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诗句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第一篇:《李商隐–残荷听雨的韵味》

残荷听雨的韵味——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

过常宝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衙去,走马兰台如转蓬。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众人游大观园,宝玉嫌“破荷叶可恨”,嚷着要把池中的残荷拔去。林黛玉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读到这一节,我常常觉得诧异,诧异的不仅是林黛玉对“残荷听雨”意象的钟情,还有她对李商隐的拒斥态度。李商隐《柳枝五首》序记载了一个叫柳枝的少女,精通音律,当她听到李商隐的《燕台诗》时,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并相约诗人曰“与郎俱过”。同是多情少女,为什么林黛玉会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呢?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又有什么特别的意味,使得她如此留恋呢?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追忆。当人们很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追忆者有着意义,一对于一般的追忆而言,它往往也同时意味着一种面向未来的希望和规划;但残荷听雨却与此不同,那些摇曳在秋雨中的败叶枯枝,不再意味着对叶绿花红的任何憧憬,而是它的终结。在这自觉的终结体验中,却有着对枯萎过程最为深沉的绝望和抗议。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追忆,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它对李商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首《无题》诗能使我们进一步领略这种追忆的复杂韵味。

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爱意,它发生在一个通宵达旦的宴席上,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了的官场交际活动,从“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看来,那个女子是其中一个陪酒歌妓。但正是这个女子,却和李商隐在一片嘈杂之中,共同享有一份温情。我们还不能把它称为爱情,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是一个两情相悦的萌发状态,也许它只表现在一个相互怜惜的眼神中。诗人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一定想知道。一切都平淡如常:饮酒,行令,所有的感受都淹没在嘈嘈杂杂的喧嚣之中。没有表白,没有承诺,也没有任何约定,当应衙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消逝在忙忙碌碌的走马一般的日子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那只是一个温馨的情境,就象已经逝去的星辰和风,只留下一种淡淡的欢喜,一种深切感动,还有挥之不去的忧伤,使诗人不能放弃。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温馨的情境。

“身无彩凤双飞翼”,所悲叹的首先是现实的困顿和绝望。李商隐少有才名,得显要赏识,人生象鼓满了风的帆,锦绣前程历历在目;但一次过于轻率的多少有些功利色彩的联姻,

使这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不仅如此,李商隐还不得不背着忘恩负义和首鼠两端的罪责,艰难地前行。李商隐以自己的前途为年轻的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年的艰难的游幕生涯,使得李商隐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成为一个漂泊无根的人。一颗破碎的心灵由于对归宿的渴望,而变得多愁善感,变得多情。为了抗拒着冷漠无望的现实世界,诗人开始演绎、沉湎于一个又一个的温情体验。而“心有灵犀一点通”,既是指相互赏识、两情相悦,也是指对彼此命运的认同。由此而生发的两情相悦,正是诗人所不断寻觅的自我拯救之道。

但一切都会改变。在“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失落感正被诗人酝酿着,使我们隐约闻到一种悲伤的气息。诗人在第一句重复了两个“昨夜”,它提醒我们这只不过是一种追忆。据“走马兰台”一句推测,这一追忆发生在次日的官衙中。追忆是个人的事情,当诗人进入追忆之中的时候,它摒斥了外在现实世界,将“走马兰台”的无奈弃之一旁,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绝对真实之中,所以,它首先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此外,在一个感情波澜之后,诗人选择追忆,而不是谋划和憧憬,它还表明了诗人就这一件情事本身,已经做出了一个了断,那就是自觉的放弃。正是这放弃的选择使我们感到震撼和失落,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断。

