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经络名词解释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大医精诚注释》

大医精诚

注释

① 张湛:字处度,高平(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学者。撰有《养生要集》十卷、《延生秘录》十二卷,均佚。今有《列子注》传世。

② 经方:《汉书o艺文志·方技》载“经方十一家”。后世一般指《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的医方。此泛指医道。

③ 由来:从发生到现在。尚:久远。《吕氏春秋o古乐》:“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高诱注:“尚,久也。”

④ 今:语首助词,无义。

⑤ 荣卫:荣,通“营”。指营气。《素问o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⑥ 审:详查;细究。

⑦ 寸口关尺:寸口又名气口、脉口,为诊脉部位,属手太阴肺经。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处为关,因为阴阳出入,以此为界,故名;关前为寸,亦名寸口,因为关至掌后横纹处为一寸,故名;关后为尺,因为关至尺泽为一尺,故名。《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⑧ 浮沉絃紧:皆脉象名。絃,“弦”的异体字。《脉经o脉形状指下秘诀》:“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紧脉,数如切绳状。”

⑨ 俞(shù恕)穴:即腧穴,俞,通“腧”。或称孔穴、穴道,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处。流注:谓经络气血运行灌注。《灵枢o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⑩ 兹:此。

11 今:若;如果。以:此处用法同“于”,对于。

12 于:此处用法同“以”,用。 麤:“粗”的异体字。

13 其:犹“岂”。殆:危险。

14 盈而益之:犹实而补之,谓本为实证却用补法。盈,满,谓实证。

15 通而彻之:犹利而泻之,谓本为泻下之证却用通利之法。彻,通,使动用法,谓泻下。

16 寒而冷之:谓本为寒证却用寒凉之药而使之更寒。冷,使动用法。

17 是:此。指代上述六种误治法。

18 而:通“尔”,你。指代上述六种误治之医。与下文“吾”对举。一说作转折连词。 19 卜筮(shì誓):占卜。用烧灼龟甲判断吉凶叫卜,用蓍草算卦判断吉凶叫筮。《尚书o洪范》:“择建立卜筮人。”传:“龟曰卜,蓍曰筮。”

20 “艺能”句:谓难以精通的技能。定语后置。艺能,技能。

21 方:指方书。

22 道听途说:谓无根据的传闻。途,一作“涂”,义同。《论语o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邢昺疏:“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

23 了:穷尽,完结。

24 大医:指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生。

25 大慈:佛教用语。谓心肠极其慈善。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恻隐:怜悯,不忍。《孟子o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朱熹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26 普救:佛教用语,犹“普度”,谓广施法力,解救众生。含灵:指人类。人为万物之灵长,故曰含灵。《晋书o桓玄传》:“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

27 疾厄:疾苦。厄,困,艰苦。

28 妍蚩(yán chī研痴):美丑。妍,姣美。蚩,同“媸”,丑陋。

29 怨亲:谓怨恨的、亲近的。善友:谓交往一般的、过从密切的。

30 华夷:中外。华指汉族,指中国。夷指异族,指外域。《左传o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31 瞻前顾后:谓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32 深心:内心。凄怆:悲凄。《楚辞o九歌》:“中憯恻之凄怆兮,长太息以增欷。” 33 嶮巇(xiǎn xì 险戏):艰险崎岖。嶮,同“险”。

34 无:通“毋”。不要,不可。作:起,产生。功夫:同“工夫”。时间。这里谓耽搁时间。形迹:世故,客气。此谓婉转推托。《游仙窟》:“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张郎莫为形迹。”白居易寄杨六诗:“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亦作“行则”、“刑迹”。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35 苍生:本指草木。《尚书o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孔颖达疏:“旁至四海之隅苍苍然生草木之处,皆是帝德所及。”借指百姓。《晋书o谢安传》:“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36 生命:指有生命的动物。济:救助。

37 贱畜贵人: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尊贵。“贱”、“贵”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8 一:同一。

39 物情同患:生物之情,共同以为患苦。

40 况于人乎:《医心方》引作“况圣人乎”。

41 杀生求生:用杀害动物的生命的方法,来挽救人的生命。

{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42 去生更远:离开生命之理更远。去,离开。佛教禁杀生,以为杀生损阳寿,故云去生更远。

43 此方:指《千金要方》的方剂。

44 其:若。假设连词。蝱(méng萌)虫:即虻虫。蝱,“虻”的异体字。

45 市:购买。用作动词。

46 混沌:古人指天地未分时的一团元气状态。《周易o干凿度》:“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似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亦作“浑沌”、“浑沦”。这里指鸡雏未成形以前时的状态。

