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古诗翻译练习》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早春的西城外,杨柳如丝般的轻柔,牵动游人离别的忧愁,扑簌簌的泪难收。还记得当日多情,曾为情郎一系归舟。碧野红桥边的踏青泛舟已成过去,如今感伤人不见,江水空自流。
美好的时光不会为少年停留,离恨悠悠绵长,简直是无止无休!柳絮飘飞的落花时节,我又登上了江楼。即便是眼前浩浩的春江都变做泪水,也流不尽我这无尽的离愁!
裴给事宅白牡丹(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春天尽了,百花即将凋残,只有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豪贵们争相着去街西亲近、观赏紫牡丹。
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却盛开着一株像玉盘一般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备受冷落。这株白牡丹无人欣赏,在皎洁的月色下,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早过大通驿(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辩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早晨的雾刚刚散去,朝阳还没有升起。遥望青烟袅袅,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小船转眼移过了水湾。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早发(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人饮酒喝醉,醒来时,我发现客人散尽,只剩一点残灯,尽管天还未亮,我早已携剑登程。我冒着飞雪前行,内心愁苦不堪,隐约能听见雄鸡唱晓的声音;我独自一人向寥廓、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队的大雁却向温暖的南方掠去。白草漫野,只有接近云伽关时,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的道路;浊河冰封,无声的严寒凝冻了往昔奔流的河水。京城和单于都护往来的距离本身就相隔万里,更何况我这个被迫前来作客边塞之城的老头儿呢?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江楼饯别,我和你喝得酩酊大醉,秋风阵阵,送来满鼻桔柚的芳香。入得船来,忽淋上一头潇湘冷雨,我浑身发颤,心头更是无限凄凉。 我不知道,在你无尽的旅程终点,也即在那遥远、遥远的潇水、湘江月下。当你午夜梦回,听到深山里传来,清幽的猿声,是否觉得分外悠长?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环绕城郭的浓浓云烟,迷迷朦朦不知有多少重,唐时的名相曾经在此地怀念嵩洛感慨无穷。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争相显露各自面容,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西风中飘来画角清哀的声音,我解开衣带胸怀更加豪雄,斜倚着楼上高栏观赏夕阳
照在苍翠的青松。我将要乘着醉意带领佳客,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遥望着柴门。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终于看到前山蜀客归来的身影。回到家正逢春燕子飞回,下马脱下衣服,洗掉征途灰尘。天天独自来到水边,知道已经摆脱了世俗杂务,可以轻松愉快的生活了。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野步(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野步(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拄着拐杖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 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月圆(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 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闻说轮台路 ,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
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私下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 ,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
残春时节,寓居旅舍,宿雨初晴,恍然间内心升起了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
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心境,然而还是以禅意来压服这萌生的诗意吧,使自己的内心归于空灵的境域;
诗未写成,然而悲忧郁愤怎能压持得住,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来冲荡这重重愁阵。
我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
轻轻拂拭冠饰,擦亮眼神,辨识忠奸,期望将来还能为国家效力。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春风吹拂,细雨飘洒,围绕着残败的花枝,
凋花落下就被打湿粘在地面无法飞起。
小小池塘里寒水清澈,将要滋生起涟漪,
雨过天晴,临近傍晚太阳未落已然 偏西。
帘幕一半卷起,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归,
要掩抑内心的愁绪却无奈透露在两眉。
转回身子整顿案几上的残棋预备落子,
思忖应对棋局打劫沉吟中却不禁迟疑。
含山店梦觉作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常常在外漂泊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亲人;
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做客他乡。
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
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
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世代在海边生活,
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
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
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
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
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
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
独自享受长满蘋草的水边景色。
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
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回来。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的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场劫已化为灰烬。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
且远远的望着那扇柴门,独自归去。
篇二:《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音。 玉砌.( ) 槛.菊( ) 李煜.( ) 暮蔼.( ) 憔悴.( ) 绣闼.( ) 熟谙.( ) 雕阑.玉砌( )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 时期 │ 主要风格 │ 代表作家 │ ├─────────┼────────┼──────────┤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约艳丽 │ 温庭筠、李煜、晏殊│ ├─────────┼────────┼──────────┤ │ │ │ 苏轼、柳永、秦观、│ │ 北宋中叶到南渡 │ 婉约、豪放并举│ │ │ │ │ 李清照 │ ├─────────┼────────┼──────────┤ │ 南宋前期 │ 壮怀高唱 │ 辛弃疾、陆游 │ ├─────────┼────────┼──────────┤ │ 南宋后期 │ 哀感低吟 │ 姜夔、张炎 │ └─────────┴────────┴──────────┘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字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
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 “日夕只 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3.李煜诗词知多少 默写学过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 。 , , , 。 你还知道李煜的哪些词?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古诗词中的回忆,追忆集锦:你见过哪些表现对往事追忆的诗歌?请自行补充)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表现时序更替的说法有哪些?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时间变化自行补充)
3、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自行补充课内外读过的写月的古诗词)
4、词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收集一些将抽象的愁情写得具体可感的诗句。(每组不少于两句,不得重复)
四、迁移训练: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2、简析末句中,与《虞美人》末句异曲同工之处。
《虞美人》学案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重光 李后主 二、课内探究
1、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国家园,自己的亲人及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2、“又”,再次,暗示伤心人站在楼上遥望东边的故国已是多次了,这实景描写写出了对故国的无穷眷念。
3、“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三、拓展延伸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7. 遍问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四、迁移训练 1、D
2、以水喻愁恨,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连绵不绝、无穷无尽的愁恨。
篇三:《高2015级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测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西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150分钟 满分150分 )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敕(chì)造 惫(bi)懒 朱拓(tuó) 盥(guàn)洗
B.便 (pián)宜行事 炮烙(luò) 忤(wǔ)逆 忖(cǔn)度
C.不更(gēng)事 贾(gǔ)人 汗涔涔(cn) 讪讪(shàn)
D.前合后偃(yàn) 宫绦(tiáo ) 呕哑(ōu yā) 蹒跚 (pán 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风骚 镯子 延申 沸反营天 B. 讪讪 憔悴 畏葸 敛声屏气
C. 敲榨 寒喧 俨然 饿殍遍野 D. 苍皇 潦倒 萧瑟 风帘翠暮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感斯人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B.数罟不入洿池 (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D.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跑) 吞二周而亡诸侯 (灭亡)
4.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B.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C.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则耻师焉
D.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
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蟹六跪而二螯
B. 彼童子之师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以乱易整,不武 王好战,请以战喻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便作春江都是泪}.
