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修改: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
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
————记徐桥镇“身边最美教师” 刘小明
教师是极其平凡的岗位,在这极其平凡的岗位上能做到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一名最美的教师。徐桥镇中刘小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他工作中最大特色就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现将他的事迹总结如下:
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1、关心学习
现在,农村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很多,留守空巢的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儿女。在刘老师班上这样的留守学生占大多数。他同情那些远在天边牵肠挂肚的父母和他们留守空巢相依为命的儿女。他想:照顾好留守儿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绝大部分爷爷奶奶无法监管到他们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帮助他们学习,刘老师让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每年暑假都到他家来写作业。炎热的夏天,他既当后勤部长,为他们烧水、做饭,常常连他老婆也来帮忙;又当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当场批改,对自己弄不懂的数学、物理、英语的内容,就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如再不懂就请教其他老师。他有时让学生们听写单词,由于读不准,常常引得学生笑声不断,如果不会读就直接报汉语翻译。一个暑假都是这样,一干就是40多天。寒假有些家长回家过年较迟,他于是又闲不住了:左邻右舍都在忙着过年,他却在家忙着为学生批改。学期期间,为了督促留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他同样让学生到他家来学习、做作业,他在一旁督促,帮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找他们谈心,让他们体会到父母般的温暖。
他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仅表现在注重他们文化课的学习,更表现在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特长方面的发展。记得他为了帮助现在在清华就读的汪仁开同学在《作文周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他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将汪仁开带到他家来写作,两人在书房里边写边改;为了辅导仁开到安庆市参加演讲比赛,他与仁开对着镜子练习手势与口型,与他在学校操场上大声朗读,练习声音的抑扬顿挫。那次,刘老师的嗓子也练哑了。
2、注重家访
刘老师每年寒暑假对全班学生都要进行一次家访。特别是在寒假,天气阴冷,他骑辆旧摩托车一天来回要跑上百里路,常常是风里来,雨里去。他家访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并跟外出回家的父母交流之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期中间做到针对具体情况做好及时家访。记得他班有名叫陈龙的学生,性格内向,体质较差,是九年级新转来的。他父亲在外打工,由母亲在家照管他。这孩子在今年上半年体育训练期间经常生病,脸色苍白,上课没精打采。了解这一情况后,刘老师先是找他谈心,知道他是由吃学校的饭菜不习惯,吃上顿不吃下顿导致的。弄清这一情况后,他决定约几位老师去家访。家访时他妈妈说这孩子挑食,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大家一块商量决定,让他妈妈每天按时送饭菜,并且菜的式样要每餐更换,而且注重营养搭配。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后顺利考上了太中。这次家访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3、关爱特殊生
在留守儿童中,可以说要算他班的王君同学的“问题”最多。记得有一个星期天王君在他家写完作业后回家,放学不久,刘老师正在家打扫卫生,王君一边跑一边哭喊:“刘老师,孬子!孬子追我了,我怕!我怕!”王君腿脚吓软了,倒在刘老师的怀里。刘老师抱起她,扶她在凳上休息一会,让她补充了一些营养。老师这时内心百感交集:既为孩子受惊感到怜惜,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更为孩子对他的信任感到激动和欣慰。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过了一会儿,他骑着摩托车送她回家。虽然刘老师返回时由于路况不好,车胎破了,最后只好推车回家,虽然很累,但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值得。
有一次,学校请专家来做“感恩”演讲,演讲感人肺腑,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当时全场学生都哭了,可是在晚上就寝后,他接到值班老师的电话,叫他到寝室去一下。他来到寝室后发现王君在寝室里又哭又闹,抱着头喊:“有鬼,我看到鬼了,我要回家。”他立刻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但她还是坚持要回家,刘老师就跟学校的周主任一块送她回去了,回来时已是凌晨1点了。
还有一次,也是在晚上十一点多,刘老师又接到电话讲王君肚子疼得厉害,叫他快点到校,他二话没说,又将她送到徐桥医院,等她打完点滴之后,又是深夜十二点多才回家。
留守儿童上网可以说让刘老师费尽心思。记得在一个星期五晚上,他正在家里吃饭接到了刘鹏母亲的电话,说孩子没有回家,她正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刘老师二话没说,放下手上的碗筷,骑着车出门了,他想这孩子肯定去网吧了!他与刘鹏母亲一个从前门一个从后门进入网吧。由于天黑,那天,他摔进了臭水沟,就这样他是穿着一身带有泥水臭味的衣服在网吧里找到了迷恋上网的刘鹏和吴刘祥。他为了督促吴刘祥戒掉网瘾,每个星期天下午都要到他家去一趟,并规定吴刘祥如果要外出,必须留一张字条在门上,注明去向。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更表现在对调皮生的关爱上。记得班上的汪成为同学,有一天下午在课外活动与其他班的学生打架,正被值日老师发现了,他为了逃,从学校寝室后窗上跳下来,腿摔断了,刘老师及时送他去医院,在周末专程到县医院探望他,并为他补课,做好他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上还有一个叫叶鹏的调皮生,他父亲前几年在外打工不幸出了车祸,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但是家庭条件极其困难。祸不单行的是:叶鹏周五放学回家时在路上玩,脚也不幸被过路的车子扎断了,刘老师带头并发动全班一起捐款为叶鹏献上一份爱心。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刘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默默无闻的,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教学教研上,也是精益求精。
