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法治征文 平安法治征文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法治征文法治与我同行》

法治与我同行

法律,缩小范围说就是规距,遵守规距,就是遵守法律,破坏规距,就是违背法律。

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路边玩耍,突然跑过来一个妇女,什么话也没说就把小男孩的眼睛珠子挖了,可怜的小男孩连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就失去了光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怎么活,我不曾知道,但我知道法律会处理这种件事的,那个妇女有可能是疯子也有可能刚刚被伤害而情绪不稳定,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她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一辈子在牢房里度过。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前,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做的对还是错,之后再去做这件事。 社会上有的地方是黑暗的,所以要用法律这盏灯来照亮黑暗,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下面这则新闻是让人万分痛惜的。

原本一个很美好的家庭,随着丈夫不幸车祸,公婆双双而亡而变得残缺黑暗。妻子独自扶养一个刚满3岁的儿子,把自己的痛苦愤怒都发泄到可怜的小孩身上。小孩每天吃不好,穿不暖,但他从不抱怨,一直乖乖听妈妈的话。一天孩子的外婆来看望孩子,想多买点好的吃的给他吃,小男孩由于不小心做错了事,而被妈妈毒打,最后惨死在家中,正好小男孩的外婆走了进来,看到这场面立即吓得昏了过去。无奈,当外婆醒来的时候简直不相信是自己的亲女儿活活打死了自己的亲外孙子,她为了孩子,将女儿告上了法庭,谁知,在法庭上,这女人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直沉默,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样子,

也没有痛哭,但等待她的却是无期徒刑。看,这就是法律!公正无私的法律!

父母对子女的扶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扶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律还包括遵守交通规则,现在的每条马路上,都会有红绿灯和各种各样的路牌,像在以前,可都是没有的,可见政府对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是非常注重的。

下面这起交通事故是前不久才发生的:

一辆仅限8人的面包车却因为司机贪婪而塞满了50多个人,要想到,这么小的一辆面包车,里面却装满应装人数的6倍多,我想,那些乘坐这辆面包车的人,心里有没有一丝的胆战和心惊,终于我们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全车乘客包括司机遭了难,几分钟前还是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可几分钟后就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滩鲜血和死尸……正是他们没有遵守交通法律,才导致了一惨案的发生。

经过这几则新闻,我想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是我们的好伙伴,在我们遇到了复杂的问题时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当我们误入歧途时,它提醒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当我们和父母发生不愉快时,它引导我们怎样去和父母沟通……所以,我们要遵守它,不能违背它,一辈子做它忠诚的好伙伴。

篇二:《法制征文》

法律护我成长

贾汪实验小学赵博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律就是秩序。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不就是法律吗?法律,总给人一种神秘、威严的感觉。有人认为法律很遥远:“我只要不犯法,法律就跟我没什么关系吧?”了解些法律后,透过有些看似拗口难懂的句子,细读后才发现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

法律法规,创造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从小就听爸爸说要遵纪守法,那时不知什么是纪什么是法,后来才知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法律,那么必然会产生大乱。法律是约束我们行为的规矩,因为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得以才和平。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总是犯错误,法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总是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油,大时偷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腐蚀掉你的心灵。比如说,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就是由于从小父母的娇惯溺爱,和缺乏

法制观念,就是由一个个小错误,才把他引上了犯罪的道路。

目标已经确立,条例已经完备。只要我们心中有一颗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真心。只要我们抱着弘扬法治精神的信念,相信我们能在遵纪守法,维持社会和谐上做得更好。愿我们扬起法制之剑,铸造和谐晴空!

