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景点管理 旅游景点管理系统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话题作文】

景点管理(一)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期末重点整理

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点)是指一个具有明确的范围界限和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可供人们前来休闲、娱乐、游览、观光、度假等的专门场所。

2、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是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3、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优化原理(4)效益原理(5)动态原理(6)量、质、时、空同一原理

4、旅游景区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经济方法(4)宣传教育方法

5、旅游景区管理可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等七大职能。

6、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特点:(1)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2)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3)国家公园为社会公益性质

(4)公园的规划设计国家统一组织专家编制

7、东南亚海滨度假区管理模式特点:(1)政府积极促进旅游发展(2)大力保护当地特色自然与人文环境(3)采用现代管理理念

8、加拿大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特点:(1)完备的规划体系(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建立模式

9、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趋势:

(1)注重企业形象,旅游景区产品呈现品牌化趋势;(2)加强企业间的联合,旅游景区企业呈现集团化趋势;(3)关心游客需求,旅游景区项目管理和设计呈现体验化趋势;(4)合理利用资源,旅游景区资源管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5)重视科学技术,旅游景区管理过程呈现信息化趋势;(6)提高整体品质,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呈现标准化趋势。

10、旅游景区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1)由产业规划向系统规划发展;(2)由领导规划、专专家规划向参与性规划发展;(3)由规范化向多样化发展;(4)由实体规划向形象规划发展。

11、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基本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性指标,一般只限于自然资源评价。该评价方法对于开展专项旅游,如登山、滑雪、海水浴等尤为适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有旅游湖泊评价,海滩评价,海水浴场评价,康乐气候分析,溶洞的评价,滑雪旅游资源的评价,地形适宜性评价。(熟悉)

12、根据国家《旅游规划通则》,旅游景区规划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13、旅游规划实施的政治保障:(1)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2)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3)制定投资优惠政策,扩大融资渠道;(4)贯彻落实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5)加强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提高旅游决策的科学化水平;(6)完善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划分与协作。

14、旅游景区战略:旅游景区战略是景区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方面的界定,通过配置、构造、调整与协调其在市场上的活动来确立创造价值的方式。

15、旅游景区战略定位:旅游景区战略的要点在于为景区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位置。

16、旅游景区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17、旅游景区战略目标建立原则:平衡性原则、权变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18、旅游景区外部因素评价:(1)外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2)竞争态势矩阵(CPM) (选择)

19、旅游景区产业环境分析:(1)旅游产业驱动力分析 (2)旅游景区竞争力分析(选择)

20、旅游景区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1)景区财务状况 (2)景区产品产品及竞争地位 (3)景区市场营销能力 (4)研究与开发能力 (5)职工的数量及素质 (6)组织结构 (7)过去的目标和战略

21、旅游景区内部环境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方法(点线面分析法)——历史分析、行业比较、最佳业务分析 (2)价值链分析法——旅游景区价值链分析法、旅游景区价值链分析功能。

22、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主要是特色经营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了解各自含义,知道判断)

23、旅游景区战略联盟的类型:旅游景区纵向战略联盟、旅游景区横向战略联盟。(判断横向、纵向)

24、云南昆楚大丽景区联盟整合营销:(1)品牌先导——央视广告 (2)促销跟进——参加展会 (3)统一包装——主题/设计/制作/展台统一 (4)信息共享——门票、客流量 (5)川渝进行营销——推介会、政府、旅行社老总、航空公祠、媒体人 (6)终端展示——百城万店

26、旅游景区产品设计和策划原则:依托资源、面向市场、突出主题、注入文化、形成系列、塑造品牌、产品组合互

补(时间互补、内容互补)

27、CIS系统,旨在表现企业鲜明个性和经营特色,传达企业方针与精神,给顾客以新鲜感和独特感的经营技法。

28、旅游景区视觉识别形象系统内容 P-219 表格熟悉、理解

29、旅游景区形象定位的方法可采用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领先定位(应用于有很大著名度的景点)。(理解,判断)

30、旅游景区行为识别——社会行为识别系统:(1)旅游景区公共关系活动 (2)旅游景区社会公益活动 (3)旅游景区专题活动 (4)旅游景区形象广告活动

31、旅游景区形象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社会传播、人际传播媒介、常规新闻媒介、公共活动媒介、户外媒介。(要会举出例子来)