{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47 大段:重要。与下文“要急”同义复用。唐·张固《幽闲鼓吹》:“后有大段事,勿与少年郎议之。”

48 隐忍:勉力含忍。

49 大哲:有大智慧者。即才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

50 “能不用”三句:谓大哲不用鸡卵,而自己偶尔用之,故云“不及”。

51 慙:“惭”的异体字。

52 一念:指极短促的时间。宋,释僧法云《翻译名义集o时分篇》:“一念中有九十刹那。”这里指些微、极少。蔕芥:即“蒂芥”,又作“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不值得介意的事。《汉书o贾谊传》:“细故蔕芥,何足以疑!”蒂芥之心,犹今之“介意”。《后汉书o孔融传》:“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注:“介,犹蒂芥。”

53 体:体统,风范。

54 澄神;神志清净,心无杂念。内视:目不外观。《史记o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55 望之俨然:看起来很庄严。《论语o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56 宽裕汪汪:气度宽宏之状。裕,衣物饶宽也。包众容物谓之裕。汪汪,水深广貌。这里状心胸之宽广。

57 不皎不昧:谓不亢不卑。皎,明亮,引申为突出、傲慢。昧,昏暗,这里谓卑微。或谓即不锋芒毕露,也不态度暧昧。

58 省(xǐng醒):察看。

59 至意深心:谓用心专一。{名医对经络的解释}.{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60 处判针药:处方用药,判定针穴。

61 参差(cēn cī疵):不齐貌。《诗经o周南o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引申为差错。

62 审谛:全面审察。西汉,伏胜《尚书大传o略说》:“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也。”审,周密,全面。谛,审察。覃(tán谈)思:深思;静思。《后汉书o侯瑾传》:“覃思著述。”唐·李贤注:“覃,静也。”亦作“潭思”。

63 率尔:轻率貌。尔,然。《论语o先进》:“子路率尔而对。”俊:才华出众。这里指医技出众。

64 邀射:追求。邀,求也。凡戏争能取中皆曰射,亦追求之意。二者同义复用。 65 绮罗:绮,文缯也;罗,帛之美者。这里指代穿着绫罗绸缎的人。

66 顾眄(miǎn免):左顾右眄。环视曰顾,斜睨曰眄。《汉书o序传上》:“是故鲁连飞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顾眄而损相印也。”

67 丝竹:指代音乐。丝,谓弦乐;竹,谓管乐。凑耳:汇集于耳中。

68 珍羞:即“珍馐”,珍奇食品。迭献:交替进献。

69 醽醁(líng lù灵录):美酒。《抱朴子o知止》:“密宴继集,醽醁不撤。”亦作“醁醽”、“緑酃”、“酃渌”、“酃酒”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九耒水:“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文选o七命》:“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兼陈:一并陈列。

70 尔:如此。

71 “壹人”两句:西汉刘向《说苑o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这是人之常情,作下面“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进层之陪衬。言一人向隅,同饮者尚且为之不乐;何况病人苦楚在侧,医者安得欢娱?斯须,片刻。

72 而:通“如”。懽娱:欢乐。懽,“欢”的异体字。

73 至人:指道德境界最高的人。《庄子o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素问o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王冰注:“全其至道,故曰至人。然至人以此淳朴之德,全彼妙用之道。”杨上善注:“积精全神,能至于德,故曰至人。”

74 法:法度,标准。

75 谈谑(xuè 血):谈笑。谑,开玩笑。諠哗:即“喧哗”,大声说笑吵闹。{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76 衒燿:夸耀。燿,“耀”的异体字。

77 訾(zǐ 紫)毁:诽谤,非议。同义词复用。

78 矜(jīn今):自负贤能,引申为自夸。

79 差:同“瘥”。病愈。杨雄《方言》:“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

80 戴面:仰面。

81 许:赞许。{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82 膏肓:膏,谓心下膏;肓,谓肓膜。病至于此,难以治愈。因指难治之病。又喻难以去除的恶劣习气。南朝宋o刘义庆《世说新语o俭啬》:“王戎俭啬。”注引王隠《晋书》:“戎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出外,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

83 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汉书o孔融传》:“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唐代乾封元年上老子尊号“玄元皇帝”,武后改曰“老君”。俗称“老君”,或“太上老君”。