篇三:《征文:依法治国》

与法治同行,实现中国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中国正在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个全面”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蓝图,是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份庄严的政治承诺,是一份强烈的历史担当,为的是让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惊叹,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前所未有。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口,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可见,全面推荐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历史的经验总结出,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同时,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见外国记者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也再次充分证明依法治国对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法治征文}.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奋发努力,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贵州也在诠释着新的发展理念:守住发展的底线,就是要守好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底线;守住生态的底线,就是要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底线。有别于东部,主要体现突出环境保护、突出绿色循环、突出协调共享、突出集聚集约、突出民族文化;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主要体现注重以构筑“精神高地”引领干事创业、注重以主基调主战略引领赶超跨越、注重以高端定位引领创新转型、注重以绿化贵州引领生态建设、注重以扶贫开发引领民生改善,全面进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 形成了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主体发展主线,良好的法制体系是社会稳定高效发展的保障。

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法制观念、学会法治思维,带头遵守法律。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各个王朝来看,比较繁荣的治世,诸如文景、贞观、康乾等年代,都以皇帝和臣子们能够俭约自爱、奉公守法为先决条件,才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天下较为太平;反过来,众多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乱世,又无不以统治者放纵私欲、践踏法律、蔑视公理为滥觞。古今一理,建国60多年来,在各项建设欣欣向荣、稳健发展的五六十年代和近三十年来,靠得就是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严于自律、模范守法。如今,在步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期的关键时刻,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在中央全会上进行研究讨论,并加以重大完善和改进,特别是提出依法决策五个{法治征文}.

程序,还有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就是为了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树立法治思维。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也是为了有力地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决策和施政当中,善于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问题、置身法律的框架下做决策,坚决避免“领导批示就是法”、“领导拍板就是法”“领导支持就是法“的错误意识和违法行为。要始终以法律容许不容许、法律追究不追究来考量问题,最大限度杜绝“一个将军一道令”“新官不理旧账”等唯我独尊、自行其是的法盲行径,从源头上避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习惯于一任接着一任干,多做一些民生工程、基础工程,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依法治国,其次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执法执纪部门要奉公守法、严格自律,模范执行法律。政法机关作为国家法律载体和具体执行部门,理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职权。然而,当下的许多乱像表明,为数甚多的政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注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以罚待法的案例时有发生,霸气干警糊涂法官和刁横执法人员时有曝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部门的形象,滋长了黑恶社会的蔓延坐大。一些执法执纪部门,则是围着当地主要领导和部门利益转,利欲熏心,肆无忌惮,公然知法犯法,深为群众所诟病。“打铁必须本身硬”,要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各级政法机关和执法执纪部门理应深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学

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甘于淡泊、恪守原则,不搞潜规则,不越雷池一步,时时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自身的形象,让法纪观念蔚然风行。

依法治国,更主要的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做起、学法守法,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很大程度是老百姓的参与和自律。在过去,普法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社会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形态相比,普法工作依然空白很多,大有可为。社会上各种权大于法、拳头大于法、家法大于法的不正常现象相当常见,遇事每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意气用事,盛怒之下,出言不逊,乃至拳脚交加、拔刀相向的场面,不止在深受网络暴力毒害的未成年人之间经常发生,在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之间,也多次上演着。依法治国,就是需要广大公民,都有明确的法制观念,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言行,恪守社会道德底线,不钻制度的漏洞,既不做恃强凌弱、穷凶极恶的霸王,也不怕胡搅蛮缠、没理强占三分的赖皮,更要避免口无遮拦、动手动脚的粗野行径,要相信法律,牢固树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法治意识,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习惯于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大环境。 在教育系统中,不仅要向广大的学生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让他们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学生起到长远的影响。而管理者就更应该按照法治的要求开展工作,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时

起到一定的带头模范作用。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法治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各行各业更应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篇四:《法制征文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

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 ——毛泽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制定宪法的条件,中共中央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

办法。五年后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通知想大

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

基本内容做了若干说明,对新阿发的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大会经过

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

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

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

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法治征文}.

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

规。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在这个法制时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青

年知识分子,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

{法治征文}.

