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乌桕树气味 乌桕树图片

节日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乌桕树花蜂蜜及作用》

乌桕树花蜂蜜

主要作用:清热解毒,通便利肠。

附:蜂蜜特效用法

1. 蜂蜜泡大蒜治哮喘:用春天的嫩蒜60~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

个月。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会缓解或好转。

2. 治高血压眩晕:蜂蜜10克,温开水化开冲服,每日1~2次,长期服用更佳。

3. 治痢疾:每日每次用冷开水冲服40毫升蜂蜜,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3小

时服用,成人每日3次,小儿用量酌减,婴儿用量控制在30克,混合在稀粥、牛奶或豆浆中喂服。

4. 治低色素性贫血、头晕失眠:每天早晚用鸡蛋1个,开水冲熟后,加入蜂蜜30

克服用。

5. 治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大梨一个挖孔,蜂蜜50克放入其中,蒸熟食之,一日

2个,连服数日即可。

6. 治高血压:用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

用温开水冲化,每日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一杯纯蜂蜜水,会使血压趋于正常。

{乌桕树气味}.

7. 治青光眼:急性青光眼病人,可服蜂蜜8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完;

8. 慢性青光眼、眼压持续偏高者,服蜂蜜50毫升,一日分3次服完,几天后可使

症状缓解。因蜂蜜是一种高渗剂,服后能使血液渗透压升高,以吸收眼内水分,降低眼压。

9. 含服蜂蜜除口腔溃疡:用勺子舀一点纯净蜂蜜,直接涂抹在患处,让蜂蜜在口中

{乌桕树气味}.

保留一会儿,然后用白开水漱口咽下,一天两三次。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含漱蜂蜜水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3日内疼痛消失,溃疡面缩小,3~5日愈合。

10. 槐花蜜治鼻窦炎。仰头,用棉签蘸取蜂蜜,顺着鼻孔滴进去,可多滴几滴,然后

用手指轻轻按揉鼻子两侧。过一会儿,鼻子就通气了。每天可滴两三次,四五天就可痊愈了。

篇二:《乌桕树下的叶子》

乌桕树下的叶子

懂与不懂,我无法抉择!这个人生,身边的事物并不是一声“懂”或“不懂”所能阐述的,懂了,我选择掩埋。不懂,我选择抽身离去"

懂,人生字典里的一个跃然纸上的字,因为抽象,所以迷茫"

视线穿梭着,透过窗后小小的过道,透过秋日的暖暖晨曦,来到了那颗树。有幸被调到窗旁学习,小丘上的那片沧桑,我总能在那里寻得最美好的遐想,然后悄然地埋在那课树下!什么树?我不得而知。从夏日的林荫到秋天的萎靡,才发觉时间过得好快,好快"

很早便来到了学校,四下十分安静,这个城市还没有苏醒,只是天有了淡淡蓝灰,飞鸟无比欢悦,清脆悦耳的歌声在歌唱着,令人十分惬意!很久不曾听过这久别而熟悉的声音了。清新的空气随秋风袭来,感到很凉,直透我暖暖的心房,袭人的凉冲击着我朦胧的睡意,一切都醒了"

夜色下,我坐在窗旁,仰望着漫天的星星,月牙儿弯似小船。还依稀记得一个美丽的童话,天上有颗最小最亮的星星,星星上面住着一个王子,这个小王子每天都照顾着他最爱的一朵花"我寻觅着那颗能给我带来美好的小星,也不知它在何时,骤然消失"夜风很冷,我还是爬下了窗边的栏杆,回到了温暖的房间,躺在床上,开始了我的胡思乱想,也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事了,脑子也开始觉得累了!躺了许久,却又感到了热,口很渴,走出了房间,倒了杯可乐,冰镇可乐冰冻了我整个食道。

篇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天边的晚霞_井边乌桕树》

{乌桕树气味}.

文/刘志坚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平常的山村,门前没有长长的流水,也没有高高的风水树,能够指给人看的就是一棵孤零零的乌桕树。它不伟岸,也不婀娜,顶着一团蓬蓬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日夜撑在那箩筐大的绿莹莹的井口上。

苍山如海。如果把连绵起伏的山峰喻为波迭浪涌的海浪,那我们的山村就是一叶漂泊在这海上的小船,而乌桕树就是船头的桅杆了,春天花开,枝头扬雪,船头挂起一张白帆;三秋飞霜,树冠流丹,在船头飘曳的就是一面大红的旗帜了。

