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蓝靛果忍冬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蓝靛果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蓝靛果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蓝靛果是一种世界珍稀、纯天然、野生的可食用浆果,具有潜在的价值。国内外一些科研人员,看中蓝靛果的美好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并获得可喜的成果。现就其资源概况、抗氧化性能、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以及如何对其开发利用作简要的阐述。

1 蓝靛果的研究现状

1.1蓝靛果资源的概况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羊奶子等,是忍冬科(Caprifoliace-)忍冬属(Lonicera)植物,落叶灌木。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北部等地区。在我国,蓝靛果忍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野生资源贮量最大。

近年来,蓝靛果野生资源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人员对蓝靛果的生物学特征、人工栽培、品种选育、营养器官解剖、分类地位、营养成分测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1.2蓝靛果的抗氧化性能

蓝靛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功能,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资源。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酸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及大量黄酮类成分,提取物还富含次级代谢所需的花色苷和酚酸。研究显示,蓝靛果与其他许多产品相比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以前的研究也显示,蓝靛果对过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羟基、单线态氧有很高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蓝靛果提取物或者从蓝靛果中分离出的天然产物,3一糖苷花青素具有化学抑制和化学治疗的活性。

蓝靛果提取液的HPLS分析显示:鞣花酸,樨皮素3一糖苷,懈皮素3一鼠李糖苷,4,5,7一三羟基酮醇3一糖苷,4,5,7一三羟基酮醇衍生物,花青素3一糖苷,花葵素3一糖苷,花青素3一木糖苷,花青素3一糖苷衍生物,二羧酸酰化花青素3一糖苷衍生物都存在一定量,并且都有一定的抗氧化特性。 蓝靛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花青素3一糖苷是抗氧化物中最有优势的,有最大的抗氧化能力。花色苷有可能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多的酚类化合物,也将用于射线保护剂、催产素、化疗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抑制血小板浆集、加强组织肿的胶原蛋白基质交联。花青素属于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和清除射线的能力。

1.3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蓝靛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浆果。ZHOLOBOVA,Z.P.报道蓝靛果富含维生素、矿质元素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AZIN,L.A.等发现果实中其碳水化合物、多元醇及有机酸含量各以葡萄糖、山梨糖醇及柠檬酸为最多;ANIKINA,E.V.等从其果实中提出苦味物质并确定其组分,且鉴定出果实内含三种柠檬酸酯类物质;VERESHCHAGIN,A.L.等认为蓝靛果中苦味物质是三种苹果酸酯,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二丁基苹果酸酯。国内许双庆报道了蓝靛果干物质中微量元素含量,鲜果及果汁中维生素、各种糖分及总酸、总糖含量;齐桂元等测定出蓝靛果果实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有9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李淑芹等通过对蓝靛果原汁和蓝靛果酒进行营养学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中含VB1、VB2、VPP、VC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是VPP含量高出水果近百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40%左右,后又测出蓝靛果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1.3% 。

1.4蓝靛果的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蓝靛果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具有抗炎和抗病毒能力,能防止毛细血管破裂、降低血压、改善肝脏的解毒功能,且具有抗肿瘤功效,可缓解放疗后的不适症状,可减缓化疗后白细胞数量降低的作用。

黄普华等报道蓝靛果叶中含有抗坏血酸成分,含量为0.07%;ZHOLOBOVA,Z.P.证实果实中所含花青素苷、无色花青素昔、儿茶酸及芸香苷等物质,经临床实验验证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还可防止血管破裂,降低血压,并有抗病毒、抗癌和改善肝脏解毒作用等功效。侯江雁等研究表明蓝靛果无毒;金政

[17-19]探讨了蓝靛果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多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能使小鼠肝小叶损伤区域缩小,肝细胞中脂滴减少,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肝细胞中溶酶体数量减少,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及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降低,且促进线粒体恢复和再生,对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邱绍婕等研究表明蓝靛果可明显提高小鼠耐高温、抗疲劳、耐缺氧能力,提高应激反应能力,且能明显缓解使用化疗药后小鼠白细胞的降低和体重减轻,提高其生存率;韩京振等证明蓝靛果能改善小鼠心肌氧的供求,且对减压缺氧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从而提示蓝靛果对冠心病有一定疗效。

