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的散文
文/吴为公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鲁迅曾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小品文的危机》)的确,“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中也高度评价了散文的成就,他说:“最发达的,要算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初版),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一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入哲学系。1920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1946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为之写了《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
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1945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1946年10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二
以《歌声》涉笔散文领域的朱自清,从1923年后转向散文创作,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收在《踪迹》和《背影》里,在这些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阿河》写了一位十八岁的农家少女阿河的悲剧,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气得她离家出走去当女佣,后来又被男人抢回去,逼她爹拿钱换人,她爹只得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又把她卖给一个有钱的老板。作者义愤地控诉畸形社会为富不仁的罪孽。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在电车上意外地受到“小西洋人”的侮辱和挑衅,便由这一次突然的“袭击”联想到许多的“袭击”,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
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
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而这影子像“袅袅的”“软弧”,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
通过“影子”的轻,“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山野掇拾》)。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因时地的殊异,变化无穷,我们要多方面了解,多方面感受,多方面的参加,才有趣可言。”(《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因此,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至细微的变化,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五四”散文的百花园中,朱先生的散文独具一格,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也并非做不到”,尽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的历史任务”(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为现代散文美学作出了贡献。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变成“黑暗的中国”。朱自清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终于从彷徨战斗的“十字街头”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散文创作也从绚丽走向质朴,从即景抒情走上“忆之路”——对往事的回忆。此时的创作就如同朱自清自己所说的“芝麻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他说:
“我们依着时间老人的导引,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这‘忆之路’上愈走愈远,愈是有味,因其味渐渐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在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你我》中有回忆儿时婚姻的《择偶记》,有悼念前妻的《给亡妇》,有记叙过去冬天同父亲兄弟围坐吃“白水豆腐”,与S君月夜游西湖,跟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的冬天,还有记叙以往生活琐事的《看花》、《南京》、《潭柘寺戒坛寺》以及收在《背影》集中的《儿女》、《怀魏握青君》等,内容侧重写儿女情长,友朋之谊,这些散文虽然写的是个人生活圈子里的“身边琐事”,但因为朱自清用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时光,所以写得情意绵绵,回肠荡气。他在《〈忆〉跋》一文中说:“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他从现实的梦中走出,在逝去的旧梦里捡拾美丽的花瓣,从而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颗博大的“爱”心:爱父亲,爱儿女,爱妻子,爱朋友。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通过追忆往事营构“爱”的天国,用以抚慰自己寂寞荒芜的心。他痛感美的失落和美的毁灭,从而深深地感喟那已经逝去的“爱”是那般的甜蜜、温馨和宝贵。在朱自清的“爱”之国和“梦”之国中,可以看到儒家“中和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儿女》因爱儿女而自责平时对他们的粗暴;《给亡妇》因爱妻子,为自己未尽到丈夫的责任而追悔;《〈梅花〉后记》,因爱无隅,而悔恨自己的疏懒而未能尽快为他修改诗稿使之出版……在爱的温纱下,包容着作家修身养性的哲学意识:中正平和,严于克己,宽以待人。1931年8月,朱自清赴欧洲游学,历时一年。在欧洲游历数国,陆续写成散文,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两部散文集和《你我》一样,由于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不再感应时代的风云,于是可以从容地在技巧上再三谋划,在语言上字斟句酌以至使得散文艺术臻于完善的境地。正如郁达夫指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在这两部游记中,他极力在作品中避免“我”的出现,既不写“身边琐事”,也不写浪漫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家用意是在写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时时、处处想到要为他们作道德文章的楷模,所以格外的严谨,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抒情写意,无论是结构谋“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所以说,朱自清在散文艺术的探索中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文体革新与语言创造方面,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崭新高度。不过,这些游记与作家超脱、低沉的思绪合致,比较明显地缺少时代的光色。
抗战爆发后,侵略者的炮火使华北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使他的书斋失去了平静。
在侵略者面前他不再沉默了,1937年后他随学校南下,这时期,他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写作了不少杂文。《语文影及其他》一书中的许多“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抗战胜利的前后,昆明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李公朴、闻一多的遇害,更加教育了作为学者的朱自清,他的态度也就更为激进了,因此创作基调明显地发生了变异。这时期,朱自清散文已经由抒情转向说理,主要收在《标准与尺度》和《论雅俗共赏》两集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论吃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鲁迅的‘杂感’也是诗”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而他恰恰也正有意地仿效鲁迅,同样在杂文里“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战斗着”。(同上)在一些杂文中,对知识分子进行痛快淋漓的解剖,如《论书生的酸气》批评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气味”,他说,既然“自己是在人民之中”,就不能再“自命不凡”,要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地“看清了自己”,要丢却知识分子那种装腔作势和自视清高的作风。这实际上包含了朱自清对“旧我”的否定和批判,包含着对自己那种习惯于克制、平和中正、沉思默想、内向封闭的超稳定文化心理的否定,他在勇敢的自我否定中紧紧地向人民靠拢,实现与旧哲学、旧思想、旧意识的决裂,代之以崭新的革命思想意识,从而重新肯定自己。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文讯》1948年9月9卷3期)
三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岸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
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去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符号……。”他又说:“朱自清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所说的朱先生在“领导着文坛”,就在于他的散文具有了“宣情达意”的美学牲征。也正如朱先生自己在《〈背影〉序》中说的:
“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