A.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
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B.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
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
大历史事件。
D.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在借鉴西方,习惯上“分而析之”,尤其科班出身的,往
往目无全牛,太过理性而冷酷。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能掐会算、能谋善断,但我认为,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开
发团队智商的意识不强。
B.一方面灾区需要加强监控,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储备足量的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品。
C.记者在一些火车站看到,为方便旅客上下车,有的车站将站台加高了,并加设了一些无柱风雨棚和无障碍设施。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吝惜
C.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乖:顺,顺利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郁怒恨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抒
发了感慨,被人上书告发他们诽谤先帝,崔骃因而被要求前去法官那接受
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
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祭祀了孔子。孔僖的回答
得到皇上的的赞许,因而当即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劝他拒绝,他没有听从好友的劝
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5分)
(2)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只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12.默写(10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 。
5.为天下笑者,何也? 。
6.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师者, 。 8. ,吾未见其明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山那边的景致
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了过来。
“山那边不好么?”我童年时不止一次这样问爷爷。爷爷却只是笑,什么也不说。于是,在我童年的思维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爷爷的爷爷也未曾跟我爷爷说过。
我祖上的坟都是在山那边的。听爷爷说,每有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还是子孙们懒惰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坟就在庄边不远处的坡地里。
而令我已过了好奇的年龄,却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依然好奇。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祖上为什么要抛家别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一种悲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曾经有几次萌生了去山那边看一看的念头,可与几个同龄的伙伴说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结伴而去。
我是不惯于孤独的,于是也就终未成行。只是,我对山那边始终充满了好奇。 在我的视线里,一个笑意在嘴边、在眼角的老人赶着一群羊从山那边过来了。这群羊,十多只,一只比一只肥。
山庄与山之间,的确是放羊的好去处: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 看到他,我就想从他嘴里知道些山那边的情况,于是就主动过去与他搭讪。 “喂,大爷,怎么称呼?”我迎着他,笑问。
“随你叫好了。”老人连正眼看我一下也不,随口道。
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该再说些什么才好,但又不愿放弃了解山那边的机会,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蹲在了他一边,拿眼瞟着他看。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核桃壳似的皱纹,腰间挂个葫芦,清漆漆的那种,油津津的,阳光下闪亮着微紫的光泽,很好看。
老人取下葫芦,拔下塞子,“嗞”了一口。
“大爷,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话题,我又问。“是吧。”老人说。 “怎么您脸一点儿也不红?恐怕是水吧?”我故意这么说一句,希望能听他说一句多一些单词的话。“是吧。”老人却仍是极简洁地答了句。
看得出老人是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我也就不再顾忌什么,问:“大爷,山那边好么?”“好。”老人说。“怎么个好法?”我问。
老人忽地扭脸看着我。眼睛里,分明是一种嘲笑我问得奇怪的眼神。“就这
么个好法。”老人挥手指了指四野,说。
我下意识地四下望了望,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他蹲着,和他一起看他的羊“咩咩”地叫着吃草,听他不时“嗞”他的葫芦。
天黑了,炊烟包裹的山庄里传来唤我回去吃饭的声音。我站起身,看了看仍蹲着的老人,说:“大爷,晚上住俺家吧。”
“不麻烦了。”老人说一句,却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
“晚上你怎么住?”我忍不住多了句嘴。
“羊怎么住,我怎么住。”老人指了指他那些勾头吃草的羊,津津有味地“嗞”了口葫芦。
老人住在山庄东边的一个破窑里。住了三五日,我走的那一天,他也走了。 老人赶着他的羊,和我一起向背山的地方走了。
坐上车,当车轮轧过钢轨,把我从乡间往城市运的时候,我是那样的想家里的景致。
乍然间,隔窗望见那牧羊老人仍在走,我忽然感觉到了一阵从没有过的凄凉。 这世上难道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景致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同龄的伙伴不愿与“我”结伴去山那边看看,所以,“我”尽管对山那边充满好奇,但终未前往一探究竟。
B.山庄与山之间,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富有生机,清新宁谧,洋溢着“我”对故乡浓浓的喜爱之情。
C.“我”主动与老人搭讪,他不正眼看“我”,嘲笑“我”问得奇怪,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折射出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闻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D.标题中的“山那边的景致”,既实指犊牯山那边的景致,又虚指人们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
E.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回答了“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询问:山那边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不值得“我”去探寻。
(2)小说一开始就写“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篇四:《2014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便作春江都是泪 做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