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浮漂调钓高低 浮漂调几钓几

话题作文 zuowen 4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钓鱼 浮漂调整方法》

第一步:空钩不到底,调整铅皮,使浮漂露全目数的一半,以十二目浮漂为例,露出六目即可;

第二步:双钩挂饵找底,调整浮漂高度,使浮漂露出全目数的一半以上,即露出水面六目以上,这时说明双钩已到底(这一步很重要);

第三步:双钩挂饵,调整浮漂高度,露出水面三目即可垂钓,这时双钩在水底状态为一钩横卧一钩轻触底,属于较灵敏状态,想再灵,减少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想钓钝,增加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即可。

调漂过程图解

在铅皮座上卷上铅皮,铅皮一定要裹紧一点。要不钓鱼呢时候一用力铅皮就松开了

在漂座上安上鱼漂以后放入水中,如图所示铅皮的重量使漂沉入水中,这是因为现在漂的浮力小于铅皮重量。漂沉入水中以后把漂向上移动使水线增长,直到漂露出水面两目。这样就可以测出水的深度,从漂两目以下一直到连接铅皮座尾端这段鱼线的距离有多长,水就有多深了。这样就可以测出水深了。

测出水深以后就可以调漂了,把漂和铅皮座的距离调到水深的一半,然后放入水中这时漂再次沉入水中。

这时你就可以用剪刀把铅皮座上的铅皮一点点的剪掉,注意一次不要剪得太多。你每剪掉一点铅皮、铅皮的重量就减少一点,随着铅皮重量的慢慢减少,当铅皮的重量小于漂的浮力漂就会慢慢浮出水面。

让漂浮出水面4目就可以啦,若漂浮出水面的目数多于4目再在铅皮座上增加点铅皮,让漂下降到只露出水面4目为止。

然后在鱼钩上挂上食,放入水中这时漂又沉入水中了。这是因为挂上食以后铅皮和食的重量又大于漂的浮力。这时你只要把漂向上调直到露出水面3目,多出3目向下调直到露出水面3目为止。这就是台钓所说的调4钓3,就是空钩调到漂露出水面4目放上食以后调到露出水面3目。你可以结合以上方法调4钓2、调6钓3、或调4钓4等等……其中调4钓2最灵敏、调4钓4最钝。这就是台钓所说的钓灵和钓钝。一般小鱼闹的地方应把漂调钝一点,大鱼多呢时候基本没小鱼搅就可以把漂调灵一点。

几种简单快速调标(漂)的方法

钓鱼人都知道,浮标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钓鱼人学会借助钓组中标与坠的合理配重关系,将钓饵带至合适的垂钓水层、观察水中饵料的雾化状况、发现鱼在饵窝旁游动、觅食、吞饵时的动作信号,并成为钓手适时准确地扬竿中鱼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渔具。如果钓手对某一品牌浮标的特性掌握得十分清楚,就可以通过它来了解窝点内鱼的种类、大小、密度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浮标是钓鱼人的第三只眼睛。

浮标家族

浮标是由标尖、标颈、标肩、标身、标脚等几部分组成的

在悬坠钓法中,浮标与铅坠的正确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浮标对鱼儿咬钩时信息的传达,是每一个学习悬坠钓法的钓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初学者在学习浮标调整的方法时,要首先弄懂何谓浮标的调目与钓目?

调目:在经过增减配重铅皮后,钓组在半水状态下浮标的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钓目:钓组在挂饵施钓时浮标的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浮标在水中产生的向上浮力与钓组中铅坠、鱼钩和比重大于水的钓线,向下产生的重力之和之间的关系:当浮标的标尖处在调目处时,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之和达到了平衡。

浮标调目和钓目的变化,是钓手观察鱼钩是否到底、饵料雾化状况、窝内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判断鱼是否吃钩等信息的重要依据,要想获得这些准确的依据,就必须将浮标的调目准确地调整出来。

{浮漂调钓高低}.

