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虽然长安和鄜州距离不远,但相逢无期,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二、内容及情感:

这首诗是作者为平安史之乱叛军,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时所作。诗的开头便充满了浓情厚意,用明月高挂,拉近长安与鄜州距离,牵动夫妻两颗心,彼此相互揣想,相互思念。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杜甫推己爱人,心忧天下的胸怀和境界倍受后人景仰。而他关爱妻儿,不离不弃的无私精神同样感人至深。在《月夜》的诗里,他置自己的沦落辛酸于不顾,而去惦记家人,设想妻儿情形,足见其高尚、伟大。该诗以明月为线索,把对家人的眷念融入月夜中,从几方面特写夫妻的挚爱之情。

杜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望月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两个字暗示。独看,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是两人共看。独看,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看,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之所以值得“怜”,一下,(也就是显得可“爱”—-怜就是爱).母亲在那里是回忆长安十年的生活吗?母亲的回忆是无声的,而小孩子却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杜甫在这里,拐了三个弯,一个弯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个拐弯是,太太在怀念家在长安之时两个共看明月,却说孩子不知道母亲在回忆长安。第三个弯,不说是太太在回忆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却说小孩子家不懂得母亲在的的回忆的内涵。第四,这种回忆应该是比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这种忧愁当然是苦的,也是甜蜜的忧愁。

诗人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今夜”,实指今夜,也希望只有“今夜”;“鄜州”,妻室所在的地方;“闺中”,指代妻子。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却从对方着笔,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独自望月,思念长安的丈夫。构思独特,曲折深婉。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既显示了夫妻之间往日相守的深情,又饱含诗人对妻子独居异地的怜惜之情,而且还与下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所以,“独看”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颔联联想“小儿女”的情状:孩子还小,既不懂父亲在长安处境的危恶,更不懂母亲是怎样牵肠挂肚地思念他们远在长安的父亲。小儿女的“不解”衬托妻子的“独看”,并点明“独看”在于“忆长安”。不仅忆身在长安的夫君,更忆以往全家在长安团聚的美好时光、盼望重回长安完聚。从而加重了看月时的孤独,使“忆”更加悲切落寞。“遥怜”,相隔遥远,即使爱怜也无济于事,更突出了孤单凄恻的情怀。这些都是对“独看”的进一步延伸。

颈联进一步描绘妻子看月忆长安的情状:“香雾”和“清辉”写环境的清丽;“云鬟”和“玉臂”写妻子的秀美;“湿”和“寒”都是在月下呆得太久了的结果。深夜不寐,久久在月下徘徊凝望,秋夜的雾气沾湿了秀发,清冷的月光洒满洁白如玉的双臂,思念的泪水正充盈眼眶美丽专情的妻子形象跃然纸上,联想中渗透着诗人对妻子无限关爱的深情,“语丽情悲”。

尾联正面抒写自己的离愁和对妻子的思念:“何时”对应“今夜”;“虚幌”,薄而透明的窗帘,照应“闺中”;“双照”对应“独看”。什么时候才能共倚窗帷、共赏明月、共诉离情?这一问,既是诗人与家人团聚的殷切期盼,伉俪情深、相思如渴,尽在其中;又是诗人渴望故土收复、战乱止息、天下人都能阖家团聚的美好愿望,感时忧国、关怀苍生,暗含其里。首尾关合,章法紧密,境界深远。

全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结构巧妙,笔法婉曲。它先作反叙,再行旁村,复设想象,更加照应,首尾相联,清通一气,在艺术上已完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附:思考与探究

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闺中的妻子。这种手法叫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2、从诗歌可以看到,在家里的不仅有妻子,还有儿女。为什么作者却说是闺中“独”看呢? 明确: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月夜赏析

4、诗歌之中有两个相互照应的一诗之眼的词语,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感情?月夜赏析

明确:“独看”:写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双照”泪痕才干,表达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独看”泪痕不干也就包含其中了。“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渴望和平的生活,包含战乱之中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独看”和“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

5、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明确:诗中所写的个人于亲人离散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国忧民、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篇二】月夜赏析

2月夜刘方平(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

5、这首诗的前两句有画意,请赏析。

【篇三】月夜赏析

杜甫诗 月夜 赏析

杜甫诗 月夜 赏析

2009-05-16 19:47Hellppppppp | 浏览 3314 次

文学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中哪两个字既能体现思念之久,又能体现思念之深(⊙o⊙)?

