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怎么根治儿童自闭症呢》
怎么根治儿童自闭症呢
儿童自闭症是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才有可能痊愈,不像感冒可以短期治好。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生后不久表现尖叫、烦躁、好动,或者也有特别安静,不哭不闹,对室内灯光、亲人走动和讲话不注意,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等。那么,引起儿童自闭症的原因是什么?自闭症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自闭症的危害表现
1、语言障碍:语言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自闭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自闭症儿童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古怪、不可理解的。找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切入点”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一个途径。
2、破坏性行为:自闭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3、社会退缩:自闭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4、社交中令人难堪的行为:在陪妈妈逛超级市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自闭症儿童中。
5、自伤行为:当自闭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6、危险行为:自闭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
7、精神残疾:自闭症是造成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
儿童自闭症的原因分析
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脑CT、磁共振有非特异性改变。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自闭症发病有关。
2、遗传因素: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患本病的儿童同胞中有2%~6%患本病,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36%。
3、免疫功能异常: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活性减低,抵抗感染的功能下降。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儿童行为与神经递质密切相关。有研究资料,认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或)多巴胺活性下降。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则可产生自闭症。也有认为本症表现孤独、与别人建立不起感情等症状是因脑内啡呔类物质的神经递质作用异常所致。
5、认知缺陷因素:有人提出了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关的学说,认为心理认知缺陷损害了孤独症患儿对他人精神状态的理解能力,导致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甚至对待人就像对待无生命的物体,常错误理解别人有意识的行为。
6、多种病因:许多研究表明、自闭症常与某些疾病同时存在,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肌营养不良、先天性风疹、苯丙酮尿症以及瞟呤代谢病等,故认为自闭症是一个多种病因的神经综合征。
儿童自闭症的预防方法
1、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 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之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2、注重情商的培育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孩子仅仅是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别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3、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4、为孩子的交友创造条件,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也应允许孩子把小朋友请进家门。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他(她)交朋友的艺术、方法与技巧。
5、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办,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让孩子碰碰钉子,尝尝苦头。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造成的大脑损伤有关很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病因。妊娠期病毒感染、出生时缺氧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孕妇在怀孕时切忌感染病毒,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在分娩时如遇难产时,应尽量避免婴幼儿窒息,以免造成脑损害。建议若怀孕期间出现以上症状者,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且在孩子出生后特别留意孩子与人交流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