84 阳德:明中之德,指公开的有德于人。

85 阴德:暗中之德,指在人不知的情况下有德于人。

{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86 寻求贰途:探寻阴阳两途。

87 阴阳报施:明中暗中的施行与报应。指上文所讲明中施德,则有人报答;暗中施德则有鬼神报之。明中施恶,则有人报复;暗中施恶则有鬼神报应。不论明中暗中,所施与所得到的报应,是完全一致的。{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88 岂诬也哉:难道楚诬罔不实的吗?诬,以无为有也;犹妄也;欺骗。《礼记o表记》故其受禄不诬。”注:“于事不信曰诬。”

89 恃:仗恃,依仗。

90 经略:谋取。

91 但:只;只能。

92 冥运道中:谓阴间世界的路途上。

93 自感多福:自然会感到很多福佑。

94 谅:确实;委实。一说谓料想。忠恕之道: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忠,谓竭诚待人。恕,谓推己及人。《论语o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95 志存救济:立志救人济世。济,助。

96 曲碎:琐碎。{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97 耻:以之为耻。意动用法。鄙俚:粗俗。边邑曰鄙,国之下邑曰俚。

篇二:《中国十大名医》

中国十大名医之张仲景 ,孙思邈 2011级 临床5班 姓名: 谢京甫 学号: 201150257 医圣张仲景 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国政治黑暗,兵祸绵延,百姓生灵涂炭,疫病猖獗。面对此景少时的张仲景便立下了解救百姓于疾病痛苦、为医学进步献身的宏大志向。他学医勤奋,又天生聪颖,在医学界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名震一方的临床医生。

张仲景对伤寒病的治疗,首先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他将疾病按证候群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类型,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疗外感热性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学者们常说,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的确如此。他在内、外、妇、儿等杂病的辨证治疗上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详细地阐明了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的方法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多种治疗原则。全书共记述397条治法和113个医方,共计22篇,5万余字。《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在古代兵火战乱中散失,我们今天看到的张仲景的著作是经过了近代王叔和的重新整理编次及宋代医家注释校订过的版本,已被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张仲景在医学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他最早创立了中医系统的病因学说,将形形色色的致病原因高度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由人体经络感受邪气后进入脏腑而致病的,其原因为人体内部脏腑虚损;二是致病邪气直接从皮肤进入人体四肢九窍,又经血脉相传,致使人体脉道不通而生病,这属于邪气直接侵入皮肤而生病;三则包括了生活调养不当,如性生活的不节制,古代枪械棍棒的伤害及毒虫猛兽的叮咬等。熟悉中国医学史的人都知道,南宋陈言写了本《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中医大家,他的病因学说正是根据张仲景的病因理论发展而来。

张仲景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也多有建树。在外科学方面,他创造性的应用了人口呼吸法来急救自缢的病人,其记载的方法很是科学。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记述了妇女的月经病、带下病、 妊娠病及产后病等许多妇科疾患。另外,他还首创了“脏躁“ 这个病名,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癔病,属精神方面的疾患,多发于女性,据说在日本目前仍将癔病一词译为“脏躁“ 。

作为一代医学伟人,张仲景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为后人流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伤寒杂病论》一书写成至今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一直被公认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辨证论治而又自成体系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方药进行探索,流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张仲景的著作不仅成了我国历代医家的必读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今天,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张仲景被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更是因为他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也离不开他自身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所以现在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要发扬他这种刻苦的精神,不管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验的操作中,要敢于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以后能有一番成就。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

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

孙氏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勤学苦练,20岁精诸子百家学说,善言老庄,又好释典,兼通阴阳,推及医药。隋、唐两代皇帝都召他做官,他却无心仕途,晚年从事医学著述,是文史医药全面均展、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尤以医学为最。孙思邈是因病治医,勤奋成家的。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的高尚医德,是大医精诚与高超医术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他在学术界也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一直熏陶着代代医家。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 》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这也说明历代人民对他的感情是多么深厚。

孙思邈作为我国的十大名医之一,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他品德高尚,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对病人尽心尽责。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代,我们更要发扬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多为病人着想。在现在的医务人员中,有不少的工作者为了个人的私利而违背自己的良心给病人过多的检查和更多的药物。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更有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漠不关心,对病人的诉说不加以重视,自以为自己拥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对某些自己不太确定的病情,也惘然下结论,是对病人不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医学誓言的亵渎,所以作为未来的医学,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向古代的名医学习他们甘为人民服务,把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永远铭记于心,作为我们以后行医的准则: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并作为终身的职业。对我的儿子、老师

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能严格遵守上面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的生命与医术得到无上光荣;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名医对经络的解释 经络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