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鱼饲料与小米 鱼饲料配方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

捧个人场: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

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

一、能量

鱼所需能量很低。因鱼是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而且鱼的N代谢废物是氨或三甲胺,其形成分泌只需很少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能源物质。但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低,而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高,所以,鱼类的主要能源应是蛋白质和脂肪。但碳水化合物的价格往往大大低于蛋白质,可以节约蛋白质和脂肪,所以用来提供能量的仍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二、碳水化合物

许多鱼类对谷物中的淀粉的消化率20%~40%,不同鱼类淀粉酶活性不同,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利用率不同。如鲤鱼淀粉酶活性61mu/ml,虹鳟为21%mu/ml ,同种鱼类对不同种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也不同。

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的最适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左右,其中肉食性强的鱼类,饲料最适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草鱼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需要量为36~42%,团头鲂

为 25~28%,鲤鱼为40%,罗非鱼为30~40%,鳗鱼为24~26%,虹鳟鱼为20~30%,仔鳗为18.3%,鳗种为22.3%,成鳗为27.3%,鲫鱼为10~20%,真鲷为20%。

因玉米中含有较高碳水化合物,难被鱼、虾利用,故水产饲料中一般不用玉米。 而小麦淀粉质地松软,适于杂食鱼及草食鱼的淀粉原料。另作颗粒料时,小麦作为粘合剂,麦胶蛋白在湿润状态时,柔韧而粘着力强,富有弹性和延伸性,其粘着力因添加少量食盐而增强,是较好的粘合剂。

纤维素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因鱼类不能分泌纤维素酶,不能被消化。

纤维素虽不能被鱼类消化吸收,但其在营养上却有重要作用:①刺激消化道的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②稀释饲料中高浓度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纤维素在鱼类饲料中不可缺少,但含量过多,导致鱼类生长降低,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一般草鱼饲料中最适纤维素含量为12%,罗非鱼为5~10%,青鱼为8%。杂食及肉食性鱼类可在5~8%之间,高浓度则抑制生长(8%~30%)。

天然原料的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在3%~5%(主要来自植物),添加纤维素不含有任何益处,所应关心的是在饲料中是否纤维素含量太高。

三、脂 类

鱼类对饲料中油脂的消化率可达到90%以上,故脂类是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为鱼类生长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在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主要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另W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海水鱼类为必需脂肪酸。

淡水鱼需要亚油酸、亚麻酸、而海水鱼需要PUFA(20碳五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

在淡水鱼中,香鱼、斑点叉尾鮰、银大马哈鱼和虹鳟需要亚麻酸或EPA及DHA,而鲤鱼、鳗鲡等需要亚油酸和亚麻酸;罗非鱼则只需要亚油酸。

不同油脂中各种必需脂肪酸含量不同,应针对不同鱼类选用不同油脂或几种油脂混合物,如罗非鱼选用玉米油及豆油为好,鲤鱼、鲫鱼以玉米油或豆油和亚麻油或芝麻油的混合物为好,而香鱼,斑点叉尾鮰,虹鳟等需要亚麻油或芝麻油+玉米油或豆油+鱼油混合物好,海水鱼类则添加鱼油为好,牛油、猪油、鸡油对鱼类使用价值不大。

对于青鱼单独添加玉米油或豆油或者单独添加亚麻油或芝麻油效果好,而混合添加则效果不好。所以不同鱼类添加何种油脂需慎重。

脂肪酸的需要量:

一般青鱼为6.5%左右,草鱼5%,罗非鱼6.2%,鲤鱼5%,鲮鱼4~6%,鳗鱼5~8%。 氧化脂肪对鱼类的影响:

用氧化酸败的蚕蛹,喂养鲤鱼会造成肌肉萎缩,肌纤维坏死—瘦背病,在饲料中添加VE(50mg/100g体重)可防止,但添加抗氧化剂不能防止,对虹鳟、鰤鱼,斑点叉尾鮰也会出现同鲤鱼一样症状。

鱼类饲料中添加脂肪可节约蛋白质

在饲料中的脂肪含量提高到10~15%,蛋白质含量降低5~15%,能促进鱼的生长或维持鱼的正常生长。

适量提高脂肪含量,会提高饲料可消化能,使鱼类减少部分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可获得节约饲料蛋白质的效果。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物质基础,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由20种氨基酸构成。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胃肠(有些鱼类无胃只有前肠)分泌的消化酶水解成游离氨基酸、二肽、三肽。这些分解产物被肠粘膜细胞吸收,肠粘膜细胞把这些小肽进行胞内消化,只有氨基酸才能做为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释放入门静脉,被机体利用。{鱼饲料与小米}.{鱼饲料与小米}.