还有研究表明,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180肉瘤和肝癌H22实体瘤有抑制作用‘231;蓝靛果提取物诱导人白血病HL – 60细胞凋亡。

2蓝靛果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蓝靛果因其潜在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商用价值,是一种世界珍稀的、纯天然的、绿色的、野生的可食用浆果,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发蓝靛果保健品,其附加值更高,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把蓝靛果加工成宇航员专用的饮料。国内外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研人

员,早已看中蓝靛果的美好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并已获得可喜的成果。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一方面改进现有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便之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打造出企业的名牌产品,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蓝靛果的深加工研究工作,开发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营养滋补品和药品等系列产品,使特种果品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其前景将更加广阔。

王振宇1'2,杨玲1(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3):18 -20

第二篇:《蓝靛果规范化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蓝靛果规范化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杨金海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7期

摘 要:蓝靛果忍冬是目前许多热门保健饮品的原材料,然而随着它的功用的发现,人们开始对他进行过度采伐,导致它的数量急剧下降。因此人们打算对它采取规范化栽培手段,以此保证它的产量。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蓝靛果的特性,并对它的繁殖过程及栽培注意事项给出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蓝靛果 规范化 栽培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属于蓝靛科,蓝靛属,是一类灌木型野生果树。它的果实不仅色泽诱人,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类饮料。造成了目前蓝靛果数量骤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这种植被,也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1. 蓝靛果的特性

1.1蓝靛果的植物学特性

蓝靛果是忍冬属的一类落叶灌木,长度大概在一米左右,具有许多分枝,幼枝上具有柔软的细毛,老枝呈现红棕色,树皮片状剥离;芽卵形,芽鳞数目为2,成舟状;只有少数具有暗紫褐色的副芽。壮枝或萌芽枝的托叶基部常联合,茎贯穿其中;叶柄短,有长毛;叶对生,卵状长圆形,长2到8cm、宽约1到3cm,叶基部圆形,叶全缘,先端锐尖。两性花,花冠为黄白色,筒状漏斗形,具有5枚雄蕊。果实为蓝黑色的浆果,椭圆形,外有果粉,果实大小通常1到2公分。

1.2蓝靛果的生物学特性

蓝靛果在很多类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如沙壤土、壤土以及重壤土,但最适宜在腐殖质深厚的草炭土中种植。蓝靛果最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但也可以在中性土壤中成活。蓝靛果在自然界中生长在水分充足的地带,适宜的土壤和空气湿度有助于形成大粒果实。蓝靛果忍冬喜欢寒冷潮湿的环境,在冬季,蓝靛果可抵抗- 50℃的低温、甚至在花期仍可抗-8℃低温。然而夏季如果遭遇高温天气,此时空气湿度降低,植株会出现轻度萎蔫现象。而且蓝靛果忍冬生长周期十分短暂,从萌芽阶段到果实成熟仅需75天左右。

2. 蓝靛果的繁殖过程

蓝靛果可通过实生繁殖的办法进行栽培,每年的6月末至7月初,人们采收成熟的果实,经过清洗,挑选饱满的种子,放阴凉处晾干。翌年2月初将头年晾干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一天

第三篇:《蓝靛果忍冬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蓝靛果忍冬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孟巍巍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哈尔滨150030)

摘 要: 简述了蓝靛果忍冬的研究进展。包括蓝靛果忍冬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研究现状成果,指出了今后对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开发利用; 发展前景

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果等(1),属被子植物门{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忍冬科忍冬属2。忍冬属是野生浆果类植物,包括大约200个种,其中多数种的果实不能食用,但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很有价值(3)。蓝靛果忍冬是寒冷地区重要的、可食用野生浆果之一,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果实为浆果,不仅富含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

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理想的天然保健营养食品。在中国,蓝靛果忍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野生资源贮量

[5、6]最大。国内外一些科研人员,看中蓝靛果忍冬的美好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并获

(得可喜的成果7)。现就其在果实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和所含天然色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以及如何对其开发利用作简要的阐述。

1蓝靛果忍冬概况

l.1蓝靛果的资源状况

蓝靛果分布较集中地区,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另外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也有,长白山的主要分布为长自、抚松、靖字及延边地区。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蓝靛果产量不

(8)稳定。目前尚无人工栽培种,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

1.2黑龙江省与蓝靛果同属的几个品种

有关蓝靛果忍冬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前苏联学者作了大量工作,根据其形态和生

(9)态地理的多样性,将蓝靛果亚组分成16~17个种黑龙江省与蓝靛果同属的有黄花忍冬、秦

(10)岭忍冬、金银忍冬、紫枝忍冬、早花忍冬、长自忍冬、藏花忍冬、波叶忍冬.

