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第一篇 水利六字口号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简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简介
水利史料 HomePage
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返回目录
邗 沟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建有多处堰埭。隋代两次重开此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边。开元二十二年(734),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征运口并用。北宋,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达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开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返回目录
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返回目录
鸿 沟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 开始兴建。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 线路之一。西汉又称狼汤渠。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开封东分水(古汴水)。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岁( 涣)水,皆可通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 通网。隋代开通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 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返回目录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
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
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
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
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 供
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
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
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或犍尾堰。
枢纽布置 早期的都江堰有堤、堰、水则等工程设施,经后代不断完善,成为由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无坝引水枢纽。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控制水量 和泥沙的建筑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增建了外江闸、沙黑河闸和工业 取水口等工程。鱼嘴建在江心洲顶端,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为引水总干渠,由飞沙渠、人字堤和宝瓶口控制泥沙及对水量进行再调节。外江为岷江正道,以行洪为主,也由小鱼嘴分水至沙黑供右岸灌区用水。工程结构 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每年岁修需 更换竹笼一万多条。为了减少每年岁修工程量,历代水工和劳动人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尤以鱼嘴为重点。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鱼嘴,并在其顶端铸铁 龟;明代修砌鱼嘴,前置铁牛分水;清代复用砌石鱼嘴。这些工程均因基础不稳,未能持久。1936年改以竹笼为基础,前端与两侧护以木桩,其上修筑砌石鱼嘴,工程延续时间较长,直至1974年修外江闸时改建成钢筋混凝 土结构。引水防沙与岁修制度2000多年来,灌区人民在兴建和完善都江堰 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引水防沙经验。由于三大主要工程在合理规划布 局和精心设计施工,枢纽工程发挥了有效的引水、防沙和排洪等综合作用。在适宜河段的恰当位置修建鱼嘴,能使枯水内江多引水,洪水时外江多泄洪排沙; 在河流弯段末端建飞沙堰
,
利用了环流作用,能大量溢洪排沙,以减免成都平 原洪涝灾害。都江堰历久不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重视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岁修制度。据历史文物记载,早在1400多年前,即有“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六字 诀”。嗣后又相继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及治河“八字格言”等。历代都设置管理机构和堰官负责工程维护。工程维修分为每年的岁修、五年一次的大修、特大洪水后的特修和洪水期的抢修等四类。工程改建与灌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都江堰工程进行了较大改建,灌区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加固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调整和改建了内外江几条大干渠的引水口;新建了外江闸、沙黑河闸和工业取水口;在老灌区修建了50余座重要分水枢纽;改造了3万多条旧渠道。都江堰 灌区由1949年的288万亩发展到80年代的近1100万亩,并在新灌 区相应建造了黑龙滩、三岔、鲁班、继光等10座大中型水库,300余座小型水库,以及许多渠系建筑物、中小型水电站和扬水站。
返回目录
郑白渠