1、 影响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

① 不同种类的鱼对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不一样,一般肉食鱼大于杂食鱼大于草食性鱼类; ② 同一种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幼鱼代谢旺盛,增重率高,要求较高的蛋白质;

③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受所食入的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

④ 饲料组成不同,尤其是能量不同,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饲料中糖和脂肪足够时,可降低蛋白质的含量;

⑤ 不同投饲量对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也不一样,投饲量低,蛋白质的需求高;

⑥ 水环境中天然饵料缺乏,水质不肥,要求较高的蛋白质;

⑦ 水质(溶氧量、水温、PH、盐度、氨氮、水污染程度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如水温越高,蛋白质需求越大,水温较低蛋白质要求也低。罗非鱼鱼苗在蛋白质量为28%~30%时在盐度10‰时生长最好,蛋白质效率最高。

2、蛋白质的需要量: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为畜禽的2~4倍。草食性鱼类为22%~30%,肉食性鱼类和虾类为35%~45%,杂食性鱼类为30%~40%。

氨基酸需要

蛋白质的优劣,取决于氨基酸的含量及平衡,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鱼体内能合成,不需由饲料中供给。必需氨基酸是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还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中提供。主要有十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其他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十种为非必需氨基酸。 在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40%:60%。

① 氨基酸平衡:

是指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等于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实际上任何一种蛋白饲料达到这种理想的氨基酸平衡是不可能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很高,一些氨基酸含量不够,缺乏哪一种必需氨基酸都会影响鱼虾生长。

② 限制性氨基酸

鱼的饲料中,按鱼的营养需要及比例,相对不足的某种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根据限制的程度称为第一,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不同品种鱼类限制性氨基酸不同,使用不同原料限制性氨基酸不同。如在常规日粮中鲤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可能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可能为蛋氨酸。而在虾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可能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可能为精氨酸。

③ 氨基酸互补:

饲料中氨基酸比例不同,可将各种饲料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使各种氨基酸互相补充,使之比较接近鱼类的营养需要,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在植物性蛋白饲料中适当搭配一定数量的动物性蛋白可提高饲料质量,这就是利用了氨基酸互补作用。对不同动物,以何种比例进行搭配就形成了饲料配方。

{鱼饲料与小米}.

⑤ 合成氨基酸的利用

鱼虾不能象畜禽那样能很好地利用合成氨基酸,这是因为合成氨基酸吸收过程快,而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降解为氨基酸或二肽、三肽后才能被吸收,造成二者吸收不同步,氨基酸间得不到互补,影响合成氨基酸的利用。

试验表明合成氨基酸摄入后2小时吸收达到高峰,而天然蛋白质摄入后氨基酸4小时达高峰,使饲料中氨基酸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就被大量排泄。

解决不同步的方法,可采用缩短投喂时间间隔,少量多次投喂,但这样会增加劳动强度。另一方法可将合成氨基酸包膜,使其在消化道中先降解后吸收,达到与蛋白质同步吸收。

饲料原料及利用

一、 蛋白原料

1、 鱼粉:最好的鱼粉为脱脂鱼粉。不脱脂的鱼粉易氧化酸败,细菌数超标,小鱼干含盐量高,易氧化酸败,细菌数超标,很容易变质,鱼粉在鱼虾饲料中是使用量最大的动物蛋白源。

2、 血粉:瞬间喷雾干燥最好,普通晒干最差,蛋白含量可达80%,赖氨酸含量高,但异亮氨酸含量不足。使用时应与其他动物蛋白合理搭配。因血粉适口性较差。近来为提高适口性和利用率,对血粉进行酶解和发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添加量2~5%。

