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唐 太 宗 昭 陵》

唐 太 宗 昭 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千米九嵕山的主峰。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224.9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九嵕山主峰更有其多变的魅力,从正南方向望去,呈圆锥形,很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从东南方向望去,却成三峰聚会,活像一座笔架,因而,泾阳、三原一带的人叫它“笔架山”;从西南方向望去,又呈覆斗形,很有点像日本的富士山。这些,给昭陵染上了神奇与浪漫额达色彩。昭陵陵园周长60千米,有陪葬墓209座,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

昭陵开创了唐代因山为陵的先例。自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后昭陵开始营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入葬方告完成,历时达13年,整个设计及监工营建工程总负责是初唐著名的工艺美术家阎立德。唐太宗生前曾宣扬俭约薄葬,这不过是怕掘墓之徒眼热光顾,难保骸骨安宁。事实上昭陵建制十分奢华。据文献记载,昭陵玄宫高悬,墓道至墓室深230米。墓道前后有五重石门,墓室宏伟富丽,与当时的长安城无异。中室为正寝,东西厢房中摆放着石床,床上石函的铁匣里“悉藏前世图书,钟(繇)、王(王羲之、王献之)笔迹,纸墨如新”。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墓门外沿山腰还建有许多木结构的

房舍游殿,供唐太宗的灵魂游乐,里面还有宫人小心侍奉如常。由于玄宫前面山势陡峭,来往不便,又顺山腰架设栈道,悬绝百仞,左右盘旋,绕山300米,才到达墓门。后来为了保护陵寝安全,又将栈道全部拆除,与外界隔绝。据史料记载,昭陵陵山四周围绕垣墙,墙四隅建有角楼,墙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青龙”,西曰“白虎”。陵园的主要建筑是献殿(上宫)和寝宫(下宫)。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是上陵朝拜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寝宫建在陵山墙外的西南角,是供唐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也住在这里。当年的这些华丽房舍如今只剩残砖断瓦,衰草黄土了。

昭陵主峰迤逦而南,范围极为广泛,占地约30万亩,有198座功臣贵戚陪葬墓,这种笼络臣僚的手段乃袭自西汉,而陪葬墓数目之多,却是历代帝王陵寝之冠。这庞大的陪葬墓群呈扇形列置在主陵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陪葬者除了皇族外,大部分是文臣武将,他们是李世民父子统一中国,成就大唐帝国的重要人物,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首领也有幸陪葬。

石刻艺术是昭陵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昭陵更为后世重视的原因之一。唐太宗是史所罕见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天下贴然,四夷臣服,海内宁一”的昌盛局面,使唐朝成为一个“东西九千五百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的“四海一家”大唐帝国。纵观贞观的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是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罕见的“贞观盛世”。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文化艺术也日渐繁荣,故而昭陵石刻,如重要陪葬者的碑碣,六骏浮雕,蕃酋石刻像等技艺精湛,精美非凡,更兼高大雄伟,与高耸的山陵浑然一体,和谐中显出蓬勃昂扬的风貌。

初唐立碑之风盛行,所以碑碣占据了陵园石刻的绝大部分,这些碑石汇当时书法之精萃,反映了初唐各书法家的风韵特点以及盛唐书法的艺术风格。昭陵玄武门外原来列置 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雕像(即14国酋长石刻像),象征贞观年间诸宾王归顺唐朝,向唐太宗朝拜的情形,是贞观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这些石像高8尺,座高3尺,栩栩如生,极为壮观,可惜清以后大多被毁,,经过近几年考古发掘,现在只保存下来约7个酋长半身像,以及部分残块。

如果把昭陵比作一顶精美绝伦的皇冠,那么昭陵六骏浮雕就是上面最耀眼的一颗宝石。这些浮雕原来置放在玄武门内东西两庑,与历代一些帝陵陈陈相因的一般性的石人石马布局不同,这是唐太宗为了纪念他开国的武功所立。六骏是他当年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名字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相传六骏诸形出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由匠工采用高肉浮雕法在宽约200厘米,高约150厘米,厚约35厘米的六块石屏上镌刻而成。