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 泾惠渠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十向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时还可改良盐碱地,故使产量提高到每亩一种(六石四斗)。郑国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 国的战争。西汉太始十年(公元前95)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县东北)注于渭水,名白渠。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顷。此后灌区称郑白渠。前秦付坚时期(357-384)曾发动3万民工整修郑白渠。唐代的郑白渠有三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灌区主要分布于今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县(今渭南县东北50里)注入金氏陂。唐初郑白渠灌田10000多顷,后来由于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积减少到6200顷。当时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 《水部式》中有专门条款。渠首枢纽包括有六孔闸门的进水闸和分水堰。分水 堰称“将军”,长宽都有百步(唐代一步等于五尺)。宋代改为临时性梢桩 坝,每年都要重修。由于引水困难,后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主要有北宋 大观二年(1108)的改建工程,共修石渠3141尺,土渠3978尺,灌溉面积号称2万余顷,并改称丰利渠。元初改渠首临时坝为石坝,至延右元年(1314)延展石渠510尺,有拦河坝仍系石结构,后称王御史渠, 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元李好文著《长安志图.汉渠图说》中有详细记载。明代曾十多次维修泾渠,天顺至成化年间(1456-1487)将干渠上移一里三分,改称广惠渠。由于渠口引水困难,灌溉面积缩小。至清代乾隆二年(1737)将引泾渠口封闭,专引泉水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
面积7万多亩,至清末更减少到2万多亩。直到1932年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又重新得到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
返回目录
灵 渠
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溢安县境内,秦统一六国后,向岭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技术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直至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通车。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将其一股(今称南渠)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 入漓江上源支流,并对天然河道进行扩挖和整治后,入漓江;将另一股(今称 北渠)另开新渠屈曲于湘江右再入湘江。用拦河大小天平(用条石砌的溢流坝)、铧嘴(导水分水堤)、湘江故道和泄水天平,综合地实现了分水、引水和泄洪等项功能。渠道由人工渠、开挖溪流的半人工渠道和整治后的天然河流组成,南渠长33km,北渠长3.5km以弯道减缓坡度;以陡门和堰坝节制用水,增加通航水深;以侧向溢流堰分泄洪水,保障安全。唐代已建有陡门18座,宋代发展到36座,元明清三代多次维修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长期不衰,对广东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逐渐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无通航效益,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返回目录
金 堤
汉代黄河下游的堤防。始见于《史记.河渠书》。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不合理。秦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因此,汉代人称黄河大堤为金堤 。西汉末,黄河下游决溢,往东南摆动。王景治河后,又在新河两岸修筑堤防,自汴口以东 沿河积石垒堤,也统称金堤。迄宋代,黄河又多次变迁。河道每大摆动一次,沿河两岸均要兴筑大堤。这样,在古河道长期行经的地方形成
第二篇 水利六字口号
《水利史》
水利史
一、我国水利史无比辉煌
1、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与自然抗争。筑堤防洪、引水灌溉或围垦造田,兴建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主流
2、在中华文明的历程中,留下大量具有里程碑价值的水利事件和水利工程
(1)大禹治水
(2)都江堰、郑国渠
(3)数千里的黄河大堤
(4)三千五百多里的大运河
(5)千里海塘
(6)几亿亩的水田
3、前人留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造福一方
4、带给我们的是工程遗泽、对自然的敬畏、巧夺天工的利用与改造
5、广阔的视野、文化的熏陶引领我们对现代“水”问题有更多层面或不同视角的理性思辨
水利兴则天下定——水·工程·文明
一、为什么说“水利兴则天下定”
1.兴水利,而后有工农;有工农,而后裕国——清·慕天颜
2.水利的起源、发展与兴衰与相应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紧密关联。水利是中国历史的重3.要篇章,既创造历史,更见证历史。
4.水利兴,国家强,良性循环;国家疲弱,水利废弛,恶性循环;水利与国运互为因果
二、水·工程·文明的关系
1.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悠久历史,决定了水利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人类为了生存,历代治水、利水,创造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3.高原与盆地、丘陵与平原,温带与热带,降水量50-1500mm以上
4.地形、气候与水资源禀赋,决定了水利的复杂性和水利工程的多样性