“意在表现自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散文创作的美学原则。朱自清提出这一美学命题,既是时代的赐予,又有历史、现实的背景,更是根植于他的审美经验和理想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散文的标榜与实施的是以“文以载道”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所谓“道”,是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伦理与道德观念,“文以载道”强调儒家思想的独尊、理性的至上。用理性制约着、束缚着、扼杀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个体,尽管古代散文中不乏抒情小品,但它们是在被扭曲、被压抑的情况下出现的。至于公开提出“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载道”的桎梏使散文简化为“八股文”的模式。因此,否定“文以载道”的观念,建立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然,更是新文化之初散文革命的必然。朱自清在总结“五四”文化革命时说:“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洋的影响,除了解放文体,以白话代替古文之外,所争取的就是文学的意念,也就是文学的地位。他们要打倒那‘道’,让文学独立起来,所以对‘文以载道’说加以无情的打击。”(《论严肃》)“文学独立”以后,新颖的散文,解放了作者的个性,生动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文体意识,使其具有了“意在表现自己”的体制特征和审美价值。毫无疑问,朱自清“意在表现自己”散文美学原则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是对现代散文美学的积极贡献。从此在现代散文史上建立了以作者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观念,使一种抒情性的散文脱离了广义散文的母体新孕而生,揭示了现代散文表现作者人格色彩和精神世界的审美价值,确立了作家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对今天整个文学创作工程重建主体观念,呼唤“人”的意识,具有启示未来的作用。而朱自清之所以能率先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是因为他从写作第一“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我们的七月》)十分清楚,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自清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一是半文半白的白话,即指含有大量文言成分的白话;一是所谓欧化的白话,那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加之有些人积极提倡的所谓“欧化的白话文”、“欧化国语文学”(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因此正如杨振声说的,尽管“大家改用语体文了”,但却“不文不白”,“不南不北”,“不中不西”,“马马虎虎把语言这一关混过去了”。“混是混过去了,应用也勉强可以,可是缺乏了一件东西,那便是语言的灵魂。怎么说,它也不够生动,没有个性,又不贴近日常生活。这也就说明了新文学为什么打不进民间去。”杨振声是一语道出了这种语体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打不进民间去”。而这个致命的弱点也就势必导致新文学与人民大众的隔膜,使新文学的读者群和影响的范围都相对地缩小了。
与一般作家不同,朱自清是一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出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四
应浙江文艺出版社之约,我们接受了编辑《朱自清散文全编》的任务。在编辑之前,我们反复讨论酝酿,取得的共识是:朱自清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很多,在一书中做到“全编”
实属不易。但如不包括书评、序跋、杂文等,单就人们所称的“美文”这狭义散文而言,做到“全编”则是可行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就狭义散文而言编出一本真正《朱自清散文全编》。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一是做到无一遗漏,这是指不仅收集全了任何集子中朱自清的散文,而且,我们还尽最大努力发掘、查找一些散佚不见的散文,如本书中的《南行通信》和《南行杂记》两旌旗网上书店
【篇二】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内容提要】: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叠词的运用。表现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叠词的使用能令文句的准确性大大增强,勾勒事物不遗余力,并能丰富语句的内涵,使文章生色添彩。而在《春》中,先生用“悄悄”、“软绵绵、表现出早春时节春风的和畅之美;“软绵绵”给人轻柔温暖的质感;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试问一下,没有朱自清先生妙笔生花的神来之笔,又怎能把一组组叠词运用得此般巧妙,此般恰如其分呢?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二、景语为情语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化景语为情语很高的艺术境界。应该说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在长期的追求中,先生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情景交融,真实而得体。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化比喻丰美,想超拔取胜,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四、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2]”,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位著名散文评论家曾经说: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
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象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对于文学所用的语言缺乏研究和努力”,但是朱自清先生“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先生的“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的艺术语言的建树方面,这是其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贡献。
五、富于变化的长短句、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六、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了强烈的自尊意识,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他用中国知识分了的传统气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先生的自尊,常常表现为在自我解剖中描画“思想感情中的争斗”,所以真实、诚恳,毫无矫作与伪饰。他敢于肯定思想中积极的东西,敢于否定思想中消极的东西,在肯定和否定,先生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这些,在他的文章当中都有体现。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其次,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这些先生都盘托出自己一颗多棱的灵魂。
朱自清先生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去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先生的句子永远这么意味深长。是啊,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也会再开,而聪明的我们也应该,并且一定会对先生的文章继续探究,并且发扬光大。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引文:
[1]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A]第2页,开明书店,1951。
[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J]第267页,《中学生》,1948(9)。
参考文献:
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一版。
廷敬理、徐行编写:《朱自清散文》(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
佘树森:《散文艺术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一版。
刘锡庆、张继缅编写:《写作文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一版。
王光明:《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
–
刘永红
【篇三】朱自清笔下江南
《荷塘月色》教案7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西院镜春园里的荷花池,朱自清先生当年曾“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去感受一下这种美。
[推进新课]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同时了解一下,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家说说,这主要写了作者在一个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
师:说得好。“所见所想”这个词用得较准。那么,你能说说这个“见”和“想”大致都有什么内容吗?
生:所见有月、树,想到一些诗歌。
师:请坐。对,如果说仅从“所见所想”的角度来看,文章的内容的确是没有超出这位同学的概括。不过,在刚才的阅读过程中,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在这些“见”和“想”的内容里,更是流露出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心情。比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说——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对,就是这句话。我们把它叫做本文的“文眼”。(在黑板上写下“文眼”二字)所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这句话提示我们阅读这(七嘴八舌)明白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不宁静,怎样表达这种不宁静……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循着作者漫步荷塘的踪迹,来看看作者在此时“所见所想”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把前三段的内容朗读一下。谁先来?
【有学生举手。】
师:很好。这位同学,请。
【学生朗读1至3段。】
师:请大家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读得好。语速把握比较符合当时那种散步的情景。
生:他的第一句和我处理的差不多,能突出一种有心事的意思。
生:我觉得整个第三段他处理的还不够好,缺少一种“自由”的心情。尤其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这句话应该是有一种高兴的意思的。
师:看来大家这个评委都很有水平,(生笑)说话都有理有据的。的确,作者的感情在这三段里应该是有一种变化的,正如几位同学说的,开始是“不宁静”的,有一种烦闷的情绪,接下来是想要“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此时作者似乎是想要寻求一种摆脱。
【学生沉思,点头,间有小声议论。】
师:既然作者说要“受用”,(停顿)“受用”在这里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啊?