32、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趋势:(1)人力资源资本化 (2)职业教育终身化 (3)管理方法人性化 (4)管理手段科学化 (5)薪金报酬绩效化 (问答)

33、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获取功能、整合功能、保持功能、评价功能、发展功能 (选择、理解判断)

34、旅游景区质量:为旅游景区满足明确和隐含游客需要的功能的特性总和。

35、旅游景区质量的构成:基础产品质量、产品的组合质量、服务质量、产品定价。

36、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综合心里评价。

37、人文景观型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环境质量标准:(1)绿地率不少于30% (2)大气环境达到一级标准 (3)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A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B类标准。

38、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和度假型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环境质量标准:(1)除滑雪、海滨和河湖型旅游区外,其他旅游区绿地面积不少于50% (2)大气环境达到一级标准 (3)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A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B类标准 (4)环境噪声达到0类标准

39、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主要包括:环境的生物物理容量;环境的社会、文化容量;环境的心理容量;环境的管理容量等地各方面。

40、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措施: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科学确定旅游景区合理的环境容量;加强废弃物、污染物的管理;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提高全民生态伦理道德水平;确立管理区域;保护文化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1、旅游安全定义: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现象中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总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

42、《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1990年2月20日发布。

43、表格记住。

44、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对策:(1)建立社会联动系统 (2)加强旅游安全统计并实时公开 (3)旅游安全宣传与教育 (4)设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5)完善旅游保险机制 (6)构建旅游安全(管理)学科 (7)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 (8)提高景区安全检测的技术水平

4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于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

景点管理(二)

景点管理(三)

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主要内容的分析

作者:冯 芬 文章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点击数: 488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22日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游客是旅游景区的"主角",是带来经济收益的"顾客",注重对游客的管理对景区的规范、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景区游客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只有充分理解其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技术等,这有利于促进旅游景区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增长,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速蓬勃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在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为了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游客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也是当务之急。大体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分析与掌握景区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各个游客集散中心或常住社区前往景区进行观赏、游乐等活动,在景区内部和外部系统之间形成一定强度的旅游流。这里主要探讨旅游景区内部游客活动的时空规律。

1. 景区旅游流的时间变化

景区旅游流的强度在一年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淡季游客较少,大量设施设备闲置;旺季人满为患,景区资源环境承受较大压力。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旅游景区的植被、地表景观等一年四季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因此,我国的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室外景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从接待游客数量来看,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例如,每当冬季来临,由于九寨沟大雪封山,进入景区的公路、山路路面结冰、结霜,汽车难以进入,部分游客对寒冷天气无法适应,冬季九寨沟的游客明显减少,形成淡季。影响景区客流季节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游时间。对于我国出游人口的大多数而言,由于工作等原因,平时一般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中、远程距离的旅游往往集中在节假日或长假期间,而周末双休日是近程旅游的高峰期,寒暑假是教师、学生出游的集中期。例如,故宫每天接待游客以三万人左右为宜,最多可接待六万人,如果游人达到八万人,就到了故宫接待能力

的极限,而2005年"五一"期间,故宫博物馆7天假日共接待了52万人左右,最多一天达12万人左右,远远超过了其承受能力。

在一天之中,景区旅游流的强度也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高峰时段会形成游客排队等待,低谷时段则游客稀疏。景区由于与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基地的距离远近不同、开放时间、活动内容等不同,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会形成客流的高峰和低谷。在进入景区的高峰期,景区入口处客流量巨大,会形成游客的排队现象;在没有开展夜游的景区,黄昏时段是游客离开景区的高峰期,在景区出口,客流强度较大等等。例如,深圳欢乐谷的开放时间是每天9:30-21:00,由于晚19:00有大型主题晚会,每天3:00前后是入园高峰期之一。

2. 景区旅游流的空间变化

一般而言。景区都有一个或多个出入口,进入景区后,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导游图或路标系统的导引下,会沿着一定的线路或景区游道进行游览。以最简单的一日游景区为例,旅游者要经过到达-泊车-买票-验票进入-参观、游乐、看节目等-午餐-参观、游乐、看节目等-出口-取车-离去完整的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游客的空间位移过程是线性的、连续的,如果游客在某一处停留时间过长,或者说是某个景点停留游客过多,也会出现旅游流。同时,在旅游景区出入口、高级别的吸引物、主要游乐场、表演场所、购物场所、就餐地点、游道的交汇处等节点会形成人流汇聚,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高峰期,这些节点会承受游客超负荷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接待设施产生较大的影响,会出现游客排队、等待,容易产生各种事故。