对这一段温情的放弃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当诗人在自己的脑海里象慢镜回放一样,重新体味着昨天晚上的一切,体味那已然消逝的星光和微风,体味永远伫立在那里的画楼和桂堂时,一切是如此的亲切,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遗漏,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有过深深的感动,这其中更有无限的惋惜和依恋。这是真正的追忆,它不包含有任何希望,这里有生命深处的大绝望。春酒已经饮尽,也许永远不会再有;蜡灯已经熄灭,也许永远不会再次点亮,但那种温润和暖意,将永远留在诗人的心中。追忆,使一切嘈杂都隐去,只剩下星光闪烁、微风轻拂,只剩下温暖的酒和摇曳的灯。就象无声电影一样,追忆虚化了昨晚的一切,只有温情,没有情节,因此无法谋划,只能回味。我们只能说,李商隐所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种虚幻的感受,他自觉地放弃了现实的可能性。但昨夜毕竟美好,令人深情留恋,那么,李商隐如何会心甘情愿做出放弃的选择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实仕途的绝望,人生信念的毁灭,可以通过感性世界来拯救。但在情感世界中,人就一定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吗?李商隐在自己的漂泊生涯中,有过多次爱情体验,恋爱的对象多不可考,有指为女冠、宫女、官妓,甚至主官的妻妾。无论如何,每一次爱情体验,对于李商隐来说,都是一次生命激情的燃烧,“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一个难熬的朝朝夕夕,既意味着对时光的珍惜,也意味着对时光的恐惧。所有的爱情都不会有结果,只留下深深的伤害和痛苦,留下一个个忧伤的追忆。那些毫无希望的爱情,还值得再次去追求吗?但追求中那些温馨的生命体验,又怎能轻易舍弃呢?一次次身心俱疲的失败,使得李商隐选择了追忆。追忆是一种退缩,是一种绝望的追求,也是最后的守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因为结局的“枉然”,所以只能追忆;因为不让任何情节发生,所以只留下追忆,但在追忆中,温情却得到最小心

翼翼的守护。对于李商隐来说,追忆已经成为一种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因为现实朝夕变幻,即使艳若娇荷,即使激情如火,也终将枯萎消逝,艳丽和激情是一种虚假,而虚假背后的悲哀才真实,所以,李商隐只能把人生虚拟为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为自己保留下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是将当下刻意演绎为一种追忆;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则是一种对既往的追忆。对此在生命的真切感受,使得诗人深情地迷恋那没落于深秋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

林黛玉之所以能够认同残荷听雨,也是因为她对生命,对爱情的执著和恐惧。命定的敏感,使得林黛玉过早地窥破了人生的渺茫,过早地领略到无常的风刀霜剑,但林黛玉就是为还泪而生的,她不能放弃生命深处的温情,因此,也只能象李商隐那样,在一个过早来临的深秋,死死守护着那些瑟瑟的残荷。于是我们知道,所谓不喜欢李商隐诗的宣言,不过为了掩饰自己内心中恐怕被人窥破的恐惧;对“残荷听雨”的认同,又将她的恐惧和孱弱无情地泄露出来。这大约就是残荷听雨的况味吧。

原载《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

第二篇:《残荷听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那年,到了西湖,初冬的西湖。从来浏览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可,生于长于北国的我,一到西湖,便被这儿的胜景所陶醉了,自认为文采不错的我,浏览西湖十景时,如同酒后一般,冥思苦想,也找不出一句应景之名,只是一路惊叹“浓妆淡抹总相益”的美丽了。

到曲苑风荷时,“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芸荷香到门”的意境不在,那雨夜听荷,“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的胜景,只能在盛夏领略,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残荷,给人的只有想象昔日的辉煌和妖娆,繁华消失殆尽,荷塘“花凋香渺谢红妆”,独留残叶对冬光!曾经碧绿开满花的荷塘,而今是一池残荷,满池萍碎。在阳光中,那些梗有的高擎着黑褐色的叶子,有的被风雨摧残折断倒立在水中。叶子有的残破,有的卷着黑色一团!莲蓬黑色的籽也倒伏泥淖中,看到如此情景,我忘记了感伤!这时,我有一句李商隐的诗句在头脑中闪来闪去,可就是没有完整的记忆,本想在同伴中卖弄卖弄,可,正在我绞尽脑汁时,耳边同伴吟出了“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夏天碧绿一池的艳红,秋来,又一夜风雨,只“留得残荷听雨声”,衰残荷叶上晶莹的露珠,让人回忆夏日它们胜美的季节,荷塘周围是那样热热闹闹,游人,摄者比比皆是。今天我却人在这里流连!满池的枯梗残叶,它不能再以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而我却分明看

到蕴藏在慢池残荷中孤傲自信的凄美!阳光依然很灿烂,早起的鸟儿依然快乐的觅食,荷塘依然美丽!

今天,看到有个朋友也喜欢“留得枯荷听雨声”,猛地勾起了那次旅行,再品味这凄凉的诗句,觉得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浅薄,并没有真正领略诗的意境,那好,再次静下来,品味品味那“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歌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诸如此类问题完全不必去寻找答案,甚至根本不该问。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语码,读者完全可以想象一处凤尾森森的竹坞,清幽之至,遗世超尘。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静的处所,思绪却偏偏象插上了双翅而飞翔起来,哪怕思念的对象隔着几重山水,几重城池。浓重的阴云沉积不散,寒霜的迟到才留下了几枝枯萎的荷叶在风中舞动,听上去仿佛是秋雨潇潇。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 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残荷听雨}.{残荷听雨}.

