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上海外滩的描写 上海外滩景色描写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关于外滩的调查分析》

关于外滩的调查分析

前言

很荣幸地,我曾在今年暑假的时候,在外滩担任过世博城市站点的志愿者。短短两周时间内,我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对外滩——这个历经沧桑的旅游景区有了比较多的认识。

而通过这次调查的机会,并且结合最近发生的外滩老楼开裂事件,我对这个十分熟悉的地方又有了新的体会。

下面,将从外滩的历史、组成、现状以及我对其未来的构想等几个方面,来综合展现我的调查分析结果。

外滩的概况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外滩位于上海的黄浦江畔。 它代表着上海的风景并且是一个上海的必须参观旅游目的地。在19世纪后期,外滩的许多外资银行在被誉为上海的“财政街”或“东方华尔街”的外滩建立了。因此,外滩成为了鼓励财政投资的场所。由于外滩所富有的历史价值,在外滩拥有一小块土地不仅仅是财富的标志,更是荣誉的标志。

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700米。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著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面的江滩,长提,以及绿化带乃至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经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都集中在这里,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

外滩的历史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

外滩的特点

建筑:外滩最著名的要数那美轮美奂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外滩段的街廓建筑讲究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单单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就异彩纷呈,英国式的、意大利式的、法国式的、西班牙式等等。譬如,当初惠罗公司的新折衷主义风格,汇司公司和礼记洋行的新巴洛克清水红砖墙及扁平连续券,汇中饭店相间的红砖白墙和印度式侧向柱廊,沙逊大厦的美国装饰艺术造型和绿色穹隆顶等,都是性格鲜明的建筑范例。

路面:路面是街廓的重要组成。百年来,外滩段的路面经历了从沙土到煤渣,从铁力木砖到沥青,从“洋灰”(混凝土)到石材地砖的演替,材料的改换记录了时代的变迁。道路线型从折线变得弯曲,街廓天际线由平坦渐趋起伏,从四坡屋顶为主,到带有局部山花和穹窿的平顶渐多。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对应外滩滨水的三期界面来看,南京路的宽度从一开始的6米扩展到后来的12米左右,临街建筑从二层为主上升到六层以上。街道空间的高宽比也从开始平均的1∶1到后来2∶1,最后甚至局部可达3∶1以上。早在1856年,租界当局已对建筑物退后道路边界(相当于道路红线)作了严格规定,但是临街建筑从来就不是整齐划一的。

装饰:除了建筑和路面,街廓还需要其他的装点要素。路灯、招牌、幌子、商标、广告等商业“行头”,甚至还有反映时尚的行人服饰、姿态特征,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街廓的场景。

外滩段受西洋街景规则约束,“行头”一般在檐下门楣处,挑出墙面的距离严格受限。路灯以新艺术运动的铁花装饰最受青睐。而其他路段则多用中式装点,商号横幅可以跨街,招牌、幌子允许远挑,街景装点得如戏台幕布一般。

外滩的景点

黄浦公园:黄浦公园曾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1886年,她是外滩百年沧桑的见证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费开放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是一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史。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坐落在曾经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内,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浦江潮: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它是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浮雕:位于黄浦公园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3.8米。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97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

外白渡桥: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十六铺: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陈毅广场:十里南京路尽头的陈毅广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陈毅广场

篇二:《20150206关于外滩12.31踩踏事故原因分析及上海外滩景区极端人流管理建议(应急办)》

人流情况下的安全管理与防灾工作建议

1、引言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外滩12.31踩踏事故分析及外滩景区极端

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外滩踩踏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现在有许多技术手段可以对景区人流进行预测,根据遥感图像可以快速建立景区的场景模型,这就给景区大客流来临之前合理的进行人流规划和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根据联合调查组的原因分析,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2.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3. 预防准备严重缺失;4. 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5. 应对处臵不当。

所以,这起事件在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对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2、12.31踩踏事件发生时的情况介绍及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报告,事发当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7989{上海外滩的描写}.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事后,根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地铁运营企业(即申通集团)等部门单位提供的数据综合分析,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20时至21时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上海外滩的描写}.

图1 2014.12.31事发时外滩区域人群热力图{上海外滩的描写}.

图1是百度大数据实验室BDL(Big Data Lab)发布的事发当时的人群热力图,观察此图我们不难发现,事发当时外滩人群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集中在几个路口交汇处和广场地区,尤其以事发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7989

的陈毅广场最为密集。{上海外滩的描写}.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图2 事发当天与前后几天人流量的相对值

通过DBL发布的事发当天与前后几天外滩景区的人流量相对值(图2)可以发现,事发当天外滩景区的人流量为平时的3倍有余,确实非常拥挤。

(1)中秋前夜 (2)国庆当晚 (3)跨年当晚

图3外滩和外滩源区域人群分布热力图(2小时)

图3是BDL发布的几个不同节日活动时外滩景区的人群热力图,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节日活动,外滩景区的人群分布是不一样的,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7989

{上海外滩的描写}.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但是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陈毅广场地区都是人群最密集的区域。

(1)中秋前夜(2)国庆当晚(3)跨年当晚

图4 外滩和外滩源区域人群流动方向示意图(部分采样)