二、率先垂范,加强教研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的他,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每周的教研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他工作总是率先垂范,每次学校的大型月考,他都精心撰写了试卷分析。为了让同事们复习有纲,他总结了《安徽中考必考名著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古诗文默写集锦》、《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2006——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分类试题》、《安庆市2011年初三语文复习研讨》、《2012年安庆市语文教研材料》等;为了让师生中考作文有一套系统的复习资料,他利用今年暑假的休息时间主编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考作文指导》。他不断加强教研,不断练笔,所写的文章只要在“百度”中输入“徐桥镇中刘小明”就能搜索到他的大部分文章。他的文章两次得市级奖,多次得县级奖。
三、成绩显著,赢得口碑
他工作成绩显著,每学年全年级期终考试,他所带的班级总是居全镇第一、二名。2006、2008两学年度均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2007学年度被评为镇级“中考优胜者”,镇级首届“教学能手”;2008学年度中考成绩居全镇第一;2009学年度被考核为“优秀”等次;2010学年度所带的807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个人被评为“优秀教师”;2011年5月被徐桥镇中心学校推荐为名师参加“安徽省中青年名师风采”评选;2012届中考语文50人参考49人及格,成绩名列前茅,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居全镇首位。
他从教17年,在群众中赢得了口碑,大家认为“孩子放进他班,我就放心”,“他是最负责的老师”。家长们也都想方设法都要把自己的孩子放进他的班级。
总之: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在从教道路上越来越信心百倍,真正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当之无愧的“身边最美教师”!
篇二:《《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演讲稿》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 中心小学的 老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老师能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时光流逝得真快,几年后我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的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当一名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的老师。 我满怀激情地踏入了教育这片热土,每天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学校,晚上披着满天星光离开校园,这样年复一年的工作着,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纯洁与高尚。
每当我看见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到一声声“老师您早”的问候,就更加坚定了当好一名老师的信念,是学生们那纯洁的心,深厚的意更加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时刻鞭策着我,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我立志成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为他们指引方向,照亮人生,我要用我的知识,我的智慧去开辟学生美好前程。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
时开花,老师只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它的背后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世界!
记得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她的各种捣蛋行为一点也不亚于男生:上课不听课,和同学闹矛盾,还经常伤害他人,爱拿别人的钱物等等,这让我十分头痛。但是换位思考,她毕竟是个孩子,每个孩子身上应该有他的优点和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因人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爱。于是我便一次次和她真诚交流,林阴道上,操场旁边,时常有我们并排的身影。教室里,餐厅前经常听到我们亲切地交谈,帮她梳理乱糟糟的头发,清洗脏兮兮的脸蛋,送她生日小礼物。就这样一次次心灵互动,让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慢慢地,她变了,变得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与人道歉,学会了做简单的作业。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她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就这样,许多差生在我的耐心关注下,成为了班上的优秀学生,好几个成绩特别差的毕业班,在我的努力下,小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由此可见,没有改变不了的学生,老师只要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意味着奉献,奉献的是青春和智慧;还意味着付出,付出的是勤劳和汗水;也意味着牺牲,牺牲的是休闲和娱乐;更意味着舍弃,舍弃的是不能在
父母面前尽忠尽孝,不能在儿女面前尽职尽责。但我无怨无悔,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在我们手中,可以培养出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但是如果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会出现不合格公民,从而给社会带来危害。这就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深知教师不是企业家,没有挑选“原材料”的权利,但是我知道教师是教育家,能将一颗赤诚的心和无声的爱融合在工作中。能将一群群无知的孩子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难道还有什么职业比教师更伟大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关爱,是那么的贴切,那么的形象。如果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学生是花朵,我宁做护花的绿叶;如果学生是小船,我一会当好船桨,助学生驶向胜利的彼岸!