1.3国内外研究概况

我国开展蓝靛果忍冬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仅进行了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调查和人工栽培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随着对野生蓝靛果忍冬开发利用的深入开展,国

()内学者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营养器官解剖以及分类地位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0-13.作为

一种新兴的绿色果树资源,蓝靛果忍冬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蓝靛果忍冬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等物质(15),具有极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倍受俄罗斯、日本及美国等一些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形成系统的综合配套技术,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珍贵果树资源提供技术支撑(16)。 2 蓝靛果价值的研究

2.1 营养价值

干物质含量为10% ~17% , 其中糖的含量5% ~10%。含酸量变化幅度较大, 为1.5%~

17)4.5%(。果实中含有18种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以钾(300~500 mg/kg) 最多, 其次含有磷、钙、镁、钠、锰、铁、硅、锌、锶、钡、碘等。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9 和维生素A(18), 并且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量很高, 分别为012~117 g/kg, 28 g/kg〔9〕。还具有儿茶酸、槲皮苷等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19-22)。另外, 天然色素的含量占主要地位〔23〕, 主要是花靛- 3 – 葡萄糖甙, 花靛- 3, 5 – 双葡萄糖, 花靛- 3 – 芸香糖等〔23〕。

2.3 经济价值

果实适合鲜食以及加工成果汁、果酒、饮料、果酱、罐头等, 也是加工天然食用色素的原料。

{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2.4药用价值

还很早就被用在民间医疗上, 尤其是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生理活性物质, 可促进

(28)(29)(30)(31)(32)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病、降血压等, 具有清热解毒、抗疲劳、抗氧化抗紫外线

(33)(34)辐射甚至具有抗肿瘤的功效,最新结果表明:蓝靛果不但可降压、提高白血球数,而且

(35)具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功效,且治愈率达到90%蓝靛果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 因此,

在医学上也具有一定价值。

3蓝靛果忍冬价值的利用

3.1色素植物

可根据以上种种价值开发出多种用途,如蓝靛果果实适于提取天然紫红色素,含大量花色苷,

(36)可当成色素植物资源开发。

3.2饮品植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特种饮料和保健饮料从无到有,发展速度十分强劲,饮料的大力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饮料植物,蓝靛果忍冬资源丰富,风味独特,口感怡人,且具有保健功效,果实可鲜食,可加工成饮料、果酱、果糕和果酒,打入市场,一定会掀起一阵风潮!

3.4药用植物

近年来,国际上对植物药的兴趣大增目前美国和欧共体的25%来源自植物制品,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各种层析分离技术和波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从药用植物中筛选有用成分。正如上述,蓝靛果的药用价值繁多,且还有很多尚未开发。

3.5观赏植物

生长季节灌木丛的叶片深绿、浓密, 秋季变成亮黄色; 花序轴大, 绽放出黄色的花朵;

果实成熟时颜色呈浅蓝色至深蓝色, 形态各异, 且能在植株上保持较长的时间。这些特征非常适于绿化。在18世纪前半叶俄罗斯曾将其用于绿化, 比其作为果树栽培的时间还要早。 4存在的问题

虽然蓝靛果忍冬在我国资源丰富、储量较大,但由于野生数量有限,相对而言分布较少且多不集中,且受采收条件、采收期和贮运条件的限制,总利用率很低,在市场上已出现供不应

(37)求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它的开发与利用。目前人工栽培的蓝靛果多为现有野生种

(38)群的实生苗,产量低,品质差,而生产上急需优良品种。因此在对野生优良种质资源引

驯化的同时,开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倍性育种等不同层面的遗传改良,以期早日选育 出自己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广泛用于大面积栽培。俄罗斯是我国近邻,气候土壤等条件与