分享到: 2009-05-16 19:50

提问者采纳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5月,

杜甫携家避难鄜州,8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送于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流落鄜州的家人,不直接道出,而是用换位思考法来写,即设想妻子儿女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孩子们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妻子的头发,清辉使得妻子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全诗写乱离岁月,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独看二字既能体现思念之久,又能体现思念之深

评论(1) | 69 3

梨云飘雪 | 十四级 采纳率47

【篇四】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摘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诗中之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人间美景以及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人生哲理的求索之意,始终蕴含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生命意识;

前言

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对《春江花月夜》的起源、影响、地位做了准确的评价,高度的赞誉。闻一多也赞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卷帙浩繁的唐代诗篇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曾被前人誉为“孤篇横绝全唐”的杰作。诗篇的作者张若虚,扬州人,唐中宗神龙年间,曾以“文辞俊秀”扬名京都,唐玄宗开元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杰”。诗人的一生只做过兖州兵曹这样的小官,所以史书上说他“未禄于代,史不必书”。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他的诗作大部分也已遗失,即使是以博收繁采闻名的《全唐诗》,也仅录存到他的两首诗,其中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题目是陈后主、隋炀帝用过的工体,在此之前,人们总把它与帝王的荒淫生活,亡国的灾祸联系在一起,而张若虚却以此题写出了新的意境。所以闻一多先生宣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春江花月夜》中包括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副清丽优美的画卷。全诗以水、月为经纬,以春花为质地,以也为底色,织就了一副美妙绝伦的春江月照图,然后以情入景,以景结情,写春江月夜之美,叩问宇宙人生之哲理,抒发人间游子思妇离别之情。诗人千年前在月夜的思考,牵动着世世代代后人的心,字字琢磨,细细品味,发掘前人生命意识的同时,寻觅着今人的人生价值。

正文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替,极富音乐感,是抒情诗中的绝唱。朱光潜《诗论》中说,“诗是人生事项的返照,每个诗的境界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宗白华也说,“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一首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诗,必能营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而它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那么,《春江花月夜》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给读者怎样的审美感受,又传达了什么生命意识呢。

一、 奇景勾勒的神话般美妙意境

诗篇开篇的场景十分开阔,也极清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夜赏析

千年前,诗人独立江边,心神激荡,凝视着一江春水与浩淼的大海相连的景象,感觉着潮水与明月之间相生相依的生命之恋。春潮上涨,海潮迭起,江海相连,议论明月在澎湃的潮水簇拥下冉冉升起。明媚的月光倾泻而下,随着千万里波动的潮水,流淌在无边水面,一江春水笼罩在粼粼闪烁、跳跃的月光之下,水天相接,江天一色。

接下来,诗人开始描写月光,描写月光下的景物: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下,江水迤逦而行,绕过芬芳的原野。林中的花朵披着洁白的月光,好似缀着层层珠雪。夜空中飘飞的霜花在月光的映照下不见了踪影,汀渚上的白沙也失去了它的颜色。月光如此洁白明亮,笼罩着天地间的所有事物,使得“花林”、“白沙”也尽失颜色,可谓是盛极。

至此,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月夜奇景:“春”、“江”、“花”、“月”,纷至沓来,动静静景,实景虚景,交汇、相生,一派澄莹生动的景象,给人无限美感。诗中的自然景观,古今人多以为奇、神秘,如王尧衢认为全诗“光怪陆离,不可端倪”,闻一多称其为“神奇的永恒”,陈文华认为“充满神秘色彩”。此诗题目是乐府旧题,水月亦是老生常谈,而此篇别具一格,以孤篇而压倒全唐诗,其精妙之处是什么?

前人在评论此诗时,常常提及水有情,如徐增评“春江”句:“潮字取其来去,水来去则有情。”王尧衢评“江流”句:“宛转绕,其正流之有情也。”前人研究此诗时,已经注意到了诗中景物的移情现象,及物象的人格化。

诗歌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着一“连”字,使江潮似乎是有意而为之。春汛让春江涨潮,而“月盛而潮涛大”,海底明月与海潮俱生,江潮气势磅礴的与海潮连成一片。而似乎就是在这江潮与海潮澎湃争斗中,海底的明月不甘寂寞,冉冉升起,一争这宇宙间的光辉璀璨。一个“生”字,是月亮仿佛有了生命。是故吴翠芬云:“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一活泼的生命。”首八句“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江月都被赋予了强盛的生命力。

月夜赏析

眼前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猝然相遇,引起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的探寻。