教育是无形的,对学生的爱是无痕的,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敞开心扉,让那份纯洁而无私的爱,继续无声的蔓延在我热爱的教育事业之中!
篇三:《润 物 细 无 声》
润 物 细 无 声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有这样恰如其分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①但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情感教育则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条件和必要补充。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在英国沃里大学召开的情感教育学术研究会上,教育专家也指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必不可缺的部分。”尤其是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用怎样?下面,笔者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情感教育的探究: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1、情感教育起着“润物无声”的教育妙处。
情感教育包括两层涵义,从广义上讲,包括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教育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对人生、对金钱、对社会等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一腔真情、一份爱心去感染、感动自己的学生,促使学生在这种充满师生之爱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与生活。从情感教育的这两层涵义中,不难看出,教师高尚的人格、慈母般的师爱、满腔的工作热情和融洽的师生关系,都能促使学生愉快学习、生活。“赠人鲜花手留余香”,更何况是老师亲身的一言一行的规范影响,相信学生们会被老师的精神感动,行为和道德得到改变。
2、情感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人道思想。
传统教育着眼学生的智力发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品质的形成。而情感教育则弥补了这些缺陷,它处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②学生得到尊重与理解,自然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好感,在此基础之上,教育效果也将事半功倍。这样从学生着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情感教育促进“健康人格”的有利发展。
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的爱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与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因而情绪经常是愉快乐观的。同时,他又从自己所感受到的关心、爱护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学会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人格品质。一而十,十而百。学生以健康人格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形成良好的循环,进而促进了环境的和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
1、言传身教。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情感教育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热情洋溢的韵致,学生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赏识表扬。
教育学家曾说过:“好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心理学家也认为,赞扬、勉励能够鼓舞学生的勇气,提高其信心和兴趣。只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期望,并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哪怕是教师的每个眼神、每句话语、每个手势、每种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安慰和鼓舞。如果他们能在内心深处接受这种期望,并按老师所希望的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对一些学习困难,表现后进的“问题学生”,更要多加倾注一份爱心,多给予一点鼓励,用教师那充满期望的目光去驱散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
3、沟通理解。{润物细无声}.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每个星期的周记,学生会把一周的心情“放映”在周记上,我以朋友式的身份来沟通,提出善意的鼓励和建议,让学生迷惑的心灵得到慰藉。还有每月一次的“学生互评表”,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别人的优点,形成一个良好的追逐过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与人相处遇到困难时,老师在善于发现苗头,抓住源头,给予学生足够的沟通和理解,多谈心交流,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善解人意地疏通学生心中的困惑,让他们感到老师的爱与帮助,走出失落的困境。
三、情感教育的作用。
1、教育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我们把这种爱叫做“师爱”。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池,教师对学生的“情爱”就是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作为鱼儿的学生,在无水的池里是无法成长的。没有情爱之花,哪来教育之果?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它沟通了师生思想,协调了师生关系。它具有迁移作用,可以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③。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待,接受能力增强,教育效果