(1)中秋前夜(2)国庆当晚(3)跨年当晚

图5 外滩区域人群流动方向分布图

图4和图5分别是BDL发布的几个不同节日活动时外滩景区的人群流动方向示意图和分布图。我们对比着几个不同节日的图像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秋前夜和国庆当晚的人群流动方向多数是沿着南北方向即中山东一路的方向流动的,即外滩景区的主要走向,而跨年当晚人群流动方向则复杂很多,有很多横向流动,这很有可能是引起人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7989

流对冲最终导致踩踏悲剧发生的原因。

以上信息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1) 事发当晚外滩景区游客人流量为日常的三倍有余,的确非常拥

挤。

2) 外滩景区人群密度最大的区域就是本次事件发生的陈毅广场,

所以该地区应为预防和规划的重点地区。

3) 人流对冲是发生踩踏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做人流规划的时候应

该重点解决人流对冲的问题。

4) 事发当晚没有布臵足够多的警力来应对紧急情况,对事态严重

程度没有科学合理的预判。

3、外滩景区游客容量上限估计

通过向卫星公司购买图像(图6),或者在公开平台如Google earth或者百度地图上下载相应地区的卫星图像(图7),可以快速的测算出景区地理信息的相关数据,并且能快速的建立景区的3D场景模型(图8、图9)。本文建模区域选择为苏州河以南,延安东路以北,中山东一路西侧建筑物以东,黄浦江岸以西的外滩核心景区区域,此区域是人流密度最大,要重点规划的区域。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7989

篇三:《关于国庆节作文:美丽的塘沽外滩公园》

关于国庆节作文:美丽的塘沽外滩公园

国庆节期间我有幸游览了刚刚建成的天津塘沽外滩公园,那里的美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至今仍历历在目。

塘沽外滩公园位于塘沽区中心地带,是依天津的著名河流—海河而建,它是目前塘沽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景点。那天中午吃罢午饭,我们便兴冲冲地赶往外滩。一进入外滩,我便被那里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见眼前宽阔的大广场上绿地成片,花团锦簇,各种鲜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大小小的喷水池中,高低起伏的水柱伴着优美的音乐在翩翩起舞,我不禁凑上前去,将手伸进清澈的水池中,任凭那喷洒出的水花溅在我的身上。广场上由近到远矗立着三个巨大的钢制雕塑,样子象帆船的造型,寓意塘沽将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再往里走,便到了海河边,河面上不时有快艇、货船通过,对面岸边还停泊着一艘名叫“公主号”的漂亮的白色大轮船,据说是一个餐饮娱乐的场所。河中还有一些喷泉设施,到了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漂亮。

我喜欢塘沽,更喜欢她美丽的外滩公园。

篇四:《上海外滩》

{上海外滩的描写}.

上海外滩

只要一提到上海,几乎所有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黄浦江边的外滩,外滩是上海最迷人的地方,也是见证这“十里洋场”历史变迁的地方。而外滩最美丽、最迷人的景色当属外滩的夜景了。

每次到上海,如有空闲,我必定要到海滩看看。当你踏上江边的防汛墙,立刻就能闻到黄浦江的味道,那习习的凉风扑面而来,很是舒坦。站在江边,遥望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那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在霓虹灯的闪耀下,格外美丽。在黄浦江中还时不时有闪着霓虹的游船在江面驶过,使人犹如在画中游。

走在外滩闪烁的霓虹灯里,看着对岸无尽的高楼大厦,光彩夺目的灯光不时地变化着,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那些闪烁的光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童话世界,江水、船只和汽笛声让人陶醉于一种无以描述的意境中。 你看,坐落在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塔,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那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

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创造了“大

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它表达了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尤其是那上

下两个特大球形建筑,遥看宛如两颗红宝石,

在夜幕下晶莹夺目,熠熠发光。这座典型的

现代建筑,它一建成,就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新地标之一。

而那座与东方明珠毗邻而居,号称中国大陆第3高楼的金茂大厦,在夜幕下发着橘黄色的光芒。100多年前,上海黄浦江西岸的上海外滩,外资和中资金融机构林立,被称为“远东华尔街”;

100年后,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正是因为崛起了金茂大厦,以及高492米的上海第一高楼——平顶式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还有整个建筑外墙以银灰色玻璃幕墙覆面,主调色彩以白和银灰为主,具有现代高雅气质,形成双子塔{上海外滩的描写}.

式设计效果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从而

逐步接替外滩100年前的角色,蜕变成为21

世纪新的“东方华尔街”,也使新外滩更加流

光溢彩。

这些建筑成了改革开放后新上海的新地

标,无不显现出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繁

华,展现出了这座东方不夜城的迷人风采,

也使外滩美景分外妖娆。

此时,天完全的黑了下来,黄浦江两岸已是灯光通明。徜徉在外滩,凭江临风眺望, 再看外滩边的那些西式建筑群,她们在灯光的影射下,益显美丽。座座高楼散发着浓浓的异国情调,展现了一个大都市的另样风采。

中山东路上车水马龙,车灯伴着高楼大厦的灯光,织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比传说中仙女织的绸缎还要美丽动人。那些西式建筑风格各异,有法国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等。这些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你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使你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一般。

这是上海百年开埠的见证。

看,外滩1号的亚细亚大楼,这幢建成于1913年,共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上海外滩的描写 上海外滩景色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