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6农业农村工作意见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话题作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一)

吴农发"2010"01号

吴起县农业局

关于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业转型提效年”。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和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本着“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原则,按照“土豆主导、菜畜果补充”的产业开发思路,围绕“粮食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

– 1 –

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这一主题,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提效。

奋斗目标:全年计划播农作物食面积30万亩,生产粮食粮食5.7万吨,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总产量达到7.5万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38元,较2009年增长14.4%

一、大力发展以马铃薯、玉米、药材为主的种植业

2010年全县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推广脱毒马铃薯4.3万亩,良种繁育0.8万亩。计划种植地膜玉米5万亩(其中全膜覆盖面积2万亩)。药材示范推广面积5000亩。今年,马铃薯、玉米高产示范和药材推广种植工作坚持高点起步,务求实效,做到一确保(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两落实(落实面积、落实地块)“三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到位,人员到位),“四个有”(有示范标志,有技术方案,有配套措施,有专人负责),“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机具,统一施肥,统一管理)。马铃薯、玉米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种植,药材种植遵循因地制宜,多点开花的原则,从而进一步调整优化作物和品种布局,壮大区域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产业板块。

二、大力发展以蔬菜、花卉、苗木为主的棚栽业

2010年计划种植瓜菜面积3万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00亩,弓棚500亩。通过机制创新、政策调动、制度保障等办法,鼓励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农业产业开发,采取企业领办、能人带动、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的办法,以“一园两带”为重点,积

– 2 –

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大量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多元增收。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配套工作,提高棚栽业抗旱稳产能力。积极引进适宜棚栽业种植的小型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与效益。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搞好技术服务,促进棚栽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快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业

今年要继续加快12万亩苹果基地建设进程,完成2万亩老园改造和5.5万亩幼园管护抚育工作。同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每乡镇新建6个美化绿化经济林果示范园村。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中,老园建设要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果品品质上下功夫,全面推广“四项技术”。幼园管护要严格放苗、覆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埋土防寒等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和庭院经济,在农户庄前屋后、脑畔硷畔大力栽植果杏桃梨枣、葡萄、楸子、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

四、大力发展以子午岭黑山羊为主的草畜业

结合我县当前草畜产业发展现状,要坚持保护传统资源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白豹、庙沟、长官庙等南部乡镇大力发展子午岭黑山羊,走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路子,全力扩大羊子生产基地;在周湾、长城等北部乡镇适度选育、发展白绒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羊子,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加强对羊子产业的技术指导,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测,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草业生产要加强各类草地的管护和利用,加快现有

– 3 –

草地复壮,延长草场寿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要突破草业自身发展瓶颈,抓住国家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饲料产品良好的市场机遇,积极探索我县苜蓿饲料工业的开发和利用,把我县草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这项绿色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全年完成羊子存栏9万只,新种人工牧草4万亩,其中飞播种草2万亩。

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2010年新建沼气池1000口,建后服务点10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0个。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对接工作,搞好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协作协调,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沼气的积极性。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不断优化、选拔和培训沼气建设技术施工人员,三是要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安装、统一配套器材、统一验收兑现等“七个统一”建设质量标准,严把沼气建设质量。

六、抓好农技推广工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科教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我们必须立足县情,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重点搞好农作物优质、高效等新型栽培技术推广。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县农技、种子等业务部门,大力开展农作物优

– 4 –

良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引进和推广工作,县种子站要牵头推广玉米高产品种,农技站要大力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转化作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万亩。县植保站要立足业务搞服务,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点,履行病虫害测报职能,编发病虫情报,推广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民群众科学、安全用药用械,统防统治工作,科学指导全县搞好农作物防虫治病工作。

七、加快信息体系建设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是八大民生工程之一,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信息为“三农”服务能力,对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将深入实施“信息入村”工程,计划再完成4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民培训新体制、新机制,广泛组织农技人员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以“人人技能工程”和“电子农务”为载体,围绕农业高新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知识,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保证广大农民能够及时获得准确便捷的信息与实用技术,计划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0场次,培训农民10000人次,劳务输出300人。

八、强化农机项目实施

以蔬菜业、林果业和草畜业为重点,积极增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农业专业机械的购置力度。计划年内购进各类农机具