5.治水利水的方略与思想、方法与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所产生的效果、所形成的经验与教训等,构成了谁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古代用水的智慧,诠释了科学用水的可持续性,超越时空的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价值与文化内涵不可等闲视之
三、水利史意义
1.学科的血缘关系:过去现在将来
2.中国古代水利内容丰富,在历史中占有独特地位
(1)甚哉,水之为厉害也。——《史记》(水利:水的利用与除害)
(2)水利典籍丰富
(3)水是一种最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社会形态的催化剂
(4)历史发展对现实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5)现代对水利史研究不够重视
3.水利发展及其阶段性
避其所短,利其所长
补其所短,扬其所长
化短为长,充分利用
自然条件尽为我所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防洪治河:避洪;限洪;防洪;调洪;用洪
*农田水利:因自然条件而兴利;补其所短以除害;变短为长、变害为利;用有余补不足;全面平衡发展
*水运工程:利用天然河流;开人工渠;渠化河流,提高河渠工程技术水平;按需要开人工渠
四、历史模型的价值与意义
1.物理、数学模型试验:激化、延缓客观过程,重复、在线和模拟客观过程
简化、抽象还原、解释原型----→模型----→原型
局限:忽略与简化,不能完全定量地反映客观规律
对中尺度的滴血问题和宏观的水利问题无能为力
2.历史模型:
(1)时空比例尺1:1模型实验
(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增强了解决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水利宏
观问题的能力
九曲黄河万里沙——河患及其治理
江河整治:主要是指防治江河洪水,以及为了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目的而进行的河道整治
一、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1.上游:天光云影共徘徊
2.中游:夏秋季多暴雨,水多沙多
3.下游:水流宽缓的地上河
4.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5.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1)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2)植被比较差
(3)中游地区暴雨多
(4)黄河中游支流众多,大的支流有二三十条,如汾河、渭河等
6.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7.黄河宿命:沙多——淤积——地上河——决口——改道
8.黄河特性:善淤、善徙、善决
二、历史上的黄河灾害
三、大禹治水的传说
四、历代治河简况
1.西汉的治河:西汉时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决溢成灾记载渐多,下游多分少合
(1)武帝:瓠子堵口——桩柴平堵法——司马迁感《瓠子之歌》而成《河渠书》水利六字口号
治河议论:大改道说,分疏说,放任自然说,经义治河说(按大禹理论治河)
(2)王莽:空地为水猥(滞蓄洪区)说,以水刷沙说,下游古九河区分流说,改河行禹河
古道说
(3)贾让治河三策:不与水争地的主导思想
上策:开辟滞蓄洪区,循禹故道,北流入海
中策:开辟分洪河道,引水灌溉
下策:加固堤防,修缮河道
*最早的系统治理黄河的规划性意见,毁誉参半,但影响很大
(4)王景治河:
①宽缓治河,改道行河,十里立一水门
②疏通河道(修筑堤防,疏浚汴渠,河汴分离)
③成就:
a.系统修建了千里黄河大堤
b.整治汴河,采用多水口引水分流技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
2.元代:贾鲁治河
(1)概况:元代是黄河水灾最为严重的时期;以元至正四(1344)、五年间的决口最为严重;
至正八年设度水煎,命贾鲁为总监,负责治河
(2)对策:疏南河,塞北河,使复古道
(3)创举:工期短,工程量大,创造了竹络筑堤法,沉船截流法
3.明代:潘季驯治河——《河防一览》
(1)治水方略:
①赌旁决以挽正流
②黄淮运治理不可分割
③筑堤是导河不是障河
④治沙不但重要且关键:水急则沙去,束水可以攻沙
(2)成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堤防系统
①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缕堤(束水)
遥堤(防洪)
格堤
月堤
②蓄清刷黄
4.清代:靳辅、陈璜治水
(1)沿用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
(2)川子河法开河
(3)加筑束水堤,加大入海流速
(4)建减水坝分洪
(5)筑高家堰抬高水位,蓄清刷黄
五、近代治河简况
1.费礼门“缩窄河槽”水利六字口号
2.恩格斯“固定中水位河槽”
3.李仪祉“全面治理”
蓄洪节源,减洪分流
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泥沙下泄量
中游广开渠道,削减洪水
下游整治河槽,安全入海
沃野千里水有源——灌溉工程
主要发展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夏商周时代(BC2100-BC256)
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水利大发展——秦至汉献帝初平元年(BC255-190)
黄河流域衰落向江淮流域发展——汉献帝初平元年至隋建立(190-580)
北方水利兴衰起伏,南方持续发展——隋至北宋(581-1127)
向东南沿海及珠江流域发展——南宋至明嘉靖(1127-1566)
全国水利普遍开展与衰落,西方水利技术引进——明隆庆至民国(1567-1949)
一、春秋战国时期
1.动力:富国强兵的政治需要,政治与军事目的
(1)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型灌溉工程的建设,在秦国统一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部分诸侯国将垄断水源作为钳制帝国的武器
(3)当年农田水利已经局于农业生产命脉的地位
2.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1)都江堰(年代最久、唯一留存、无坝引水)
①利用地形优势,进行自流灌溉
②该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
③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等问题,消除水患
④无坝取水——通过鱼嘴逐级分水,对河流的扰动最小,不建设刚性工程,适合地震破碎带的地质条件水利六字口号