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收到“晓之以理”的效果的道理。
2、情感教育是教育学生的“调节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常常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比惩罚更有效。一位教育专家曾深情而言:“孩子犯错误,不是发脾气的时候,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例如我班有位男生,好动贪玩,脾气暴躁,通过观察及和其他学生聊天后我知道:他劳动很积极,有爱心,也喜欢打羽毛球,经常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于是我多次主动找他聊天、谈心,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心态与他沟通,表扬他劳动积极,和他聊体育比赛,谈他的家人,使他逐渐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逐渐的信任我。到最后,他自己主动认识到违反纪律的严重性,并且保证会尽力改正。困此,我认为宽容学生的错误并不是纵容,只是为了让他更好认识错误,从而更好改正错误,获得更大的进步。
3、情感教育是肯定学生的“强心剂”。
我千方百计,见缝插针利用学校和班里组织的一切活动为每位学生创造成功,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例如在运动会上,我尽量动员学生参加自己最拿手的项目,让他们在运动场找到自信,尽情驰骋,争取荣誉,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文艺汇演上,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就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在舞台上放飞梦想,挥洒自如,体味成功;在班会上,我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主题,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理想,从小立志,确定人生目标;我还组织学生向各种报刊杂志投稿,提高其写作水平,增强自信心。而对于一些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我则通过课堂提问来让他们体验成功,获得肯定。如在他们回答问题之后,我总是不忘由衷说一句“语言大师”、“读书犹如行云流水”、“一位忧国忧民的同学”、“了不起的发现”等,或是走到座位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千万别小看这简单的几句话和不起眼的动作,这样的肯定对于学生找回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情感教育犹如一泓清泉,一场春夜喜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班级管理这块沃土。让我们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让每一个学生能找到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领域,焕发出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篇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家教中的“教育无痕,静待花开”
记得幼儿园中班时,老师跟我说我儿子不守纪律,太好动。说他上课坐不牢,喜欢东摸摸西瞧瞧,中午不午睡,躲在被子里玩玩具等等,我非常担心。虽然儿子在家里比起双胞胎姐姐要好动,但我一直以为男孩子调皮一些也是正常,但既然幼儿园老师这么说,她是跟其他的男孩子做过横向比较的,说明儿子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好动、不守规矩。放学后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回家,一路上他忙个不停,一会儿捡路边的石头,一会儿扯姐姐的花裙子""我的心里思量很多,是习惯没有培养好?是他故意捣蛋思想不好?不会是多动症吧?
临睡前,是讲故事的时间,两个孩子津津有味地听我讲完故事,我仔细观察儿子,他除了提了两个问题,根本没有乱动,道过晚安,很快安静地进入了梦乡。我却睡不着,翻阅书籍,查阅资料,针对平时表现,果断地排除了多动症。我最终觉得,儿子的好动是因为他好奇,想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这既不是一种坏习惯,也不是故意捣乱。这是他探索新事物时缺乏控制能力或者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的表现。
我在第二天的临睡故事里添加了诸如《小熊打破了碗》、《调皮的小猴》等不给别人添加麻烦的故事内容,想让他在故事中体会要在有些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每个周末,我们总是行走在大自然的角角落落,甚至花一个下午去观察蚂蚁拖着米粒回巢,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培养他们的专注度。而孩子的改变却是缓慢的,只是我是母亲,我读过《牵着蜗牛散步》,我相信我的孩子。为此我跟老师做过一个交流,非常感谢当时任教的余老师,她用她的爱心和宽容庇护了儿子幼小的心灵。
很快,两个孩子进入小学。儿子不再对路边的石子感兴趣,但是老师在他座位的四周安排了一圈听话的女孩子,可谓用心良苦。他会在作业本上开大炮,跟同班的姐姐工整的字迹形成鲜明地对比。他考试的时候经常漏做题目。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将破了的作业本换成新的,希望比上一本保护得好,将漏了的题目补起来,算一算如果不漏做可以得几分。他喜欢跟着我一起做饭,有时会一起收拾打破了掉在地上的鸡蛋,我说鸡蛋打破扔了可惜,能干什么用呢?他
说给花儿吃吧。我问用什么方法从地上将鸡蛋液移入花盆?他想出用旧的注射器。我由衷地为他的一点点进步和创意感到高兴,傻傻的笑成一团。
就这样日日月月,似乎三年级开始,没有老师再提及他的好动。前几天吃饭,长成1.58米的儿子说:“妈妈,我们班的某同学弄坏了爸爸的踏步机,被他爸爸骂了个狗血喷头,好可怜。记得我以前老是不守纪律,还会弄坏东西,现在觉得好幼稚、很有趣。你为什么从来没有骂过我?”“如果我当时骂你,你回想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有趣了。”我静静地说。“那倒也是。”儿子走过来拥抱我,“你是最好的妈妈。”{润物细无声}.