那井边的鸟桕树啊,是故乡的标志,远路归来,当那朦胧的树影映入眼帘时,就会泛起一股温馨的故乡之情:看哪,那是乌桕树,到家了。

井边的乌桕树啊,古朴而又苍老,那是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虽然在人们眼里,不见它长高,也不见它长粗,只有枝叶繁茂的树冠,年年绿了又红,红了又绿。

人们喜欢抚摸着歪曲的树干,拍击着龟裂成鱼鳞状的树皮叩问:这树,为什么能历尽人间劫数而留下来了呢?有的说,它平凡。因为树大招风,井边的乌桕树,并不高大,像曲柄、像拐杖,普通而又平凡,平凡得叫人想不起能派什么用场,做不了梁柱,锯不了橡板,就是做柴火,曲曲扭扭,难劈哩!所以在大办钢铁的年月,它没有倒下;有人说它谦恭。因为它谦卑地立在路的尽头。傍着山岩,把根扎在乱石的罅缝中;偎着水井,把影投在井沿上。所以在毁林造田的年头,也躲过了被砍伐的厄运,它不妨碍挑水的乡亲,也无果实招惹路人。不引人羡慕,不招人怨恨。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人世间的风雨里,默默地生长,人们探索它,也许想从中悟出一点生活的哲理。

我爷爷也喜欢井边的乌桕树。他从一岁一枯荣的枝叶上,能预卜年成的好坏,农事的歉丰。他喜欢坐在树下歇凉、沉思。有次我听见他在树下轻轻地唱一支古老的情歌。我说:“爷爷,你在唱歌?”他故作惊讶地说:“没有呀,我没唱歌!你听错了,是树在唱歌吧?”我不相信,他就让我把耳朵贴在树干上聆听,真的,清风掠过梢头,满树都嬉笑、喧腾起来了。时而像浩歌长啸,时而又似浅唱低吟,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井边的乌桕树能唱歌呢!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移情作用。爷爷遇到伤心的事,闷着头在树下抽烟,我想,乌桕树也会伴随他叹息的。

我七岁时,爷爷把书包挂在我稚嫩的肩膀上,满怀希冀地说:“孩子,你要发狠读书,争个出息啰。”

“我不读书。”我说。{乌桕树气味}.

爷爷用青筋暴起的手,指着井边的乌桕树、神情庄重地说:“不读书,就和井边的乌桕树一样,成不了才""”

我爱井边的乌桕树,并不是它成了砥砺我向上的警钟,而是乌桕树下印着我童年的足迹:清晨,那栖身在树上的杜鹃,一声声啼唱穿雾而来,它召唤我起床,召唤我去挑水。当我把水桶按进绿茵茵的水井里,一股幽幽的清香扑来,我知道,乌桕花开了,它把叶的绿、花的香,都揉进了井里,更增添了水的晶莹、水的柔情、水的芬芳。井边的乌桕树啊,也系着我童年

的梦,夏日炎炎,乌桕树下的一团浓荫,像似沙漠的绿洲,使莹莹井水更加沁凉,幽碧,更加甜润、醉人。我背靠在树干上,听爷爷讲故事,在悠悠的南风中,闭目小憩,做着美丽的梦,梦幻似的向往明天,憧憬未来""{乌桕树气味}.

我喜欢井边的乌桕树,还因为它驮过我瘦小的躯体和童年的欢乐。那是金风送爽的深秋,在如火似霞的枝叶间,亮出了一束束雪白的乌桕籽儿,一颗颗,像碎银,像珍珠,在夕晖下轻轻颤动,丁零作响。姑娘们放下水桶,甜甜地笑着,向我央求:“二牛,去,给姐姐捋一把乌桕籽儿来吧。”我像猴儿一样蹿上树去,摘一捧,分送给她们。乌桕籽撒在温水里,会飘起一层薄薄的油花,用来洗脸,能让皮肤白净、红润,增添青春的光泽,姑娘们是爱俏的,在她们心目中,乌桕籽比珍珠霜还贵重哩。

也许是地气的关系,火红的乌桕树叶,不在秋风里凋落,却在风雪中静静地燃烧,使你感到温暖、炽热,当最后一片树叶坠地时,春天也就来了。

我虽然和乌桕树一样没有成才,一样没出息,但生活的海风,吹着我生命的小舟,离开了那个穷困的山村""{乌桕树气味}.