二、 由景及情——自我独立的生命意识

江水长流,明月常在,由“江”和“月”的生命图景所映衬出的正是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有限性。诗人在对江天月夜中的景物细致描写一番后,推出一个特写镜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从而转入思考: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深沉、寂寥宁静的境界。王尧衢曰:“无纤尘乃见是空”,月光似乎是将天地间的所有事物都笼罩了,照透了,更突出了下句之“孤”。月亮拥有永恒的生命,强盛的能量,但它似乎仍是孤独的。其实孤独的不是“月”,而是“人”。诗人面对眼前景象,宇宙生命的宏大与个体生命之感伤漫淹而来,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一个人对着一轮孤月,诗人不知如何自处。一个“孤”字,把诗人对永恒生命的体验和对个体生命的自觉表现的淋漓尽致。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空永恒而生命有限,在短暂的人生过程中,生命的价值应皈依何处?在漫卷而来的孤独感中,诗人思索着寻找出处。诗人追溯着宇宙和人类的久远历史,似有所得。诗人有悲,但却不伤,因为他已有解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家国社会之中,来克服个体生命短暂的悲哀。万物生生,变化无穷。一个“只”字,似乎再说,月亮虽永恒却静止、孤独,不及人事无穷。

诗人似是解脱了,但他终究还是矛盾的。对月叩问,诗人仍是孤独、悲怆的,也许此时他还是一个怀抱理想却未能实现的失落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亘古不变的月亮好像在等待什么人。它曾经历了世事变迁,究竟在等待什么人,那人何在?它曾照耀对月之人,也将照耀今后月下之人。那“江月”待的人,一定是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的,同诗人一样有理想追求的人。而那月,究竟是不是他们的知己、知遇者?这答案诗人自然是无法知晓,只能看着“长江送流水”,看着光阴逝去。这里的“待”像一个隐喻,希望和失望交织其间,永恒与短暂迷雾重重。此悲犹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悲。

诗人的这种矛盾,像是中国文人产生的特殊生命意识。因为他们拥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作为“官”,他们以“达则兼济天下”;作为“民”,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但是“达”与“穷”并不是一个两分法,这造成了诗人的复杂心态。

三、家国之思——社会生命的追求

接着,诗人由宇宙人生之愁转向了家园相思之愁,由灏缈玄虚的精神世界转向了现实人间之情。诗人所生活的唐初时代,统治阶级政策开明,使许多出身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在仕途上发展的希望。他们走出家门,过着或游学或游宦的生活,在寻找和等待中期盼有一天能荫妻护子,过上富足的日子。这样的出走,注定了归家的遥不可及。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个“愁”字,承前启后。“云去”自古有游子之意,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青枫浦”梁简文帝有诗咏枫叶:“萎绿映葭青,疏红分浪白。落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是女子伤别之意。“白云”两句,与“不知”两句一脉相承,层次之间过渡而不断裂。“谁家”“何处”句,游子与远方漂泊无定,而思妇只能在高阁闺中对着明月苦苦相思。诗人为直接写自己的相思之情,而用“谁家”“何处”两句反问。也许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诗人难以直接触碰,不敢细细去思量自己的家人,于是诗人捕捉着一些缥缈的愁思。“谁家”“何处”,似是家家户户都漫延着相思愁绪。此愁非我独有,而是世间常态,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接着的八句以思妇的口吻描写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诗人细细的刻画了思妇的一系列动作心理,表现出她的深深的相思之苦。历来美景总是引人伤感。迷人的月亮在高阁上来来回回,月光肆意的洒落在妆镜台,落衣砧。帘卷不去,袖拂还来,犹如这无法排遣的愁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思妇的哀愁,在这里被这调皮的月光形象化了。接着,是妇人的内心独白:此时虽能共望一轮明月,却得不到彼此的一点音信,只愿这深厚的情感随着一泻千里的明月照着远方的游子。那善飞的鸿雁也不能把这情怀带向你,那能深潜腾跃的鱼龙,也只能徒然在水面上 留下一层层波纹。古人有鱼燕传书之说,而书信也无法传达她对爱人的一片相思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沧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人以梦起兴,梦境照进现实,又添断肠人在天涯的悲苦之情。花落了,春去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被忧愁牢牢占据,回家之日遥遥无期。“梦落花”、“不还家”、“春欲尽”、“月西斜”这些令人伤感的景象,统统汇集于笔下。表现出时光易逝,人生易老,青春不在的伤感。

落雨终于深深的落入烟雾弥漫的大海,在这幽静深邃的春江花月夜里,多少人天各一方依托着月光遥寄相思。可这明月朗照的夜晚能有几人乘月而归?脉脉落月的余辉只能伴着不能宁静的情思,洒满在漫漫无尽的江中树上

诗随着月光的沉落一结束,我们的思绪却依然在随着诗的意绪翩翩飞舞。仿佛千年前的诗人依然在随着诗的意绪翩翩飞舞。仿佛千年前的诗人依旧独立江边仰望夜空,如缕的遐思随月光升起,又随月光飘渺而去。我们就在诗人为我们展开的这幅浩淼深邃,恬静多彩的画面上,为它的诗情、画意、哲思交融出的令人心醉的意境而感叹唏嘘。

