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题作文】
第一篇:《李鸿章评价》
如何评价李鸿章
学习近代史,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李鸿章。我们看李鸿章,其实也是在看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然而,不论是从学习清史以来教课的老师,还是周围的同学们,还是社会媒体,对这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评价,他们的观点都不能说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就我自己认为,对于这么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我们应该全面的了解他,辩证的评价他,这才能更深入的了解那段值得深思的历史。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上网查一些文献,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
一、洋务运动
从18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中从事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句话也不可否认的体现出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者所具有的风骨了。
在此期间,李鸿章从事了大量的活动,大致有:成立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成立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天津机器局、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选学生赴美国肄业、请开煤铁
矿、成立轮船招商局、筹办铁甲兵船、请遣使日本、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成立天津水师学堂、设南北洋电报、请开铁路、开平矿务局、设公司船赴英贸易、招商接办各省电报、旅顺船坞、上海商办织布局、天津武备学堂、北洋海军成军、创办天津医学堂。不难看出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关于军事的,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强国的强烈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来使国家富强,免受外族侵略。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失败,但洋务运动的队总过近代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在19世纪末期,他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营造起远东规模最大的海防制度,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创举。修建铁路,这是一种进步,也充分体现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为了满足侵略的野心,西方列强早就想在中国修建铁路了。李鸿章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他认为“他有责任反对外国人追求铁路修建让与权的企图,因为这种企图会使他们在中国获得过分的势力。”可以说,洋务运动时李鸿章功绩的体现,虽然在军事方面失败了,但这并不是他一人造成的。军事的失败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固然有错,但当时腐朽的统治阶层也难辞其咎。根据《剑桥晚清史》,在1875年,清帝答应每年拿出四百万两作为海防军费,但到了1877年,李鸿章总共才收到不到两百
万两。从1888年到1894年,清朝海军没有添置一艘新舰,而且,“出于财政的原因,英国顾问在战前建议买的两艘战舰变得竹篮打水,而这两艘战舰却驶进了日本人的港口,其中有一艘叫'吉野'号的,在后来的海战中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然而世人却很多不了解这些情况,只清楚地知道李的消极抵抗政策导致北洋水师覆灭,故而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自然也就毁誉参半。
二、外交 外交应该是李鸿章最受唾弃的方面吧,学过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国近代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与李鸿章有关系。也因此有人甚至骂李鸿章是卖国贼,然而梁启超认为他不同意人们把李比作秦桧。当人们说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那就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然而我们仔细想一想,“弱国无外交”,在当时那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使统治者满意,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对于一个晚清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倘若李鸿章做得不对,那么为何他一次次地被派去与外国谈判?因为当时除他之外没人可去。当清政府面对一个烂摊子的时候,统治者第一个想到的能够收拾这种局面的人就是李鸿章。对此李
鸿章也无可奈何。他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他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几句话也可谓道出了真实情形,李鸿章虽为重臣,但掌握实权的还是统治阶层,他李鸿章不过也就是一打工的,虽然他代表天国进行谈判,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章背负无疑了。
总结:李在洋务运动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当时也只有他能挑得起这个担子,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生于封建,却仍有这种创新改革的思想,实为难得。虽然洋务运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什么,虽然有些地方做的过于死板,完全照搬西方的技术,但不可否认在他的带领下洋务运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比如为之后的戊戌变法提供了一些便利。或许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更深入的看到了当时中国所需要的是什么,学习的应该是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引进技术,这也是李在这次运动中认识欠缺的地方。其实我
通过一些资料了解到,李并不是一个顽固派,在戊戌变法期间,他也曾想积极的响应,但出于身份的原因,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变法失败之后,他也曾试图努力的挽回,毕竟他一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但是李鸿章在外交方面的不当但无奈的处理注定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然而我觉得不管如何评价,骂他为卖国贼却万万不可,他的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也难以磨灭,我们可以批评他的过错,但也不要忽略他的功绩,全面的认识他,客观的认识他,也许是我们对待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所该具有的根本理念吧。
以上的内容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或许还不够全面,就等以后的学习中慢慢的完善吧。
第二篇:《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字数:2831