浮标的调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一、常规简易快速法:

这是一种施钓前预先设置浮标调目数的方法,具体目数由钓者视鱼情、水情、饵料比重等因素自行设定(假设调目为5目)。具体的方法为:

将钓组中的浮标座向铅坠处拉近,使标尖顶部至底钩的距离小于水深;在铅皮座上卷放一块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将带标钓组抛入钓点,浮标在较大的重力牵引下会快速沉没(图

一);将铅皮用剪刀进行适量剪削,再重新抛入钓点(若不留神铅皮剪多了,可进行适量增补),拉紧浮在水面上的母线让其也沉入水中,观察标尖露出的目数(此程序可反复多次进行);经过粗调、精调后直至标尖露出5目时为止(图二)。为验证此目数的准确性,钓者还可以适当延长浮标座至铅皮座的距离,将钓组抛入钓点后反复压标入水再观察其自行回位的情况。若回位正常则证明刚才的调目准确;若始终回不到前期调整的目数,则还需在此时继续精调。

二、带饵调标法:

这是一种不预先明确浮标调整目数,而是钓者在得到了挂饵后标尖露出位置的基础上,再去掉饵料后标尖露出水面的实际目数。具体的方法为(以带饵调平水为例):

{浮漂调钓高低}.

将钓组中的浮标座向铅坠处拉近,使标尖顶部至底钩的距离小于水深;在铅皮座上卷放一块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在钩上搓两粒垂钓时使用的鱼饵,将带标钓组抛入钓点,浮标会在较大重力的牵引下快速沉没水底(图三);用剪刀将铅皮进行适量剪削,并每次均要在钩上装两粒大小相同的饵料后,再次把钓组抛入钓点,拉紧浮在水面上的母线让其也沉入水中,观察标尖露出的目数(次程序可反复多次进行);经过粗调、精调后直至标尖与水平面齐平时为止(图四)。最后钓组在不上饵料的情况下重新抛入钓点,得到一个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这个目数就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当日钓手调配的饵料比重来决定的(比重大则

目数多、比重小则目数少)。注意:用此法调标时应注意饵料调拌得不宜松散,以免饵团入水后雾化过快,影响浮标调整的准确性。

“拉饵调标法”是“带饵调标法”的一个单项内容之一;采取“拉饵”这种上饵方式进行带饵调标,对于拉饵垂钓(钓浮、钓底)也是非常有效的。钓底时的调标方法与前面的带饵调平水方法一样。而钓浮时的调标方法应采取半水拉饵调2目或3目即可,非常简单。但一定要了解标尖在双钩失去饵料后停留在什么目数上,以防鱼层变化需要钓底时找不到正确的底部位置。{浮漂调钓高低}.

三、分步调整法:

这是一种比较细致、精确的浮标调整方法。

将浮标座拉近至铅皮座附近使之距离小于水的深度、将子线扣上的带钩子线取下,在铅皮座上卷放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将带标线组抛入钓点,浮标会在较大重力的牵引下快速沉没水底(图五);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铅皮重新抛回钓点,切水、观察、修剪铅皮如此反复,直至标尖露出一个(假设预定此调目为5目)无钩重的调目。然后再安装带钩子线,重新抛入钓点,切水、观察此时标尖所显示的目数(因钩重各不相同,此目数也不尽相同。假设此时显示的目数为3目),这个目数就是我们常规调标法得到的目数,我们从中知道了双钩重量约为2目的标尖浮力。如果你是在采取双钩贴底、子线松弛的钓法时,即使是调3目钓5目,你也没有必要担心钓组中的铅坠会落入水底,它仍然是处在比较灵敏的悬坠状态的。用此方法调标、垂钓对付冬季或不太爱开口的小鲫鱼是非常有效的。

针对不同的垂钓水域选用特点不同的浮标,是每个悬坠钓初学者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1.在自然大水面(湖泊、水库及截流后的宽阔河面)垂钓时

自然大水面杂鱼(小鱼)成群,在窝点内抢食疯狂,往往钩饵尚未到底就已经被其半路拦截,钓者只看见浮标有力下沉而无法将其钩中,在频繁的抛、扬竿之中,半水抖落的饵料又会招来更多的小鱼,令人不胜其烦;自然大水域的面积广阔,鱼虽稀疏但却因食物较少而吃口较猛。因此,在野外自然水域进行休闲垂钓时,宜选用标颈短、稳定性好,标号大、配重多,使钩饵入水至底迅速的浮标为主。浮标的材质不必过分讲究,以价廉物美的国产巴尔杉木或芦苇、硬壳孔雀翎、赛璐珞等为主。其标体坚固、抗冲击,浮力较大,价格适中,非常适合广大的工薪钓友。