生:就是“享受…‘享用”的意思吧。
师:对。所以刚才这位同学说应读出一种高兴的心情是有道理的。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作者所享受到的是怎样的景物。谁来读读第四段?
【学生朗读第四段。】
师: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段作者笔下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
生1:有叶子、花。写叶子主要是写了多,如“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还写了叶子很高。写花是写它们开的样子,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生2:写花时还写了花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我提个问题,这里写出了花香的什么特点?
生2:花香不是很浓,若有若无。
师:若有若无,说得很好。那么作者这样写花香与直接写“花香若有若无”有什么区别?
生2:(犹豫)……说不好。
师:请坐。大家想想,讨论一下。
生:(议论)应该是更形象一些吧?
师:那这是借什么手法使花香形象化了呢?
生:……
师:大家听这样一个句子,“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甜”,这里“笑得甜”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
【见学生疑惑,出示投影。】
【投影。】例1: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2: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臧
克家《春鸟》)
例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
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师:大家看懂了没有?能不能结合这些句子,来说说它们是怎样使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
生:例1的句子是把草地比作乐曲,从视觉转到了听觉,应该是写出了草地看上去带给人的那种幽静的感觉。
生:例2的句子是把歌声比作星星,由听觉转到了视觉,是为了表现歌声带给人的一种见到光明的感受。
生:例3把内心无形的愁与外界有形的雨联系起来了,显得愁绪繁多。
生:这几个句子乍一看上去都有些像比喻。
师:说得都不错。的确,也有学者认为通感就是一种比喻。钱钟书先生曾用这样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类似于比喻的语言现象:“光亮”是视觉所能感受的,“响亮”是听觉所感受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沟通。“热闹”中的“热”是触觉所能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所能感受的,我们常常说“这里很热闹”,就是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打通。而“冷静”中的“冷”和“静”,也是把触觉和听觉打通。这种辞格的好处是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生动性。比如,课文中的这个句子就是把哪两种感受打通了呢?
生:听觉和嗅觉。
师:好的。接下来,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一段,选出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点朗读技巧。】
师:请大家谈谈各自比较欣赏的句子。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句用的比喻比较奇特,用裙来比喻叶子。
师:那你能说说这句表现了叶子的什么特点吗?
生: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舞女的裙应该是说她们在跳舞时的舞裙,可以随舞女的动作动
起来。
师:你很有想象力。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运用了什么写法7.
生:比喻,以动写静。
师:你理解得很好,还能否举出一些以动写静的例子来吗?
生:(一时反应不过来)……
师:请坐。你已经把这句理解得很好了。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里是不是也用了这种方法?
生:是的。用“闹”这个动词写了杏花盛开的情景。如:似乎桃花也开得动起来了。
师:不错。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今后大家在阅读时要多注意,领悟它们使静物“活”起来的作用。好,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来谈。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除了使用通感的手法外,我觉得作者观察的细致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如果只写静态的荷叶,似乎就有些乏味了。
师:你说得很好,很有鉴赏力!的确,作者抓住这一霎间的“动”来使月夜中静谧的荷塘出现了一种变化,实际上这种变化是为了突出“动”还是“静”呢?
生:应该是突出“静”。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很好。荷叶、荷花、荷香,还有那微风过处形成的“波痕”,这一切正是作者在此时所见到的景物,一句话概括就是:月色下的荷塘。
【板书:月色下的荷塘。】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五段。先请大家概括这一段主要的描写对象。
【生默读思考。】-
师:这里的“所见”又是什么呢?
生:主要写了月光。
师:是的。这一段的“所见”的确是以月光为主,那么请大家总结一下,在这一段里,作者都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去写月光的。
生1:用比喻。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用“流水”作比喻,把月光写得动起来了。
师:而且还有一个动词——
生1:泻。
师:对。不过,这个“泻”是怎样一种“泻”?
生1:“静静地”,很安静。
师:正因此,这个词也符合当时的环境特征——
生1:一个月夜。
生2:这里作者还用影来写光。比如“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师:(追问)除了以影写光,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2:这里又一次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像这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视觉转到听觉。
师:(鼓励)学以致用,对于通感这种修辞,你掌握得很快。接下来大家看看以上几位同学所提到的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对一个对象从两个角度来写,哪两个角度呢?
生:(议论)正面和侧面。
师:很好!在明白了这段作者“所见”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了——
【板书:荷塘上的月色。】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两段文字,注意体会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所取得的
效果。
【生自由朗读。】
[知识拓展]
师:请大家把课本合上,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投影。】
(1)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的舞女的
裙。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2)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4)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6)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7)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请大家按刚才的记忆,把以上几句话的空填一填。
【学生踊跃,轮番填空,基本上和原文相符。】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很熟,没难住你们嘛!
【生笑。】
师:不错,那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些词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叠声词。
师:对。那能不能说说这里使用这些词的好处呢?
生1:读上去很舒缓,不紧不慢的,也很好记。
生2:有很强的修饰作用,比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令人想到了“脉脉含情”.这样写似乎水也有感情了。
师:太好了!
生3:我认为这些词还可以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准确。比如“田田“‘密密”这些词就写出了叶子的多;“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静静”表现了流水很慢、很舒缓的样子。
生4:这一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这个“淡淡”不仅写了云,而且也写出了月光不是非常明亮的那种,有点模糊。
师:(追问一句)你的这个发现很重要。不只这一句,还有一句的叠词使用也营造出这种
意味——
生4: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一句。
师:对。大家看,这两句,一句写天上的月,一句写——
生:(七嘴八舌)荷塘上的雾、水中的花……
师:(笑)好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啊!(学生会意地笑)是这样吗?
生:(笑答)不全是的。
师:水中望月好像是没有的,但雾里看花是确定无疑了。(生又笑)好的,薄薄的青雾使叶子和花像什么?淡淡的云又使天上的月怎么样?
生:“笼着青纱的梦”“所以不能朗照”。
师:正像古人诗中所言“烟笼寒水月笼纱”,这样的环境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什么词比较合适呢?