3、 蚕蛹粉:蛋白含量高,品质好,是优质蛋白质饲料。但蚕蛹脂肪含量高,极易酸败不宜存放,一般制成干蚕蛹有效。全脂蚕蛹脱脂后,脂肪含量4%,有利于存放,是优质鱼饲料,尤其是虾饲料良好的蛋白原料,但由于其它含甲壳糖高,其蛋白质有效率只有75%,但过多使用蚕蛹喂鱼,会影响鱼肉气味,降低鱼肉品质,大量投喂变质蚕蛹、鲤鱼发生瘦背病,虹鳟发生贫血等。添加量:脱脂蚕蛹5~8%;全脂蚕蛹2~3%。

4、 虾粉:一般与蟹粉混合在一起为虾蟹粉,蛋白含量30~50%因为在甲壳中主要是甲壳糖,不消化物含量高,因此其在鱼类饲料中使用受到限制,用量不超过25%,但用于虾饲料是有效的。

虾蟹壳是由等量的碳酸钙和几丁质构成,可被虾利用,虾蟹粉中还含有一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胆碱、磷脂,胆固醇、色素等。所含胆固醇和色素对虾体脱壳和着色有益,一般用量为5%~10%。

5、 豆饼、豆粕:不同温度处理的大豆饼(粕),对鱼生长情况影响差异很大,处理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越低,蛋白质消化率、代谢能增高,一般草食鱼及杂食鱼对豆粕利用率好,达90%左右,肉食鱼利用率差,应少使用。

6、 棉粕(饼):鱼类对其消化率为80%以上,因鱼类对棉酚不敏感,棉酚含量不影响鲤科鱼类的生长,也不影响它的性腺发育和生长机能,长期投喂棉粕后,肌肉中棉酚含量很低,不影响食用,所以可不考虑去毒,只应考虑棉绒的含量。

7、 菜粕(饼):鱼类对其消化率为80%以上,鱼类对菜粕中的芥子甙不敏感。在长期养鱼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40%菜粕,甚至高达60%也未观察到鱼类的中毒现象。

8、 花生饼(粕):适口性好,但氨基酸组成不佳,含花生四烯酸、易氧化变质,特别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使用时必须注意黄曲霉污染。{鱼饲料与小米}.

9、 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低,应与其它饼粕配合使用,添加量可以达到50%,但要注意霉变。

10、 胡麻饼(粕)赖氨酸不足精氨酸高,含有生氰糖甙,在PH5.0左右为胡麻酶水解生成氰氢酸,引起鱼中毒,应限量使用。此外,胡麻粕的毒素抑制VB6,使用时应注意VB6添加。胡麻粕呈粘性,有利于制成颗粒,正常添加量小于5%。

11、 葵花籽饼(粕):粗纤维含量高于20%,应选用粗蛋白高于28%葵花粕,其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达1.6%, 且具粘性,宜适制作颗粒料,添加量6%,使用时应注意霉变。

12、 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但赖氨酸低,应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玉米蛋白粉中叶黄素含量为玉米的15~20倍,且消化率高,代谢能高,是鱼优质饲料原料。

用量一般在2~5%,使用时应注意霉变。

二、 能量饲料

1、 玉米:因含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不用

2、 小麦:是良好的天然粘合剂,提高颗粒料的水稳定性;

同时蛋白含量高于玉米,能量消化率高;

使用量应大于20%,一般在20~40%间;

3、 次粉同小麦

4、 全脂米糠:含脂肪较高,饲料中添加6~7%容易制粒,节约电耗,但应注意氧化酸败。

第二篇:《粘粉小米钓鱼实战百发百中》

酒米配方(粘粉小米)实战百发百中

我地钓友(河南许昌)多使用酒泡小米醮粉钓法。此法一绝是能在小杂鱼巨闹的水域专钓鲫、鲤鱼,防杂避乱效果显著。从本人野战数年使用情况看,四季通用,效果非常好!有一钓友(伟哥)出差到重庆使用此法在鱼塘、水库、江边近岸等水域垂钓,经常连竿上鱼,收获颇丰,引得重庆钓友连连称奇,纷纷研究新钓法。看来此法适用性很好,东南西北方的鱼都吃米,极有可能在各地推广。现将本人使用多年的酒米配方及钓法和盘推出,与众钓友共享:

