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第一篇:《清明节的思考阅读答案》
清明节的思考阅读答案
清明节前的这几天,空气中都浸润着追思的味道,看着扫墓的车流,望着人头攒动的公墓,体验着追忆的喧嚣气氛,不由得让我们对清明节发出了感慨,那么,今天我们该怎样看待有些变味的清明节?又该怎样反思清明节呢?
清明节是除春节和中秋节的“欢乐团圆”主题以外,唯一一个表达团圆但不是以欢乐为主题的凝重节日,从挖掘节日所赋予的积极进步社会意义上来说,清明节无疑是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一个节日,时刻不忘祖先不忘根,学会感恩和报答,这样的理念再上升到一个高层次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恩责任,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没有理由不感念祖国给我们带来的生活福祉。因此,不管是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进入国家的公共假日的角度,清明节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殡葬已经进入了“厚葬”时代。这个“厚”包括殡葬费用之“厚”,墓室之“厚”等。“厚葬”的结果导致很多人发出了“死不起人”的感慨,那么,我们是否想到了,“厚葬”其实不必要,“厚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先人在风烛残年之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厚养”,甚至得到的是“薄养”,相信先人的在天之灵也会嘲笑我们的。因此,提倡“厚养薄葬”才应该是我们的殡葬观。善待生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并非仅仅是物质带来的快乐,这是晚辈应该知晓的善待智慧。
清明节还让我们感叹殡葬体制的顽愚。连续很多年了,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殡葬业一直“榜上有名”,仅仅火化费用和墓穴价格十年间涨了数倍。这和殡葬业极度的垄断不无关系,在垄断体制的呵护下,殡葬经营权和管理权一直紧密地粘连在一起,形成了“不在我处火化再无他处可火化”“除我公墓区外无处可安葬”的霸王式殡葬现状。这从民政部《殡葬事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中就可见一斑。该《办法》规定,殡葬事业单位应经办多种殡葬服务项目,增收节支;收入稳定、经费自给有余的单位,除更新改造基金留归本单位外,其余部分实行殡葬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盈余分成制。在这种政策的逼迫和干扰下,难怪先人在天之灵也不安分,遗属纷纷欲断魂了。
清明节也让我们感叹“绿色殡葬”的举步维艰,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死亡率约0.65%,那么每年死亡的人大约在650万人左右,虽然近五成的遗体火化后到公墓实行土葬大大节约了用地,但每年仍有近7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变为坟地。近些年,“死人和活人争地”导致的“安息危机”正在威胁着很多城市,“无地可葬”的尴尬已经到来。周恩来总理曾说:“火化是第一次革命,不保留骨灰是又一次革命。人死后为什么要保留骨灰?把它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江河里可以养鱼。”但是快50年过去了,周总理期望的“殡葬二次革命”——推行以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式的“绿色殡葬”形式的时代还并没有到来,这不仅仅是周总理的遗憾。
清明节更让我们反思,当我们漫步在公墓,看到那千篇一律的公墓式样和碑文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殡葬也到了应该与时俱进的时代,陈旧的殡葬审美,会禁锢我们对殡葬文明的认知度。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墓,不但公墓造型变化多样,而且碑文也是针对死者的特点而书写的,或者是死者生前一句最经典的话语,或者是对死者而言最珍贵的一件事情,或者是幽默总结死者人生的三言两语,对后来人很有启迪。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南京等地已经
出现了造型独特的公墓和墓碑,有掌上明珠、船舰、中国地图等,每一个造型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很有个性。“坚强乐观的夫君,和蔼可亲的父亲,你是我和女儿眼中的骄傲。”这是一个电脑造型的墓碑上刻的字。死者生前是一位大学计算机系教师。这样的人性化、艺术化和个人化的殡葬文化出现得越多,殡葬文化才越有生命力。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让我们时时在“后清明节”时追忆先人们的美德。感恩和怀念何必只在清明节,我们自己对于美德的传承行动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祭祀品。
(摘自长江网)
探究练习
1.清明节作为一种节日,它具有哪些进步的社会意义?
2.结合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厚葬”和“厚养”。
3.“遗属纷纷欲断魂”这句话化用了一首唐诗,请将原句写出来。
4.作者在文中对清明节进行了哪些反思?请简要概括。
5.对于死者,我们最好的怀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拔河等活动,可以选取一种展开。有关传说故事略。
3.示例:(1)春风落日万人思。(2)山清水秀风光好。
4.B
5.清明节浪费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清明节的思}.
6.(1)“春风”本来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但诗人却用“似剪刀”将它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出嫩绿的柳叶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写出了春的活力。(2)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7.示例:(1)主题: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2)①向烈士墓敬献花篮和花环;②请老师讲讲先烈们的英雄事迹;③请团员代表谈谈感受。(3)略。
8.只要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且言之有理即可。
二、1.可以通过扫墓活动学会感恩和报答,感念先人、民族和国家带给我们的生活福祉。
2.“厚葬”就是用巨大的花费为死者下葬:“厚养”就是善待生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快乐。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①殡葬观;②殡葬体制;③“绿色殡葬”的举步维艰;④殡葬文化。5.将死者生前优秀的品格发扬光大,将他们的美德传承下来。
第二篇:《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八大经典清明诗》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八大经典清明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作有如下八首,特与读者分享: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三篇:《清明的思念教学设计》
5 清明的思念
教学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时间、来历。
2、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3、知道自己的祖辈们为家庭作出的贡献,感激先辈的功劳,激发饮水思源的情感。
4、了解自己家庭的脉络,家庭祖籍迁移情况,体验家庭的延续。
5、移风易俗,发扬传统美德。
6、了解一些国外类似清明节的节日,知道思念、感激、报恩是人类的美德。 教学重点:
1、知道自己的祖辈们为家庭作出的贡献,感激先辈们的功劳,是祖辈养育了父辈才有了我们。
2、了解自己家庭的脉络,家庭祖籍迁移情况,体验家庭的延续。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命的根”的含义,激发饮水思源的情感。
2、理解思念、感激、报恩是人类的美德。
教学准备:
学生:{清明节的思}.