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素养的标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明确的将

“爱国守法”放在首位, 遵纪守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法律这个来进行调节,可以说,法律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要是缺少了这一味调味剂,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规律。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经济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

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制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认真贯彻法律道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法治建设做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姓名:马雅玲 班级:国电专1002班

学号:201038930229

电话:13937751479

篇五:《法治征文》

县域的法治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法治文化建设在普法工作各个环节的渗透,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用法制宣传、法治文化促进依法治市,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重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树立依法办事、守法为荣的风尚,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实际行动,努力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县域法治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县域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县域的具体实践,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党的十七大“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措施。

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志,法制健全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法治社会是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的政治理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公民法律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法治实践的普遍开展,为县域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施四个五年普法计划,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得到了广泛普及,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高。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部门和行业,普遍开展了依法治理活动,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集体和自己的事情,锻炼和提高了法治实践的能力和才干,促进了各项事业规范化、法制化,为促进县域法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和实践基础。因此,加快推进以培育人民民主法治理念和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主题的县域法治化进程,全方位营造“诚信、安全、文明、有序”的县域法治环境,既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县域的具体实践,又是构建县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的内在要素,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个国家的县域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的法治文化发展。加强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法治文化;而以人民民主为本质内涵,在党领导下所要倡导的法治文化,正是党领导下的法治国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而法治文化的构建,正是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文化和先进文化,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体现利益、价值取向等方面是根本一致的。同时,法治文化又将对先进文化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法律所体现的阶级性,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国家层面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从执政党层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二者在群众

基础和利益落脚点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最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在我国民主制度中不仅权利在民,而且主权在民国家的价值在于服务于和服从于公民权利的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作为公共权力的出发点和目的。综上所述,只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构建符合先进文化的法治文化,提高公民素质。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对县域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县域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县域法治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法治征文}.

一、县域法治化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实现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法治化,是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召唤,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由于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工作基础。现代国家的建立必须有广泛的政治文明基础,而这种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律精神的畅行和法治制度的确立。我们党从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首次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并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实现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是我们党总结自身治国执政实践和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党心民意作出的科学决策。推进县域法治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升县域法治化水平,建设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社会,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

2、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县域发展必须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是资源、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时时、事事体现按科学规律办事,按市场规范办事,这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法制的意识、法治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弘扬法治精神,这才有利于我们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3、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求和谐,必行法治。和谐社会并不是一团和气、没有秩序的社会,也不是没有利益和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秩序得到规范、矛盾得到化解、冲突得到弥合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法治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而有效手段,具有引导、规范、惩戒和保障的功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性,在调整县域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县域法治化,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提供合理公正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矛盾纠纷,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促进社会建设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目标迈进。

4、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我们党的执政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

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能够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执政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方式创新,能够有效规范公共权力的设置与运行,为推进县域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更好地利用法治的力量,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更好地为民执政、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

二、推动县域法治建设与法治文化的建设是密切分不开的。

1、坚持公正司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公平是县域法治建设的关键。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公平的价值核心和最后一道防线。一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提高司法效率,推进司法公开;二要强化司法监督。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正当、制约有效的司法运行监督机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三要推广法律援助活动。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设立司法救助基金,让全体人民群众平等便捷地享受到司法资源;四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严肃查处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防止和惩治司法腐败。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法制宣传教育是县域法治建设的手段。我们要扩展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要深化全民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尊重人权等民主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二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要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实施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工程,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理念,为县域法治建设打牢思想基础;三要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深入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律,改进传统宣传方式,创新载体和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实践,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3、实施法治监督,确保公共权力阳光运行。

法治监督是县域法治建设的保障。县域法治建设必须有监督机制做保证。一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监督之下;二要强化人大、政府、司法的监督职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加强行政监督,确保各级行政部门依法严格履行职责。强化司法监督,着力健全司法救济功能,依法保障公民诉讼权利;三要完善社会监督。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在我国已经推行10年,10年来,法治建设高速推进、法治精神渐入人心、法治理念日益完善。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作出了全面部署。早在2004年,中共江苏省委就作出了建设法治江苏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全省开展了“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2010年建成一批“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的目标,为我们法治建设明确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我县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走在了南通市各县市的前列。特别是这几

年,我们海安县法治建设工作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坚持突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个重点,自觉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与我县域法治化建设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县域法治化是深化依法治国方略的有益探索,是和谐社会法治秩序的一种新兴法治形态,是县域经济和县域政治不断向深度与广度良性发展的结果。应该说,县域法治还是个有待继续深化的命题,是个开放的命题、不断发展的命题。相信通过我们各界的努力,我县域法治化的各项工作一定能进一步得到完善,我们的法治建设工作一定能进一步得到推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进一步迈上新的台阶!