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飞晚”故“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

第三篇:《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

“救命啊,救命~救~我~”熊熊烈火,房屋崩塌,没有谁敢靠近,里面那女孩绝望的嘶喊,浓烟熏得她已有点意识模糊,忽然,一少年披着一件湿水的衣服,冲进燃烧中的房间里,“太子,不可~”

七年后。

馨香小房,红珠绣帘,一女子对镜伏发,清秀脱俗的容颜如出水芙蓉,轻轻浅笑便能迷倒众生,她叫雨听荷,是京城第一名姬。“嘭嘭嘭~ ~”听见这急促的脚步声,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知道,他来了,抬头,刚好与刚进门的男子四目相对,他叫夏倚就,是重侯夏陵王的独子。

“都下去吧。”男子的视线始终没离开过听荷。

“是。”婢女们齐声应答,纷纷退下去。

听荷侧过脸,背对倚就,倚就上前,轻轻搂住她,在她耳边轻喃数语,听荷轻轻捶了下依旧的胸膛,两人相复欢笑,似乎是那般的温馨甜蜜。

“说回正题吧。”倚就坐在听荷旁边,“我们的机会来了。”{残荷听雨}.

“你的意思是说~~”听荷正色道。

“嗯!”倚就点头,父亲已联络好各方势力,我们的准备已经充分了,下面就看你了,待你把那狗皇帝给杀了,他们就会拥我父亲为皇,而我,就是太子!”

“今月十五,月圆之夜,皇上必定宴请各重臣。”{残荷听雨}.

“那就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倚就顿了一会儿,双手搭在听荷得肩上,“你可能会有危险。”

“听荷不怕,为了你,听荷在所不惜。”

月圆之夜,宫廷内依然莺歌燕舞。

随着轻快的音乐,动人的舞蹈吸引了座下的眼球,带首的女子正是雨听荷,一袭轻纱红衣,在皎洁的月光下更具吸引,她的眼睛紧紧勾住皇上,婀娜的身躯摇曳出无尽的渴望,皇上的双眼也无法逃离听荷的身影,只是眼神透露出的,是淡淡的忧伤。

一曲舞罢,雨听荷上前敬酒,皇上轻轻抓着她的手,沉默地看着她,见状,夏倚就上前作揖道,“启禀皇上,此女子乃是京城第一名姬,唤雨听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灵气逼人,皇上你看这~~”

皇上回过神来,拿着雨听荷手中的酒意一饮而尽,然后搂着她纤细的腰肢,一同坐下,脸上,却依然透露不出半点喜色,夏倚就见此情景,便回座,与父亲夏陵王相视点头轻笑,沉默片刻后,宴会又恢复生机。

寝室内。皇上独自一人站在窗下看窗外的月亮,是夜深了吗?怎么感觉却是如此的寒气逼人,雨听荷站在他身后有点茫然,毕竟,今夜皇上的反应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但是,她始终不会忘记她今晚的任务,已经到了现在这关头,怎么也不能失败,雨听荷平静了一下思绪,脸上挂起`甜甜的地笑容,到桌子上拿起酒壶和酒杯,斟了一小酒,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把小指拇浸在酒杯中,然后拿到皇上身旁,轻声道

“皇上,小女子今晚荣庆,不知皇上是否赏脸,喝下小女子的这杯酒呢?”