2.在郊外承包水塘、养殖水面垂钓时

在郊外承包水塘、养殖水面进行垂钓时,钓友们通常都是采用论竿计价、以技搏鱼。这类水域水质较肥,鱼虽较自然大水域密度高些,但是由于垂钓者较多竞争激烈或因塘主人为因素(过量喂食等)的影响,鱼在索饵时浮标的反应一般幅度不会太大。这就需要选用那种标颈较长、灵敏度高、标身粗细适中、标尖细长的中号浮标为好。浮标的材质以国产巴尔杉木、孔雀翎、芦苇等材料为主。一般国内正规制标厂家生产的中高档浮标,均是可以选购的对象。笔者的几位钓友就曾使用20元/支左右的国产浮标,在本地的许多养殖水域使用效果非常不

错。

3.参加竞技垂钓比赛(钓混养鱼)时

参加垂钓混养鱼比赛时,浮标基本上可采取上述“郊外养殖水面垂钓”时的用标规格。但要注意考虑比赛中选手众多、人声嘈杂、竿影晃动对鱼的干扰,此时鱼的食相会变得更加异常。因此在浮标的选用上就要更加“精益求精”,那些经过众多垂钓高手使用并被其推荐的优质名牌浮标,也许能够帮助您达到上述的要求。它们的材质多为进口优质巴尔杉木或精心加工后的孔雀翎。其制作精美、标形种类多样、质量上乘,很少会出现标身渗水、标尖折断等现象的发生,是倍受竞技钓手喜爱的理想钓具。但较为昂贵的价格也是制约其广泛普及的重要因素。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酷爱竞技垂钓)的钓手,在长期使用某一支价格适中、制作一般、品牌不响的普通浮标,逐步摸清了其内在规律(如渗足水的时间、标尖目数的变化等)后,将其运用在竞技比赛中,照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广大的初学者们:名牌优质的浮标固然非常好,但是千万不可过分地迷信它,不能犯了只顾购置精良钓具而轻视了实战训练的错误。

4.竞技垂钓小鲫鱼时

很多人都喜欢鲫鱼的特性,于是速钓小鲫鱼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竞技垂钓的方式之一。幼鲫有易上浮食饵的特性,当钓点水域的雾化饵料密集时,幼鲫就会纷纷上浮争饵,钓手们采取拉饵钓离底、钓半水、钓一标深的技术在实战中应运而生。因此参加此类比赛时使用一种标尖细长、标身短粗、标脚较重、标体翻身立起迅速的“速攻型”浮标是比较合适的。这种标形的浮标许多制标厂家均有生产,但由于垂钓小鲫鱼时对浮标自身渗水率的要求十分严格(最好为零),因此那些名厂、名家制作的上等浮标就成为了竞技钓高手们争相购买的对象。

第二篇:《浮标调目与钓目高低的具体应用》

浮标调目与钓目高低的具体应用

根据我们想钓鱼的大小来确定调节浮标的调目,然后根据鱼口的强弱确定钓目。一般钓底时,鱼大调的比较高些;鱼小调的比较低;快鱼可以调高目,慢鱼、轻口鱼调低目;钓浮调的比较高,钓行程接口调的比较低;饵的比重大调的比较高,比重小调的较低。这只是一般的情况,钓小鱼钓底也会用到调高目,小猾口鲫鱼完全可以用一只硬尾浮标调6钓6来对付;钓大鲤鱼的时候也会用到调平水钓一目。具体垂钓时我们要注意把浮标调整到不同目数它在水中的受力运动状态,并善于总结这样的调钓会适应什么鱼情。同一只浮标,调目高,吃铅也就小,整个水中平衡系统的自重就小,浮标给出的信号动感就强。同时由于向上预留作用力大,对线组的牵扯力强,抗水流的能力较强,稳定性比较好。调目高钓低目时一般用来应对生口鱼或泥底水域;调目高钓高目时多用来应对猾口鱼。调目比较低的情况,整体平衡系统的自重大,浮标对钓组的牵扯力较小,受到外力产生的动作就更为容易,同样大小的鱼的吸力,出来的下顿动作要比前者大些,可以起到我们所说的放大顿口鱼讯的作用。调低目钓低目适合由于天气原因影响造成的鱼体不活跃且吃口比较轻的鱼情;而调低目钓高目时常用来守侯大物或是用来钓正常天气的轻口鱼,糗鱼。不论怎么调节浮标,在钓的过程中,都要随时调整浮标的钓目来适应水下那个不断变动的群体的吃口。发现有顿口不中鱼,那先别管调的是高还是低,首先做的就是向上推标,钓的钝些,以线组在水下的反应迟钝来求得钩饵入口的深度,让浮标出真口。但如果已经钓的很钝了,有顿口还不中鱼,那就要考虑调目的因素了。如果调的比较低上推浮标中鱼成功率还不见好转,那除去提竿的时机问题,就是线组在水下反应过于迟钝,导致浮标的反作用力很难在鱼吸饵时起到挂鱼作用,鱼很快吐饵出口,我们就可以减些铅来加大浮标的调目,增大整个平衡系统的上浮趋势,来加大钩饵受鱼的吸力作用时浮标产生的