篇六:《法制征文比赛》

“知荣辱,学法律,树新风”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之一

“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征文比赛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8月10,《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在广大师生中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的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校团委、人文学院党总支于2006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征文比赛 。

一、征文时间:2006年10月1日–11月1日。

二、征文主题:

1、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发生在我或我身边的法律故事。

三、征文范围:全校学生

四、征文要求

1、《江泽民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及其重大成果,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心得和体会。要求认识深刻、观点正确鲜明。

2、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结合历史和社会实际,谈谈自己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心得和体会。要求认识深刻、观点正确鲜明。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我国宪法。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和法律有许多次“亲密接触”经历,结合自身和和社会实际,谈谈发生在我或我身边的法律故事。要求内容真实具体,文字清新流畅。

4、文章题目根据征文主题自拟,字数限定在2000—5000字以内。

5、来稿要求方格誊写或打印,或发电子邮件,注明班级、姓名。{法治征文}.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6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14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24名,奖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团支部2名,颁发获奖证书。

六、参加方法:征文稿件交到办公楼团委办公室,注明“征文”字样。电子稿件:dengqinghua8024@126.com(注明征文)

衡阳市一中团委会

2006年9月30日

“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征文比赛评比结果

自2006年9月30日学校团委发布“学习《江泽民文选》,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征文比赛的通知以来,各班级、各团支部积极响应,踊跃投稿,有的班级还远远超过了我们想象的数量。我们请语文老师对同学们的来稿进行了逐份评阅,公开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论文44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4篇;优秀团组织2个,高一305班和高二275班。下面将获奖情况公布如下:

一 等 奖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275班 武经淋

《法,常驻我心》275班 施 逸

《谈团结互助》 276 李乔特

《己之所欲请施于人》 283班 周 悦

《我眼中的“八荣八耻”》281班 郭潇蔓

《游荣辱国》 305班王珊珊

《在规矩中得方圆》275班 李 鹂

二 等 奖

《我谈团结互助》 270班 池 杰

《圣洁的洗礼》 288班 顾文敏

《有荣有耻的心灵》 278班 陈姝伊

《谈团结互助》 304班 嵇慧茹

《荣耻之间》 303班 郭 旭

《爱深深的触动了我》 287班 王丽玛

《让勤俭节约成为校园风尚》 277班 王大治

{法治征文}.

《知荣明耻,知耻后勇》 275班 肖 涛

《浅谈“八荣八耻” 》 305班 郭艳丽

《浅论“八荣八耻” 》 275班班 刘其昊

《读荣耻,品人生》 305班 陈 骥

《崇尚科学》 275班班 林 飞

《谈“八荣八耻” 》 305班 张海燕

《新时代号角——中华魂》 286班 姚志扬

三 等 奖

《从违法乱纪谈遵纪守法》 305班 陈 晨

《才能来自勤奋》293班 徐 辉

《努力》 294班 蔡明磊

《遵纪守法》 305班 李晓苏

《谈团结互助》 302班 王礼林

《团结》 275班 刘镇瀛{法治征文}.

《“荣耻”的对话》 286班 肖 鹏

《诚实》 282班 李雅婷

《知荣辱树新风》 289班 徐 勇

《荣与辱》 270班 闵兆明

《采访“八荣八耻”》 271班 皋丽娜

《热议“八荣八耻” 》 272班 刘 欢

《心中的日月》 273班 杨家东

《“家”外“家”》 274班 张 娟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77班 时 鹏

《小议“荣辱观”》 291班 蔡水生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 290班 郑 茜

《社会荣耻论》 284班 张 磊

《镜子》279班 王佳佳

《捍卫与热爱》 291 孙 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法治征文 平安法治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