(39)我们相似,他们的蓝靛果选育工作开展的较早,并有许多新品种问世。因此从俄方直接

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栽培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是一条捷径。

5解决途径

通过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实现野生珍稀蓝靛果忍冬资源的永久持续利用、积极开发蓝靛果忍冬种植基地、加强采后处理,搞好贮藏运输、进一步开发蓝靛果忍冬加工系列产品发展黑龙

{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40)江省的蓝靛果产业。展望未来,黑龙江省的蓝靛果产业将在5—7年内取得长足进步并形

()成一个集种植、酿造、食品、保健、医药于一体的巨大产业链41。

Recent advances of research about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Blue Honeysuckle ( Lonicera caerulea L. )

Meng weiwe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 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6-27)

Abstract: Studies of blue honeysuckle (Lonicera caerulea L. ) were briefly reviewed,including its types、distribution and officinal value .The discussion of its uti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was

provided.

Key words: Blue honeysuckle (Lonicera caeru lea L. ) ;exploitation;development potential

参考文献:

1 周以良. 黑龙江树木志.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525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二卷)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94~196

3 李淑芹,李延冰,姜福臣,等.野生植物一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L刀.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 齐桂元,张荫桥.长白山野生蓝靛果忍冬的开发利用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3,(2),27—28.

5 霍俊伟.睢薇.于泽源.刘成开野生蓝靛果忍冬人工驯化栽培[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4(4)

6 李淑芹野生植物–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 1994(4)

7 野生浆果资源—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许双庆.蓝靛果忍冬的营养成分Ⅱ】.黑龙江园艺,1986,(2):35.

9 黄普华,邵忠文,桌丽环.我国东北地区蓝靛果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研究,1982,(1):57—62.

10 李桂君 黑龙江省蓝靛果忍冬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No15

11 汪矛,谷安根.蓝靛果忍冬的果实解剖及其分类意义[J].植物研究,1988,8(4):203-205. 12 桂明珠,胡宝忠.小浆果栽培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

13 林风起.一种很有价值的野生果树——蓝靛果忍冬[J].吉林农业科学,1988(3):73—74.

14 许双庆,王培清.蓝靛果忍冬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1989(7):19.

15 Zholobova Z P.Basis for commercial cultivation of blue honeysu—ckle[J1.Sadovodstvo I Vinogradarstvo,1990,(8):23-25.

16 兰士波 蓝靛果忍冬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中国林福特产. 2008年2月 No.1

17 Azin L A. Carbohydrates and organic acids in Lonicera caerulea L. fruits and their p roducts. Rastitel’nye2Resursy, 1987, 23 (3) : 449~454

18 李淑芹, 李延冰, 都昌杰. 野生植物—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25

(4) : 401~404

19 Anikina E V. A bitter iridoid glucoside from Lonicera caerulea. Khimiya2Prirodnykh2Soedinenii, 1988, 4: 598~599

20 Vereshchagin A L, Anikina E V, Syrchina A I.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itter substances of the fruit of Lonicera caerulea.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1989, 25 (3) : 289~292

21 Machida K, KikuchiM. An “iridoid glucoside”from Lonicera caerulea. Phytochemistry, 1995, 40 (2) : 603~604

22 Machida K, Asano J, KikuchiM. Caeruleosides A and B, bis2iridoid glucosides from Lonicera caerulea. Phytochemistry, 1995, 39 ( 1) :

111~114

23 马自超. 蓝靛果天然食用红色素. 中国野生植物, 1990, 4: 1~3

24 周荣汉. 中药资源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 426

26 颜承云, 谷继伟. 蓝靛果忍冬果实黄酮类成分总含量的动态分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23 (2) : 51~52

27 侯江雁. 蓝靛果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黑龙江医药, 2001, 3: 42~44

29 朗 杰. 蓝靛果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医药信息, 1996, 1: 45~47

30 黄泰康, 丁志遵, 赵守训. 现代本草纲目(下卷)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2903 31 金 政, 王启伟, 金美善, 李莲姬, 李相伍. 蓝靛果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1, 24 (1) : 16~17

32 韩京振, 金 政,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蓝靛果的营养价值 蓝靛果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