来源: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11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 历史人物 标准 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 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器物革新的表层上,无法触动封建社会体制的根本痼疾。由于洋务派的领袖人物们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利,所以洋务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众多改革派别里的主流派:而在洋务派内部,又分成众多的集团,其中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是这些集团里实力最强、兴办洋务成效最大的一个。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伴随着近代洋务运动潮流而产生的标志性人物,由于他所具有的权力和地位,使其和同时代的慈禧、赫德三个人交织构成了左右晚清政局满汉中外各项决策的关键性人物。因此说,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适逢其会的李鸿章也就成了“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他的人生旅途,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根植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于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揉,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2 李鸿章一生主要做了什么事情。
2.1 政治生涯,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李鸿章又是忠君观念根深蒂固的人,他与清廷互相依存,荣辱与共。他凭借清廷爬上权力顶峰,清廷则把他誉为华夏栋梁,声称“无鸿章无清朝”。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又在自己自立有余时还勤勤恳恳服侍皇室,决不另谋他途。他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新政、推行“和戎”外交,无一不是为了挽救清朝沉没的命
运。
2.2 在军事上,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客观上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但李鸿章毕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凭借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反对对内残酷剥削、对外丧权辱国的清朝统治,无疑是顺乎时代潮流的正义之举。李鸿章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用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自然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罪不可赦。
2.3 在经济上,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在李鸿章的自强措施里,被人提到最多的是两个留存至今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采取中国人担任领导,聘请外国技师;而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相比之下,江南制造局由于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受国外的影响更大,而轮船招商局由于采用了股份制,在组织结构上更先进,它所采用的洋为中用的模式,甚至一些具体的组织生产方式,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袭用。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不仅在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因为它毕竟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就他们所想达到的中国“自强”的目的来说,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李鸿章的思想核心仍然希望保留封建统治和现有的政治结构,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躯体,这就意味着他所倡导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梁启超谓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可谓一语中的,这就是他思想中最最落后的一面,也是他个人悲剧性人生的来源。
2.4 在文化上,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开阔了国人眼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2.5 在外交上,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李鸿章就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许多多的对外交涉:天津教案、中日建交、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蜜约、辛丑条约"",绝大部分对外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以至在当时外国人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时人称“一生功过在和
戎”,外交的成败,自然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当否。鉴于封建的中国综合国力远逊于列强,李鸿章主张以“羁縻”之策推行“和戎”外交。这一外交政策从实际上看,有得有失,而失远大于得。他指挥过以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他亲手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除了极少数平等条约外,其他诸如《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蜜约》、《辛丑条约》等均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标志着中国从独立国向半殖民地沉沦。对此,作为外交决策的参与制定者和主要执行人的李鸿章绝对难辞其咎,因此说他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在强盗横行、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弱国的外交大臣如何能够取得平等的发言权,他背后更深刻的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不能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李鸿章去世后,当时有人用“权倾一时,谤满天下”来形容他。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当然李鸿章本人由于“好以利禄驱众”等独特的性格特征,决定他在建设指导思想和用人举措上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如讲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也没有摆脱晚清政治的陋习,存在贪污腐化的一面,并不敢越封建体制的雷池一步。归根结底,因为他毕竟只是封建王朝的一名忠臣。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总是他那个时代处于朝野内外各种矛盾和漩涡中心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的重要性和它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都十分明显地摆在那里。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人物不能求全责备和有严重的脸谱化倾向,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以偏概全,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他的所作所为,从阶级分析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第三篇:《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深得慈禧太后信任。在职期间,大权在握,翻云覆雨,左右朝廷格局。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同为清廷重要的汉族封疆大吏。梁启超曾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四十年来中国大记事》)。《清史稿》说:“独独立国事四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然而,李鸿章的地位与影响,在史学界中的研究与评价,不够深入和失之偏颇。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了解只停留在他如何镇压太平天国军,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人们看来,李鸿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卖国贼。这种评价是非常片面的,对历史人物是相当不公平。{评价李鸿章}.