岁月如流,十年过去,我成了家,为了把爷爷接到城市里去住,我回到了故乡的山村。那井边的乌桕树啊,还是不见它长高,也不见它长粗,依旧古朴而苍老,像把雨伞一样还撑在井口上。当我给昔日的看牛朋友恭恭敬敬递上一支香烟时,他们总是谦卑地感慨地说:“你呀,出息了,好啊!只有我哩,硬是那井边的乌桕树""”语气里夹着几分凄凉。临走时,爷爷把我送到井边,深情地抚摸着乌桕树说:“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爷爷就像这乌桕树,离不开这块土地啊。”我望着苍老的乌桕树,望着和乌桕树一样苍老的爷爷,眼里滚动着泪花。真的,爷爷和乡亲,他们是属于这个山村的,属于这块土地的,这乌桕树是他们生活的投影。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拥抱着故乡的土地。

我的心被震动了,我们这些“有出息”的人,这些离开家乡的人,虽然为革命做了一点工作。但给家乡、给山村,给养育过自己的土地,贡献了什么呢?倒是和乌桕树一样朴素、平凡的爷爷。和乌桕树一样普通、谦卑的乡亲,在这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给故乡的土地,增添色彩、增添芬芳""

井边乌桕树啊,我爱你。

篇四:《20160517回归选四》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高三化学 2016年5月17日

一、阅读以下文字,不看教材,回忆相关知识点。不明白就翻书。

化学三字经之选修四

选修四,重理解,砍柴工,磨不误,多计算,找关联,以不变,应万变。 吸放热,据键能,有断裂,有生成,总能量,大与小,做差值,注符号, 方程式,热体现,标状态,去条件,反应热,形式多,燃烧热,与中和, 能源广,存不生,一二次,分清明,盖斯律,查始终,物不变,热相同, 计算中,两应用,成倍变,式调转。求速率,知快慢,浓度变,比时间, 内外因,皆影响,观状态,查形状,要想快,可升温,或加压,或催化, 增浓度,粒子多,能加快,不必说。有可逆,才平衡,浓度定,速率等, 有变化,后不变,有差异,可判断,正与逆,都表说,系数比,亦符合, 速率差,动平衡,正与逆,定不等,温度变,看吸放,压强增,系小向, 正浓增,逆浓减,同向正,异速变,催化剂,加速率,仍相等,衡不动, 衡常数,气浓比,温固定,数不动,三步走,起转平,用计算,手段硬, 读图象,看横纵,查变化,断移动。反应向,判自发,焓易小,熵易大, 焓在前,减温熵,自由能,最妥当。电解质,皆电离,若为弱,存可逆, 为弱酸,存多元,一步主,多步全,纯物质,不导电,若加水,灯光现, 最亮时,即平衡,再加水,逐为暗。水电离,也微弱,也可逆,存平衡, 是纯水,即中性, PH ,7不定,温度高,值就小,仍中性,无需较, H离多,即为酸,氢氧多,即为碱,水电离,小 -7 ,可为碱,可为酸。 测浓度,用滴定,减误差,守规程,指示剂,要弄清,色变限,来确定, 碱滴酸,用酚酞,酸滴碱,甲基橙。拿到盐,观离子,分强弱,来水解, 碱离弱,酸离强,显酸性,不相让,若相反,性亦反,呈中性,都为强, 盐水解,三守恒,溶质剂,电荷等。虽难溶,能电离,溶解时,存平衡, 溶解度,受温令, Ksp ,也跟从,绝多数,升温增,石灰水,极个性。 原电池,化生电,氧和还,电子转,异电极,电路合,电解质,配溶液, 还在负,发氧化,失电子,死不怕,氧在正,发还原,此电极,很安全, 用电源,选电池,一二次,放充电,燃料池,转换高,节能源,少污染。 电解池,有电源,阳阴极,氧和还,分离子,判先后,阴离子,阳极凑, 氯碱业,电冶金,阳极泥,贵金属,铜电镀,为哪般,防腐蚀,更美观。 金属器,腐蚀灵,多吸氧,少析氢,防腐蚀,物与化,刷油漆,常保干, 连电源,阴保护,贴活金,多为锌,电解池,原电池,电子等,来计算。

二、阅读下图,思考问题

1、请计算左上图所描述反应过程的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盖斯定律是必考内容,你一定掌握了吗?在书中找到例题,研究一下

3、左下ABCD四图均在t 时刻发生了平衡移动,请推测是什么条件改变导致平衡移动的,还有哪些描述化学平衡的图像,找出来看一看。

4、勒夏特列原理的具体内容是教材中是利用哪些实验来论证和说明该原理的,在书中找到,研究一下

5、你是否会用三段法分析题意用于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在书中找到例题,研究一下{乌桕树气味}.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高三化学 2016年5月17日