生:(齐答)朦胧。
师:太好了!看来我们对于叠声词在这里的作用体会得比较深刻。下面我们再看这样一
些例子。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生l:“溶溶”似乎写出了月光洒满在院子里的情景,“淡淡”写出了一种微风拂面的感觉。好像很舒畅。
生2:李清照的那首里好像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当时的样子,心情也不好。
师:对于李清照的这十四个字,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至于晏殊的这一句,其实不是一种舒畅的心情,此时要表达的是一种惆怅。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惆怅之情如这院中的月光、塘上的轻风,吹也吹不走,拂也拂不去。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叠词和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一样,都有一种能增加作品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的效果。今后在阅读时,无论是在散文中还是在诗词里,我们都可以去感悟其丰富的表现力。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开上一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出家门,领略了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那朦胧素淡的意境。晚清学者王国维对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有这样一句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他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荷塘月色》这“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意思似乎是表达要摆脱掉什么的意思,所以他说要独自一个人呆着。
师:(笑)是这个意思。看来你也有过相似的体验吧?(众生笑)正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人与人的心情有时本来就是相通的嘛!不过,这时作者为什么要一个人呆一会儿呢?
生2:作者在第6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说明作者此时内心有些失落,与这里的热闹无缘。
师:是不是更显得孤独了?
生2:是的。.
师:说得不错。那么说这就与前文景物描写中流露出的一种喜悦之情不同了?
生2:是的。这里作者的情绪有一些回落。
师:很好。你的回答提示了我们这样一点:作者的情绪不是一路向更加高兴的方向发展
的。大家可以沿着这种变化看下去,作者的情绪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3:还是在写作者情绪的回落。
师:把你的依据说说看。
生3:因为下文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都有一种怅惘、失落的意思。
师:很好!的确,这两处内容都是此时作者在漫步荷塘时出自内心情绪的另外一种流露,
也就是说,喜悦是一方面,哀愁也是一方面。大家想一想,作者写喜悦是借了对荷塘、对月色的描写来表现的,那么写哀愁呢?还是借助景物描写吗?
【学生讨论。】
生:不是借助景物了,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想”。
师:这种想缘何而来?
生:由眼前的荷塘想到了《采莲赋》。
师:《采莲赋》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少女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
师:这样的场景作者是怎么概括的?
生:“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师:也就是说《采莲赋》里的人——
生:很快乐。
师:不错。作者在写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句之前,是不是也突出了一种热闹?
生:是的。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也是热闹的。
师:那么这里反复写到的热闹与作者此时的心情恰恰形成了一个——
生:对比。
师:很好。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其实,这种情绪作者在开(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可见,作者带着一种寻求释放、寻求宁静的心而来,但结果却还是未得解脱。大家是否也这样认为?
【学生议论。】
生1:是的。尽管作者把荷塘和月色写得很美,但这种美反过来却更加显现出他心里
的愁。
生2:文章的结尾也有这种意味。作者写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似乎又回到了作者刚出门时的情景,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师:怎么会没有改变呢?开头不是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吗?
生:那也是表现出环境的静。
师:不错。看来这种环境上的“静”是贯穿全文的了,蝉声与蛙声的热闹,《采莲赋》里采莲场景的热闹都与这个“静”形成了一种对比衬托的关系。同时,这也恰好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的——
生:(齐答)不平静。
师:好的。刚才大家的理解里出现了这样一些关键词:烦闷、孤独、喜悦、失落、颇不宁静等等。看来作者的心情的确是不平静的了,大家有没有想到过,作者内心为什么“颇不宁静”呢?
【学生议论。】
生1:我看到资料上说,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表达了作者对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迷茫。
生2:或许是一种思乡之情。因为文中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是吗?朱自清是哪里人?
生2:绍兴人。
师:看来你看书真的是很仔细。很好。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
师:刚才大家所发表的见解都表明了我们对作品进行了探究,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是
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此时的“颇不宁静”,人们做出过很多解释,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
“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我想到了“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学生点头赞成。】
师:是的,不仅荷花象征着高洁,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大家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纷纷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笑)大家的积累还不错嘛!那我们是不是认为明月仅代表着思乡?
生:应该是的吧?
师:不完全是,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首诗。
【投影。】
月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cn
【篇四】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
朱自清《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习过程:
温馨寄语: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被历代文人所赞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著名作家朱自清笔下那迷人的江南春景。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一、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蓑衣( ) 酝酿 ( )( ) 抖擞( ) 黄晕( ) 发酵( )
2、文学常识填空:《春》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江苏扬州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_散文。
3、找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
(1)抖搜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潦亮地响着。
4、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_____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_
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5、 仿照画线句,发挥想象,续写两句。(注意语意要连贯,句式要一致。)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它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二、学习研讨
分小组朗读看哪组读的最好。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结合课后练习一,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2、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
速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
1、文章抓住哪些景物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再读课文,注意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 )
(4)“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
课题 11 《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二)速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分别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三)阅读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主要抓住哪种景物进行描写?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2、本段采用_____描写与_____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春雨的?
4、请写出两句有关春雨的诗句。
课堂检测 :
1、文中作者按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春天,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_______图、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__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在描绘春风图时,抓住了特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把春风描绘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4、春草图中,写春草“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春草“质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春草“色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春草“旺盛的长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春花图中,间接写花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仿写句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篇五】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
朱自清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朱自清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以抒情和叙事为主,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浓妆淡抹总相宜。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概括朱自清上述散文的审美特征,是最恰当不过的。?