皇上转头看着眼前这美玉般的听荷,拿起她手中的酒杯

“皇上""”一旁的杨公公焦急地喊了一声。

皇上看了一下杨公公,复又看着雨听荷,拿着酒杯走到桌旁坐下,叹气,放下杯酒,这放让杨公公舒了口气,却让雨听荷提起胆来。

“都下去吧。”杨公公提起嗓子喊

“识,奴婢告退”寝宫里的宫女纷纷退下。

雨听荷警惕了一下,咽下一口气,继续挂起甜美的笑容,走到皇上身旁,轻语

“怎么?皇上不赏听荷这脸?”边说边坐再皇上身旁,拿起酒杯在皇上面前晃晃。 皇上拿过听荷手上的杯,放下

“雪娴”说出这名字,皇上又停住了,若有所思。

雪娴,余雪娴,雨听荷以前的名字,皇上怎么会知道,雨听荷脸鉄色了一会儿,复又轻笑

“皇上,小女子名唤‘雨听荷’啊,怎么皇上跟听荷一起,却喊别的女子的名字呢?” “雨听荷”皇上苦笑“‘留得残荷听雨声’啊,自幼你就聪明过人,喜欢弹琴,喜欢对着荷花弹琴,最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还要你爹吩咐下人不要清扫池里的残荷,呵呵~那时候的你,真可爱,可是,现在,你就,就真的”皇上看着雨听荷“真的那么希望朕死吗?”

“皇、皇上”雨听荷挣脱开来“皇上你说什么呢?听荷不懂,皇上今晚的心思好像都在别的女人身上了,皇上还是喝下听荷这杯淡酒吧”

“一直以来,只要识你想要的,朕都给你,七年前余家那场大火,你是唯一的幸存者,你不肯让别人收养你,宁愿到青楼卖艺,朕依你,所以没有人敢强迫过你接待客人,你想要檀香蚕丝七弦琴,朕命最好的琴匠做给你,你想要看什么书,朕都命人送与你,你想学武艺,朕让杨公公偷偷去收你为徒,即便知道,你将来是用来杀朕的,也无所谓。”

雨听荷此时细细凝望杨公公,确实和她师傅很相似,怪不得以前她怎么也不知道师傅的来历,也不知道他的行踪。

“为什么?”雨听荷面无表情地看着皇上。

“因为朕爱你”皇上双眼变得模糊了“十年前,朕还是太子,经常让杨公公偷偷地带朕出宫,那时候,你才十二,弹得一手好琴,那时候,真就爱上拿了你,你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朕那时候就暗下决心,要尽朕全部力量去守护你,你家被人纵火,你在里面喊,没人敢去救你,后来是朕救了你的。”

“你撒谎”雨听荷嗔目反驳“救我的人,明明就是倚就。”

“哼”皇上轻笑“当时朕刚到你身旁,一条横梁塌下,你和我都被烫了”说着便打开衣服,露出后背,一处被火烫过的伤痕显露在听荷眼前“你的后背也有的,对吧?”

没错,雨听荷的后背上也有,也就是说,当年救她的人不是夏倚就,而是如今的当今圣上""“我""”

“当时,先帝知道,龙颜大怒”杨公公说道“说红颜必定祸水,要杀了你,皇上不肯,带着伤不肯医治,在门外跪了一天一夜,后来先帝才免你死罪,安排你到夏陵王府中,夏倚就照顾你,所以""”

“不可能,就算先帝免我死罪,也不可能安排我到夏陵王府中,让我锦衣玉食。”听荷依然疑惑,不肯相信。

“那是""那是因为""”杨公公似乎有点不敢往下说

“那是因为你家纵火的人正是夏陵王的人”皇上说了下去“所以父皇才""可是,他想不到,夏陵王留你活口了,因为他们知道朕喜欢你,他们要用你来杀朕。”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雨听荷无无力坐下。

“因为以前没机会,而且说了你也不会相信,更何况,你爱夏倚就,所以,朕也成全你。” “不""”雨听荷有点无奈地苦笑

“都给你吧,只要你幸福就好。”说着,皇上拿起那杯酒,一饮而尽。

“皇上""”

“皇上""”

雨听荷和杨公公同时大喊

“不,皇上,我唇上有解药,倚就担心我也会喝那毒酒,就预先在我唇上涂了解药,快,

快舔我的唇,快""”雨听荷有点急,头也有点晕了""

“什么?”皇上拍桌大怒,瞪着双眼“杨公公,我们快从通道走,快”

几天后。

满街都贴满皇榜,皇上遇刺驾崩,刺客是余雪娴,又唤雨听荷,夏陵王被拥为新皇"" 然而,在遥远的一个地方,天空下着小雨,淅沥沥的声响,荷花开满了整个池塘,一间竹屋在荷花丛中显得分外别致,里面一男子抱着一女子,口中不断重复着

“是我不好,是我没照顾好你,我早该让你知道,杯子我已经预先涂了解药,所以那杯不是毒酒,我更应该早点知道,夏陵王是不会放过你的,我怎么会误以为夏倚就真的爱你,会给你幸福呢""都是我的错""”

;皇""唉""”一位年老的管家打扮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