唐太宗亲撰铭赞,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书写。这一组石刻表现的六骏情态各异,姿态生动,神韵充沛,造型优美雄骏,手法浑厚简洁,饱满圆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鲁迅先生曾称赞说:“汉人墓前石兽多半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其手法简直前无古人。”大概由于六骏的战斗经历,再加上石雕艺术的魅力,这组浮雕在民间的传说中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据说安史之乱时,唐军和安禄山手下将领崔乾祐在潼关展开大战。战斗中,叛军的一队白旗军冲杀悍勇,攻势凌厉,唐军一时难以招架,眼看要败下阵来。突然黄旗招展,不知从何处杀出一队人马冲向白旗军。两个回合的恶战下来,黄旗军杀得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因寡不敌众,被白旗军团团围在核心,难以突围。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阴云四起,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转眼间黄旗军踪影全无,惊得叛军呆若木鸡,仓皇倒退了几十里。后来,昭陵的守陵官员奏报朝廷说,潼关大战那天,昭陵前的石人石马个个汗湿欲滴。人们纷纷传说:那队勇猛神奇的黄旗军就是这些石人石马组成的。

{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19世纪后期,“六骏”中的一匹马曾被欧洲人摹绘成图,收进《世界名马图》里。以后凡各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美术书,插图中总少不了“六骏”的英姿。1913年前后,德国文化商人勾结陕西军阀,前来盗窃六骏石刻,即盗得飒露紫和拳毛騧,但在运出昭陵时,被当地群众发现,并将石刻推到

山崖下,结果石刻遭损。后残破的两骏被不法份子辗转卖至国外,现陈列在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6年至1918年之间,不法商人再次勾结军阀前来盗窃剩余四骏时,被我爱国人士发现,后将四骏运至西安图书馆保存。1949年,西安图书馆将四骏移交陕西省博物馆,即今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也是昭陵的重要组部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发掘清理了40座昭陵陪葬墓,出土了数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被清理发掘的墓葬,当年绝大多数在内壁绘有壁画,不过因年代久远,一部分墓葬的壁画脱落殆尽,但仍有19座墓葬保留有相当篇幅的壁画,而且其中的3座墓葬壁画保存较为完整,能够较为系统科学的反映当时墓葬壁画的布局、题材及艺术风格,是唐代墓葬考古的重大收获。昭陪葬墓共出土壁画约400幅,近800平方米。占陕西出土壁画的70%强。这些壁画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初唐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建筑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珍贵的资料。{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昭陵陵园所出土的陶俑在昭陵也占有很大比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厚葬之风日益兴盛。以俑殉葬日渐丰富多彩。加之国家统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促进了陶俑的繁荣。此时陶俑从题材到面貌都较之前朝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这个时期彩绘

第二篇:《李世民墓在哪:“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李世民墓在哪:“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导读: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六匹马? 昭陵的六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缠。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军受重创的情况下,唐太宗没有听从舅父窦轨的再三阻拦,决计一鼓作气,全歼薛军。于是他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直追,一昼夜奔驰了200多里,包围了折侄城,迫使薛仁杲率残部投降。在黄土高原上,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后因长途疾驰力竭而死。特勒骠为毛色黄里透白的战马。

公元619年,在与宋金刚作战中,唐太宗乘骑特勒骠猛插敌后,迫使宋军阵营大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而去,唐军收复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飒露紫为纯紫色。在与王世充的军队对阵之际,为了刺探敌阵的虚实,唐太宗骑着飒露紫,率领10余名精锐骑兵,出敌不意地猛冲敌阵,杀开了一条通道,直出敌后。飒露紫飞奔如燕,轻捷矫健,气吞三川,威凌八阵,不幸中箭身亡。

青骓是一匹苍白色杂毛马。在与窦建德虎牢关作战时,唐太宗乘骑青骓,飞箭似地冲入窦军阵地,经过四五回合的交战,终于在敌方的阵营里竖起了唐军的旗帜。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青骓身中5箭。

什伐赤是一匹纯赤色马,是唐太宗在洛阳和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乘骑的另外一匹战马。这匹骏马凌空飞驰,身上中了5箭。