善于描绘景物,使其各具特色,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在三篇课文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描写景物以“淡抹”为主。文章开篇,作者就这样写月光: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的。“这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色彩的基调。正因为一切都笼罩在 "流水一般”的月光下,所以一切景物都是朦胧的、若明若暗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使人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在作者笔下,《威尼斯》又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的风光。请看:“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使人们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作者笔下的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里,作者用鲜艳的彩笔,描绘出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使其浓抹重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这些描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那么《绿》中的景物有何特点呢?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谈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篇六】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写作特点
朱自清写作特点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抒情散文脍炙人口。散文专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他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召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
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丽的文词,却那么动人,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这样一片真挚感情的人叙写,不论它是否与人性论、人情论、人道主义这样的理论大道理
搭界,毕竟总是最能扣响人们的心弦,引来心坎深处的深深共鸣的。”
首先,主要是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提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端末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出纸面。描写背影时最先显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形态,色调十分浓重。这一高洁的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且为下面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紧接着写他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继则“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最后推出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特写镜头:“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这里写的是背影,实际上揭示的是父亲内在的感情,透过那手脚并用,努力攀登的背影,使人们真切地窥见到他为儿子不惜劳苦的深情!通过凝练的文笔以态传神,揭示主旨,这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典型手法。作者写父亲的对话都很简短,只有四次,但话短情深。四句都集中在送别时,这些话可谓语语平常,再简朴不过了,但其中却是蕴含着千情万绪。其实作者当时已是二十岁青年,来往北京已多次了,但父亲心目中他仍是个孩子,因而如此牵肠挂肚,一百个放
心不下。在这里,对话实际上是一种揭示心理的手段,它把父亲临别时的心绪、情态及对儿子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就加重了“背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从上可见,“背影”之所以如此动人,关键是作者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的心理动态和内在情绪作了深入的揣摩,有深刻的体会,正如他所说的,“仔仔细细下一番功夫,才能写出种种心情和关系”。 这种全物察真的态度正是朱自清缜密细致的现实主义风格的鲜明表现,而“背影”的魅力也恰是由这一“工夫”得来的。
其次,“背影”的动人处还在于作者倾注于形象中的感情力量。在谈到《背影》成因时,朱自清曾说,这是因为他当时接到父亲的来信,其中说他“膀子疼痛得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完信他泪如泉涌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特别是浦口车站分别的情形,“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可见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但作者并没有以抽象语言表述自己对父亲的刻骨思念,而是把感情熔铸于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之中。作品写父亲均从“我”的视角出发,三次“背影”都是从“晶莹的泪光”中映现出来的,儿子眼泪和父亲背影的交相融汇,从“背影”这一最佳角度下笔,大大增强了形象内蕴的浓度,把俗话所说的“人之常情”跃然纸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产生一
种扣人心弦的力量。此外,在作品里,作者也没有向读者直接诉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相反的却是不断叙说自己的悔恨心情,后悔当年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太聪明了”。作者巧妙地以悔恨来反衬思念,从而使思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了。因此,通过“我”对“背影”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很自然地会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引起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
朱自清成功的散文创作,当然不止《背影》,他的《给亡妇》、《儿女》等,同样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无数读者;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写景抒情中不忘自我,而《荷塘月色》更是以不忘社会的独特心境贯穿始终,即如《春》和《绿》这样的景色描述文章也能给读者深深感受到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他的作品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朱自清笔下江南
二、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 不失其诗人本色。《荷塘月色》是他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写于1927年7月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执教时期。清华园是一个平常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则较难描
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然而,朱自清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意,不愧为现代语言大师;我们在这短短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比如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对荷叶的描写,不禁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不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更是作者对荷花深情厚爱的体现。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平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风过荷
【篇七】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成就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MGY
摘 要:朱自清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的、不断追求真理的作家,因而他的作品就深深地打上了他的人生烙印和时代色彩。他从一个时代战乱的知识分子的角度,以富有诗情画意而又酣早朴实的笔调,抒写了战乱时代的真情实感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其情真意浓、率真朴素的思想内容与个性独特、风韵别致的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从而奠定他作为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真;艺术风格;文字风格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无论是写景叙事,朱自清都饱含着浓郁的感情,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情,情事溶合,以情动人,其完美的散文意境,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成就而言,他的散文创作其情真意浓、率直朴素的思想内容与个性独特、风韵别致的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从而奠定他作为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一、“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他所有的记人记事的一类里,最成功的就是《背影》、《择偶记》、《给亡妇》、《白采》等。他那真实的叙事足以打动读者的心灵。象《背影》中描写的父子间的深情,《给亡妇》中抒发的对亡妻的思念,《白采》中对朋友的诚恳,都能扣击读者的心扉,产生共鸣,摧人下泪的。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并非用什么艺术技巧取得的,而是出于那真情。在朱自清记人叙事散文中,除了他写个人和家庭的自叙性质散文外,还有一部分散文是为怀念朋友而作的,从《我所见的叶圣陶》到《怀魏握青君》等,作者均在朴实平淡的述说中,袒露出于朋友诚挚信爱的胸襟,散发着友情的温馨,从而也折射出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影子。在他的散文里不谈什么大的哲学道理,都是生活中的琐事,让人看起来更能感受到事情的存在,更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而这些真情的流露更是催人泪下。这也是他之所以能以真动人,以情感人的原因吧。