二、对旅游景区最大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控制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旅游环境系统不是指一个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是围绕作为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的多种组合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而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它是建立在旅游环境系统基础之上的,在文章中,主要探讨的是量化的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即在满足游人的最低要求和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该风景区所能容量的最大的游客量。

旅游环境容量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长期而言,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它随着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旅游地的发展及旅游时间的延伸而不段变化。

影响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生态、资源、天气、当地风俗文化、当地居民态度、游客素质、游客心理、时间、空间分布、接待能力等等。旅游景区应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科技工具,随时检测并关注景区内游客的数量,在景区热门景点未达到饱和前,不需要采取任何控制容量的管理措施;一旦热门景点出现拥挤,应立即通过电子公告牌向游客发出预警信息,引导游客流的合理改向;如果热门景点的超载经常发生,景区应考虑设立新的景点,或者是提高门票价格,强制分流等,同时为预防以后超载事件的发生,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加强淡季促销,分流一部分旅游旺季时的游客。

三、规范旅游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它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是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的行为,如随手乱扔废纸、果瓶、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随地吐痰之类。另一类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景区有关游览规定的违章活动行为,如乱攀、乱爬、乱刻、乱画、违章拍照等,由于游客道德意识感弱化,对环境保护信息缺乏等,这两类行为在景区都极为常见。例如:在上海的部分免费公园内就发生过市民在绿地上竞相采摘野菜而破坏草地的事件;而在山西太原的某些公园里一些市民拿着袋子在园里偷挖嫩小的竹笋等。如此种种问题都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在经营过程中,应注重对游客行为的管理和控制,通过管理和控制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旅游过程的安全性,并将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态度通过教育途径传递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除了获得愉悦的游览经历外,还能在精神上获得升华,同时,这也有利于保障游客的人生、财产安全和保全景区资源。

综上所述,已了解到游客管理应该做的工作,明确游客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服务对象,做好对游客的相关管理工作,处理好景区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是顺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趋势,在以后景区管理者应该重视旅游者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 旅游景区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06.

[2] 马勇. 旅游景区管理[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 万幼清. 旅游环境容量确定方法的探讨[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4]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景点管理(四)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 (Manage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主讲:易志斌

学时:32课时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第四章人造景区概述

o 学习目标

了解人造景区的类型、特点、发展历程;认识制约我国主题乐园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发展趋势;了解动物园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功能;了解我国水族馆的经营模式。

第四章人造景区概述

o 与大部分自然和人文景区不同的是,人造景区一般由私人机构投资,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o 人造景区的分布一般都靠近目标市场区域,即具有一定消费水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

o 人造景区包括各类主题乐园、游乐园、蜡像馆、动物园、水族馆等。

第四章人造景区概述 目录

一、主题乐园的定义和概念第一节主题乐园

o 主题乐园(Theme park)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一般来说,主题乐园是以某一主题或综合几种主题于一体为内容,投资量大、高度发达、收取入场费的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

o 主题乐园是一种游乐园,其中的乘骑、景观、表演和建筑都围绕一个或一组主题。

o 以展示、表演“文化”为主,游客也以观众身份参观游览 为主的人造景区不应该叫做主题乐园。

o 普通游乐园是一种包括有各种乘骑设施、游艺机、餐饮供求以及文艺表演的娱乐场所。

景点管理(五)

景点管理(六)

目 录

第一章旅游公司游客服务管理制度 ……………………………………. 3 1 总则 …………………………………………………………. 3 2 公司活动策划管理制度 …………………………………………… 4 3 旅游市场促销管理制度 …………………………………………… 6 4 游客接待管理制度 ………………………………………………. 8 5 票务工作管理制度 ……………………………………………… 10 6 公司导游导向管理制度 ………………………………………….. 11 7 公司游览环境管理制度 ………………………………………….. 12 8 公司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 14 9 公司突发事故应急管理预案 ………………………………………. 15 10 黄金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 ………………………………… 18 11 公司应急医疗管理制度 …………………………………………. 20 12 特殊游客服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景点管理 旅游景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