⑤侧面排沙——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泥沙含量较多的底层水流从凹岸被推向凸岸,因此将飞沙堰布置在凹岸,使排沙效果大大提高
⑥笼石为堤
优点:就地取材,施工简易,费省效宏
⑦杩槎截流
建筑性能: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
⑧治水原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
3.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
(1)成就:
①泾河为多沙河流
②对弯道环流有所认识并应用,将取水口布置在凹岸
③长三百余里的干渠渠线测量
④对地形的合理应用
二、两汉时期
1.龙首渠
(1)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
(2)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
(3)第一条人工引洛渠道
(4)特点:开挖井渠(竖井施工)
(5)高水平的测量技术
2.坎儿井
(1)新疆地区,始创于西汉
(2)结构:暗沟、明沟、立井、涝坝(蓄水池)
3.鉴湖(镜湖)——山原海
(1)东汉浙江绍兴马臻
(2)集灌溉、防洪、防潮及向城市和运河供水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3)闸门的功用:灌溉、泄水防洪、向运河供水、燃香计时——用水计量
(4)特点
因势利导,拦溪蓄水
引水闸门,自流灌溉
溢洪闸门,宣泄洪水
三、隋唐宋时期
1.南方水利的发展
(1)拒咸蓄淡工程——它山堰、木兰陂
(2)杭州西湖——灌溉济运水库
(3)长江下游以南的玗田、围湖和湖田
2.北方地区水利建设和多沙河流的放淤实践
(1)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三白渠、六门堰
(2)黄河上游的农田水利:河套灌区水利六字口号
(3)河西走廊及西域的农田水利
(4)河北塘泊
(5)熙宁兴修水利与放淤淤灌高潮
3.淤灌工程
(1)背景:我国北方一些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养分,引用浑水灌溉或淤灌既可以补充需水和肥料,又可以改良土壤
(2)先秦时期治理盐碱地——引用含有丰富的泥沙的水源对盐碱地进行淤灌。郑国渠和漳水十二渠上的成功经验
(3)唐代淤灌和放淤——“宿州一石碑上刻有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的事情”(沈括)
(4)古代淤灌的问题
①淤灌与防洪的矛盾
②排水系统问题
③淤灌工程比较初放,多是漫灌,没有合理的完善渠系,淤灌土地的厚薄也不一致,质量难以保证
*淤灌用水与其他用水的矛盾,主要是水运的矛盾
(5)宋代——淤灌技术的部分改进;流域范围的淤灌和放淤的高潮时期
(6)废田还湖湖田之争——玄武湖
(7)唐《水部式》与宋《农田水利约束》——水利管理法规
四、元明清时期
1.这一时期,地方自办的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普遍,而著称的大型工程很少。成就突出的是江南地区水利
2.继太湖圩田后,两户埦田和珠江三角洲堤围迅速兴起
3.边远地区农田水利和东南地区沿海塘坎建设进一步发展
4.农田水利专著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郭守敬、徐光启……
五、民国时期
1.西方技术引进
第三篇 水利六字口号
《工程导论-水利工程介绍》
第四篇 水利六字口号
《水利概论》
都江堰之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项饱经沧桑却依然长盛不衰的, 2260多年来一直持续的造福着蜀地人民,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光辉水利工程。确实,从它建成以来,它便一直展现着它的独特之美,一直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它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它的自然风景是人间天堂,它的建造是巧夺天工,它的设计理念是先进卓绝,它的作用更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奇迹。
这2000多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无不为它自豪,我们无时不刻的在探索着它的美,欣赏着它的美。
就先从它的历史之美谈起。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当时因为都江堰所处的岷江地区自然条件实在是十分的恶劣,当地百姓生活艰苦:一旦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如此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修筑都江堰是当务之急也是历史的必然。其实都江堰的创建,不仅仅有自然人文原因,它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治理巴蜀地区,所以李冰和他的儿子便着手建立了都江堰。直至今日都江堰都是全世界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所以说,都江堰无论从它的悠久历史来讲还是从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来讲都使得都江堰始终围绕着光辉的光环。
其次,我想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总规划面积2、86万km2,平原面积约0、67万km2,占幅员面积23、4%,丘陵面积约2.05万km2,占幅员面积71.7%,山区面积约0.14万km2,占幅员面积的4、9%。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北玉垒关下。渠首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7.30亿m3,平均流量467m3/s,占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总量的50.8%;成都平原径流和地下水总量为58.96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0.3%;丘陵扩灌区当地径流和地下水,水资源量为46.52亿m3,占总量的16.1%;边缘山区河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7.22亿m3,占总量的12.8%;全灌区年水资源总量为290亿m3。