– 5 –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二)

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送审稿)

(2013年1月23日)

为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结合本县实际,现就切实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强基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紧扣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推进三大建设,即以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中心,突出产业化经营、农业机制创新两大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生态文明、扶贫开发三大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社会繁荣稳定。 主要目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2万亩,蔬菜复种面积12万亩,确保粮食总产达9万吨,蔬菜2万吨;争取上级涉农专项资金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全力推进道二片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按照“整合、引进、提升”的要求,积极整合农口资金和项目,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147”工程,即打造1个核心区、规划4个功能区(种植业功能区、养殖业功能区、花卉苗木功能区、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立7大基地(10000亩高产优质水稻、玉米基地、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瓜果基地、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500亩现代水产基地、万头生猪

养殖基地、100亩农产品加工基地),确保年内示范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核心区基本成型,力争在3年内将其打造成集科技型、示范型、观光型、效益型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5年内打造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示范区的成功创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2、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产业。一是切实抓好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和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建设;二是力争完成烤烟种植面积3.5万亩,收购烟叶10万担;三是巩固12万亩蔬菜复种面积,完善国家级千亩露地标准园建设,新扩州定万亩商品蔬菜基地,新装蔬菜水泥大棚180个。

3、加快发展优势经作产业。一是完成柑橘品改低改5000 亩;二是完成油茶低改、新造5000亩,培管2万亩;三是积极发展茶叶、百合等经济作物1万亩;四是完成油菜、大头菜种植8万亩。

4、强力发展规模养殖业。一是新建规模养猪场5户,完成标准化养殖场改造5户;二是做大做强以湘西黄牛为主的优质草食牧业。巩固10个牛源示范基地建设,带动牛源基地养牛户200户,发展基础母牛1000头以上,创建国家级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广特色养殖。以羽丰鸽业、联华水产,北欧玛、武陵大鲵等为示范,大力发展肉鸽、大闸蟹、鲟鱼、娃娃鱼等特色养殖。

5、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帮助德农牧业等三家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争取农丰公司等4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州级龙头企业。

6、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力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万元,拉动农民购机资金700万元,年内新增农机具1500台套,农

机总动力增长10%以上;抓好花垣镇、吉卫镇、龙潭镇、道二乡四个千亩农机化综合服务示范片建设;扶持培育成型农机大户20人、农机服务组织2个;完成机耕道建设任务。

7、推进供销工作发展。巩固和发展供销六大流通网络建设,筹办好“网上供销”县级站和物流贸易公司,办好反季节蔬菜超市,积极为农服务。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三农”工作基础

8、全力以赴跑项争资。坚持把“争项目、跑项目、上项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加强政策研究,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加强跑部进京,力争出色谋划一批项目、成功争取一批项目、快速建成一批项目,逐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确保在跑大项、争大资上实现突破。

9、加快水利农田建设。一是全力抓好吉辽河水库水源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完成排料乡集中供水工程,花垣镇至团结镇二期等14供水工程。三是全面推进川洞水库、大塘水库、关龙水库等9座小Ⅱ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工作。四是全面推进花垣县龙潭河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建设。五是全面完成广车项目区和保楼项目区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任务。六是狠抓小排吾、红卫提引联合灌区及面上渠系工程险工险段及水毁修复。七是全面协助竹篙滩二、三级电站和将军山电站的建设工作。八是抓好塔里和下寨河等电站增效扩容国债补助申报。九是做好兄弟河雅桥乡河段、兄弟河龙潭镇河段两个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项目计划开工建设。十是落实谷哨水库、新寨水库、排楼水库、酸汤水库、美惹

水库等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十一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花垣河上游坡耕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十二是全力抓好花垣河和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兄弟河花垣河交界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兄弟河吉卫镇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前期申报工作。

10、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认真做好整村推进和少数民族高寒山区村项目,落实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村的产业扶持;投入财扶资金1000万元,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扶持农户25000人;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示范攻坚村的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加大130个重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争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千人以上。

三、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着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11、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优化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12、加快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深入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各类技术力量,通过兴建科技示范场、开展技术承包等方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确保年内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个、新技术5项以上。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推进工程,全力以赴做好“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测土配

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的五统一服务,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新提高。