也是前几天,同办公室的同事向我讨教经验,她曾是儿子的美术老师,她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调皮儿子,问我的儿子是怎么教的,现在这么懂事了。我笑着回答:“我只是尊重孩子,尽力有心无痕,再多了一份耐心而已。”是的,教育无痕,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意图。孩子从家长隐蔽了意图的教育中受到启发、感染,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教育意图。 说到教育无痕,教育孩子一定要慢,要懂得慢的艺术。在教育孩子上,在与孩子沟通上,父母能够Hold得住,知道什么时候与孩子沟通,怎么沟通,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孩子的心思,恰如其分地介入,适时抽身而退,操应该操的心,做自己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儿,不烦孩子,更不让自己烦心。
所以,台湾黑幼龙先生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是啊,慢养孩子,耐心等待花开!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才能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我最大的幸福是上天一次性赐予了我一双天使般的儿女,让亲朋好友羡慕不已,望尘莫及。
女儿四岁半开始学习钢琴,如今早已拿到十级考级证书。一路走来,洒落一地的故事。
女儿打小就乖巧懂事,加之我自己是基层音乐工作者,具备基础的钢琴弹奏技能,女儿学习钢琴可谓顺风顺水,二年级的暑假水平达到业余8级,这在业余琴童中很不错了。但是峰回路转,三年级由于种种原因,孩子转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就读。每天路上来回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增多,无疑减少了练琴
的时间,加之新学校的适应期,钢琴曲目难度的增加,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女儿开始不爱练琴,用各种方式拖延到睡觉时间,我意识到学琴的瓶颈期还是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告诫自己和先生千万别发火,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整整一周,我没有提练琴的事儿,周六晚上我自己弹奏巴赫的二重奏,有个地方怎么也弹不好,让女儿来帮我看看,她非常高兴当了我的老师,我们还玩了一会儿猜音程的游戏。周日,我们一家四口怀揣着好不容易得到的朱雅芬教授的钢琴演奏会门票前往杭师大音乐厅。回来时,女儿问我: “她真是郎朗的老师?”我肯定地点头,还跟她讲了许多关于郎朗的故事。第二周,女儿开始零星练琴,似乎在寻找什么,还问我她会不会弹得跟郎朗一样好。我告诉她,有些事情需要坚持,不一定做得比别人好,但可以让自己更好。后来我们又陆续去看过几场音乐会,女儿也重新每天练琴,但为了兼顾其他学习和休息时间,放慢了学琴的进度。 女儿说,哪怕以后上了初中、高中作业再多她也不会放弃学琴。虽然我不知道她会在音乐的路上走得多远,这不是目的,因为追求恒远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晚饭后,先生喜欢喝着茶听女儿弹奏一曲,这样的惬意是任何音乐会无法比拟的。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一个看似简单的爱抚,一句鼓励的话,富有深情的一瞥,孩子没有感觉你的教育,却更能在心中激起涟漪,难以忘却。“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还没有开放,也不要着急,没准他是一棵铁树呢!”这句话在网络上很流行,我一直收藏着。
篇五:《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浅谈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几点做法
昌邑市辛置小学韩云国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背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提前诵读,自由领悟
古诗词重在理解,不能一味死记硬背。学校7:40开始早读,我一般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和老师一起早读。我充分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另外数学、英语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
诵读过程中,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采取循环式记忆,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
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现在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的文学精品,对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 过:“从 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的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过程。思考比较多了,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
久而久之,学生会从中受益,从而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兴趣。
二、延趣是学习的加油站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朱熹的《春日》,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春日》的内容拍摄河边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湖光山色录像供学生借鉴。很多诗歌都可以配置影像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延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学习过程中,我还总结出了几种助于学习的诵读方法:(1)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2)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顺着意思背。(3)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比较,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问起他们背诵古诗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
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
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5、培养想象能力;6、提高审美情趣;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我想查个资料,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近三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了《毛主席诗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乐趣是一生的情操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后乐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去乐学,所以不宜轻视。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篇六:《润物细无声,教育贵无痕》
润物细无声,教育贵无痕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因此,教育需要无痕。我们提倡无痕的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一、平等对话,淡化教育痕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卡耐基先生对莫莉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在平等对话中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教育智慧。
篇七:《接近女人必须做到“润物细无声”》
接近女人必须做到“润物细无声”
泡妞最开始要先学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