1、中药整体辩证治疗 自闭症的中医症候往往比较复杂,虚实相杂,中医中药的整体辩证治疗可以很好地滋养和调节大脑神经,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细胞。中医药治疗,标本兼治,治疗一般能减轻乃至消除疾病的根源,预后良好,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2、高频音乐疗法
可以帮助自闭症(孤独症)患者调整身体状况,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这种疗法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
3、自闭症的饮食疗法
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原文链接:
第二篇:《如何治疗自闭症?》
如何治疗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当孩子出现拒绝交流、漠视情感、语言障碍等现象时,家长更多考虑的是孩子发育较晚,或是智力低下或是躯体疾病等问题,很少能想到自闭症。由于自闭症患儿从表面观察与正常人毫无二致,有的甚至还会表现出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以及超常的思维想象能力,给人以神童的印象,故许多家长难以接受自闭症的诊断结果。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自闭症儿童已达到100多万例,而且近年还在迅猛增长,一方面是庞大的发病人群,一方面却是极低的知晓率,两方面造成很多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醒:关注儿童的健康未来,让他们远离自闭症的威胁势在必行。
自闭症认识误区:孤僻不等同于自闭
性格上的孤僻冷漠与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孩子喜欢在家“宅”着,缺少与人的交往沟通,封闭内心世界,其大多数是由于家人关心不够、逃避学业及社会压力所造成,对于这一人群,通常是经过心理调节,让他们离开自己的狭小空间,走出去,在不断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提升自信,在大家的关爱中,他们是可以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从而使自身得到改变,因此孤僻并非自闭。
预防自闭症:需从孕期开始
现代医学尚不能彻底治愈自闭症,所以了解清楚自闭症的发病原因,从根本上预防才是上策。很多人都以为自闭症是性格缺陷或心理疾病所导致,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和缺少交流有关。但更多的研究显示,神经系统损伤、脑特定部位功能低下、多巴胺系统缺陷、遗传、病毒感染和免疫力降低等均与自闭症的成因有关。因此,准妈妈在孕期乃至孕前就必须做好自我保健,如营养充足,适度运动和减少疾病等,给孩子的健康未来提供安全保障。
治疗自闭症:康复训练及配合药物治疗
对于自闭症儿童,专业人士不主张将他们过早地送入学校上学,而是抓住最佳治疗时机,进行行为训练、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纠正其社交、沟通等方面的异常行为,教给他们必要的生活本领,使其学会社会交往的准则,然后再帮助其回到正常的教育环境。
除了专业的行为训练以矫正其刻板行为、增强沟通能力以外,适当补充营养神经的药物,也可以促进神经修复,促进康复。有些自闭症儿童会对某些特定食物(如牛奶、饮料、面食等)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出现特殊的反应,故可对这些孩子暂停相应的特定饮食供给。
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把康复的任务全部推给专业的训练机构。除医治之外,家长在患儿康复过程中亦扮演着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这句话对于自闭症儿
童的家长来说,更是语重心长。一方面,家长要有意识地跟专业医护人员学习训练方法以及带养孩子的技巧,从而保证回到家后仍能让孩子得到同步而持续的训练;另一方面,家长更要想方设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用爱与孩子交流,为他们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陪伴他们一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甩开自闭症,融入新生活。
儿童自闭症治疗典型案例:奥普迈《开星乐园》
多感官康复训练方法被认为是治疗自闭症的最佳方法,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康复机构的治疗活动中。而奥普迈是目前世界上首套面向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多感官训练系统。该系统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o加德纳(Howard Gardner )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研发而成。
奥普迈多感官康复训练系统包括一支可远程控制的操作棒、摄像头、电脑屏幕三大硬件设备与多感官康复训练课程的软件设备,以参与式、体验式的干预疗法为主要手段,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融入到游戏课程中。自闭症儿童参加康复训练游戏时,通过挥动手中的操作棒来与屏幕上的图像进行互动,同时摄像头记录了自闭症儿童的影像,并同步到游戏中,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与对自闭症儿童的吸引力。
奥普迈首套多感官康复训练课程《开星乐园》,包含一百五十款的训练课件,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儿童所必须掌握的常识融入游戏中,让自闭症儿童跟其他同龄儿童一样掌握“我”“我的家”“我的父母”“我的朋友”等概念。奥普迈多感官康复训练课程《开星乐园》被广泛应用于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治疗当中,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对此课程有很高的评价。