1、收集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清明节的思}.
2、采访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祖辈为家庭所做的贡献。
3、收集国外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
4、采访家庭成员,了解自己家庭的脉络,家庭祖籍迁移情况。
教师:
1、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2、整理并提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生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传统节日,引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清明》,让我们一起来吟唱。
全班小朋友吟唱
2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清明节在什么时候。
课件出示日历找一找。
师: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开始。这一节气开始之日为“清明节”,清明节不但是节气,而且还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出示: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3)读一读
活动二、故事园中晓传统了解清明的来历 (10分钟)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讲故事
2、那我们平时在清明节放假时都会做些什么是呢?生交流
3 如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清明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小朋友看书20-21)说说书中介绍了哪些习俗呢?{清明节的思}.
4、周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组共同学习。
比一比,谁的习俗记得多(挑战)。
师:在这么多习俗中,清明祭扫先人使我们中国人在清明节的一个重要传统。
6、补充课题:《清明的思念》
活动三、交流会 以情激情(17分钟)
情感体验一:我从哪里来(5分钟)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先。为什么我们要
去扫墓呢?
2、(1)师:丁丁的班主任布置同学们回家后对自己的家族进行一番调查。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调查结果。
(2)媒体出示:《丁丁的调查报告》
3、老师也让同学们试着采访自己的长辈,你知道自己家先人的情况和家族的脉络吗?跟大家交流一下。(出示媒体)
(交流家谱)(可以询问学生是否见过面)
情感体验二:(7分钟)
1、师:从小朋友的交流中,我知道有些先人,我们是没有见过面的,那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祭奠他们呢?听了他们的小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小故事吧?(生个别交流,同桌交流,)
2、师小结:
先辈们为了下一代能安居乐业,不断改善生活环境,艰苦创业着。我们要感谢他们做的一切努力。
3、师:了解先辈们对家族的贡献,我们感受到什么?(没有祖辈哪有父辈,没有父辈哪有我们)
4、(1)课件出示送你一句话
没有祖辈哪有父辈,没有父辈哪有我们。饮水思源,不忘生命的根!
(2)齐读
情感体验三:(5分钟)
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除了对他们的思念外,我们还要懂得感恩。如果你和父母一起去扫墓、祭祖。你想告诉祖先什么悄悄话,请你把它写下来。
活动五 、 新视窗 (5分钟)
1、你们知道吗,外国人也有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再来了解一下国外的“清
明节”(课件出示)
3、生反馈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先们对
社会,对家族做出的贡献。{清明节的思}.
教学反思:我认为在家庭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情感资源.可以说情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体验使学生从人性的最柔软,最善良的情感中所形成教育的磁场中进行感染教育,而学生的体验活动让他更自主的在家庭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获得了一种感受、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了一种品质。
如在进行《清明的思念》一课的教学时,针对“清明节”是目前学生们较少参与活动的节日,随着三口之家的增多,学生们缺乏和祖辈的交流,对先祖的情感更是淡薄这一问题,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思念感激先辈的传统美德。我就充分利用家庭情感资源,采用采访记录法在课前指导学生
访问自己的祖辈,实施情感体验。
由于课前采访让学生在家庭情感资源中得到了充足的情感体验,波动了学生内心的“情弦”,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情感准备,成为了教学中情感上的初步体验。再让学生以采访到的资源感染其他同学,轻而易举的达到了情感共鸣的目的。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家庭的情感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为载体,将学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充分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感念亲恩,饮水思源”的教学目的。
第四篇:《折柳寄思话清明》
折柳寄思话清明
折柳寄思话清明
清明是一支歌,一首唱在万千华夏儿女心中的歌。跳动的音符是那不灭的中华魂。
——题记
走近清明,几丝细雨,几缕哀思,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清明时节;几捧黄土,几杯清酒,度过了那数不尽的凄苦长夜;几滴汗水,几行热泪,诉说了那洒下奋斗的万顷高原。清明的哀思不绝,似老鸦低呜的凄凉,似高猿长啸的深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留下的清明之灵;“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张继绘出的清明之形;“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仙野僧。”是王宇俏洒下的清明之神;“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白居易刻画的清明之境。自古而今,万千墨客低语细唱出了清明的夕阴。
清明节,这个多么神圣的日子!这天,笔墨挥洒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世纪,浓郁深厚的思念笼罩了整个黄土大地。记得1937年,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掩埋了三十多万鲜红的生命: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垮了千万座高楼,面对这些,我们中华民族却用坚强和万众一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漫步墓园,简朴的灰白色书写了逝者的过去。一片不知名的蓝色小花迎着春风绽放着,
微露笑颜,几个姐妹儿挤在一起,似比美,似赛俏。他们在一片瓦砾中扎根,似乎在向着命运挑战,诉说着他们的不甘。
一片寂静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努力地汲取的阳光,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也许生命本该这样,谈不上公平,只有付出才得以绽放。看着那些逝去的亡灵,我们真心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春风吹着,我惋惜这空中没有夹杂的雨。走出墓园,不禁静静沉思。其实清明本该有雨,来洗涤城市,洗涤生命,洗涤人生的苦厄。
有风无雨,却罢折柳寄思话清明。
高二:刘璐
第五篇:《每逢清明倍思亲》
自创栏目——风言风语(仅供参考)
随笔
每逢清明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