拳毛缠虽毛黄嘴黑,又有旋毛,但是矫捷善走,在唐太宗与刘黑闼作战时身中9箭。唐太宗之所以要用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是由于这6匹骏马是他生前所爱,并为唐朝一统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这6匹骏马体型粗旷,雄健有力,神态生动,成为唐太宗爱马成癖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不仅爱马成癖,还有一套识别良马的本领。在虎牢关战役中,窦建德军中有一个叫王琬的,骑着隋炀帝的御马出来挑战。唐太宗一看,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匹真正的良马,命令将士们冲入敌阵,将王琬连同骏马一并擒获归来。唐太宗给这匹马取名黄骠骢,晚年还带着它远征,不幸中途死亡。

唐太宗非常哀伤,命乐工创作了《黄骢叠曲》,来慰藉自己的情怀。公元647年,突厥骨利棍派遣使者向唐朝贡献了百匹良马。其中10匹尤其矫骏,唐太宗称它们为“十骥”,给他们起了“腾白云”、“皎雪骢”、“凝露白”、“发电赤”等富有诗意的名字,而且还对他们作了一番精彩的评论。

唐太宗承继帝位后,就在宫中修建马苑,专门驯养自己心爱的良马。一次,唐太宗特别喜欢的一匹骏马突然死亡。唐太宗对养马人的失职非常震怒,准备把他处死。幸亏长孙皇后用春秋时期齐国晏婴劝谏齐景公不要因为马死了,就把养马人杀死的历史典故提醒他,才使唐太宗饶了这位养马人。

唐太宗统治的中后期,随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他开始派遣使者远出万里去索寻良马。群臣加以劝阻,唐太宗不以为然,还把良马赏赐给大臣。由于对马的挚爱,唐太宗还留下了一些咏马的诗篇。其《咏饮马》云:“验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对马饮水的各种姿态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唐太宗生长在边地,不仅好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晋阳起兵后,他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弓箭常伴身旁。他使用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得可洞穿门阖。公元619年,唐太宗与宋金刚对峙于柏壁,有一次,唐军被包围,他就用大羽箭射杀了宋金刚的骁将,使宋军惊退。统一全国的战事结束后,唐太宗骑射围猎的豪兴不减当年。每天有数百人参加,射中的就赏赐弓箭和布帛。由于唐太宗喜欢游猎骑射,大臣虞世南、魏征等都加以谏阻,一是为他的安全考虑,二是为他的扰民担忧。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唐太宗克制自己,不妨农事,但围猎之事仍然不绝。在他看来,围猎是为了布阵练兵,不忘武备。

喜马必爱,爱马必养。其实,唐太宗用六匹骏马装饰自己的陵墓,不仅仅只是由于自己嗜马如狂,最重要的是还与他的爱好骑射有关,唐太宗是想通过骑射不忘武备。

第三篇:《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

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军受重创的情况下,唐太宗没有听从舅父窦轨的再三阻拦,决计一鼓作气,全歼薛军。于是他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直追,一昼夜奔驰了200多里,包围了折姪城,迫使薛仁杲率残部投降。在黄土高原上,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后因长途疾驰力竭而死。特勒骠为毛色黄里透白的战马。

公元619年,在与宋金刚作战中,唐太宗乘骑特勒骠猛插敌后,迫使宋军阵营大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而去,唐军收复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飒露紫为纯紫色。在与王世充的军队对阵之际,为了刺探敌阵的虚实,唐太宗骑着飒露紫,率领10余名精锐骑兵,出敌不意地猛冲敌阵,杀开了一条通道,直出敌后。飒露紫飞奔如燕,轻捷矫健,气吞三川,威凌八阵,不幸中箭身亡。

青骓是一匹苍白色杂毛马。在与窦建德虎牢关作战时,唐太宗乘骑青骓,飞箭似地冲入窦军阵地,经过四五回合的交战,终于在敌方的阵营里竖起了唐军的旗帜。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青骓身中5箭。

什伐赤是一匹纯赤色马,是唐太宗在洛阳和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乘骑的另外一匹战马。这匹骏马凌空飞驰,身上中了5箭。