《中国化学史料》试题

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的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根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特创摘本组《中国化学史料》高考预测试题,供备考复习参考。 1、英文“Chian”又指“瓷器”,反映西方人把中国作为“瓷器故乡”,优美的陶瓷制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制得了陶器,约6500年前烧制出了红陶,红陶是黏土经焙烧后制得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红陶的红色是氧化铁 B.烧制红陶黏土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C.黏土经高温焙烧,强度硬度提高 D.传统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2、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

即锌),

其原理如图2。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图1 图2

3、15世纪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钒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化过它金之水,加盐则复为砂,沉于底,""强水用过无力""”,“硝”即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乌桕树气味}.

(1)这里的“强水”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2)“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化学式为(假设绿钒在“炒”的过程中未被氧化)_____。 (3)“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造“强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锅亦坏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银为例说明“用水入五金皆成水”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乌桕树气味}.

(6)“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过它金之水,加盐则复为砂,沉于底”的离子方程式为(设“它金”为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方以智)提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

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青矾”则绿矾,强热“青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得“矾油”。回答下列问题:(1)“矾油”的成分是________。

(2)强热“青矾”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矾油”至少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青矾厂气熏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衣服当之易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栽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炼丹家大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 石(即鍮 石金)的技艺: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 石金。 (1)鍮 石金是__________。 (2)鉴别鍮 石金与黄金最简单的方法是(注明现象与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炉甘石点化鍮 石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 制砖瓦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建筑业上一大杰出贡献,有“秦砖汉瓦”之称。制砖瓦的原料为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是Al2O3·2SiO2·2H2O及其铁的氧化物。在烧制过程中,因方法不同砖瓦的颜色不同,若在空气过量和自然冷却条件下,烧制出来的砖瓦呈______色,其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封窑(隔绝空气)并在窑顶加入一定量的冷水,烧制出来的砖瓦呈____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红陶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代表。粘土焙烧了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其中铁元素被氧化为氧化铁,焙烧后变得质地坚硬。

2、B根据“升炼倭铅”就可知道利用升华法冶炼金属锌,而且可以推知冶铅比冶锌年代早,(事实上我国商代的墓葬中发现有各种铅器和铅戈)。本题要求根据冶锌的装置图和题给锌的熔沸点判断四个选项说法的正误: “升炼倭铅”的反应:

A项正确。反应区温度达到1100~1300℃,Zn变为蒸气与杂质分离,在“兜室”冷凝为液体流出(冷凝区温度介于Zn的沸点和熔点之间),B项错误。利用“泥封”防止制得的锌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锌火”是未反应完的CO和Zn蒸气从“兜室”逸出燃烧。所以C、D项正确。 3、(1)HNO3 (2)FeSO4·4H2O[假设1 mol FeSO4·7H2O即278 g,失去质量的1/5即55.6 g(约3 mol)H2O] (3)2FeSO4·4H2O ===Fe2O3+SO3↑+SO2↑+4H2O SO3+H2O==H2SO4

KNO3+H2SO4 == KHSO4+HNO3 (4)Fe+ 6HNO3 ===Fe(NO3)3+3NO2↑+3H2O

(5)Ag+2HNO3 ===AgNO3+NO2↑+H2O (6)Au的金属活动性很弱,硝酸均不能将其氧化;加盐(NaCl)后,“强水”中含王水成分,Au可溶于王水 (7)Pb与“强水”反应后生成硝酸铅,加盐(NaCl)后,生成PbCl2沉淀 (8)“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或消失 4、(1)H2SO4(2)2FeSO4·7H2O ===Fe2O3+SO3↑+SO2↑+7H2O 47.6[98 g/(98 g+6×18 g)]

(3)SO3、SO2均有强刺激性气味 (4)SO3(g)遇水汽形成硫酸酸雾腐蚀衣服(5)硫的氧化物(SOx)污染环境,伤害植物,形成酸雨污染土壤,植物枯死。但乌桕树对SOx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5、(1)黄铜或铜锌合金(2)分别在空气中灼烧,表面变黑的是黄铜(3)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6、【答案】红色 4FeO+O2 === 2Fe2O3 4Fe3O4+O2 ===6Fe2O3 青灰色 C+H2O====== CO+H2 Fe2O3+CO ===2FeO+CO2

Fe2O3+H2 ===2FeO+H2O 3Fe2O3+CO ===2Fe3O4+CO2 3Fe2O3+H2 ===2Fe3O4+H2O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乌桕树气味 乌桕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