按照唯物辩证史观来说,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一分为二。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军,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等恶行被人们指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站在李鸿章的阶级立场和利益上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虽不符合历史潮流,但却符合他所在的地主阶级。身为朝廷命官,一切以清廷利益为重。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了清廷统治,他必须义无反顾起来镇压。现代人为什么会反感呢?大多原因是现代人从书上了解清末腐朽的统治,清朝官员们还死守着中间已烂的的苹果,现代人无法理解。要知道以前的人生活在那么封闭的世界中怎么会想到他们的朝廷快不行了,所以我们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我觉得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在评价人的时候,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先入为主的观念很难改。比如林则徐,大家都知是虎门销烟的英雄,但是把他镇压太平天国的事给忘了;康有为,戊戌变法掀开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帷幕,但是他还在变法中强调要防止农民起义。如果按照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们不能因一件事就对人一锤定音。 就那些劣迹来看,李鸿章只不过是棋手手中的一枚“棋子”。镇压农民起义,是他身为清廷官员的职责,无可厚非。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不是李鸿章的一个人的责任。甲午战争前夕正值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西太后大寿怎能不庆祝?太后祝寿自然是她老人家最信任的大臣李鸿章操办。太后祝寿需要经费,但国库早空了,只能从军费中掏。西太后可不管什么军费的,只要她高兴就行了。{评价李鸿章}.
但是她不知道这军费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的救命钱,所以民间戏称“太后祝寿,万寿无疆”。甲午战争失败了,西太后不思原因,执意要议和。又派了宠臣李鸿章去议和。李鸿章自是不愿意,但是又无可奈何。但是李鸿章还是充满爱国之心的,在马关他据理力争,争取减少对中国不利的条约。条约签订了,日本满意了,中国人愤怒了。国内声讨李鸿章此起彼伏。从始至终,李鸿章是最无辜最倒霉的。条约是他签的,但是有谁想过他只不过是“棋子”,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群势力强大的主和派。
劣迹斑斑抹不掉,但是他的功绩也不能磨灭。李鸿章是一大批封建地主中觉醒较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去主动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因为“中体西用”,认为人们就否定了洋务运动。我要说,人的认识是要过程的。一个生活在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社会中没出过国门的人,能想到学习西方是很不容易的。至于坚持君主专制政体,还是因为他是封建地主阶级,他有自己的原则,就像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制,反对共和制。李鸿章力排众议顶着压力,和一些开明地主同僚创办洋务企业,从出发点他还是希望国家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要镇压农民运动、抵御外敌,维护清廷的统治,但是它又从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李鸿章是一个有过有功的人,不能一言以蔽之。列宁说过:“判断历史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评经济浪漫主义》)。所以李鸿章是有超越先辈的地方的,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我们更要公平公正给予评价。
第四篇:《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几乎处于左右朝局的地位。我国资产阶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七十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四十年来中国大事记》)。《清史稿》也说他“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但是,与李鸿章的地位和影响相比,史学界对他的研究是不够的。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何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如何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或者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因此,一提到李鸿章,人们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显然,这样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失全面的。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但在抨击和批判的同时,也需进一步作出阶级的、历史的说明。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封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和史可法,在阶级矛盾激化时,都曾主张并执行了镇压农民的政策。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虽是个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但为了绞杀太平天国革命,他竟不顾病体之难,还以当年出戍时;苟利国家生死外,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词句勉励自己,做了第一任;剿匪总司令”。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家魏源,当太平军危及到他的阶级利益时,也在江苏高邮举办团练,直接参预镇压活动。地主阶级士大夫是这样,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何尝不是如此。马建忠百般仇视太平军,目之为,;残忍嗜杀”的;流寇”。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也时刻提醒统治者要防止农民揭竿而起,把自己置于农民起义的对立面。由此可见,不独李鸿章一人采取了与人民为敌的态度,包括那些曾在历史上有过功绩,而且被后人加以肯定的进步人物,在阶级矛盾激化时,统统都是站在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