13、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认真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移民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贫困农民帮扶培训等项目,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和“百万农民”大培训等技能培训,年内培训农民8万人次,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

14、保障农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确保农资市场稳定。推进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加快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扩大农产品上市抽样检测品种范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以“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为重点,积极推广无公害化、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生态优美家园

15、着力建设新农村。一是完善大河坪新农村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硬化搞和等村间道硬化10公里;投资30万元,改造大塘坪村山塘2个;投资150万元,完成示范片人饮改造计划。二是完成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立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1、计划投资31万元,完成烤烟种植面积310亩;2、计划投资280万元,完成村级活动中心建设;3、计划投资3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建设;4、计划投资200万元,完成全村125户特色民居改造;5、计划投资20万元,完成村幼儿园建设;6、计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三)

马办通"2014"30号

马临工业经济区党政办公室

关于印发《马临工业经济区管委会2014年

农业农村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村、区属各部门:

现将《马临工业经济区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2014年2月17日

马临工业经济区管委会

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推进“三化一强”和扶贫攻坚强区建设进程,结合我区实际,提出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与扶贫攻坚强区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化一强”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新政策,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深化实施“14321”工程,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粮经比例向40:60转变,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工业化引导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抓好防灾抗灾工作和农业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巩固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产业化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大户带动小户模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构建文明、富裕、和谐马临奠定基础。

(二)任务目标

到2014年底,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9840亩、粮食产量3810吨,完成猪存栏20450头、出栏20000头,牛存栏3250头、出栏700头,羊存栏8700头、出栏8100头,家禽兔存栏54000羽(只)、出栏77000羽(只),完成商品蔬菜种植8000亩、产量13880吨,经果林建设3500亩,营造林建设1500亩,完成以黔北麻羊为重点的现代万户工程大户180户,争取新增县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新增农业标准化认证1个,新建农业畜牧示范园区1个,完成沼气池建设30口,完成机耕3500亩,完成农业招商引资800万元,完成扶贫信贷资金投入1200万元,新增乡村旅游接待床位500张,实现农业总产值2055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700万元,实现农业增速2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二、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保障能力。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减少土地撂荒,抓好夏秋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实现粮食增产。

2、加大两杂良种推广力度,确保水稻、玉米良种推广率达100%,完成水稻科学育秧3100亩,玉米科学育苗移栽3500苗,其中单株育苗定向移栽2000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6250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2700亩,加快宽厢宽带、脱毒薯类、蔬菜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品质。

3、认真实施玉米、洋芋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工程,确保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加强地力建设,实施好有机质提升、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建设,落实秸杆还田2000

亩,改造中低产田土500亩。

4、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强化面上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售伪劣种子、化肥、农膜、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等各种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5、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扩大蔬菜、杂粮等经济品种种植面积。

6、认真落实抗灾生产措施,加强旱灾预警预防工作,搞好抗灾育秧育苗,夏季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搞好抗旱救灾物质调运、储备、供应工作,努力抓好“双抢”,全面实现“四满”,立足抗灾夺取粮食丰收。

三、进一步实施“14321”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稳步发展生猪,突出黔北麻羊,大力发展禽兔,积极发展肉牛,搞好特色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在向阳、临丰、五一规划建设以黔北麻羊、商品猪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园区,巩固和发展外三元商品猪、黔北麻羊养殖小区,努力建成临丰养牛小区。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确保养殖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8、大力发展蔬菜产业。2014年发展蔬菜8000亩,实现产量13880吨,抓好夏秋时令商品蔬菜种植2000亩,产量4000吨,以五一村大棚蔬菜种植为示范。

9、抓好特色经济林1400亩脆红李和2500亩核桃的后期管理,对接四河四带工程,进一步巩固发展核桃、李子、葡萄、梨子等特色经果。新增经果林和退耕还林工程3000亩。

10、实施好现代农业万户工程,努力引进龙头企业,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程度。坚持抓大户思想不动摇,认真抓好以黔北麻羊、脱毒薯类高产创建种养殖大户培植,全面完成面上180户大户发展计划,发挥产业优势,突出重点,积极引进发展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搞好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和推荐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的评定,抓好以黔北麻羊、生猪生产为重点的2个农业标准化基地产品认证,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

11、积极发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6农业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