补充说明:奥普迈《开星乐园》改善功能与自闭症的适用指数
1.提升注意力(适用指数:★★★★★)
孩子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成为课件内容的主角,有上电视的感觉,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减少不安,学会专心完成一件事。配合身临其境般与课件中的虚拟元素实时互动,在虚拟情境中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2.增加常识认知,接近学前常识教学目标(适用指数:★★★★★)
课件基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参考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制作。让参与者在训练中学习和成长,从而为更好地融入正常学校,融入社会做准备。
3.改善自控能力(适用指数:★★★★★)
通过课件训练,在虚拟世界中学习社交中的分享、合作,让参与者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空间。
4.改善肢体协调(适用指数:★★★★☆)
通过课件训练,有效改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加强视觉与运动智能的结合,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5.改善交际能力(适用指数:★★★★☆)
在训练过程中学习社交中的分享、合作,让参与者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空间。
6.提升模仿力(适用指数:★★★☆☆)
通过课件的提示,引导参与者跟随虚拟场景中的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模仿。从而学习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
7.增强想象力(适用指数:★★★☆☆)
课程以友善的卡通画面、有趣的内容和悦耳的音乐使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刺激其视觉、听觉,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参与度,继而增强想象能力。
呼吁社会:自闭症需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自闭症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社会,让这些患者能够像普通人一样上学、交友、工作,走进生活的广阔天地。做到这一点,除了医生的专业帮助,家人的精心呵护以外,还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即生活要向这些“星星的孩子”敞开大门。这不仅需要全社会都来了解自闭症这一疾病,更要理解这些患者的苦恼,以宽容友爱之心来接纳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不要让他们在摸索着走进这个世界的同时受到歧视与伤害。
第三篇:《自闭的天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自闭的天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苏汉基 临床心理学家
引言
笔者数年前曾经参加一个由美国北卡莱莱纳州大学举办的自闭症训练工作坊,深深记得一位风趣幽默的导师在五天的训练中,反覆不断地把自闭症人士形容为一班“具独特生活文化的?体”。他之所以强调这个看法,是希望学员以尊重文化的态度来接纳自闭症人士独特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学习持包容的心态面对自闭症异于常人的行为。他相信若能放下“正常/失常”的成见,松开思考的枷锁,训练员便能更全面地透视问题,应付问题的选择便会扩阔。我十分认同这位导师的想法,他的观点令我觉得帮助别人明白自闭症人士的行为模式,跟旅行团导游的工作(即带领团员认识异国文化)十分相似。笔者尝试在本文充当导游,带读者参加这个“自闭天地旅行团”,探讨自闭症五花八门的行为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自闭症文化
若希望体会自闭症孩子的思想行为,你可试试回忆一次出外到陌生地方旅游的经验。假设你参加了一个日本五天团,飞机在晚上到达日本。入住酒店卸下行李后,你不幸发现自己的相机没有上菲林。为了不要错过观光拍照的机会,你惟有找地方买菲林,你于是向导游查问到附近便利店该怎么走。导游耐心向你解释,教你如何转来转去,行前行后走到最近的便利店。听过指示之后,你便战战兢兢上路。不懂日文的你,在陌生的街上顿感自己是个又聋又哑又盲的人,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出错迷路,求救无门。稍后你成功到达便利店,买了需要的东西,随即用心辨认原路折返,终于有惊无险地回到酒店休息。其后两晚,你沿相同路线出外购物,不过因为你已经对环境稍为熟悉,所以再不如首晚般惶恐不安了。到了第四天早上,阳光普照,四周景物一目了然,你突然发现过去数晚光顾的便利店,就在酒店旁横巷尽处。你其实不用走迂回曲折的大街到那里,只要直行便可。你暗忖自己过去两晚为什么只会“死人寻旧路”,不懂走捷径,当晚你便利用这条捷径到便利店去。
上述假设的处境,可以帮助我们较容易明白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自闭症主要症状有三:沟通障碍、社交互动障碍及重复偏执行为或兴趣(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一) 沟通障碍—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缺乏正常的语言发展。他们像不懂日语的人去到日本旅行一样,说不通、听不懂、也看不明。在此情况下,照顾者不单难以明白孩子的需要,同时亦无法运用语言指令使孩子明白要求。即使一些稍有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孩子,他们纵然懂得说话,但亦辞不达意,未能发挥语言沟通的功能。{内心孤独症怎么治}.