“真”不但蕴含在他的记事的散文中,即便是写景的抒情散文也是情真意切。朱自清最擅长浓书彩墨、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这类散文文笔优美、绮丽纤浓、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绿》等,尤其可贵的是,这些散文无不深蕴着作者生命中亲身的人生体味和感情色彩,表达出作者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复杂的思想内涵。正是由于一个“真”字,才能作者的情感如此轻松的通过文章溶于读者的心灵,才能使读者更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而这些真又都来源于朱自清都的精确和缜密的观察,作出细腻和深入的描写。如《荷塘月色》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的向往,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
作者简介:MGY(1975.12.8),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教师
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同时又表现出了内心真实的感受。那 “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
美好情操,更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又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郊游六朝金粉胜地的秦淮河,备极朦胧奇诡的美,作者在涂抹丰富浓郁的色彩来描绘秦淮河的灯影、水色、月光和歌声时,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进去,让人深味作者心中隐藏的“幻灭的情思”。作者产生这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高潮已过去,他在文化思想界处于暂时沉寂的苦闷氛围中,不免有些“寂寞”和“惆怅”,但他依旧踏踏实实地进行着探索和思考。即使象《绿》、《春》这种似乎纯粹写景状物的散文,也流露出作者执着现实,向往光明与美好未来的乐观情绪。此外,还有诸如《扬州的夏日》、《白马湖》、《南京》、《重庆一瞥》》、《松堂游记》等写景记游篇章,也都表现了作者对山水和乡土的热爱之情。郁达夫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1)总之,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从上述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意蕴储蓄,往往借飘逸、超脱的艺术意境,曲折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批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抒发作者的真切感受。这类散文不仅给读者美的享受,还能激发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热情。
这种“真”在他反帝反封建主题散文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朱自清的散文多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或写疆内域外名地胜境,或写家人亲情及友人友情,一般说来,这些散文题材都不算很大;但也有好些作品是重大题材的,这就是《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等。这类散文虽仍表现出他固有的细致沉着的风格,却细致中透出抑郁,沉着中透出激愤,显示出他作为正直作家应有的是非观,以及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因而能尖锐地触及社会现实,具有明显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意义。
《执政府大屠杀记》是朱自清散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篇,此文与他一贯的温文尔雅、老成持重的作风略有不同,全文语调冷隽,竟有些“金刚怒目”之势。作者以自己的亲历目击, 控诉了“三一八”惨案中段祺瑞执政府对北京学生和市民的血腥大屠杀,在事件的叙述和场面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的激情,虽然压抑,仍存激荡,其中交织着对反动当局的愤怒、对无辜死者的痛惜、对英勇女性的钦佩以及作者自省的惭愧之情,表现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民主、热爱青年、挺身而出的思想内涵。《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作者描写自己在电车上受到西洋小孩凶恶的逼视而痛切感受到民族歧视的屈辱,表达了自己反对民族歧 视、反对强权政治的思想,抒发了自己反帝爱国的感情。《生命的价格── 七毛钱》写的 是在旧社会里经常可以见到的悲惨事件──卖小孩,全文主题的揭示──表现了对受污辱、受压迫的弱小者的同情,揭露和抨击了吃人社会的黑暗。在《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则从航船中男女分坐的习俗写起,辛辣地讽刺了所谓的“国粹”和所谓的“精神文明”。
二、独特的情致,风韵别致、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感染力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笔就象一支万能的神棒,不论什么题材,都能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散文。他的散文,内容上无不渗透着他个人经历与体验的社会内容与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每事每物,他“必要拆开来看,拆穿
来看,无论锱铁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后已。”(2)即通过观察、分辨与剖析,去同求异把握特征。他认为:“人生的丰富的趣味,正在细端末节的千着万别里,能显明这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的文艺才是活泼的、真实的文艺。”(3)所以他的散文,无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抒情寓意,在艺术上都是风韵别致、个性独特的。
1、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择偶记》中写祖母为自己说媳妇的幽默,《给亡妇》中悼念亡妻的真诚和哀伤,《背影》中写父子的至情,《儿女》中写儿女的天真稚气,《白采》中写朋友间的友情,乍读似很平淡,往往不过是写实记事,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动人的伟业,写来不过是家庭琐事、朋友交往、儿女常情,但在作者笔下,写得却不一般,能够抓住读者,有一股扣击心弦的力量。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就是出自情致。
2、情景交融的意境描画。朱自清善于将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融化为有机统一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原是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情画意,“贮满着诗意,构成情景交融,文中有画,画里有情的艺术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特色。”(4)作者笔之所及,无论是写春花、状瀑布,还是记秦淮灯影、染荷塘月色,都做到传情寄意,要么融情入景,要么借景抒情,使情随景生,景随意动,具有“ 情景合一,形神兼备”的艺术意境美。《荷塘月色》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那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3、精巧缜密的结构布局。朱自清散文大多篇幅精短,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或以“情”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间变化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或先整体,后局部;要么一线贯穿、前后呼应,要么明暗交错、穿插交融,要么分散重合、反复点染。总之,纵观其文,布局缜密,衔接自然,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背影》中,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文中四次出现“背影”,首尾呼应,并以此为文眼,反复点题,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荷塘月色》开头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又写我“轻轻地推门进来”,前后照应,缜密自然;此文的立意本来写“心里不宁静”,文中却处处见“静”。《冬天》一文,作者超前地运用了当今摄影艺术手法,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粘合,主次相间补充,形成一组冬天里独有的不同景观,别有一番韵味。至于作者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但“我”的情思及感受,却又历历可见。
三、清秀隽永的文字风格是朱自清散文成功的重要原因
朱自清的散文写得很美,读后使人爱不释手。他的文字很讲究,但不过分雕琢,“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动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实感,而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是有着丰厚的内涵和巨大的感染力的,所谓“豪华落尽见真纯”,便是这样的一种语言文字风格。郁达夫曾这样评价过朱自清:“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5)朱自清口语化的语言,使他的作品增加了朴素的美感。如《择偶记》的评人生,《给亡妇》中的叙家常,或冷峻,或亲切,使作品的感染力渗透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中。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
造性。
诚然,朱自清散文也有不足之处。叶圣陶曾说:“现在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全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信的。”但同时他又指出:“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做作,太过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由于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原因,他多少还蕴含着一股古老的意蕴与情趣,往往摆脱不掉被陈旧传统凝固和净化的影响,较多地趋向于艺术技巧的追求,却不自觉地淡化了对于思想冲力的追求。这样,也就不能不影响到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深度上的开拓。但当他的思想方面的追求,能艰苦地走向切实和广阔的生活道路时,艺术上却又丢失了不少浓郁的个性和审美的追求。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鲁迅在评价这一时期的散文时说:“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6)从这个意义上说,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这一时期成绩最大、成就最高的,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第18页。
(2)、朱自清: 《山野摄拾》。
(3)、朱自清: 《文艺的真实性》。
(4)、吴周文: 《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见《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5)、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