都江堰从公元前256年建成后,灌区在公元前157年得到第一次扩大;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高潮,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并逐步形成了冬季断流、春季淘淤的岁修制度;元明两代,都江堰的堰工技术与工程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并趋于成熟;清代,在治理与维护都江堰的同时,形成了水费制度,并在整理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三字经、六字诀、八的字格言”。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水利得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的高潮时期,灌溉范围由平原延伸到了丘陵,供水对象由农村扩展到了城市。特别是以新建的紫坪铺水库和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标志的第三次建设高潮,为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对都江堰的建设与改造,使得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了7市(地),37个县(市、区)的1006万亩,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1000万亩的特大灌区。目前,灌区
其实,我认为都江堰最美的地方在于它的无坝引水工程的设计与理念,
和中国现代水利工程相对比,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技术结晶与古人智慧的结晶的PK中,都江堰用2000年的时间毫无疑问证明了自己是设计布局更加合理、设计理念也是更胜一筹的水利工程。
首先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布局。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有都江堰宝瓶口、鱼嘴、飞沙堰三项工程组成。1、宝瓶口:内江灌区的总进水口,平均口宽20m,开凿于都江堰创建时。左岸石刻水则共二十四划,每划一市尺,用以观测水位涨落;右岸离堆上建伏龙观,又称老龙王庙。2、飞沙堰:内江的旁测溢流堰,堰口宽240m堰顶高2m,具有拦引春水、泄洪水、排沙石之功能。3、鱼嘴:布置在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它具有引水、分洪、分沙之功能。以下两图为都江堰布局示意:
那么为什么这种设计比较合理,合理之处又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各个工程的修建目的与作用: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
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这三项工程互相配合,联合运行,起到了“引水灌田,分洪防灾”的作用。总之,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布局合理,相互配合,联合运行,在整个渠首工程中起主导作用,很好地完成引水、泄洪、排沙等任务。下表分别是是摘自《四川都江堰灌区工程手册》的《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表》与《都江堰渠首工程飞沙堰泄洪能力表》:
此外,都江堰2000多年不淤,这也体现着都江堰的布局合理与设计精妙。现代水利工程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怎样处理泥沙,往往要耗费大量资金,兴建规模巨大的设施来排沙或沉沙。都江堰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李冰有两个妙招:1、堰首的鱼嘴,原先堰首分水处是一个天然曲流,但是弯度不够,不足以排去含泥沙的浊流,全部引进清水。弯道水流的自然规律是,表面清水冲往凹岸,含沙浊流从河底流向凸岸,在那儿逐渐堆积形成浅滩。欧洲在一个多世纪前才发现这个规律,而2000多年前李冰就已巧妙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了。用竹篓装卵石,在堰首加筑一道短短的鱼嘴,改变入水口的弯度,使表面清水畅流进去,挡住河底泥沙。这一措施排去了水中80%的泥沙,大大提高了入堰水流的洁净度。鱼嘴处的分流很巧妙,分洪的外江,河床浅、河面宽;进堰的内江河床深切、河面窄。岷江来的水在这里分成两股,枯水季节大部分水流进内江,洪水季节大部分水从外江分洪,有效地控制了内江的水量,使得成都平原洪不涝,干不旱。2、堰腰的飞沙堰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仍带进了20%的泥沙,李冰利用堰腰的一个低洼地段来自然排沙,这里正是含沙底流流向凸岸的地方。取名叫做飞沙堰,飞沙堰又排去15%的泥沙。李冰立下的“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真言,说到底就是利用弯道水流的天然排沙规律,处理泥沙问题罢了。经过鱼嘴和飞沙堰处理只残留5%的泥沙,清澈的水流从堰尾的宝瓶口分流到成都平原上大大小小的灌溉渠里,就避免了渠道和农田淤塞的头疼问题。
关于都江堰的设计理念之美,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都江堰工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的认识观:都江堰作为世界上唯一留存至今且尚在造福人类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能力,其博大精深的治水经验,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其“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思想和无坝引水、自动调水调沙的枢纽设计,蕴含着对河流自身规律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自然观,构建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都江堰工程充分体现了方法和技术创新:都江堰融汇了科学的治理方法和创新意识,从李冰建设都江堰开始至后来的历史传承中,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科技成就。
最后,我想说的还是:都江堰,你的历史之美,你的自然之美,尤其是你的设计布局之美,值得让全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你自豪。愿千年之古堰,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注:参考文献:《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