反向拉力。调高钓高在对付猾口鱼的时候会好用也是这个原因。相反调目过高时上推浮标还出现顿口空竿,那就要加铅了,减小浮标的反作用力,同时配合适当的钓目,让钩饵在鱼吸入口后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给我们更多的扬竿机会。 我们上边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通过浮标这只我们在水中的眼睛来观察到更多更真的鱼讯,我们也只有不断的变换钩饵在水底摆放的位置,想办法让鱼吃的更容易,更舒服,才能达到我们钓获更多鱼的目的。在鱼给出的众多鱼讯中,由于调钓或是鱼的活跃性等原因,会出现很多假鱼讯,这就需要我们有选择的去抓口,择口是一门很有趣也很难掌握的功夫.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几种调钓关系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生搬硬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浮漂调钓高低}.

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撸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

调钝钓灵: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

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实际上如何应用呢?一般地讲到达钓场以后,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动大一点的"手术"的话,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的目数,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调灵钓灵、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影响上鱼时,把浮漂下撸一点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如果还不够灵再去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的目数使其成为调灵钓灵。反之,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需要迟钝一点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如果还不够迟钝再在铅坠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为调钝钓钝

第三篇:《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

浮标调钓灵敏度的理论认识–浮标的调整及入门 一些初学钓鱼的朋友向我讨教钓鱼之道,我总说一句话:“要教你钓很多鱼容易,但要教你比别人多钓一条鱼难!”君不见钓王、大师们为了比别人多钓一条而吃尽苦头,钓得两眼发花,满头冒油,直拚个你死我活!

调4钓2是萧春平、廖心阳两先生在推广“台钓”时没有办法中的一个办法,只是廖老先生将他写的台钓入门书改了一个书名,叫《台钓秘笈》。

现在大家都在进步。浮标种类及可调性、可钓性都在改良,标尖长23厘米,15-16目标长,还有的是长9厘米,只有6目,还怎样“调4钓2”?

每支浮标的浮力大小不同,标尖的目数有多有少,所表达的残余浮力也不同。“调4钓2”已不够用,但鱼要钓,标要调,怎么办?以我设计浮标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的灵敏状态和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步骤一:

空钩半水不到底 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以,调标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2/3左右半水调标,是一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粒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标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标浮力偏小,或标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标标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标体和浮力偏大,标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标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

两饵轻触底 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使用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标,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标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标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标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许多争论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鱼讯时,是以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触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标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标的浮力向上牵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

浮漂灵敏及迟钝区域的划分新解

2001年老鬼钓鱼学校第五期学习班,本人有幸受邀讲解浮漂原理。有天训练期间发现A班一位学员A的浮漂有很多动作,但扬竿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他用的是漂尾长度约20厘米、15目的硬尾浮漂,我问这位学员浮漂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剪铅皮调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提高中鱼率,学员照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B的浮漂亦有很多动作,扬竿中鱼率也很低,更巧的是这两位学员是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使用的线组、鱼钩、鱼饵都相同,也是同一池的鱼,但我发现他使用一支浮力较大的空心漂尾浮漂,加上漂尾是改装以后只有约9厘米长,

刻度六目的浮漂,我问他调了几目,他回答亦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增加铅皮的重量到调二目半或二目,钓目不用改变,动作会更加明显,中鱼率亦会提高,学员采取了这方法后问题也解决了。老鬼钓鱼学校开学四五天后,鱼池的鱼变得又刁又滑、伤痕累累,任凭你怎样加铅,减铅,改调目,钓目,浮漂推高拉低信号还是乱七八糟,中鱼率很低,这两位学员碰到我之后说:;用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问我怎样处理,我观察了一下,坐到他们的钓位上,先把铅皮修剪了一点增大浮漂的调目,再把浮漂的钓目推高到接近调目的位置,大约在调五目钓四目半以上的位置。下竿之后连中2尾鱼,由学员自己试钓问题也得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浮漂调钓高低 浮漂调几钓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