小结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曾谈到过这首诗,他说:“哲理似乎有某种哲理,某种人生的感伤,然而它却那样快慰清淡,光昌流利”。张若虚的目光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都已化成音符的律动,在诗篇中平静的燃烧着因此闻一多先生超越文学史评价它说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心境之下的断言了。

【篇五】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发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都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关键词:春 江 花 月 夜

此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为线索展开。月夜赏析

诗篇起笔使用景语勾勒出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抒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上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潜沉的鱼龙,都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协兼容,构成了完美的境界。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出现十二次,“花”出现两次,“月”字出现十五次,“夜”字出现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渲染春江浩阔,反复吟唱春月皎洁,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处于长江下游,因为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连平,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辉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月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何处春江无明月”,以设问的形式透漏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中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所绕花林,月色仿佛给予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察觉,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

一。“江水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宇宙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谛。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诗情及思妇感情波涛澎湃到极点的升华,相思儿女决不是概念化的逻辑思维产物。诗中人生哲理的火花是由“孤月轮”中的一个“孤”字与思妇的心灵撞击所产生的。一个“孤”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明月的孤寂联想到思妇的孤单,体味出她胸中的思想期待之苦,并给下文作了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断肠之苦已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

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月夜赏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状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是全诗感情冲动的高潮所在,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此时相逢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写一轮明月同照两地,我们夫妇只能遥遥想望却不能互通音讯。我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啊。可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天地的月光边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这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虚实相间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惆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最后一段,天已将晓:“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四句是写离愁曲结束,新的一天的思恋情歌开始。“摇情”二字描摹出了思妇那摇人心旌的如梦似幻的真挚相思之情,使无形的感情真实可感。

总之,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几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紧扣这一离愁——境界浓郁的中心来谋篇布局,作到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的声韵美,对《春江话月夜》诗情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全诗36句,四句一转韵,韵脚平仄交错,音节和谐,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的形象画面。有些句子用了律句的平仄加上不少偶句、排比句、顶针句的运用,使诗歌错落有致,其中对春江明月,诗人能把诗歌声韵节奏的外在律与诗人感情的内在律有机融合,以声韵来透露思妇情绪变化的升级,显示出自然美景无人共赏青春虚度的凄楚,使思妇的离愁与自然和谐,表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由于诗人善于严格把握声韵,因此给人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愁废,缠绵而不消沉。

此外,《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句富于哲理,如“江畔行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理性感叹。

同时,《春江花月夜》的思想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和“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

这首诗构思精巧,笔触清丽,情深意浓。春、江、花、月、夜是人间所向往的良辰美景,诗中围绕着这五个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概念,并紧扣“江”、“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又将笔触的主峰落在“月”之上,以月结束,首尾呼应。“月”在诗中又是情景相融之物,这样的月,只有在沉浸于离别相思之苦而通宵不眠的游子思妇眼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月,充满了对人间离愁别恨的同情,深深印上了离人的情思。诗中将山水花月、游子思妇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意,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展现出静谧幽深、神奇而略带惆怅的艺术境界。读来抑扬顿挫,清音袅袅、韵味悠长

【篇六】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一】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

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张明非)

【赏析二】

杜甫共有四个弟弟。公元759年他西来秦州时只有最小的杜占同行,另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别在河南山东客居。这首诗就是抒发对不在身边的三个弟弟的思念。 全诗可分两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内容紧扣“月夜”,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字里行

间流露出“忆舍弟”的感情。“戍鼓断人行”, 真实描绘了面临战争威胁的边城景象,这一句所烘托出的战争气氛,也是诗人当时为什么那样深切怀念诸弟的原因之一。在章法上,这一句与后面的“有弟皆分散”、“况乃未休兵”相互照应,也使全诗脉络连贯,条理清楚。

“边秋一雁声”从前句的地上写到天空。边地、秋日、雁声都是引起人“倍思亲”的原因。“一雁声”三个字,还让人想到古人称兄弟为“雁行”的典故。这两句从听觉方面来写,后两句从视觉方面来写,可谓有声有色。“露从今夜白”,意思是露从今晚上开始才分外惨白。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天晚上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也只有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两句诗以“移情”的修辞手法,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成分,借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最后四句为第二段,直接抒写对舍弟们的怀念。 “有弟皆分散”,以致老家无人,又因为“无家”,所以想写封信打听一下分散各地的弟弟们的“死生”,也是没有办法的。“寄书长不达”正承“无家问死生”, “况乃未休兵”又进一步申说:平时尚且如此,何况又值战乱不已的时候呢!这四句层层紧逼,一环扣一环,真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赏析三】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

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唐诗手札:

梁启超在“情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