将丁香(5-10粒)、桂皮(少量)、山奈(少量)、八角(1粒)、阿魏(十几粒)盛入曲酒(本人始终使用的是3元一瓶四川成都产、42度的老窖二曲,实践经验看,曲酒度数高了引鱼留鱼效果不好)浸泡15天以上(越久香气越浓郁)。泡米方法如下:

泡好的香酒2两+小米8两+细玉米糁2两+白糖20克+蜂蜜10克+味精微量(食用氨基酸,地球人都知道)+食盐微量+垂钓大仙1小包(四川简阳出的,也可用VB、钓得多、农欢、牛B卿等,任选一小包)倒入一大容器中密封泡制24小时即可使用,越久香气浸入小米越深,钓效越好。泡制过程中需注意:一是白糖不好化开;二是米、酒不易掺匀。为此,我的做法是:

1、将“大仙”、白糖、蜂蜜、味精、食盐统统装入盛香酒的小矿泉水瓶里,上下稍用劲摇晃1分钟即可;

2、把8两小米、2两细玉米糁倒入一大矿泉水瓶(空间大,摇得匀),将香酒一点儿一点儿地往米里添加,边添加边摇匀,直至整瓶米都浸湿即可。

使用垂钓大仙、农欢、钓得多等诱食剂泡出来的小米色泽金黄,为了进一步增加昼间垂钓引逗效果,可另使用牛B鲫泡1斤米,泡出来的小米玉米糁色泽鲜红,尔后将两种米掺和一起,红黄相间,诱鱼效果更加明显(我已经闻见香甜气了,您呢?)。

使用酒米垂钓方法如下:

使用三个容器(我用的是大中小量杯),大的盛河水(在哪儿钓用哪儿的水)、中的摇米、小的装粘粉(各地鱼具店均有售,名叫猾鱼克星、空钩伴侣等,但一小瓶2—5元不等,成本太高,我的做法是:去卖食用添加剂的店铺一次购买半斤粉末状食用胶替代,5元左右,少了人家不卖,反正多买点儿储备起来也放不坏,咱也不吃亏是吧?每次出钓战前准备时倒入一小药瓶,即可使用一段时间。我前年买了半斤,现在还未用完,比较节省了,真是物美价廉啊!总之,怎么节省怎么干!您动心了吗?)

操作方法:将双钩先醮水、接着醮食用胶(粉末食用胶遇水即成粘胶状,粘性很强,很神奇吧)、然后醮香米左右摇几下,一颗香喷喷的鱼儿美食至此全部做好,您只需双眼盯漂,准备上鱼即可,谁试谁知道!

浮漂调钓方法:在鱼开口的季节,使用1—3号袖钩(鱼护上装上挡针,钓出的鱼儿轻轻一挂即优雅入护,十分惬意。有时钓一天鱼,手上都不沾腥气)2—3号鲫鱼漂,空钩半水调5—7目,醮米后找底(边找底边打窝,一点儿都不耽误时间)钓4—6目左右;伏天、冬季时,因天气原因,气压较低,鱼儿不爱动,吃口细微,这时调漂要稍微降低一些上牵力,适应当前鱼口。可使用1号小漂,调4、5目,醮米钓3、4目,尔后根据鱼口再行微调即可,要保证钩子始终牢牢{鱼饲料与小米}.

地刺入鱼的上颚,不脱一条上钩的鱼。

至此,全部方法汇报完毕。感兴趣的钓友尽可试用,保证您不空军、不后悔。试用完了可以文字的形式来论坛与大家分享一二!

我用此法有次在邻市一条叫北舞渡的野河垂钓(秋分前2天,3米余水深),使用4米5竿连上2两以上老鲫鱼壳子七、八十尾(眼看白天效果不错,大家都想走,于是在召开完简短的“碰头会”后,当即又决定挑灯夜战一晚至次日8时许,钓到后来,眼睁睁地瞧着浮漂上送下顿,竿都提不起来了,太困了。回家一称21斤偏上,引得边上用红虫、蚯蚓、商品饵等饵料的钓友全围上来了,据他们说,鱼不怎么吃食,依我看,还是饵料的问题啊?