拳毛纏虽毛黄嘴黑,又有旋毛,但是矫捷善走,在唐太宗与刘黑闼作战时身中9箭。唐太宗之所以要用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是由于这6匹骏马是他生前所爱,并为唐朝一统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这6匹骏马体型粗旷,雄健有力,神态生动,成为唐太宗爱马成癖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不仅爱马成癖,还有一套识别良马的本领。在虎牢关战役中,窦建德军中有一个叫王琬的,骑着隋炀帝的御马出来挑战。唐太宗一看,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匹真正的良马,命令将士们冲入敌阵,将王琬连同骏马一并擒获归来。唐太宗给这匹马取名黄骠骢,晚年还带着它远征,不幸中途死亡。

唐太宗非常哀伤,命乐工创作了《黄骢叠曲》,来慰藉自己的情怀。公元647年,突厥骨利棍派遣使者向唐朝贡献了百匹良马。其中10匹尤其矫骏,唐太宗称它们为“十骥”,给他们起了“腾白云”、“皎雪骢”、“凝露白”、“发电赤”等富有诗意的名字,而且还对他们作了一番精彩的评论。

喜马必爱,爱马必养。唐太宗承继帝位后,就在宫中修建马苑,专门驯养自己心爱的良马。一次,唐太宗特别喜欢的一匹骏马突然死亡。唐太宗对养马人的失职非常震怒,准备把他处死。幸亏长孙皇后用春秋时期齐国晏婴劝谏齐景公不要因为马死了,就把养马人杀死的历史典故提醒他,才使唐太宗饶了这位养马人。

唐太宗统治的中后期,随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他开始派遣使者远出万里去索寻良马。群臣加以劝阻,唐太宗不以为然,还把良马赏赐给大臣。由于对马的挚爱,唐太宗还留下了一些咏马的诗篇。其《咏饮马》云:“验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对马饮水的各种姿态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唐太宗生长在边地,不仅好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晋阳起兵后,他东征西讨,出生入

死,弓箭常伴身旁。他使用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得可洞穿门阖。公元619年,唐太宗与宋金刚对峙于柏壁,有一次,唐军被包围,他就用大羽箭射杀了宋金刚的骁将,使宋军惊退。统一全国的战事结束后,唐太宗骑射围猎的豪兴不减当年。每天有数百人参加,射中的就赏赐弓箭和布帛。由于唐太宗喜欢游猎骑射,大臣虞世南、魏征等都加以谏阻,一是为他的安全考虑,二是为他的扰民担忧。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唐太宗克制自己,不妨农事,但围猎之事仍然不绝。在他看来,围猎是为了布阵练兵,不忘武备。

在小编看来,唐太宗用6匹骏马装饰自己的陵墓,不仅仅是由于自己嗜马如狂,还与他爱好骑射,想通过骑射不忘武备密切相关。

第四篇:《昭陵文字资料》

唐碑荟萃 贞观物华

——昭陵博物馆

礼泉原名醴泉,地处陕西省关中中段的泾河西侧、渭河以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境内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及其臣僚们众多的陪葬墓。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在礼泉县城东北25公里九嵕山上,海拔高度1188米。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亡,葬于昭陵。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遗存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很有代表性的一座唐代帝王陵墓。昭陵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千米,陪葬墓有180余座,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最大的帝王陵园。陵园的布局更有其独特之处,太宗陵寝居于陵园最北端的九嵕山主峰,居高临下,180余座陪葬墓以陵山主峰为轴心,呈扇面形分布在主峰两侧和正南面,拱卫昭陵。昭陵现存遗址有北司马门遗址、献殿遗址、寝宫遗址,遗址内现存文物有昭陵六骏石刻像座,十四国蕃君长石刻题名像座及宋、元、明、清历代帝王祭奠昭陵时遗留下的祭陵碑二十余通。

1956年8月昭陵及陵园陪葬墓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1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博物馆位于昭陵陵园中心的李勣(徐懋功)墓前。西距礼泉县城15千米,北距昭陵陵山11千米。1972年始建,原名为“昭陵文物管理所”。1978年5月改为“昭陵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雄的大门有叶圣陶先生的题匾“昭陵博物馆”。(插图1:昭陵博物馆门景)