(6)、鲁 迅: 《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页。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MGY
【篇八】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文章有什么特点
朱自清文章有什么特点?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作品:
1922年 《雪朝》 诗集
1923年 《毁灭》 长诗
1924年 《踪迹》集 诗和散文
1928年 《背影》 散文
1930年 《春》 散文
1934年 《欧游杂记》 散文
1936年 《你我》 散文
1943年 《匆匆》 散文
1944年 《伦敦杂记》 散文
1945年 《国文教学》 论文集
1946年 《经典常谈》 论文集
1947年 《诗言志辨》 诗论
1947年 《新诗杂谈》 诗论
1948年 《标准与尺度》 杂文集朱自清笔下江南
1948年 《语文拾零》 论文集
1948年 《论雅俗共赏》 杂文集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
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抒情散文脍炙人口。散文专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他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召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 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丽的文词,却那么动人,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这样一片真挚感情的人叙写,不论它是否与人性论、人情论、人道主义这样的理论大道理搭界,毕竟总是最能扣响人们的心弦,引来心坎深处的深深共鸣的。'
首先,主要是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提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端末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出纸面。描写背影时最先显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形态,色调十分浓重。这一高洁的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且为下面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紧接着写他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继则'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最后推出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特写镜头:'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这里写的是背影,实际上揭示的是父亲内在的感情,透过那手脚并用,努力攀登的背影,使人们真切地窥见到他为儿子不惜劳苦的深情!通过凝练的文笔以态传神,揭示主旨,这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典型手法。作者写父亲的对话都很简短,只有四次,但话短情深。四句都集中在送别时,这些话可谓语语平常,再简朴不过了,但其中却是蕴含着千情万绪。其实作者当时已是二十岁青年,来往北京已多次了,但父亲心目中他仍是个孩子,因而如此牵肠挂肚,一百个放心不下。在这里,对话实际上是一种揭示心理的手段,它把父亲临别时的心绪、情态及对儿子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就加重了'背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从上可见,'背影'之所以如此动人,关键是作者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的心理动态和内在情绪作了深入的揣摩,有深刻的体会,正如他所说的,'仔仔细细下一番功夫,才能写出种种心情和关系'。 这种全物察真的态度正是朱自清缜密细致的现实主义风格的鲜明表现,而'背影'的魅力也恰是由这一'工夫'得来的。
其次,'背影'的动人处还在于作者倾注于形象中的感情力量。在谈到《背影》成因时,朱自清曾说,这是因为他当时接到父亲的来信,其中说他'膀子疼痛得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完信他泪如泉涌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特别是浦口车站分别的情形,'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可见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但作者并没有以抽象语言表述自己对父亲的刻骨思念,而是把感情熔铸于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之中。作品写父亲均从'我'的视角出发,三次'背影'都是从'晶莹的泪光'中映现出来的,儿子眼泪和父亲背影的交相融汇,从'背影'这一最佳角度下笔,大大增强了形象内蕴的浓度,把俗话所说的'人之常情'跃然纸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此外,在作品里,作者也没有向读者直接诉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相反的却是不断叙说自己的悔恨心情,后悔
当年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太聪明了'。作者巧妙地以悔恨来反衬思念,从而使思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了。因此,通过'我'对'背影'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很自然地会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引起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
朱自清成功的散文创作,当然不止《背影》,他的《给亡妇》、《儿女》等,同样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无数读者;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写景抒情中不忘自我,而《荷塘月色》更是以不忘社会的独特心境贯穿始终,即如《春》和《绿》这样的景色描述文章也能给读者深深感受到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他的作品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朱自清笔下江南
二、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 不失其诗人本色。《荷塘月色》是他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写于1927年7月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执教时期。清华园是一个平常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则较难描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然而,朱自清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意,不愧为现代语言大师;我们在这短短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比如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对荷叶的描写,不禁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不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更是作者对荷花深情厚爱的体现。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平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风过荷塘是一瞬间的现象,但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啊!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描绘了它照在夜间塘面上的氤氲水气所形成的'薄薄的青 雾浮起在荷塘里的美的景观,和照在花叶上所涂上的象在牛奶中洗过一般'的柔和的色调,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用'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来表示置身于这种境界所引起的梦幻似的感觉,而这三种意象的朦胧飘渺,将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心理与自然景观和谐的契合起来。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就这样,原只是清华园中僻静少人的一角,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诗情画意。不愧是一代散文巨匠!
三、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 )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
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26个叠词的运用使得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他这些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文字,一点儿也为显出斧凿之痕,在这些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的文字底下,更显得是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朱自清尽力用文采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这正是他运用词藻的高超之处!
朱自清华美的文采,与朴素无华的风格、平常的构思紧密结合在一起描写的景色和人事,都是从平凡常见的境界中显出新颖的发现。他的散文创作之成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朱自清的散文'形散神聚',严谨缜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上。
(一)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l引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集中地体现在'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上。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
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6]。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
【篇九】朱自清笔下江南
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古人们爱说“文如其人”,是指“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①]”。文章归根结蒂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不同的文章彰显着不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然而在纸醉金迷的当今盛世“文如其人”成了稀有物种。君不见在“作者不作,主编不编”的某些院校,在“小人物捉刀,大人物署名,总编总是不编”的某些社团,在盛行抄袭的学界,在“文字贿赂”盛行的某些官场,手与心分离,文与人无关,文如其人乎?至于网络,有[0]数字统计:“文如其人”的概率最多只有1%。
“文如其人”,我们呼唤着!
