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题作文】
第一篇:《怀孕了为什么不能养猫狗》
怀孕了为什么不能养猫狗
近些年来,国内家庭饲养猫狗宠物增多,许多报刊载文告诫大众,猫狗可引起弓形虫病,造成可怕的胎儿畸形。这虽然是必要的,可惜不少文章不够准确,有些采取夸张手法,耸人听闻,引起大众无端的恐慌,造成很多小动物被遗弃。本文对宠物养主经常提出的几个问题给予解答。
1. 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引起的一种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虫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约16~40%曾经感染,有的调查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50~80%有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我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明显比外国低。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都是自愈。但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艾滋病人等,弓形虫感染就很严重。怀孕妇女感染可传染给胎儿,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2. 弓形虫是怎样传染的?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火锅的温度不够或时间过短,其中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发育较低、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弓形虫的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
来源。但是,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重要。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传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由于先天性感染胎儿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很重要。可是,只有在怀孕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初次(原发性)感染才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感染过弓形虫,那她就不再有传染的危险。
3.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有哪些危险?
如果怀孕头3个月发生先天性感染,大约40%胎儿可能有严重损害,出现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疾病,或者出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白内障、脑内钙化、脑积水、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黄疸和肝脾肿大。怀孕末3个月发生的感染,严重者不到3%。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一项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
原发性感染,其中有36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她们的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原发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孩子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与其他孕妇的孩子没有不同。
4. 孕妇要不要常规进行血清弓形虫的抗体检查?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后续处理措施,大众可以接受,而且确实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现在我国有些医院已在开展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但
不少是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不只一次地有人向我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阳性怎么办?要不要治疗或终止妊娠?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为什么?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检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国的孕妇感染的机会比外国相比可能更小,所以我国应先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评价性研究,然后制定有关政策。在明确的方针之前,不宜盲目地普遍推行。
5.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预防生肉污染熟食。怀孕养猫。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猫粪污染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二篇:《孕期养猫易致孩子患精神病》
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如果不注重一些细节就特别容易给胎儿带来伤害。近期,有研究表明孕期在家里养猫的时候,特别容易导致孩子会患上精神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孕期感染弓形虫 孩子易患精神病
据了解,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公布了一项历时8其后代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病。
人群。在8年的时间里,研究专家通过对虫感染率高达15%-25%
感染弓形虫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那么,孕期女性如何感染上弓形虫?原来,这种弓形虫在猫的肠道中存活和繁殖,而养猫人士在接触猫排泄物时,有可能感染这种寄生虫。
女性如果在怀孕期间养猫的话,通过弓形虫抗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那么就说明检测者的体内可能存在弓形虫感染。
根据中国网报道,美国调查了超过45000名女性后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女性的自杀几率比未感染女性高出1.5倍,而且随着体内弓形虫抗体的增加,自杀几率持续上升。
在该项调查中,如果检出新生儿体内含有这种抗体,则意味着妈妈在怀孕前已经感染了该种寄生虫。再经过与当地的自杀案件交叉比对后,有研究人员最终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女性,实施自杀行为的几率更高。
由此可见,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养猫是比较容易导致孩子患上精神病的。所以,准妈妈应该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停止养猫,这样不仅仅是对自己好,也减少了孩子以后患有精神病的机率。以上文章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作用。
第三篇:《孕妇不宜养猫狗》
一位30多岁的孕妇先后发生了四次流产,究其原因,妇产科专家在检查中了解到,这位孕妇两年内先后养了10只猫,她长期与猫接触玩耍,使她感染了弓形体原虫,是导致她多次发生流产的根源。
弓形体原虫是一种寄生虫,病原体很微小,主要寄生在网状内皮细胞之中,也可侵袭除成熟红细胞外的任何组织细胞。许多小动物如猫、狗和鸽等身上都容易寄生弓形体原虫,感染弓形体原虫后会排出弓形体卵囊,当卵囊污染食物被人误食,就会感染人体;人与小动物逗玩,或手脸被小动物舔也可能会受到感染;若输入含弓形体的血液,移植含弓形体的器官,更会受感染。原体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播散到全身,引起弓形体病。由于侵犯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样,一般多为隐性感染,或有乏力、低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易被忽视。重者会引起高热、淋巴结肿大或非典型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等,波及眼会引起眼部病变,如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等。因症状没有特异性,临床上往往难以确定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一旦感染弓形体原虫,弓形体原虫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还可以通过血液、子宫、羊水感染胎儿,其中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机会高达40%,可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畸形,如小头畸表、脑积水、小眼、兔唇、智力发育迟缓、肝脾肿大、无耳廊、无肛门、两性畸形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有些婴儿出生后无明显症状,如不给予及时的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斜视、失明等眼部损害。据北京地区调查,孕妇感染了弓形体病者胎儿脑积水畸形儿的发生率是未感染者的27倍,死胎的发生率是未感染者的3倍。据重庆地区调查,发现感染了弓形体病的儿童弱智的发生率为未感染者的5倍。
虽然感染弓形体原虫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很大,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够预防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孕妇不要触摸玩弄小动物的原因。此外,要不吃生或未煮熟的猪、羊、牛肉,不吃被猫等小动物污染的食品,不用被小动物舔过的餐具,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孕妇女从事屠宰、饲养职业和在肉联厂工作者,应定期做弓形体病的有关检查,对被弓形体感染的患者应在孕前及时采用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治疗,但在孕后尤其是在孕后的头3个月,不可用药,因为乙胺嘧啶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第四篇:《科学发现3:养猫的孕妇可能更易生男孩》
科学发现3:养猫的孕妇可能更易生男孩
这听上去像是最荒诞的故事,但据科学家们最近称,感染一种常见猫寄生虫的孕妇生男孩的概率更高。这种名为弓形虫的寄生虫它通过被感染的猫粪进行传播,也存在于生猪肉或牛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