总之:个人对使用鱼饵的浅薄理解是:在鱼塘里、竿坑里与在野河、湖泊、大水库里钓鱼使用鱼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塘钓池水因欠流通,使用鱼饵纷繁多样,但总体以成品饵、颗粒饲料等商品饵料为主,长此以往,水质超“肥”,水体“呈味度”偏高,大小鱼儿长期生活在“巴掌池”这样的浑浊环境里,敏觉感应会越来越差,钓到后来非得在饵里添加些“小药”,大大增加鱼饵的呈味度,强烈刺激鱼儿“就范”才好使。这就是为什么在鱼塘里使用蚯蚓、红虫等这些天然呈味度低的饵料钓效差的根本原因。反之,我们主要在自然河流、湖泊水库里出钓,这些水域远离闹市人口聚集区,水面宽广、水体自然流动、水质富氧清新,水体呈味度较之鱼塘、黑坑等等那是比较偏低的,鱼儿长年生活在这样的健康环境里,敏觉感应大大增强,使用呈味度稍低些的鱼饵(如酒泡小米、蚯蚓、红虫),正合鱼意,如果还坚持使用大浓大香的饵料,其呈位度已远远超出鱼的敏觉接受范围,鱼自然会少食甚至拒食。周围许多钓友反映在野河等自然水域里用商品饵钓不上鱼,本人感觉这不是商品饵的错,而错在使用其饵的人。即使你非要用商品饵,也得使用本味香、鲜腥类等呈味度稍低些的饵,如此方可良好适应鱼的敏觉感受,大大增强钓效。我始终坚持用酒米的根本原因是于长常年野钓中防杂避乱。如果野河里的鱼只认蚯蚓或者红虫,我的做法是先在钩上挂一小截蚯蚓或1、2只虫子,再醮米钓,类似河南信阳以及湖北武汉地区的“包食”钓法,每每钓出的鱼儿个头还比较偏大,在虫子外面在醮一层米尚有不断补充底窝的功效,通过不断地抛竿,诱钓合一,窝里的鱼会越聚越多,您会越钓越多,越钓越爽。不过您得悠着点儿,别累着了就不和谐了""

第三篇:《关于企业在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企业在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观赏鱼作为一种有着艺术欣赏魅力的鱼种,在配制饲料颗粒的同时,应该要注重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营养性、适合性等多方面的运用,尤其是企业经营者更要注重在经营过程中的整体效益,突出观赏鱼的效益提升。本文将围绕当前在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方面探讨强化观赏鱼颗粒饲料的整体配置,做好各方面的综合管理与应用。

【关键词】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注意问题

观赏鱼的颗粒饲料配制要注重科学性的运用,在充分考虑观赏鱼的生活习性,周边环境等因素的情况下,企业要突出观赏鱼饲料的整体配制与管理,注重多方面的培养,尤其是要注重不同原则的整体运用,更好的实现与观赏鱼颗粒饲料的整体配合。

一、简述企业在配制观赏鱼颗粒饲料的过程中的原则性把握

1、营养性原则

要注重在配制过程中的营养性需要,突出整个饲料质量的整体管理,结合观赏鱼的生活特点以及水质条件,从营养角度促进观赏鱼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整个过程中强化对观赏鱼饲料的有机配料。营养性与适口性是饲料质量高低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在营养性方面可分为生长与增色两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观赏鱼生长需求标准。

2、适口性原则

饲料散发出的不同气味是初步鉴定观赏鱼饲料质量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好的饲料散发出带有海鲜味道的腥味及香味。因此,在饲料中应添加一些诱食剂,其作用是提高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引诱和促使观赏鱼主动摄食饲料。目前,比较常见的诱食剂有氨基酸及其混合物、含硫有机物、核酸类物质和动植物的提取物。

3、稳定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鱼饲料与小米 鱼饲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