都不了解。对于这一政策的理解上,仅从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来看,当地政府的组织和宣传还不够到位。当然我们也不能够仅从这些数据来批判当地政府。还有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接受调查的群体是以中老年为主体,调查的数据也说明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3.农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对于基础设施方面村民虽然是基本满意,但是还有部分基础设施是需要完善的。其中就有一名中年妇女提出,虽然有垃圾箱,但有时垃圾满了并没有人来清理。这个足以表明很多基础设施还是需要完善的,而且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在一些偏远的村子,我们调查人员没有能够看到一个垃圾箱。村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到河里,造成环境污染。

五、发展思路与建议

1.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只有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就业和收入才有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更好的劳动力和资金保障。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是缓解农村人地矛盾的有力举措,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创新中老年劳动力再就业形式方式,如组织当地中老年劳动力经营小型菜园。进一步实现“老有所终,老有所养”。{毕业生德育实践总结报告}.

4.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学校等力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达到“幼有所长,幼有所教”。

在这里特别针对垃圾清理提出建议。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村中建设,而另一方面则是村民的意识和配套设施不到位了。笔者在此提出拙见:1.每村至少在合适的位置修建一个垃圾房,及时清理,既美化环境又有效阻止某些疾病的传播。

2.雇佣村民专门负责道路养护、垃圾清理。3.村委会明文规定使用公路、垃圾房的相关条例,以保证基础设施的长久使用。

附:调查问卷

南街镇赛洞村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编号:

(发放150份 回收 份 回收率 )

一、基本情况

您的所在地: ________省________县________乡(镇)________村

您的文化程度:A 没上过学 B 小学 C 初中 D 高中 E 中专 F 大专及以上 您的性别: A男 B女

您的年龄:A 18以下 B 18——40 C 40——60 D 60以上

您家有________口人。

您家的劳动力人口为________。

二、问卷主体

1、您的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为:

A、900元以上 B、900——2800元 C、28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2、您收入的主要来源(可多选)

A 农产品收入 B养殖业 C家庭副业 D本地乡村企业收入 E外出打工

F自己的企业 G其他

3、您认为针对 特点,最适合进行的生产是:

A农作物生产 B经济作物生产 C旅游业 D畜牧业 E其他副业

4、如果 免费组织你们参加技能培训,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

A农产品加工技术 B电子机械技术 C手工工艺技术 D养殖技术 E农业生产技术

5、您家享受了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吗?

A享受了 B没有享受 C不知道 D说不清

6、您家享受了粮食直补优惠政策吗?

A享受了 B没有享受 C不知道

7、您加入了农村医疗保险吗?

A没有 B加入

8、如果您已经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情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9、您对村里的治安状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0 组织集体性文化活动吗?

A经常组织 B偶尔组织 C没有组织

11、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12、 有否组织过对这一政策开展过宣传活动:

A认真组织过 B组织过,但不认真 C没有组织 D不清楚

13、您了解这一政策的途径主要是:

A政府的宣传 B电视新闻 C收音机 D从别人那里听说的 E张贴的宣传画

14、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多选)

A政府的资金扶持 B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C村民自身努力 D村民和政府集体努力 E招商引资 F国家政策正确引导 G不清楚

15、您认为当前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最多选两项)

A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B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农业的基础设施较差 D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不够 E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制度保障不力 F政府领导对农民的关心不够

16、您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篇四:《毕业生德育实践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惑与高校德育建设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学什么”“活着为什么”“信仰什么”等价值困惑。我们应该注重德育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以帮助他们重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关键字:大学生;价值困惑;德育体系建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一)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 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少中国大学生对上大学的付出与获益比例表达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过多的 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但“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 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中国青年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万名受访者中,

占34% 。的人后悔读大学,后悔就读大学的人中,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表示:“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 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另外,这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包括,“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占 39.2%。老实说,既然有那么多人后悔上大学,我就劝告年轻人上大学要慎重。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算的是投入产出。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精神行为,追求的是人生理想。对前一种人来说,问题很简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不合算就不应 该上大学。对后一种人来说,中国的大学也远不是一个精神机构。学校、教授、学生,大部分怕是都围着钱转,能安心下来“坐而论道”的已经很少。大学未必能提供你所需 要的精神资源。但是,大部分学生还要在大学中读下去。他们没有别的求学选择,不可能等到大学变好了以后再接受高等教育。 毕竟,大学里还是集中了年轻一代的精英。

(二)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 。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 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 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因为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就得为许多关系而活着:首先为带你到这个世界来的父母活着。

你要让他们快乐,这是给他们的回报;其次要为你的亲朋好友活着,也要让他们感到快乐,这也是给他们,同时给自己的回报;然后要为你的爱人活着,这是你学会接受爱以后,再学会付出爱的时候;这以后你就得为你孩子活着吧。当然,我们也要为自己活着。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要再哭着回去吧?为自己活着、为爱你和你爱的 人活着。人活着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理想和追求,为了体现人生自我的价值。

(三)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 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做人最基本的标准:要懂得自尊、自爱、自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懂自尊,开口闭口就是“他妈的”之类的粗话。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他人。只有你尊重别人,不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无论为人处事 你同样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爱。遵守自己的言行。有的人不懂自爱,看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方设法顺手牵羊。比如:别人放到冲凉房里面的洗发水、沐浴露、香水以及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就有人起小人之心,乘别人没注意时顺手牵羊,如此不道德的行为竟然是德生人所为。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充分的自信。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不会因小小挫折而选择放弃。就像你投稿一样,一次不行,两次、三次 总之,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二)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 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 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 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

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 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 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毕业生德育实践总结报告 大学毕业生德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