走进博物馆,迎面那座神秘肃穆的古陵墓就是李勣墓。李勣墓地封土由三个高约18米的大土堆堆成,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墓前的石刻保存极好。封土前墓道两侧最北边有一对石人相向而立,西侧石人的南边,有三尊石虎,均作蹲踞状,通高1.86米左右。东侧石人以南,有石羊三尊,通高1.78米左右,均曲膝敛腿而卧。墓前碑石,螭首龟趺,通高7.5米,这是昭陵陵园中最大的一通碑石。碑面文字保存较好,行草书体,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

博物馆采用我国古典式轴对称庭院模式,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

{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米,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均系仿唐古建,红廊青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博物馆内松柏掩映,四季常青。博物馆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插图2:昭陵博物馆院景){西安李世民昭陵墓}.{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了昭陵的近40座陪葬墓,集中了陵园内地上、地下大量的历史遗存,遂建成了展出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馆。

博物馆有三大陈列,分别为“昭陵文物精华展”,“昭陵碑林”(碑石陈列分两个展厅),“昭陵唐墓壁画展”。(插图3:昭陵博物馆平面示意图;)

“昭陵文物精华展”陈列着昭陵祭坛遗址和部分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李勣墓出土的“三梁进德冠”,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釉陶俑群,李贞等墓出土的唐三彩俑,还有其他陪葬墓出土的大批胡俑、乐俑。初唐的生产工具,大批的唐代货币,工艺精湛的铜镜、瓷器和浩浩荡荡的驼俑队。这些琳琅满目的珍品,描绘出唐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画卷,反应着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经济现状,体现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盛况,再现了贞观之风。(插图4:昭陵文物精华展局部)

“昭陵碑林”于1974年筹建时,共收集碑石40余通,墓志11合。近年来,随着昭陵陪葬墓的发掘,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同时又能将我馆的精品文物更好的展示给广大游客,2009年至2011年,昭陵博物馆争取省文物局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对昭陵碑林展室进行了重建和陈列改造,又充实了部分墓志。新建成的展室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将博物馆珍藏的近40余通碑石、40余件墓志文物精品展现给广大游客。昭陵碑林分两个陈列室,第一陈列室展出的是过去留传原竖地面的名碑和部分新出土的墓志;第二陈列室展出的是一些重新出土的碑石,也有少量跟昭陵有关的唐、宋、明、清各代的碑石。

唐代文风较盛,书法人才辈出,昭陵诸碑的撰书多出于名家之手,昭陵碑林遂成为唐代书法,雕刻艺术的荟萃之地。同西安、曲阜碑林相比较,昭陵碑林的存碑确实少,但就唐碑而言,却数量最多,这些碑石大多出于初唐书法名家之手,日本友人称其为中国的三大碑林之一。(插图5:昭陵碑林东展室局部)

“唐墓壁画陈列”,展出了昭陵诸多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画,有婀娜多姿的侍女,翩翩起舞的乐伎,形神各异的给使,还有贵妇人牛车出行的场面。这些壁画在用笔上或雄健泼辣,或遒劲朴实;在色调上或明快简洁,或精到入微;在风格上,既有浪漫主义的情趣,又有现实生活的写照。画中人物无不形神兼得,既刻画出心里状态,又体现了精神面貌,堪称初唐绘画艺术的精品。(插图6:昭陵唐墓壁画展局部)

昭陵博物馆现馆藏文物总数45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416件,二级文物303件,三级文物1208件,藏品数量大,品位高,系列性强。馆藏文物主要以初唐时期陪葬的彩绘釉陶俑、唐三彩、唐墓壁画、碑石、墓志为主。

重要藏品介绍

贴金彩绘文、武官俑。唐显庆二年(657)张士贵墓出土。文官俑通高68.5厘米,武官俑通高72.5厘米。彩绘细腻,华贵大方,为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所少见,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插图7:贴金彩绘文官俑),(插图8:贴金彩绘武官俑)

三梁进德冠:唐咸亨三年(672)李勣(徐懋功)墓出土。高23厘米,直径19.5厘米,重400克。鎏金铜叶做骨架,皮革张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西安李世民昭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