(二) 社交互动障碍—自闭症儿童很难与朋辈发展社交互动行为,正如当我们到日本观光,由于没有共同语言,我们的社交活动也会非常有限。自闭症儿童一般缺乏社交动机,自我离?,若勉强他们参与?体活动,他们可能会有不安和焦虑的表现。然而,有些自闭症孩子稍具社交动机,他们会以不寻常的方式去亲近别人,如推撞、贴近其他人或语无伦次地向人说话等等,但这些行为往往被误会成对别人的骚扰。
(三) 重复偏执行为或兴趣—重复偏执行为与上述“死人寻旧路”的现象十分相似,两者都是以持守固有习惯来降低焦虑。由于社交及沟通阻碍,自闭症儿童往往无法应付日常生活环境的挑战,他们因而常常处于强烈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重复偏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掌握安全感及控制感之途径,能帮助他们应付焦虑。若照顾者强行制止孩子重复偏执的行为或兴趣,很多时会令孩子的焦虑感剧增,引发难以收拾的情绪反应。
处理目标
很不幸,医学界至今仍未成功找出自闭症的成因,更遑论治疗的药物或手术,心理治疗仍是训练自闭症孩子的主流选择。心理学家普遍基于行为治疗理论及技术,分析及处理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根据笔者经验,处理自闭症行为问题的首要目标是先行稳定孩子情绪,降低焦虑,然后是同步地提升理想行为的频率及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机会,最终令理想行为-行为问题的比例值增大(见
图一)。
图一.行为问题处理的目标及策略(调控环境、避免强化、循序渐进、特别技巧)
在问题未受处理之前,孩子生活中出现行为问题的时间会较出现理想行为的时间多,理想行为-行为问题的比例值低。在此阶段照顾者要藉调控环境令行为问题出现的机会尽量减低;当行为问题出现时,照顾者亦要以避免行为问题受强化的原则来制止行为问题不断恶化,好使行为问题受到初步控制,增加孩子情绪稳定的时间。当孩子的情绪稳定后,照顾者要把握机会订立合理的训练要求,配合适当训练技巧,循序渐进地提供训练,令孩子生活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以致理想行为出现的机会增加,行为问题减少,最终扭转初期行为问题多于理想行为的局面。
以下笔者会分别就自闭症儿童三方面的行为障碍,把照顾者常有的疑问列出,并提供解决应付问题的方法。为方便读者掌握方法背后的策略,笔者会用括号把策略记在方法之后。(策略包括四项:调控环境、避免强化、循序渐进、特别技巧)
沟通训练
沟通困难是自闭症儿童的基本障碍,亦是大部分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提高孩子的沟通技能应视为不容忽视的训练重点。
“我的孩子不懂说话,常常发脾气……”
首先不要急于进行语言训练,可从非语言表达开始(循序渐进)。我会建议照顾者在生活中多要求孩子以动作表达需要,例如上厕所前轻拍裤子示意,或用手指向想要的东西。照顾者应利用孩子喜爱或生活必需的事物作为训练媒介,如玩具、衣物、食物或食具等,并刻意把孩子想要的东西放高,例如把糖果薯片放在柜顶上,或在吃饭时故意遗忘派发筷子汤匙给孩子,制造表达的需要(特别技巧)。照顾者要紧记不要事事对孩子“照顾周到”,须要求孩子先行表达,然后才满足他的需要。当然照顾者亦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孩子因急于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发脾气的情况,要耐心坚持合理的表达要求。本阶段的目标是让孩子习惯以行动来表达。
“我的孩子只会说单字,不懂说句子……”
凡事必须循序渐进,照顾者必须留意,要求孩子由单字表达至句子表达,中间需要超越很多层次,故此这并非合理的目标。照顾者要订立合理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例如1.增加不同处境的表达频率(例如:家中及外出用膳都要先说“饭”);2.扩大单字词汇(例如: 要求懂说“饭”字的孩子学说“汤”、“饼”、“水”等)或3.把单字表达延伸至叠字或两至三字的短句(例如: 要求说“饭饭”、“食饭”、“要饭”甚或“我食饭”等)。
“我的孩子爱重复别人的问题,如鹦鹉学舌……”
重复别人说话反映孩子可能未能掌握问题或要求的意思,照顾者必须简化语意(特别技巧)及缩短句子(循序渐进),尝试以不同方式帮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若改变说话方式后仍未能让孩子明白,照顾者便要想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很可能