愈是如此,愈觉得“文如其人”的珍贵,不由想到朱老先生那样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人,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的精神”,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一种对血肉乃至灵魂的影响,为民族、为国家命运而奉献一生的精神;为文,绝对没有背离生命感的浮华的技巧,表里如一、性格坚强,一生没有背叛纯正的艺术,没有放弃对真正的文学的追求。读先生文章,更觉“拂去尘世间的功利与俗气”的可贵,真可谓文如其人。 正是这种散文的魅力,才吸引我去欣赏他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不胜收的文字。 朱老先生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那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
一 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
在朱老先生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每每掩卷,使人们好像看见朱老先生刚刚放下画笔,将一幅描绘生机盎然的迎春图展示在读者面前。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
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反复咀嚼后,心里满是遐想,好像看到遥远的将来也这样鲜艳夺目。
《春》是热烈欢快的。由于“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便不觉时间的珍贵,整天醉心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直到欣赏了《匆朱自清笔下江南
匆》,才第一次感到迷茫,“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感叹先生善于从一闪即逝的现象中捕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常疏漏的现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欣赏之余,忍不住扪心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掩卷深思,优美、生动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淌于纸上却有如此的震撼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震撼力源于什么?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高度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先生对人生高度的责任感与读者的沟通。
我之所以对朱老先生的散文几近痴迷的程度,是因为他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我。的确,朱老先生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耳畔。
如果说《春》的内心世界是欢快的,朝气蓬勃的;那《绿》和《威尼斯》则是他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让我们先看看《绿》是怎样铺开的吧?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形容朱老先生的散文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欣赏《威尼斯》的时候,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描绘威尼斯的风光用的是浓墨重彩。请看:“在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使读者不仅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些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
朱老先生写叙事的主要代表作是《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质朴中见深情。 作者并不正面写父亲的肖像表情、青布马褂的“背影”, 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 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 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上,可以体味出人生的悲凉,概叹社会的不公。同时,人们又从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愤懑中, 激起对象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怜惜、恻隐之心。 真挚的父子之情与冷漠的世态人情形成强烈而又鲜明的对照, 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平实中潜存着愤意,素朴中含有激情,这便是《背影》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朱老先生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
朱老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这种“贮满诗意”的文字,所构筑的“文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境界,才使他的散文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 语言凝练,精雕细琢
散文与人的世界的同构,使阅读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绿》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荷塘月色》又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这些
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这篇散文是抒写作者心境的一个名篇,作于1927年7月。作品开头就是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好的艺术作品”,多是“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①]”在《荷塘月色》里,“心里颇不宁静”聚焦成一束“凝光点”,使作品能够“贮满诗意”的内核。有了它,作者主观世界的情和客观世界的景就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意境的开拓就有了逐层转深的“神经”。有了它,诗意才能传出熠熠的神采。
朱老先生散文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家”早有高论,我只想在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的同时,去倾听他字里行间搏动着“自己的声音”。
“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先生借着小路的“静”,抒发自己踽踽独行郁闷。随后,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 “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和《春》里“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是多么明显的不同。最后,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老先生,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看、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由此提纲携领,“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
朱老先生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他的文章绘形表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 特别是他对动词的使用,往往表现出他造句时追求诗意的生动。 比如,写月光照在叶和花上,本来是一般化的。他却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
如, 叶子和花在风中“颤动”, 树缝里“漏”出一两点灯光,也都是用词不同凡响之处。
叠字、叠词的运用,是朱老先生散文中常见的。他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 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 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这是朱老先生的散文艺术特点。例如他散文作品中的“蓊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田田”、 “层层”、“密密”、“静静”、“弯弯”、“重重”等等, 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 平淡质朴 凸现人格魅力
朱老先生的散文“文字越见得周密妥帖,可是,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②]”。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纵观朱老先生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②”,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
我之所以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因为其作品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他用自己独具的人格魅力,一笔笔勾勒出一个个人情美、人性美的活脱脱的形象。
首先,朱老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意识。“五四”退潮以后,朱老先生动摇了他最初建造“光明”的信念,产生了孤独和彷徨,出现了他的第一次心理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了他的“刹那主义”的哲学。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和彷徨,不至于使自己沉沦颓废下去,他努力以积极态度看待人生,使自己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有独立之意义和价值”。他说:“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③”十分清楚,朱老先生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在《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
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老先生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篇游记中矜持笃诚的人格色彩。 其次,朱老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从“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他的心一直受磨受难,感到在大时代里,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是“寻常人所难堪”的“苦在话外”。唯其一直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所以就需要用爱的琼浆玉液来滋润一颗寂寞、枯竭的心,用爱和泪广施于人,以排解自己的内心痛苦,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他在他的散文天地里筑起了一个“爱”的天国。一方面,从人性、伦理、道德上,抒写自己博爱意识。这一组散文多写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前后后,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哀韦杰三君》、《我所见到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等多表现父子、夫妻、师生、朋友间的感情。朱老先生从作为儿子、丈夫、父亲、老师、朋友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及仁爱之心出发,检点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粗疏、随便、懈怠,表示深深的自责和无尽的悔恨。愈是自责自悔,愈是表示修善补过,便愈是宛然托出一颗诚挚、广博的爱心。特别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更从字里行间里发现了他带给我们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背影》是朱老先生收到父亲那封“""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后萌动创作契机,文章通过当年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背影的忆念,倾吐了今天儿子对父亲的感恩图报之情。作者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评说这种感情,而是自审那时自己对父亲送行过程中不敬的思绪,——总觉得父亲与搬行李的脚夫讲价时“说
话不漂亮”;他又是叮咛又是嘱咐茶房,“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太聪明了”,自责自悔是出于作者为人的人性、伦理、道德,更是出于自己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灵魂的自尊更加反衬出对父亲的情之切切,爱之深深,反衬出远在他乡的儿子对父亲健康状况的忧愁,以及自己不能守在老人身边尽孝的痛苦。
另一方面,用悲剧心理观照和描写人生,伴随着他“爱”的饮泣,使散文散发着人道主义的温馨气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哀伤沦落风尘的歌妓;《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忧思五岁小女孩将一生失去“生命的自由”;《阿河》哀惜一位被社会遗弃而被卖来卖去的青年女子""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哀痛被无辜杀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众;自尊和博爱,是朱老先生早期散文的两种主要形态,也是他思想、感情、人格的具体表现。他怀着悲剧性的心理为现代散文美学弹奏着美丽的心曲,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裸露地再现他全部的生命空间,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朱老先生用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在散文美学范畴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这是他对现代散文的突出贡献。
四 结论
我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因为其作品语句优美、生动,很深入人心,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